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22:26: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艺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与公共话语研究

公共艺术(PublicArt)是自西方引入中国的概念。随着现代城市生活发展,以及现代人公共意识和审美水平的提高,公共艺术近年来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诸多学者在讨论公共艺术概念时,或强调视觉的共享性,或强调思想共识下的开放性,或强调公共空间和公共场域的权力话语方式,不一而足。其中,顾丞峰将艺术的公共性归结为“公众对艺术的平等参与”和“公众对艺术的互动理解”两层含义。(顾丞峰《艺术公共性与公共性的误区》,《文艺研究》2004年第5期,第114页)而公共艺术强调公共性,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形态拓展和观念介入。本文将从以上两个层次出发讨论公共艺术的发展模式。

一、以在地性为起点的公共项目模式

城市是现代民众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城市的聚居特性使得民众除自己私人生活的空间外,也和他人及社会的活动空间出现叠合,从而为公共性的讨论提供了前提。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研究指出,“公共”概念是基于近代市民社会兴起后的产物,公共性的提出和讨论都离不开社会的民主和开放,是在公众的自由交流、相互讨论、可参与的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建立在艺术公共性基础上的公共艺术,离不开多方的参与,也必须尊重各方参与者的权利。公共艺术的创作主体是艺术家,面对的受众主体是市民,而政府或者商家或作为组织参与者或管理实施者,各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评判标准。政府作为城市的公共管理者,首先要统合公共项目各参与方的利益诉求,并在此基础上觅得一个开放的平台平衡各方的诉求形成合力。这其中,政府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参与深度。但总的说来,大型公共艺术项目几乎都离不开政府的参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会居于主导性地位,因此,“平等参与”的各方需要在一个可以保证各自权利的协调人下进行有益、有效的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完成在艺术领域的公共话语表达。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执政时就动用政府权力和资源以国家赞助的形式支持公共艺术发展,从而推动了美国艺术发展。在获取社会各方共识上,从在地性出发的思维方式显然有优势。在地性(Site-specific)是基于项目所在地的时空背景联系,在特定历史人文状态下的地域空间中形成具有问题针对性的思路和方法。与全球化带有普适性的解决方式不同,在地性需要根植当地文化、现场空间、居民期待等现实而具体的因素,并在交融和博弈中形成新的共识。这一共识不是被预设和强加的,是在对话中不断被建构和整固而形成的。这种“接地气”的对话方式使得各方可以在同一层面进行交流,除去不切实际的想象,因而更加容易在一致性目标下推动认识,各方利益诉求也具备了“平等”表达的可能。2018年西安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系受邀参与西安高新区的双创园公共艺术改造项目。在这个与城市共同生长的公共艺术实践项目中,创作小组将对公共艺术的创作性思维融入城市日常,公共艺术的在地性、功能性和视觉重塑成为了这个项目在构思和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创作小组在实地考察和调研之后分别对应双创园不同的地块提出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罗列出人造景观、物派、消失、重组、渐隐、按年龄、可翻转、二次元、视错觉、再布局等关键词对应园区在景观设计和公共家具方面多重焦点、多种视觉形象堆叠和拼合造成的杂乱和拥挤感,同时提出了对应之道。如同《艺术走向公众》的作者布特纳(laudiaBüttner)所说,“项目不再是一种计划、设计,而是一个艺术的概念,它是为了某个特定情况、某个特定地点和时间所设计和上演的。”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内涵广大、形式多样的艺术方式,使艺术通过活动和事件介入到公共空间,“社会参与性”和“介入型”正在成为艺术与公众、艺术与城市、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有效通路。

