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交流材料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1 16:24: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业交流材料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业交流材料

构筑工业产业发展平台交流材料

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驱动器。近年来,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湖北工业强市、滨江宜居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强劲增长极”目标,扎实推进园区建设,着力构筑发展平台,全力打造以经济开发区为核心,以安福寺工业园、姚家港化工园、白洋装备工业园、民营创业园为支撑的“一核四极”生产力布局,园区经济呈现速度加快、结构优化、产业集聚、效益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年,经济开发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29.7亿元,同比增长32.7%;实现税收5.7亿元,增长25.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增长42.4%。

一、科学规划布局,加强建设管理,提升园区承载力

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基础工程来抓,从园区规划、建设、管理入手,大力实施平台创优工程,着力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关联度高的新型工业化园区,不断增强园区承载和配套能力。

(一)突出特色,大手笔规划园区。抢抓湖北建设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和宜昌市沿江突破的战略机遇,集中力量在沿江布局各类工业特色园区,全力打造“一核四极”工业构架。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核心主导作用,进一步优化功能分区,重点发展食品酿造、医用纺织、电子材料、民用燃具等产业,努力建成高科技、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化园区。安福寺工业园重点发展果蔬食品加工业,着力打造湖北一流的果蔬食品加工基地和乡村工业示范园区。姚家港化工园以建设“千亿园区”为目标,重点发展煤化工、磷化工、盐化工,加快发展精细化工、农用化工和医用化工,争取“五年打基础,十年见成效,二十年成规模”,努力建成宜昌乃至全省重要的化工基地。白洋装备工业园重点发展机械加工、重型机械制造等产业,努力建成国内外装备制造企业转移的承接地和周边大中城市装备制造企业的配套园区。民营创业园重点发展支柱产业的配套项目,努力建成民营经济孵化园和城区轻工业承接地。

(二)市场运作,高投入建设园区。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开发”的原则,坚持多渠道筹资、高标准建设,不断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并按财政收入增量的一定比例作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刚性投入,同时大力争取银行贷款投入,灵活运用BOT、BT、地方债等方式融资,近年来累计投入6.5亿元用于园区基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开发区先后投资1.5亿元完成了团结路扩宽刷黑、江汉大道黑化改造;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2600万元新建排水网4400米、供水网1.6万米,新增供水能力5000吨/日。安福寺工业园投入1682万元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姚家港化工园平整土地1350亩,投资3015万元的晋煤大道正抓紧建设。白洋装备工业园整体规划通过评审,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民营创业园已完成规划,基础设施及标准厂房建设全面启动。

(三)创新机制,全方位管理园区。按照“充分授权、自主开发、封闭运行、整体承接”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园区建设管理主体,理顺园区管理体制。分园区成立建设管理指挥部,由一名市委常委牵头,组建工作专班,协调指挥,统筹调度,形成合力,实现决策、执行、督察“一条龙”,项目引进、落地、开工、投产一体化推进模式,推动园区建设管理提速、提效。将工业园区作为全市招商引资的公共平台和边远镇的发展“飞地”,积极探索园区共建、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坚持“谁引进、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实现税收、产值、奖励、配套资金跟着项目走的政策,推动优势产业、优质项目、先进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近年来,经济开发区累计引进工业项目152个,完成投资114亿元,形成了食品酿造、纺织加工两大产业集群;安福寺工业园引进果蔬食品加工及关联企业11家,完成投资10.8亿元;姚家港化工园正加速扩张发展,三宁化工扩建、宝力星磷酸二胺、宝磷化工等5个项目落户园区;白洋装备工业园建设招商两不误,签约落户项目5个,投资2000万元的先锋防腐保温设备项目已开工建设。

查看全文

工业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交流材料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围绕中心,创新发展。*市的宣传思想工作要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工业优先、富民强市”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主题,学践结合,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载体,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宣传思想工作的正确思路,转化为做好理论教育、舆论引导、对外宣传、文化繁荣、文明创建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措施,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

一、增强理论武装工作的吸引力,为“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

理论武装工作要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重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创新理念,把科学的内容与生动的形式统一起来,把教育的要求与干部群众的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使理论武装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富有吸引力。

