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30 05:01:5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开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开教学

公开教学对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透析

论文关键词:公开教学活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公开教学活动是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通过公开教学,分享个人教学理念,展示个人教学方法,对教学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引言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出现紧缺状态并呈现年轻化趋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刚刚走上讲台不久,对工作充满了热情,总有抱着干一番事业的决心。虽然都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却常常被如何搞好课堂教学这个问题所困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是青年英语教师非常关心的个问题。因此,公开教学活动在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过程中就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2公开教学活动的含义及步骤

公开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种教学研究。根据我院英语公开教学活动的开展来看,本人认为,公开教学活动一般应包含三个步骤:

查看全文

学校公开教学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激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对课堂教学的投入,积极推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积极弘扬我校的优秀教学传统,本学期以骨干教师为先导的两轮公开教学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教学活动是以做好课堂常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提供了一个专业成长的绿色平台。各位教师都格外珍惜每学期一次的校级公开课活动,把它作为自己练兵和展示的大好机会,认真备课,认真准备,全部按照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课,并且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不仅熟练,而且运用恰到好处。可以说,每节课都有令大家感到新的地方,都有值得大家借鉴的长处。确确实实达到了我们通过教学活动实现互邦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可以说,本学期的教学活动,从某个侧面呈现了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了更大的更快的提高,展示了我校教师朝气蓬勃、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良好精神风貌。

一、教学活动的亮点

本次活动每位教师的授课,都各具特色,突出了各自学科的教学特点,教学流程合理,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表现了我校教研活动的亮点:

1、领导重视,群策群力,全程服务

本次教学从校长到副校长都十分重视,并且得到了后勤李主任的协助和支持。组织的每一个细节,学校的各位校级领导都很关心。李校长亲自为大家录象和拍照,制作教学实录光盘。在学校资金相当紧张的前提下,徐校长尽可能地奖励每一位参加活动的教师,足见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大力支持。教导处认真组织实施,从课堂教学的筹备到评课总结,学校领导自始自终全程参与,教研组年级组全方位予以帮助,评委们认真听课评课。正是因为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老师的积极配合,从而确保了这次教学竞赛获得圆满成功。

2、态度端正,准备充分,展示风采

查看全文

公开课及历史教学意义反思

一、历史学家们探讨的历史学的意义

历史有什么用?学习、研究历史的人面对这个问题无不感到尴尬而难以回答。“以史为鉴,可以明今”是说得老掉牙的教导,可这句名言如今乱用得太过俗套和僵化了,也没告诉我们究竟如何“明今”。倒是司马迁的话“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很实在,说出了历史家干了哪些工作。然而在当今市场化、商品经济浪潮汹涌的社会,问这问题的人像一个挑剔的顾客,用毫不信任的眼光看着你,并且非常不耐烦的随时准备拂袖而去。历史家面对这个架势,大多是难以招架的,谁愿意去花上几天甚至半个月去读你写的那一本本厚厚的、艰深的历史巨著呢?一个学科到了被质疑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的时候,的确是非常危险的。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年鉴派的一代宗师马克•布洛赫被他的幼子问了同样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历史学家的技艺》,也叫《为历史学辩护》。布洛赫摆脱了过去的历史家像上帝般审判人间万事的形象,把历史学家比作一个普通的工匠,小心而又仔细的做着自己的工作。这本书其实是写给研究历史的人看的,因为布洛赫在书中纠正了很多历史家在做研究时常犯的错误。

