工作价值观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1 04:56: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作价值观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护士工作价值观的探究状态与进步
价值观(values)是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是了解员工的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人们的知觉和判断.工作价值观(workvalue)是个人价值观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其概念衍生自价值观,反映了个人在工作上的一般性态度,即个人对工作所持有的信念与偏好。简单地说,工作价值观是主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从广义上看,工作价值观包括了从职业伦理道德到工作取向的一系列概念。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很重要,可为正确地选拔与合理地培训护士、选择正确的激励模式、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提供参考。
1工作价值观的概念及洲,方法
1.1工作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区分好坏、美丑、益损、正确与错误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等的观念,它通常是充满情感的,并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它代表了从个人到社会的一系列基本信念:某种具体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类型或存在状态更可取,对人生实践起着导向和支配作用。
工作价值观是西方近20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工作价值观简单地说是主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它包括了工作倾向、工作需求以及职业伦理系统等,是一个人对工作所追求的条件、程度及目标水平。
不同的研究者对工作价值观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Su-per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所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是个人的内在需要以及其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Elizur等Cs7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体认为某种工作结果的重要性程度,是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吴铁雄等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个人在从事工作时,据以评判有关工作事物、行为或目标的持久信念与标准,据此表现工作行为,追求工作目标;凌文轮等认为,工作价值观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倾向,它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
近年来,工作价值观的含义往往包括了从职业伦理道德到工作取向的一系列概念,并且开始将以往工作价值观的相关概念进行整合,更多地从基本价值观在工作环境下的反应来解释工作价值观。此外,一些研究者还探讨了工作价值观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关系、工作价值观对工作选择决策的影响、工作价值观的代际差异等问题。
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调查探究论文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现状,比较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别。方法采用分层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哈尔滨市9所医院临床护士共772名,采用工作价值观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得分排序依次为情感型价值观、工具型价值观、认知型价值观。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在认知型价值观、工具型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护理管理者加强对护士情感和人际关系的重视,运用公平理论,尊重护士,进而提高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论文关键词:工作价值观护士综合医院
工作价值观是一般价值观在工作背景下的特定表达,指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一一。它代表的是一个人对工作的一般态度。护士工作价值观为正确选拔与合理培训护士提供心理学基础,同时,也为正确选择激励模式,建立良好组织文化,提高组织成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通过判断护士的工作价值观是否与组织文化相一致,从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降低缺勤率和流动率,最终提高工作质量。为进一步了解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护士工作价值观的现状,比较不同等级医院的护士工作价值观的差别,本研究对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772名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哈尔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共45所,2007年11月至2008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按哈尔滨市各级医院总数的1/5,选取哈尔滨市9所医院的77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三级甲等医院3所,护士382名;三级乙等医院2所,护士215名;二级甲等医院4所,护士175名。要求护士符合以下入选标准:注册护士;愿意参加本课题;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5年以上。
学生工作价值观与发展浅议
摘要:学生工作究竟是为了满足学生个人需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导致了两种性质和方向完全不同的学生工作价值观,即个人本位价值观和社会本位价值观;新时期学生工作价值观应该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新的价值观指导下,学生工作的任务、目的、内容和机构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学生工作;个人本位;社会本位;价值观