一是充分发挥市、乡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带动作用。紧扣“工业优先,富民强市”主题,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突出抓市委中心组和基层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做到理论学习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同时,区分教育层次创新学习方式,对领导干部,强调研究性学习和系统性学习,推行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的“五个一”模式;对一般干部,通过干部理论考试、每月读一本好书等学习手段,提高理论修养;对普通群众,通过理论普及宣传,形成共识,增强走工业强市的信念。从而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员干部示范学、宣传阵地引导学,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水平。

二是着力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开展理论宣传“四进”活动,即:理论进农村,理论进学校,理论进企业,理论进社区。多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媒体等传播手段进行理论宣传,市电台、电视台、市政府网站开设科学发展观专栏,阐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激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热情和干劲。

三是高度重视理论队伍建设。加强理论培训,定期举办高质量、高层次的理论骨干培训班,安排理论为理论骨干提供学习和提高的机会。集中全市素质强、水平高的理论骨干,成立科学发展观宣讲团,深入基层开展面对面宣讲,目前已宣讲16场次,受教育群众达5万多人。

查看全文

加快工业园区发展交流材料

年,工业园区管委会坚持以强力推进“工业立县”战略为中心,以加速工业园区发展为要务,以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增强园区本身建设为保证,具体完成了县委、县县政府年头下达的任务,各项重点工作获得了打破性发展,为建设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平台供应了保证。年,县延续三年被市县政府表扬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2012年月,工业园区管委会被市委、市县政府表扬为“记二等功公事员集体”。

一、强势推进园区平台建设,园区发展潜力逐渐加强。围绕推进园区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狠抓落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具体提速,园区经济坚持快速发展势头,全年完成了签约项目个数最多、和谈投资额最大、重点项目投产个数最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最多的打破性发展。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攻坚成效分明。扎实推进“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围绕签约项目标尽快落地开工、在建项目标强势推进和建成投产,不断健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体制机制,坚持具体提高服务企业的质效。全年完成项目专题办公33场,集中处理问题800多个,协调矛盾纠纷20起,为企业全程代办手续证照180多个,处理完成15家企业土地房产手续,准备筹划招商项目活动35次。东圣“836”工程、安广陶瓷、奥力锻造、楚阳科技、人福医药等16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极大地提高了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程度;吉星化工、冠泰建材、国际大酒店等近20个重点项目进入建设顶峰期,将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主要增进点;星球人造板搬家扩建、天一科技等22个新签约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为园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供应了主要支持。2012年,共有续建和新开工项目51个,其中投产项目14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4.6亿元,同比增进81%。二是园区招商引资获得打破。一直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主要打破口和重中之重的工作,不断加大与客商沟通会谈、外出调查、论证项目、准备参加大型招商洽商活动、包装项目标力度。全年共赴外省市招商调查36批次150人次,招待客商180批次550人次,完成调查申报24份,参与全省大型招商活动16次,发放宣传材料4000多份,包装项目96个。经过不断优化园区发展情况,不断提高服务企业的质效,落户企业在发展的决心和决计更加坚决,做大做强、滚动发展的愿望更加激烈,现有企业扩张裂变的速度不断加速,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展现。全年完成了每季度准备签约一批新项目,每个月有新项目开工,每双月有项目投产的工作目的。2012年,共完成签约项目37个,和谈投资额77.55亿元(过5000万元项目30个,其中过亿元项目21个,过10亿元项目3个,过20亿元项目1个)。三是园区扩容提质措施继续加速。一直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高起点编制规划,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园区建设。全年编制完成了《工业园区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县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城南工业园节制性详规等,为指导和推进园区建设供应了科学指南。全年新增建设用地节制面积2500余亩,进一步拓宽了园区的发展空间。科学制订入园企业基本设备建设方案,依法依规做好征地拆迁相关协调工作,想方设法促进签约项目落户园区。全年新入驻项目22个,新增建设用地1100余亩,园区基本设备及配套建设资金达1.5亿元,新建35千伏变电站1座,完成弱电线路迁建40000米,架设输电线路25000米,建设给排水管网20000米,新修入园道路13500米。还进一步完善了荷花、万里、汪家、石头店等园内基本设备建设,园区承载才能进一步提高,园区平台建设获得了分明成效。四是园区产业集聚效应逐渐展现。新落户园区的企业和项目不断增多;现有企业扩张裂变的速度不断加速;四大主导产业的支持效果日益突出,完成产值占县属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5%以上;四大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效果日益分明。东圣“836”工程、科技等项目标建成将为全县磷化工产业的领先发展奠基坚实的基本;安广陶瓷、楚林陶瓷、冠泰建材、盼盼木塑门、星球人造板、微晶石板材、硅酸钙板等项目标建成将有力地支持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随着永安车桥10万吨铸件一期项目标建成投产,将成为中西部地域程度最高、规划最大的锻造基地,还为机械加工产业发展带来宏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楚园春黄酒、食得福喷鼻菇精及食用菌深加工、森源食(药)用菌等项目标投产,将推进向全省主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的目的迈进。

