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科学素养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0 10:19: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民科学素养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小议公民科学素养测试及其困难
摘要:国际上通用的三维“公民科学素养”概念及部分测试仍然存在相当多的理论问题和操作上的难点;此测试的完善化,需要从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针对我国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我国应当建立自己的观测与评估体系。测试中的问题也部分反映了“缺失模型”本身的局限性。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养;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
Abstract:ThegeneralthreedimensionalconceptsofcivicscientificliteracyandrelatedtestitemsfromJonMillerandOECD’sPISAarereviewed.Itispointedoutthattherearestillalot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problemstobeconsidered,thatthebasicframeworkinvolvedshouldcomefromsciencestudies,andthatChinashouldsetupitsownmeasurementandexplanationsystemtocopewiththeseriousasymmetryofitslocalsocialandeducationaldevelopment.Theproblemsfoundinthetestpartlyrevealthelimitsof“deficientmodel”in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
KeyWords:civicscientificliteracy,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sciencecommunication
公民科学素养(civicscientificliteracy)是公民文化素养(culturalliteracy)的子集,是指一个社会中成年公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常指最低要求。它有4方面的问题:①它指的是什么?即如何定义它?②它是干什么的?即用这个术语要做什么事情?③我们如何测度它?即如何设计指标体系实际测量它?④如何解释调查得到的数据?据了解,我国只有中国科普研究所、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少数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过科学素养及其测试问题,其中李大光等人做了大量先驱性的工作[1-4]。现在看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当不足(国际上研究得也不充分,只是近些年研究的人员才多起来),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讨论科学素养问题,广义的科技传播是一个良好的框架,《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一书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合适的语境[5]。无疑,科学素养问题只涉及科技传播学中极小的一部分。
一、公民科学素养的含义
公民科学素养测试论文
摘要:国际上通用的三维“公民科学素养”概念及部分测试仍然存在相当多的理论问题和操作上的难点;此测试的完善化,需要从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针对我国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我国应当建立自己的观测与评估体系。测试中的问题也部分反映了“缺失模型”本身的局限性。
关键词:公民科学素养;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
Abstract:ThegeneralthreedimensionalconceptsofcivicscientificliteracyandrelatedtestitemsfromJonMillerandOECD’sPISAarereviewed.Itispointedoutthattherearestillalotoftheoreticalandpracticalproblemstobeconsidered,thatthebasicframeworkinvolvedshouldcomefromsciencestudies,andthatChinashouldsetupitsownmeasurementandexplanationsystemtocopewiththeseriousasymmetryofitslocalsocialandeducationaldevelopment.Theproblemsfoundinthetestpartlyrevealthelimitsof“deficientmodel”in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
KeyWords:civicscientificliteracy,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sciencecommunication
公民科学素养(civicscientificliteracy)是公民文化素养(culturalliteracy)的子集,是指一个社会中成年公民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常指最低要求。它有4方面的问题:①它指的是什么?即如何定义它?②它是干什么的?即用这个术语要做什么事情?③我们如何测度它?即如何设计指标体系实际测量它?④如何解释调查得到的数据?据了解,我国只有中国科普研究所、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大学等单位的少数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研究过科学素养及其测试问题,其中李大光等人做了大量先驱性的工作[1-4]。现在看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相当不足(国际上研究得也不充分,只是近些年研究的人员才多起来),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讨论科学素养问题,广义的科技传播是一个良好的框架,《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一书提供了这样的一种合适的语境[5]。无疑,科学素养问题只涉及科技传播学中极小的一部分。
一、公民科学素养的含义
文化素质对和谐社会的价值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不仅对人类的物质生活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科学已经成为人类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1]。科技文化素质是一个人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综合体现,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指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用科学思想来思考和分析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并自觉用科学精神来塑造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能力[2]。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社会,要求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保障。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和谐社会构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作为一种软力量是和谐社会的实力基础,是和谐社会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为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是科学技术成果推广传播的决定性因素。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重点分析了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简要提出了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途径。
1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
1•1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素质指标,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才能确保和谐社会的实现。了解本国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并且提出有效的途径提高本国公民的科技素质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解本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不定期的开展调查。中国科协借鉴国际通用的测试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分别于1992年至2010年间进行了8次全国范围(除港、澳、台外)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到2010年为止,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3]与2007年调查结果相比,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且对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基本科学术语的掌握、对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的认识到达一定高度。调查结果表明,城镇劳动者和农民的科学素养水平提升速度较快;电视和报纸等传统媒体仍是公民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公民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媒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显著攀升,利用科普设施及参加科普活动的公民比例有所提高;公民对科技的理性支持态度和参与科技事务意识仍保持较高水平。
