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作用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0 11:27:0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功能作用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功能作用

政府与社会的功能作用浅议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需要完善社会三大部门的平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需要减少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行为,完善权力监督制约体系。

关键词:和谐社会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监督与制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观点和“度”的观念。辩证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矛盾,不但是相克的,而且是相生的。只有对抗性矛盾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的关系,而我国现今社会整体上是非对抗性社会,社会矛盾普遍存在相生、互利、共赢的关系。矛盾一方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的。例如要快速建设城市和工业,必须更好地建设乡村和农业;要保持东南部快速发展,必须同时大规模开发中西部;要鼓励更高效率,必须实现公平;人要更长久地利用自然资源,必须同时更好地保护和造就自然资源等等。要解决好这些矛盾,达到协调、均衡、共赢、共享,显然政府在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尤为重要。加快政府管理创新,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保证和关键。政府作为和谐社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发展战略上要打破单一经济建设型政府的思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由一个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同时要充分认识和考虑不同群体和阶层的利益、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资源和制定社会行为规则,维护不同群体和阶层之间的和谐。

1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能力

公共管理是指那些不以营利(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旨在有效地增进与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调控活动。毫无疑问,政府对社会发展负有主要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发挥着直接提供、资金供给和监管三种作用。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实现了供给主体多元化,但存在覆盖领域窄、财政供养不规范、绩效管理不严格、过度市场化又缺乏严格的监管等问题。为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以保证公共服务全覆盖、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一,行政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在政府中,很少有人用“顾客”一词。大多数行政人员根本不知道谁是他们的顾客。他们只知道为领导、上级服务,而无视那些真正的服务对象。从理论上讲,民主政府的存在就是为公民服务。今天的时代已不同于工业时代,人们对政府提供的服务产生了怀疑,试图改变一切:成立各种委员会,制定新的计划,筹集资金,自愿服务等,这无疑对政府提出了挑战。为适应这种变化,政府应把顾客放到司机位置上。因为一旦顾客上了汽车,就只能希望司机把自己送到目的地,这是被动的。如果让乘客自己开车,他们就会选择自己的路线抵达终点。

查看全文

身体功能训练在舞蹈教学的作用

摘要: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和心灵碰撞形成的肢体艺术,是一种复杂的运动,要求身体各个关节、肌肉、韧带发挥到及至,良好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舞蹈的表现力和舞蹈的教学效果。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舞蹈专业技术水平,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学生身体功能的素质训练,使之贯穿于舞蹈教学和训练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舞蹈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更大提高。

关键词:身体功能训练;舞蹈教学;应用

舞蹈作为一种通过身体和心灵碰撞形成的肢体艺术,舞蹈的艺术感染力和人体运动的美学特征的完美展现是需要在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上实现的,或者可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舞蹈的表现力和舞蹈的教学效果。在舞蹈教学过程中,人体功能及人的运动形态不仅影响到舞蹈动态形象塑造、舞蹈语汇和情感的表达,而且对于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和展现舞蹈艺术的表现力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也可以说身体功能的状态对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影响至关重要。近年来在体育运动训练和教学中迅速发展的身体功能训练倍受青睐,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诸多体育运动院校和专业运动员均已采用这种训练理念,不仅能够促进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效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协调运动能力、动作运用控制能力、身体重心掌握的能力以及运动过程中身体瞬间的稳定性的掌控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预防运动训练损伤以及有助于伤病康复。笔者作为一名高校舞蹈教师,一直注重身体功能训练在舞蹈的教学中的运用,并通过实践认为身体功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对自体的认知,而且对舞蹈演员和舞蹈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和运动损伤的预防等方面有积极的成效。将身体功能训练应用于舞蹈教学是笔者在本文重点提出的观点。

