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1 13:32: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感性工学产品造型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概述了感性工学和造型设计理论内容,分析了感性工学下产品造型设计特征,介绍了其包括调查设计产品情况、确定产品感性词汇、确定产品设计要素、根据实例进行评价、转变感性评价尺度、进行产品结果验证的具体过程和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综合论证,以期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为用户群体提供最佳的产品。
关键词:感性工学;产品;造型设计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新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渐提高,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也不断增加,不仅要求产品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还需要符合价值层面的要求。在消费多样化的格局下,为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制造商需要应用感性工学,使得产品满足基本功能的同时符合消费者的期待。将感性工学应用于产品造型设计中将用户群体的感觉转化为设计要素,并以科学的方法呈现出来,将产品设计与感性意象实现有机统一。感性无法做出直观的解释,当将其考虑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对提高商品销售额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根据感性工学下产品造型设计研究过程及方法,提出实例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以期为基于感性工学下产品造型设计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一、感性工学及造型设计理论概述
感性工学是工学的分支,是根据用户群体喜好并分析其感性因素来设计产品的技术,实现了感性与工学的有机统一。感性工学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用户群体的感性需求,并将其转化为设计要素,属于一项以用户为主导的产品设计技术。感性研究是动态化的过程,随着时间空间的转变而产生变化,因此,对设计参数等数据的把握具有一定难度。通过感性工学的应用探究出人事物之间的关系,将抽象的感性意象具体化,将用户群体的感性认知转变为形态化产品。通过分析产品背景,了解用户感性需求,进行设计实验和验证形成感性工学的应用流程。感性工学促使产品与用户者实现心理感受和使用功能的匹配,构建出满足用户感性诉求的产品模型。产品是通过物质形态展现出来的,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感受直接影响了人们内心的满足感。产品造型设计师通过分析观察人机关系,将科技和规律应用于产品造型设计中,塑造出满足人们期待的产品造型,给人以最美的感官享受。造型设计理论明确产品自身定位的同时综合各类美感,使得产品形态、结构。材质都具有时代特色。将用户心理和使用感觉等因素结合应用于产品造型设计各个环节中,将有利于发挥出造型设计理论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感性工学下产品造型设计特征分析
工学交替述职小结
工学交替是职业学校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是在校企双方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其实质是产学结合、联合育人,利用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因而我们很荣幸地被学校派到杭州聚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
聚本公司为全球品牌企业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服务,服务内容涵盖:网络营销平台的战略规划、运营与管理、IT系统集成与开发、数据分析、仓储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网络渠道建立、多平台网店建设及运营、促销及推广策略、客服的培训与考核、呼叫中心的建立与整合、网络广告投放策略、运营培训与指导等方面。为品牌厂商提供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全网销售执行整合,为全球企业提供品牌的企业运营外包服务。
实训的十五天,第一天我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培训,吴老师要求我们培训的时候动脑子,希望培养我们对公司提供的服务产生兴趣,这对我们接下来的十三天实训起的是关键的作用。吴老师要求我们猜想聚本信息公司提供的是什么样的服务,列出了十个后,他着重又讲了百度的搜索引擎优化,以及影响引擎优化的关键因素。第一天的培训,所以公司服务范围项目和搜索引擎优化的关键因素,都是我们还没有接触工作之前的揣测。仅凭着我们对电子商务的片面认知和对搜索引擎的观察发现。吴老师说,和我们一起培训的还有一个他刚招的一个职员,他说培训的时候,听得都冒汗,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太难一下接收消化这么多新的知识,新的认知。我想说,我们又岂不是呢。
实训第二天,继续培训,吴老师认为我们需要先培养认知和兴趣。没有认知和兴趣的工作是提不起精神的,是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率的工作的。这天我们玩了个游戏,分别举例70、80年代女性名字、男性名字用到最多的姓和名,然后自由组合,发现了没有,你的名字就在上面。玩归玩,老师给我们做这个游戏是有目的的。通过观察等方式,要求我们归纳总结做这个游戏的原因。这点和学校教育有很大区别,学校上课老师问问题,我们可以翻书,可以听过老师讲了内容后回答。公司的培训则不一样,完全没有可取的观点,靠自己的思考,不思考,时间就停滞,问题就得不到解决。这天老师先想讲的其实是如何进行搜索引擎优化。通过举例的名和字,我们知道了哪些字用的比较普及,覆盖面广泛的。从中总结归纳出搜索的关键词,因而得到搜索引擎优化百度排名的效果。道理很简单,但实施起来真没那么容易。
工学交替第三天,是实习的第一天。这一天,吴老师布置了任务,要求我们到各大邮箱申请用户,用于注册时的邮箱验证。在集中精力的情况下,考察我们一天能申请的最大限度,检测我们的抗压能力。第一天结束,身体极度疲惫,视线模糊。群里怨气凝聚:同学纷纷抱怨重复注册有何意义,累么累个半死;谁说对着电脑的白领好当的,一天都和电脑过,我要回学校上课!!第一天,已经把我们累到了。
实习第二天,吕经理给我们的任务是信息。这也是网络营销第一式:发帖。根据关键词,分别在博客、分类信息网站、b2b平台公司信息。这一天,吴总问我们的条数,我们的限度也就这一天信息的数量了。我很惭愧第一天发的条数没达到150条的要求,只发了91条。老师给我们归纳总结原因,他提到发帖一定要规划好,一个博客15条信息,十个博客这数量不就上去了么。
工学交替实践体会
年月底,我开始了在药业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将近三个月的工学交替实习。第一次扮演着既是学生又是工人的角色来与社会接轨步入工作的殿堂,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一切对我这个初出茅庐的我来说都是新鲜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上的很多地方吸引着我去学习和挖掘,并让我不断的认识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的工作岗位是化妆品六号包装车间,工作的项目是:1、唇膏生产线的检外观、擦唇膏、装罩、装盒、封箱等等;2、洁面乳生产线的装收缩膜、贴标签、插胶座、装盒、插隔板、封箱等等;3、防晒霜生产线的装罩、压印、贴标签、装袋等等;化妆水生产线的检外观、贴标签、装盒、封箱等等。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唇膏生产线的装罩、洁面乳生产线的装收缩膜以及各种生产线的封箱。
一开始,听其他同学反映,我们的工作岗位在只在包装车间,每天的工作几乎没有“技术含量”,不免有些失落。随着实习中遇到问题,和组长共同商量解决碰到的问题,下班之后,经常和同学讨论实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困惑,我发现:我们不能“为做事而做事”。首先,这次的实习机会难得,我应当珍惜:再者,不懂就问,从组长及负责人那里不仅可以解决我的疑问,也可以让我学到课本中远远不能学到的现实社会的东西。也确实,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真能在这样的企业又一块立足的地方,应该是我们应当庆幸的。
