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监管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0 18:03: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商监管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商系统食品监管调研
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明确划归工商部门以来,县级以下基层工商部门监管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肉眼直观检查为主,表面问题监管多,内在问题发现少,食品质量这一核心问题难以监管到位。主要原因在于涉及食品质量的诸多技术问题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瓶颈,抑制和阻碍了基层工商机关向深层次监管突破。笔者通过对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遇到的技术瓶颈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食品质量监管中面临的技术瓶颈的主要表现
(一)对食品标准不熟悉。当前食品安全标准的复杂性抑制了基层执法人员对标准的学习和掌握。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标准多。目前我国已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1800余项,食品行业标准2900余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634项。国家标准委计划到“十一五”末,把我国食品标准的标龄由现在的平均12年降低到4.5年,制修订周期控制在2年之内。标准的更新换代加速,使基层执法人员在食品标准方面的知识更新压力加大。二是标准乱。食品标准分散于质监、卫生、农业等多个部门,多种标准在市场上形成冲突,由于制定标准工作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有些修订不及时,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主要是食品安全标准有交叉、重复,又有空白。如酸牛乳的国家标准(GB2746-1999)规定,在酸牛乳中可添加防腐剂苯甲酸钠,但在食品添加剂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的苯甲酸钠的使用范围没有酸牛乳,这就让企业、执法者在执行过程中无所适从。三是标准不配套。不仅表现在标准个体之间,更表现在从生产到流通的过程中,据商务部有关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食品质量标准近3000个,而与流通有关的标准仅有100余个,相对于生产与加工标准来说,数量差距很大。在流通相关标准不足的情况下,即使食品生产质量合格,也难保不在流通环节出现质量安全问题。
(二)“QS”标志监管不到位。基层执法人员由于对“QS”认证食品具体产品的审查细则、更新修订熟悉程度不够,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执法越位、不到位等问题。一是检查范围扩大化。执法人员将未纳入“QS”认证范围的食品品种进行查扣。如根据2006含茶制品和代用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保健茶却还没有纳入发证范围,而目前基层执法人员在查扣茶类产品的同时往往忽视这点。二是审查细则不掌握。不断修订的“QS”认证食品审查细则使执法人员很难全部掌握清楚。在47个有审查细则的申证单元中,有20个重新进行了修订。在的无证查处日期后又进行修订的申证单元有17个,而且大部分都增加了认证范围。如2005年修订的食用植物油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规定,芝麻油不在发证范围之内,2006年新版的审查细则又把芝麻油包括进去了。这些问题使我们工商基层执法人员感到非常被动。
(三)食品外观检查专业方法不足。外观检查主要针对感官、标签、包装质量、印刷质量等进行。多年来,工商执法人员在这方面曾经积累下很多的经验做法。但随着造假手段不断高科技化,近几年我们在食品外观检查手段方法上越来越匮乏,形成了不重视外观检查方法,认为外观检查方法没有技术含量、检查方法越发简单的局面。实际上食品外观检查是我们的基本功,是与抽样检测同等重要的技术手段,而且具有方便、实用等优点。忽视传统的外观检查方法和经验是错误的,我们真正缺乏的是面对新产品、新造假手段应具备的更加专业的检查知识和经验。
(四)快速检测箱利用有限。目前基层工商分局基本都配备了食品快速检测箱,但实际利用效果还很不理想。一是检测项目有限。快速检测箱所能检查的对象仅限于与消费者日常生活相关的肉菜等食品,同时,对有限的食品进行的检查中,其检查项目也是有明显限制的,这种有限的检查范围与工商部门肩负的整个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明显不相匹配。而根据国务院部门职能分工的调整,正规检测机构分属质监、卫生、农业、检验检疫等不同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唯一没有检测机构的执法部门,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的检测亟待解决。二是利用不足。有的单位没有把检测试剂置于保鲜柜0°-4°C保存,放在常温状态已经失效。有的检测箱处于闲置状态,一年也用不上几回。同时食品检查箱的检测试剂有效期一般为两年,每种试剂使用次数最少的有25次,一般可使用50-100次,更新试剂费用一般为一两千元,有的分局试剂还没怎么利用就已过期,资源浪费严重。
工商所监管效能提升的思考
一、影响工商所效能提升的主要障碍
(一)人力资源结构方面存在问题:
_.年龄结构相对老化。工商系统的干部大都是在__、__年代进入的。目前的年龄结构存在两个潜在的问题:一是短期内退休人员比例不高,在编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新生力量难以进入,结构老化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二是__岁以上人员所占的比例很高,几年后系统内人员的平均年龄将达到峰值,由此将会产生退休的集中化以及集中退休所带来的人员断层问题。
_.干部素质有待加强。干部在工作观念、知识结构、业务技能、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监管执法要求还有差距,复合人才不多。
_.监管力量配置失衡。局所之间、所与所之间、片区之间的监管力量配置,有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不适应提高监管效能的要求。
(二)传统监管模式效率低下:
局长在工商监管培训会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市工商系统市场监管重点工作培训会,其目的就是贯彻省局6月1日视频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取缔无照经营、查处黑网吧、加大夏季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限塑整治等工作,前不久,市局连续组织2次检查,就省局部署的八个方面存在问题逐项对照排查,并发了通报。我认为全系统基本上都动了起来,从检查统计数字分析:城区好于农村,乡镇所在地好于偏远地方,但不平衡。刚才,、分局介绍了经验,分局主要做法就是实,监管工作就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分局主要做法就是建立“四个机制”、突出“四个确定”、明确“四个标准”,抓好落实,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大家学习、借鉴和推广。大通分局、凤台县局也做了表态性发言,他们也认识到工作上存在问题是在做检讨。我认为态度是端正的。检查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对先进经验要总结和推广,对不足之处要及时加以整改。我在贯彻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整改提高年活动动员讲话中讲到“我们干工作,就是三分布置、七分落实”,抓什么?怎么抓?抓到什么标准?达到什么程度?总之,就是要求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实实在在,扎扎实实,不允许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更不准“糊”,蒙混过关。随着我国各方面体制机制的完善,对公务员问责力度也不断加强,这是趋势,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这次我们要对凤台县局的一位所长进行处分,一是不请假擅自脱岗,二是在市局检查组现场检查时,工商所人员还通知经营户关门,搞弄虚作假。我常讲处理人不是目的,但处理一个人可以教育一批人,保护一批人。这位所长给我递了一份检查,态度也很诚恳,认识很深,我反问一句“认识这么深,你工作又是怎么抓的?”,潜台词就是有这么深的认识,工作应该都能做好。
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关注民生,我们目前所做的食品安全监管、黑网吧查处、取缔无照经营、限塑等等都是关系到民生,比如讲黑网吧问题影响到多少孩子的成长。希望全系统的全体公务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关注民生,恪守工商职能,加大包保责任制和网格化监管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刚才刘剑锋同志就如何做好市场监管工作进行具体辅导,请大家回去以后结合检查组指出的存在问题再进行补缺补差,我要强调的是:只准做好,不准做不好;只准做到位,不准不到位。不能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办案搞钱上,把我们最本职的工作丢掉,要做到市场监管、服务经济、执法办案的“三位一体”。下面我再讲五点意见:
一、加大工作力度,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认识到位。关注民生是工商部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认识到黑网吧、白色污染、劣质毒害食品对社会、对群众安全的危害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无旁贷,必须认真履职,构建责任工商;二是监管落实到位。要结合检查组指出的存在问题,局长对分管局长,分管局长对工商所长,工商所长对专管员,专管员对经营户,要层层签订责任书,限时整改,全面实行网格化监管和落实包保责任,凡未落实整改到位,一经发现逐级追究相关责任;三是巡查到位。工商执法人员按照网格化包片范围,坚持日常监管和重点监管相结合,加大市场巡查力度,并坚持巡查记录;四是督察到位。按照网格化监管的要求,加强市局、县区分局、工商所逐级督察到位。
二、提升监管效能,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建立工商所长巡查机制,要有文字记录(工作日志),每次检查都要有记录、有处理、有结果;二是建立区(县)局长抽查互查机制,也要有记录,要有通报,具体时间定在7月25日、9月25日、11月25日,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计分机制,各区(县)分局若少1次则在目标考核中扣1分;三是建立市局督察机制,科室按照分工,每季度进行一次包保责任督察,对市局督察中发现的问题,依照有关规定实行问责,6月28日、29日市局再次组织检查,问题得不到整改,又发现问题的,所长应引咎辞职,分管局长也要给予警告以上的处分,市局检查若没发现问题,却被省局或区(县)分局互查发现,也要对包保科室及责任人进行处分。
三、认真贯彻省局(2009)117号文件精神,力戒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搭车收费”。据我掌握的情况分析,个别单位、个别人,仍然我行我素,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仅搭车收费,还借年检、办案搞腐败,查办一个案件,开始就吓唬,要罚多少多少,被查对象如果送了礼,就立刻减轻处罚。这里我要警告这种胆大妄为之人,不管你收受人家多少款、多少物,一经查实,我们将一律予以开除公职,绝不姑息迁就这类有损全系统形象的害群之马。从企业科、个私科提供的年检进度看,离截止时间不到半月,可有些单位的年检率仍然很低,是什么原因?大家清楚。所以我宣布从今天起,各区(县)分局、工商所必须加快年检进度,6月底前年检率要达到70%,还没有达到这个指标的,分管局长带所长到市局做检查;7月15日18时前年检率要完成95%,凡未完成这一任务的,分管局长、工商所长一律免职并异地交流工作,当办事员。
工商借力监管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工商局江干分局按照“社会化”监管思路,确立“借力监管、提高效能”工作理念,构建了集目标、内容、方法、考核、评价为一体的“借力监管”指导评价体系,丰富了“社会化”监管内容,创新了“社会化”监管机制,使省市局提出的“社会化”监管目标更明确、方法更具体、效果更明显,从根本上缓解了基层工商的监管压力,提升了工商“社会化”监管效能。
