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0 10:47:5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民意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研究论文

[摘要]公民意识的生成是一个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的客观条件下,在民主政治和法治建设实践中官吏和民众双向互动的过程。培育公民意识应全方位构建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为此,必须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民主政治,培育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开展公民教育,发展公民文化。

[关键词]公民意识法治市民社会公民教育

眼下关于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与公民意识的呼声越来越高,对于公民意识的作用、意义、结构与内容等,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给予较详细的论述,然而对于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如何培育公民意识的探讨却较少,笔者欲从这一角度分析当代中国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并根据公民意识自身生成机制,对如何提高当代中国公民意识提出建议。

一、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现状分析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一,它是公民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包括公民对自身的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社会基本规范的感知、情绪、信念、观点和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自律、自我体验;还包括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自我价值、自我人格、自我道德的评判,对实现自身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所采用手段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群体的情感、依恋和对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心理的倾向[1]。

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社会结构日趋复杂,涌现出了很多新兴社会阶层;社会内容日趋丰富,不仅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达到小康水平,人们在不断提高自己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社会流动性增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农民工的流动,城市之间的人才流动,国内与国外之间的人口与资本流动,都显著提高。社会的进步与变革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上的深刻变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有力荡涤着腐朽的封建思想文化,催生新的进步的思想观念。伴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平等公正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都有了明显的增强,这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保持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完成我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根本性转变有重大意义。

查看全文

公民意识培育研讨论文

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时代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会意识。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三个层面。其作用在于指导和规范公民依法行使自身权利,维护个体利益,履行应尽的义务,积极地进行政治参与,主动监督国家立法、司法、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情况。但由于历史的、现实的种种原因的影响,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水平仍然不高,这无疑制约了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毋庸置疑,公民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培育公民意识更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在教育、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内开展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提升公民教育的效果

在公民教育的实践中,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很好地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并实现学校一家庭一社会在公民教育问题上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约有3.67亿,约占总人口的28%,他们是国家未来的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在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行而有效的公民教育,促成其权利意识、民主平等意识、法制纪律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公民所应具备的意识的形成,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一)校内公民教育应发挥主渠道作用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根据该国宪法享受权利,承担义务的自然人。但真正成为合格公民并非易事,公民意识的形成需要教育、政治技能训练和环境熏陶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显而易见,学校是开展公民意识培育的最好阵地之一。然而,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与实际效果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要发挥学校公民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扬长避短,开展切实可行、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重视公民教育的质量与实效,跳出传统少应试教育”只重视分数的怪圈。二是,开设独立的或综合性的公民教育课程,建立和完善公民意识培养体系,推进公民意识培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理清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改变将公民意识培养与公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简单等同的认识和做法。四是,在公民教育的方式上,给学生以实践机会,贴近实际生活、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五是,营造适应开展公民教育所需要的校内人文环境。

(二)家庭教育应把握“先机”优势

查看全文

初中历史公民意识教育论文

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意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不但对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也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亟待加强对中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历史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实践的重要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必须深刻意识到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积极进行历史课堂的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为新时代培养更多的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在中学教育中,历史学科借助本身的特点和性质,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新课标就明确提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标在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中,包含公民价值在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地位日益凸显。如今,各国普遍把历史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力图通过历史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的各种形态,理解不同阶段的人类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意义,以及作为有形的和无形的人类文化遗产对现今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价值,并由实际生活去体验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以养成新时代公民的人类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参与能力与自信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公民意识的养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公民意识教育是现代学校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对公民资格、公民权利和义务等相关内容有深刻认识,以及拥有作为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行动能力,是历史教育肩负的重任。直面公民教育的初中历史教学,必须以历史为依托,通过创设各种历史情境,设计探究问题,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培养行动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呢?

一、以历史教材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结合点为抓手

每学期开始教师应认真分析、全面把握初中历史教材,挖掘出教材中的公民教育素材,找到历史教材和公民教育的结合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扣两者的“结合点”,精选典型、生动的案例或活动,力求使渗透的内容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达到理想的目的。历史学科内容丰富,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历史教育需要有个大视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以及网络资源,搜集历史图片及音像资料,广泛涉猎,以增加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理解社会的能力,这对学习历史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实践公民意识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历史学习为契机,丰富历史知识,培养人文意识,从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教师还应通过合理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课来充实公民教育的内容,促使学生公民意识的养成。

