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1 16:06: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业化思想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业化思想

工业化思想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一五”期间;;工业化;城市化;资源型城市

[论文摘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的,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也对“一五”期间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工业化思想及其实施推动着资源型城市的演进、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决定着资源型城市的演进路径、工业化体制的思想规定着资源型城市演进的模式。这些影响在推动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乡村到城市,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要求全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并将“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作为中心任务,而“城市中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而服务的”。1949年10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成立,中财委计划局下设基建处,主管全国的基本建设和城市建设。新中国成立后,首先从整个工业最薄弱环节人手,重点恢复和发展国计民生急需的矿山、钢铁、动力、机器制造等行业,以促进城市发展,使因资源开发而兴起和发展的资源型城市由此成为最重要的城市类型。据统计,1952年重点建设的前三类工业城市中,具有明显资源性特征的资源型城市约为1/3,1954年的比例约为1/3强,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有包头、兰州、太原、大同、鞍山、抚顺、富拉尔基、本溪、鹤岗、唐山等。可以说,“一五”期间,在中国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为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它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跨出的重大一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的,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一五”期间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时也对中国资源型城市大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的工业化思想及其实施推动着

资源型城市的演进

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他指出,工业是“最有发展、最富于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是“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这一切东西的”。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目标:“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中国成立之初,贫穷落后的社会面貌、国内反对势力的颠覆活动危及到新生政权的巩固与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同我们处于对峙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不发展现代工业、不进行工业化建设是不可能的,严峻的形势迫切要求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强国防力量,曾形象地说:“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等国家领导人的探索中,1953年拟订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重要内容。1954年9月,在一届人大通过的《宪法》中,“总路线”被写入总纲,“工业化”的任务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查看全文

思想概论:论的工业化思想

一、工业化的历史依据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还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其历史依据就是近代中国经济的落后。对旧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曾有一个基本估计,即: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在抗日战争以前,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百分之十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认为,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挨打,就是因为缺乏新式工业。中国要摆脱落后,实现富强,必须实现工业化。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多次阐述了这方面的思想。1944年5月22日,在中央办公厅招待会上讲演时,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的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负我们的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1]因此要求:共产党员必须关心工业,学习工业的各种知识,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直接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应该是工业社会。1944年8月31日,在写给博古的信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2]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100多年许多仁人志士实业救国的经验教训后再次强调:中国要富强,必须走工业化道路。没有工业化,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3]民主革命胜利前夕,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在革命胜利以后要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49年6月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再次指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国家工业化的问题。"[4]9月制定的作为新中国临时宪法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对的这一思想做了政策性规定:应以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发展重工业为重点,例如矿山、钢铁业、动力工业、机器制造业、电器工业和主要化学工业等,以创立国家工业化的基础。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对此,用的话说,他是很高兴的,但是觉得中国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为中国还很落后,很穷,一穷二白。深知穷国落后的面貌不改变,近代屈辱历史还会重演。因此,建国以后更加强调工业化的迫切性。他说,我们国家在政治上已经独立,但要做到完全的独立,还必须实现工业化,如果工业不发展,已经独立的国家还有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国。

二、工业化的制度选择

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实现工业化应与何种制度相结合,这是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和比较鉴别,否定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工业化两种模式,而选择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认为,工业化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不仅无法结合,而且是相互对立。中国必须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才能为工业化扫清道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工业化道路在中国既然行不通,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是否就行得通呢?的答案也是否定的。民主革命时期,是主张利用、保护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但在外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内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客观历史环境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在中国行不通。民主革命胜利以后,因为肃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但认为这只是中国革命的一方面的结果,不是它的全部结果。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究竟走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呢?的回答是鲜明的,中国不能通过资本主义实现工业化,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实现工业化。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在提出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要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任务的同时,也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任务。这是首次明确地把工业化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建国后的1953年,在酝酿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过程中,关于工业化问题,先是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后将其明确改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5]最后形成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了中国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

舍弃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而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客观上反映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和建国初期的国内国际形势有密切关系,主观上则反映了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否定态度。认为这是一条使少数人富裕大部分人贫穷的两极分化日益加剧的道路。因此,为使人民免遭痛苦,更多更快地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认为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社会制度方面的最佳选择。中国的工业化只能是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查看全文

