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品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22:33:0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艺术品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古代艺术品公共艺术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的古代艺术品是否是公共艺术这一话题的研究,从公共艺术概念的阐述到古代雕塑与壁画的举例说明,论述古代艺术品在中国古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呈现的非公共性,表明国家权威、等级制度以及庙堂之物等因素都限制了公民对艺术品的参与意义,使得中国古代艺术品仅成为少数人去彰显自我价值与权威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公共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品;非公共性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国外的60-70年代,源于美国提出的百分比艺术。但是公共艺术这一行为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壁画运动等活动中出现了。公共艺术概念可分为几个层面:1、泛化的、广义的公共艺术: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西方对公共社会、公共领域或者是通过社会与政治的现代化,达成了人们有一种作为公民的这种意识和相对自由的、民主的这样一种状态,在此基础上能产生的对艺术的要求。2、相对狭义的公共艺术:我们一直在这方面有进行实践,如过去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院的壁画、城市雕塑等。指在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空间里布置的人们可以触到、看到的公共艺术品。这一层面的公共艺术依附于泛化的、广义的公共艺术,前提是是民主的,公民需要的;也可能是艺术家自己的创作需求,其创作出的作品并非是迎合公众的,但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看,当一件作品呈现在一个公共空间的时候,其公共艺术的属性是存在的,人们可以看到,享受到并进行评论的。诸如高校的公共艺术院系与相关专业就属于这一范畴,它更多的是针对于公共环境,城市的功能需求来进行的一种行为,如通过这一公共艺术品的存在来提升环境品质、美化城市空间,提升人们对于美,对于艺术的一种修养,一种意识。3、非典型公共艺术:现在的公共艺术是复杂的,扩展到称之为非典型公共艺术,指不以具体的作品,特别是不以造型的、美术的作品放在公共空间,而是通过一种行为,一种观念的表述,一个场所的秀场,通过几个人一起产生的人们可以相互接触的产生效应的一种活动。谈到“公共艺术”这一词,我们可以从大的范畴去认识它,但更本质的是从造型与美术的角度去认识可能更加符合我们的要求,其要求具有:1、公共性(公共空间性),是否放在公共空间里面,是否具备公共性;此外,公共性里面包含着空间属性这一特点,如有些艺术品具有探索性,放在美术馆是一个好的艺术品,放在其他公共空间并非协调与对应,那就不是一件好的艺术品,所以公共性涉及到作品的场所性质的关系。2、公众性,取决于公众是否喜欢,是否认可,如果不认可就不一定是好的公共艺术品,具有公民的参与性。只有具备这两个要求,作为一个公共艺术品才具备好的一个本质。公共艺术的功能除了使得环境更加富有文化气息,更加有品质,还能够使人们可以享受到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的创作就像是给公民的一种福利,通过国家或者企业的投资去美化环境,提升公民的审美,使心灵得到满足。
2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雕刻及壁画
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古代公共艺术更多的是围绕王官贵族的口味情趣、迎合上层社会的需要、用来为统治阶层服务的,与人民大众拉开了距离。而中国古代的雕刻与壁画恰好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在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说公共艺术是由雕刻与壁画这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的。因此,谈到中国古代艺术品是否是公共艺术这一论题,今天这个主题的焦点在于对“中国古代的雕刻与壁画”这一中国权力艺术的历史性回溯,以论证中国古代“公共性”的阙如。2.1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雕刻。中国古代的雕塑与石刻主要围绕在历代陵墓中的一些明器、墓室内的雕饰和陵墓外的石兽、石人,一些石窟寺院宗教造像和祠堂内的祖先、圣贤像,以及中国皇家,衙门大门口的石刻作品等;而涉及到普通百姓的仅为一些家常用品。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墓葬的建造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是同等重视的,原因在于:①、在现实生活的逝去,灵魂进入了另一个生存的世界,在冥界中继续,是生命的又一段延续。因此陵墓条件相比于死者生前所处的环境还要好。基于这种观念的生命观,陵园以及墓室的建造都趋向于永生愿望以及现实生活的方向发展。陵园墓室出现大量满足于王官贵族审美情趣和个人标准的随葬明器,神兽石刻等。如:南京的明孝陵神道的石像雕刻,那些石兽形象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如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具有皇权的象征。②、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归因于对宗教的信仰,这决定了古代帝王对神灵的崇拜。这在汉代以及魏晋南北朝表现的极为突出,墓葬出现大规模的神灵偶像,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神的崇拜与信仰,认为这可以给陵墓带来吉祥,在冥界中的生存能够得到神灵的庇护。如:陵园神道两侧都摆放着石雕天禄辟邪,墓室里陈放着陶塑的镇墓兽等,包括之后唐代宋代的陵墓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而这种陵墓的建造方式起到了镇魔辟邪的作用。