二、中学历史教育可以给学生提供的价值

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也常被学生问到这个问题,自己心中也一直在疑惑,高中历史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学到什么东西?当然,应付高考是一个万能的挡箭牌,它可以抵挡一切的质疑。但作为老师,我不能因为有了这个答案就可以心安。教育本身的价值在于塑造人,高中历史作为高中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要能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东西。高考的形式是会变的,但教育是社会永远需要的,我个人认为历史也是高中学科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历史教给学生什么?新课程标准要求有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于历史来说,这三个方面的确是必不可少。知识是基础,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与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老师来说,如何把握这三方面的要求,可能是要长时间的锻炼磨砺才能渐渐达到要求的。然而,作为老师来说,我们要先思考历史究竟有什么用?究竟应该学些什么?应该怎么学?第一,历史绝不仅仅是过去的人物和故事。研究历史,不能局限于过去。历史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演进,为了获得一个整体的结论,必须分时段,分地区和国别,分社会阶层乃至一个人物一个事件的去研究。因此,禁锢在过去,陷入繁琐考证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我们应从历史的茫茫深渊中跳出来,清醒的看到历史家的任务不是获得历史的一枝一叶,而是要研究人类社会演进的总体趋势,获得一个整体上的把握。高中历史教学,是对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初中教育的一个提升,并为以自主性的研究性学习为主的大学教育做准备。高中历史不能局限于历史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要培养学生对历史从整体去把握的感觉和能力。因此,应注重对单元知识,专题知识粗线条的归纳和整理,以时间为轴心,把人物、事件串起来。我在本次公开课上,也力求做到对历史整体的把握。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中国古代商业和城市发展的情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整体的历史感。第二,研究历史更多的要去问为什么。其实在历史中,很多人物和事件在学术界尚有争论,比如争论某某神话中传说的人物是否存在,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如何。但历史研究的意义不在于此,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不是了解起源是什么,而是明白原因是什么。探究历史事件的原因,知道历史为什么是这样发展的,这才对我们现今生活有启示意义,这样才能有“继往开来”的效果。比如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都很明显,特别是宋元之际商业贸易异常繁荣,我们探究这一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对今天我国经济的发展无疑是有多方面的启迪的。第三,分析评论历史还是要“跳回”历史。自以为很懂历史的人总喜欢对历史恣意评说,但历史家却不能任意评判。乾嘉学派的著名学者钱大昕说:“今之学者,读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历史家不能以任意评判古人来显示自己的“博学”和“高明”。对待古人,更多的是要“同情之理解”。任何人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评论古人应先从他所处的时代,探究为什么他会这么做,在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行评论。各个时代背景不同,各个时代的价值观,评判标准也不同,我们学习历史,也要学会对以前各时代的评论进行分析,辨别和再评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我们自己也在接受或受到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评判古人的时侯,要尽力排除自己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从历史情景出发,避免以古论今。在本课中,对重农抑商的原因分析和历史影响的评价,我引导学生回归历史,从历史情景出发,对古人“同情之理解”,分析战国时期统治者采用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并从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出发,对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进行评价。对历史如此,其实在自身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现代社会缺乏的不正是互相理解,包容吗?

三、尊重历史,感悟历史

尊重历史,不以今之标准和个人喜恶评价历史,才能真正认识历史,认识历史,才能把握历史的趋势,才能更清醒看到我们所处的时代。培根说:“读史可以明智。”每个人倘如真能认真读读历史,从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中吸取一两点智慧,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和谐,人类会有更大的进步。

查看全文

教学教材研究室创业服务年公开承诺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转变教研工作作风,优化创业环境,提升服务水平,更好的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根据全省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开展“提升质量年”活动,向社会做出如下公开承诺:

一、严格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

1.坚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严格执行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决定。

2.正确履行教研员职责,依法规范教研工作,确实改进教研方式,创新教研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研究和完善现代教研管理体制。

3.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教研服务效能监察,对“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执行不严、落实不力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员,严格按问责制的有关规定进行问责。

二、优化创业坏境,服务经济社会

查看全文

英语公开课教案-英语教学教案

英语教学教案

课题国外礼仪介绍(一)圣诞庆祝活动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通过介绍西方国家圣诞节的种种庆祝活动,联系中国春节展开讨论,从而达到开阔眼界,操练口语的目的。

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

教具录音机、图片、自制投影片、圣诞小礼物

查看全文

高中政治公开课价值思考

摘要:新课改带来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各类公开课改变了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公开课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必须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优化公开课,提高公开课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公开课;道德教育;价值;策略

新课改以后,公开课既对学生开放,又向其他人开放,如何才能体现公开课的价值呢?公开课的师生互动变成了表演,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所谓的评委取代,过分注重教学手段和形式,公开课中,“课”的价值逐渐淡去,“公开”的价值则粉墨登场。本文主要讨论了如何开展政治公开课教学,仅供参考。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渗透于学习和生活中,为我们提供了便利。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迎合了学生感性思维的特点,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并且可以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将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认知水平,而且可以优化教学内容,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手段应立足于教学内容和目的。传统教学的优点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清晰的板书,深入浅出的语言,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喧宾夺主,忽视了课堂内容。很多教师只要一上公开课就使用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flash来回切换,让学生眼花缭乱,无法集中注意力,反而取得相反的教学效果。因此多媒体课件要根据实际情况慎重选择,否则只会画蛇添足。例如,讲授爱国主义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如《亮剑》《铁道游击队》《狼毒花》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人民英勇反抗、不畏牺牲的精神,充分体现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的爱国之情。例如,学习“消费观”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查阅资料,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否应当做“月光族”?什么是正确的消费观?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平衡课堂预设与生成

