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审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1 03:12:1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司审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司审计

公司审计部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我在审计部经理的岗位上,带领审计部的全体同仁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审计计划,紧紧围绕公司提出的“加大核查、审核、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制度深入落实”这一工作目标,积极主动地在公司内部开展了审计工作。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经过全体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1、从公司内审工作的开展上实现了由原来的浅层次、窄领域的简单审计向多方位、宽领域的综合审计的转变,实现了从创建到各项工作得以健康发展的良性过渡。2、从个人的工作能力发面,实现了从最初的不了解、不熟悉,工作过分谨慎小心,甚至有些领域不敢介入,到现在能大胆的、全面的开展工作的转变。可以说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现在已经全部融入到了这个充满活力、朝气的大家庭中,但这与领导对我的期望和要求还存有较大的差距。不过我相信有公司领导的信任,有在座的各位部门经理的大力支持,再加上我们全体审计人员的勤奋工作,公司的内审工作一定能一年会比一年有起色。同时也会能得到公司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及欢迎。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汇报工作:

一、2006年的主要工作

1、严格审计的纪律和制度

审计部是一个新设部室,领导寄予我们厚望,同志们也关注着我们的发展,我深知责任重大。为了使内部审计工作在公司管理中得以顺利开展,审计部在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根据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内部人员的具体业务能力,本着既要明确各自岗位职责,还要坚持分工不分家的原则,进行了内部分工。并从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形象和工作结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基础工作的进行,为我们全年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积极开展对驻外分公司财务管理的监督和评价

临沂狮玛公司是我公司至今唯一一家对外独立开展经营业务的驻外分公司,年生产各种复合肥近40000吨,加上销售总公司的肥料,2006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了一亿元,公司的资产总额也达到了1000多万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公司一直没有建立起完整、严密的内部核算管理制度,从而使会计信息的反映带有很大的不真实性,也给总公司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根据公司领导的要求,我们在对其会计核算进行检查审核的同时,先后分两个阶段对该公司的财务管理进行规范、核查。第一阶段是参照总公司的相关制度,帮助该公司制定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仓库管理的工作流程,健全会计核算的账簿体系,规范会计核算程序,建立严格的、定期的会计报告制度。第二阶段,对规范后的会计核算制度,实施正常的审计检查,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规范了该公司核算制度的同时,也教育了会计人员,增强了他们做好工作的责任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查看全文

公司控股审计研究

组建控股公司是一项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的改革工作,不仅涉及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而且涉及到政府机构改革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职能重新划分等问题。因此,加强对国有控股公司这一新生事物的研究,不仅国资管理部门和体改部门在积极探索,对于审计部门来说也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国有控股公司及其审计的有关问题作初步分析和探讨,以促进国有控股公司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一、对国有控股公司审计的基本认识l

(一)国有控股公司的概念、地位、特点、职能、类型和运作方式。

国有控股公司是国家依据法律、行政法规设立的,主要从事控股经营活动的特殊的企业法人,是国有产权的人格化代表,是政府对企业国有资产行使出资者权利的产权运营机构。

组建国有控股公司是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体制的重要环节,《决定》确立了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企业自主经营的体制,与此相适应建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控股公司、国有企业三个层次的组织机构模式,对于理顺产权关系,促进政企分开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在这个改革模式中,国有控股公司填补了由于主管部门进行机构改革所出现的产权管理真空,又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设立了一个隔离带,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法人地位。世界银行专家在对世界各国的国有控股公司分析比较后发表的报告认为:"在公有制企业和政府专业部门之间建立控股公司可能是分离政界与商界的一个有效办法。"

有资料反映,世界前50强企业中一半以上为控股公司。因此,我国组建控股公司是实施大集团战略的基础性工作,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查看全文

烟草公司审计研究论文

摘要:基于对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特殊政策规范的烟草公司的审计经验,提出烟草公司审计的六大重难点和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烟草公司领导与审计人员三方应就此重点施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烟草公司;审计;重难点;对策

一、烟草公司审计的重点与难点

第一,烟草专卖政策及各种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烟草是由国家实行专卖的特殊商品。早在1981年国务院就决定改革烟草管理体制,实行烟草专卖管理制度,并于当年1月成立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行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内外贸实行集中统一管理;1984年1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烟草专卖局,行使行政管理职能,与总公司一套机构,两块牌子。1991年和1997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用国家立法的形式进一步确立和强化了国家烟草制度。烟草专卖制度对有计划地组织烟草专卖品的生产和经营,提高烟草制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烟草专卖制度还牵涉到少数民族问题,地方利益问题和消费者健康问题。没有烟草专卖制度是很难同时协调各种复杂关系。因此,审计烟草专卖政策和新颁布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是审计的一个首要重点。