1•2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存在的问题尽管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的比例比2005年的1•60%提高了1•67个百分点,比2007年的2•25%提高了1•02个百分点。但是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仅相当于日本(1991年3%)、加拿大(1989年4%)和欧盟(1992年5%)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透过这些调查数据,仍有一些问题值得重视和反思。一是不同性别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存在差异且有扩大化的趋势。根据2003年的数据,男性的科技文化素质为2•3%,女性的为1•7%。到2007年,男性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2•9%,女性具备的比例为1•6%,男女性公民科技文化素质间的差距拉大了0•7个百分点[4]。二是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水平跟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密切相关,受过高等教育及身份为教师、公务员、外企人员和学生的群体,具备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比个体户和农民等其他群体高出2-6倍。三是城乡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差距在扩大。城镇劳动者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2•37%提高到2010年的4•79%;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05年的0•72%提高到2010年的1•51%[3]。两者之间的差距从2005年的1•65个百分点扩大到了2010年的3•28个百分点。受经济因素和教育水平影响,农村居民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这是制约我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四是邪教、封建迷信和伪科学仍有市场。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取得不断进步的同时,在一些地方求神拜庙、巫婆神汉、神怪洞府、丧葬挥霍、宣传迷信等愚昧行为仍频繁发生。假冒科学之名的伪科学、反科学的诈骗行为又有所抬头。这些丑恶的现象,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上不和谐现象的集中表现[5]。
2提高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目标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广大公民具备基本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基础和支撑,有效克服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的瓶颈制约[6]。因此,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公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发展依赖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的广泛传播又以公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基础,低下的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必然会制约高科技的研究和发展,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最大障碍。公众科技文化素质水平高的社会能够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成为高科技诞生的土壤。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取得了发达国家经历上百年才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是我国经济、科技和文化水平仍然落后,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有相当比例的人口是文盲、半文盲。因为农民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所以劳动生产率很低,辛苦劳作,却难以摆脱贫困,重大人为灾害、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构建和谐社会,使之真正称之为“和谐”,就必须提高公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领导在全民科学素质交流会发言
同志们:
在全面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这对于做好今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为实现我市科学跨越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同志代表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总结了我市2012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提出了今年工作的具体意见;市教育局和市人劳局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完全赞同。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提升认识,增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2012年,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成员单位结合本部门职能,协调配合推进开展主题活动、推动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工作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等各项任务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也得到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考核调研组的高度评价。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纲要》实施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市的公民科学素养测试排名在全省处于中下水平,对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如果说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竞争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公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公民科学素质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各种事物的能力。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软实力,从根本上制约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只有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才能为自主创新提供不竭的源泉,就好比鱼与水,树木与土壤的关系。离开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自主创新就没有扎实根基,就成为无水之鱼、无土之木。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在今年5月召开的中国科协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总理作了《科学技术的使命》,强调指出:“一个科学普及的民族、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真正有生机、有希望的民族。科学普及工作不仅是普及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这对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高度重视。“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发展的关键期、转型升级的突破期和民生事业的提升期,我市将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要求,坚持走高起点、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在全省“后发崛起”和四省边际“率先崛起”,实现“三大目标”,打造“五个”,力争“六个翻番”。要实现这些宏伟目标,科技创新及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不论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还是发展社会事业、保障改善民生,都更加需要培育高素质的劳动者群体,都更加需要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这些目标和要求既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为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国科协八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准确把握新形势对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赋予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充分认识加强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新观念、理清思路,丰富内容、创新载体,强化措施、全力推进,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扎实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不断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努力把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广播电视台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计划
