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1 00:46:5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资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怎样促进企业工资改革
云南云岭高速公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是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公司下属的一家实体单位,目前主要从事云南省内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机电工程及系统软件的开发及维护维修工作,现有职工200多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司的经营模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构不断地进行调整,人员随之被人为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改制前的固定工(在职人员);一类是企业改制后为满足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根据实际需要招聘的人员(聘用人员)。由于历史的沿革和政策的延续性就直接导致这两类人员在薪酬分配上有所差异:在职人员是企业的老员工,见证了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改制后,往往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收入水平总体偏高;而公司的聘用人员,多数是企业改制后,按一线生产岗位所需技能面向社会招聘的人员,收入水平总体偏低,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现象,收入水平与“身份”呈现强相关,与“业绩”呈现弱相关,这明显存在着不合理因素,优秀者得不到奖励,慵懒者得不到惩罚,严重影响到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工资体系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一、工资改革前的准备工作
(一)工资改革的宣传工作。在工资改革方案设计之初,一定要做好改革的宣传工作。在许多时候,员工对工资改革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数员工并不关心改革的总体方案,而是关心自己的在改革后能有多少变化,是涨了还是降了。通过宣传,让员工能够理解工资方案不是解决员工工资谁多谁少的问题,也不是解决涨不涨工资的问题,而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分配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企业长远健康发展。
(二)结合工资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确立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最重要的一步基础工作。1.淡化公司人员“身份”,本着“同工同酬”的原则,建立以岗位价值与工作绩效相结合的薪酬支付体系,以岗定薪,岗变薪变;2.充分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加大绩效工资所占薪资总额的比重,强化工资分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3.基于公司生产经营特点,为充分调动基层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大基层单位、一线艰苦、科技、关键岗位的激励力度。
(三)结合确立的基本原则,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做好调研工作,为下一步的方案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依据。但需注意的是对于在职人员及聘用人员应分开了解他们的意见和接受能力,以免因历史的沿革问题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而直接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绩效工资改革调研报告
建国以来,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先后经历了四次比较大的改革:1956年建立了等级工资制;1985年建立了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1993年,机关工作人员实行以职务和级别为主的职级工资制,事业单位建立了五种不同类型、符合行业自身特点的分类工资制度,与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脱钩,按照事业单位特点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对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种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2006年7月第四次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下面笔者就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淡一点肤浅的看法。
一、事业单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按现行工资制度设计,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分为三部分,即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工资。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代替原来的固定工资和活工资,目前已经执行,而绩效工资代替原来的各种津(补)贴和奖金,因分配办法尚未出台,还没有执行。
据统计,我市事业单位共有2296个,在职人员52269名,主要涉及教育、卫生、农业和文化体育等行业。由于绩效工资尚未兑现,事业单位在收入分配上仍然存在“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工资制度改革预期的激励作用还没有得以实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推行绩效工资制度意义重大
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是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行绩效工资制度具有以下重大意义: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内部管理力度,促进完善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制、工资基金管理等制度。二是有利于强化事业单位的服务意识和内部成本核算,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三是有利于扼制年度考核走过场的现象,倡导讲服务质量、重实际贡献的新风尚,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四是有利于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工资随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好坏自行调节的新机制,更好地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革除事业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的痼疾,充分体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