二、在社会介入中发生的公共艺术

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在强调公共与私人概念的对立性基础上,构建起由人的言行互动形成场域的公共领域概念。这种场域构成在个人之间搭接起一个交流互通平台,艺术于是具有了在各种关系之间相互介入的可能。布尔迪厄(PierreBourdieu)提出“场”(field)的概念,对行动者在社会中的地位涉及多维社会空间关系与作用进行阐述。与行动者文化知识背景有关的习性因素和与经济状态有关的资本因素综合作用,形成具有半自主性的地位场,场内部与各场之间的作用也影响到行动者所处地位。习性被指向为在文化定向性中产生的即兴创作能力,也是各个场相互转换的动力因素。故在场域关系的构成中,艺术因为这种对规定性的改变能力显示出其重要的价值。公共艺术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显著。与以往艺术形式拘泥于美术馆或博物馆内部空间的展示方式不同,公共艺术一开始就将公共空间纳为自己的创作元素,不限于本体化的语言呈现,而更多从公共关系中建构艺术语言。它可以是雕塑、绘画等传统架上形式,也可以是装置、行为、影像等更具行动性的当代艺术形式。公共艺术与公共雕塑区别开来,在越来越多的公共艺术项目实践中,公共艺术的概念边界和形态创造在不断拓展,民众对公共艺术的认知和接受能力也在不断扩展。如克里斯托夫妇(ChristoandJeanne-Claude)在1995年实施的《包裹德国国会大厦》,成为当时一项轰动的公共事件和一件重要的公共环境景观,柏林政府专门为此向两位艺术家致谢,当地民众和舆论反响热烈。对公共空间的视觉关系和权力关系隐喻的改变是这件作品最引人瞩目之处,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接口,使得民众可以“平等自由”进入公共话题的谈论与思考中,并通过公共领域的互动交流使个人的意见得以表达。因此,公共艺术提供的介入方式为公共话题的发现和延展以及公共意识的形成和推动做出贡献。不仅是城市这个公共领域有艺术发挥的空间,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边缘化的乡村同样需要新的文化建构力量。乡村不只是都市人精神放牧的田园,也不是等待社会改造的落后对象,而是具有独立文化形态的社会空间。区别于政府推动的“美丽乡村”计划或者资本参与的“乡村旅游”项目,艺术家希望用公共艺术的介入方式使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建构文化力量。毕业于西安美院的艺术家靳勒在家乡甘肃天水市的石节子村建立了石节子美术馆,通过个人的艺术实践带动整个村的乡亲们加入到用艺术改变生活的活动中去。经过多年努力,村民们跟随靳勒走出大山,参与全国多地的艺术活动,也引来许多艺术家和批评家的关注和参与。与其他乡村艺术计划相比,它的特色在于出自本土去到他地接受教育后返回乡土的艺术家主持者。靳勒身上所具的对本乡本土的感情和在地性思维与其他外来“念经和尚”截然不同,故而他愿意持续性地、局部性地、渐进式地实施这项非功利性计划,保证了艺术自然生长,也使得艺术起到了其他行政和资本方式无法达到的公共空间与文化力量建构的作用。由此可见,公共艺术的社会介入前提仍然是对各参与者的平等尊重和建立起良好的互动理解。

三、公共话语的建构

查看全文

古代艺术品公共艺术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中国的古代艺术品是否是公共艺术这一话题的研究,从公共艺术概念的阐述到古代雕塑与壁画的举例说明,论述古代艺术品在中国古展的历史长河中所呈现的非公共性,表明国家权威、等级制度以及庙堂之物等因素都限制了公民对艺术品的参与意义,使得中国古代艺术品仅成为少数人去彰显自我价值与权威的一种手段。