一、提出“借力监管”的初衷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钱江新城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江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工商监管带来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特别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对负责流通领域监管职能的工商部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不断创新监管方式来适应新形势、满足新要求。
(一)监管任务与监管力量之间的矛盾突出。据资料显示,20**年辖区个体工商户为23189家、企业6057家、专业市场89家。到20**年底,辖区经济户口总量达到29908家个体工商户、10147家企业和92家专业市场,分别比20**年增长了28.97%、67.52%和3.37%。经济总量集聚增加,但工商监管力量基本保持不变。江干分局现有在职干部117人。下设8个基层工商所73名干部。平均每个干部要监管409家个体工商户和139家企业,监管任务十分繁重。必须寻求“社会化”监管的新途径,实现工商监管职能到位。
(二)监管要求与监管效能之间的差距加大。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城市化推进,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生活品质的客观要求,政府对职能部门行政执法的效能要求越来越高。二是群众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明显提高,消费维权工作量逐年递增。三是工商监管难题越来越多。一方面行政执法部门职能交叉,另一方面一些监管盲区却依然存在。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责任不够明确、破墙开店、违章建筑带来成片的无照经营现象等等,靠工商部门单枪匹马、单打独斗解决不了诸多难题。必须斗智斗勇,善于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来提高工商监管效能,确保工商监管职能到位。
二、实施“借力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商所监管效能的思考
一、影响工商所效能提升的主要障碍
(一)人力资源结构方面存在问题:
_.年龄结构相对老化。工商系统的干部大都是在__、__年代进入的。目前的年龄结构存在两个潜在的问题:一是短期内退休人员比例不高,在编制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新生力量难以进入,结构老化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二是__岁以上人员所占的比例很高,几年后系统内人员的平均年龄将达到峰值,由此将会产生退休的集中化以及集中退休所带来的人员断层问题。
_.干部素质有待加强。干部在工作观念、知识结构、业务技能、信息化管理等方面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监管执法要求还有差距,复合人才不多。
_.监管力量配置失衡。局所之间、所与所之间、片区之间的监管力量配置,有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不适应提高监管效能的要求。
(二)传统监管模式效率低下:
工商监管职能到位的策略探析
一、积极适应当前形势任务的新发展,切实理清职能转变的新思路
在当前的改革中,工商工作应保持稳中求进,工商部门应做到有为有位,工商事业应实现持续发展,至为关键的是进一步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提振信心,理清思路,切实做到科学定位、科学谋划、科学管理。
(一)围绕“一个中心”,就是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这个中心应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更加自觉地融入大局、更加有力地服务大局,毫不懈怠地履行肩负的各项职责,在服务兰州率先转型跨越发展中体现新的作为。努力把群众所盼、政府所愿和工商所能有机结合起来,紧紧抓住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这个结合点,抓住维护竞争有序市场环境这个切入点,抓住保障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个着力点,全面提升工商工作成效。
(二)坚持“一个定位”,就是全省工商工作“五加二”的职能定位工商部门恢复建制三十多年来,历经六次机构改革,确立了现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定位。甘肃省委省政府又赋予全省工商部门主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和推动非公经济发展两项职责,形成了全省工商系统“五加二”的职责定位。坚持这个职责定位,就是坚持科学布局,统筹兼顾,找到齐抓共管的最佳结合点,强化市场监管的职能链,具体讲就是要扶持非公经济的发展链,完善非公党建的作用链,突出重点、优势互补,形成互相支撑、互相促进的工作格局。
(三)贯彻“一个理念”,就是“大工商”的理念省局党组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对工商工作的总体部署,立足全省工商工作的发展实际,积极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客观要求,确定了构建“大工商”的履职理念。在两年多来的监管服务实践中,“大工商”理念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内涵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工商部门适应改革的要求,实现工商职能转变和到位,必须坚持构建“大工商”理念,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第一职责、服务发展第一要务、消费维权重要使命、队伍建设组织保障,全力推进大服务、大监管和大维权建设,实现监管服务效能的全面提升。(四)强化“一个保障”,就是打造陇原工商“铁军”的队伍保障推动工商职能到位,实现工作方式转变,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同时也是体现工商工作地位和作为的需要。工商部门做到有为有位,就必须把任务理清,管理夯实,措施跟紧,按照“大工商”的理念,实现“强工商”的目标,具体讲就是工商职能工作要强化,促进发展的作用效果要强化,维护公平正义、保障民生的手段要强化,至为关键的是干部队伍的保障要强化。应紧紧抓住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两项重点,切实强化改进培训和优化管理两个抓手,努力完善干部管理和绩效考核两个机制,突出提升依法监管和高效服务两个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靠得住、过得硬、能力强的陇原工商“铁军”,为推动工商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努力探索服务转型跨越发展的新途径,强化落实职能到位的新举措
