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规章制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1 21:55:4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园规章制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园规章制度

城建局工作计划范文

(一)分类指导,强力推进,开展“城市精细管理年”活动,确保城市形象再上新台阶

1.全面树立城市精细管理理念。针对目前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把精细管理落到实处。城市精细管理的“精”就是要在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中提高标准,提高质量,改变过去的粗放式管理模式,精雕细刻,出精品;“细”就是要在城市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中提高效率,缩短时限,从细节入手,长效管理,出形象。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到,实施精细管理直接关系到市民生活、城市形象和城市发展,*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就要求我们在城市管理方面胜人一分、高人一筹,把城市环境做优做美。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就是要求我们以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把各项管理标准、作业规范落实到位,把类似路面沉陷、方砖破损、树木缺株断条、背街小巷环境脏乱等局部的、细节上的问题及时解决到位,逐步实现由过去的依靠突击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由被动的松散管理向主动的严格管理转变,由局部推进向整体提升转变,绝不懈怠,持之以恒,争取利用3至4年的时间,实现全系统真正意义上的精细管理,确保城市的整体形象有根本性的变化。

2.明确精细管理目标。要通过落实岗位责任班组、责任人,使道路桥梁、园林绿化、市容亮化等市政基础设施始终处于完好状态;要通过强化巡视、监管工作,使市政设施出现破损的动态情况在最短时间内发现并启动处理程序;要通过强化维修养护工作,使道路桥梁、园林绿化、市容亮化、环境卫生等设施出现的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解决。总之,就是要对我局管理的基础设施,逐步做到全天候、全方位、及时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使市民明显感觉到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便捷和舒适。

3.全面完成城市管理工作任务。

抓住三个重点,实现道桥设施精细管理。一是设施养护,实行专门队伍全年跟踪维护,特别是对人行道、盲道、方砖、边石等设施进行重点维护,同时强化区管街路维护监管力度,确保区管街路完好水平与市管街路同步提升。二是桥梁管理,完成限载桥梁设立醒目标志,督促区管桥梁实行安全检测,9月底前完成重点桥梁的水洗、粉饰,确保桥梁运行安全和景观效果。三是施工现场管理,加强道路管沟挖掘以及市政工程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做到安全警示设施统一规范,围栏围档摆放整齐,施工结束场清料净。

实施“一三一”工程,实现园林绿化精细管理。一是抓好“一个载体”,继续开展“玫瑰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竞赛活动,年底评选优秀公园5个、示范绿地20个、示范道路20个、园林式居住区50个、花园式单位50个,典型引路、奖优罚劣。二是搞好“三个提升”,实施金廊沿线绿化景观提升工程,重新规划设计,调整现有植物,引进新优品种,大量栽植开花乔木、灌木及新优地被植物,形成三季有花、季相分明、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打造绿化标准示范街路,与此同时,为迎接国庆,在金廊沿线等主要街路栽摆花卉825万株(盆),建设立体花坛4座;实施城市公园景观提升工程,协调改造鲁园、万柳塘公园和万泉公园等3座老公园,新建*园林植物标本公园,以落实《加强北陵公园等城市公园管理的议案》为契机,全面提升全市公园的园容园貌;实行环城水系景观提升工程,强化“三河”沿线的卫生管理,把百里运河打造成为我市精品景观休闲带,特别是要运用打捞船等先进设备治理水草和水面污物,提高水体的清洁度。三是做好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等病虫害的传播蔓延,保护好城市绿化成果。

查看全文

城市动物园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动物园管理,充分发挥动物园的作用,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提高的需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综合性动物园(水族馆)、专类性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城市公园的动物展区、珍稀濒危动物饲养繁殖研究场所。

从事城市动物园(以下简称动物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动物保护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动物园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园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动物园管理,充分发挥动物园的作用,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提高的需要,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综合性动物园(水族馆)、专类性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城市公园的动物展区、珍稀濒危动物饲养繁殖研究场所。

