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0 11:19: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功能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功能性消化不良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施治;气机
论文摘要:阐述了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通过对其病因病机的讨论,总结各医家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提炼单方验方,并结合西医学,探讨发展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提出可行建议。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在治疗上,西医一般采用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抗抑郁药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效果尚不够理想,且存在成本较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将主要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对于FD的病因病机认识,陈氏[1]认为其病机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木克土、脾虚木乘导致的脾胃升降失司。梁氏[2]认为FD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因病机为脾气胃阴不足、纳化失常、易感湿热,或肝气疏泄失常、肝胃不和,致胃中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严氏[3]强调胃气不和、胃络瘀滞也是FD的重要病理机制,在辨治时注重血瘀兼证。刘氏[4]认为肝郁在FD的发病机制中占居主导地位,并可导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脾胃不和、胃阴亏虚等兼证。陈氏[5]认为情志不遂,或邪犯脾胃,或饮食劳倦等导致脾胃气机失常是FD发病的中心环节。通过理论学习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中医脾主运化而升清,脾气升,胃气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气机失常从整体上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胃酸分泌异常及胃运动和排空功能异常。
2分型论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施治;气机
论文摘要:阐述了现代医家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通过对其病因病机的讨论,总结各医家对该病的辨证分型,提炼单方验方,并结合西医学,探讨发展中医学对该病的治疗,提出可行建议。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专科门诊的一半。本病的特点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与胃肠动力障碍和内脏感觉过敏有关。在治疗上,西医一般采用促进胃肠动力、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抗幽门螺杆菌、抗抑郁药及心理护理等措施进行对症治疗,效果尚不够理想,且存在成本较高,副作用明显等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将主要研究现状总结如下。
1病因病机
对于FD的病因病机认识,陈氏[1]认为其病机多由于情志不舒、肝木克土、脾虚木乘导致的脾胃升降失司。梁氏[2]认为FD乃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病因病机为脾气胃阴不足、纳化失常、易感湿热,或肝气疏泄失常、肝胃不和,致胃中气机壅滞,不通则痛,不降则痞。严氏[3]强调胃气不和、胃络瘀滞也是FD的重要病理机制,在辨治时注重血瘀兼证。刘氏[4]认为肝郁在FD的发病机制中占居主导地位,并可导致寒热错杂、气滞血瘀、脾胃不和、胃阴亏虚等兼证。陈氏[5]认为情志不遂,或邪犯脾胃,或饮食劳倦等导致脾胃气机失常是FD发病的中心环节。通过理论学习的实践经验,我认为中医脾主运化而升清,脾气升,胃气降,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脾胃气机失常从整体上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胃酸分泌异常及胃运动和排空功能异常。
2分型论治
歌唱艺术情与气功能性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的音乐只是机械的声响组合不能感人;歌唱是发声的艺术,没有良好的呼吸就不会有动听的歌唱。“情”和“气”构成了歌唱艺术的核心,处理好“情”和“气”的关系是决定歌唱艺术效果的关键。我国传统乐论中对于音乐的本源和本质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音乐起源于“情”,这种观点以《乐记》为代表;二是认为音乐起源于“气”,这种观点以《声无哀乐论》为代表。两种理论观点看似矛盾对立,但是对于歌唱艺术来说却是互补统一的。“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善歌者必调其气”都是极富审美价值的理论命题。本文尝试从传统歌唱理论出发,对歌唱艺术中“情”与“气”的功能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探究其精髓,为现代声乐演唱及教学提供参考。
一、歌唱艺术中“情”的功能性
歌唱艺术中的“情”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词曲作者的主观情感,也就是物化于作品中的原始感情;二是歌唱者对于作品的情感体验,即二度创作中对原始感情的理解;三是歌唱表演时演唱者的真情实感。“情”的这三方面内容并不相同,但是三者又辩证统一地融为一体,共同决定着歌唱表演的艺术效果。
