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1 06:35: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共同富裕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共同富裕

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比较研究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4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074(1999)04-0011-05

“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让中国强盛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及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伟大实践。本文比较研究两位伟人的“富裕观”,意在探索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和途径。

一、“共同富裕”:与邓小平的共同追求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就如何领导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说:“在逐步地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实现对手工业,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实现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了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起来。”(注: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7,197.)“要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并且富裕的程度要大大地超过现在的富裕农民。”(注: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187,197.)这里我们看到,的“共同富裕”思想包含下列几个重要观点。(1)“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目的和本质要求;(2)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共同富裕”的唯一出路;(3)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继承了“共同富裕”思想,强调在改革开放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把“共同富裕”同社会主义制度联系起来,他说:“中国根据自己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裕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邓小平还说:“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就是我们要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7、357、373、63、10、248-249、116、370、138、17、155、166、375、364.)由此可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坚持了的基本观点。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把“共同富裕”看作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看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看作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越性,是与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一个共同点。

查看全文

共同富裕小康发展交流

渐进的小康之路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小康”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概念之一,其内涵也不断地量化和充实。19**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19**年,邓小平指出:“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美元。”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19**年12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指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三步走”战略目标中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转变,小康社会崭露雏形。在这样历史背景下,2**2年11月8日,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进一步明确了今后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小康不再只是中国人心底的渴望,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现实生活。

从小康水平到小康社会

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早已不再局限于最初的小康概念。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建设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科技都达到全面小康的现代化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更加注重社会意义上的全面进步,追求的是社会全面的和谐发展。

目前,总的来看,我们已经跨入了小康社会的门槛,但是,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所说,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有统计数字显示,到2**0年,我国尚有3**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从全国整体来看,还有四分之一的居民尚未实现小康,需要在今后十年内全面实现小康。这就说明我们离全面的小康社会还有很大的差距。

正因为此,十六大报告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确定了本世纪头二十年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即经济上,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政治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完备社会主义法制;文化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中国社会的全方位进步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查看全文

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理念思索

一、引言

实现共同富裕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发展大局,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都能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方面。虽然共同富裕伟大战略构想貌似十分遥远,但却是具体的、历史的、现实的。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价值诉求,又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内在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实现既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又具有现实的可行性。针对IHi~@的积贫积弱和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青年时代的就曾发出“大同者,吾人之鹊也”的豪迈之言…”。。新中国成立后,在领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对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初步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基本框架。他指出:“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的大同。”ll”针对改革开放以前的平均主义及其导致的共同贫穷,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特点是富,而且是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原则”[311253。在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认为,应该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关键要通过加快发展加以解决。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4]470。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构想,极大丰富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要求从社会整体和全局的角度和高度重视社会发展的均衡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_5f2。,认为,共同富裕是“以人为本”的共同富裕,是“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是“全面”性的共同富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并正以良好的态势向前发展。最近10年,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前进,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近40万亿元人民币,取代日本成为世界大经济体。虽然中国现在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们构建的小康社会仍然是不均衡、不全面、不发达的小康社会,但解决共同富裕问题不能等、不能拖,越往后解决起来越困难,成本也越高,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共同富裕问题,如果我们越早解决,就会处于越主动、越有利的地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就共同富裕问题提出过睿智的见解,他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I6,“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l6_3“。1992年,邓小平对我们长期探索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给予了经典性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_6J3所以,能否通过现实而稳妥的途径实现共同富裕是能否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的“中心课题”,虽然这一过程必定漫长而艰巨,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发展的均衡性、系统性、复杂性和预见性等。

二、和谐社会共同富裕理论分析现阶段,中国已进入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的发展时期,已步入全面建设发展成果惠及全体13亿多人民、以共同富裕为重要标志的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伟大战略构想的实现既需要发达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等硬件条件作支撑,也需要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先进文化等软件条件为保障。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过程中,必须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又好又快的发展模式和路径。