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初探

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具有创造性的理论贡献。这一理论虽未在实践中展开,但其理论价值和探索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作探析。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作了如下评说:“百年的变革始终在抄袭外国与回归传统之间摇摆,时断时续,杂乱无章,不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找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1]”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中国要取得现代化的成功必须创造性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型的发展模式。

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实现国家的富强,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历史难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极富创建性地提出了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初步设想。比较集中思考这一问题是在l944年至建国初,主要思想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重大战略意义。

1944年8月,在致博古的信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2]

查看全文

科技思想论文:解析工业化的科技思想

本文作者:程宏燕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立足于世界交往思考科技的发展和传播

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抓住“交往”这一中心词,范围涵盖远古时期氏族部落,近现代英、法等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瑞士等尚处于封建社会的诸国以及印度、中国等殖民境遇的国度,在世界性视域下他们考察工商业的交往活动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对于科技传播机制与科技进步的影响,不仅强调区域、城乡、民族、国家之间工业、商业等的横向交流和历史上下的纵向传承,而且还特别揭秘分工体制、资本运动和科技进步的互促性。(一)横向交流和纵向历史传承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传播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强调“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在交往的范围仅仅限于相邻的局部地区,在没有更先进的文明侵入之前,“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方都是单独进行的。”[5]但是当一个地方被排除在商业交往之外,那么这个地区的发明,包括科学理论和技术成果就将逐渐消逝,被历史掩埋。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交往越具有世界性,以大工业为基础的世界性竞争越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保存和活动创新;另外还指出,自然科学研究如果离开了人们解决问题的迫切需要和现实实践,如果没有工业和商业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了。”[6]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存在、发展既要有工业这种连接人与自然的、满足现实需求的活动为土壤,又要有商业这种满足人与人、社会各个区域种种交往需要的活动为中介。社会每一历史阶段都是后人继承了前人大量的生产力、资金、人造自然环境和科技成果,并予以再创新和再传承,所以人们周围的感性物质世界并不是周而复始,而是科技推动下“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甚至由最简单的‘感性确定性’的对象也只是由于社会发展、由于工业和商业交往才提供给他的”[7],甚至樱桃树也是几个世纪以来由于商业活动而移植到德国来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这种基于物质生活世界和科技的历史传承所构建的社会交往理论被哈贝马斯改造为基于“语言”为中介而形成的交往理论。哈贝马斯为了澄清被扭曲为工具理性的“理性”概念,提出生活世界的基础是交往理性,只有通过交往行为合理化,才能实现生活世界合理化,“制度框架层面上的合理化,只有在以语言为中介的互相作用的媒介中,即只有通过消除对交往的限制才能实现。”而这,又必须依赖于“在政治的和重新从政治上建立的意志形成过程的一切层面上的交往,才是合理化赖以实现的唯一手段”[8]。固然,人们日常生活世界里语言、行为等外在形式表征了交往的内容、分群和社会地位等,彰显了政治意志,但哈贝马斯在各个政治群体的划分根源和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化形成根源上却摒弃经济基础,在纯粹精神范畴内思索语言交往世界。(二)分工细致的机器和工作流程是科技创新与传播的另一重要条件交往的重要前提是各个地区、部门商品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那么,在现代社会里分工流程和专业化机器又为生产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商品提供了可能。作为世界工业中心,英国大规模应用机器使农业劳动和手工作坊、工厂生产进行分工,使农村和城市职能具有明显的分工趋势,蒸汽机在交通工具上的应用使产地和加工地可以远隔千万里而进行协作性分工生产,分工的社会地位日益凸显。反过来,世界市场、国际化生产和世界贸易又促使机器、各种机械化工具日益改进,也就是说,“工具积聚发展了,分工也随之发展,并且反过来也一样。正因为这样,机械方面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使分工加剧,而每一次分工的加剧也同样引起机械方面的新发明。在英国,机器发明之后分工才有了巨大进步。”[9]商业贸易扩大了产销地的圈子和联系,当市场扩大到手工劳动不再能满足它的需求的时候,人们就感到需要机器。于是人们便想到应用十八世纪时已充分发展的机械学。各种生产上的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机器的不断改进,并应用于各种原料生产地与商品销售地。伴随着商业贸易的延伸,各种先进机器也就随之在世界各地散布推广,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技艺也随之传播。(三)资本的投入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现代科技、资本及其依附而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三者几乎在同时期诞生。资本运动推动科技进步,两者紧密结合,互为前提,共同促进蕴含科技含量的器物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他们仔细研读并加以吸收运用当时诸多经济学家著作和科技史书的思想,[10]从经济学角度解读科技与资本、社会发展的紧密关系。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仔细分析了资本的概念和运动过程,并对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以及亚当•斯密在《国富论》里所说的资本是一种物,一种对象化的劳动,把资本外化为劳动工具或等同于单纯的货币的观点表示了不赞同。他认为资本是一种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它必须成为起点又成为终点”[11]。即资本是作为简单生产过程出现的一种自我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是货币,资本家以货币形式购买了劳动力的支配权,劳动就被并入资本,随后资本开始发酵并成为生产过程。资本换进来的是工人这种活劳动,“对于资本来说,劳动所以具有交换价值,只是由于它是使用价值,劳动不是对工人本身来说,而只是对资本来说,才是不同于它的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12]工人以工资方式把劳动作为生产财富的力量转让给资本家,资本家获得了这种力量,并转换成为自己创造财富的资本。西斯蒙第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里说到工人的劳动就是他们主人的资本。问题在于,工人所获得的工资与付出的活劳动资本之间差距过于悬殊,所以,由于活劳动以微薄的补偿转换为活资本,和其它资本一起参与为资本所有者赚取绝对丰厚的利润。因此,科技创新及其最主要的机器产物在资本生产过程中成为工人的对立面。也就是说,在工资收入与劳动付出之间永远地、绝对地不公平的前提下,货币资本驱使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成为资本家压榨劳动者利益、以赚取最大化利益的保证和基础。机器越是革新,工人处境就越悲惨,资本家就越能赚取更多利润。英国、法国的现代化过程证实了这一点。