独家原创:工资改革制度的调研报告
20**工资改革制度在我国已实行了三年。三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对这项制度褒贬不一。为了对这项制度作出一个较全面的判断,进行了课题调研,查阅了20**工资改革制度建立和实施以来的文件,简要介绍了我国实行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的综述,重点分析我市20**年工改后面临的矛盾问题,作了一些对策思考,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一、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综述
改革开放已经30年个年头,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带动下,我国广大干部职工收入水平快速增长,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成为建国以来职工收入增长形势最好,得实惠最多的三十年,也是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收入增长最快的30年,据测算至2008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月平均工资呈逐年上升趋势,并逐渐趋于合理化。工资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收入分配重要手段,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管理体制进一步改进,工资收入水平已经成为机关事业单位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激励手段。
(一)、工资增长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工资水平长期以来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工资增长没有建立起与企业相当人员平衡比较的调整机制。虽然有几次统一调资,但是从总体上看,工资收入与外部是脱节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省、市均加大了提高公务员工资待遇的力度,特别是通过三次工资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而近五年来更是保持了年均增资15%左右的速度,与GDP增长速度基本一致,大大提高了广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水平。
(二)、新的分类管理的工资分配运行机制已初步形成
当前工资改革及教师管理
经国务院批准,2009年1月1日开始,在全国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分配政策,这一制度的实施,是教育领域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关注,对教师的关怀。绩效工资改革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绩效工资改革的背景
一直以来,教师的工资沿用的都是职称工资的模式。
但是近年来,职称的评定越来越严格,尤其是高级职称,符合条件的老师很多,而名额却是有限的,这样就会造成在教龄、学历、能力相当的教师之间,因为职称的问题,收入形成较大的差距,挫伤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工作的效率,也导致了教师之间因为竞争,同事反目;因为拉拢关系,滋生腐败,丧失了作为知识分子的正直和良知。甚至有的老师负气离开本地学校,或者教育部门,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流逝。
为了遏制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国家决定调整教师收入分配的依据,逐渐淡化职称工作,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实行效率与公平两者兼顾的绩效工资,让收入分配更加合理。
二、绩效工资的构成
农村干部工资改革意见
为了便于对农村干部进行管理和考核,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对全镇村级干部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农村干部工资改革的原则
一是指标明确,简便易行,透明度高,便于兑现;二是实行津贴工资,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三是增加奖励工资,更好的调动工作积极性;四是干部工资由镇政府统筹,统一管理,统一发放。
二、干部设置
享受固定工资的干部,各村为支部书记、村主任、会计三职。
三、干部工资结构
企业工资改革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分配机制工资改革
论文摘要:分配机制是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重要环节,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力杠杆。
0引言
本人多年从事大型一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历经企业发展历程,深刻认识到,分配机制是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重要环节,是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力杠杆。同时,分配机制的改革又是一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它直接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要稳妥进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又如何体现企业职工的劳动价值,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如何实现以岗定薪,以贡献定报酬的分配改革方式?是企业工资改革的重要课题。为此,本人结合理论与实际,并针对当前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就如何积极推进企业工资改革,浅谈自己的一些粗略想法。
1深化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岗位价值工资制度
在企业现有工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实际与发展要求,坚持以岗位价值为核心、以人才价值为导向、以企业经营价值为纽带,探索提出建立以岗位价值工资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相结合的新型工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形成多元化价值工资收入分配体系。岗位价值工资体系主要划分为五个工资单元:岗位工资、效益价值工资、人才价值工资、年功工资、工资性津补贴。
劳动工资改革论文
一、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范围定义不清,制度规定难以掌握。劳动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综合范围为辖区内全部独立核算的企业(单位),但不包括乡镇企业、规模以下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制度中有的规定却难以掌握。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当前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投资和劳动用工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的企业都为九十年代以后建立,且大多集中在城镇,而企业主多数原有身份为农民。如按投资主体划分,企业主户籍为乡村;如按企业所在地域则在城镇。
