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分配思想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0 12:02: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平分配思想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平分配思想

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分析论文

一、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平问题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提出了自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分配思想。

1.以按劳分配为主: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基础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因此,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按劳分配原则,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其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生产力水平不高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原因,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但是,究竟如何坚持这一原则,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坚持平均主义分配原则,它在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的主体分配原则相对立的。平均主义实质上的不公,是导致效率下降的症结,为此我们曾付出沉重的代价。

邓小平同志早已注意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特点。他认为,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相当长时间内,我国将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也就需要我们在不同的所有制经济中,实行不同的分配形式。但始终应该坚持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主体。

2.共同富裕: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本质

查看全文

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研讨论文

摘要: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公平分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体现了中国的国情与特色。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构成了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理论精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实践性、独特的创造性。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

自古以来,公平就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目标。人们由于社会背景、经济地位和利益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公平有不同的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利益结构和人们的价值观念。面对社会转型,人们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社会公平问题便构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三十个年头,在这短短的三十年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方式、机制和体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改革之初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传统公平观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以刺激效率,促进增长,形成合理收入差距的新时期公平分配思想。

一、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平问题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提出了自己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分配思想。

1.以按劳分配为主:邓小平公平分配思想的基础

查看全文

公平是分配制度的理性基础论文

〔论文关键词〕分配制度公平效率劳动价值论

[论文摘要〕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财产是价值创造的物质条件。社会劳动成果在劳动者和财产所有权之间如何实现分配,如何认识劳动的社会正义和财产所有权的保护是建构社会分配制度的基础。社会分配制度的核心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公平是社会分配制度建构的理性基础;脱离了社会公平分配理念的分配制度就是对一切现行人类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

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问题是经济学的根本问题。前者着重解决社会财富的性质、源泉及其增长途径,其核心就是社会经济生活的效率问题;后者着重解决社会财富分配的依据、途径及其合理性,其核心就是社会分配制度的公平问题。对于它们所包含的具体问题的解决构成了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从人们津津乐道的美国负所得税制度,到效率与公平的经济学难题;无论是调整劳资关系的法律、公平税赋制度的设立,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促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新体制等制度安排的出现;无一不体现着社会收人分配制度中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不仅仅与效率一样是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而且公平分配制度的确立与经济效率提高关系密切。因此,把公平和分配当作两个不同领域的不同范畴,进而认为二者互不相干的思想是不符合人类社会经济学理论发展一般规律的看法。

一、我国社会收入分配现状的严峻性呼唤分配公平

目前,在我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指引下,社会收人的地区、行业、人均差距急剧扩大,社会弱势群体间题凸现,公平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根本性难题。有些同志无视社会收人分配领域公平原则的重要性,认为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弹性很大,很难在量上定性;缺乏共识;会因时间和空间不同而发生变化;来否定经济学中的公平分配原则,这种观点是不能成立的。首先衡量公平分配的有全世界基本上都接受的两大标准,其一是反映社会收人分配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标基尼系数:其二是经济学指标体系中经常运用的人均收人差距的比值。这两者是世界范围内公认的衡量收人分配是否公平的标准体系,由于它们是运用具体国家具体时间人们的实际收人分配统计值进行计算,因此从根本上避免了因为时间和空间变化所带来变化,是从实际的结果对现行的收人分配制度是否公平进行衡量并加以修正,而不是幻想用一个公平的标准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这是认识公平分配原则的一般基础。

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已经上升到0.45左右。根据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公平,大于0.6为高度不公平,基尼系数为0.4通常是国际上通行的警戒线。我国0.45的基尼系数已经超出了国际上通行的警戒线,进人了国际公认的收人分配严重不公平的警戒区域,说明社会的收人分配差距的拉大和贫富分化的现象已经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2002年农民人均收人2476元,城市居民人均收人7703元,表面差距是1:3.1[Z}。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城乡居民的收人差距警戒线在3.0就意味着社会安全存在重大风险,说明我国社会安全已经处于风险之中。但实际状况比表面现象更加可怕,根据邱晓华的推算,农民收人中有40%是非货币性收人,而货币性收人中还要拿出20%用于第二年扩大再生产,买农药、种子、化肥等。如果再考虑城市居民在住房、教育、医疗补贴等方面的隐性福利因素,城乡差距就是1,5,甚至1:6。因此,按照我国城乡居民的收人差距警戒线,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比值在3.5就意味在着社会安全已经处于危机的警示,再次提醒我们城乡收人差距的问题其实已经威胁到了社会的安全。2003年伴随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履新,明确提出取消农业特产税、承诺农业税每年减少一个百分点并最终取消农业税,并提前到2006年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的补贴、对粮食实行支持价格等有力措施,才使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但2004年农民人均收人2936元,城市居民人均收人9422元,二者表面差距仍然达到了1:3.2,说明城乡收人差距的形势仍然严峻。