为全面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深入实施,加快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全力推进我县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县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台实际情况,制定2016年度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计划。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开展科学素质宣传教育活动
台属各宣传部门,要大力宣传我县科技事业发展成就,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加快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为我县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1.新闻中心、广告中心、总编室针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生态文明、食品安全、医学保健等社会热点焦点中的科技问题,及时开展科普宣传,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来认识问题、指导生产生活。要配合做好本年度“全国科普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送科技法律文化下乡”等重点活动的宣传报道。
2.社教中心和总编室,要新开辟两个以上广播电视专栏,增加科学素质宣传内容的播出时间及频率。
3.广告中心要精心组织,播出一批制作精美的公益广告,增强科普工作对受众的吸引力。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摘要:科学素养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技能与方法、科学精神三个方面,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既有利于学生科学教育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拓展课外阅读、进行教材研析、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等途径,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精神
最早使用科学素养一词的是美国教育家柯南特,随着人们对科学及科学素养涵义的深入探究,美国学者米勒后又提出了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科学知识、科学规范与方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1]。现阶段对公民科学水平方面的描述多用“科学素质”一词,其含义与科学素养略不同,但是从国家对科学教育日趋重视的程度来看,科学素质的提升最终以提高科学素养为归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教育能力,又能帮助其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实现教育内容的整合。
一、拓展课外阅读
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整体规划,从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进程来设计,从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入手,逐步培养提升科学素养的自主意识。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文理科之分,对于大多数理科学生来说,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扎实,而对于多数文科学生来说,科学领域是一个薄弱环节。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学生往往会生畏惧之心,甚至有排斥和逆反心理,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有技巧的引导方式,同时为学生推荐适合其知识水平的学习方式。例如,大一新生在经历了高强度的备考之后,出于自我保护机制,会有一段时间的“放松”状态,这段时间恰好是大学入学的第一学年或第一学期,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推荐一些既可以放松心情,又可以增加科学知识、调动学习兴趣的学习方式,如动画片、纪录片、影视作品等,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又可以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科学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减少学生的能量消耗,减少疲惫感的产生,提高学习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已适应大学学习方式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可以逐步增加科学类书目的阅读,并将学习范围扩展到科学史、科学精神的学习,在了解了感性的科学现象之后,学生在这一阶段能逐渐意识到科学素养对自身的要求,有意识地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在兴趣基础上融入一定的意志努力和学业要求。当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至一定水平后,可以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参加小学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等更多的途径,实现更高层次的提升。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喜欢学习科学,每个人的学习过程都会遵循自身的需求,教师应看到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只停留在某一阶段”。
二、强化教材研析
文科物理学强化思考
一提高文科大学生科学素质的必要性
21世纪是科学与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民族只有普及科学知识,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才能告别愚昧,才能挺起胸膛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学生是国民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科学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民的科学素质水平。由于我国教育体制和中等教育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摆在面前:学生在高中阶段便分文理科,文科学生除数学学科外,几乎不再接受其他自然科学教育,从而导致进入高校之后,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普遍较低。因此,提高文科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是我国高校文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领军学科,是整个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兼有哲学的概括性、抽象性,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以及实验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同时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那么在高等院校文史、管理、财会、语言、艺体等文科类专业开设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课程,是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很好的途径和方法。2011年8月,国务委员、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让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公民科学素质再上新水平。刘延东强调,公民科学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的有力支撑、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实基础、衡量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高等院校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教育的最佳场所之一。近年来,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在文科类专业开设基于物理学的科学素质教育课程,这一举措将有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会起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文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变化,思想文化错综复杂的高度融合,科学技术前所未有的创新发展,为适应社会需求,跟上时代步伐,作为文科大学生,应具备如下基本科学素养。1.必备的科学知识在西方,一些社会学家和物理学家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一个人未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但是一个人如果不知道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却被看作没有文化。进入21世纪以来,以物理学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技术渗透到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的每一个角落,对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加宽广和深刻。现代高科技的许多前沿问题和应用领域,如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核能技术、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等,很多都囊括在基础物理的研究领域之中。因此,在文科物理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学习、理解一些基本物理知识。如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基础知识,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的基本观念,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特别是对引领21世纪发展的高新科技应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对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2.