从事城市动物园(以下简称动物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动物保护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动物园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园管理工作。

查看全文

林业系统全年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七届一次党代会、人代会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突出抓好全市现代林业发展,全力服务“一个中心”(全市经济建设),狠抓“两个推进”(推进林业产业科技园建设,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构建“三大体系”(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四增目标”(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增彩),突出抓好宣传教育,严格依法行政,并努力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和“全国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建设先进县市”,全面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宜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争取项目资金2000万元,完成社会造林3万亩,建产业基地4000亩,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5.5万方以内,争取完成低产林改造6000亩,完成林业总产值7亿元。同时,确保林业案件查处率98%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森林病虫害监测率95%以上、防治率8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加快和推进宜都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吸引1至3家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生物科技产业园。

三、工作措施

(一)以森林资源管护为重点,抓好生态工程建设。一是切实抓好重点工程建设。认真抓好天保二期工程和2012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申报审批,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的力度,规范木材采伐流通程序,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加强森林资源信息化建设。二是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的力度,规范木材采伐流通程序,重点抓好经营环节管理,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全面完成全市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数据库,加强森林资源信息化建设。三是着力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启动湖北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工作。四是切实抓好林业灾害应急防控,重点抓好森林防火、植物检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

查看全文

园林绿化工作意见

2006年是全面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城市管理年工程,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一年。我们园林系统全体干部职工要担负起肩负的使命,开拓创新、励精图治、迎接挑战,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2006年园林绿化工作总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严格、精细、长效”八字方针为指导,以改善和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为战略导向,以保护自然资源,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改善生态环境为己任,全面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化质量,优化绿地布局结构,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社区公园建设上有新突破,为把深圳建设成为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植物多样、清新舒适的“公园之城”作出新贡献。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2006年,要重点抓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以城市管理年为契机,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面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国家建设部在全国开展的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对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我局将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与“城中村”和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数字化城管建设作为城市管理年实施的“三大工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按照市政府的《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方案》的要求,大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力争在2006年,创建成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在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创建而成,其创建指导思想、指标标准、指标体系、行业覆盖面等方面比“园林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覆盖更加广泛。我市自1994年获得园林城市称号以来,就朝着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向前推进,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创建工作。对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目前已有8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了标准,但是仍有10-20%没有达到标准,创建任务艰巨而繁重,2006年创建工作进入了关键阶段。我们要通过“一督办、二检查、三协调、四开展专项专题活动、五报告简报制”的办法,充分发挥深圳市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办和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的职能作用,推动各区、各职能局及有关单位落实创建工作。力争2006年6月前完成各项申报材料的编制工作,9月份向国家建设部提请申报,同时督促各责任单位巩固提高创建成果,迎接检查考评。要通过深入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实现我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较大幅度提升。

查看全文

森林公园爱国报国全国模范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走有塞罕坝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爱国报国全国模范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被称之为“中国绿色明珠”和“华北绿宝石”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地处河北承德围场坝上地区,北与内蒙古乌兰布通草原接壤,在清朝属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1962年至今,塞罕坝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用四十多年的时间、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浓郁的满蒙民族风情,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创举和人间奇迹。1993年5月经林业部批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基础上建立了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42万亩,其中森林景观110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78%,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

1999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生态旅游示范区”,省林业局在此建立了“河北省林业艰苦创业示范教育基地”。2002年被命名为“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全国思想教育基地”和“国家林业局再造秀美山川示范教育基地”;同年,又通过了国家旅游局验收,跨入了aaaa级旅游景区行列。2003年被河北省保护母亲河行动领导小组首批命名为“河北省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2005年在由燕赵都市报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举办的“河北最美的地方”评选中,被评选为河北最美的地方;在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旅游商会、亚太旅游联合会、世界华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首都旅游集团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外旅游品牌推介活动”中,被评选推介为“中国最佳森林公园”。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建园十三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怀下,围绕“建绿色生态,办绿色产业,创绿色文明”的总任务,立足资源优势,突出生态主题,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共接待中外游客130万人次,客源地遍及28个省、市及世界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截止目前,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日接待能力达1万人,形成了以“生态、皇家、民俗”为主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每年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9000多个及为周边社区创造综合效益8000多万元,塞罕坝万顷林海充分发挥了为北京阻沙源、为天津保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的巨大作用,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回顾公园发展历程,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四点:

查看全文

区林业工作思路及打算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六届五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推进富民强市目标,突出抓好全市现代林业建设,全力服务“一个中心”(全市经济建设),狠抓“两个推进”(推进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构建“三大体系”(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四增目标”(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增彩),突出抓好宣传教育,严格依法行政,并努力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和“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建设先进县市”,全面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宜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人工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建产业基地4000亩,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5.5万方以内,争取完成低产林改造6000亩,完成林业总产值10亿元。同时,确保林业案件查处率97%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森林病虫害监测率95%以上、防治率8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加快和推进宜都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通过招商引资,使更多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生产业园。

三、工作措施

(一)以森林资源管护为重点,抓好生态工程建设。一是切实抓好重点工程建设,认真抓好天保二期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申报审批,稳步推进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抓好松乐山林场森林抚育试点和生态公益林建设,认真抓好国家批准我市37.1万亩(其中国家级26.4万亩,省级10.7亩)生态公益林建设,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的力度,规范木材采伐流通程序,重点抓好经营环节管理,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全面完成全市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数据库,加强森林资源信息化建设。三是着力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启动湖北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工作。四是切实抓好林业灾害应急防控,重点抓好森林防火、植物检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五是以科技为支撑,抓好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

查看全文

市区林业工作思路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市六届五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发展、推进富民强市目标,突出抓好全市现代林业建设,全力服务“一个中心”(全市经济建设),狠抓“两个推进”(推进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推进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构建“三大体系”(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实现“四增目标”(生态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增彩),突出抓好宣传教育,严格依法行政,并努力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和“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建设先进县市”,全面推进现代林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宜都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完成义务植树100万株,人工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3万亩,建产业基地4000亩,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在5.5万方以内,争取完成低产林改造6000亩,完成林业总产值10亿元。同时,确保林业案件查处率97%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内,森林病虫害监测率95%以上、防治率85%以上,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加快和推进宜都生物科技产业园建设,通过招商引资,使更多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生产业园。

三、工作措施

(一)以森林资源管护为重点,抓好生态工程建设。一是切实抓好重点工程建设,认真抓好天保二期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申报审批,稳步推进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抓好松乐山林场森林抚育试点和生态公益林建设,认真抓好国家批准我市37.1万亩(其中国家级26.4万亩,省级10.7亩)生态公益林建设,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的力度,规范木材采伐流通程序,重点抓好经营环节管理,提高行政执法效率,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年度定额管理制度,全面完成全市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任务,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数据库,加强森林资源信息化建设。三是着力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启动湖北天龙湾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工作。四是切实抓好林业灾害应急防控,重点抓好森林防火、植物检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确保森林资源和国土生态安全。五是以科技为支撑,抓好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

查看全文

规划局编制工作总结3篇

第一篇

今年以来,县规划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县委九届四次全会、县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要求,紧紧围绕省新型城镇化“11221”工程实施方案和市“1331”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做好规划谋划和编制文章,强化领导,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快速推进。1-10月份,共启动或完成规划编制工程10项,办理规划“一书三证”399件,实现非税收入2.1亿元。