不难看出,这些石雕是服务于君王的衍生品,其中物力人力的大量消耗只为了满足皇族的一种心理需求,并没有公共性与公众性:其一,大量的雕刻作品仅出现在陵园,而陵园并非是普通老百姓可以随意进入的地方;其二,这些作品的建造脱离了群众的心理需求,陵墓石雕的制作过程可能有得到参与,但是其中的思想理念是否满足于与大众并没有考虑,仅仅只是为了服务于皇室,加强其集权的统治,一切都是朝向王官贵族的利益。再谈到中国的石窟寺院的宗教造像等,从上文提到墓葬中对神灵的崇拜不难看出,这些宗教造像也是为了满足于皇室的需求。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中国大规模的开窟造像,石窟遍布北方、西北等地区。如龙门石窟的造像,在当时达到了唐代的顶峰,其形象的塑造:①实际上是对统治阶级的神圣化,大佛的构造俨然就是封建君主,把佛教的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②对永生吉祥幸福的向往,古代帝王都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除了去炼制丹药,还会在建造佛像上去下功夫,以显示对神灵的崇敬与仰慕。这些也都表明了,皇室通过开窟造像,以加强对自己中央集权的统治,让平民百姓受制于王权,佛即是君王,君王即是佛,对佛的崇敬既是对君王的崇敬;再者也是君王对生命延续的一种欲望,满足心理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去看,实质上这些佛像的建造也没能达到公共艺术的要求,更多的是统治阶级将其自身的思想强加于或者说灌输给老百姓的,不符合公众性。在古代,衙门或者宫廷的大门左右两边都会各列置一个神兽形象的石雕,它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宫廷律例,是向君权统治的一种致敬。老百姓在其中充当的角色是卑微的,而非抱着一种舒坦的心理去欣赏的艺术品,它并不是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去看待这种艺术品的,这就决定了这类石雕仅仅只是为了给公民营造或者是树立一种君权不可侵犯的氛围或气势,缺乏公共性与公众性。2.2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壁画。我国古代壁画的传播形式主要有宫室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实质上壁画的原始形式是古代的岩画,中国最早的岩画出现在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也是中国最早的绘画形式。当时这种绘画形式仅仅是人们用来记事或者施行巫术的图形,它反映的是当时先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意识。随着我国历史进入文明阶段,史前岩画以及原始壁画被更为成熟的壁画取而代之。中国传统壁画的基本功能是纪念和宣教,其大多为统治阶级服务,并未与平民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除了占有公共空间这一特征外,传统壁画并不具备当代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公共性与公众性。正如宫室壁画,历代的宫室壁画同古代雕刻一般更多的是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以及宣传教义:如周代,中国宫室壁画真正意义上开始的时期,在天子宣明政教的明堂周围都画有壁画,描绘着古代圣明君主尧、舜等人的画像,古代残暴君主桀、纣的画像,每个人具有善恶不同的形态,这是对于国家兴亡的警诫。墙壁上还画着贤德的周公辅佐成王,怀里抱着幼主,背后排列着手执斧钺的仪仗队伍,正在面向南方召见各地诸侯的情景等等这种形式的壁画。这些壁画是君王对大臣们的一种教化。大臣们通过观察人们的形象,从过去的历史中可以认识当今以及事物的发展趋向,可以学会正确处理当今面临的各种事情。这便是当时绘画壁画的目的,这种方式有利于国家的团结与兴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但这也意味着这些在朝堂上的壁画是百姓没有办法接触到的,唯一能够接受到的是上层阶级对其思想的灌输,没有办法去参与到壁画的探讨以及观赏。到春秋战国时期,壁画从朝堂延伸到了各公卿祠堂及贵族府第,题材多为历史故事、圣贤肖像、神灵怪异,现实性的东西比较少。虽然制作地域范围变大了,但依然是王官贵族独有的一种高端艺术。包括汉代的宫殿中,壁画多是功臣、列女等供教化之用的人物画。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仍然流行用壁画宣传封建道德观念的风尚。到后来的五代以及元明清同样是这样的发展趋势,甚至壁画创作开始走向下坡,但依然没有改变壁画的性质和场所,依然是与大众没有联系,为中央集权为王官贵族服务。墓室壁画它实质上是宫廷壁画的衍生品,与宫廷壁画相比,它更具有隐蔽性。它在当时存在的价值:一方面是为了显示主人的等级高贵,用以张扬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相关人士等功绩,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敬慕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墓主人对信仰的表达及死后祈求灵魂升天、能够继续享受人间欢乐等的思想。如:西汉推崇厚葬之风,墓室壁画极为盛行,以梁王墓和南越王赵昧墓为代表,其中的梁王墓内绘制了青龙、白虎、朱雀等方位神,以及莲花、云朵等图案;唐代墓室中频繁出现的表现上层人物生前身份和生活题材。中国的石窟壁画以及宗教寺观壁画是随着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后兴起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为了去宣传佛教教义。如敦煌壁画,以佛、菩萨为主,描绘其本生故事等。相比前两者的宫廷壁画与墓室壁画,其广泛性以及公共性要多一些,能够让大部分的公众观看到体会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但是这种艺术传播形式依然不是为了平民老百姓,甚至历代的王官贵族利用宗教壁画施压于大众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通过对这四种中国传统壁画形式的描述,不难看出,它们的共性:创作的初衷都是为了统治阶级以及宗教等团体的利益。没有真正的公共性,大部分的作品是一般人没办法看到的;也没有达到真正的公众性,平民对这些创作根本就没有喜不喜欢可不可以这样的说法。这些艺术形式更多的是把统治阶级以及其他团体的思想和观念去灌输给百姓的,老百姓是一种被动的状态。
公共艺术品表现论文