一、身体功能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舞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姿和运用创新多变的高难度技巧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情绪情感,这除了对表演者舞蹈基本技能有很高要求以外,舞者良好的身体功能在舞蹈表现效果和舞蹈语汇的表达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就必然对舞蹈教学环节进行的身体功能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在舞蹈教学中应用身体功能训练是新事物,笔者通过自身实践认为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舞蹈专业技术水平,就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学生身体功能的素质训练,使之贯穿于舞蹈教学和训练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舞蹈教学质量和效果得以更大提高。

(一)身体功能训练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有助

查看全文

运动功能性元素在服装设计的作用

现如今,体育运动已为大多数人认可的健康生活方式,这为体育运动服装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普通运动服市场的饱和意味着现代运动服的变化到来。如今,人们对运动服的需求包含了功能性、美学和设计感。运动服文化与人类运动文化的历史息息相关。体育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运动服已经偏离了普通服装的范围,并逐渐演变成本身被认可的服装系统。人们对运动和健身概念以及运动服应用的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化。随着中国各种户外运动的兴起,户外运动用品市场迅速扩大,但从国内户外运动服装市场的产品结构来看,国外品牌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深受户外运动者青睐。国内部分运动服装品牌产品,由于对户外运动服功能设计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和理解户外运动服的功能。在《运动服装设计》这一书中,读者便可对运动服的设计有所了解。

现代运动服设计不仅涵盖艺术设计类别,而且涵盖该别的知识范围,并且应基于服饰美学、服装工艺技术及纺织技术等服装等要素。同时,必须特别考虑每种特定运动的特征、运动的环境要求以及对人体的全面了解。陈彬主编的《运动服装设计》从运动服色彩设计、运动服材料设计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改善运动服设计的建议。书中提出除了舒适性、功能性和创新性之外,运动服设计还必须注意美学,也应该融入一些时尚元素,使运动服看上去不那么刻板。陈彬老师主编的这本《运动服装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接近生活并且易于理解。可以用作大学运动服设计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教材。对于运动服装设计、时尚从业人员以及已经具有服装设计基础知识的服装爱好者,也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因此服装设计也应该与色彩密不可分。《运动服装设计》提到在服装中,色彩往往在最先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其次是衣服的样式,最后是衣服的面料和手工艺。因此,色彩在运动服设计的表现力和衣服的美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服装色彩设计的成功使服装更时尚,更时尚,进而可以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户外运动对服装色彩设计也有严格的要求。户外运动服色彩设计必须首先满足户外运动服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服装的颜色不仅是运动服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影响户外运动的重要因素。在运动时,运动服的颜色具有警示、保护等作用。在配色中,重要的是使得运动员在运动时容易被识别,进一步保护运动员。

《运动服装设计》还介绍到颜色对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该书大篇幅地介绍了运动服色彩的功能性。颜色本身是没有情感的,但是人们可以感受到颜色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长期生活在色彩斑斓世界中,并积累了很多视觉体验。当感官体验和外部色彩刺激相互反应时,会给人类心理带来一些情感。因此运动服中明亮的设计会使运动员感到愉快,并使运动过程更加轻松舒适。户外远足活动量很大,需要运动服可以轻松散发大量的热量和吸收汗水。因此,需要运动服的散热性、透气性和舒适性都需要特别重视。同时,户外运动期间的天气条件各不相同,运动服需要一定程度的防水性能。在多功能需求下,运动服织物已经从天然纤维演变为具有多种功能的人造纤维。在此过程中,衣服的材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棉织物具有优异的吸湿性和渗透性,但是容易褪色带来色差。因此,它通常不适合制作专业户外运动服的材料,大多数适用于休闲风格的户外服装。由于人们对运动服功能和美学的需求,运动服具有时尚感、设计感、实用功能。在服装设计中应用弹性织物、松紧带、插扣、拉链和其他运动服功能元素,都会为消费者带来特定的功能和装饰效果,读者们只要细细研读《运动服装设计》,就能将运动设计概念与服装设计结合起来,设计出更好地满足大众的需求的运动服,这也是《运动服装设计》成为各大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辅书的原因。