关键词:公共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品;非公共性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国外的60-70年代,源于美国提出的百分比艺术。但是公共艺术这一行为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壁画运动等活动中出现了。公共艺术概念可分为几个层面:1、泛化的、广义的公共艺术:有其自身的理论基础:西方对公共社会、公共领域或者是通过社会与政治的现代化,达成了人们有一种作为公民的这种意识和相对自由的、民主的这样一种状态,在此基础上能产生的对艺术的要求。2、相对狭义的公共艺术:我们一直在这方面有进行实践,如过去中央工艺美院,中央美院的壁画、城市雕塑等。指在城市公共环境,公共空间里布置的人们可以触到、看到的公共艺术品。这一层面的公共艺术依附于泛化的、广义的公共艺术,前提是是民主的,公民需要的;也可能是艺术家自己的创作需求,其创作出的作品并非是迎合公众的,但是从狭义的角度去看,当一件作品呈现在一个公共空间的时候,其公共艺术的属性是存在的,人们可以看到,享受到并进行评论的。诸如高校的公共艺术院系与相关专业就属于这一范畴,它更多的是针对于公共环境,城市的功能需求来进行的一种行为,如通过这一公共艺术品的存在来提升环境品质、美化城市空间,提升人们对于美,对于艺术的一种修养,一种意识。3、非典型公共艺术:现在的公共艺术是复杂的,扩展到称之为非典型公共艺术,指不以具体的作品,特别是不以造型的、美术的作品放在公共空间,而是通过一种行为,一种观念的表述,一个场所的秀场,通过几个人一起产生的人们可以相互接触的产生效应的一种活动。谈到“公共艺术”这一词,我们可以从大的范畴去认识它,但更本质的是从造型与美术的角度去认识可能更加符合我们的要求,其要求具有:1、公共性(公共空间性),是否放在公共空间里面,是否具备公共性;此外,公共性里面包含着空间属性这一特点,如有些艺术品具有探索性,放在美术馆是一个好的艺术品,放在其他公共空间并非协调与对应,那就不是一件好的艺术品,所以公共性涉及到作品的场所性质的关系。2、公众性,取决于公众是否喜欢,是否认可,如果不认可就不一定是好的公共艺术品,具有公民的参与性。只有具备这两个要求,作为一个公共艺术品才具备好的一个本质。公共艺术的功能除了使得环境更加富有文化气息,更加有品质,还能够使人们可以享受到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的创作就像是给公民的一种福利,通过国家或者企业的投资去美化环境,提升公民的审美,使心灵得到满足。