二、不断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园区发展保证更加有力。一是创优长效机制不断健全。深化开展创优活动,在实践工作中坚持“五带头”、“五比五看”创优活动,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企业、带头招商引资、带头弘扬正气,比创新精神看打破才能、比招商程度看工作才干、比服务程度看执行才能、比清廉自律看管纪认识、比务实精神看工作成效。全年为洋坪镇洋坪村争夺新农村建设帮扶资金5万元,组织党员开展进社区活动4次35人次,为玉树灾区捐钱3400元,结对坚苦群众2户,帮扶资金1000元。坚持健全党委议事规矩、民主生活会准则、中心组学习准则、党员党性分析和民主评断党员准则等22项党建工作准则并编印成册发放到全体党员手中,构成靠准则做事、用准则管人的优越工作场面。二是勤政廉政长效机制不断健全。认真贯实《廉政原则》,增强准则系统建设,制订了《工业园区管委会招商引资腐败风险防节制度》,进一步标准了招商项目洽商、严重事项申报、签约项目合同审查审批、项目配套建设、工程完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顺序,逐渐健全了招商引资工作机制,防止了决定计划风险和严重掉误,为园区发展供应了强有力的准则保证。制发指导干部廉政建设公示牌,严格恪守县委的“六个制止”、县县政府的“十个禁绝”及园区工作人员行为标准“十禁绝”,在项目建设进程中自觉做到不干涉、不插手园区基本设备工程项目招投标,不参加企业运营活动,不向企业吃拿卡要等。三是督办落实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坚持不懈地落实县委、县县政府的严重决定计划与部署,对县委、县县政府下达的目的任务和工作部署不打扣头;对县委、县县政府提出的工作要求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对县委、县县政府交办的重点事项坚持按期督办、狠抓落实,在推进“工业立县”战略中,一直做到在思想认识上同县委、县县政府坚持高度统一,在行动上与县委、县县政府坚持步伐统一。认真落实每两周一次的班子成员严重事项督办大会,确珍重大事项即时沟通、重点工作实时推进,切实做到事事有人抓,大家有压力,保证“工业立县”战略在工业园区获得强力推进。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群众评断制》、《社会监督制》、《责任追查制》、《绩效审核制》,执行上班签到准则和去向奉告准则,公开主任信箱、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及做事流程、机关务财政运转状况、廉政承诺等,机关效能不断提高。

三、着力增强干部队伍建设,园区发展生机日益彰显。一是指导班子的引领力不断加强。突出抓指导班子中存在的思想解放不够、引领园区打破性发展的程度不高、破解园区发展难题的才能不强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扬指导班子成员在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决定计划、招商服务、承受群众监督上的带头效果,不断提高党委班子成员的思想实践素养、业务程度和新情势下驾御全局的才能。明确指导班子成员分工,按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党委大会,依照集体指导、民主集中、单个酝酿、大会定定的准则,做到严重问题集体研讨决定。二是机关干部的战役力逐渐提高。进一步加强学习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开展“企业家进园区活动,积极参加县委组织部举行的各类培训班,在干部中构成比学习立场、比服务认识、比工作成效、比精神形态的优越气氛,全年完成8个课题近20次学习任务,集中学习时间到达50学时,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念书笔记均匀到达1.5万字以上,办学习专栏5期。加大干部走出去力度,在克制工作任务重、人手紧的实践坚苦状况下,先后选派3名干部外出学习和轮岗磨炼,加强了干部的综合本质。对青年干部执行“一对一”帮扶,每名班子成员联络1-2名青年干部,干部独挡一面开展工作的才能不断加强。三是机关文明的凝集力有用发扬。依照从严、从高、从实的要求,鞭笞干部一直坚持高昂向上的精神形态,对青年干部施压力、压重担,率领全体干部以闻风而动的作风,高强度地推进工作。一直坚持“有为才有位,以实绩论英雄”的工作导向,坚持把干部放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第一线考验,每名机关干部都要联络项目3-5个,做到了“事事有人抓,大家有任务”,干部抓落实的认识和才能有分明提高。充分发扬机关群团组织的效果,丰厚干部职工的文明生活,全年组织开展迎新春兴趣活动、庆“五四”篮球赛、“七.一”留念活动、庆“国庆”登山竞赛等体裁活动6次;1名机关党员家庭被县妇联表扬为全县“五好”文明家庭,1名机关党员取得“十大出色青年”声誉称号,1名机关党员取得“优异团干”的声誉称号,5名干部被园区工委表扬为优异党员,机关干部的凝集力不断加强。