1.创作者的原始情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礼记•乐记》的《乐本》篇说:“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就是说音乐作为主体性艺术,其产生的根源就在于主体的情感,即“感于物也”。这种感情体验表现为声音就成为音乐。情感体验不仅可以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灵感,而且也构成了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1](P270)也就是说,音乐是从声音中产生的,它的根源也在于人心受到事物的触动。《礼记•乐记》所列举的六种声音不是本性造成的,而是因为受到具体事物环境的感触而产生的。这是认为音乐是主体感情的表现,不同的感情表现为不同类型的音乐。虽然历史上也有一些音乐理论家否认音乐具备情感因素,如嵇康就认为“声之与心,殊涂异轨,不相经纬”。这样的观点固然有其理论上的依据,但是音乐作为情感的艺术,其主体性是不容抹杀的。因为音乐毕竟是人为的产物,不同于纯粹的自然声响。片面地抹杀音乐中的主体性因素将难以自圆其说,所以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又强调“平和”精神,他所说的这种“平和”精神其实质就是主体性因素,而主体性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情感,所以音乐是主体的艺术,或者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已经完成的音乐作品固然客观独立地存在于世界上,不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物质不过是它的“外壳”,其本质是物质化了的创作者的原始情感,也就是说创作者的原始情感构成了音乐的主要内容。因此,原始情感的主要功能有两个:其一,它激发创作者的创作灵感,是声乐作品创作中重要的动力因素;其二,它构成了音乐作品的主要内容,凡是能够打动听众的优秀作品,无不具备丰富而深刻的原始情感。
2.演唱前的情感体验:“未成曲调先有情”原始的情感经过物化已经成为抽象的音乐符号,它的传达需要歌唱表演者的理解、吸收和转化。因此,歌唱表演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对作品情态结构的体验。在演奏或演唱之前,表演者必须首先把握作品的基本感情。只有确定了歌曲是悲、是喜、是怒、是欢,才能有的放矢地准确传达这种情感。清代音乐家徐大椿对于演唱者的情感体验极为重视,他在《乐府传声•乐情篇》中说:“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必唱者先设身处地,摹仿其人之性情气象,宛若真人之自述其语,然后其形容逼真,使听者心会神怡,若亲对其人,而忘其为度曲矣。”“唱者不得其情,则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音绝妙,而与曲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1](P827)在艺术表演中,歌唱者的情感体验要建立于尊重作品原始情感的基础之上,不能完全按照主观个性歪曲客体的情感内涵。但是另一方面,表演者又不能机械地理解作品中蕴含的原始情感,毫无创造的展现作品情感。古今中外成功的表演者在表演中无不表现出主体个性与客体作品的平衡统一。尽管同一首作品的原始情感是固定的,但是不同的演唱家对它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这种理解也会深刻地影响歌曲演唱的气质和风格。比如在演唱《吐鲁蕃的葡萄熟了》这首歌曲时,女中音歌唱家罗天婵与关牧村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歌曲中内蕴的情感内涵。罗天婵以圆润明亮的歌声充分抒发出姑娘沉醉在爱情中的欢乐,而关牧村则时而低声倾诉、时而直抒情怀来表达姑娘心中缠绵的情意[2](P312)。事实上,在具有行为艺术特性的艺术活动中,艺术行为主体的即时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行为的效果,书法是这样,音乐也是这样[3]。因此,演唱者的情感体验实际上是演唱者的个性情感与原始情感交融的产物。准确地把握作品中的原始情感是演唱能否成功的基础,如何把握原始情感、如何将之与演唱者的个性相结合决定了表演的风格和气质。
3.演唱中的真情实感:“情声须合”如果说演唱之前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是表演的基础的话,那么演唱中表演者的真情实感则直接决定了表演的艺术效果。离开了真情实感的表演只能是机械的、概念化的表演,否则,即便用哭腔或愁眉苦脸来表现悲哀的感情,看上去痛苦但并不会感人,甚至有可能引起相反的效果。表演者在演唱之前对作品情感的把握要准确、深刻,而演唱中对情感的表现要真实、自然,两方面缺一不可。歌曲演唱中的“声”、“情”关系是一对矛盾,如何处理这对矛盾是表演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一般说来,“情”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情”构成了作品的基本内容,融合了演唱者的情感体验,它既是情感表演的依托,又是演唱要表现的对象,而“声”是从属的地位,它是传达感情的物质材料,“声”的运用应该服务于“情”的需要。尽管如此,表演者不能机械、生硬地处理“声”、“情”关系。因为两者的地位是从宏观的、总体的角度来说的。具体到歌曲演唱过程中,“声”与“情”处于动态的平衡当中,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离开了“情”则“声”不能感人,而离开了“声”则“情”无法传达,只有将两者辩证地统一在一起,才能使塑造的音乐形象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
功能性便秘治疗研究论文
【摘要】中医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独特的疗效,既有通便之功,亦可调整紊乱的胃肠道功能,又无泻药导致电解质紊乱之虞,且不易引起药物依赖性。临床常用的汤药、耳针、推拿以及穴位敷贴等方法均具有潜在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中医药疗法;当归龙荟丸/治疗应用;针刺
便秘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时间过久,秘结不通,让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除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症状。在临床上根据是否有器质性病变而划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