摘要:21世纪的今天,公共艺术品在材质的选择上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各种表现媒介的不断交融、更新,使人们驾驭媒介表现的能力愈来愈强。从载体到自我表现、从外部形态到内部蕴含、从自身的表现到创造力的释放,无不彰显了材料作为一种艺术设计语言所呈现出的生命力。新时代的城市公共艺术品需要有新的语言、新的形式,在不同的背景下与时代对话、与环境对话、与大众对话。而艺术家、设计师认识材料、领悟材料性能、感受材料的质地美,在探求材料内部规律的前提下,实现材料的正确选择与合理运用,扬长避短,达到材料与公共艺术作品内容、形式的统一,公共艺术品与环境的和谐。
关键词:公共艺术品媒介
材料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不仅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从艺术表现来说,更是一种“艺术语言”,是艺术的载体。这里所说的“艺术语言”是指其在被艺术家或设计师放进了某种由它们自己或与别的材料共同组成的艺术环境中,构成某种艺术语境时,它便具有了语言的因素,材料便成为艺术语言,成了艺术家思想及意志的代言者。
在材料的发展过程中,从使用纯天然的材料制造器皿的初级阶段到人们利用火制造材料的阶段,从材料的复合阶段到材料的智能化阶段,艺术家及设计师实现了从意识到观念、从使用到审美意义上的转变,即材料作为一种装饰语言、一种造型要素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
从材料自身角度来说,纯粹意义上的材料媒介往往会使公共艺术品显得单薄,只有找到公共艺术品的语境与材质美的结合点,才能彰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体现材质所附加的精神内涵。如何将材料媒介的这种“物质性”转变为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属性”,真正体现材料媒介的自然美、生态美及带给公众视觉上与心理上的愉悦感,是我们研究材料作为公共装饰艺术品的表现媒介的出发点;如何借助媒介语言来表达公共艺术品的语境与大环境的融合、艺术家或设计师与公众在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这是理性与神秘的交织,是我们需置身其中探求的领域。
从材料媒介的发展历史出发,笔者将作为公共艺术品表现媒介的材料分为传统型媒介、新型媒介和超媒介。这种分类有其相对性。依其作为语言要素来分析它的语境意义及与大环境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清晰与模糊、是确定与不确定、感性与理性的综合。
公共艺术品表现媒介论文
摘要:21世纪的今天,公共艺术品在材质的选择上已进入了全新的时代,各种表现媒介的不断交融、更新,使人们驾驭媒介表现的能力愈来愈强。从载体到自我表现、从外部形态到内部蕴含、从自身的表现到创造力的释放,无不彰显了材料作为一种艺术设计语言所呈现出的生命力。新时代的城市公共艺术品需要有新的语言、新的形式,在不同的背景下与时代对话、与环境对话、与大众对话。而艺术家、设计师认识材料、领悟材料性能、感受材料的质地美,在探求材料内部规律的前提下,实现材料的正确选择与合理运用,扬长避短,达到材料与公共艺术作品内容、形式的统一,公共艺术品与环境的和谐。
关键词:公共艺术品媒介
材料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不仅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从艺术表现来说,更是一种“艺术语言”,是艺术的载体。这里所说的“艺术语言”是指其在被艺术家或设计师放进了某种由它们自己或与别的材料共同组成的艺术环境中,构成某种艺术语境时,它便具有了语言的因素,材料便成为艺术语言,成了艺术家思想及意志的代言者。
在材料的发展过程中,从使用纯天然的材料制造器皿的初级阶段到人们利用火制造材料的阶段,从材料的复合阶段到材料的智能化阶段,艺术家及设计师实现了从意识到观念、从使用到审美意义上的转变,即材料作为一种装饰语言、一种造型要素出现在艺术设计领域。
从材料自身角度来说,纯粹意义上的材料媒介往往会使公共艺术品显得单薄,只有找到公共艺术品的语境与材质美的结合点,才能彰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体现材质所附加的精神内涵。如何将材料媒介的这种“物质性”转变为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属性”,真正体现材料媒介的自然美、生态美及带给公众视觉上与心理上的愉悦感,是我们研究材料作为公共装饰艺术品的表现媒介的出发点;如何借助媒介语言来表达公共艺术品的语境与大环境的融合、艺术家或设计师与公众在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这是理性与神秘的交织,是我们需置身其中探求的领域。
从材料媒介的发展历史出发,笔者将作为公共艺术品表现媒介的材料分为传统型媒介、新型媒介和超媒介。这种分类有其相对性。依其作为语言要素来分析它的语境意义及与大环境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清晰与模糊、是确定与不确定、感性与理性的综合。
设计方法与设计教学论文
一、教学中的三种公共艺术设计要素
在前述的三种主要设计方法之外,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还包含三种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能动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公共艺术的这三种设计要素是公共艺术作品除形式之外,与人、大自然和人工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主要途径,也是公共艺术作品与纯粹雕塑和景观的区别之处。为艺术品添加上可旋转的枢轴机构,艺术品就有了与风、与大气互动的轻盈;为艺术品添加上喷头、管路和水泵,艺术品就有了与水交融的灵性;将原本服务于形式美的结构在离地45厘米的高度水平展开,就可以为游人提供一方休息的乐土;在作品的结构中融入滑梯、隧道,就满足了儿童甚至成年人游乐探幽的天性;按照预定空间的尺度设计作品的形态,作品就有了更多融入环境的机会;将艺术品设置于高山之上、深峡之中,可以让作品更加高峻、奇伟……几乎没有哪件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完全摒弃设计要素而存在,相当多的经典公共艺术作品都身兼数职,一专多能。可以说,设计要素在很多时候是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称作公共艺术的关键,这决定了设计要素在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中占有的重要地位。能动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这三种公共艺术设计要素可以融入或嵌入现成品公共艺术、二维型公共艺术或构成型公共艺术当中,成为整体公共艺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此外,三种要素也可以自成一体,学习者可以仅针对这种要素的属性展开能动性公共艺术、景观型公共艺术和实用型公共艺术的设计训练。由于公共艺术的设计要素往往要与环境和具体人物产生联系,因此人体工学和相关技术规范的讲授都变得重要。如何使作品顺利融入公共空间,介入公众生活中,既实现设计要求,又不致引起危险和公众的不便,需要设计者的理性思考与分析。如何在表达作品艺术观念的过程中不像塞拉的《倾斜之弧》那样引起巨大的争议,则需要设计者放弃艺术精英的自我认同,时时保持一颗尊重公众的心。