工商监管服务评议通知
局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惩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精神,切实推进基层工商所(分局)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社会监督和评议机制,根据温工商党[2007]30号《关于开展基层工商所(分局)面对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接受社会评议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和星级工商所的创建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局党委决定在全市工商系统基层工商所(分局)开展面向监管服务对象代表述职述廉接受社会评议工作,并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充分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认真接受监管服务对象对工商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监督,转变工作作风,规范执法行为,保证职能到位,提高执法为民、服务经济、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水平,树立良好的工商形象。
二、基本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开展述职述廉活动,使其既能加强群众对工商行政执法工作的监督,又能切实保护工商基层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工商系统肥料监管情况报告
确保“三农”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以来,市各级工商机关认真开展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为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利益。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肥料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和完善肥料农资市场监管,保障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农民利益。现将我局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
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完善了工商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和消费者参与相结合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纳溪区工商局结合法制宣传、“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活动,积极做好“红盾护农”的宣传工作,向农资经营户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教育;印发了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3900余份,对农民宣传了农资市场监管及农资打假专业知识,开展“送法下乡”、“送知识下乡”活动;各工商所利用乡镇文化大院,“零距离”宣传法律法规和农资使用知识。邀请有关农技专家和工商人员一道,向农民朋友讲解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等知识,引导农民正确使施用农资,受到了农民和当地政府的好评。
龙马潭区局还将23种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农药名单和19中在蔬菜、果树、茶叶、中草药材等作物上限制使用的农药名单,制作成消费警示卡发放到每个农资经营者手中,随时提醒经营者。
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措施
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工作思考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作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组成部门,近年来,工商和市场监管领域内的各项改革在不断深入和深化,人们对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改革后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市场准入、监管方式、维权路径等相关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对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宣传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加强新时期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更了解改革、理解改革、信任改革和共享改革红利,已成为当下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工作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商事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我们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保就业的一个重要措施,其主要的内容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增强市场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商事制度的改革,充分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在改革发展全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十三五”市场监管工作的良好开局。