1病因病机
中医对于便秘的病因病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有:“跗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明李中梓《医宗必读·大便不通》:“分而言之,则有胃实、胃虚、热秘、冷秘、风秘、气秘之分”。蔡淦[1]认为便秘分为气秘从肝脾肺论治,顽固性便秘从气血论治,阳虚便秘从脾肾论治,阴血亏虚便秘治当养血滋阴,润燥通便。陈延[2]认为治疗便秘:(1)当重视气机调畅;(2)重用风药,行肠中气滞;(3)三因制宜,勿专事攻泻;(4)因虚致秘,塞因塞用。李国峰等[3]认为治疗便秘的过程中要重视对血的重视,尤其是对于顽固性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的病变属于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脾胃肝肾的功能失调有关,如胃热过甚,津液耗伤,则肠失濡润,脾肺气虚则大肠传送无力,肝气郁结或气郁化火伤津则腑失通利,肾阴不足则肠道失润,肾阳不足则阴寒凝滞,津液不通,皆可影响大肠的传导而发为本病。便秘的病性可概括为寒热虚实4个方面,燥热内结于肠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实秘,气血阴阳亏损者为虚秘,阴寒积滞为冷秘或寒秘。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者为虚秘。临床常见多种证型同时出现。
校园文化功能性构建
校园文化是指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不仅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利用校园文化的多种功能,从文化教育层面上深入开展德育工作,是现阶段开辟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德育工作质量的创新点之一。
一、大学校园文化对德育工作的重要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精神和品牌的重要体现,对实现高校德育目标、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以下几点重要功能:
1.价值导向功能。先进校园文化的发扬使校园内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人们树立时代精神。它熏陶和约束着广大师生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意志品质,促使广大师生提高思想境界,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奋斗动力,共同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2.团队凝聚功能。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认可的价值观念。由于共同创造,师生员工对它有着血肉相连的紧密感和亲切感。同时校园文化渗透进校园方方面面,对师生具有无形的不可估量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有助于学校上下同心协力,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共谋学校长远发展。
3.性格激励功能。一方面,是一种对个人的性格激励作用。激励教师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激励学生艰苦奋斗,立志成才;促使全校形成振奋精神、你追我赶、公平竞争、互相学习的激励环境与机制。另一方面,是一种对精神、文化的反激励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反作用于自身,从而产生深刻的自身变革,使校园文化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提高,在一种内循环的模式下激励文化本身的推陈出新。
地铁公共艺术的功能性和审美性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地铁已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而地铁公共艺术也不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于城市的建设之中,更多的是以多样的形式存在于地铁空间中,譬如:以壁画、雕塑、浮雕、镶嵌、影像艺术等等形式存在于地铁空间。地铁公共艺术代表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展示着城市的精神风貌和历史文化,与此同时还体现着人文情怀的交流。多样化的地铁装饰可以借助视觉语言的刺激,分散进入地铁空间的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不安、紧张和沉闷的心情。进而还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加强大众参与感。
关键词:地铁;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城市
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存在于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艺术概念赋予传统艺术形式一种新的生产机制,即表现形式和价值。它是过去艺术形式的转变和更新。公共艺术与城市密切联系,譬如南京地铁公共艺术不仅仅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的风貌,还体现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人文价值,也是一个城市的精神纽带。
一、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
自世界上第一条地铁1863年于英国伦敦建立开始,地铁的视觉传达设计和公共艺术的设计就高度受到重视,并且不断的进步与发展。根据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地铁环境的建设几乎是发达国家无不关注的城市文化艺术建设对象。不管是西欧国家还是中国都会综合运用城市自身的文化和历史特征,结合某特定的城市特点,来进行装饰地铁空间,以便宣传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规范地铁的视觉环境,创造一个可以持续长远发展的特色地铁。