2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雕刻及壁画

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是伴随着当时社会的主要建筑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封建社会制度的局限性,古代公共艺术更多的是围绕王官贵族的口味情趣、迎合上层社会的需要、用来为统治阶层服务的,与人民大众拉开了距离。而中国古代的雕刻与壁画恰好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在中国古代的公共艺术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可以说公共艺术是由雕刻与壁画这两个重要部分组成的。因此,谈到中国古代艺术品是否是公共艺术这一论题,今天这个主题的焦点在于对“中国古代的雕刻与壁画”这一中国权力艺术的历史性回溯,以论证中国古代“公共性”的阙如。2.1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雕刻。中国古代的雕塑与石刻主要围绕在历代陵墓中的一些明器、墓室内的雕饰和陵墓外的石兽、石人,一些石窟寺院宗教造像和祠堂内的祖先、圣贤像,以及中国皇家,衙门大门口的石刻作品等;而涉及到普通百姓的仅为一些家常用品。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墓葬的建造相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生存是同等重视的,原因在于:①、在现实生活的逝去,灵魂进入了另一个生存的世界,在冥界中继续,是生命的又一段延续。因此陵墓条件相比于死者生前所处的环境还要好。基于这种观念的生命观,陵园以及墓室的建造都趋向于永生愿望以及现实生活的方向发展。陵园墓室出现大量满足于王官贵族审美情趣和个人标准的随葬明器,神兽石刻等。如:南京的明孝陵神道的石像雕刻,那些石兽形象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如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具有皇权的象征。②、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归因于对宗教的信仰,这决定了古代帝王对神灵的崇拜。这在汉代以及魏晋南北朝表现的极为突出,墓葬出现大规模的神灵偶像,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神的崇拜与信仰,认为这可以给陵墓带来吉祥,在冥界中的生存能够得到神灵的庇护。如:陵园神道两侧都摆放着石雕天禄辟邪,墓室里陈放着陶塑的镇墓兽等,包括之后唐代宋代的陵墓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的。而这种陵墓的建造方式起到了镇魔辟邪的作用。不难看出,这些石雕是服务于君王的衍生品,其中物力人力的大量消耗只为了满足皇族的一种心理需求,并没有公共性与公众性:其一,大量的雕刻作品仅出现在陵园,而陵园并非是普通老百姓可以随意进入的地方;其二,这些作品的建造脱离了群众的心理需求,陵墓石雕的制作过程可能有得到参与,但是其中的思想理念是否满足于与大众并没有考虑,仅仅只是为了服务于皇室,加强其集权的统治,一切都是朝向王官贵族的利益。再谈到中国的石窟寺院的宗教造像等,从上文提到墓葬中对神灵的崇拜不难看出,这些宗教造像也是为了满足于皇室的需求。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发展到如火如荼的地步,中国大规模的开窟造像,石窟遍布北方、西北等地区。如龙门石窟的造像,在当时达到了唐代的顶峰,其形象的塑造:①实际上是对统治阶级的神圣化,大佛的构造俨然就是封建君主,把佛教的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②对永生吉祥幸福的向往,古代帝王都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除了去炼制丹药,还会在建造佛像上去下功夫,以显示对神灵的崇敬与仰慕。这些也都表明了,皇室通过开窟造像,以加强对自己中央集权的统治,让平民百姓受制于王权,佛即是君王,君王即是佛,对佛的崇敬既是对君王的崇敬;再者也是君王对生命延续的一种欲望,满足心理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去看,实质上这些佛像的建造也没能达到公共艺术的要求,更多的是统治阶级将其自身的思想强加于或者说灌输给老百姓的,不符合公众性。在古代,衙门或者宫廷的大门左右两边都会各列置一个神兽形象的石雕,它是一种权威的象征。代表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宫廷律例,是向君权统治的一种致敬。老百姓在其中充当的角色是卑微的,而非抱着一种舒坦的心理去欣赏的艺术品,它并不是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去看待这种艺术品的,这就决定了这类石雕仅仅只是为了给公民营造或者是树立一种君权不可侵犯的氛围或气势,缺乏公共性与公众性。2.2公共艺术与中国古代壁画。我国古代壁画的传播形式主要有宫室壁画、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寺观壁画。实质上壁画的原始形式是古代的岩画,中国最早的岩画出现在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也是中国最早的绘画形式。当时这种绘画形式仅仅是人们用来记事或者施行巫术的图形,它反映的是当时先民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意识。随着我国历史进入文明阶段,史前岩画以及原始壁画被更为成熟的壁画取而代之。中国传统壁画的基本功能是纪念和宣教,其大多为统治阶级服务,并未与平民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对话,除了占有公共空间这一特征外,传统壁画并不具备当代意义上我们所说的公共性与公众性。正如宫室壁画,历代的宫室壁画同古代雕刻一般更多的是去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以及宣传教义:如周代,中国宫室壁画真正意义上开始的时期,在天子宣明政教的明堂周围都画有壁画,描绘着古代圣明君主尧、舜等人的画像,古代残暴君主桀、纣的画像,每个人具有善恶不同的形态,这是对于国家兴亡的警诫。墙壁上还画着贤德的周公辅佐成王,怀里抱着幼主,背后排列着手执斧钺的仪仗队伍,正在面向南方召见各地诸侯的情景等等这种形式的壁画。这些壁画是君王对大臣们的一种教化。大臣们通过观察人们的形象,从过去的历史中可以认识当今以及事物的发展趋向,可以学会正确处理当今面临的各种事情。这便是当时绘画壁画的目的,这种方式有利于国家的团结与兴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统治;但这也意味着这些在朝堂上的壁画是百姓没有办法接触到的,唯一能够接受到的是上层阶级对其思想的灌输,没有办法去参与到壁画的探讨以及观赏。到春秋战国时期,壁画从朝堂延伸到了各公卿祠堂及贵族府第,题材多为历史故事、圣贤肖像、神灵怪异,现实性的东西比较少。虽然制作地域范围变大了,但依然是王官贵族独有的一种高端艺术。包括汉代的宫殿中,壁画多是功臣、列女等供教化之用的人物画。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仍然流行用壁画宣传封建道德观念的风尚。到后来的五代以及元明清同样是这样的发展趋势,甚至壁画创作开始走向下坡,但依然没有改变壁画的性质和场所,依然是与大众没有联系,为中央集权为王官贵族服务。墓室壁画它实质上是宫廷壁画的衍生品,与宫廷壁画相比,它更具有隐蔽性。它在当时存在的价值:一方面是为了显示主人的等级高贵,用以张扬墓主人的身份以及相关人士等功绩,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敬慕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墓主人对信仰的表达及死后祈求灵魂升天、能够继续享受人间欢乐等的思想。如:西汉推崇厚葬之风,墓室壁画极为盛行,以梁王墓和南越王赵昧墓为代表,其中的梁王墓内绘制了青龙、白虎、朱雀等方位神,以及莲花、云朵等图案;唐代墓室中频繁出现的表现上层人物生前身份和生活题材。中国的石窟壁画以及宗教寺观壁画是随着东汉末年佛教传入后兴起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为了去宣传佛教教义。如敦煌壁画,以佛、菩萨为主,描绘其本生故事等。相比前两者的宫廷壁画与墓室壁画,其广泛性以及公共性要多一些,能够让大部分的公众观看到体会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但是这种艺术传播形式依然不是为了平民老百姓,甚至历代的王官贵族利用宗教壁画施压于大众以达到自己的统治目的。通过对这四种中国传统壁画形式的描述,不难看出,它们的共性:创作的初衷都是为了统治阶级以及宗教等团体的利益。没有真正的公共性,大部分的作品是一般人没办法看到的;也没有达到真正的公众性,平民对这些创作根本就没有喜不喜欢可不可以这样的说法。这些艺术形式更多的是把统治阶级以及其他团体的思想和观念去灌输给百姓的,老百姓是一种被动的状态。