不能”为做事而做事“,在我明白这点后,我进一步明确了我的工作任务,每个生产线的生产流程是如何,场地如何摆放,哪些人适合做哪些事,不同的产品的包装要求分辨怎样等。心得体会另外,有时会把现场版和样板作比较,遇到外观差异较大时,进一步翻看批记录的材料,或者向老员工、组长或负责人咨询,如:某类唇膏产品的外观有细纹。我向组长反映这个情况,组长表示:首先可能与样板微有差异,但只要细纹不割手、细纹长度小于1nm并且少于四条,就可以接受。
不能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这是我们小组的又一体会。如果小组有几个人闹矛盾,就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效率。我们走出学校,就代表一个集体,一个团队,而不是个人,不能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可能一开始工作,我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者是工作员工的言语,眼神甚至一个动作,可能对我们”新入者“会有一定的挑战,但是请把它当作一种历练,保持乐观积极得心态,因为我是代表一个团队、一个集体,而不是我一个人,那么,我会虚心接受对方的意见并作出礼貌的回应。可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的积累经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抗压和耐挫力,写作网增强自己的AQ。
化学化工学类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摘要:作者对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应用(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化学工程;实践教学;实习实训
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前身是遵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遵义师专”)化学系。作为一所具有100多年师范办学经验和历史传承的师范类院校,在培养中小学教师方面,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得到了业界和社会的好评。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是遵义师专5个最老的系之一,自然也传承了老师专的优良传统。自2001年升本以来,化学化工学院在原有化学专业(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又分别于2008、2011、2018年成功申报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三个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升本以来,遵义师范学院和化学化工学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赘述。作为遵义师范学院的一名老教师,亲眼目睹了遵义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发展,但也感到,我们在目前已经取得的成绩背后,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化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难度逐年增大,专业已经显现出衰落的景象(在此不予讨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等工学类专业在实践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化学工学类专业在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作者作了一些思考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1实践教学
“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部在新时期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1]。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地方经济又与当地的企业、行业紧密联系,学生要服务于地方,就必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简称“留、下、用”),同时还需要有合适的平台,也就是接收学生的用人单位。学生能否被用人单位录用,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关键因素,特别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除了先天因素外,在学校期间的相关训练是决定其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因此,涉及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广义的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课、专业方向课程对应的实训课以及到相应的企业、行业进行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实习。作者讨论的实践教学,主要指专业基础课程对应的实验课程。化学化工学院有几十年化学(教育)专业的办学经验,课程设置也相对稳定和合理。但对工学类专业,办学经验较少。如在刚开设应用化学专业时,其课程设置就是在原化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增加了几门应用化学专业的方向课,删去了几门化学专业的方向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师技能),实(验)践课程几乎是原样复制。这样就导致我们应用型工学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专业特色,基础实验课仍然沿用化学专业老的课程体系: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在这一课程体系中,由于各门实验课是独立开设的,有些实验项目在不同的课程中出现了重复开设的现象,如玻工操作在无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中就重复开设,滴定操作在无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中也出现了重复。在当前学分和课时数都大为减少的情况下,就显得极不合理。其他兄弟院校大多已根据实验体系,按初级、中级、高级分层次安排教学,并已有相应的教材[2],因此我们的实验课程体系亟待优化。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我们开设的运用新方法、新手段的实验还很少,如微波合成法、超声波合成法、微波萃取、超声波提取等均未开设;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方面,缺乏综合应用合成技术、成分分析、性能测定等一系列实验手段的创新性实验,如树脂、涂料的合成、制备,性能测试,生产工艺、配方的优化等综合实验;也缺乏目前化学化工领域比较前沿的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等实验。化学化工学院工学类专业在经历了办学初期的迷茫、困惑后,通过走出校门到省内外高校取经学习、到大型企业参观、请企业、行业专家到学校座谈等形式,已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大的修订,但我们认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离完善还有一定距离,如我们的课程设置中能有效训练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设计实验、综合实验还比较少;部分实验因条件不具备而延期开设;部分实验因实验时间长、操作繁琐、有一定危险性等因素而没有开设。
2实习实训
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析
摘 要:技工学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技工学校关注的重点,培养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提高技工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也是提高技工学校学生在企业和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工学校为了学生的成长,以及学生在今后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加大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选择正确,合理的培养途径,以提高技工学校学生在社会中的就业竞争能力。