二、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功能性
广播的时代功能性之议
摘要:广播在不同的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广播媒体也在以与时俱进的姿态活跃在人类传播事业的舞台。从早期的强势发展到今天的“曲折中前进”,广播媒体始终保持着自身独有的特点,为人类传播事业发挥着作用。本文以时间为主轴,以历史事件为扩充,浅述笔者对广播事业在当今时代依然不可取代的社会功能的认识,旨在拥护这一媒介“经典款”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广播社会功能时代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物质生活的便利,更为人类的传播活动提供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1838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开启了人类的电子传播时代。随着广播、电视和今天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人类的传播活动成为一种新兴媒介叠加的过程,受众拥有了更为广阔的选择权利。而广播作为电子传播的“经典款”,其社会价值和功能依旧存在,它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一:诞生初期的广播媒体——军事通信和电波管理的需要
1906年,美国人费森登首次用自己的实验电台播出了一段广播节目,这作为人类传播发展历程的里程碑之一为电子传播时代进行了隆重剪彩。广播的诞生引人注目的重要原因正是它充分体现了电子媒介所蕴含的社会功能与历史意义。人们常以广播作为大众传播时代的开端,而它在诞生初期所表现出来的不凡功力也为这一沉重的角色提供了说服力。人类历史第一次进入家庭的大众电子媒介就是广播,由于军事通信和电波管理的需要,广播事业一开始就处于各国政要的严格控制之下。早期的广播最为明显的功能不是提供娱乐,而是服务于各国的政治、军事领域。广播的普及率不高,然而却成为各国军事通信和电波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20世纪20年代至“二战”时期的广播——商业功能和军事功能的叠加
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9年12月,选取本院治疗的50例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及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集束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症状评分、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经过干预后粪便性状、排便间隔、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直肠堵塞感、症状总积分比对照组低,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改善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老年功能性便秘;生活质量
21世纪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随之而来的便是老年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其中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高达30%。老年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一种非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经常性大便干燥、排便困难的疾病,长期便秘则会直接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1]。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有着病情复杂、病程较长以及多种疾病共存的现象。集束化护理则是以循证科学为基础,用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快康复进程的一系列护理措施,而通过心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利于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本研究就集束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精神科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做以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剔除不愿配合且有严重精神病史或意识障碍的患者。本次研究经本院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积极配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女11例,男14例;年龄65~81岁,平均71.45±2.84岁;病程1~7年,平均5.12±0.68年。研究组女13例,男12例;年龄66~80岁,平均72.84±2.55岁;病程1~9年,平均6.91±0.59年。两组患者在干预前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性日常护理,并督促患者合理安排日常作息,多饮水,科学饮食,督促其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合理增加运动量,指导患者正确的排便姿势。研究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联合心理干预,集束化护理具体措施如下:①适量运动疗法。安排患者观看健康教育片,让患者直观了解到肛直肠的运动,并学会收缩和放松肛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转腰等相关训练。每次30min,每周2~3次。②按摩疗法。选取专业护师对研究组成员进行统一指导,按照穴位按摩操作流程,对足三里、手少阳、耳穴,每个点穴位以大拇指为中心顺时针按摩,环形走位。