查看全文

公共艺术地域文化研究

摘要:为了探究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该文从公共艺术和地域文化的概念出发,研究公园、地铁、景观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发展现状,并分别以武汉大禹神话园、合肥地铁和咸宁市区为例,阐述公共艺术中地域文化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公共艺术;地域文化;公园;地铁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的艺术性、文化性,在公共艺术设计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设计各种各样的公共艺术品,而在设计这些作品时,需要与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设计者要从地域文化中发掘城市特色景观要素,将其融入设计,从而使该城市公共艺术区别于其他城市,展现不一样的独特魅力。

一、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1.公园公共艺术。城市综合公园是设施完备、可以用于开展各类公共户外活动的绿地类型。城市综合公园是城市公园的代表之一,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拼图,可以较好地呈现地域文化。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公园公共艺术和地域文化的融合逐渐深入,形成了许多特色鲜明的形式,如,艺术感十足的公共雕塑、艺术壁画、造型别致的长椅、创意电话亭、艺术垃圾桶以及模拟树木的景观灯等,还出现了地域文化特色互动性雕塑、地域文化现代装置艺术等,公共艺术地域文化与城市综合公园的结合越发紧密。地域文化的细节处理和设计,能够让人们接受文化的熏陶,也使公园公共艺术更加人性化。然而,在当前公共艺术的发展中,部分设计者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本地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合,使一些公共艺术设计出现同质化现象。2.地铁公共艺术。地铁是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展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面貌。地铁公共艺术则可以被视为展现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方式,能够凸显城市发展的文化脉络。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仅可以透过地铁公共艺术这一窗口了解该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而且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对该城市产生认同感。地域文化和公共艺术是相互扶持、相互影响的。近年来,地铁公共艺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如武汉地铁(图1)、合肥地铁等,以独特、别致的公共艺术装饰地铁城市空间,营造了城市艺术氛围,点缀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并以此为依托宣传了城市形象,凝聚了各方旅游者和商家的目光,拓展了城市的旅游市场,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发展。3.景观公共艺术。景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代表性标志之一,其艺术性地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文化,在当前社会为人们所关注、欣赏。当前,在我国景观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借鉴、模仿的现象。导致该状况出现的原因不止一种,其根源在于部分设计者的公共艺术创作缺乏文化认同感与创新精神。一些设计者为了使作品从感官上吸引人们的注意,在设计中没有合理采用适当的设计元素,导致城市景观设计的不协调。因此,对于一些景观公共艺术设计,市民会产生审美疲劳,认为其缺乏城市个性魅力与文化独特性。