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课堂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就是现代社会公民环境的缩影。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作为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并引导学生互助合作,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体会到作为公民享有人人平等的权利,鼓励他们进行合作。因而,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问题探究的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想法,使其相互碰撞,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中心,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永远拥有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并养成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意识。

查看全文

十七大代表热议“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新华网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顾瑞珍、李斌、张景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十七大报告中的这一重要论述,引起代表们的普遍关注。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公民意识教育,这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创造了条件。”昆明市委书记杨崇勇代表对记者说。

贵州省委秘书长张群山代表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体是全体国民。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教育,以奠定必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文基础,是实现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目标的前提。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充分表明公民意识是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的要素。

公民教育就是将青少年和社会成员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的教育。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鲁代表说,“提升公民道德修养,最有效的途径是不断加强公民教育。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加强公民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公民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贵阳市委书记李军代表认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抓住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公民意识教育是基础性环节,通过公民教育课等形式,在强化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政治监督主体性的同时,还可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秦良玉代表说,公民意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把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全过程,落实到工作各个方面,为高等院校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查看全文

公民意识教育研讨论文

一、公民意识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石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此,十七大报告将公民意识教育确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大任务绝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成果。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公民意识教育宣传活动虽然开展过,但目前仍然还属比较前沿的内容。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要做好这方面的报道,首先应对公民教育的内涵有清晰的认识。从十七大报告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公民意识教育分为三大部分,即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切实落实,人权得到尊重和保护,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自由平等就是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二、实施公民意识教育,要践行“三贴近”,体现人文关怀

公民意识的培养,在今天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社会成员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是多元化的;二是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还在滑坡;三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因此,谈到公民意识,首先要关注公民道德建设。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其道德素质应包含基本的社会公德素养、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这些都有赖于大众传媒契而不舍地进行传播和熏陶。这种传播和熏陶不能强行灌输,而是需要我们记者、编辑使其作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从新闻媒体和群众血肉联系的角度把握新闻宣传活动。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为报道注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在今年我国抗御五十年一遇的特大雪灾之中,各级和各地新闻媒体就抓住这个机遇,进行了一次全方位、多角度、有深度的公民意识教育。报道没有用悲观、绝望的心态夸大、渲染灾难,而是真实再现了各地干群临危不惧、舍己为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场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讴歌了无私无畏、至诚至真的人性美。

三、加强交流沟通,实现互动双赢

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要让民主法治切实得到发扬,自由平等能充分体现,公平正义可以实现,新闻媒体这个党和人民的喉舌,就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真正成为上下联动的“纽带”和“桥梁”。要打造这个“纽带”和“桥梁”,媒体就必须和受众加强沟通和交流,在传递国家意志的同时,更应反映民众心声,在政府和人民之间构建渠道畅通的信息通道,搭建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受众确立公民意识,做出理性的公民行为,通过各种合法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活动,真正成为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主体。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主流网络媒体就充分运用其互动性强的独特优势,经常邀请各界嘉宾走进聊天室,与网友进行互动交流。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嘉宾为网民答疑解惑,网民也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张。在搭建平台的过程中,也应避免一些不良倾向。一是要避免大局意识的缺失。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还存在许多矛盾,如城乡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矛盾、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等等,如果没有大局意识,很容易使矛盾得到激化。因此,新闻媒体一方面要搭建好上传下达的平台,另一方面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受众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二是要避免低俗化倾向。作为一个现代公民,应具有基本的社会公德素养,遵守公共秩序,敬业奉献,和睦礼让,作为媒体,应引导公民树立高尚的情趣,不能只注重收视率或收听率,更应讲究社会责任感。