立足于人的精神世界思考科技的文化价值

通过对多个现代工业发展前沿城市的考察,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到现代科技与哲学、宗教、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种种文化形态的彼此关联。他们认为正是科技器物如机器、交通等的世界性扩张,以及商业贸易的世界性往来,引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斗争、磨合和融合,反过来又促进科学精神、科技器物创新、科技知识体系等各个方面的提升。(一)现代科技冲击着传统的哲学、政治制度、法律思想和风俗习惯等文化诸形态人的精神文化形态实质上由人的生存处境所酝酿而生。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所产生的个体行为规范、社会价值体系和国家运转机制这些精神世界是有差异的。马克思恩格斯经过实地考察曼彻斯特和亲身体验英国工业成就,比较了英、法、德国和瑞典的发展状况,意识到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应用和国际化交往趋势对传统文化形态的冲击。当时马克思恩格斯已经看到德国和瑞士农业社会生产方式所创造的古典文化模式在现代工业文化冲击下面临分裂与重构。对于哲学而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多年来德国黑格尔派的思想土壤是相对闭塞、落后的农业社会,遗憾的是“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所以迷失在黑格尔思想的“观念、思想、概念产生、规定和支配人们的现实生活、他们的物质世界、他们的现实关系”[13]。那么如何产生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呢?马克思在《神圣家族》、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里都在强调唯物主义哲学是现代科学和哲学结合的产物。“如果说瑞士的工业生产几乎还完全保持着蒸汽机发明以前全欧洲普遍采用的那种方式,那又怎么能指望生产者的头脑中,除了与此相适应的思想以外还会有其他思想呢?如果说蒸汽机还没有使瑞士的生产和交通方式革命化,它又怎么能够推翻瑞士人的传统的思想方式呢?”[14]马克思指出英国蒸汽机和英国自由贸易促使农业与手工作坊为主的印度等亚洲国家那些细小刻板的社会机体大部分被破坏,并且正在归于消失。就社会发展而言,这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每一种历史文化总是在科技的节节推动下渐次发生变革。现代工业文明必将取代农业社会的文化模式,引发思维模式、思想制度、观念范畴乃至于社会方式和活动方式等的渐次变更。所以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英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15]。(二)现代科技所滋生的高额利润加固了功利主义价值观和自私人性思想的社会主导地位英国的科技社会化所带来的巨大利润推使金钱至上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日益膨胀,法国唯物主义思想中关爱人类整体的博爱意识逐渐被自私自利思想所排挤,导致异化现象蔓延到各个阶级。社会弥漫着“物化”气息。在马克思恩格斯眼里,“异化”包含了两个方面:工人异化为替资本家赚钱的机器,丧失自我精神和身体的自由;资本家异化为金钱的奴仆,步入自私的泥潭,丧失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丰富人性和个性自由发展空间,也丢失了人本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和费尔巴哈对人自身的重视精神。资产者对工人的态度以是否有利于赚钱为基本判断标准。工人只是赚钱的工具、另类机器而已。一位资产者在听完恩格斯讲述曼彻斯特工人糟糕处境后无动于衷地说道:“Andyet,thereisagreatdealofmoneymadehere.”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围绕是否赚钱这一中心。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与工具关系。“厂主是‘资本’,工人是‘劳动’。……他不能理解,他和工人之间除了买卖关系还有别的关系;他不把工人看做人,而是看做‘手’(hands)。……金钱确定人的价值。……牟利精神渗透了全部语言,一切关系都用商业术语、经济范畴来表现。需求和供应,需要和提供,supplyanddemand,这就是英国人用来判断整个人生的逻辑公式。”[16]正因为如此,即使英国拥有最能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各项实用性技术,但是对于工人生活区的道路建设、排污建设、居住房屋的建设却是资本家所忽略的,原因在于改造它们并不能给资本家直接带来利润和明显的经济效益,投入多少并不能带来相应经济收益。所以就用最少的投入、最省的空间、最差的材料来建工人居住的房子。