二、教学中的两种公共艺术设计主题
在前述的三种主要设计方法之外,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还包含三种必不可少的设计元素——能动要素、环境要素和功能要素。公共艺术的这三种设计要素是公共艺术作品除形式之外,与人、大自然和人工环境发生互动关系的主要途径,也是公共艺术作品与纯粹雕塑和景观的区别之处。为艺术品添加上可旋转的枢轴机构,艺术品就有了与风、与大气互动的轻盈;为艺术品添加上喷头、管路和水泵,艺术品就有了与水交融的灵性;将原本服务于形式美的结构在离地45厘米的高度水平展开,就可以为游人提供一方休息的乐土;在作品的结构中融入滑梯、隧道,就满足了儿童甚至成年人游乐探幽的天性;按照预定空间的尺度设计作品的形态,作品就有了更多融入环境的机会;将艺术品设置于高山之上、深峡之中,可以让作品更加高峻、奇伟……几乎没有哪件公共艺术作品能够完全摒弃设计要素而存在,通的全部热忱,所以它们就有了生气。这就是具有人文性的主题在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公共艺术设计的主题可以分为最基本的两种——幽默的和严肃的。前者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幽默之处,以活跃人文环境,还能转而以辛辣的讽刺批判社会现实。后者甚至可以重新诠释纪念碑这样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令对英雄、对重大事件的纪念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新方式进入当代人心中。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很多时候甚至互换身份。很多深刻思想的表达需要传统的雕塑造型手法,很多年轻学子对社会认识的程度还有待加深,这也是主题部分不对学习效果和进度作硬性规定的原因。但是,在当今的中国,艺术的自觉、文化的传承、软实力的提升,都是留给年青一代的重任。年轻学子不仅应成为熟练掌握表现技法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还不应忘记作为一个人所应当具有的人文关怀。我们设计的作品在为环境提供“有意味的形式”之余,在满足人们休息、获取信息等需求之外,还应体现设计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对善与恶、对美与丑的分辩。只有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不会轻易被人遗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方法、要素、主题为纲的公共艺术设计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对海量公共艺术知识和多元公共艺术技能进行科学化编组和系统化集成的成果。上述八个部分既具有自身独立性,有针对性地锻炼了学习者的能力,又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征,能够为学习者完成一个设计方法新颖、设计要素全面、设计主题深刻的方案提供全程支持,以满足社会对公共艺术设计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同时,还体现了结构上的开放性和适用范围的广泛性,以满足相关学科学习者完善知识体系和对非艺术专业大学生进行人文通识教育的现实需求。
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
摘要:根据公共艺术作品与所处城市景观环境的组合关系,城市公共艺术一种是通过材质、造型、比例尺度等要素表现艺术作品与环境的关系,通过视觉来装点和优化环境;另一种是透过其特定主题或以当地历史、生活习惯和历史文脉为内容来塑造的公共艺术,以具体意义定义和反映周围环境以及场所。本文主要以公共艺术的表层要素出发,研究公共艺术对城市景观环境的塑造。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景观环境
一、公共艺术形体要素与城市景观环境
公共艺术品的形象实指其“形体”,任何物质都是以各自不同的形体特征与其他物质进行区分。不同特征的“形”具有不同的精神和情感内涵,“几何形”表现冷静、理性,“有机形”象征生命、自然,因此公共艺术的“形”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表现风格和情感;“体”指物质所占客观空间的形态,即物质体量的空间形态。公共艺术作品以形的特征,与以有着体量感的具体物质形式所占据的空间进行结合,共同达到以物传情的效果。公共艺术造型的基本语汇具有不同的形体特征,在此主要以具象形体和抽象性体两种类型进行分析。1)以自然物象为公共艺术作品的表现形态,其形体特征与自然物象相似。由于具象形态的公共艺术品题材和造型以描述、模仿自然形态为主,因此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明确通俗的主题更能在作品和人之间产生情感与共鸣。这里所指的具像除了写实的手法外,还包括通过整体归纳、夸张等表现手法对自然形态进行主观化和艺术化的处理。2)以抽象的形态和体积进行的形态创作,一种是将自然对象通过提炼、概括和总结的艺术手法呈现出非自然的现象,用诙谐和幽默的形式表现出独特的愉悦性,给过于理性化的生活和空间环境增添轻松的调剂与补充;另一种是以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形作为纯形式的形体语言,以此展现冷静理性的选择、强烈的动感与张力,带来视觉冲击。两种表现都是以非现实的形体来强调空间与形体的构造和组合,用象征和隐喻地手法塑造城市景观环境,并产生场所感和美学精神。公共艺术的表现手法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经常相互渗透、融合。同样类型的景观环境中使用不同表现手法的公共艺术,或相同表现手法的公共艺术采用不同形态,都会呈现出迥异的效果,表达不一样的情感。
二、公共艺术材质要素与城市景观环境