查看全文

工业园区交流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承蒙组织对我的信任和重托,安排我来工业园区与大家一起工作,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在此,我衷心感谢组织上对我的培养、教育和信任,感谢大家对我的欢迎,这里,我特别感谢镇党委、政府的器重和厚爱,感谢全体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帮助!

在上任这段时间,我除了对工业园区各项工作进行熟悉外,也从中发现了许多的问题,现在借这个机会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事交流一下我的想法:

当前,我认为园区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园区规划需要进一步突破。虽然近期园区规划稍有松动,规划面积增至1.7平方公里,增量土地解决了几个储备项目的用地需求,确保了近2、3年内新经济增长点,为我镇十二五期间产值破百亿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基础。但尚有一批优质项目受规划限制无法落地,园区2.5产业园中园的尝试也建立在规划突破的基础上,为确保园区乃至我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千方百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与有关部门沟通,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政策倾斜,力争规划恢复至3.67平方公里,为今后园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基础空间。

二是园区产业亟需转型升级。由于受到地域环境、优惠政策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园区前期所招引的企业质量不高,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场竞争能力。各种工业大杂烩式集中在园区发展,产业链不长,企业间缺乏配套协作关系和分工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园区资源的优化整合,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个人认为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背景下,应坚定腾龙换鸟的勇气,下定决心将一些产出率较低、土地利用率不高的企业进行淘汰,腾出空间给一些优质项目使用。作为全市仅有的2家市级化工区之一,在承接化工类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好中选优,引进一些无污染、高科技、产税多的精细化工项目。同时,应充分利用好交通环境改善、毗邻大飞机项目的区位优势,主动与大飞机项目进行交流衔接,争取一些大飞机配套项目落户。

查看全文

工业局推进节能减排交流材料

一是落后产能得以淘汰,该局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作为推进节能降耗的重要抓手,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确保如期完成钢铁、造纸、水泥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任务,上半年淘汰300立方米以下炼铁高炉6座,涉及落后产能126万吨;水泥机立窑6座,涉及落后产能60万吨;拆除造纸生产线14条,涉及落后产能5.19万吨。

二是节能项目扎实推进,着眼长远谋划节能项目124项,预计全部完成后年可实现节能92万吨标煤,列入千个项目保增长中的12个节能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3.1亿元,占全部投资的34.4%,已实现节能量8万吨,TRT和煤气发电12.5亿千瓦时。

三是节能监测广范围覆盖,为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督,帮助企业开展节能工作,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了节能监察和监测机构,组织年耗能5000吨至1万吨的企业开展节能监察。通过加强节能监察,上半年对35家节能工作开展不力的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帮助企业制定了节能方案。

四是节能政策得到落实,该局以落实各项节能政策为重点,强化对企业的节能指导和服务,累计为唐钢、三友等重点企业申报节能奖励资金5848万元,先后帮助冀东水泥等8家企业完成资源综合利用奖励申报工作,落实国家淘汰落后补偿政策金9835.3万元,1-5月份,对相关企业收取差别电价5469万元,累计收取1.5亿元。

查看全文

县工业化发展交流材料

镇位于县西南部,地处、三县交界之地,素有“南大门”之称。镇域面积246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124个村民小组、3.4万人,是全县重要的矿产基地,尤以铅锌、钒、硫铁和磷矿为主。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坚持“发展是主题,工业是突破”的工作思路,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今年元至月,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实现税收286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9%。主要强化了四项措施:

一、在扶持上做文章。作为全县的工业大镇和经济强镇,在促进全镇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扶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的过程中,镇党委政府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措施。一是积极出台发展工业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发展。年,我镇被列为全县“3+2”工业重镇,我们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强势推进全镇工业经济发展,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对落户我镇的工业企业,在手续报批、用地、用水、用电、道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由镇党委政府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全力帮助全镇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到目前为止,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家,年产值过亿元达3家。二是坚持内联外引,建立招商引资制度。为了加大工业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组织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包装、招商项目14个,并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组织和举办的各种招商活动。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鑫发钒业、友诚钒业和鑫久矿业、黄花溶铅锌选厂等企业入住工业园,兴办和扩建了鑫久矿业、福瑞德矿业等一批上规模企业。三是实施项目扶持,帮助工业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发展矿产采掘加工及电化学工业产业,帮助长青矿业、永兴矿业等公司实现由粗放型、作坊式逐步向集约科技型、园区规模型和现代管理模式企业转变,帮助长青矿业等公司实施了10万吨氧化铝和铝银浆项目、4万吨硫酸矿和2万吨电解锰项目和年产600吨五氧化二钒工程项目,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通过镇党委政府实施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工业主导性经济格局在我镇初步形成。

二、在服务上下功夫。工业作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抓好工业服务作为重要举措,全力做好工业企业协调服务工作。一是积极深入企业调查走访。为了更好的为企业服务,镇党委政府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业企业调查走访小组,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形势,排查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对长青矿业、永兴矿业等民营规模企业,推行定期调查走访制度,通过不断加强与工业企业的联系,为镇党委政府及时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和措施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二是建立与工业企业定期协调沟通机制。为及时了解全镇工业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全镇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工业工作专题会或工业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专题研究解决工业生产中急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全镇还组建了由镇工业办、安监站、综治办、派出所、国土所、交警中队等部门组成的企业外部环境协调工作小组,专门负责协调矿群矛盾纠纷。今年元至月,共协调解决企业外部环境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确保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建立党政领导班子联系企业制度。针对全镇的工业企业发展实际,镇党委政府建立了领导班子联系企业制度,实行领导班子每人联系1-2个工业企业,适时进行引导,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和技改难题。

三、在创新上求突破。我镇工业企业主要为地矿资源加工型企业,而随着工业不断发展,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因工业发展引起的相关问题,镇党委政府制定了严格的政策措施。一是积极引导企业走规模集约化发展。一方面,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确立了以打造铅锌采掘加工为主,以钒矿冶炼和黄磷、铝土矿采掘加工为辅的主攻产业发展方向。另一方面,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建设工业园区平台,着力打造以铅锌采掘加工、钒矿冶炼为主的舒溪流域沿线特色工业集中园区,目前已形成了以双炉、铁古山、董家河为重点的三个工业园区。形成产业链、产业群,实现工业发展集约经营。二是狠抓企业技改和扩产。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更新设备,改善工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近年来,重点帮助支持了长青矿业进行高硫高铁改造、友诚钒业年产600吨五氧化二矾扩建、福瑞德400吨选厂新建和永兴矿业400吨选厂重建项目。三是坚持走环保节约型工业发展模式。镇党委政府把“创建环保型、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作为发展工业企业的宗旨。在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牵动作用强、税收贡献大的工业投资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始终坚持企业准入条件,对没有通过环评的企业一律不准入内。如湖北吉昌公司在来我镇进行黄磷矿采选落户之初,由于未达污水处理标准我们一直拒其入驻,直至其添置了相应的环保设施并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后才允许进镇设厂。四是加强环保监管,督促企业做好环保治理。积极引导企业大力实施环保技改投入,督促工业企业建立尾矿库和污水处理系统,延伸相关产业链,实施矿产品深加工和提高产品回收利用率,一改以往在铅锌选矿主要对中高品位矿种开采,提高对低品位铅锌矿的采选能力和对尾矿尾沙的回收再加工利用能力。自年以来,全镇共投入技改资金约1.5亿元,建立尾矿库11座、污水处理系统7个,建立农田耕地防护设施27处。