第二,烟草公司内部控制设定和运行情况。内部控制是公司在日常正常规范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制度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基础。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烟草公司是否可能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预兆。因此,对内部控制的设定和运行情况进行鉴证是开展后续审计活动的前提。目前,烟草行业公司改制处在初步阶段,内控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首先,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审计人员的配备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尽管烟草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尤其是一些县级公司至今仍没有设置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有的虽有但和其他部门合并挂靠,形同虚设,使内审不能独立开展工作。其次,内审人员素质低和岗位互相监督还存在缺位现象。内审人员由于领导有意无意的不重视,造成没有配备专业能力强的人员和内审人员对烟草行业法规及会计专业知识的不精通,内审流于形式。

第三,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的情况。烟草行业具有特殊的利润来源,这一点由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决定的。因此,处在烟草行业最核心地位的烟草公司具有巨大的现金来源。由于这种利润来源的相对稳定,造就了烟草公司现金的相对充裕。在烟草公司中,购建固定资产成了许多烟草公司的一个显著特点。首先,不论固定资产购建是否是合理需要,当就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之间的转换就是一个重要的审计重点。如果有差错,其中涉及的金额将特别的大。与此同时,累计折旧也就成了重点关注的科目。由于烟草行业在过去的有一个时期里曾纷纷兴办“三产”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亏损和历史遗留问题。固定资产也是其中一个大的无法回避的项目。如何了解确定这部分固定资产及其处置情况是审计极应重视的部分,关系到国有资产的流失。另外,烟草公司在不断的推进形成“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的网建模式,汽车成了烟草公司固定资产中一块引人注目的部分。汽车具有流动性,因此对汽车报废和汽车是否确实归公司使用是审计应重点关注的方面。

查看全文

小议上市公司审计规范

【摘要】

加强上市公司审计费用信息披露对建立公平有序的审计市场竞争环境有着重大影响,也可以加强对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管,使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的审计关系更加透明化。但是从目前的披露状况看,审计费用相关信息的披露效果非常不理想,受到了法律法规和公司行为的双重影响。因此,本文拟从博弈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字】审计费用披露影响因素博弈

一、影响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披露的因素

(一)法规机制的约束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资本市场中,受托责任论认为,上市公司有责任和义务向公司的全体股东和其他的利益相关者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其他相关的非财务信息。为了保证这些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作为独立第三方的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对其进行审计。

查看全文

公司审计基金论文

[摘要]上市公司审计的失败应归因于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而现有的上市公司审计法律关系三方主体中的委托人与被审计者合二为一是问题的关键。对此,审计业务转移、审计委员会委托、监管当局委托等多种重构思路被提出,但大多都有难以避免的缺陷。设立一个能代表众多审计报告使用者来进行审计委托并从中支付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审计基金是一个新的构想。

[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法律关系;重构思路;上市公司审计基金

在发现的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案中,负责对信息披露进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经办人员多数都难脱干系。大家开始从各个方面思考注册会计师未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的症结所在,并提出了许多的解决办法。从审计法律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

一、上市公司审计法律关系的理论和现状

从制度安排的角度看,上市公司审计法律关系中审计者的独立性是有法制保障的。然而,实践中的情况却与理论和制度大相径庭。实践中,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实际上拥有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更换的决定权,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业务应有的独立性被严重践踏[1].

出现这样的局面,人们通常把原因归结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例如“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等弊病的存在。但我认为,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并不是根本原因。即使不存在“内部人控制”和“一股独大”,目前作为审计委托人的全体股东也会倾向于与管理者合谋以得到积极的审计报告,即使该报告会与实际情况相背离。因为审计报告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声誉,也就间接影响了上市公司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行情,股东作为股票的持有者,无论是留是卖,都希望股票市值上涨。积极的审计报告可以促成这样的结果,因而无论是主动促成还是被动接受,股东一般都很乐意看到积极的审计报告。而市场上持币观望的潜在投资者、上市公司的债权人以及政府等同样是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却希望从审计报告中获悉上市公司的真实情况。因此,要解决注册会计师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的问题,关键在于使使用审计报告的人成为审计委托人。