2.指标设置陈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设置陈旧滞后,几十年一贯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多种经济模式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模式,工资分配形式呈现多元化格局,现行的劳动工资统计指标体系已不能反映经济社会劳动工资的总体规模和主流特征,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3.调查方式单一,难以保证数据质量。劳动工资统计至今仍采取计划经济时期的全面统计报表制度,填报单位包括辖区内所有行业的全部单位,收集资料费时费力。由于填报单位增减变化快,单位各种情况变动大,再加上有些单位统计法制意识淡薄,不愿把工资总额报足的心态,工资总额漏统漏报现象较为严重,数据质量难以符合统计真实性原则。
4.统计力量薄弱,填报人员素质不高。大多基层单位没有专人负责劳动工资统计工作,一般是财会人员或从事人事工作人员兼职,很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劳动工资统计中,业务水平难以保证。
5.部门衔接不够,口径不一数出多门。部分劳动工资统计指标的设置与相关部门衔接不够,部门之间指标口径、含义不一,导致数出多门,不利于工作开展、资源共享和数据使用。
绩效工资改革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对于教师岗位的管理,高校多数是采用绩效的方式,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高校林立,有关的教师岗位自然会有更多的需求,这对相关的教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本文则是就绩效工资改革下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绩效工资改革;师资队伍;高校
一、绩效工资改革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才是各个企业乃至各个国家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换句话说,只有奠定人才基础,才能够在行业乃至世界站稳脚跟。对于现如今的高校来讲,亦是如此。只有在不断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才能够明确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这也是发展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手段。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据地,在此处,可以说是人才集聚的地方,同时也为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基础。高校要想培养更多的人才为社会建设助力,一定离不开校内的师资力量[1]。由此看来,师资队伍的建设才是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不管是对教师岗位的设置还是对其绩效工资的改革,对于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借着此次绩效工资改革的机会,高校应该不断优化内部的教师队伍结构,使其教学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以此为其创设一个激励机制,将教师的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绩效工资改革背景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基础行政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的待遇差距问题。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不管是基础的行政人员还是教学科研人员都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为高校的管理工作劳心劳力,作为两支重要的队伍,对高校而言,缺一不可,这样才可以平衡相关的校内工作,为高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高校中的大部分教学活动中,教学科研人员都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可是在一些基础的服务工作中,相关行政人员的付出也是有目共睹的,没有他们的奉献,也不会使得各项教学活动都在有序中进行。尽管二者都为高校付出不同程度的努力,但是相关的待遇却有较大的出入,这对基础的行政人员有一定程度的不公平性。(二)教师进修以及交流的机会少。高校的发展在近年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有关的招生工作中,招生条件的放宽也使得高校生人数在逐年增长,与此同时,对教师的需求量也会逐渐变大,相信这也是高校教师在扩招的一个主要原因[2]。虽然很多新引进教师的硬性条件都十分符合高校的要求,但是由于多数教师缺乏一些教学经验,而高校又急于安排其进行相关岗位的工作,所以在上岗前期只会对其简单培训,缺少让教师去进修的机会,这对后续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改革之初探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总体思路地步步深入,事业单位原有工资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如何建立一套新的既坚持按劳分配、又体现效益和公平原则的分配制度,成为亟待探索的一个问题。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及《事业单位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从2004年起,我区在卫生系统事业单位进行了岗位绩效工资管理的有益探索。
一、实行岗位绩效工资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充分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工资随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好坏自行调节的新机制,更好地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革除事业单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的固疾,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奖优罚懒的分配原则。二是进一步推进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了内部管理力度,完善了岗位设置、岗位聘任制、工资基金管理等制度。三是强化了服务意识和内部成本核算意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四是新的绩效考核工资办法,有效地扼制了年度考核中走过场的现象。倡导了讲服务质量、重实际贡献的新风尚,有助于建立公正、科学、规范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推行工资与岗位绩效挂钩应把握好三个环节
