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2-01 00:21: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众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众舆论与外交研究论文

摘要:美国称自己为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华盛顿说美国是一个自由、民主和伟大进步的国家,为人类社会树立了一个始终由正义和仁慈所指引的民族高尚而新颖的榜样。而布什又宣称美国既有道德标准又有手段去维护世界和平,他们是这个星球上唯一能够团结和平力量的民族。正是这种自命不凡和唯我独尊的心态促使美国不仅要在国内推行民主,还对国际社会输出民主,想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美国统治下的和平和民主。民主离不开公众,而舆论又反映了广大公众心目中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文化。因此,公众舆论就必然会对美国外交产生影响。

关键词:公众舆论美国外交民主现实主义自由主义

美国自诩为上帝的选民,负有拯救人类的伟大历史使命。自从十七世纪英国清教徒大量移民北美新大陆之后,美国人就想在这里建立一个山巅之城,因为他们在英国饱受宗教迫害,为了实现自己心目中的宗教理想,他们迫切需要一片净土。经过漫长的岁月,随着人类航海技术的发展进步,他们终于实现了心中的梦想,找到了一直向往的净土,而这块净土就成了现在的美国。美国人认为自己特别受到上帝的青睐,他们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优秀,他们是例外的,是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楷模。正是由于这种自命不凡和唯我独尊的民族优越感,美国不仅要在自己国内实行民主,而且还要向荒野传播文明,即向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出民主,想建立一个以美国主导下的世界民主体系,而美国就是典范,其国家形象高高在上,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演变成两种不同的主义思想,即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

现实主义认为,普通公众对外交事务和国际关系普遍都是漠不关心和缺乏了解的,就算他们想关心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对国家外交事务做出理性而明智的判断,有时候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普通公众往往束手无策,很多问题都只看表面,根本就无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而且他们对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看法变化无常,情绪容易冲动,立场缺乏稳定性,从这方面来说,普通公众根本就不应该干预国家外交。就像李普曼所说的那样,普通公众整天为日常生计而奔波劳碌,他们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关心国际关系,即使有兴趣也没有能力获得准确可靠的知识和信息。从表面上来看,公众舆论确实具有无知和摇摆不定的特点,无论是没有兴趣也好,还是缺乏知识也罢,公众舆论都可能随时间而剧烈变动。再说普通公众大多是基于道德观念来判断外界事物,大多时候都容易感情用事,也有从众心理。普通公众的政治态度与他们的价值观之间仅存在着极小的关联,对公共政策就不应该具有约束性,因为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思想体系来规范公众的参政行为,所以公众舆论从理论上就不应该对国家外交施加过多的影响。在摩根索看来,好的外交政策的理性诉求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依靠冲动和非理性的公众舆论。美国的建国元老们似乎早就发觉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们就将国家外交权力交给了参议院,而不是众议院。因为美国的参议院不是直接由普通老百姓选出来的,而是由各个州指派的,可以说是精英中的精英。再说参议员一般任期都比较长,每两年只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这样就可以保证参议院的相对稳定。相对来说,众议员直接民选出来,普通公众总体上的知识水平也可能不是太高,这样对国家外交这种头等大事显然是参议员比众议员合适了。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既然美国自称是世界上最民主的国家,而民主要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离开了公众又谈何民主?独立宣言体现了自由主义天赋人权的思想,人民是主权者,权力属于人民,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政府和政府官员应该对人民负责,因此,像国家外交这种头等大事就必然离不开普通公众的参与。正如林肯所说的那样,民主政府必须要遵循选举人的意愿,一切都要以人民的意志为转移。公众的情绪就是一切,美国依靠公众的力量而无往不胜,若离开了公众美国就必败无疑。国家利益必然体现人民利益,不可否认,普通公众对国家外交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和精英团体是有一定差距。精英团体大多是名牌大学毕业,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已从事国家外交事务多年,经验十分丰富。他们往往具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严谨细致的外交分析能力,这对做出正确而明智的外交政策确实是一大保障。相对来说,公众群体在这一方面确实是有所欠缺,也可以说有很大不足,但是政府也应该有责任教育广大人民,让他们了解国内外的形势状况,大众传媒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国家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学术演讲等方式来提高广大人民的参政素质和知识水平。只要把握了主要矛盾,我相信集中千千万万普通公众的智慧,国家一定能做出明智的外交政策。就如所说,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应该集思广益。另外,康瓦斯发现所谓公众舆论的高度不稳定其实是由于民意测验中所提问题的模糊性所造成的,问题不在公众,也就是说普通公众的头脑还是清醒的。既然一个国家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然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在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就像我们中华民族就有坚定不摇的国家认同。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必然会在各自心底深处存在着某种特殊的文化认同,正是这种认同感把他们系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国家,这是不可动摇和磨灭的,而公众舆论却正是反映了这种思想意识。政府应该顺从广大人民的意志,这才是一个真正民主国家的根本所在。因此,公众舆论理应成为国家外交的基石。