关键词:技工学校 ;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是由多个内容组成,分别有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拓、学生自身的责任感、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的职场基本礼仪以及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等。技工学校要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进行探析,完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最好是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贯穿起来,更好的提高技工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
一、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
职业素养的概念有很多,在词典中,素养的解释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修习涵养,素养既是指修养。职业素养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通过教育学习,自我实践和其他途径,遵循一种自我行为规范,是在职业行为中的基本品质,也是人们职业发展道路上成功的要素。而现在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创新能力的开拓、学生自身的责任感、学生的职业技能、学生的职场基本礼仪以及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等。1.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拓。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技工学校培养学生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独到、新颖的见解。开拓学生的创新能力,它的本质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综合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基本能力。2.学生自身的责任感。技工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一定要加强学生自身的责任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确了解责任的重要性,清楚的理解什么是责任,并在社会实践中,认真履行个人的职责,有担当的承担责任,把责任感带到社会实践中,用积极的心态完成每项工作,用实际行动克服困难,勇往直前。3.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与学生在技校中学习的技术有关,这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按照国家规定的最新要求,经过专门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在技校学习的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标准的鉴定,为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行一个科学公正的认证。广义上来讲,学生的职业技能就是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应当具备的专业技术,也是学生在技校能否正常毕业前提条件。4.学生在职场中的基本礼仪。学生的职场基本礼仪,是培养技校学生的一项职业素养内容,良好的职场基本礼仪体现在商务交谈,办公交流和面试交流等方面,这些基本的职场礼仪,可以在学生以后的社会实践工作中用到,如果学生运用得当,还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处理好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更好的完成自身的相关工作。5.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当学生进入到社会实践工作中,因为社会实践工作环境与技校学习环境的不同,会对所在社会实践环境产生不适应的状况,既学生不能快速的融入到社会实践工作的环境中。技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可以提高学生能够快速融入社会实践环境中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以后更好的选择职业。
二、技工学校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工学结合药学课程改革研究
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及实施的必要性
1.1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我国药学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药学教育也面临很多机会和挑战,包括医药理论的深入性研究以及创新性开发,以仿制为主转变为创新为主的发展战略以及药学人才紧缺(药物创新、药物生产、药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当前药学人才稀缺的主要原因是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严重不匹配,造成学校、企业资源双重浪费。对医药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学校应突出工学结合理念,不仅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让学生进入企业后能够真正在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发扬首创精神的平台,保证学生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同步提升。1.2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的必要性。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具备专业素养、能够较快适应岗位工作,满足药品生产、使用、检验、销售岗位要求的专门人才。采用校企合作方式,突出工学结合特点,校企联合,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特点相结合,让学生一走出校门便能立即适应岗位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具有较高素质,而目前大部分药学专业学生并未达到该目标。
2高职药学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职药学专业实训课程在具体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筛选方面并未体现出高职高专特点,主要表现在:(1)学校不重视实训教学。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是理论性教学,其教学质量由学生考试成绩来判定,因此实训教学并不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而是关注学生分数。(2)实训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不匹配[2]。一方面,近几年高校不断扩招致使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急剧下降,学生基础薄弱,对学习不感兴趣;另一方面,实训教学理论学习多,综合性实训少,大部分课程并不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3)很多实训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俱进,实训手段过于陈旧,与现实脱节。
3重视角色转换,满足岗位需要