查看全文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探讨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检查与评价内部控制系统的主要手段,在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制度中,建立公司内部审计制度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不论是从定性分析,还是从方法、方式等方面来说,都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及经济监督评价要求的目标。加之我国经济环境不断变化,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管理成效也开始产生差距,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还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需要对该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并对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此强化内部审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职能作用。

关键词:内部审计;现状;发展计划

内部审计部门是上市公司设立的自有机构,其主要目的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如查核真伪,监督经济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评价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发现内控缺陷,为管理层提出合理建议,以此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上市公司的显著特点主要有:业务范围广、公司内部人员设置比较复杂、经济活动范围大、债权人和投资人多等,与一般的企业相比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其暴露的问题也成为主要的治理方向。因此,采用哪种方式能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使之起到改善管理规避风险的作用,已成为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比较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及问题

1.工作的主动性不够强。通过国外发达国家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我国上市公司也是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组建的,公司建制标准也是符合《公司法》规定的,但就目前的经济环境而言可以看出: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是由曾经的国企改革而来的,并且在这些企业中由国企进行实际控股的占大多数,受此特殊性的影响,在内部审计制度中就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它原有行政体制的影响。从而也就形成不了真正意义的现代内部审计。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从形式上看是已经建立起来,但并没有完全起到实质性的作用。2.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体现。若抛开实际从理论来讲,对于内部审计而言,其独立性与直接领导它的机构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若审计工作是由公司中高层管理者领导的,其独立性就会比低层次管理者的要高。因此,在董事会和监事会领导下进行的内部审计独立性较之其他而言就比较高,而在财务总监和经理领导下的内部审计独立性就会低一些。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在绝大多数的公司都基本实现在董事长和总经理的领导下进行的内部审计,但由于公司内部的管理机构不完善等特殊原因,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优越性体现不出来。3.外部监管与内部控制比例不协调当公司进行外部投资分析时,会参考被投资单位外部审计报告,由此外部审计报告在上市公司股东和公司管理者心目中的地位凸显的尤为重要。而对公司的内部审计来说,公司运营管理的各个步骤、各个层面的不断完善都有它发挥渗透作用的结果,并且其作用是长期的且不会轻而易举的转化为公司的账面盈利。也正是如此,内部审计一直不受重视,从而导致其部门建设渐渐被忽视。

二、解决对策

查看全文

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探究

一、如何提升审计发现价值

1.精选项目主题,审计重要的事项。审计资源是有限的,决策管理层的注意力资源也是有限的,运用好有限的审计资源,输出得到决策管理层认同、吸引决策管理层注意力的高价值审计成果,是内部审计机构努力追求的目标。审计发现本身的价值,取决于审计发现的重要性程度,审计发现的重要性程度又取决于问题对应风险的危害性程度或对应改进空间的效益性程度。为了提高审计发现本身的价值,首先要在确定审计项目主题或审计内容时,以风险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选择重要的审计事项。在保险公司的日常审计工作中,审计项目的安排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审计机构自主选择主题安排的专项审计项目,主要包括审计调查、非现场监控等;二是为了满足监管或人事任用要求开展的常规审计,主要包括高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反洗钱审计、关联交易审计等。自主确定的专项审计项目,选题的主动权就在内部审计机构,只要选题选得准,往往容易出成果。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在完成常规审计任务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多做、做优专项审计。要以风险和效益为中心,对风险进行排序,对效益进行评估,围绕公司战略所关注的领域、围绕公司投入最多的领域,科学确定专项审计选题。常规审计项目审计频率高、审计内容基本稳定,审计发现往往也大同小异,许多问题性质相似,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2.以防范风险为目的,把合规审计做到位。合规审计主要是对照国家法规、监管规定、公司制度等审计依据,来定性判断是否存在问题。传统观点认为,内部审计工作就是将特定事项与审计依据进行对照,指出其中的偏差即可。但是,如果内部审计工作只是局限于此,则只是完成了局部的确认与揭示工作,其作用自然也是十分有限的。内部审计工作既要着眼于“风险”,更要着眼于“防范”。单纯地揭示“风险”,往往揭示得不够深入,从“防范”的角度分析“风险”,才能更加接近问题实质。要在防范风险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审计人员对于每一个审计发现,都应提出如下五问:一问以前有没有发生过,是新问题还是屡查屡犯问题;二问为什么会发生,动机是什么;三问为什么会发生,是制度缺陷还是控制漏洞;四问为什么在这发生,是不是普遍性的问题,危害与影响是什么;五问如何阻止再次发生。3.以提高效益为目的,把管理审计做到位。管理审计的目的是通过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在计划、组织、决策、内部控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评价管理素质,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整体利益。要提升内部审计在增加组织价值、促进组织目标实现方面的作用,就要坚定不移地加大管理审计力度。管理审计做好了,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了,效益自然也就显现了。效益是管理审计的灵魂,效益如何来衡量?效益包括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显性效益包括节省的成本、增加的收入,隐性效益主要是指公司管理能力与水平提升、更加可持续发展,在将来产生的效益。因此,在审计工作中,既要关注管理活动对当期效益的影响,也要重视其对未来效益的影响,是否可持续发展。