但广大人民群众对商事制度改革的意义、对“先照后证”“多证合一”“企业年报”等概念、市场准入程序等内容了解的还不够全面,认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今天这样改明天那样改是瞎折腾,特别是对“找哪个部门办事”和“怎么办事”还很模糊,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因此,亟须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相关知识的覆盖面。(二)加强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工作是强化市场监管的迫切需要2016年12月,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在全国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市场监管还存在不少问题,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如,用传统的审批模式,以各种行政审批代替监管;用传统的监管方式,大量重复检查,不计成本代价;用传统的监管规则,约束新产业、新业态的创新;用传统的行业监管,已经不适应产业融合、跨界发展的趋势,等等。”因此,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需要通过加强宣传工作,将党和国家的声音浅显易懂地进行广泛传播。让市场主体摒弃过去监管就是罚款和卡要的观念,把“放”和“管”有机融入到“服”中,使之清晰的明白为什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新型监管方式具体都有哪些?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和协同监管是怎么一回事?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应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先导与首位作用,通过加强宣传工作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市场监管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实现全民监管。(三)加强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工作是回应群众现实期待的迫切需要作为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无论是推动实现省级以下由垂直管理向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转变,还是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和消费维权等,说到底,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改革的响应度和满意度还不够高,亟须通过优先加强宣传工作,消除多年以来群众对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工作的认知藩篱,提升群众对改革的认识度、理解度和信任度。应紧密结合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开展宣传工作,及时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通过精准服务,让其感到贴心和暖心。
二、科学谋划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工作的发展路径
(一)切实增强党性,把握舆论导向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实际工作中,应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诚信体系建设、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消费维权渠道拓展等内容的宣传,集中反映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如何围绕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来开展工作的;如何在推动地方中心工作落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职能作用的,从而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工商和市场监管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切实发挥宣传工作在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方面的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二)切实加强高层倡导,筑牢思想基础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应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宣传工作的重视支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强化宣传工作措施,深化理论研究,发挥人才和部门优势,围绕重点问题提出选题、命题,探索理论新成果;通过采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微电视等线上宣传形式和开辟专栏、打造宣传精品、制作通俗折页等传统宣传形式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基层开展大众化和互动化的宣传普及活动;加强高层倡导、部门协调和社会动员,争取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工商和市场监管事业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加强全系统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纪律法制建设,培育和践行本系统的核心价值观及行业文化精神,推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尚。(三)切实强化重点突出,提升服务技能宣传工作应做到“三个关注”,即关注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动向宣传,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氛围;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有效提高新闻应对能力;关注商事制度等项改革,有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工作的重点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惠民利民政策。