查看全文

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的条件分析的报告

公平分配是社会充满活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细致阐述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思路——“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公平”二字被置于相当显著的位置。如何才能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的战略构想?笔者认为:公平的收入分配应当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公平。

一、确保社会成员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是实现公平分配的起点公平

所谓起点公平就是指社会成员在从事某项社会活动时具备相同或相近的起点。在现代社会中,确保社会成员受教育和就业的权利是实现公平分配的起点和前提。

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影响。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往往意味着就业机会、就业能力的不同,也意味着将来收入的不同。中外大量的事实都证明,受教育越多,掌握的知识越多,一般来说发展的机遇就越多,工资收入和生活质量也就越高。就我国目前情况看,虽然各级政府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教育不公平还是十分明显的,突出地表现在城乡教育的差距上。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人口受教育机会少,受教育年限短,教育质量低。目前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而农村人口还不足7年,相差近一倍。由于农村教育落后,导致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偏低,在农业生产中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率低,经营方式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在党的十七大的报告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优先发展教育提到了人才强国、民族振兴的高度,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设想通过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教育实行特殊政策,建立对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以及改革教学内容和考试招生制度等等办法,来解决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接近教育公平的目标。近几年,国家加大了教育的投入和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据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介绍,自2005年底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全部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贴住宿费。与此同时,国家助学体系不断完善,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助学经费达500亿元。到去年,“两免一补”政策已在全国农村全面推开,惠及全国近1.5亿农村中小学生,新的资助体系解除了社会困难群体对子女接受教育的担忧。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满足社会成员公平的接受教育而采取的有力措施。

就业关系个人的收入状况,关乎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让每个劳动者拥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也是实现收入分配起点公平的必要条件。就业平等意味着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有平等的就业权利,这一权利不因个人性别、年龄、民族、地域、文化、经济能力及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我国目前就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能否找到理想的工作未必取决于真才实学,有些名义上是公开招聘,实际上存在暗箱操作;劳动力自由流动受到种种制约,处于就业最不利地位的是农民,尤其是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农民。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思想。而要实现这一思想,就必须改革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准入、户籍管理等制度,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平等竞争;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为就业者和创业者提供诸如税收优惠政策等必要的条件;建立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以及解决零就业家庭帮扶制度。等等。一方面要通过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一方面要通过“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通过自主创业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让每个劳动者拥有自己的就业岗位和合法收入,满足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就业总量保持了持续稳步增长,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地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失业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73740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76400万人,增加了2660万人,年均增加665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从2002年的33.6%上升到2006年的37.1%,使乡村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总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66.4%下降到2006年的62.9%。2002—2006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保持在4.0%—4.3%的较低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分配的过程公平

查看全文

解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如何认识和解决贫富差距过大,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没有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及“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是强调“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注重社会公平”。对此,人们有不同的解读。这是否意味着中央关于分配的指导思想发生了转变?现就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不少人的观念中,公平是一个超历史的绝对的概念,公平就是平均分配,就是人人有份。其实,“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且是一个法律用语,在不同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中包含不同的内涵;在每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中,不同经济地位的当事人有完全不同的公平观念和标准。离开生产方式的性质谈论社会公平,离开生产谈论分配,不仅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科学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拉萨尔,曾鼓吹以“公平的分配”代替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分配。对此,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难道资产者不是断定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惟一‘公平的’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权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相反地由经济关系来产生出法权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分子关于‘公平的’分配不是有各种极为不同的观念吗?”他说,作为同量劳动相交换的按劳分配,固然体现了平等的权利,是一种进步,但这种平等的权利仍然被限制在资产阶级的框框里,对不同等的劳动者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包含着各种弊病。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按劳分配),而应当是不平等的(按需分配)。他还说,把分配看作事物的本质并把重点放在它上面,那也是根本错误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为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回顾人类历史,在所有对立的生产方式中,都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社会公平。真正的社会公平在于社会成员对生产条件的共同占有和联合劳动,在于消除等价交换、消灭阶级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但是,这一切都取决于生产力条件,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现在所讲的社会公平,都只是一定生产方式中的、历史性的、相对的公平。在我国现阶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并存和合同劳动的普遍存在是既定的前提,因此,不可能完全实现上述意义的社会公平。所谓社会公平,主要是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就分配公平来说,只要是坚持了按劳取酬和按要素分配的原则,只要是没有出现贫富过分悬殊的情况,都不能说是不公平。