查看全文

试论民主化下公民意识的培养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发展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但五千年文明史的发展进程中却缺乏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土壤,也没有孕育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民文化。近现代以来,我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是在世界现代化和民主化潮流的推动下进行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随着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加强,整体水平正在稳步提高。(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民主政治稳妥发展,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角度及社会总体来看,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仍然薄弱,呈现出多种形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民意识相对薄弱、臣民意识依然存在当前我国公民意识正处于过度阶段,即由传统的臣民意识向现代公民意识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根植于封建文化的臣民意识受到冲击,现代公民意识又尚未形成,大学生公民意识表现出两面性和矛盾性。一方面,大学生公民意识虽有提高,但由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的过程是缓慢的,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进行的,而非自发性的,因而公民意识的发展程度依旧落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在转型时期表现的尤为突出,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和履行公共服务时仍然是传统行政命令式的做法,公民与政府之间缺乏合理有效的互动沟通和平等协商[4](P134),公民意识的发展缺乏良好的政治和公民文化氛围,使得我国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依旧表现出原有的臣民意识。2.权力意识浓厚而权利意识淡薄一方面我国大学生群体的权利都不太受重视,不仅政府对权利漠视,而且大学生对自己的权利也比较漠视。我国大学生公民权利意识淡薄,表现为要么忽视自己的正当权利,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要么只注重权利的享受而不愿履行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我国社会的权力意识浓厚,政府中官本位意识盛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权利意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显著增强,但对政府监督意识缺失,政治参与积极性不强,仍旧显示出我国权力观念的盛行和权利意识的薄弱。3.法治意识薄弱,人治观念较浓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人们更多是寄希望于贤明的君主和清正廉洁的官员来治理国家,而不是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法律仅仅是作为封建专制制度的附庸而存在。传统“权大于法”的观念仍然深深地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思想,也影响着我国现代法治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更影响着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缺乏,政府的法治建设也是举步维艰,权力超越法律、行政干预司法,使法律失去了应有的权威性。这无形中助长了人治观念,同时也阻碍了法治意识的形成。4.独立的主体意识与对政府的依附意识并存受封建等级思想影响,我国的大学生长期缺乏独立的主体意识,忽略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完善及转型时期受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人们独立的自我意识增强,对于自身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加强,主体意识得到发展。但大学生并未完全摆脱对国家和政府的依附意识,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公共活动中具有独立、平等、自由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政治参与的主体意识不强、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二)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发展中面临问题的主要原因1.政治体制和政府行为的影响历史上,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专制体制之下,民主法治思想很少。政治上的专制必然要求权力的高度统一和集中,这与现代公民社会相差甚远。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统治阶级极力强调对君主的忠心不二和绝对服从,在这样的体制下,人们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被泯灭,发展了具有依附意识和丧失独立主体意识的臣民意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国家生活中政治色彩浓厚,国家与社会集中统一,过多强调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而忽视了个人的正当利益,造成大学生权利意识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政治环境。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中权力侵犯权利,官本位意识浓厚,对上而不是对下负责反映出政府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2.经济原因经济体制也是影响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一个因素,中国封建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不可避免地形成封建社会的小农意识。历朝历代一直以来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缺乏广泛的社会交往和交换,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丧失了产生公民意识的经济基础。在这种经济形态下,大学生逐渐形成对自然力量和统治阶级的依附心理,并缺乏独立的主体意识。而农业文明以宗亲和血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会交往模式,有着深深的等级、宗法和人情的烙印,因此很难形成现代的平等意识和法治意识。3.传统文化的影响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文化在社会管理方式上提倡人治,倡导“德治”和“人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表达了儒家重礼轻法、重德轻刑的价值取向,“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禁锢了人的自由,忽视人的基本权利,制约独立意识的发展并对后世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传统儒家伦理文化强调以上定名分来教化天下,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文化的架构,仁、义、礼、智、信则是用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注重群体为本的价值观,忽视个体独立存在的权利,使个体失去自由的意识,从而形成有利于统治的臣民意识。4.公民意识教育缺失长期以来,我国轻视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缺乏对现代人文精神的培育。现代人文精神注重个体的独立性、自觉性和民主平等精神,而这些正是我国现代公民意识所缺失的。虽然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普法宣传工作,但强调“法制”教育多于“法治”教育,“守法”教育多于“知法、用法”教育,实质上是只注重履行法律义务,而忽视维护个体合法权益。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一)规范政府行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首先应规范政府自身行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进而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为此,政府应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司法公正独立;加强依法行政,健全政府职责体系,使政府行为与现代民主法治观念相适应,与大学生公民意识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政治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深化,并与现阶段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当前,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政府应当转变自身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调动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增强人们对于自己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培育大学生独立的主体意识。(二)完善培育现代公民意识的经济基础民主政治和公民意识同属上层建筑范畴,其生成、发展和完善均受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是在西方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交换关系,具有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法制性等特征,市场经济能够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完善,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及公平竞争机制调动了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预示着大学生正逐渐从个人与国家、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中自觉独立出来。所以,我国要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从而推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完善和成熟。(三)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现代公民意识传统文化没有孕育出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公民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公民意识的发展。但是,传统文化中也不乏有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积极因素。如“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把个人的修养同治理国家联系在一起,“仁、义、礼、智、信”倡导了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等等。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使之与当代公民社会相适应,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进而促进大学生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等公民意识的培养。(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首先要对大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强化权利意识,注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其次,转变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导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意识;第三,要实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制度化和系统化,把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纳入到意识形态建构中,并科学合理地借鉴吸收西方丰厚的公民理论和实践,培养和造就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现代大学生。第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公民意识培养的良好氛围。比如学校通过加强社团文化建设,使大学生参加并管理学生社团,从而提高权利素养,增强民主意识,在活动中无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公民意识教育等等。