也就是说,现代机器进步和相应的工厂制度对维护劳动人民的淳朴本性和保证其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帮助,科技的社会化反而加剧了贫民窟的悲惨状况,摧残了工人的身体健康,工业生产的恶劣环境使工人们的生活状况远不如身为农民时期。所以,恩格斯在关注草根阶层和资产阶级的精神异化后总结道:“伦敦人为了创造充满他们的城市的一切文明奇迹,不得不牺牲他们的人类本性的优良品质。”“在这种街头的拥挤中已经包含着某种丑恶的违反人性的东西。”[17]那就是在利己主义之上,还附生着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冷淡与不近人情。马克思恩格斯极为关注科技的社会责任性和伦理问题。《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围绕机器细致探讨了技术设计理念、技术活动流程、技术产品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应、技术创新的利益落脚点等对于劳动者的生活实践和文化价值的意义。科学、发明、劳动的分工和结合、交通工具的改善、世界市场的开辟、机器等等文明的一切进步“所发生的结果,都不会使工人致富,而只会使资本致富,……只会增大支配劳动的客体的权力”[18],这种文明的进步并不是他所期待的。一个科技进步的社会绝不是单单强调物质财富的增长,这也不是人类的最终命运,科技进步的最重要价值在于促进人的精神富足,“由于给所有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能够使人的“个性会得到自由的发展”[19]。在现代科技发展基础上真正实现人的尊严、自由、平等、博爱,这才是最终的价值诉求,即恩格斯所强调的文化上每一个进步,都应当是迈向心灵、人性、空间自由的一步。那么,要消解这些现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身体与精神的异化,就应当触及私有制和一系列不合人性的管理机制,科技发展应当以促进人民的生存环境和日常生活进步为基本落脚点,这样才能让科技造福于包含劳动者在内的整体人类,而不仅仅是资产所有者受益。目前,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器物的社会化进程,诸如转基因工程、高速交通工具的研发和先进医疗器械以及昂贵药物的应用研究等,都应当以绝大多数人所需、所求、所受益为目标而展开,而不是仅仅服务于拥有强大话语权的资产所有者、掌握政权阶层等,甚至不顾及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基本的生活环境与物质需求。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构建基于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等,并以社会制度和管理机制来保障,使人们共同享受科技福利。面对当今许多因物欲衍生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违背善良人性的科技伦理道德问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以人的价值、尊严、幸福为核心的科技文化思想,避免资本主义早期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性异化、拜金意识、环境恶劣等弊端再次产生。如今,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日益依赖于科技的领先性和以此为中心的现代文化综合效应。最重要的是,各个国家之间的科技知识理论与科技活动等处于频繁交流和彼此渗透的世界性发展状态。当代中国更需要敞开胸怀拥抱、交流、辨析发达国家的科技理论知识、科技器物、科技精神以及各种科技文化流派。王一川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从地球模式、民族协同观、制度转型论、道气互动说和人权说五方面相互联系入手。[20]那么,这样去建设先进文化,是绝不能离开科技活动模式和科技器物基础上的科技价值观、科技精神等现代科技文化的基本要素。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抵达它的“经验之梯”就是以人民利益至上的马克思主义科技文化思想为基础,融合他国先进科技文化理念铸就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文化思想。它的内容必然应当是摒弃浓厚的工具性、功利性、殖民性、阶层歧视性、自私性和非公正性等弊病,彰显科技知识、科技研发和科学精神中服务社会民生、平等博爱、坦诚率真、尊重人性自由尤其是尊重普通民众的生命健康和人格尊严等内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基于民富的国强,实现基于人自由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基于现代科技进步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查看全文