作者:陶婉芳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查看全文

经济法功能作用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民商法在一定程度上虽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对市场经济自身缺陷的克服却存在与生俱来的局限,这为经济法的功能实现奠定了基础;经济法的功能实现是建立在以民商法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它表现为对民商法张扬的权利的限制和对国家干预经济权力的规范;探讨经济法功能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商法;经济法;经济法功能

任何一部门法的产生都是依从于它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功能表现也总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之需要。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是商法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商法产生于商品经济初始时期,经济法产生于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后期。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经历了以民商法为基础的商品经济阶段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结果,是国家权力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经济法的功能,是指经济法作为一个有机体系,在一定的立法目的指引下,基于其内在结构属性而与社会单位所发生的,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运行)造成一定客观后果,并有利于实现法律价值,从而体现自身价值在社会中的实际特殊地位的关系。经济法功能实现是建立在以民商法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现在市场经济的自身缺陷和民商法对市场经济自身缺陷的克服存在的局限。

一、反对权利滥用

就人们认识社会现象的基点来讲,主要有两种方法论,即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按整体主义的观念,虽然社会有机体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个体的存在及每一个体功能的发挥为基础,但个体的存在及功能的发挥又都依社会的存在为条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及社会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经济条件下,个体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其取得的经济成就尤为重要。不仅如此,就每一个体来讲,社会总是先于个体存在。因此,从整体主义讲,处于社会有机体中的功能个体的权利,与其说是持有者之权利,不如说是权利保持者之社会的权能而己。故经济法不是在授予个体以权利,而是在积极地限制或防范权利的滥用,以担保权利人行使社会机能之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经济权利的行使,从个别的、短期看并没有侵犯另一权利,但从有机整体主义看,任何经济权利的行使都具有外部性,都可能对经济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整个经济机体的健康、持续运行,任何经济权利的行使都应有限度,超越限度行使权利即构成权利滥用。

查看全文

行政执法功能与作用研究论文

「出处」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编:《宪政与行政法治评论》(创刊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摘要」行政执法是行政法治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是贯彻依法行政原则、落实执政为民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而要加强、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首先必须明了行政执法的功能和作用。只有对行政执法的功能和作用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才能形成加强、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的自觉性,并找到和确立加强、改进和完善行政执法的正确途径。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和论述了行政执法的功能和作用:其一,行政执法将法从文本规定化为人们实际行为规范的作用,即实现法的作用;其二,行政执法将公民权利从“应然”变成“实然”的作用,即保障和实现人权的作用;其三,行政执法将国家的社会、经济秩序从静态设计转化为动态建构的作用,即确立、维护和保障秩序的作用。文章对这三方面作用的具体内容和实现途径进行了较详细的阐释。

「关键词」行政法治行政执法行政处理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

行政执法的功能与作用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执法与立法的关系来分析。立法是执法的前提,是执法的基础,没有立法,无法可执,无从谈执法。执法则是立法实现的途径和保障,没有执法,立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等于废纸一堆,立法调控社会关系的目的无从实现。第二,从执法与公民权利、自由的关系来分析。实现、保障和维护公民权利、自由是执法的目的,离开了公民权利、自由,执法就失去了意义,而执法是公民权利、自由实现的手段,没有执法,公民权利、自由在很多情况下就可能成为“画饼”,而且随时可能被侵犯,被蚕食,被践踏。第三,从执法与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关系来分析,保障和维护社会秩序、市场经济秩序是执法的重要任务,离开了保障和维护社会秩序、市场经济秩序的任务,执法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社会需要和存在的理由,而执法则是保障和维护社会秩序、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条件,没有执法,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混乱,人们可能不得不恐惧地生活于某种“无序状态”中。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执法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来分析行政执法的作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执法追求的理想目标,不讲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执法将失去灵魂,失去方向,而执法则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保障,没有执法,文明不仅不可能推进,而且还可能向野蛮倒退,回归野蛮。当然,执法本身亦应是文明执法。