本文作者:王炜工作单位:包头师范学院

查看全文

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论文

一、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

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公民身份、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等概念进行分析,是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前提。何谓公民?尽管从古希腊城邦到近现代民主国家,公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发展,但究其根本,公民(citizen)就是拥有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人。“公民身份”包含三个共同的基本要素:国家、平等、权利义务。就国家要素而言,公民身份意味着作为国家正式成员的资格,即公民是国家的公民,国家是公民的国家。就平等要素而言,公民之间在身份上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性内在地要求国家政体应该是民主的,而从历史上看,公民与民主制事实上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权利义务而言,公民依法享有市民权利(civilrights,也译作“公民权利”、“民事权利”)、政治权利(politicalrights)和社会权利(socialrights),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如服从法律的公民义务、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责任等;不过,政治权利是其他基本权利的前提与保障,公民概念始终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公民是“具有某个国家国籍并有权参与该国公共权力行使与监督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凡具有我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权),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总之,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实行民主,国民依宪法取得公民身份,公民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公民身份及其民主实践必然形成公民意识,而公民意识又反作用于民主制度与实践。何谓公民意识?马长山(1999)认为,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自身对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朱学勤(1999)认为,公民意识就是民众对于公共权力的主体意识与监督意识,以及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周胜蛟和倪洪涛(2008)认为,公民意识是公民对其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知,体现为公民对其权利和义务的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以公民的民主法治观念和理性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为核心。郑杭生(2008)认为,公民意识主要是指公民对于自己的国家主人地位、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许耀桐(2009)认为,公民意识是指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公民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依据,以自身作为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感受与理性认识。综合上述界定,可以提出公民意识的简明定义:公民意识就是公民自身对其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以及相应的行为倾向。公民意识既包括对公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权利义务的理性认识(即公民知识),也包括对公民身份所包含的价值理想的理念与情感认同(即公民品格或公民价值),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公民参与态度与公民行为倾向(即公民实践意向)。根据公民身份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国家、平等、权利义务),可推演出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基于国家要素,公民与国家相对待,国家是公民的国家,可导出民主意识、国家意识等;基于公民平等的要素,可导出平等意识、公正意识等;基于权利义务要素,可导出法治意识(权利义务由法定)、公共参与意识(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公民美德(公共参与必需的道德)等。何谓公民意识教育?郑杭生(2008)认为,公民意识教育就是一种通过学校的、社会的和家庭的各种教育渠道,培育、培养社会成员具有公民意识的过程。简言之,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严格说来,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citizenshipeducation)的子范畴。据《教育大辞典》,公民教育一般指国家或社会根据有关的法律和要求,培养其所属成员具有忠诚地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品格与能力等的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必要的公民知识(civicknowledge)、公民品格(civicvirtue)和公民技能(civicskill),进而能积极并负责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合格公民。公民知识、公民品格(公民价值)属公民意识范畴,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公民技能就是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涉及批判思考能力、领导能力、沟通与说服能力、谈判与妥协能力等。鉴于公民知识、公民品格和公民技能彼此渗透、相互支撑,且某种教育途径通常对三方面素质均有影响,因而在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公民意识教育”与“公民教育”大致相当,二者可以通用。何谓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教育活动,以使公民获得对社会主义公民身份的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并形成相应的行为倾向。社会主义公民身份及其意识以社会主义制度与实践为基础,因此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必然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