材质是公共艺术肌理最直接的表达,不同民族因为地域、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对材质的使用皆有不同侧重和取舍。古代欧洲偏爱石头而中国古代更多使用木头,最初由于便于取材,但在长期身处环境的感情积淀后人们逐渐对熟悉的材质产生了依赖和亲近之情。正是由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民族和区域对材质特别的喜好便被更深入地挖掘成对材质自身的审美趣味,长久凝结称特殊情感的材质本身才能具有足够的号召力,形成对材质所在场所和环境的记忆。比如木质材质原始朴质、石材坚硬而稳重、金属或者粗狂或者精致;不同材质在环境中表现力各不相同,在过分硬质的空间环境使用软质材料,它的审美表达仅仅是点缀却不能产生深刻的共鸣,相反过分硬质化的材质会让软质环境对比变得更加脆弱。除了传统材料的运用,很多工艺简单的人工材料经常被使用,例如树脂复合材料俗称“玻璃钢”,以这种质轻、轻度高、可塑性强、着色方便的造型材料制成的公共艺术,可以模仿任何自然材料的质感,并通过附着各种颜料和油漆,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在现代公共艺术中,新材料日新月异,人们不仅利用单一的材质进行艺术表现,而且更多综合利用像纤维、皮革、金属、木材等多种软硬质材料材质组合来丰富公共艺术的表现力。事实上,公共艺术品对不同材料的质感、造型和色泽的处理,融合美学原理,通过材质肌理、结构对比等造型语言呈现出来,达到理想的视觉和心理效果才是对材质最好的运用和把握。
地域性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的运用
内容摘要:地铁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所包含的地铁空间成为地域性公共艺术最佳的展示地点之一。文章首先阐释了地域文化的形成与特征,其次对我国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中的介入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了如何提炼地域性元素、介入位置的选择和介入形式的选用。希望通过地域性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的介入,使城市文化、民俗特色、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元素在地铁空间中得到体现,改变其面临的空间特色危机,重塑城市、时代的形象。
关键词:地域性;公共艺术;地铁空间;介入
经济和信息的全球一体化发展使得城市的地域特征逐渐模糊,城市中许多与其独立品格息息相关的特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均被快速发展所抹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众已经对快速、冷漠的“流水线式”的公共空间感到厌倦,他们希望空间能够被赋予更多的特性。地铁作为最富有人气和最能体现城市地域性的轨道交通空间,以其内部丰富多样的公共艺术品成为城市对外展示人文和地理文化的重要窗口。地铁空间内地域性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表达实际是对地域性文化与精神的综合表达,对于消除空间特色危机、体现当代城市的风貌、重塑城市文化形象至关重要。
一、地域性文化的形成与特征
地域文化(图1)包含了三个相互关联的因素,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三是社会环境。这三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决定了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地域性公共艺术具有很强的专属性。它吸收了本土、民族和民俗的特征,象征着一种精神和力量。除此之外,地域性公共艺术倡导公众的参与性,以反映公众面貌为主张,在作品题材上更多呈现的是该地区市民化、大众化的元素,旨在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增强公众的道德荣誉感,具有很强的识别性。
二、公共艺术介入地铁空间时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设计中高科技语言运用与研究
在社会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高科技与公共艺术的联系是越来越密切。公共艺术是具有开放性的,它的设计与创作也一般都是在公共场所中实现的,高科技的应用会使公共艺术的发展速度得到提升,也可以说高科技语言在公共艺术设计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publicart),就是以人为主体,以城市公共的设施、艺术对对象,创造出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的美感的艺术设计行为。其主要讨论的是人类的生活空间之间的关系,然后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公共艺术体现的是人们群众的需求,并以此吸引人民参与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中去,从而提高环境的观赏性和美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发展,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变的越来越丰富多彩,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壁画、装饰物、雕塑、平面设计、公共设施,也可以是节日活动、表演等等。公共艺术不仅要通过多样的公共空间表现一定的文化理念,还要对自身进行塑造,以满足民众视觉和心理上的需求,给环境增加美感。
二、公共艺术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仅提高了物质上的需求,还提高了在精神方面的追求。所以,人们对现在的公共艺术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人们的审美观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也就使公共艺术的设计出现一些问题[1]。
1、模仿在公共艺术设计中愈演愈烈
公共空间互动艺术创作研究
【提要】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时代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引入交互设计的思维方式,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数字媒介等手段建立观众与艺术品之间的“交流沟通”,注重人的参与感、体验感,结合区域文化建设,使公共空间中的环境设计更有意义。
【关键词】公共空间数字媒介参与感