一、执法:使法从文本规定化为人们的实际行为规范

立法和执法均是法治的基本要素:立法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为执法提供前提,提供准则,提供依据,为执法主体和执法相对人的行为提供规范,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提供基准、规则;执法解决法的实施问题,即将立法确立的准则、规范、基准、规则适用于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适用于实际的社会关系调整,使法律文本的规定在人们的实际行为中得到遵守、执行,在各种相应社会关系的发生、进行、变更和消灭的过程中得到贯彻、实现。

查看全文

企业伦理功能及作用论文

摘要:企业伦理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所不可缺少的基础建设。本文通过论述企业伦理建设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我国企业伦理建设应从树立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制定企业伦理规范、建立公开的企业伦理监督机制、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强员工企业伦理教育六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企业伦理伦理建设对策

企业伦理(businessethics)也称商业伦理,是指蕴含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及生活中的伦理关系、伦理意识、伦理准则与伦理活动的总和。[1]它表明的是一个企业为什么要存在,将会以什么方式和途径来体现和实现存在。企业伦理观反映的是企业“善与恶”的价值判断,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一个企业在其经营管理活动中,只有重视和加强企业的伦理建设,严格遵循企业的伦理规范,才能真正达到经营管理的理想境界,使企业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当前,由于各种机制的缺陷以及市场规则的不健全,引起了市场经济秩序上的诸多混乱,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假冒伪劣、偷逃税款、不讲信用等种种反伦理行为不仅影响了企业声誉、影响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且使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伦理道德水平下降,因此,正视企业伦理问题,加快企业伦理建设已迫在眉睫。[2]

一、企业伦理的功能及作用

企业伦理道德以其特有的社会功能对企业发展施以影响。在企业内部,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校正人们行为及人际关系的软约束,它有助于企业确立整体价值观和发扬企业精神,为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群体行为合理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企业外部,企业伦理是企业立足社会的保证。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积极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履行社会的义务和完成社会的使命,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1、导向功能。企业伦理是企业正确认识和处理它在社会上、市场上的角色、功能、责任、义务所不可缺少的,可以为企业正确处理它和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正确的指导原则。企业只有使自己的求利行为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整体利益、可持续发展等价值取向,即以伦理为决策导向,才能在决策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进而获得管理的成功。

查看全文

浅谈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功能作用

一、科学把握美育在党的教育方针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为实现自己的根本目标而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就是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它是确定这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教育发展的总的行动纲领,其内容涵盖了教育的性质、目的、地位、根本目标和实现途径等。因此,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社会中,不同的统治集团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即使是相同的统治集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而使得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早在1949年9月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就第一次明确了当时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任务和总方向。同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重申了《共同纲领》制定的文教政策,提出新教育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1951年3月,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首次提出智、德、体、美全面发展,使教育方针的表述更加全面简明。1952年3月,教育部提出“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这对于建国初期中国教育的改造与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又不断有不同的提法。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总的来说,虽然其内容和表述不尽相同,但在本质上都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都是紧紧围绕和回答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三个最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对“三大规律”认识和把握的不断深化,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教育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坚持了教育的目的性质(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即立德树人),规定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强调必须牢牢把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四者不能偏废、缺一不可,“美育”占据着“四大支柱有其一”的重要地位。这一教育方针,是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的,是符合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因为要实现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修养素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称之为“全面”发展。与这四个基本素质相对应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应当有其独立的位置,不能相互替代。比如说,“德育”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智育”是以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人文知识、人文修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体育”是以身体与心理方面的教育和训练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身体心理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问题。而“美育”则是以美学知识教育和审美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提高人的审美修养素质的,所要解决的是人的审美观及审美鉴赏力、审美感受力和审美创造力问题。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最主要的途径。我们作为高校的艺术教育者,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自觉。