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有个别学者主张“取代论”,即用所谓“中性的公民教育”替代“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观点是明显错误的,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没有洞悉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其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其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影响,以期转变人们的思想,进而指导人们行为的社会活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行为等问题,还必须解决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有“泛指”与“特指”之别:在“泛指”意义上,是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从思想政治品德上培养教育人的活动;在“特指”意义上,就是指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尽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是在特指的意义上使用的,但究其实质,其他国家尽管无“思想政治教育”之名,却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实,因为任何国家的统治集团都力图用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来影响全体国民,以巩固其统治。在任何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一种客观存在。西方的公民(意识)教育作为对其国民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就是“泛指”意义上的、西方国家所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同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公民教育亦有广义、狭义之别。“广义的公民教育”泛指一切民主政体的国家对其国民实施的公民教育,其目标是使其国民获得同该国基本社会制度、主导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和公民技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因而构成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针对本国公民实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民意识教育即属广义的公民教育。此前,我国或许无“公民教育”之名,但有或者应该有“公民教育”之实。“狭义的公民教育”特指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对其国民实施的公民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同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公民。意识形态属性是各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属性。正如武东生(2013)所论,“由以阶级性为根本属性的、具体的历史的‘国家’开展的公民教育活动,无疑会打上深刻的意识形态的烙印”,“在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上,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无不同,公民教育究其实质而言,同为‘非中性的’意识形态教育”。仔细对照前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界定可知,就内涵而论,泛指的“思想政治教育”同广义的“公民教育”大致相当,因而在不那么严格的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中国的公民教育”,而“西方的公民教育就是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外延而论,“思想政治教育”似乎比“公民教育”还要大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对国民的思想观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教育,公民教育侧重于培养“民主公民”;另外,公民意识教育严格而言是公民教育的子范畴。由此可合理地得出如下结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与充实,公民意识教育不应也不能取代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和宪法法律层面上都有不容置疑的合法性。

三、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

郑杭生(2008)基于其对公民意识内涵的分析,认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国家主人意识与祖国民族意识,核心任务是培养权利与责任意识,基础内容是培养民主与法治意识,延伸内容是培养道德与文明意识。许耀桐(2009)认为,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应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与义务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此外还要培养公民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识。两位学者的观点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并存在如下共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应培养主人(主体)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民主与法治意识、道德意识。不过,主人(主体)意识其实质就是民主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可归入民主与法治意识;“道德意识”的外延则过于宽泛,“道德”既有“公德”与“私德”之分,又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范畴,因此广义的道德同狭义的、公民身份认同意义上的“公民品格”虽有关联,但不严格对应。总之,学者们当前广泛认可的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法制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时,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表明,第一,“公民意识教育”与“民主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两个基本方略,二者相辅相成;第二,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理念、公平正义理念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党的十八大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三个倡导”的十二个基本范畴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这五个范畴是对十七大倡导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再次重申和确认,并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高度。侯惠勤(2012)认为,核心价值观应该反映“制度精神”,应是国家制度、国家运作模式的灵魂,应奠定国家制度的道义基础和合法性依据,为国家制度的构建提供基本思路和基本方向。韩震(2013)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反映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特征和意识形态特征,紧密联系当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在“三个倡导”的十二个基本范畴中,“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这五个范畴无疑最能反映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精神,因而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通过上述分析可得出结论:培育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的理念是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此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公民品格核心的“公共理性”应成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落脚点。罗尔斯认为,公共理性是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公民的理性,是秩序良好的民主国家的基本特征,其目标是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一方面,在思辨层面上,公共理性可从“公民身份”概念中演绎出来,即“公民身份”内在地意味着公民在社会合作体系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每个公民的诉求和权益应得到同等的尊重和考虑,因而公民在参与公共事务时应当超越私人立场而秉持一种公共立场,诉诸并追求公共利益。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上,有序的民主也要求公民具备并运用公共理性,其原因在于,如果公民只关心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只运用个人理性而非公共理性,那么民主过程势必难以就公共争议达成共识,会导致民主的失序甚至自我否定。公共理性作为实践理性,既是一种理智能力,更是一种道德能力即公民美德。作为理智能力,意味着能够准确分辨个人利益、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并能正确判断各方诉求在何种条件下以何种安排可得何种程度的满足。作为公民美德,意味着尊重他人的诉求与权益,关心公共利益;在面对分歧时,能秉持公正的态度和达成共识的真诚愿望,提出基于公共利益而非个人利益的、有说服力的论证,同时愿意倾听并采纳各方的合理意见而非固执己见;愿意遵循已达成的共识,等等。公共理性是贯穿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等公民意识的红线,健全的公共理性与有序的民主实践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公共理性的养成应贯穿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的全过程。另外,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是对资本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正的扬弃。一方面,我们要有智慧和勇气来倡导这些代表目前人类价值共识和历史进步方向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我们更要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和公正。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不能止步于倡导、宣传这些抽象的价值词汇,更加重要和紧迫的是,必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下深入梳理并正确阐释上述理念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的内涵。