在现实的国际社会中,公众舆论在国家外交上起到了很大作用。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公众参与国家外交事务的意识越来越强,许多国家的执政者都努力争取人民大众的支持,竭力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其他国家身上,以便赢得民心。

查看全文

电影论文:做好公众舆论的助推器

摘要《焦点访谈》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人民生活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2004年5月《焦点访谈》播出的31期节目入手,分析其栏目特色,并挖掘各种特色对今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启发意义,以资借鉴。

关键词《焦点访谈》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查看全文

公众舆论助推器管理论文

摘要《焦点访谈》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人民生活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2004年5月《焦点访谈》播出的31期节目入手,分析其栏目特色,并挖掘各种特色对今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启发意义,以资借鉴。

关键词《焦点访谈》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查看全文

公众舆论助推器管理论文

摘要《焦点访谈》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人民生活都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从2004年5月《焦点访谈》播出的31期节目入手,分析其栏目特色,并挖掘各种特色对今后新闻舆论监督活动的启发意义,以资借鉴。

关键词《焦点访谈》电视新闻评论新闻舆论监督

众所周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1994年推出的《焦点访谈》,一直以舆论监督而著称,曾被誉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品牌”。栏目创办10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对社会的贡献,可以说,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空前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焦点访谈》拥有如此辉煌的成绩呢?下面,我们就从栏目自身的特色来寻求答案,并结合这些特色相应地谈谈对电视新闻舆论监督操作的启发,以求从成功中汲取经验,为今后其他节目的开设和栏目自身的更好提升给以帮助。

1“述”与“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政论”

从节目属性分类上来看,《焦点访谈》属于电视述评类的新闻评论节目。所谓“述”是指用电视画面和声音来叙述现场材料和背景材料,使评论时观点的形成有了客观事实基础。“评”则是对相应的事实展开的分析说理。那么顾名思义,电视述评节目就是将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融于一身,在对事件进行横向纵向挖掘的同时,适时进行分析评论。

应该说,这种夹叙夹议的方法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甚为多见。《焦点访谈》也不例外。它的突出特色不在这种方法的运用上,而在于它应用得妥当而巧妙。具体地说,就是他较好地把握了如何将“述”中形象的画面语言与“评”中抽象的分析论述性语言相结合:用具体的视听形象支撑并强化分析议论的内容,用缜密的思辨性提炼和提升形象性的画面所无法表达的思想内涵和理性分析,使《焦点访谈》成为真正在画面上吸引人、在情感上打动人、在道理上说服人的“形象化政论”。因此《焦点访谈》的画面、音响、解说之间常常闪烁出令人折服的思辨光辉。尤其是主持人节目结束之前一番简短有力的点评,更是颇富哲理的分析论述,使《焦点访谈》舆论监督述评结合的价值再次凸现。

查看全文

政治文明建设与公众舆论监督分析论文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十六大报告中最精彩的理论亮点之一,彰显了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历史进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而公众舆论和媒介舆论监督,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措施之一,换句话说,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提出,为公众舆论监督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在借鉴社会学、政治学、新闻学、传播学等思想的前提下,本文拟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就教于方家。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高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个高度来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政治文明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社会发展到今天,民主和法治已经成为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列宁老早就指出:“不实现民主,社会主义就不能实现”1邓小平也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民主和法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它们既是目的,又是过程;既是手段,又是内容;体现了目的与过程的一致性,手段与内容的一致性。