第一,共同富裕发展战略是对以往平均主义发展模式的纠偏。社会主义既反对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也反对平均主义。虽然贫富分化可能会产生暂时的高效率,但必然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会产生持续的高效率;而平均主义虽然有“结果公平”之诱惑,但却以低效率和普遍贫穷为代价。改革开放前,因受“不患寡而患不均”传统思维和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影响,中国选择了“公平优先、均中求富”的发展模式。不可否认,这一模式在调动人们积极性和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那种通过人为手段建构公平、忽视经济利益发展模式的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凸显,使人们把共同富裕错误地理解为“同时、同步、同等程度的富裕”,形成了职工、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地方吃中央的“大锅饭”的局面。这种状况不仅压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在内无动力、外无压力状态下生产,并进而导致经济社会长期停滞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因此,为了打破平均主义,激发建设四化的积极性,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人民的富裕,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明确指出:“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在四天后的另一次谈话中,他又强调指出:“我们过去是吃大锅饭,鼓励懒汉,包括思想懒汉,管理水平、生活水平都提不高。现在不能搞平均主义。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j3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干革命几十年,搞社会主义三十多年……大多数地区仍处于贫困状态。这叫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是大家都拥护的新办法,新办法比老办法好”[6J23。他认为“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大政策”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

第二、不发达的国情以及诸多自然和历史因素决定了我们只能选择“先富一后富一共富”的发展模式。我们知道,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他曾多次指出,中国底子薄,耕地少,人口多,尤其是农民众多,仍然是世界上较为贫穷的国家之一,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逐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与现代化。众所周知,中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在建国以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坚持。同时,长期受户籍制度等影响,形成了明显的城乡二元格局。尽管名义上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是人人平等的,但由于存在多种不同所有制形式,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是不平等的。所以,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J。在中国,虽然按劳分配原则占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劳动者的体力、智力、家庭背景以及勤奋程度存在差异,在以劳动作为个人消费品分配唯一尺度时,不同家庭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上各地自然资源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存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那些技术水平高、劳动效率高、工作熟练的工人和善经营、懂管理、产品适销对路的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必定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们必定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这就决定了所有社会成员同时同步同等程度富裕在实际上不具有可行性,也决定了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路径只能是“先富一后富~共富”发展之路,决定了走向富裕的过程必然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逐步实现的渐进过程。

查看全文

以共同富裕思想和战略指导发展实践

摘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共同富裕”将成为我们的“中心课题”,并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宁夏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寻求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对于更好地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深刻领会共同富裕思想和战略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围绕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构想。它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今天的实践,深刻领会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应着重把握以下要点:

一是认清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什么是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二是明确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表明:我们既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三是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多数地区和多数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怎样把握时机用好这项大政策?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达到小康时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

查看全文

斯大林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比较研究

【正文】

中图分类号:A849.1;A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254(2000)03—0005—04

斯大林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建设史上两个划时代人物,他们的经济建设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共同富裕”是他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和研究他们这个思想,对于我们深入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用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斯大林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认识和理解共同富裕直接关系到如何进行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斯大林邓小平在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中所采取的种种不同做法除了国情不同导致做法相异外,认识和理解方面的差异乃是问题主要所在。

1、社会主义不是贫穷,而是要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1934年,斯大林在党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关于苏共(布)中央工作的总结报告中说:“社会主义不是要大家贫困,而是要消灭贫困,为社会全体成员建立富裕的和文明的生活。”(注:《斯大林选集》第337页。)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使全体人民摆脱贫穷,实现共同富裕。事隔半个世纪,邓小平在我国进行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64页。),“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然而,斯大林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认识却不一样,斯大林的共同富裕思想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他反对“社会主义可以在贫苦生活的基础上用稍许拉平各人物质生活状况的方法巩固起来”(注:《斯大林选集》第375页。),却没有反对对富裕的拉平。事实上,斯大林始终无法用他的方式去实现共同富裕,因为他的方式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邓小平不同意这类思想,认为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而应该是保持着差异的富裕,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共同富裕问题上的均衡论哲学。1986年他在会见新西兰外宾时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5页。),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使他深有感触:“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积极性永远调动不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7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商品经济阶段,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劳动态度始终受着物质利益影响和支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不能离开这个事实去侈谈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与平均主义是格格不入的。搞平均主义实现不了共同富裕,而只能是有害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地区发展不平衡和人的能力差异决定着分配差异,无视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会直接挫伤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需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否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不能成功的。邓小平这些思想,深刻体现了他的辩证求实精神。

查看全文

邓小平共同富裕经济思想研究论文

一、邓小平共同富裕经济思想的内涵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一直被社会各界当作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加以倡导推行。近年来,针对我国贫富差距现状,学者们众说纷纭。有些观点认为,我国的贫富差距已到了社会无法忍受的程度,需要政府立即改革,并指责这一切都归结于我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其实,邓小平同志始终没有明确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可否认,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效率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绝不应是低效率的,在鉴于我国生产力极度落后,人们长期过于追求分配结果的平均、平等的情况下,从生产力标准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加快经济建设,提高效率的思想。因此,在一段时期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提法铺天盖地的出现在全国各大媒体和报刊上,被全社会广泛接受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而体现邓小平同志公平思想核心内容的“共同富裕”的理念,以及如何妥善的处理好公平和效率关系的伟大预见却在改革的浪潮中被忽视了。