二、公共艺术中的地域文化实际应用分析

查看全文

公共艺术动态体研究

摘要:公共艺术作品通常在三维空间中处于静止状态,但它常常能够带给观赏者动态的体验。该文作者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几件公共艺术作品,站在视知觉的角度分析这些艺术作品中“不动之动”的魅力,以期在今后的实际创作中能够更好地学习借鉴前辈的创作手法和经验。

关键词:视知觉;公共艺术;不动之动

一、视知觉基本原理概述

通常来说,当一个人看到蓝色时,会联想到冷、静谧等,而看到红色会联想到热、张扬等;一条直线会让人觉得单调、枯燥,而一条曲线会让人觉得有趣、生动;尖锐的东西容易使人心生恐惧,圆润的东西却让人不由自主想亲近……艺术家和设计师会有意无意地将这些规律运用到他们的创作中,使作品变得有趣、生动、引人注目,并且使欣赏者更直接地理解作品、产生共鸣。这种人对色彩或形状等产生情感性或生理性反应的视觉思维现象,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哲学家的关注和研究。在诸多理论中,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被人们更普遍地接受,也是文章最主要的立足点。“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音译,英文译为“form”或“shape”,即形式、形状、造型、构成的意思,许多译者把它翻译为“形”或“完形”。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到:知觉过程实际上是大脑皮层生理力场按照韦特海默组织原理(邻近性、相似性、封闭性、方向性),将视觉刺激力转化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过程。“形”即指由知觉活动积极组织后形成的整体,而并非个体本身所具有的形态。简单来说,当人们内心的主观意识和外在形象不符时,内心会产生弥补视觉缺陷的冲动和意识,这就是一种格式塔的“完形”过程。这就好比小学生作业中的成语补完题型,四字成语只给出其中的两个字,需要将成语补充完整,熟练背诵的人只要目光扫到这两个字就能马上反应出是哪个成语。只是视知觉的“完形”过程比成语背诵更为复杂。这个复杂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图像通过人眼刺激大脑的某种记忆或经验从而使人产生运动的幻觉。主要的环节在于人们的大脑将它所接受的图像信息进行主观加工,虽然由于每个个体的不同导致主观加工会产生“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结果,但这种差别是细微的,大多数人对图像的反应一般是存在某种规律的。如图1所示,朝下走向的弧线与紧挨弧线右上方的圆,虽然是静止的图像,但观看者普遍会产生圆会沿着弧线方向滚动的错觉,并能感受到一种力的牵引,借用物理中的描述,这种牵引的力即一种使圆向下滚动的引力。这里需要引入“动力”这一概念,它最早由格式塔心理学家库尔特•考夫卡提出。阿恩海姆阐述:“每一个视知觉形式都是一个‘力’的式样,每一个视觉式样都是一个力的式样。”阿恩海姆将这一概念应用到艺术领域范畴,他认为优秀的艺术作品均具有对“力”的完美把控,能够使人感受到作品中的张力。从观察者的角度看,这一张力源于人内心对不完整的“形”的补充,即物体使观察者产生联想或带来暗示,使观察者感知到更多自己想象的内容而不仅仅是看到的内容。产生这一效果的因素从物体本身的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形式与色彩。其中形式又可以分为简单规则型、复杂而不统一型和复杂而统一型三种。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处于三维空间、具有高度参与性的艺术作品,其表现形式是复杂、多样且具有不定性的,所以不妨简单概括为色彩、结构与方向的空间三方面,具体分析单个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视知觉原理以及运用手法,从而更好地把握公共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联系。