政治文明,明显具有递进性、结构性、系统性的特征。人类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政治文明不仅具有递进性的历史特点,同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是一个不断递进、演化、发展、创新的过程。所谓结构性,有的学者曾提出价值意识、制度和规范、机构、功能四个层面的看法,其中把价值定位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制度和规范被看作是政治文明的主要载体,机构被看作政治文明的物质表现,而由机构所表现出来的角色意识和行为,被视为政治文明的现实表现。至于系统性,无非是为了强调政治文明的结构体系。

政治文明的本质在于制度文明。因为这是由“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所决定的。迄今为止,任何我们所看到的体系,表现在价值层面上很好的东西,通常大都是由相应的制度给以保证,并体现在较好的实践层面上。诚然,政治文明建设作为社会制度的表现形式,依时代与社会的不同而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这里应当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它所代表的最本质的东西,必须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价值取向,必须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环境和社会进步的不断提高有机统一,使社会管理层能坚定地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主动寻求解决社会矛盾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佳合作形式,引导人们逐步进入到有序的政治参与和良好的政治运作的制度形式上。

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意义上看,政治意识的文明内容总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必然受到社会存在等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或许正是由于政治意识文明无法脱离社会存在的现实,使得“政治理想必须根植于个人的生活理想,政治学的目标就是要使个人的生活达到最优。政治家所考虑的应当是各式各样具体的人——男人、妇女、儿童——而不是别的或凌驾其上的什么东西,因为正是这些人构成了这个世界。使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最大的利益——政治学的使命就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1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列宁也曾讲过:“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且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2200多年前的汉密尔顿在其《联邦党人文集》中提出了一个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政治意义的命题,即“人类社会是否真正能够通过深思熟虑和自觉选择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还是他们永远注定要靠机遇和强力来决定他们的政治组织”3,这一命题被许多人认为是

查看全文

大众媒体舆论导向管理策略分析

1政府危机公关与媒体舆论导向概述

政府危机公关是指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为获取公众的信任与理解,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是以顺利解决危机、提升政府形象为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为使大众媒体能够正确引导公众舆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化解危机,而采取的一些列规范的引导策略。

2政府危机公关媒体舆论导向管理重要性

危机发生后,公众难免会出现猜测心理,谣言风波不可避免的会随之产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政府形象。大众媒体的舆论引导对于政府危机公关至关重要,通过规范大众媒体的舆论导向,可引导公众正确判断危机形势,进而转变公众舆论的方向,避免产生谣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大众媒体舆论导向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媒体危机舆论导向监督缺乏可操作性

查看全文

舆论传播机制管理论文

【内容提要】舆论的传播过程包括了舆论的完整流程,即在社会变动中产生的某种信息从信源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扩散开来,获得一定范围的信息接受者,形成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意见,并对社会事件产生影响,直至问题解决。舆论的形成和扩散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舆论传播有其自身规律。研究表明,舆论扩散过程要经过知晓、说服、决策、确定诸环节,并通过积极的反馈机制对舆论传播过程进行调控。

一、舆论的形成模式

舆论在社会中的“生命历程”大约包括:酝酿,即生成阶段;经过传播在一定范围扩散开来,形成公意;产生影响,完成舆论目标。

舆论的形成基于对个体意见的加工和一定社会因素的影响。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认识在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主要表现在对人类评价的两种观点:理性模式和非理性模式。前者认为,人类是有理性的,有才智、会思考,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只有获得大量的、完整的、有说服力的信息,才能作出明智的判断,形成或改变态度。后者则认为,人类个体是非理性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都十分有限,极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接受外来信息而形成态度。两种不同的模式决定了对舆论传播方式的不同推论。

基于对人类的理性评价,一些学者认为舆论的形成是以个人理性判断为基础,以公众的合理讨论为中介,最终形成公众一致的意见,可以用“个人的理性判断—合理讨论—意见一致”这一模式来显示。(1)