邓小平同志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仅仅是该理论体系中一部分,当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针对当时的客观情况,首先解决整个社会普遍贫困的落后面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者有可能带动后富者,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其他人不会因此变得更贫穷,不会因改革而受损害。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并由此提出改革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可见他始终是把提高效率作为手段,即作为“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内在目的服务的手段,始终没有忽视公平这一价值目标。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就是不搞两极分化。”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把共同富裕既作为出发点又作为目的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风格。92年,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邓小平强调“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对于改革进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所作出的前瞻性的论断充分体现了他经济发展思想中社会公平的一贯性和指导性。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内容之一,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已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不再只是一种理想,而是现阶段我国必须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共同富裕经济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经济思想一脉相承

1.和谐社会理论是共同富裕思想的回归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富裕起来,作为我们国家本世纪前期规划的宏伟目标,对今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战略部署,指出追求社会公平,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肩负着的历史使命。在此基础上,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他说: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查看全文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共同富裕思想研究

摘要:共同富裕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不患寡而患不均”,但是对于共同富裕的思想的内涵真正是什么,我们从时代、邓小平时代、时代、时代一直到时代,不断探索,历经坎坷,终于找到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精神内涵。文章将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如何动态理解共同富裕思想,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思想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视域;共同富裕思想;与时俱进

1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共同富裕的思想内涵

什么是共同富裕思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价值取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共同富裕的目标认识越来越清楚,实现共同富裕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是根治深层次矛盾的总钥匙。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与时俱进看待共同富裕的命题。从改革开放开始,我们党对共同富裕思想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这是对执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不断认识的结果。党的十二大提出先富带动共同富裕。党的十三大将共同富裕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政策。党的十四大提出共同富裕建立在先富带动、缩小差距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六大提出小康、和谐、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内涵进一步升华,实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城镇人口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逐步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过上更富足的生活。党的十七大提出发展为了人民,共同富裕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发展之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报告》指出,“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如何看待共同富裕的问题,就是要坚持动态地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二,共同富裕是根治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中国人能干,但是问题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随时都会出现新问题。比如刚才讲的分配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发展时少。”[2]两极分化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也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优化生产关系的统一。两极分化的存在势必阻碍共同富裕,进一步制约共同富裕,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说,两极分化是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它加剧了贫富的悬殊、阻碍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破坏了生态环境、污染了精神世界甚至扩展了腐败的土壤。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3]我们在肯定社会主义的同时,必须警惕两极分化,防止两极分化危害社会。第三,中国梦是共同富裕的梦。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4]十八大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中国梦是几代人脚踏实地奋斗的总结,是大多数中国人的富裕梦想。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如何动态理解共同富裕思想

2.1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实质上强调结果公平

查看全文

浅谈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

浅谈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如何领导全体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解决的好不好,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是否优越,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中国共产党人经过长期的艰苦探索,终于找到了全体人民能够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就是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科学构想所指明的道路。这一科学构想为我们展现了有中国物色的社会主义的光辉前景。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阐述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特别是他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论断,使这一构想更加深刻,更加完整,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把共同富裕建筑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邓小平说:“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早在50年代,我们党就曾提倡过“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但当时认识不深,在实践中未能很好地把握。反而“三大改造”完成后,仍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又大批“唯生产力论”,把发展生产力降到很低的地位,从而束缚和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也就成了空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又明确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等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一天天富裕起来,现在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实践证明,共同富裕必须建立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二、在分配上敢于承认差别,在发展上鼓励先富。邓小平很早就提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80年代至90年代,有了许多实践以后,他就明确地说:“我们讲共同富裕,但也允许有差别,一部分地区的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论断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原则下,人们由于自身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因而工作效益,经济收入也不一样;有的富得早一点,富裕程度高一点,有的富得迟一点,富裕程度低一点。就地区而言,由于历史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那些基础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区可能发展得快些,先富起来。分配上合理拉开差距而产生的先富和后富是正当的。不这样就不能克服平均主义,就不可能真正体现按劳分配,就不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可能同时达到共同富裕,必须有先有后,有快有慢。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共同富裕科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启动步骤。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三、在发展格局上,提倡先富帮后富,认真解决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和地区差距过大的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使先富起来的地区更好的发展起来,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要一部分先富裕的人帮助没有富裕的人,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没有富裕起来的地区和人,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又一重要步骤。这种帮助将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区域经济的平衡,这种帮助正如现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优惠的政策、大量的项目和资金的投入,是以大批信息、技术和人才保证的,西部大开发保证了先富的地区和人,对没有富的地区和人的帮助,当然,这种帮助是互惠互利的,是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是共同富裕科学构想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的互助机制,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重要体现。