很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实习方式,并未进行校企合作。企业不重视实习,也不会给予学生岗位实践机会,学生进入企业并不能真正进行实践操作,实习目的很难达成。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注重校企结合,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进行角色转换,企业、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整个校企合作活动的引导者,教师不仅应注重校内理论教学,而且应主动到企业走访、调查,了解具体岗位工作情况,将调查获得的资料渗透到教学内容之中,向学生展示。近年来,我校主动和本地区多家医药企业进行积极沟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教师以及学生能够频繁进入企业接触真实工作场景,有利于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并且锻炼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学校每个学期都会挑选专业教师进入医药企业、大型医院学习进修,与企业人员一同工作。这种方式为教师带来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实现了教学相长。几年来,我校教师逐渐适应这种模式,专业水平不断提升。此外,我校还聘请行业专家开设讲座,将校企合作推向高潮。学生在一年级时重点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以及相关仿真模拟实训,二年级开始结合专业课内容到医院、企业见习,三年级正式在医药企业顶岗实习。该模式有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找出问题的答案,这种循环往复能够提升学习的有效性[3],有利于学校、企业互利共赢,使学生能力快速提升。
畜产品加工学教学建设论文
一、畜产品加工学的课程特色
1.多种学科交叉,综合性学科。
畜产品加工学是一门理工农相结合、多种学科交叉的应用型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的知识基础是建立在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等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上的实践综合性课程。主要介绍了畜产品(肉品、乳品、蛋品及毛皮等)原料组成与化学性质、功能特性与加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畜产品加工原理,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管理及控制手段,能够使用常用的仪器设备,了解工厂设计、车间布局等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分析问题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好畜产品加工学尤为重要。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畜产品加工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教学。因此,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在原有的畜产品加工实验中,主要包括了各类畜产食品制作的工艺性内容,如西式火腿、烤鸡、牛肉干的制作等;还有对原料的新鲜度检查、品质评定、理化性质检验等方面的内容,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能力的培养。除了开展综合性实验外,为了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学生对畜产品加工生产过程及生产设备的认识,学院还会与地方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相联合,共同建立教学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从而使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呼应,将产学研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到锻炼,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畜产品加工学网络教学建设的目的
工学结合模式下会计教学改革刍议
高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这是这门专业的显著性特征。因此教师展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实践能力。工学结合模式下,要求高职会计教学内容应趋向创新性和多元化。但是现阶段,由于高职专业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单一化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结合会计市场实况和工学结合理念,及时更新教学观点、创新教学方法,进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1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问题
1.1教师重“理论”轻“实践”。随着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职院校应该转变专业培养方向和培训模式,并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讲解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然采取“填鸭式”或者“灌输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并将关注的目光主要放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另外,教师不够重视实践活动,对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会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但是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比较重视实践结果,忽略了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这样不仅不符合工学结合模式的标准,还会进一步导致会计实践教学活动逐渐流于形式。1.2会计教育目标不明确。由于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职学院教师过于专注书本知识的讲解,从而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堂主体地位。现阶段,很多专业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的欠缺,在课堂讲解中缺乏足够的激情,采用的教学方式缺乏活力和创新,且没有结合社会大环境和学生实际情况建立明确的教育目标,这样也就会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提成不起任何兴趣。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探究意识遭受严重扼杀,不利于培养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全面性人才。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教育目标是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并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优势,其会计专业知识、教学内容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保持一致性。
2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会计教学改革措施
2.1强化实践。会计专业本身的实践性较强,其学科体系较为系统,因此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要想进一步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教育模式,创设实践教学活动,并将其付诸实践。在会计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加强对会计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视,它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巩固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对于实践教学课程的安排方面,应占据总课程比例的50%以上。