查看全文

公开课实施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近年来,公开课出现了功能异化的现象。要让公开课回归本真,需要对其实施环节进行重构,以寻求有效的改进策略。公开课可以分为主题先定、理论跟进、实践尝试、课后评议和成果延伸等五个步骤,我们可以尝试实行主题统摄、步进辅助和评价促进等一系列效能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公开课

近年来,对于公开课作假、作秀的抨击十分猛烈,甚至有人呼吁让其退出历史舞台。笔者认为,公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所要做的是革除其弊端,探索公开课实施的新模式,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公开课的功能异化

公开课是中小学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一种观摩、交流形式,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公开课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比如:一是非正常的虚假形式备课。备课时,教学进度为公开课让步,对一节课的全过程进行排练导演,再经过主讲教师试讲、修改,再试讲、再修改,最后才和“观众”见面。二是课堂上形式主义泛滥,使人看到的是理想化的课堂。教师或设悬念、或作引导、或解疑点拨,一切过程顺理成章,学生配合十分得体。三是现代教学手段轮番上阵。公开教学时不考虑实际需要,各种多媒体轮番上阵,整个课堂学生不知所云,教师手忙脚乱。[1]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查看全文

公开课文化现象研究开题汇报材料

一、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公开课,应该说,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很熟悉,特别是在中小学、幼儿园,这几年的公开课活动搞得是轰轰烈烈、如火如荼。随着2000年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行,公开课成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宠儿,但凡与教学沾上点边儿的活动都少不了公开课。翻开杂志是公开课课例;看看新书,不少是公开课实录;专家学者分析的也是一个个公开课的片断……公开课垄断了我们关于课堂教学的视与听,影响面很广。这样被热捧的事物本身就是吸引研究者的很好议题。

但我们选择它来研究的目的缘于公开课自身表现出来的矛盾。名义上,公开课是教研活动,而且是被当作教师的教学实际来公开的,公开课是独立于日常教学之外的另类课堂。原国家督学成尚荣有这样的描述:“日常课总体上仍是以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仍是以训练为主,简单、机械的训练逼仄着学生的思维,个性化阅读还处于边缘;课堂仍比较封闭,学生的视野还是被限制在文本里和教室里。总之,日复一日的日常课呈现着与公开课不同的状况和问题……”

不难想见,公开课是另类于日常教学的课,它有一套另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概括地说,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尝试从文化分析的角度剖析公开课现象。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公开课:

查看全文

教研改革课程改革论文

一、对现行教学教研制度的反思

如果我们以新的课堂理念反思过去的教研工作的话,就不难看出重教轻研是当前许多学校教研工作中的缺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种情况。

1.指导思想存在偏差。一些教科研人员为基层学校服务的观念不强,而许多教学一线的老师整天忙于教学,参与教研活动的意识淡薄,认为教研工作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2.教研工作多处于教而不研的状态。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主要局限于一些教学常规检查,或者是随意化的评课,以及抽象的理论学习等活动,教研活动流于表面,因此对于一线教师的教研能力毫无帮助。而传统的教学研究制度对作为教学研究主体的教师,无法真正发挥其主动性和创新性,开发有个性的教学新思维,教师的成长过程极其缓慢,教学改革的进程随之放慢。因此,重建教学研究制度,刻不容缓。

3.教研工作的着眼点不明确。许多学校错误地把学校教研工作的重心放在教材和教师方面,着重强调对课堂标准和教材的诠释上,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忠诚地去执行教材、教学目标上,关注的重点在于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和掌握上。教研工作只关注老师作用的发挥,却极少关注研究的关键领域——课堂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

二、学校教研制度改革的具体策略

查看全文

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探讨

摘要: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示范性”标准包括科学性、易学性和公开性三个指标。其中,科学性指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以及教学考核方式的采用科学合理;易学性指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设置契合大多数高校的需求且易于模仿;而公开性则指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处于公开状态且便于学习者获取所需信息。

关键词: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科学性;易学性;公开性

示范,意指做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1],对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而言,示范性是其存在的基础,而示范性的有无也应作为考核其建设成败的关键。当前,对于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示范性”的判断,我国尚缺乏明确标准。在此情况下,对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示范性”标准进行界定尤为必要。考虑到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是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发挥示范作用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将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示范性”细化为科学性、易学性、公开性三个指标,并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解读来实现对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示范性”标准的构建。

一、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科学性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2]。人如此,课亦然,被遴选为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的课程必定是设置比较科学合理的课程。这是因为本身缺乏科学性的课程难以发挥示范性作用,而且即便这些不具科学性的课程被确立为示范课程,其发挥的示范作用也是负面的、消极的,无助于法学专业双语教学课程的正确建设和良性发展。基于此,应将科学性作为判断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示范性的首要标准。

(一)法学专业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科学性的解读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