一、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空间中用任意艺术媒介进行艺术创作,以建立当代文化沟通交流为目的,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融合,秉承开放、交流的新思想,传递文化精神内涵。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入手,可将城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室内空间,另一种则是建筑物外壳界面与周围自然环境构成的“开敞空间”,即室外公共环境空间。对于公共空间艺术品的塑造,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由于交流的“单项性”而无法满足公共空间艺术对公众参与性的要求。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公共空间的设计在现代城市居住空间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不仅可以用来美化环境,更能展现文化内涵。随着智能互动理念的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意在使公共空间设计更加注重与人的互动交流,贴近生活。因此,公共空间设计以区域中“人”的体验为基础,以适应场景的方式存在,传播区域文化特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化概念,才能实现公共空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互动艺术
“互动”一词最早出现在英文词典中,即“interact”,意为互相交互、影响、感应,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情感对流,是人类生命本质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广泛,以信息技术为艺术媒介的“互动艺术”也逐渐兴起。人对于艺术的体验是活跃的,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中必定包含观众对它的感知以及对创作者创作思想的参悟。对于传统艺术来说,艺术家通过对色彩、材质及空间等的认知进行艺术创作,并通过作品向受众传递思想与情感,例如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这样的艺术展现形式是由作品向观众的“单向”传递,创作形式及传播方式单一,受众对艺术品的解读局限于视觉与听觉。而互动艺术则是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使观众不仅通过视觉看、听觉听,还可以进行气味、触感等的感知,形成更加强烈的审美体验。互动艺术也被称为交互艺术,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展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艺术创作韩淑君现形式,它以现代技术为媒介进行创作并使观众参与其中,建立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沟通。“被感知的艺术才是具有意义的”,人与艺术作品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加深人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艺术家创作思想的感受。目前互动艺术做为一种艺术媒介已逐渐成为当下主流的创作方式,其互动性减少了人与艺术之间的隔阂,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是欣赏者,也是艺术的创造者,或者说是互动艺术品中的一部分。
现代公共艺术与纤维艺术创作研究
摘要:纤维艺术存在的年代十分久远,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纤维艺术从古至今都得到良好的推崇,其承载着的是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底蕴与内涵。纤维艺术家们通过纤维的不同材料以及不同表现形式向观赏者传递着文化精神、情感共鸣以及思想意识。当纤维艺术与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其他表现形式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则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人类文明,语言特点等的探索,可以再次推动纤维艺术的变革,让其更加受到国内外艺术界、建筑界的关注认识。现代纤维艺术不同于传统纤维艺术,其表现形式较多且十分新颖,目前人们比较常见的是壁面形态、软雕塑形态以及装置形态这三种,无论是哪一种都充分展现了传统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延伸与变革,同时呈现了现代化的审美需求与人们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现代公共艺术;纤维艺术;创作研究
纤维艺术在我国其实是一种又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我国传统的地毯、挂毯等编织品当中都可以发现现代纤维艺术的元素存在。
一、传统纤维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的不同表现形态
纤维艺术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一直在演变,直到现在被大众使用更多的现代纤维艺术,其装饰性的表现形式以及根据拓展新的材料都更加符合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纤维艺术的应用也从一开始的日常生活所需演变为现在的承载着手工劳动者展现自我价值的艺术品,能够更好体现纤维艺术的社会价值,是可以发扬个体精神的传播艺术,更是现代艺术所有表现形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随着时代不断演变的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人们可以体会到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人群的思想观念以及内涵,感受不同时期的人文情怀。1.传统纤维艺术传统的纤维艺术大多是围绕现实生活需求而展开的,现在来说让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与刺绣,这两者都是非常典型的传统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并且丝绸之路的盛兴使得我国古代的这一极具特色的纤维艺术表达形式走向了世界各国。