四、在安监上求实效。安全生产无小事。镇党委政府始终将安全生产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不断探索安全生产与监管的先进方法,确保了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整体稳定。一是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全镇成立了以镇长为主任,镇安监、公安、国土、交警、供电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全镇的安全生产工作;各村居也成立了以村居主任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一名村居干部负责抓具体工作,同时配备了安全生产工作联络员;各工业企业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由分管领导抓落实,形成了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年初,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居、各部门、各企业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落实了企业风险抵押金、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等相关惩戒制度。同时,为切实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结合领导班子分工,将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的生产监管分工和部门职责进行了的划分和明确。三是加强安全生产知识培训。针对矿山企业员工安全意识较差、劳动技能弱的现状,从去年以来,我镇通过聘请县安监局等专业人员对全镇所有工矿企业负责人、矿洞负责人、坑口负责人、安全员等120余人进行了3次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并逐车间、逐坑口上门对所有工矿企业员工进行了安全和劳动技能培训。四是加大安全隐患排查。镇党委政府组成了由镇安监、公安、国土、交警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动态巡查小组,坚持每月定期排查与不定期安全巡查、重点时段专项检查相结合,分行业、分片区对隐患全面排查。今年以来,全镇在开展“打非治违”和“春雷”行动中,镇党委政府专门对废弃矿洞、通风井和安全隐患进行了认真清查和整改,共撤除工棚17个,切断矿山公路5条,撤除供电设备9处,销毁非法加工设备5台,取缔和关闭非法开采矿点20处,关闭持过期证开采和勘查矿点8处,封闭废弃坑口和废弃风井11处,销毁“三无”车辆5辆,营造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发展环境。

查看全文

建设工业强市交流材料

发展市域经济,工业是支撑,项目是关键。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两市一极”目标,抓住工业经济这一龙头不动摇,全力以赴抓招商,壮大市场主体规模,真心实意扶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市域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3亿元,同比增长18%;规模工业总产值175.9亿元,增长28.7%;财政总收入8.89亿元,增长19.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69亿元,增长2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2亿元,增长31.3%。

一、坚持工业主导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一是抓产业,发展集群经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工业强市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市域经济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全面推行“支柱产业工作法”,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强化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着力壮大食品酿造、化工、纺织、机械电子四大支柱产业。年,四大支柱产业聚集规模企业113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0.19亿元,增长26.7%,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的85.4%。继酒业产业集群之后,奥美医用纺织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目前,“引项目—兴集群—建基地”的发展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二是抓骨干,做大市场主体。大力实施“优强企业倍增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对酒业等7家优强企业和今贝饮品等25家成长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实行“直通车”服务,强化政策引导和要素倾斜,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年,全市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企业27家,税收过1000万元企业7家,其中过亿元企业1家。酒业与维维集团成功进行战略合作,酒业集团实现产值41亿元、税收1.92亿元,分别增长32.4%、5.72%。三宁化工步入发展快车道,投资14亿元的“2030”工程建成投产,投资5亿元的68万吨磷复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100万吨二甲醚项目全面启动,建成后年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建成全省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年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22.7亿元、税收4926.75万元,分别增长42.2%、43.44%。

三是抓创新,争创核心竞争优势。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的倒逼效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鼓励企业提档升级,扩大出口,较好地规避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引进联合为重点,加快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年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073.5万元,同比增长16.7%。认真实施《市质量振兴和品牌经济发展五年规划》,每年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企业争创名牌。坚持内培外引结合,积极培育本地品牌,大力引进知名品牌。酒业被列为国家首批“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省专利技术明星企业。奥美医用卫材先后通过了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行业专业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名牌产品13个,省著名商标9件,注册商标365件。

二、坚持项目带动发展,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查看全文

打造农产品加工业交流材料

近年来,市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主体,着力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打造农产品加工百亿元市,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有力地推动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家,年产值过5000万元31家,过亿元10家。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产值70.8亿元,同比增长38.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2.6%。力争到201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率70%以上,培育壮大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龙头企业1家、过10亿元的1家、过5亿元的4家,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以上知名品牌20个。

一、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壮大加工型龙头

坚持把做大做强骨干企业作为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环节来抓,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千方百计培育做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体,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点状”向“块状”发展。