二、如何高效呈现审计发现

1.加强审核,审计发现表述清晰。审计成果一般均通过书面报告来呈现,对于审计工作来说,审计呈现能力的重要性,某种程度上不亚于审计发现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发现而没有有效呈现,审计发现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在呈现的过程中,对发现进行再次梳理和查漏补缺,可以进一步扩大发现成果。但是审计实践过程中,审计呈现工作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查证要素不齐全、问题表述不清晰、审计证据不完整、审计依据不充分、审计建议不恰当、文本格式不规范等。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要建立有效的过程管控机制,切实加强审计成果审核,努力做到一是用词严谨,要字斟句酌、客观公正,对涉及的数据资料要认真计算、核实;二是证据充分,每个审计发现问题都应从动机、行为、后果三个方面获取证据,深入揭示审计事项的关键管理环节、关键风险环节和关键责任环节;三是内容简明,对重点问题要充分展开、讲透讲清,对一般、次要的问题,则可简略提及,甚至略而不提;四是表述清晰,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逻辑合理,所提建议要有建设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及时高效,多形式呈现审计成果。审计报告是审计成果的最主要呈现形式,但是这种呈现方式有几个不足:一是比较正式,有些内容不便于在审计报告中写深写透;二是发送对象范围窄,限制较多;三是不够及时,要征求意见、层层签转;四是往往篇幅长,内容多而全。经济新常态下,内外部形势快速变化,风险特征瞬息万变,这种按部就班提交审计报告的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管理需要。解决问题的路径包括:一是建立日常化审计分析机制。即,审计工作由项目制转为项目制与日常分析相结合,审计人员不在现场审计就在非现场审计。日常化审计分析成果,可以为审计项目服务,也可以通过短平快的形式及时。二是建立多样化的审计成果机制。在审计成果类型方面,除了审计报告外,还可包括审计分析报告、审计要情、审计信息、重大问题通报、重大风险提示、审计意见、整改建议、经验交流等;对于发送对象,除了决策管理层外,还可包括被审计对象、相关职能部门、相关基层公司等。

三、如何提高审计发现的被认同度

1.强化学习思考。审计人员并不直接参与内部管理,对公司的最新经营管理情况不够熟悉,为了减少与一线管理人员之间的认知偏差,避免走弯路和犯低级理解错误,审计人员要强化学习、思考与实践锻炼。一是强化自我学习。审计人员要利用一切机会学习管理理论和领导的管理思路,全方位收集、了解公司经营管理信息。比如,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及年度工作会的领导讲话材料,职能部门各类培训宣导课件等。二是强化思考。审计人员要在日常工作中关心公司发展,经常性地思考公司经营管理形势、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要假设自己是“管理者”,要求自己用管理者的眼光去看待、分析和思考。三是到基层公司挂职学习。审计人员可通过到管理一线挂职锻炼,熟悉公司业务流程,直观了解公司的管理现状。2.加强互动沟通。为了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公司最新管理政策和经营动态,内部审计机构要定期将公司相关职能部门专家“请进来”给审计人员授课,定期“走出去”开展调研和参加相关专业会议。与此同时,要在审前、审中、审后强化与被审计对象的沟通协调,聘请专业人员参与审计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开展“参与式”审计,以切实提高审计供给与审计需求的匹配性。

查看全文

公司财务欺诈及审计对策探讨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财务欺诈的情况在各个地区不断发生,各种各样的财务欺诈情况层出不穷。财务欺诈给世界经济和各个规模的企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因此很多国家逐渐开始对公司的财务情况加大重视力度,并且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财务欺诈状况出现,但是目前为止因为很多国家的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很多政策的结构都不合理,也因此出现很多内忧外患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解决公司财务欺诈情况,也成了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财务欺诈审计对策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高,在很多企业和公司都出现了财务欺诈的行为,这样的情况不管是对投资者还是对于企业都是一个错误的做法。这样的行为发展下去,很容易使投资人员的财产受到损失,同时也会导致企业公司陷入运营情况停滞不前的现象,很多投资者表示对企业出现财务欺诈的事情很难以接受。并且频繁出现财务欺诈的行为,不仅仅会使投资者无法了解企业财务的情况,引导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定,企业和投资者二者之间都受到了难以估计的损失。所以,本文认为当下财务欺诈的危害出现的消极影响,还需要积极避免,以此保证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本文针对公司财务欺诈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相关的审计对策,以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公司财务欺诈形成的条件与原因