出于对人类的非理性评价,一些学者认为,在大众社会里,有关领域的专门知识是作出正确判断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而且,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时代,没有被组织起来的公论,很难形成强大声势和权威力量。因此,操纵比讨论更重要。“立体型的认知—组织领袖对符号的操纵—情绪统一”就是所谓的“舆论操纵模式”。(2)这并不是一个新的见解。早在传播学研究之初,一些学者目睹了传播媒介的宣传威力,便提出“枪弹论”,亦即机械的刺激—反应论。这个理论认为人们极易被大众传播的讯息所击中。讯息只要击中目标,就会产生预期效果。这一理论认为不需要对受众有太多了解,只要借助于信息的重复刺激或符号的联接就能达到目的。“舆论操纵模式”的提出,虽然与“枪弹论”貌似相同,却不应被视为“枪弹论”的余响。

查看全文

社会公共舆论正确引导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对公共舆论的社会治理功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共舆论;社会治理;公共决策;多元利益

治理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社会领域。治理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就是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与利益群体的多样化,而社会治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畅通与供给,这样,社会治理就体现为对公众舆论的依赖与互动。

公共舆论是指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和意见,中国古代称之为“舆人之论”,即众人的议论。英文中的“PublicOpinion”是指公共的意见。公众舆论包括两个要素:(1)舆论与受到争议的或可引起争论的问题有关。对于真理昭然的或公众意见一致的事情不会有什么舆论。这点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那些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越来越受到挑战,因而舆论的范围就扩大了。(2)舆论在理性上应当是可以被辩护的。这并不需要每个人都从理性出发来阐述各自的看法。舆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从客观前提出发所进行的逻辑推论有时只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舆论的产生可以是迫于某些人的权威,或者产生于某种复杂的成见或心理积淀。“总之,公共舆论可以被定义为:由人口的某些重要部分所持有的对某些有争议的问题的一系列看法。”

“公共治理”则是政府基于治理理论建立的与公民分享权利、分解责任和义务,从而实现同构与互动和谐关系的一种模式及过程。这一模式及过程的基本特征在于:一是政府制度设计及治理行为追求“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二是治理结构及其功能表现为“公共”关系的建构,即“公共”是“和谐”的政治条件与人文环境;三是公共治理方式强调政府与多元主体共享权利、分解责任和义务;四是公共治理的行政文化强调服务和服务的普适性、即时性与有效性;五是公共政策通过双向回应机制提高公信度和获得社会普遍认同。在当代,公共治理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社会不同层次、不同阶层、不同团体的利益;而公共治理的主体构成也从传统的政府扩展到了所有的公共部门以及公民个人,公共治理成为一种包括政府治理在内的全社会的开放式治理。推动“多中心主体”公共治理,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已成为当代公共治理发展变化的一个趋势。这也意味着政府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从传统的无限权力的权威政府中走出来,建立有限且有效的法治政府,正如奥斯本和盖布勒在《改革政府》一书中所指出的:“政府要在公共治理中扮演催化剂和促进者的角色,是掌舵而不是划桨。”通过公共治理这样一种模式,政府与公民及社会团体在互动与同构的过程中,社会有可能成为“由政府和社会上的人员参与组成,而没有某个行为者掌握主动权充当领导者这样的一种组织网络。”

社会治理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积极而有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参与政治管理的权力。公民必须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参与决策、管理和监督,才能促使政府并与政府一道共同形成公共权威和公共秩序。显而易见,公众舆论是保障公民行使民主权利和实现社会治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因为公共舆论反映着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这样公众舆论就与社会治理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由于公众舆论代表了社会大众的广大的呼声,以及人们行使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基本权利的表现形式,公共舆论受到了国家机构和国家精英的广泛重视。因为公共舆论包含着大众对现行政策方针的评价和批判,社会治理与公众舆论的契合点就在于二者对民意的强烈依赖性,可以说,社会治理与公众舆论有着天然的联系,公众舆论是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要素,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功能主要体现为:

查看全文

网络舆论和司法审判研究

摘要:新媒体时代消息传播速度快,一旦发生热点事件,网上的帖子阅读量和转发量极大,社会公众往往会跟帖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虽可监督司法审判,但不加规制会成为独立、依法审判的绊脚石。因此,如何规制和引导网络舆论,使其与司法审判形成良性互动是我们应当探索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司法审判;良性互动

一、前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交流传播,信息实时更新快、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且社会公众可以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网络舆论是新媒体时代的产物。社会公众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新闻时事,行使享有的监督权及时发现不公平的现象,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消息寻求帮助。但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且面对法律明确规定的问题社会公众只看结果,他们自认为不公平就一边倒,倒向人情而不考虑法律,此时舆论极易被有心人利用,暗中引领舆论风向,试图给司法审判人员施压,以网络舆论左右审判结果。

二、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的作用

网络舆论顺应时代潮流,紧贴生活实事,拓宽了社会公众认知世界的渠道,并且每一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自由,有利于监督司法审判工作,督促司法人员依法审判、公正裁判。俗话说看人要看两面,网络舆论也是如此。网络舆论的主体上到国家领导人,下至上学的孩童,每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个人修养、兴趣爱好以及生平经历等都是不一样的;至于客体,网上探讨评论的很多案子都比较复杂,社会公众热切关注时事可以理解,但他们带有感情色彩的、没有专业性而仅凭生活经验作出的评价一波又一波,再加上网络舆论本身的复杂隐匿性,部分网民法律意识淡薄、参与评论情绪化,在网上越炒越热,导致大量舆论偏激或虚假但具有强烈的煽动效果,进而生成舆论风波,给司法审判带来巨大压力,无形中影响了司法审判工作。(一)积极作用。1.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司法是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司法审判是司法活动的核心,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的案件外,都应当公开,确保社会公众知情权的实现。我国是法治国家,公众法治意识觉醒,加之互联网科技的运用,使得公众能够在线观看案件审理的全过程,并可以通过各种报道了解案件最新进展,公众还在网络平台上各抒己见。由于审判过程公开透明,任何公民在发现程序错误或其他问题时可以及时反映,以使司法审判做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网络舆论成为公民监督司法审判的重要渠道。换句话说,网络舆论在司法审判的各个环节,都给社会大众创造了及时跟进的条件和平台,当司法案件审判结束后,又能及时对其结果进行言论评议,这是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正面价值,也是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针和理念所支持的。①但是,社会公众并不是可以在网上随意发表任何言论,传递负面消息,而对于煽动性较强、性质较恶劣的言论或帖子,网络平台应加以审核。2.防止权力滥用。司法审判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但司法审判机关在行使权力时可能会对其进行滥用。而权力被滥用的行为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司法内部的监督也可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能做到有效监督,此时网络舆论这种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监督形式才能够有效解决司法腐败问题。网络舆论将一个个案件仔细研究,使司法工作人员的权力和行为摊开暴露在阳光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权力滥用,使权力在法律规定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有助于提高司法工作的透明度,从而得出产生合法合理的裁判。3.提高司法权威。司法审判是法律规定的具体适用,而司法裁判虽具有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实施,也需要义务人的自觉履行,所以司法审判须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才能树立司法权威。社会公众随处可获知司法审判的程序和结果,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个人主观对其评价,甚至可以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监督。司法工作人员的一切行为一旦符合法律规定,并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从而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认同,赞美性的评论不绝于耳,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较快,传播范围也广,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司法机关的信任,有利于司法权威的提高。(二)消极作用。1.影响审判独立。法院独立进行司法审判活动。我国《宪法》第126条规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意思显而易见,为保证审判工作和结果的公平、公正,审判人员只需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判活动、履行审判职能,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涉。而当今社会网络舆论盛行,在案件刚发生时就不乏有些好事之徒对其结果进行预测,而这些“预言家”往往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仅凭个人生活经验和他们自认为的正义就妄下定论,甚至有当事人一方试图通过媒体和网络的力量形成舆论漩涡颠倒黑白,进而干扰审判人员,并利用强大的网络舆论向审判人员施压,使得审判人员不得不考虑怎么判决容易让社会公众接受,最终为了给社会公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出法律上的让步,杭州飙车案就是这样一个有力的证明。2.扰乱审判程序。程序公正有利于实现结果公正,如果程序违法,结果肯定不会合法,因此,想要得到一个公正、合法的判决结果,首先应保证司法审判的程序正当,这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对法律的具体落实。就网络舆论监督而言,其本应是司法公正的有力臂膀,但网民相较于司法工作人员而言,不仅缺乏专业知识的淬炼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他们在网上只看标题不看具体内容而断章取义,且不进行法律知识的研究而只谈自己的看法空口说白话,加上一些网络媒体为增加帖子的关注度和浏览量跟风炒作,极易使网络舆论误入歧途。“复旦投毒案”的审判中,网民竟宣扬事实清楚,无需按照审判程序进行,甚至认为为被告辩护是多余的,呼吁司法机关尽快判决结案。在严格遵守正当程序进行审判活动得到的判决结果与舆情不相符合时,激愤的网络舆论可能会影响审判程序的正常进行。3.破坏司法公信力。网络世界是个虚拟世界,由于各种信息的和证明均是在网上进行,导致真实性无法确定,网络监管缺位,使一部分虚假信息在网上,但网络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社会公众看到该信息后不知认真分辨反而盲目跟风进行转发和评论,导致热点问题一再发酵,虽事后经相关部门查明事实并进行澄清,但依旧会影响社会公众对司法机关的认知,打破司法在普通公众心目中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破坏司法公信力。另外,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许多司法腐败现象,一经发现就被严肃处理,且各大媒体或网站都会有相关报道,此时网络舆论会疯狂吐槽,并会深挖其罪责,司法公信力不复存在。所以一旦发现蛛丝马迹,无论是否真的存在权钱交易或徇私枉法等行为,普通公众会本能地认为该审判人员未依法履行职责、公正审判,进而将瑕疵无限放大。