二、正确看待当前学校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其问题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的解释,“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以情感和想像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主要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建筑、雕塑、文学、摄影、戏剧、电影、曲艺和新兴的电子游戏等。在现代社会中,一般来说,“艺术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艺术教育,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专业艺术教育”,是指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艺术理论教育与艺术实践活动,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开设的艺术专业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广义的艺术教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通过对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们的艺术鉴赏力和审美修养的教育。我们在这里所谈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就是从广义上讲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近年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推进下,无论是中小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又为大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教育部体卫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2016年4月曾透露,从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课程方案》起,每年对200余所普通高校一年级新生美育调查表明,近80%的被调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了正规的艺术课堂教学,掌握了一定的艺术知识与技能,具备了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目前,我国已有449所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校,增进了中小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了解及感情。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来说,《课程方案》明确规定了限定性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程两大类公共艺术课程,要求普通高校应把它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其中,设置有《艺术导论》、《美术鉴赏》、《书法鉴赏》、《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戏曲鉴赏》等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和4类8门任意性选修课程,要求教育部部属学校、“211工程”学校,以及省属重点学校应开足开齐限定性选修课程;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有条件的学校应将任意性选修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同时,明确规定各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人数配备及其比例。从此以后,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有关报告显示,近十年来设置艺术类专业的高校增加数千所,很多学校开设了很有特色的艺术教育课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在艺术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课程等方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我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但在整个高校教育中,公共艺术教育依然是最薄弱的环节,仍存在诸如艺术教育管理架构尚未理顺、考核评价机制欠缺,高素质的艺术师资短缺、教师所涉及的艺术领域也较狭窄,艺术课程开课率不足、课程设置取决于艺术教师的专业兴趣,学生艺术活动参与面小、选修课报不上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独特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作为高校的艺术教师,要主动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充分认识和发挥艺术教育应有的功能作用,努力推进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深刻认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所独具的功能作用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说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是“启蒙”、是“基础”的话,那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则是“自觉”、是“升华”,是发挥这种潜移默化作用的主要阵地,是实现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的主要途径,具有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特的重要作用。这种独具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通过艺术教育教学,能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审美观念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形象是构成艺术作品的基本要素,形象性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是艺术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最基本的特征。艺术中的形象是有“意味”的形象,是艺术创作者经过理性选择与深邃加工,并融入其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和基本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理解的形象,而不是对客观生活图景的随意照搬。在艺术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的鉴赏与评析,就能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使他们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我军院校的优良传统中,艰苦奋斗是一面醒目的旗帜。革命战争时期,军校建设环境十分艰苦:经费短缺、物质匮乏、学习环境艰险。军校鼓励学员自力更生,自己建校舍、做教材、开荒种田、粗衣砺食,克服种种困难,以艰苦奋斗为燧石,磨砺学员不惧一切艰难险阻的意志品格。抗大时期,许多青年学员来自较为优裕的家庭,初入学时吃不惯杂粮、穿不惯粗布衣、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但经过一段时间锻炼,在克服诸种困难过程中,用汗水和毅力洗刷了骄娇之气,成长为体魄健壮、思想健康、情操高尚、能吃苦耐劳的优秀抗日骨干。民主革命时期我军院校艰苦奋斗的作风,也成为我军院校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成为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来源。

查看全文

德育功能对素质教育的作用论文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总书记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德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意识到德育是素质教崐育的核心,我校坚持把德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长期以来,我们根据校情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了“三全”(全员、全程、全控)育人的体系,注重德育队伍的素质培养,注重德育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渗透性和主动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暑期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其中有一年是市政府颁发的),福建省教育先进单位、省、市文明学校、市“科教兴市”先进单位、中国健康促进学校等八项综合荣誉和26个单项荣誉称号。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提高素质为前提,优化德育干部队伍

德育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我们学校德育队伍存在着“二多一少”现象,即年轻的多、新老师多,德育教龄长的少。而今天的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社会的问题往往会波击校园,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

1.加强师德规范教育

我们要求并引导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一旦是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的升华,他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我们制定了“教师文明行为十应十忌”条例,我们常组织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也注意树立我校教师队伍中典型先进人物的形象,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大大增强了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近年来,我校德育队伍荣获校级以上各级各类先进的达118人次。