社会公平只能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

有人认为,我国贫富差距过大是实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方针造成的;今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也将让位于‘效率与公平并重’,或‘更加注重公平’”。持这种看法的人,往往把社会公平单纯看作是公平分配的结果,把社会公平完全寄托于公平分配。这种看法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错误:第一,把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割裂开来。其实,分配关系不过是生产关系的背面和表现,要实现公平的分配,必须以公平的生产关系为前提。第二,把分配同分配的对象分离开来。但是,公平分配只能以可供分配的产品为前提,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品的丰富,谈论公平分配只能是空头支票和画饼充饥。

查看全文

劳动者利益的法律机制探索

本文作者:张雪强工作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学院

一、参与社会分配的劳动者之界定

作为参与社会分配的主体,劳动者应当是包括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全体劳动者,任何行业、任何职务以及城乡所有劳动人员,都应当被包含在内。对劳动者的界定,是对劳动者利益保护及其参与改革利益公平分享探讨的前提,否则主体的不确定就无法准确定位和深入分析。我们究竟对劳动者的定位是什么?是依据现有劳动法律上所指的与用人单位相对应的有雇佣关系的劳动者,还是全社会所有的劳动者?如果是全体劳动成员,那么农民是不是劳动者?如果是,那么现有的关于劳动者公平参与社会分配的法律机制就将农民遗忘了。因此,在讨论劳动者公平参与社会分配之前,非常有必要对社会分配语境下的劳动者进行范围上的划定。现有的劳动法律对农民此类劳动者公平分配权利保障不力。而包括农民在内的全社会范围内的劳动者是当前社会分配上的弱势群体。要充分体现社会分配的公平合理性,我们应当站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分配这个角度,应该包括全社会所有的劳动成员。

二、劳动者参与社会分配的内容范围

在参与社会分配的具体内容方面,劳动者可以分配的范围应当是我们整个社会在改革以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物质利益。特别是经济发展后,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劳动者应当对增加的社会物质利益进行分享。我国劳动者覆盖着整个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因而劳动者参与的社会分配也应该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分配范围上说,劳动者能够参与的领域越多,对于劳动者利益的保护而言必将越有利,充分、全面地认识劳动者参与社会分配的范围和分配的内容,能够为社会分配法律机制的完善创造空间。劳动者自身组成结构的丰富,决定了劳动者参与社会分配的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在当前,劳动者参与分享的社会物质利益主要涉及的是就业机会、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的其他收益。但就目前而言,劳动者参与的社会分配范围存在着相当多的不足。这些不足有的是社会发展遗留的问题,但在制度层面上,这也是法律保障机制的缺憾。

三、当前社会分配法律制度中涉及劳动者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看全文

初次分配兼顾效率和公平可能性研究论文

摘要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事实上是社会财富分配中效率与公平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结果。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要兼顾,不可偏废。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是通过生产要素创造更多效益实现的;而通过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打破经营垄断等措施可以逐步实现初次分配的公平。

关键词初次分配公平效率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阐述科学发展观时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是“我国发展中出现的新阶段性特征之一”。[1]追述到十六大报告,我们发现它是这样表述的:“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但是并没有把它提到阶段性特征的高度。这表明,现在党中央越来越重视这个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大局和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其实“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事实渉及倒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即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问题。

公平与效率是内生于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存在两者之间的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市场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市场公平的结果;效率是实现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是实现效率的保证。”[2]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能够兼顾,不可偏废。我们发现,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指导思想在此次报告中也发生了变化。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关于这个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表述如下:“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3]这里关键的变化在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初次分配只注重效率。其中,初次分配是指根据各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发挥的效率带来的总收益多少进行分配,高效率获得高回报,其依据主要是效率原则;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现金或实物的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再次调节的过程。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我们知道初次分配在很大程度是针对效率而言的,即收益的多少,高效率,高回报,也就是说公平在初次分配中是式微的。