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研讨论文

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工业化道路上具有创造性的理论贡献。这一理论虽未在实践中展开,但其理论价值和探索精神是十分宝贵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略作探析。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作了如下评说:“百年的变革始终在抄袭外国与回归传统之间摇摆,时断时续,杂乱无章,不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没有找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1]”历史经验一再表明:中国要取得现代化的成功必须创造性地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型的发展模式。

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实现国家的富强,完成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历史难题。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开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极富创建性地提出了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初步设想。比较集中思考这一问题是在l944年至建国初,主要思想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现新民主主义工业化的重大战略意义。

1944年8月,在致博古的信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现在的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2]

查看全文

办公室副主任工作考察报告

一、学习情况及体会

自今年*月*日开展“开放、效能、发展、和谐”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来,按照**机关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的安排,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系统全面地学习了自治区加快工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等内容,聆听了地区解放思想大讨论宣讲报告,积极参加了系统和机关内部的大讨论,共写心得体会5篇,读书笔记5000多字。通过学习,深刻的认识到这次开展“开放、效能、发展、和谐”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做好本职、奋力赶超的大讨论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如何加快发展,解决党员干部在发展中如何发挥作用,如何提高自己、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作为机关支部的一名成员,自身体会到最大的进步就是克服了自我,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增加了发展的紧迫感和压力,也使自己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专心学习和工作,自觉把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变成自我实践、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能力的过程,为营造开放、效能、发展、和谐的良好氛围,为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积极努力。

二、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查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新型工业化知识方面

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一是在学习态度上不够认真、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善于学习、学习抓的不紧,积极性不高,存在着被动、应付思想。二是学习敷衍了事,学习只限于一般性地读书,只是念一念,集中听一听,方法简单,组织学习时就学一学,要求学什么就学习什么,仅学习了规定的文件、领导讲话和会议精神等,很少主动学习更多有关新型工业化知识的内容。三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习的目的虽然明确,但实际学习时导致学习归学习,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对当前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发展的新形势,却不能很好的做到理论与实际工作相联系起来。

工业化知识学习之所以不能联系实际,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是自己没有真正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造成的。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更没有用学习的知识去理解和指导现实,使自己对工业化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使学习变得形式化、教条化。另外,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要学习的理论,满足于用文件理解文件,不求上进。同时感到自己也受了社会上对理论学习方面的负面影响,思想懒惰,学习理论的动作也跟着迟钝了。现在,认识到自己对新型工业化知识的学习要达到理解或指导实践还相差甚远,新型工业化知识是新时展的理论知识,只停留在文件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理论,解决好自己在思想和工作上所遇到实际问题。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研究论文