一、两种学生工作的价值观
学生工作价位观是学生工作价值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它是人们对学生工作价值功能的系统认识和基本看法,也是对学生工作客观属性和主体需要之间的价值关系在主体观念上的反映。以价值主要在于个人(学生),还是在于社会(包括学校)作为划分标准,形成了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两种价值观。也就是说,学生工作究竟是为了满足学生个人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导致了两种性质和方向完全不同的高校学生工作价值观,即以个人本位为中心的价值观和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
1.学生工作的本位价值观
该价值观认为学生工作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学生工作应顺乎人自身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培养自由发展的个人,它来源于以个人价值为中心的教育观。如古希腊雅典的学园,即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文艺复兴时期教育中的人文主义运动更是反对中世纪对人性的摧残,倡导人性的尊严与自由,试图将学校办成“快乐之家”;18世纪及19世纪上半叶以法国的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则强调人的天赋能力的发展,认为教育应在自然的状态下给人以自然的发展。在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等古典大学中,受高等教育本身就成了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大学培养的基本上是脱离社会实际的“绅士”;在美国,学生人大学较容易,在选择学科和课程以及教学管理上享有较大的自由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的需要来选择和接受教育,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创造性,满足个人在自由竞争中的发展与完善,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要。受以个人价位为中心的教育观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部分的学生工作自然也以个人本位价值为中心。在西方,很多大学的学生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让学生受教育经历得到个性化发展,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体现了鲜明的本位价值的特征。
简述合作竞争意识工作价值观内涵
关键词: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工作价值观
摘要:本研究以2×2×2的混合设计,采用问卷测量方法检验不同被试问合作意识的认知差异。被试来自两个群体:青年组包括133名大学生;老年组包括110名40一60岁的各业人士。结果验证了实验假设,发现人们对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的认知存在差异。在能力维度上,人们认为具有竞争意识的人能力更强;在个性维度上,具有合作意识的人比具有竞争意识的人更加顺从。人们的工作价值观与他们对他人的评价存在显著相关。
一、引言
在现今社会中,合作关系成为工作中人际关系的主体。如何促进员工之间的合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是许多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之一。影响合作行为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人格因素和情境因素。Kelley&Stahelski(1970)认为存在两种稳定的个体类型,可以被描述为合作与竞争人格(cooperativeandcompetitivepersonalities),更确切地说,指在合作与竞争维度上存在稳定的人格差异。我们可以通过某些途径了解这两种类型的个体对外部世界的不同看法,比如,具有合作和竞争人格的个体对“合作者”和“竞争者”可能具有不同的评价。两种类型的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不同经验会导致这种认知上的差异。
对于合作问题的研究,两难对策问题是其中的一个重点。Kelley和Stahelski(1970)发现,当合作性与竞争性的被试相遇时,合作者会被竞争者行为同化,表现出竞争性行为。合作者和竞争者对他人是合作性的还是竞争性的观点不同,合作者认为他人是异质性的,有些人是合作性的,有些人则是竞争性的;而竞争者认为他人是同质性的,都是竞争性的。VanLange和KittyVisserEJ扩展了Kelley和Stahelski(1970)关于行为同化的研究,认为非合作性同伴会导致较低水平的合作行为和相互依赖感;同时社会价值定向对合作行为及相互依赖感产生影响。Chatman&Barsade(1995)采用模拟技术研究了人格与组织文化对合作行为的影响,发现个体在不同的组织文化中有不同的行为表现:高合作倾向的个体在集体主义文化下表现出最高的合作行为;合作个体对组织文化(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更敏感,在不同文化中他们的合作行为比个人主义者表现出更大的差异。而Sermat&Gregovich(1966)的研究结果表明,合作者会被竞争程序同化,但当遇到合作程序时,他们很容易又表现出合作行为。这种“弹回”现象(rebound)说明,合作者在面对竞争同伴时所表现出来的竞争性行为只是暂时的,当同伴变得他们一致时,他们很容易又重新主张建立一种合作性关系。尽管合作者的行为向竞争者同化,但他们主观意识上仍然是合作的,说明合作者是暂时的行为改变,而不是改变了自己对人际关系的基本定向。
我国近年来对合作问题的研究强调合作行为的测量与分析,且样本大多局限于儿童,主要研究情境因素对合作行为的影响。例如李晓东等人对6D9岁儿童的合作与竞争行为的实验研究;郑建成等人研究系列协作游戏对幼儿协作行为的影响。谢晓非等人从价值观对合作行为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价值观对个体行为的确能够产生影响。
小议工作价值观的进展和趋势
摘要:传统的工作价值现研究得到了很多种因素模型,难以具有相互印证的结论,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较低。近期的研究更注重基本价值观和工作价值观的关系,对整合以往不同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同时也开始采用层面理论等方法,提供了传统研究没有发现的更多的信息.工作价值观和基本价值观的整合、不同文化特性下的研究、对原有因素结构的比较整合代表了工作价值观结构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工作价值观,基本价值观,因素分析,层面理论,SSA。
1引言
工作价值观(workvalues)是西方近20年来新兴的研究热点,工作价值观简单的说是主体对于工作意义的认识。从广义上看,工作价值观包括了从职业伦理道德到工作取向的一系列概念。