在改革开放到十七大的近三十年的时间里,我们坚持的一直是效率优先的指导原则。可是随之带来的矛盾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特别是贫富差距的问题,越来越成为执政党所困扰的问题。甚至一度让有些人怀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性。“当然,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4]这个作法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是可行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渐渐的成为人们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市场的法则是优胜劣汰,其中有资本、懂管理、精技术的那部分人可能先富起来了。但是广大的老百姓却仍然被锁在祖祖辈辈经营的广袤土地上,“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仍然很突出。”[1]中国八亿多农民,当然还有其它收入低的阶层的人,他们在生产要素的占有上就不公平,也就是说他们在致富的起点上就客观的存在不公平。当然,也就很难谈得上再次分配的公平。为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这个问题,重新调整处理效率和公平的思路:即初次分配就要注重公平,而不仅仅是注重效率。

如何解决初次分配公平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从理论上来说,主要有两条路径:其一,公平分配生产要素。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公平分配,从而达到对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的公平分配;因为生产要素的占有是关键,通过生产要素产生生产效率和效益,没有生产要素的占有,就很难取得生产效益的占有,正像马克思所说的,没有生产资料的占有,“无产者的劳动不会给自己创造出财产”[5];其二,在生产要素分配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生产要素的生产收益。通过政策的倾斜或经济杠杆,使这部分人群掌握的生产要素的生产效率提高,创造更高的效益和更多的收益,以达到初次收入分配公平。其实,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现有生产资料的生产效益,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这部分生产效益在整个生产效益中的比例。

查看全文

中国市场经济道德规范的可能性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兼爱交利道德规范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起源于西方,当它传入中国以后却面临了种种问题,其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困难。墨家所主张的“兼爱、交利”思想正能给我们以启示。它告诉人们在现实的功利世界,不要放弃道德目标,在思想深处实现内圣的理想。

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常常出现道德失范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文化,既融合了西方市场经济的思想,又不违背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道德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约束着市场主体的行为,它使市场主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幸福、正义、公平等因素。因此,伦理道德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查看全文

墨家兼爱思想与市场经济道德规范论文

[论文关键词]市场经济兼爱交利道德规范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起源于西方,当它传入中国以后却面临了种种问题,其在中国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困难。墨家所主张的“兼爱、交利”思想正能给我们以启示。它告诉人们在现实的功利世界,不要放弃道德目标,在思想深处实现内圣的理想。

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常常出现道德失范的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文化,既融合了西方市场经济的思想,又不违背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道德原则

道德是一股无形的力量约束着市场主体的行为,它使市场主体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幸福、正义、公平等因素。因此,伦理道德对于市场经济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查看全文

规划和谐创新交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提出了“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等要求,明确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划要点。从提出“和谐社会”的新执政理念,到制定“和谐社会”的具体规划,实现了一个重大转变。

立足制度安排保证构建力度

如何搞好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划?首先是要理清发展思路。按照全会精神,“十一五”期间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全面落实”是说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贯彻的广度,保证广度的基础是转变不科学的发展观念与发展方式。当前,主要是要转变偏重于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与社会发展、偏重于数量和速度而忽视效益和消耗、偏重于效率而忽视公平、偏重于保护投资回报而忽视劳动报酬、偏重于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治理等发展观念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能否确立正确的政绩观。有了正确的政绩观,就不会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就不会片面强调少数群体的利益,而使多数群体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就不会片面索取自然界的“恩惠”,而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中的难点,在于干部选拔、任用与考核能否形成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一致的机制。

“加强”是说和谐社会建设的力度,保证力度的基础是立足于新的制度安排。在过去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行动在先而制度安排在后的现象并不少见。构建和谐社会不能走“先放水后筑堤”、“边放水边筑堤”的路径,必须坚持“先筑堤后放水”的道路。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制度安排,重在协调群体利益关系的制度创新,同时实现制度供给的平衡,尤其是要向经济社会地位比较低的社会群体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撑,切实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

立足制度安排,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法治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但只有各项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充分体现绝大多数民众利益的时候,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也就是说,公平立法与司法、公平建章与立制,才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证。根据我国实际需要和国外经验,应对政策法规进行公平性与反腐败鉴定,完善经济与社会规范,通过制度公平保障人民的机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