腹部按摩主要是以肚脐为中心展开按揉,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相结合,每次20min,每天2~3次。护理过程中应有专业护理人员全程参与,指导患者按摩的强度和力度,纠正其手法,并保证操作的有效性和连贯性。患者身体如有不适,护理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心理干预措施包括:①患者入院后评估其心理状态,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通常渴望倾诉,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予以患者关怀、开解,并鼓励其将心事倾诉;②通过与患者交流,发现患者负性情绪的原因,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干预,并通过沟通交流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③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老年患者因便秘导致的症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其产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说明疾病病因、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告知其保持良好心态及遵医行为可改善疾病预后,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④通过向患者分享治疗成功病例,使患者增强治疗信心,消除焦虑情绪。1.3观察指标。①临床症状评分:于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对患者的粪便性状、排便间隔、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肛门及直肠堵塞感、症状总积分等方面进行记录评价。根据粪便性状:0分为4~7型,1分为3型,2分为2~3型、3分为1型,排便间隔:0分为1~2次/d,1分为3~4次/d、2分为≥5次/d;排便困难程度按照0~3分、排便不尽感按照0~3分划分、肛门及直肠堵塞感按程度划分为0~3分,症状总分为各症状总和,记录的数值越高,则代表患者的症状越严重。②心理状态评估: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vescale,SDS)[2]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两项量表均为20项,总分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心理状态越差。③生活质量测评: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MOS36-itemshortformhealthsurvey,SF-36)[3]评估患者,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生活质量,问卷包括36条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代表生活质量就越高。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功能性面料在休闲童装设计的应用
摘要:为了改变目前休闲童装功能性与结构合理性缺失现象,提高休闲童装的健康性、舒适性。对SORONA面料的多功能性能进行综合性分析,结合休闲童装设计需求,尝试在休闲童装设计中融入SORONA功能性面料,并对其功能性设计和工艺技术进行研究,最后从色彩、工艺、结构上提出具体改进方案。认为SORONA面料所具有的功能性特性,能够给休闲童装设计提供多种选择,同时可以广泛应用于多品类服装中,满足人们对自然、舒适、美观、健康的时尚需求。
关键词:SORONA功能性面料;休闲童装;设计需求
21世纪人们对服装有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服装可以被赋予环保、防污染、安全防护、健康的功能。[1]在童装领域此类需求更甚,随着80后90后妈妈逐渐成为童装消费主力军,童装的消费趋势变得愈为复杂,童装的功能性需求被广大品牌商重视起来。高科技面料的快速发展,也给服装材料带来了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所以应运而生了抗菌、防螨、吸热、抗紫外线、保暖、吸汗透湿等各种功能性的服装面料。[2]通过探索功能面料的科学和技术特征,结合人体工学的细致研究对休闲童装的功能设计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针对新型服装材料的具体性能,已经有许多研究者从多方面做过研究,本文以SORONA纤维开发的功能性面料为休闲童装设计的主要材料,拟从SORONA纤维面料的性能与应用价值入手,探究功能面料性能特点、应用价值及优势。并针对休闲童装的色彩、工艺、结构提出具体设计方案。
1SORONA面料的性能和应用价值
1.1SORONA纤维原料。由美国杜邦、海兴材料、众享实业协作创新的最新成果SORONA,是科技创新领域的又一里程碑。SORONA聚合物源自每年可重复生长的植物性原料,其40%的原料来自于玉米。是一种以1,3-丙二醇(PDO)为主要原料的“智能型”聚合物,核心PDO来自植物淀粉葡萄糖。业界把SORONA称为“智能型”的聚合物。SORONA纤维与聚酰胺纤维相比,SORONA纤维工艺可减少37%的石油资源消耗,节约30%的能源使用,并减少63%的温室气体排放。它很好的结合了生物科技、天然植物和清洁纤维加工技术,[3]能给纤维、织物、特种树脂产品、无纺布等带来独特的性能。1.2SORONA纤维的性能特点。SORONA纤维作为一项突破性的新型生物基聚合物,它变化多端的用途来自于PTT聚合物的曲折分子链结构,无论织物是纯SORONA纤维制成还是与其他纤维组合使用,都具有卓越的性能。[4]在服装方面,SORONA集尼龙和涤纶的优点于一身,不同程度地改善纤维素和纤维面料的手感、尺寸稳定性、起毛起球性、抗紫外线和氯、抗污和免烫等性能,面料的拉伸回弹性、保温性、透气性和抗静电性能可以达到穿着舒适性要求,同时具有吸湿排汗功能和形态记忆功能,不易起皱,并耐用,为针织内衣面料和中高档休闲针织品的开发提供了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触感柔软:SORONA纤维本身触感柔软、模量低,在同种受力状态下能够产生较大形变,因此用SORONA纤维所织成的面料具有触感柔软的特性。它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厚重的棉服呈现修身的外观效果。保暖性:在保暖棉中融入SORONA纤维。