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应改变传统的设计理念,在遵从教学设计原则基础之上增添创新点,并积极引入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立系统化、层次化、专业化的会计教育模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2.2教学方法的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已不再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工学结合理念对专业教育课程的要求,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相关会计专业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充分发挥教育的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活动与理论知识的有机统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适当展开案例教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学生在实践中,应分析每一章节知识的重难点,并加强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3建设实践场所、适当开展学习竞赛。实践场所是开设实践教育活动的载体。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实践场所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力度,并加强对会计专业教师的培训,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还应积极加强与企业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并签订相关合同,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意识较强,假设学校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创办相关竞赛活动,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会计专业教师应定期抽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引入激励的奖惩制度,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并花更多时间了解表现稍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并在讲解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电脑操作技能。除此之外,学校应以现阶段会计市场实况和工学结合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以此作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础。
3结束语
电工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设计BB平台、蓝墨云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的综合教学资源载体,将丰富资源引入教学过程中,打造课前自学、课中关键问题分析、课后测验评估及复习的教学新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对于非电类实验教学与改革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促进性。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模式;实验教学
1概述
工科类非电类专业“电工学”课程是高等学校非电类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体系严谨且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1]。电工学实验则是与“电工学”课程相配套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我校实验中心今年来所承担的非电类电工学教学的调查分析发现,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不少弊端:(1)非电类专业的电工学实验学时较少且实验内容较单调,缺乏必要的预习。(2)学生操作机械,只是对照原理图机械的进行导线连接操作,缺乏将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3)非电类专业学生认为该实验与其专业关联性差,实验兴趣与积极性均不高,实验效果不尽人意。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为克服上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借助BB平台[2]、蓝墨云班课、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引入教学,开展课前关键问题的预习讨论,课上重点问题的解决,课后现实问题的深入,设计多平台的教学新模式。
2课程多平台构建
2.1课前资源获取
工学结合下学生管理的思考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体制下,学生在企业进行工学结合,面对严峻的现实工作与社会会出现诸多问题,给我们高职院校校外学生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文章分析了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举措。
【关键词】工学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近些年,为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做到将理论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高职院校都会安排学生进企业进行工学结合。
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刚开始脱离校园步入社会,从“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虽然很多学生都做好了面对困难的思想准备,但真正进入残酷的现实工作时,心理上却对突如其来的压力准备不知,经常会出现诸多问题,着重表现在:(1)生活方面:住宿条件不如学校公寓,工作时间的班次差异、饮食差异、消费水平差异,给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2)工作方面:一般企业生产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而学生经验不足,技术不熟练,导致工学结合效果很差;(3)心理方面:由于部分企业只看重工学结合中的经济效益,缺乏社会责任感,给学生安排重复而单调的工作,容易让学生觉得来企业只是“打杂”,并没有学到很有用的技能,再加上企业给予的待遇很低,使得部分学生心理失衡,往往在工作中表现出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的现象;(4)家庭方面:部分家长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意义和目的不理解,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累,不支持学校工学结合的做法。面对种种困难和问题,高职院校校外学生管理的好坏就成为直接影响学生工学结合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高职院校应积极分析原因的所在,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使工学结合能够真正取得积极成果。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管理,转变观念
学生来到企业后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定位,学生在企业拥有双重身份“学生”和“员工”,所以在工学结合中既要服从企业的安排,还要接受学校的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尽快端正态度,转变观念。在此过程中,学校要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稳定情绪,使学生能踏实积极地面对工作,完成任务。作为学生管理人员带队老师需要不时地深入车间、宿舍,与学生交流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并且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学会承担责任;同时积极整理印发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企业、工作的联系和区别,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薪酬和晋升渠道等,告诉他们现在的用人单位十分看重工作经验,工学结合的成果直接关系到他们毕业后找工作能否成功。对于学生头脑中工学结合学不到多少知识技能的想法,学校要鼓励学生眼光要放宽,不要只关注自己所从事的岗位,更应该全方位的观察和沟通,这样才能达到工学结合真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