查看全文

履行社会责任让民营经济助力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证明,推进共同富裕是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的统一。做蛋糕和分蛋糕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强国建设宏伟事业之中的。其基本精神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及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持续提高我国经济总量,增强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和全社会可分配财富。共同富裕落实在分蛋糕上,主要是两大块内容:一块内容是城乡居民普遍的收入提高。民生的基本及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就业增收,就业创造财富收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强调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扩大就业容量,这是全社会创造财富增量的基本的劳动进取态度,有劳才有得,有就业方有分配,通过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共同富裕的核心是“增低扩中”,通过抓住重点、精准施策,不断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来缩减其规模,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这是全社会成员同行同向提升收入,而不是整齐划一均贫富地一刀切分蛋糕。对高收入群体,是“合理规范和调节”,通过规范税收及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和光彩精神,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更多回报社会,并继续鼓励他们做大蛋糕——“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合法致富,促进各类资本规范健康发展”。共同富裕除了社会各群体、各地区收入水平差距的缩小,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党和政府通过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公共性的、共享性的、非直接货币性的,是全社会成员共享的、按需酌情分配的福利待遇。这个福利待遇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包括国家教育、医疗、卫生、生育、养老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内容,是对人民生活全方位的“一个都不能少”的普惠性努力和逐步实现。

笔者认为,做大蛋糕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本义和践行社会责任的使命担当,而分好蛋糕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民营经济的发展与党和政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紧密结合在一起。民营经济要成为促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更重要动力。建设现代化强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和缩小低收入群体是重要验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世界500强企业的数量、发达程度等,与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呈正相关,对提升中国高质量制造业水平及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消费拉动增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十分重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对于民营经济来说,这需要民营企业家组织带领企业员工奋发努力,坚定信心、心无旁骛做大蛋糕,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胸怀星辰大海,坚持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坚决做强产业链供应链,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民营经济要成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第一责任者。民营企业应该是完善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大小进行初次分配的制度的大力实践者。

民营企业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劳动三方协调机制的重要成员,民营企业家有保护劳动所得、健全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民营企业要加大力度强化企业工资收入支付保障,减轻员工刚性支出负担,增加一线劳动者、蓝领员卫的劳动报酬;更积极地在劳动分配中反映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的贡献,分配好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高技术工人的收入蛋糕。民营经济要成为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中的更大税赋源。民营企业本质上是社会企业,应该取之社会,回报社会,守法诚信纳税。特别是一些头部民营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借助线上线下市场广泛性、深入性的优势,创造、积累了巨大资本,在做蛋糕和分蛋糕上,理应自我约束摒弃垄断独乐做法,充分顾及多方共赢,为增进全社会福祉和夯实基础,为政府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提供坚实的支撑,为促进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承担义不容辞的责任。民营经济要成为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更主动有为者。随着全面脱贫任务的完成,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要更主动地投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全面脱贫和小康成果,结对帮扶相对后发展地区的乡村建设,通过乐善施教和产业造血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致富和地区城镇化进程,积极投入民间捐赠、光彩事业、慈善事业、志愿行动等济困扶弱义举,更积极地回报社会,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成为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的更主动有为者。民营企业要成为政府政策兜底、大力推进社会福利体系的建设方。政府加大全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帮助,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基础性配套建设及数字经济新基建投入和运行服务。民营经济要发挥民间资本投入、人力投入的积极参与作用,尤其在现代服务业和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及智慧养老等数字技术体系建设中,总结、借鉴成功经验,建设好高技术劳动者队伍,发挥创新建设和提供社会全面保障服务的主力军作用。