一般来说传统纤维艺术也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以及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人造纤维。在人类文明早期,纤维艺术得以展现的材料大多都取材于大自然,因此植物纤维以及动物纤维的运用就相对更加的广泛,首先就是衣物的产生通过植物纤维以及皮毛类组成的简单遮挡物推动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时代的更替,人们发现通过这些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用织与秀等技法做成的各类生活用具可以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更加的便利,动物宽厚的皮毛则在冬季可以起到十分好的御寒作。纤维制品对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从古至今在西方国家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根据历史上记载,早在17世纪,西方国家对于纤维艺术的需求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方国家手工艺术的社会价值并一度将手工艺人推到了可以与绘画家相互追逐的高度。手工艺人通过各种五彩斑斓的丝线编织出各种极具艺术特色的图案将当时的纤维艺术水平提到最高,同时纤维艺术品相较于用于展览的绘画而言多了更多的社会实用性,这也是其更加受到人们推崇与热爱的原因,同时也为后期纤维艺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传统纤维艺术其实是结合了美感与实用性的,表达形式上他以实用性为主,装饰感为辅[1]。2.现代纤维艺术在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推动下,人们对于纤维艺术有了全新的思考与突破,不再局限于传统纤维艺术的固有思维以及传统纤维艺术中单一的表现形式。现代艺术家的开放性思维模式对于现代纤维艺术的不断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直接推动了现代纤维艺术的不断突破与进步。同时互联网的发展,空间思维的发展也使得现代纤维艺术可以由原本的平面表现形式逐步转换为立体表现形式甚至在三维空间也有了更新颖的现代化表现形式,这为纤维艺术注入了更多的奇思妙想与新鲜血液。不同于传统纤维艺术更加注重追求实用性,现代纤维艺术更多的是希望可以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情感共鸣以及感官上的直接思想感受,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内涵同样也在公共艺术领域得到了更多艺术家的倡导与推崇,其艺术特色不断地进行大胆尝试与突破,传统技法与现代化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可以使得当代纤维艺术作品拥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另外随着新一代艺术家们的崛起,他们的突破性思维以及新潮思路为纤维艺术表现形式注入了非常多的现代化表现形式,全新的表现形式随着艺术家们的不断突破而层出不穷,现代纤维艺术得到了持续不断地开拓与发展。
二、现代纤维艺术的公共性原则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与作品保护
公共艺术具有文化地标式的力量,在展现城市文化、弘扬地方精神、树立城市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代,公共艺术也已经成为凸显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标尺,矗立在城市空间的公共艺术作品尽情彰显着城市品格。这些独立的公共艺术作品,在形式的塑造、材质的表达、色彩的调取中都蕴含着地域的文化象征,其独特的审美语言诉说着社会集体愿景和公众的精神需求,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同现代城市的物质化建设与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自工业革命以来,物质主义思潮经久不衰甚至愈演愈烈。现代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社会化属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制订文化管理制度、公共艺术品档案以及公共艺术品保护的相关政策已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文化管理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一、公共艺术保护对城市文化发展的意义
中国的公共艺术往往表现为通过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合适场所放置公共艺术作品来提升城市的人文精神。在当代,随着公共艺术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作为城市文化载体的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对公共艺术的保护不仅是城市文脉的保留,更应当被纳入文化遗产保护的范畴。通过公共艺术保护的社会合作网络所形成的文化范例和社会机制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推动公共艺术发展、加强公共艺术保护有助于构建政府、专业人士和公众的和谐关系,并在交流实践中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另一方面,对城市公共艺术的保护也是对文化遗产的更新修复与再利用。在公共艺术的保护中,可进一步凸显所处城市的特色与地域价值观,在对公共艺术作品进行档案收录、保护和修复时,不仅能让艺术品自身的文化价值得到保留和延续,还能对艺术品周边环境的开发保护提供建设性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城市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整体保护与发展大有益处。
二、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及现状概述