(一)培育产业集群,打造规模优势。坚持以打造百亿元加工县市为目标,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初显雏形。目前,全市形成粮食、棉花、油脂、果蔬、畜禽、水产品等六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群,年加工农产品120万吨。依托酒业、华润啤酒、鸿新食品、隆华食品等食品酿造企业,大力发展包装印刷、塑玻制瓶、瓶盖制造、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配套建设了上海新鸿制罐、恒辉彩印、千源包装等项目,发展市内配套企业26家。酒业产业集群被纳入全省重点培育和扶持的40个成长型产业集群,年实现产值30.96亿元,同比增长39.8%,税收1.82亿元,增长12.3%,稳居中国白酒制造业十强。依托奥美卫材、稳健纺织、旺家纺织等企业,发展配套企业60多家,年棉花加工规模达到30万锭,形成了集棉花加工、纺纱、织造、印染及医用卫材、服装加工于一体的纺织产业群。香港奥美公司在整体收购原改制企业基础上,先后投资5亿元进行技改扩规,建成了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现代纺织工业园。总投资3亿元的奥美高新医用敷料生产基地建成投产,公司实现产值4.44亿元,税收939.37万元。

(二)坚持科技创新,打造品牌优势。大力实施新产品开发战略,积极构建政策引导投入、企业整体投入、银行信贷投入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技术实用人才,鼓励龙头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争创精品名牌。酒业集团成立了省级技术开发中心,开发了大曲、谦泰吉等系列产品,被列为国家首批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企业。精心组织申报国家、省级精品名牌,不断壮大精品名牌阵营。“”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大曲、三峡星等商标被评为湖北省著名商标,牌白酒、白洋牌柑橘、百里洲牌无公害洲梨、九龙牌仙米、三峡星牌食用植物油等5个产品被评为湖北省名牌产品。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拥有全国驰名商标1个,国家免检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2个,省级名牌产品5个。

(三)强化基地建设,打造产业优势。优化以“种植业板块、畜牧小区、水产片带”为重点的基地布局,形成了西北岗地以水果为主,中部平畈以粮油、水果、畜禽为主,东南平原以棉花、砂梨、水产为主,四湖地区以水产为主的区域化生产格局,建成100万亩优质粮棉油基地、10万亩优质无公害蔬菜基地、3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12万亩优质水产基地、80万头生猪基地、800万羽家禽基地、8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等六大农产品配套基地。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双赢的利益机制。全市33家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协议,全市农业订单面积比重达60%。

查看全文

沿江工业发展交流材料

精心组织,谋划长远,努力将沿江资源优势转化为工业发展的原动力。一要成立专门机构。由沿江开发办牵头,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结合沿江工业发展现状,制定工业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编制“五大产业区”控制性详规,研究、协调解决工业发展问题。二要精心策划包装。突出沿江区位资源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包装产业项目,营造发展氛围,着力打造“渊明流芳地,沿江产业带,商家创业园”的地域品牌。三要形成发展合力。进一步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形成党委、政府集中精力谋工业,部门、乡镇真心实意扶工业,干群、业主齐心协力干工业的强大合力。

强力招商引资,借助外力。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在规模和质量上取得新突破。一要处理好政策招商文秘杂烩网和产业招商的关系。既要落实资金、土地、税费、配套建设、能源保障等方面一系列优惠政策,又要大力挖掘沿江资源优势,突出优势产业招商,提高产业关联度,形成比较优势,增大投资吸引力。二要处理好行政招商和中介招商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小分队的组织形式,又要充分发挥现有落户客商、在外人士等人力资源优势,提高招商成功率,对有贡献的小分队和中介人士给予重奖。三要处理好招商引资和择商选资的关系。既要注重引进项目的数量,又要追求质量,严把项目入园关、履约关、规划关,向质量要效益。四要处理好新上项目与项目扩建的关系。既要注重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又要注重现有项目的扩能改造,对投资达不到合同要求的,要依法收回闲置土地。