生产厂家通过它可塑性较高的特性,结合特殊保暖制作技术工艺,从而使织物面料发挥出色的保暖性能。拉伸与回复性能:SORONA纤维特有的晶体形态和分子结构会导致应力变形发生在晶体区域,从而完全回复纤维。织物可以被赋予大约20%的弹性。与传统的保暖材质相比,它在诸如拉伸和弯曲的极端条件下不会被撕裂,所制成的织物不易起皱和变形(图1)。耐水洗性能:根据AATCC135号的测试方法,经过3轮运用不同干燥方法的水洗后,含有SORONA纤维的保暖棉可以达到3.5至4级的标准。易染色性能:SORONA纤维具有优良的染色性能,并具有鲜艳的色度,其最佳上染温度是100℃,较普通涤纶低约30℃,且SORONA纤维染色深度高,对面料色彩的呈现没有局限性。1.3SORONA功能性面料的应用价值。SORONA功能性面料为功能性服装提供了优质的性能组合。SORONA功能性面料以它柔软、保暖、回弹性好、耐水洗、易染色的显著优势,赋予面料柔软的弹性和出色的防护性、保形性。此外,对于面料厂和成衣制造商而言,用SORONA纤维制成的面料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染色,并且具备很好的色牢度。[5]SORONA功能性面料还可与其他环保型面料相融合,借助面料本身的特性提升服装的使用性能。同时SORONA纤维可与棉、麻、毛、尼龙和聚酯涤纶纤维等其他纤维混合使用:与棉或麻混纺,可以增加柔软性和舒适弹性,并且不容易起皱;与羊毛混纺,可以增加羊毛的柔软性和耐用性。SORONA纤维所具备的独特优点可满足各种终端服装的应用需求,它可以使内衣更细腻柔软,令户外运动服和牛仔服更具舒适弹性,使外套不易变形。总之,SORONA功能性面料拥有不同的特性和状态,具有多材质、多方式的灵活使用价值。[6]
2SORONA面料在休闲童装中的应用分析
儿童功能性服装设计论文
【摘要】儿童功能性脊椎矫正服装设计研究是针对日常生活中“脊椎微畸形儿童”,通过对其在已畸形或者存在畸形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分析,从而设计研发的一种功能性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脊椎;服装;儿童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的问题,因此功能性服装的需求大大增长。功能性服装的发展前景确实是不可估量的,根据专家预测,21世纪全球服装业将发生巨大变化[1]。这些服装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还利用科学技术增加了与生活的联系。在一个大范围内,同样是功能性服装,但是它们针对的消费者年龄阶段不同,对于0~14周岁儿童,其身体在生长过程中脊椎往往受不正确的姿势影响发生改变,儿童功能性脊椎矫正服装可以很有效地预防及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把科技运用在服装中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项目研究背景
人的身体机能是从哪里开始开始变老的呢?有的人说是从头发,有的人说是从腿部,也有的人说先从眼睛开始。其实,人的变化是先从脊柱开始的。科学家预测,跟随时代的发展,当代人的寿命本应在120岁左右。但实际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却不到80岁,因为脊椎病让人的寿命缩短了三分之一。在实际生活中,许多老年人的思维还是很灵活,但身体上的变化使他们却步难行,当遇到各种疾病往往会产生诸多麻烦,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脊椎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体骨骼结构中最复杂也是最重要的“支柱”,它支撑整个人体的重量,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总干道,由于脊椎和骨盆在力学上紧密联系,其中有的部分对整个脊椎起主导作用。所以,每一块椎体发生变化,都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脊椎在人体骨骼结构中具有环环相扣的特殊功能。脑神经都经由脊椎到达人体的各个器官,它也是人体的控制中心。一旦“控制中心”有了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神经产生压迫,从而影响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因此,脊椎的健康与否关系着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长短[2]。将头和躯干的重力及弯矩传递给骨盆;保证肌体、头、躯干和骨盆充分的生理活动;保护脊髓免遭外力损伤,并能保持正常的生理弯曲及脊柱的内外平衡。这是决定脊椎健康与否的3个要素。这种机能是人一生都需要的,但是从儿童学习走路时起,就开始对自己的脊柱进行着挑战。并且很容易在日常生活、学习、运动和工作中受到影响,所以近年来脊柱相关疾病越来越普遍,并呈低龄化发展。许多儿童由于脊椎的位移产生了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和颈肩腰疼痛等症状,但由于人们对脊柱病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常常错过对脊椎病的最佳治疗时间,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脊椎位移加重,椎间盘退变突出,脊柱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等危及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的脊椎疾病。因此,预防脊柱疾病的发生首先从儿童抓起。如加强正确的姿势训练来保持脊柱的相对稳定,并要求儿童尽可能远离一些现代科技产品,如电脑、电视、电话和空调等。尽可能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和不超过脊椎生理曲度活动功能的运动,在平时生活中养成坐正、站直和躺平的好习惯,注重颈背部及腰部肌肉的锻炼。因为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的成长发育期,也是脊柱的快速成长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脊柱健康的基本保证,所以要倡导脊柱健康新理念应从儿童时期树立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人体生理健康。
2儿童功能服设计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