查看全文

议程设置功能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议程设置论的涵义,议程设置产生效果的条件,以及正确运用议程设置论进行政策宣传等问题。

[关键词]议程设置;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效果;政策宣传

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是我国大众传媒的重要职责,是影响和控制舆论的重要方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大众传媒对舆论的影响力更大了,“现在,新闻媒介(报刊、广播、电视)已成为政策传递中‘一竿子插到底’、信息衰减或失真最小的主渠道”。⑴对大众传媒来说,能否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党的政策和策略,始终是问题的关键。而议程设置论对大众传媒进行政策宣传,搞好“舆论导向”则是很有意义的。本文将就议程设置论的涵义,议程设置发挥积极作用的条件与限制以及正确运用议程设置论进行政策宣传作些出粗浅的探讨。

一、正确认识议程设置论

议程设置论是美国传播学者麦康于己于人1972年首先提出的一种直接探讨媒介如何引导公共形成舆论或转变已有舆论的理论假设。其中心思想是:公众通过媒介知晓事件或问题,依媒介提示的角度思考,按照媒介对各种问题的重视程度来调整自己对这些问题重要性的看法,或者说媒介对某一事物的强调程度同公众对同一事物的重视程度构成正比关系。大约在议程设置论提出的同一时期,英国和美国和传播学者分别依据自己的实证研究提出了“社会现实建构理论”,事实上这一观点可追溯到1922年李普曼的《舆论学》。这两种从不同角度略有不同的假设具有“神似之处”。⑵

我国传播学者郭镇之在回顾了议程设置论这一理论假设将近30年来的研究进程后认为:“议程设置作为一种间接的媒介效果,获得了大量的验证,说明它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这种效果具有潜在的歪曲‘图像’的危险,但它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议程设置是一种客观的功能,”⑶既然媒介的议程设置及其效果是一种客观的媒介功能,那么就非常有必要探讨一下这种客观功能的作用、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充分、适当地运用它达到既定的宣传党的政策进而正确引导舆论的目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