引导回乡创业,鼓励全民创业,激活内力。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有实力的在外成功人士选择了回乡创业。为此,要把引导回乡创业作为主攻工业的一个方向,以回乡创业带动全民创业。一要主动对接。面对“人回乡、厂回迁、钱回流”的大好机遇,要认真梳理,上门对接。二要感情交流。主要做好“十个一”:传统节日写一封信(贺年卡),每年走访一次在外创业人士,真心实意为创业人士家里解决一点困难,每年赴外地开一次座谈会,每年腊月二十八请成功人士吃一次团圆饭,正月上门走访一次成功人士,每个创业成功人士回来由县委县政府领导接待一次,每个季度公布自己一次手机号码,每个乡镇都要有一个招商专干,每年评一次回乡创业明星。三要提供舞台。以定山回乡创业园为模板,建立2∽3个回乡创业园。四要积极扶持。认真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在融资、社保、税费、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回乡创业提供全程高效服务。

加快国有企业改制,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一要加快改制进度。××原有国有企业105家,目前已完成改制80家,力争2年内全部完成。二是妥善解决改制遗留问题。要认真开展改制企业回头看活动,妥善处理改制企业留守人员问题,改制企业遗留资产交由国资局统一经营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三是加强改制企业国有资产运作。由国资局负责,成立相关投资公司,采取市场化手段,积极运作国有改制企业土地及房产,加快融资进度,以确保沿江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建设的需要。

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工业投资环境的吸引力。一要打造发展平台。加强沿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彭湖高速、核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工业园区以及码头、港口建设,努力使××的区位优势更明显。二要突破发展瓶颈。加强走访企业、上门服务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用地、招工等问题,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经营发展。三要整治发展环境。以实施县领导挂点帮扶工业企业制度、重点工业企业挂牌保护制度为手段,完善执行无偿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实现“所有审批项目进中心办理,所有办理事项一次性办结”;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机关效能年活动为抓手,切实整治吃拿卡要等中梗阻现象,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行为,以服务环境的大改善促进投资环境的大提升。

查看全文

打造实力工业市县交流材料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快经济发展,对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是省新兴的工业市,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强市”战略,市域经济保持较快发展,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紧抓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努力实现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创新工作思路,着力解决发展难定位的问题

目标就是动力,思路决定出路。没有科学合理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各项工作就会走弯路,增加成本,就会影响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们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洞察形势,以科学的态度把握市情,以创新的思想谋求发展。

一是明确战略定位。过去是传统农业大县。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原有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强有力的冲击,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针对工业腿短、农业腿弱、财政腿软的现状,我市提出挖掘比较优势、实行错位竞争的理念,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强市、商贸活市、城镇兴市”战略。在工作重点上,坚定不移地坚持一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工业发展为中心,工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中心;在发展思路上,坚持工业农业“一盘棋”,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走出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市向新兴工业市转变的发展道路。站在新的起点,谋划未来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巩固发展成果,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工业立市”,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化、现代化发展道路,提升工业实力,建设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强市;更加注重“开放强市”,持之以恒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培育工业增量,努力增强发展后劲;更加注重“商贸活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生产性服务业,形成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更加注重“城镇兴市”,不断拓展城市骨架,提升城市形象,以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服务工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更加注重“支持三农”,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二是明确目标定位。面对新形势,我们应坚持以科学发展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确保市域经济综合实力稳居省县域经济前10强,努力走在中部地区同等县(市)前列,冲刺全国百强县(市)。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全市生产总值和一般预算收入在“十五”末基础上再翻一番;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质量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把我市基本建设成为新兴工业强市。力争到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200亿元,年均增长22%以上;农业总产值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4%左右;财政总收入1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累计达到215亿元;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

三是明确产业定位。产业兴旺既是强市目标,也是强市之路。要集中力量抓好产业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把第一产业做优、第二产业做强、第三产业做大,构建率先发展的产业支撑。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进一步培育壮大粮食、油脂、棉花、果蔬、水产品加工五大农产品加工业,扩大深加工能力,力争到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家以上,培育2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率80%以上,奋力创建农产品加工百亿元县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抓“主体”、抓“品牌”、抓“集群”、抓“集聚”,继续实施“优强企业倍增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加快发展食品酿造、化工、纺织、机械电子四大支柱产业,不断提升档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动集群发展,力争到2012年四大支柱产业年产值达到160亿元以上,倾力打造全省一流的酿酒工业基地、全省有影响的化工生产基地和全省最大的纺织卫材生产基地。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着力培植一批商业零售、物质经销、物流配送等大型骨干企业,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网络健全、功能完备、辐射力强的现代商贸服务体系,力争到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