它包括了工作倾向性(workpreferences)、工作需求以及职业伦理系统等。近年的研究开始将以往的相关概念进行整合,更多的从基本价值观在工作环境下的反映来解释工作价值观,。国内学者对于工作价值观的研究还不多,其中宁维卫(1996)针对Super的“工作价值观量表”制作了wⅥ中文版,倪陈明和马剑宏(1998,2000)对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和组织行为关系进行了分析。由于工作价值观是含义较广的多维概念,对于它的结构的认识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因而也成为工作价值观研究领域最重要的一个分支。
2传统的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
反家暴工作价值观透析论文
论文摘要:家庭基力已引起国际杜会的普遮关注,家庭基力的成因是传统父权制度。传统的性别角色定型使妇女面临’‘无偿的劳动,贪穷一族及边球劳工”的田凌,妇女为本的价值现提供的服务致力于;打破性别角色定型及男车女卑观念对个人层面的形响,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结构,进而从根本上消除家庭基力。
论文关健词;匆女为本家庭基力价值观
家庭暴力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它从过去被人们认为的“家事’,走向社会干预层面,显示了社会的一大进步。国际社会关注家庭暴力始于年代,香港八十年代提供反家暴服务。国内目前尚处于尝试阶段,新修订的《婚姻法》多处提及家庭暴力的问题。在陕西,由省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去年11月份在国内尝试用社工方法组织曰受虐妇女支持小组”的活动一登报,便在媒体掀起关注家暴的高潮。看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势在必行。但目前反家暴工作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即不同的服务机构理念不同,因而提供服务的动力、方向和手法不同。我们关注的是:建立什么样的理念和价值观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家庭暴力,推动男女两性平等,进而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
一、反家县工作中的两种价值观—“家庭为本”和“妇女为本”
大量实例及研究显示,家庭幕力案件中以’虐妻”现象居多,对于“虐妻”现象的不同认识与评价决定了人们反家暴工作价值观的不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打人是不对的”,但对于丈夫打妻子的解释却不尽相同,以“家庭为本,,的价值观将妇女受虐待的问题“个人化”,就是将问题归于个人适应社会出现降碍所产生的结果,如角色认同出现困难,困此,提供的眼务多从加强家庭功能人手,如为妇女举办烹饪班,裁剪班、插花班,美容班、婚姻讲座、功课辅导等兴趣括动,认为妇女被虐待是因为自身缺乏努力造成,鼓励妇女参与上述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甚至以社会少数成功女性作楷模,引导妇女向那些“在家是贤妻良母,在李业上是能手”的妇女看齐,辅导思路停留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
“妇女为本”的价值观认为家庭暴力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社会问题。要从根本上消除家庭暴力,就得打破性别角色定型以及男尊女卑观念对个人层面的影响,进而改变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妇女为本将妇女问题提到社会层面。在服务手法上,多从提升妇女意识,进行政策倡导人手。通过社会性别文化分析,令妇女反省自身的处境,反省自己作为弱势群体的社会成因,从而激发她们改变命运的动力,这种动力才是真正的自信心,使妇女看到被虐不是自己错。去除自责。妇女一旦觉醒,会团结起来,依靠集体力量争取自身权益。因此,“家庭为本‘.提供的服务表面上看似乎增强了妇女某方面的能力,但实质妇女仍被禁固在传统的性别角色中,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改变。
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文化浅议论文
论文摘要: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同时界定了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基督教教义,宣扬平等、博爱思想。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从西方引进,若要在中国开花结果,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使其本土化,其中充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
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交往方式多依据于自身的差序格局,在这张由差序格局交织的网中,人们更关注的是大大小小的人际关系圈,而非个人。每一个现实的人首先不是单独的个体,而往往是处于关系之中的存在。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与社会工作所言的“人在环境中”的概念不同,后者虽然强调环境的互动与所处人群的影响,但它所关注的仍是个体自身的发展,并把个体自身的发展置于首位。而在中国社会中,个体的存在发展乃至于生存都是与周围一些个体密切相关的。
杨中芳认为,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是着重于通过个人成就来带动整个社会,使其成为一个更能培养个人成就的场所;而中国传统社会中“集体主义”下的个人观是着重由成员通过集体的努力来带动社会,从而使个人获益。
西方社会理论的解释对象,无论是宏观的社会制度还是微观的个人行为,其背后都在一定程度上预设了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由于中西方在文化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同取向的差异,当蕴含了西方文化价值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原则在中国运用时,我们若以西方的价值观念为指导,极有可能会遭遇中国传统观念的抵触,这多半会让一些社会工作者感到较难下手。
一、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分析
小议以公立及民营医院为例
摘要:文章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使用工作价值观及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公立及民营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探讨公立及民营医院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与总体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及其对医务人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为医院管理层面和医务人员个人层面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医院;工作价值观;工作满意度