针对工商和市场监管新闻热点频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问题,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既应高度重视舆情监测引导,着力提高舆情处置和新闻应对能力,作好舆情收集与回应,又应处理好与媒体的沟通协作关系,争取新闻媒体的理解和支持,最大程度防止工商和市场监管热点问题演变成舆情事件。同时,努力提升服务技能,重视全民社会主义大市场知识和宣传,加大基层宣传教育投入,助推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服务改革发展。主动融入机构改革与重组、诚信建设、商度制度、监管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之中,切实解读好改革前的方案、政策,宣传好改革中的典型及效果,提炼好改革后的巩固和升华。二是服务经济建设。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在搞好行业宣传的同时,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宣传。三是服务人民群众。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热心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扎扎实实地给群众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实际问题,才能使自己成为群众的有心人、知心人、贴心人和信任人。四是服务社会发展。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声有色的宣传服务活动,纠正和消除干部群众中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错误认识。五是服务大局稳定。立足本职,放眼全局,与国内外形势相联系,把宣传工作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做好中短期与长远目标的定位,自觉为大局服务,切实维护大局稳定。(四)切实掌握发展规律,提高创新水平宣传工作的好与坏,关键是思路问题和方法问题,只有充分了解掌握了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才能将网络为我所用。做好网络媒体宣传必须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用现代的理念、科学灵活的措施去推进。在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工作中,负责宣传的干部务必做到嘴勤、眼勤、耳勤、腿勤、脑勤、手勤“六勤”,正确处理好严谨性和可读性的关系,准确把握好网民的喜好和需求,结合地方特色,融入现实生活。内容符合民众口味,既有高雅,又有通俗。迎合群众审美观点,进行平等的、说理的、循循善诱的、生动活泼的宣传,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让受众感到可亲可信、乐于接受。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引导网络舆情。(五)切实强化合作共赢,构建联合机制工商和市场监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宣传工作更是如此。宣传工作不能孤军奋战唱独角戏,必须强化合作共赢,增强协调能力,善于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宣传资源,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参与到工商和市场监管事业的发展中,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同各级报刊网站等网络媒体的联系,向编辑记者学习,给报刊网站投稿,学好用好报刊网站稿件,全面提升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工作水平;不断与媒体网站达成共识,加强合作,建立长期协作机制。(六)切实强化超前谋划,凝聚强大动力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谋划宣传工作,只有在准确做到前瞻性、预见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把握规律性,超前思考,深入调研,扎实推进,才能达到领导满意、干部群众满意的目标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尤其是对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的报道、重大典型的新闻宣传、重大舆情的及时处置,只有做到思维超前、策划超前、工作超前,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做好各项工作,才能促进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升;才能让宣传工作更加贴近工作、贴近实际、贴近需求、贴近群众,才能让宣传成果及时转化为推动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着力提升工商和市场监管宣传队伍的个人素养
工商分局监管工作意见
2012年,工商分局责任区监管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省、市局的部署要求,围绕市局“革新创优、高位开局”年主题,在科学性、有效性上下功夫,以“职责清晰、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履职高效”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巩固基础,进一步完善规范工作模式
(一)健全完善责任区工作基本规范
1、分局结合新“三定”方案,继续规范工商所的内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并建立责任区(网格)变动审批制度,实时掌握基层责任区基本情况。各工商所根据实际进一步优化、调整责任区划分和网格设置,及时变动情况事前上报分局责任区监管办公室。
2、分局在贯彻落实市局原有规范性文件,结合新版基层管理系统和今年出台的业务规程,根据实际,制定涵盖户口建档、工作计划制定、工作实施、局所互动、督查考核等在内的《工商分局责任区监管基本规范》,各工商所要认真予以贯彻落实。
(二)抓好各类业务规范的制订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