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同感,他们在学习期间不仅要向导师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导师如何工作、如何思考、如何处理实际问题等,这种思维方法上的训练是最为关键的。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物理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和演绎等是科学思维的基本方法,在文科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物理学中蕴含的丰富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如模型方法、类比方法、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理想实验、科学假说、数学建模方法等,传授给学生,并努力让学生应用这些方法,去正确分析、理性判断和初步计算一般难度的物理问题,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3.执着的科学精神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不仅包含物质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同时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无穷的智慧,闪耀着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辉。古今中外的著名物理学家,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表现出来的求实精神、献身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谨慎、诚实、合作、淡泊名利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对人类、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等,都是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在他们身上完美结合的体现。因此,在文科物理教育中,应注重树立学生现代科学的自然观、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具有科学的成败观和探索科学疑难问题的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科学品格和人文关怀的优秀品质。4.较强的创新意识爱因斯坦曾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或许只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文科物理教学中,通过了解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成长成才的经历,让学生们体会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探索精神和创新欲望,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持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理敢于提问,培养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使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向旧观念挑战,从而培养学生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变革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三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文科物理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应当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近年来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大家逐渐认识到:高校文科物理课程不应是理工科物理课程的浓缩或稀释;也不应是一般科普性地传授具体的物理知识,文科物理课程应更多地注重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重在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1.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物理学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同时,文科物理课时有限,很多高校文科物理课程仅有32学时左右。在这有限的时间里,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甄选和取舍。为达到培养、提高文科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尝试在文科物理教学中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组织教学内容:(1)物理学基本概念,并结合物理学史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扩大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面,初步掌握物理学的思想和思维方法;(2)与物理学知识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如臭氧枯竭、环境污染、全球变暖、PM2.5、光伏发电、核泄漏、核动力、信息战争等,培养文科生在这方面的兴趣,使他们感到物理学是鲜活的,是具有重要社会影响的;(3)结合现代物理学,关注日常生活与生产技术中高科技所蕴含的物理学知识,通过介绍能源、材料、医学、航天、激光、环保等领域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融课本中的物理内容和现实中的科技前沿应用的物理知识为一体,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学无处不在,物理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2.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科学精神是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作用于指导科学探究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和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即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在文科物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大胆提问,乐于表现自己,敢于与众不同;要结合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要引导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学习科学、运用科学。同时,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当充满人文关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应紧密地结合起来。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在这里所指的“和谐的人”,其实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同时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人文精神作为科学精神的底蕴,使科学真正造福于人类。3.强化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遵循或运用的、符合科学一般原则的各种途径和手段,包括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推广应用等科学活动过程中采用的思路、程序、规则、技巧和模式。简而言之,科学方法就是人类在所有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所运用的全部正确方法。物理学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方法,如归纳、总结、演绎、类比、建模、假说、数学统计、实验检验等,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物理学的研究,而且也适用于其他学科。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对物理学问题探究的学习过程,能使学生掌握一种科学思维的方法。如果能做好这个环节,学生们也就具备了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本领。4.展现物理实验的魅力根据物理学根植于实验事实这一特点,结合文科物理课程性质,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意识,在文科物理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实验内容和操作环节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应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文科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内容丰富、现象直观、趣味性强的特点,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增强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其次,应充分利用高校物理实验室,在现有物理实验室的基础上,打破常规,适当增加投入,积极组建集实物展示、仪器演示、动手制作、仿真操作以及影像展播于一体的文科物理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装置,自行准备实验器材,自行拟定实验步骤等,并允许失败和重做,鼓励探索和创新。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展现物理实验的无穷魅力,可以大大激发文科学生参与动手实践、探求科学奥秘的兴趣和热情。在高校开展文科物理教育是一项处于不断探索之中的教学活动,有很多未知领域有待认识与开拓。只要我们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大胆改革、善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善于用教师的科学激情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一定能够发挥出文科物理在开启心智、陶冶性情、引导创新、提高素质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科协科学管理年度计划