查看全文

高中历史公民意识培养研究

[摘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目前历史学科所必须做到的。当下,多数青年学生的公民意识淡薄,对国家、法律、环保等方面关注度过少。鉴于此,在他们学习过程中提高这些意识,就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重点任务之一。历史科目包含内容较多,其中可提取出来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素材也较为丰富。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巧妙将其与历史知识相结合,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引起他们对国家、对社会的关注。

[关键词]高中历史;公民意识;培养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古老的学科,其中所蕴含的知识丰富、体系众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不仅要了解世界过去发生的事情,还应从中感悟到与当今社会息息相关的历史史实,并从中学到借鉴方法,将其熟练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为国家、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文拟简要分析培养公民意识的原因以及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一、什么是公民意识,为何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紧跟“公民”这个概念出现的,当前我国大多数人对“公民”这个意识的认识极其不完整。公民意识是公民本身对自己的认同,它反映了公民自身对法治的认识、对民主的认识、对人文知识的认识。而公民意识的本质则在于人格的独立、自由和能动性、明了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界限,其实质则在于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目前多数学生受升学考试的影响,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度过低,这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课堂上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引发他们对国家、社会的思考。以此,为国家输送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培养出只会学习、不会思考、不会实践的学生。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查看全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公民意识的渗透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是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构成.初中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大力宣扬公民意识,非常有价值和必要.要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对于物理学科教学而言,物理老师应注意对学生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安全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切实抓好初中生公民意识教育,培养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1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及时对学生渗透思想素质教育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谈到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时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不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是公民意识教育的灵魂,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对未来合格公民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笔者在教学中始终注重加强对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如在《宇宙探秘》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介绍钱学森,钱三强等物理学家的故事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展: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飞天的千年期盼,梦圆浩瀚的太空;2008年9月27日由翟志刚实现了中国航天史的第一次“太空行走”,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的壮丽跨越;2013年6月11日,我国航天员张晓光、王亚平和聂海胜驾乘“神州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王亚平为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展示在失重状态下一些有趣的地球上无法完成的实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飞速发展,走到世界前列.把物理学上的辉煌成就和物理科学家的献身精神紧密地结合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究宇宙的欲望,帮助他们树立为祖国献身的远大理想,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2在课堂教学中实时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

近几年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带来巨大伤害,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与物理知识有关的不安全因素?它们对我们有哪些危害?例如学习《摩擦力》这一节时,首先向学生介绍2016年4月2日沪宁高速常州段发生特大的交通事故,造成两辆货车和五十多辆小汽车追尾的重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的伤亡.从物理的视角看,下雨后路面有积水,摩擦力减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路面光滑,摩擦系数减小,使摩擦力减小,行车的危险性加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所学的知识,使我们掌握下雨天如何安全驾驶车辆,降低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适当增大车辆之间的距离.物理来源于生活,物理教师结合课本中的有关内容,利用身边具体生活实例创设物理问题的情境,使学生深刻理解物理知识,同时加强安全教育的渗透,提高初中生的公民意识,安全无小事,从我做起.

3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环境保护教育

查看全文

道德法制教育与公民意识培养途径

摘要:良好的道德教育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小学生因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极强的思想道德可塑性。文章阐述了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和目标,从家庭、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性公益活动的组织、国内外公民教育的经验对比等方面对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公民意识;道德法制教育

小学生因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具有极强的思想道德可塑性。培养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就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使其具备健康生活的意识及能力。通过各种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小学生了解生活周边公共道德与秩序准则规范,能够让小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规则,承担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培养小学生自觉尊重、关爱他人,提高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思想意识。

一、小学生社会公民意识培养目标

小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应从小学生的健康生活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开始。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让小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在小学阶段还需要培养学生遵守规则以及担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主题实践活动促使小学生对生活公共道德和社会秩序进行了解和提高,使小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准则和生活道德,承担自身应有的社会责任。小学阶段的爱心教育、诚信教育等道德教育也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道德法制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小学生要以真诚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全部事物。具体表现在:努力培养小学生健康生活的意识及能力;遵守规则、担负责任的意识及能力;同时学会尊重他人、具有诚信、拥有爱心的思想意识及能力。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意识,培养小学生关爱他人、尊老爱幼,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自觉意识到遵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对小学生的公民教育,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就小学生自身发展而言,公民意识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深刻地阐释了加强青少年经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为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建议。想要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意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与运营状况来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

二、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途径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