作者:吴跃农

查看全文

三农问题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逐渐发展,中国经济水平正稳步提升,相关社会保障体系开始初步建立,受诸多方面影响,财政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保障理念落后、支出结构失衡、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工作现状,阐述在未来实现创新财政社保工作的相关内容,由此进一步分解国家财政社保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从而促进国家财政社保工作不断进步,全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财政;社保工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民收入增长较慢,城乡贫富差距、地区收入差别依然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水平不断变化。以2002年为例,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倍,高于大多数国家的1.5倍水平;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接近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的两倍,扣除物价因素,1990—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0%,而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增长2%左右。自2002年以后,我国城乡收入比一直在三倍以上,峰值是2007年的3.33倍,以后逐年下降。城乡收入绝对差额总体仍在增大。1980—2008年,收入差距由286元上升到10000元以上;2008—2020年,收入差距由10000元上升到26703元。不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虽比较明显,但呈缩小趋势,2011—2020年,收入最高的省份与最低的省份间差距由4.62倍降低到3.55倍。2020年,东部与西部、中部与西部、东北与西部地区的收入之比分别是1.62、1.07和1.11,分别比2013年下降0.08、0.03和0.18。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相对不足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不断实施,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普及率大幅提高,但交通、自然地理条件等的不同,造成农村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尤其在天然气管网、供热管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交、学校、医院、图书室、电影院、养老院、休闲娱乐场所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有明显差距。全国农村地区天然气管网、供热管网和污水处理管网覆盖率低于10%,行政村级公交车通车率不超过30%,农村地区上学、看病、养老服务等距离远、条件简陋,农民业余时间文化娱乐活动少,这些与城市相比相去甚远,要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对农民共同富裕缺乏有效支撑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多数地区集体经济不强,对共同富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不足。以2016年为例,全国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256.8亿元,仅占第一产业比重的6.69%,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57%。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对集体经济的经营性资产缺乏科学管理和经营,造成资产不能充分发挥有效作用。二是由于可以盘活的固定资产少、村集体负债较多、缺乏信用抵押等,造成集体融资困难,发展集体经济举步维艰。三是农村多数集体企业原始积累底子薄,依靠出租集体土地、林场等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渠道较窄。四是集体经济层次较低,市场竞争力差,还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等。农村科技人才短缺,农民文化素养相对不高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地区各类人才都在向城市流动,老人、妇女和孩子成了留守人员,农村地区严重缺乏有文化、有技术、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同时,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多数没受过高等教育,思想观念保守,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小富即安”的心理占优势,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接受和认识能力。人才的严重短缺,造成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活力不够。

以“三农”为抓手全面推进共同富裕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阶段性任务,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可采取资产租赁型、生产服务型、企业股份型、联合发展型、农业开发型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新型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一方面充分利用农村集体经济的土地、林草地、果园、水域和厂房设备等庞大的经营性资产,将之量化为股份权利入股专业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或进入市场交易,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特色产业、特色农业,建设文化旅游小镇、农产品开发小镇等,提高农民收入,走共同富裕之路。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加强农村“双基”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别目前,我国多数农村正在编制乡村规划,首先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根据农村的交通、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情况等,科学合理制定规划策略和关于乡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控制性、约束性指标,并纳入县乡村领导考核目标予以管理。基于农村的“山水田园、历史文化、乡村宜居”的三大基本特质,坚持基础保障、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坚持以村民为主体的发展诉求,总结规划需要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最终以规划为引领,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打造美丽乡村,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强农村户籍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我国长时间实行的农村户籍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虽然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但户籍制度改革一直进展缓慢。打破利益垄断,改革户籍制度,解除束缚农民的枷锁,建立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统一居民户口登记制度以及与教育、卫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等配套的利益共享制度势在必行。“十三五”期间,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幅度较小,可实行改革试点,通过宅基地流转、入市、出租等办法,把多余的宅基地在内部依法转让等,以多种形式来盘活资源,提高农民资产收益,提升农村经济活力和动力。建立科技人才下乡服务制度,培养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村要发展,产业要振兴,都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支撑,建立科技人才下乡制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推动农村全面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利用省市级农业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建立定时定向服务“三农”的制度,并与干部考核、职务晋级、职称评定等进行挂钩;二是建立农业科技人员包村包乡制度,推行科技人员挂牌制度,实行乡级、村级首席科学家制度等,与驻村第一书记相互配合,提高农村治理和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和文化培训,建立指导老师制度,培养实用型人才,提高农村的科技文化氛围。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共同富裕的美丽家园目前,全国部分省市已经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把更多资源向“三农”倾斜,让更多发展要素向乡村集聚。首先,应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指导,以国家和省市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为遵循,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政策改革;其次,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建设共同富裕的美丽家园。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