岗位绩效工资就是以岗位责任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核心,把职工的工资收入与其工作岗位、绩效挂钩,实行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的工资分配制度。按照“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从职工个人档案工资和年终一次性奖金中提取一部分,加上单位从可分配收入中注入一部分资金与绩效考核挂钩,重新分配。各个单位根据财政拨款性质和单位效益的不同,提取职工绩效工资的比例也不一样,个人提取比例一般为:全额拨款单位占工资部分50%以下;差额单位为工资部分50%—100%;少数单位实行全额工资浮动。采取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主要应把握好三个环节:
(一)制定方案。分配方案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必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尽量做到公平合理。在制定《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时:一是要将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及各岗位职责等进行细化和量化。弥补过去责任不明的情况,并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反复讨论,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反复讨论修订,确保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对以往实施相关管理规章和制度的情况进行效果评估和补充完善;二是要突出“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完善与之配套的岗位目标月考核细则(百分制);三是实行两级考核两次分配制。单位按照《方案》对内部科室进行考核分配,各科室遵照《方案》制定更为详实的工作计划,实行科长、主任负责制,把任务和要求再分解到人,由科长、主任负责科内职工的考核分配;四是层层签订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人。根据《方案》中的任务与职责分解情况,领导与分管领导、分管领导与科主任、科主任与各专业人员分别签订责任书。使岗位目标责任制定公平合理,分解得以充分落实,全体干职工人尽其能,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发挥动力。夷陵区卫生监督所推行岗位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不仅制定了《岗位绩效考核分配方案》,还修订了40余项300余条规定、规范和制度,编制并推行《夷陵区卫生监督所管理手册》,变内部粗放型管理向科学、规范管理过渡,使工作效率大幅增长,执法力度大大加强,职工素质普遍提高,受到社会好评。
独家原创:工商银行工资改革工作方案
近年来,为加速股份制改革步伐,中国工商银行在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使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较大幅度地提升。
完善总量分配机制,提高工效挂钩效能,从2000年开始,在国家核定的工资总额计划范围内,中国工商银行对工资总额分配制度实行了渐进式、分步式的改革,逐渐加大了工资总额与经营效益的挂钩力度。近年来,进一步完善了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构建了基于经济增加值的开放式绩效挂钩平台。主要特点:一是强化价值贡献激励。以国际领先商业银行广泛采用的经济增加值取代传统的利润作为绩效挂钩的核心指标,更真实地反映银行经营业绩对股东价值的贡献,实行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绩效工资分配模式,从而构建起新的公司治理架构下股东价值和员工报酬的良性互动机制。二是构建开放式的绩效挂钩平台。按照薪酬管理中收益分享计划的原理,以经济增加值和收益分享比例为基础,设计了绩效工资的提成机制,提高了工资分配透明度。各分行可根据全年经营计划自行预测年度绩效工资,并按照实际经营情况调整工资总额使用进度。三是兼顾现实的经营环境差异,导入薪酬的市场竞争力理念。引入经营难度系数修正各分行基准收益分享比例,使绩效工资分配更合理地反映各分行付出的努力,同时引入同业工资水平比较、地区收入差异等市场性参数,以尽快提高工商银行在重点地区、重点城市薪酬水平的相对竞争力。
转变员工增资机制,推广绩效工资制度,逐步按照业绩表现拉开员工收入差距,通过锁定员工固定工资、停止执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政策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津补贴政策两项措施,彻底扭转了员工对行政性增资的预期。工资增量按照绩效挂钩的原则面向分支机构和个人进行分配,不断提高绩效工资在员工总收入中的比重,进而增强绩效工资对员工行为的激励作用,形成以绩效工资为主导的增资机制。
构建公司化职级体系,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改革后的员工工资由职级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工资三部分组成。职级工资占工资总额的30%-40%左右,实行全行统一的工资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工资占60%-70%,由分行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考核分配。新的工资制度采取“薪点制”取代传统的“工资标准值”,具有较好的弹性,兼顾了绩效表现差异和地区收入差异。去年,又明确提出将岗位绩效工资制作为员工的基本工资制度,全面推行以薪酬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岗位职级体系为基础、以绩效考评体系为依托的岗位绩效工资制改革,引入岗位、绩效、能力、市场等现代企业分配理念,逐步构建符合现代银行商业化运营的薪酬制度。
工商银行还通过与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合作,自行设计了岗位职级体系,根据岗位价值将全部岗位纵向划分为25个岗位职级,根据岗位职责横向划分为管理类、专业类、销售类和操作类四大职类,在各职类别内部又根据岗位特点和任职要求细分成若干岗位序列。通过构建兼具内在统一性和整体协调性的岗位职级体系,为分类绩效考核和差异化薪酬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拓宽了新的制度框架下各类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
分类实施薪酬制度改革,推进差异化薪酬体系建设,去年工商银行在全行范围内启动了分支行经营管理者薪酬改革,彻底改变了管理者自定薪酬状况,通过实施“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管理体制,强化了对经营管理者薪酬和绩效的激励和约束。通过引入延期支付、企业年金等工具,进一步强化了对经营管理者的责积极推动操作类岗位薪酬制度改革。通过提高操作类员工固定工资比重,实行计件工资制和年终奖金为主的绩效考核制度,构建基于业务能力的等级通过与各业务部门配合,分类研究个人客户经理、对公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模式,确立了以构建客户经理等级制度和个人业务积分制为核心的客户经理薪酬改革的框架性方案。结合拓宽员工晋升通道的业务职务序列改革,加快了专业类岗位的序列划分、层级设计、薪酬结构和绩效考核方法的改革进程。加强工资分配监督,提高工资管理水平实施工资集中发放制度,以解决工资发放管理的层次过多、上级行对辖属分支机构的工资分配情况缺乏有效监控等问题。依托实时高效的网上银行系统,总行上收了分支机构的工资支付权,实现了以地市分行为单位对员工工资发放项目、发放批次的集约化管理,将少数分支行存在的误餐补贴、特岗津贴等各项工资外津补贴统一纳入工资科目进行核算管理,规范了工资费用列支行为,进一步完善了工资总额管理体制。同时,建立全行员工工资监控分析制度,实现了从总行对网点工资分配的全面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