(一)财务欺诈产生的条件

公司中出现财务欺诈的主要有三点:第一点就是三角理论;第二点就是GONE理论;第三点就是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其中第一点三角理论指出在企业财务舞弊以及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压力、动机,以及自我合理化等条件的帮助。而压力就是指公司的财务中出现舞弊者,该舞弊者的做事动机,财务的舞弊者也能够明白财务欺诈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但是却愿意寻找理由给自己的舞弊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第二点GONE理论指的也是出现财务舞弊情况中的几点要素,舞弊者对于金钱的贪婪,以及对于钱财都具有很强的需求,因此会出现不计后果的舞弊行为。第三点企业舞弊风险因子理论中认为,一般风险因子以及个别风险因子所组成。总而言之,发生舞弊的情况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当舞弊者受到一定的压力的时候,组织的内部控制不能够给予其机会,并且惩罚力度不够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财务舞弊。

查看全文

公司审计报告问题论文

[提要]我们在研究2001年上市公司的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对2001年之前的审计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持续经营能力、对重大事项的强调、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其他主体工作、对前期会计报表发表的意见不同于原来的意见等几个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并从理论上就如何出具审计报告谈一些意见。

2001年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中,共有159家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涉及的事项主要包括:(1)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2)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金额难以估计;(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重大会计差错更正;(4)控股股东和其他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5)强调某一重大事项。从审计报告的质量看,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定性准确,用词规范,便于理解和使用。但也有一些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定性不准,逻辑不清,表述不当,用词晦涩,难以理解和使用。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在独立性方面存在问题,不按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以拒绝表示意见或保留意见代替否定意见,以保留意见代替拒绝表示意见,以带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代替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

从我们的分析看,由于中国证监会在2001年底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对于上市公司拒绝就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规定的事项做出调整,或者调整后注册会计师认为其仍然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规定,进而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证券交易所应当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后,立即对其股票实行停牌处理,并要求上市公司限期纠正。在这种压力下,上市公司规避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动机明显增强,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压力也大大增加。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在能够确定被审计单位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情况下,不再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以审计范围受到限制为由出具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甚至出具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一来,就回避了对上市公司是否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发表意见。当然,根据有关部门的核查,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同样存在着一定问题,这种报告的隐蔽性更大,给会计报表使用者带来的危害也更大。为此,我们进一步研究了2001年上市公司的159份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并对2001年之前的审计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现对其中的几个共性问题提出我们的看法与大家讨论,并就如何出具审计报告谈一些意见。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问题并不针对哪一家会计师事务所,而是希望通过讨论,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注意,使审计报告质量在以后年度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

关于持续经营能力问题

1997年到2001年约有150份审计报告明确提及了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问题,其中55份为拒绝表示意见,4份为否定意见,61份为保留意见,30份为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

许多会计师事务所在带说明段无保留意见或在保留意见段之后增加说明段提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拒绝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提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极少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提及持续经营能力问题。

查看全文

公司内部审计论文

摘要:内部审计是企业一项重要的内部监督管理活动,从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目标和理论基础的一致性,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模式选择的影响,以及内部审计的定位等几个方面阐述二者的关系,从而得出有益于加强我国内部审计建设,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的建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企业目标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经营,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可见,内部审计是企业的一种内部经济监督和管理活动。美国内审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全球推行内部审计制度,尤其是2002年美国一系列财务丑闻发生后,内审的作用更加突出,并被提升到公司治理的高度。而在我国内部审计仍处于起步阶段,一般只有大型企业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审作用不显著。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及企业内部管理的复杂化,正确认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建立与完善治理型内审制度,促进二者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1、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目标的一致性

企业的目标有两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认为公司治理是为了获得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者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二种观点认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平衡各方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包括股东、债权人、管理者、政府部门、商业合作者、员工、客户、供应商等。公司治理则是通过一系列规章、程序、方法实施的治理活动,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存在的管理和决策行为,治理的目的最终也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节和平衡。而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的检查、监督、评价手段,其目的也是为满足企业目标的实现。因此,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具有目标的一致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