当前,国内主流媒体不断爆出医患纠纷,社会不再视医务工作者为“白衣天使”,对其责难颇多。而医务人员则感觉工作倦息,缺乏安全感,没有积极性。长此以往,对卫生事业的发展必将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激励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自我价值感就成为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公立及民营医院员工的工作价值观、总体工作满意度相关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医务人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为医院的管理层面和医务人员的个人层面解决问题提供科学依据。Super…认为,工作价值观是影响个人职业选择和生涯规划的主要因素,可视为价值体系中的一环,凡与工作有关的个人人格特质、需求、情感、内在驱动力、理念、重要性的判断都可视为工作价值观。而工作满意度指个体对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可以帮助组织进行组织诊断和绩效评估,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保障与工作质量儿,也是诊断组织管理现状的探温针。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江苏、福建省的5家公立及3家民营医院的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9份。
知识型员工价值观对绩效的影响浅议论文
论文关键词:知识型员工组织支持感工作价值观工作绩效
论文摘要:以知识型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组织支持感的结构以及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引入工作价值观作为组织支持感和工作绩效的中间变量,探讨工作价值观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组织支持感的部分因子对工作绩效有显著性影响;工作价值观对组织支持感与工作绩效有部分中介作用。
0引言
由Eisenberge:等人提出的组织支持理论认为,员工往往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有关组织如何评价他们的贡献和是否关注他们福利的综合知觉,这种知觉到的组织支持还可能被评估为在员工需要有效工作和应付压力情景时,他们从组织中能够获得帮助的保证与确信。感知到的组织支持或组织支持感(POS)源自于员工心目中组织的人性化特质,它是通过组织人的行为所体现出的组织的法律、道德和经济责任。组织政策、规范和文化总是通过组织人的角色行为持续不断地体现出来,作用于每个员工。透过组织人,员工将其得到的来自组织愉快和不喻快的对待,视为组织如何看待他们的贡献和是否关心其福利及其程度的具体依据。
较高的组织支持感会使员工产生一种回报组织的心理压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投人、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进而实现组织目标。组织支持理论的提出克服了以往研究片面强调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很少关注组织对员工的承诺。其重要意义在于强调组织对员工的关心和重视才是导致员工愿意留在组织内部、为组织作出贡献的重要原因,即先有组织对员工的承诺,然后才会有员工对组织的承诺(Borman)}Z}oMcMillin认为Eisenberger提出的观点着重于亲密支持和尊重支持,而忽略了其它方面的支持。因为员工如果缺乏工具性支持,便可能缺少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讯、训练、工具和设备。所以工具性支持是执行工作的基本所需,而且服务提供者在缺乏所需的咨询、物质和行为支持时会导致不良服务,工作也不能圆满完成。
从国外对子组织支持感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可以得知:如组织支持感知与心理契约、组织承诺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等都是组织员工关系的相关理论,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组织支持感知是一个心理层面的变量,可利用组织支持感知调查表(SPOS)}4}对其进行测量;SPOS的来源有组织因素、人际因素、个体自身因素等,不同的组织待遇、不同的员工个性特征导致员工对组织支持的感知也不同。
探究男护士价值观与离职倾向论文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男护士工作价值观、离职倾向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哈尔滨市6所医院、大连市2所医院的65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价值观量表、离职倾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男护士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得分以平均值降序排列依次为情感型价值观、认知型价值观、工具型价值观;离职倾向各维度得分以平均值升序排列依次为离职意愿I、离职意愿Ⅱ、离职意愿Ⅲ。工具型价值观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r=0.393,P=0.008)。结论鼓励男护士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和满足是降低男护士离职倾向的正性激励措施,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提高临床男护士工作满意度,从而避免离职倾向的产生。
论文关键词:男护士;工作价值观;离职倾向
随着医疗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男护士的比例逐年上升,但在我国的护士队伍中,除精神病院和一些综合性大医院有少数男护士外,其他医院中男护士极少。程金焱等曾就男护士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正在工作的占10.9l%,转行占49.27%。工作价值观是个体对工作需要的反应,即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通过对医院男护士工作价值观与离职倾向进行调查分析,能够掌握影响男护士群体离职的重要因素,为护理管理人员有的放矢地选择激励方式,稳定护理队伍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大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5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注册护士、愿意参加本课题、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