公共艺术的概念在中国被广泛接受与使用之前,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早期代表就以纪念碑的形式安置在各个城市广场和纪念性空间中,承担着美化城市环境、弘扬地方精神与文化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提高城市文化建设步伐,批量复制的工业雕塑品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此种形式的公共艺术大量堆砌,既没有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也没有艺术的启迪作用,反而阻断了艺术与公众的交流,使城市空间趋于同质化。1982年2月,中国美术家协会提出的《关于在全国重点城市进行雕塑建设的建议》获得中央领导批示。8月,全国城市雕塑规划组在北京成立,成为推动公共艺术发展的关键作用力,拉开了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序幕。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城市雕塑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份政策文件在国家层面首次提到公共艺术,并将城市雕塑纳入公共艺术的范畴。伴随着城市发展快速变化,城市公共艺术也在时代前进的步伐中持续发展更新。城市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人文纪念意义,人文活动及其传颂的人文精神、历史人物的人文升华和后人对其精神的传承,皆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典型的地方文化景观依托名人英雄的事迹得以传扬,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和自然山水都为城市公共艺术的诞生和兴起提供了契机和创作素材。城市公共艺术的营造恰恰是表现城市的人文意境和精神内涵、说明其纪念性与精神属性的重要途径。对不同文化空间的营造亦体现出公共艺术的文化遗产特征和其作为人文精神载体的文化共鸣现象。1983年雕塑家潘鹤以开拓进取的深圳精神为题创作的城市雕塑作品《孺子牛》,整体造型以一头老黄牛奋力向前拉起树根,形象地表现了改革开放后,深圳以惊人的速度创造的发展奇迹,代表了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所提倡的“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将城市文化精神融入公共艺术作品,引起了公众的集体共鸣。中国社会的快速变革、经济的高度发展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城市的兴起,都极为有效地推动了城市公共艺术的整体发展,这是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得以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从更微观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市政设施不完善的状况,通过公共艺术打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传递城市精神的公共空间是快速提升城市形象的极为有效的方式,这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结合市政设施建设状况推进公共艺术发展的路径有较大差异。中国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使一些西方国家在公共艺术实践中的社会心理理论和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无法直接复制到中国。纵观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由于幅员辽阔,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城市资源、地理位置优势、历史文化底蕴和发展政策的差异必然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水平的不均衡,尤其是中西部与东部地区、沿海与内陆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导致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出功能和艺术形式上的差异性。北京在20世纪80年代进行首都机场壁画建设时就开始关注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营造,深圳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公共艺术雕塑《深圳人的一天》在1999年就以普通市民的生活状态为创作主题,而在发展落后的中小城市的广场活动中心,名人英雄的纪念雕像至今仍是城市公共艺术作品的主要形式。公共艺术是传承城市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公众了解和认识城市文化历史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契合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从而打造具有地域文化建设特色的城市空间。当前中小城市的城市公共艺术品缺乏在地性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不难看到在城市的休闲广场耸立着运用现代设计语言创作的抽象造型作品,而该作品与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状态格格不入。当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流于表面造型设计而忽略了地域特性和人文属性时,公共艺术就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也失去了公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相较于中小城市,在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大城市中,公共艺术呈现出一定的“公共性”问题。不论是公园、广场、街道还是商业空间,大城市的公共艺术作品都能尽量融入周边环境和场域,然而在引导公众参与、交流互动的社会层面上显得乏力。这一方面是因为公共艺术品的趣味性不足和大众化程度不深,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还是公众的审美意识和关注度不够。虽然艺术家已经在努力使艺术品生活化,但是对公众来说,缺乏政策的支撑和艺术教育引导,很难实现公众与公共艺术的直接对
三、多层次的城市公共艺术作品保护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