(一)规划编制深入开展

一是根据区划调整后的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在原北部组团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高标准启动了北城新区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将北部组团作为市主城区进行规划,将包括双凤、双墩、岗集、吴山、下塘、陶楼在内的中南部区域整体纳入北城新区,全面融入。目前,该规划方案已形成初稿,拟于近期汇报。二是启动了北城新区综合交通、供电、供水、排水、燃气、供热、通讯、有线电视等9项市政设施专项规划,目前已形成初稿,正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下塘镇级市总体规划,并通过县政府审查、县人大审议,正在报市政府审批。四是按照市规划部门统一安排,启动了县县域生态体系控制规划、县域环卫设施专项规划、县域绿道网络系统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初稿,正在修改完善。五是根据省市规划部门要求,组织编制了县历史建筑与特色街区保护规划,已形成初稿。六是围绕合淮路改造工程,编制完成了合淮路沿线两侧控制规划,为加强合淮路两侧规划控管、提升合淮路形象提供了依据。七是编制完成了县城护城河、体育及新城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并通过县规委会审议,即将开工建设。八是完成了杜集鸟岛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为加快杜集生态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规划蓝图。九是编制完成了县城杨公路——二环路地区概念性规划和宝湾()国际物流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为高标准推进县城政务新区和北城物流园区建设提供了依据。十是修改完善了全县32个第一批省级美好乡村中心村规划,为扎实推进全县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规划实施稳步推进

积极配合县发改委和双凤开发区及下塘镇,完成了双凤开发区扩区升级报批工作,为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增添了后劲。配合有关部门快速完成合淮路、合水路(下塘至至水家湖段)改扩建工程路线方案设计工作,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县城政务服务中心大楼、县规划馆、档案馆、图书馆“四馆”建设工程正在按规划顺利推进。启动了县消防中队消防站项目规划建设工程,广银铝加工工业园110KV变电站规划建设工程、下塘安置小区及公租房项目规划建设工程。按规划启动了北城“观澜华庭”、“北城华府”、“御北城”,县城“御景天成”、“鑫城世家”、“丽水河畔”等房地产项目,督促相关企业推进了北城世纪城、恒大帝景、京城国际、中央花园等房地产项目规划实施工程。完成县城110KV炉水线、35KV水庄线、35KV水曹、水杨线等高压杆线改造方案设计,为优化县城供电线路、美化县城环境提供了依据。完成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场所及残联康复大厦项目、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县城农副产品(草莓)交易市场项目规划选址,双墩罗北村整村推进安置点规划设计,岗集二小规划选址,吴山中心校迁建项目选址及规划设计。完成吴山、杨庙、造甲等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双凤凤霞小学等校园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

查看全文

旅游局改革规划工作报告

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关心、指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开展“创先争优”和“三查三看”等教育活动,着力加快旅游综合改革和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市场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进旅游国际化发展,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年工作回顾

(一)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

年,全市接待旅游者620万人次,同比增长10.71%,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611.41万人次,同比增长10.75%;接待海外旅游者8.95万人次,同比增长14.6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0.76亿元,同比增长30.98%,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9.23亿元,同比增长31.84%;旅游外汇收入2257.94万美元,同比增长15.80%。市场总体表现为:旅游人气较旺,各项旅游指标均呈两位数增长;“”品牌效应凸现,到客旅游形式仍以观光自助自驾游为主,休闲度假游为辅,客源市场多以地区和、、等省市为主。年,先后获省人民政府授予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最佳花车巡游、最佳广场表演奖和省旅游经济指标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

(二)旅游综合改革发展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4月29日,省人民政府对《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下发了《关于同意县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总体规划的批复》(云政复〔〕18号);市委、市政府根据《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及时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加快明确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和发展思路,并细化了涉及全市旅游发展的各项具体任务和措施。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大胆探索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区域发展模式,以旅游项目为龙头的8平方公里新城区建设快速推进,世纪金源体育休闲中心、玛御谷温泉旅游小镇、翡翠城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带动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1—12月,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6.83亿元;积极探索旅游用地方式,争取到省政府单列旅游用地指标250公顷;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7个,协议资金42亿元;《省和镇保护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于年6月1日正式实施;成功引进了全球顶级度假酒店品牌——控股有限公司入驻;打造了适应旅游发展、保持艺术水平、引导文化消费的表演艺术精品——《梦幻》;旅游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全面启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