2.加强德育队伍的培训和理论学习

查看全文

企业文化作用与功能论文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某种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准则、道德准则等。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自身的管理风格和精神风貌,是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的意识形态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灵魂”,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企业在激烈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取得成功的法宝。

企业文化是以观念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于员工的思想,用以调节员工行为,是一种非直接的、又是更深层次的企业管理,其作用是毋庸质疑的。从大量事实中不难看出:处在同一经济区内的一些企业,论其规模、经营方式、市场条件等基本因素相似,但实际经营效果却相差甚远,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尤为明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那许多相似之处,还有员工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经营哲学以及由之派生的服务水平等等的不同,而这些正反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功能

美国IBM公司总裁华特曼在《企业与信念》一书中说过:“企业的成功主要是跟它的基本哲学、精神和驱策动机有关,信念的重要性远超过技术和经济资源…...”(彼特斯•华特曼《追求卓越》第25页)。许多经营管理学家也都认为,企业能长盛不衰的关键在于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取成功的秘诀。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导向作用。现代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开放的社会系统,其行为标准体系是否符合企业生存发展,决定着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全体员工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集中反映,在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定向与规范作用,它为企业决策行为提供了一个清晰明确的坐标系统,促使企业始终把企业的价值观看作是制定企业经营决策的最终依据和衡量方案决策优劣的最终尺度。在“一切为用户着想”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目标制定就必须以产品的服务及对顾客有益为出发点,用“制造最好的产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来要求员工;在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中,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式,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则是统帅企业一切经营决策的灵魂,达到消费者与经营者双赢的目的。同时,企业文化还可通过自身强大的感召力,把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团结起来,引导到先进的目标上去。企业内部各部门在制定本部门工作目标时,首先遵循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观,一旦由于工作性质、角色差异和利益差别产生矛盾时,企业文化也可凭借它所特有的目标协调作用促使各部门自觉进行调整,达到理解与沟通,从而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工作关系。

2.凝聚作用。一个企业要搞好经营管理,必须使全体员工在统一的价值观指引下,产生对企业目标、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企业文化的一个特殊功能,就是以一种特有的整合力和推动力,促使人们遵从企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习惯等,从而使人们的行为汇聚导向终极的企业目标。企业文化就象粘合剂一样,持久广泛地加固、充实着企业的经济、政治等刚性部件,使员工能够在一种自主自觉的意识中以企业利益为坐标,调整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为企业无私奉献。

查看全文

德育功能对素质教育的作用论文

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江总书记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对德育的重要性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意识到德育是素质教崐育的核心,我校坚持把德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长期以来,我们根据校情特点,面向全体学生,形成了“三全”(全员、全程、全控)育人的体系,注重德育队伍的素质培养,注重德育工作的经常性、针对性、实效性、渗透性和主动性。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暑期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其中有一年是市政府颁发的),福建省教育先进单位、省、市文明学校、市“科教兴市”先进单位、中国健康促进学校等八项综合荣誉和26个单项荣誉称号。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提高素质为前提,优化德育干部队伍

德育干部队伍素质的优劣,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成败。我们学校德育队伍存在着“二多一少”现象,即年轻的多、新老师多,德育教龄长的少。而今天的社会是高科技的社会,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社会的问题往往会波击校园,给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为适应新时期的需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强,职业道德水平高、管理方法科学的德育工作队伍。

1.加强师德规范教育

我们要求并引导德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生观,增强师德信念和师德修养。教师一旦是发自内心的,对某种道德的义务形成坚定的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就会达到师德水准高境界的升华,他就会坚定不移地、满腔热情地对教育、对学生实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自觉地创造性地激发自己的力量和才华,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我们制定了“教师文明行为十应十忌”条例,我们常组织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也注意树立我校教师队伍中典型先进人物的形象,使大家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大大增强了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近年来,我校德育队伍荣获校级以上各级各类先进的达118人次。

2.加强德育队伍的培训和理论学习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