工业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的160多年里,特别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的80多年里,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工业化这个重要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众所周知,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逐步确立了主导地位,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渗透至各个生产领域,导致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整个国家也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但是从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工业化又是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出现的生产力快速发展过程,它先在少数国家完成,然后向世界范围扩张,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地点和时代,正是工业化最早的诞生地和最早显示其伟大力量的时代,与此相伴,则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迅速扩张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充分暴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无论是他们的实证研究还是逻辑推理,工业化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而社会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诞生的取而代之的社会形态,因此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就不存在工业化的问题了。显然,从整个理论体系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业化的论述主要是针对工业化的出现以及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换句话说,他们的工业化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分析和结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工业化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工业化(当时称之为工业革命或大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分析,提出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二是对工业化的客观描述和实证研究,指出工业化所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第三个方面,则是通过对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的分析,推导出工业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一)关于工业化产生的分析。

查看全文

新型电力工业化思考

党的**报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党的思想路线,创造性地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新的观点,新的思路,作为供电企业如何服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决策,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就此谈点学习体会。

一、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意义。

1、党的**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决策。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体现了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努力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宗旨的体现,而且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精髓。

2、党的**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充分考虑我国国情提出的正确结论。事实证明:我国经济经过50年的建设和2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后,目前已逐步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在经济发达地区尤为如此,并具备了相当的经济规模。然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依然存在;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并存,机械化生产和手工作坊同在;还有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上述都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果继续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来维系经济增长,投入大量的生产要素,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支撑规模越来越大的经济增长所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会越来越多,这种以指数形式增长的对资源需求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满足的。如果我们仍然走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必然是重蹈覆辙,延长实现工业化进程,而且必然出现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绝不允许的。还由于我国通过改革开发政策的贯彻,信息产业作为新型产业突飞猛进,得到迅猛发展,这为我国实施工业化将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客观上为我们选择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有力佐证。

3、党的**报告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总结国内国际经济发展作出的必然选择。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发展历程,走的是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道路,从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国共产党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善于总结历史,不断继承和弘扬本国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认真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党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就能使我们少走弯路,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来确定发展自己经济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快地促使经济发展,早日实现现代化。

二、关于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涵义的理解

查看全文

试论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工业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的160多年里,特别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的80多年里,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工业化这个重要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众所周知,工业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逐步确立了主导地位,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渗透至各个生产领域,导致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整个国家也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工业国。但是从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工业化又是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出现的生产力快速发展过程,它先在少数国家完成,然后向世界范围扩张,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地点和时代,正是工业化最早的诞生地和最早显示其伟大力量的时代,与此相伴,则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迅速扩张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充分暴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无论是他们的实证研究还是逻辑推理,工业化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而社会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诞生的取而代之的社会形态,因此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就不存在工业化的问题了。显然,从整个理论体系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业化的论述主要是针对工业化的出现以及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换句话说,他们的工业化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分析和结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工业化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工业化(当时称之为工业革命或大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分析,提出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二是对工业化的客观描述和实证研究,指出工业化所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第三个方面,则是通过对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的分析,推导出工业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一)关于工业化产生的分析。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分析论文

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的160多年里,特别是在"十月革命"以后的80多年里,由于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着工业化这个重要,使得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业化的理论

众所周知,工业化是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逐步确立了主导地位,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发展渗透至各个生产领域,导致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化,整个国家也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但是从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工业化又是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出现的生产力快速发展过程,它先在少数国家完成,然后向世界范围扩张,并成为发展家和地区的经济目标。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地点和,正是工业化最早的诞生地和最早显示其伟大力量的时代,与此相伴,则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迅速扩张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充分暴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无论是他们的实证还是逻辑推理,工业化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而社会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的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诞生的取而代之的社会形态,因此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就不存在工业化的问题了。显然,从整个理论体系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业化的论述主要是针对工业化的出现以及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换句话说,他们的工业化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分析和结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工业化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工业化(当时称之为工业革命或大工业的发展)产生的分析,提出市场化是工业化的必要前提和条件;二是对工业化的客观描述和实证研究,指出工业化所带来的生产力飞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第三个方面,则是通过对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的分析,推导出工业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一)关于工业化产生的分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