年市科协工作的整体思路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全民科技意识,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进一步增强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工作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争创“全国科普工作示范县(市)”,推动新时期科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重点推进“科普惠农”,构建新型服务体系
进一步深入认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拓展思路,创新工作,做好大协作、大联系、大服务,把这项惠及广大农村的德政工程做好、做实。要在总结多年来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抓重点、抓亮点、抓示范,在全市重点评比、筛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辐射性较强的优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在推荐、评比过程中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广泛宣传,以点带面、榜样示范,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兴趣和意识,把学习科技知识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意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引导广大农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力争在全市农村建立一个由农技协为龙头,农民科普带头人为骨干,农村科普基地为基础,切合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带领广大农民共同富裕的社会化科普服务体系,使全市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整体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二、规范管理科普项目,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充分发挥科普项目的资源优势,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心下移、深入基层”的工作要求,在积极争取上级科普项目资金的基础上,积极筹措经费,建立健全我市科普项目管理机制和专项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把科普项目管理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培育、发展管理办法,促进示范项目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加大科普项目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力度,及时发展各地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加大项目前期培育力度,积极引导项目工程的前期规范管理;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科普项目,加强平时的规范管理,促进项目的健康发展;对已获有关奖励的项目,加强其资金的使用管理,用好、用活项目资金,充分发挥科普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和扩散,促进科普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科学传播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摘要】以课程思政为导向,将思政元素融入科学传播类课程可进一步发掘课程的思想内涵,更好地发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功能。为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要进一步挖掘科学传播理论中的思政元素,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与科学传播理论教学深度融合,在科学传播的具体实践中树立党性、人民性、真实性的价值导向。
【关键词】课程思政;科学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
近年来,以课程思政为主旨的教学改革通过挖掘其他课程教学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彰显了思政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更好地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立足新时代,科学传播课程不仅要使学生通晓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同时也要侧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当前,科学传播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与课程思政脱节的情况,在理论教学中对其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充分,在实践方面也缺乏将课程思政的指导原则贯穿教学过程的具体策略,课程的价值引领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鉴于此,需要进一步激活科学传播类课程的思政元素,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与科学传播理论教学有机融合,进一步在科学传播课程设计中提升课程思政的建设水平。
一在科学传播理论教学中凸显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价值引领功能
随着社会对科技的依存度加深,科技成为公众与媒体关注的焦点。科学传播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全面、理性的态度来认识科学,形成更加完善的科学素养。要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传播中的“为谁传播”“传播什么”等关键问题,必须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传播的作用机制以及公众科学理念的形成机制背后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探索和优化科学传播策略。[1]1.引导学生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对科学传播发展进行反思在科学传播理论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理论的形成背景及其解释力和适用性,进而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学传播有效路径提供理论支撑。例如,一般认为科学传播先后经历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公众参与科学三个阶段。科学普及是科学传播的早期范式,这种观点认为,公众对科学的质疑源于科学素养缺乏,因此要给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和科学理念。随着公众对科学活动的参与和反思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方式,科学传播转向了科学家与公众双向互动,也从单纯的知识维度转向了多维度的文化建设,从关注科学事实转向了关注科学的价值维度,逐渐呈现多元、平等、开放、互动的理念和反思性的特征。对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把握必须根植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境。科学传播所承载的有关科技伦理、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文化等维度都需要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探索来理解。2.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视域下理解科学传播途径科学传播相关理论是基于科学技术发展模式与社会文化背景构建的,面对不同国情与不同发展阶段,科学传播的目标和内涵不能一概而论。在教学中应结合身边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的变革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结合中国的科学传播现状来思考如何选取适合的科学传播策略,进而在工作中扎根中国本土科学传播的具体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例如,基于当前中国在应急科普上的实践,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主体在科学传播方面进行的实践探索,深化对科学传播模式与机制创新的认识。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境下,面临着时间紧、问题新并且缺少研究基础、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情况,科学普及权威可靠、时效性强的优势脱颖而出。因此选择哪种具体传播形式和策略要取决于现实情境的需要,要因地制宜探究符合中国国情与发展实际的科学传播路径和策略。[2]
二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引领科学传播实务课程教学
青年节征文:弘扬科学 反对迷信
青年节征文
弘扬科学,反对迷信
科学与迷信,本来是相距十分遥远的两极,但是如果缺乏科学精神,就很容易坠入迷信。弘扬科学精神,对于深入认清迷信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政治本质及严重危害,对于顺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有自己的科学,有自己对于客观世界的理性认识,因而也有自己传统的科学精神。然而中国人用“科学”这个概念指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迄今大约只有百年的历史。
西方科学的传入,始于明朝末年利玛窦来华。鸦片战争中一系列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如林则徐、魏源等人深刻认识到先进学问的重要性。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学问,作为中国学问的补充。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人们又对中学与西学的搭配失去了信心。严复提出我们不仅要学习西学的指示,而且要学习西学的求知方法和态度,这就是科学精神。
此后,孙中山明确地把科学和孔孟之学对立起来,在多次演讲中赞扬科学。在孙中山的推动下,科学极大的提高了它在中国学术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