二、动态构成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分析

1.色彩康定斯基曾在书中写道:“色彩可以激发人类的心灵。”色彩在人的视知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色彩的动力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表现:一是色彩的明暗对比,如,同等面积和形状的区域,黑色看上去更加收缩,而白色则表现出扩张感;二是色调的冷暖对比,一般来说,处于同一平面的明度下,相同的暖色要比冷色显得更加接近观看者。总而言之,色彩因对比而具有动力。这里列举英国女艺术家LizWest创作的作品——《你的色彩感知》,其中着重表现了色彩带给人视觉的流动感。在《你的色彩感知》装置中,色谱排列的灯光由远及近,由冷到暖,给人以彩虹式的流动与联想。该作品位于凯斯菲尔德画廊新艺术空间的四楼,面积约464平方米的空间本身极具纵深感,就像硕大无人的地下车库,令人感到压抑,而用T8荧光灯管和纤维素凝胶制作的人工彩色光线将天花板覆盖后,色彩使整个空间流动起来,打破了空间原本的单调、凝滞和压抑,使人获得了美的体验。2.结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静止的山原带给人的游动感,用中国画中的一个术语解释即为“势”,文章把它归类于结构。格式塔的完形理论认为,越简单的结构,越容易让人感到张力。而在公共艺术作品中,因为可用空间变大,这种张力产生的冲击力也增大。美国艺术家ChristopherDavidWhite超逼真的中小型陶瓷圆雕中有这样一件作品,其整体上呈现明显的曲折动态线,使作品整体呈现出巨大的张力,宛如米开朗琪罗的壁画《创造亚当》中的上帝之手;加之它表面烧制的超写实的植物纹理,产生强烈的朴实感和秩序感,自然而然让人从视觉上力的流动联想到生命与自然的流动。然而它所呈现的动感力受限于作品本身的大小,观赏者的视角被锁定在一个相对较小的个体上没有打开,其直观感受将降低。故而在更看重作品与人产生互动的公共艺术作品中,单个中小型雕塑的表达形式是相对保留的。但从空间的类比上,可以用景观设计为例。瑞士艺术家GillesBrusset于2017年设计的一处景观作品就充分展现了开阔空间的优越性。该作品用沥青混凝土和铝凹凸起伏模拟水纹的痕迹,与平整的大面积草皮形成对比。不过能让人联想到水的流动,主要是在于其结构的设计。从整体上看,人们可以将它近似地看成一个长方形平面,长短不一的平行波浪线条对齐于一边产生重心,从而方向性明确,构成整个作品力的主线。人们穿行于该景观中,从不同地点、视角,都可以切身体会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再如临时性街道景观,它使参与者可以直观产生动感的体验。如图2所示,这是一条施工通道的设计图纸,每一个圆点处镶嵌一个凹透镜或凸透镜。该街道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削弱施工带来的干扰,为周围的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艺术设计师利用胶合板、镜子、半球彩色有机玻璃、光学镜片等材料修饰墙体,每一面镜子中都承载一个超脱于现实的小世界。该作品除了扩宽空间这一亮点,另一个亮点在于它能够带给人流动的体验。作品以点为元素,这些点大小、距离、疏密有致,具有节奏感,从设计图看仿佛一幅散点透视的中国山水画。这样的结构设计既能让行人产生视觉延伸的感觉,又能引导行人的行动路线,可谓一举两得。3.方向的空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在空间中具有明确的方向性,一般具有视觉导向作用,将静物重新组合从而产生张力,使人从视觉冲击中获得独特的感官体验,从而直观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内涵,获得审美体验。如,当代英国雕塑家、公共艺术大师安东尼•葛姆雷的公共艺术作品《走廊II》,该作品用耐候钢打造,壁厚近6毫米,长15.5米,体验者可从通道的一端走向另一端。这件作品主要通过两种手段获得空间的张力。一方面,通过光的射入形成视觉上黑与白的对比,如上文所述,黑白对比使这个空间变得更加纯粹而富有张力,使体验者获得不同寻常的感受;同时,站在通道口的观赏者可看到逐渐向自己走来的、身体由小变大的体验者,这种真实的由小及大的视觉动感体验只有在真实的三维空间中才能真实体现,而《走廊II》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其入口端找到了一个空间与平面的节点。另一方面,整体的简单纯粹使它具有强大的张力。在空间中,通道本身就是一条线,有明确的指向性和力的拉伸感,增强了人的体验和感受。与《走廊II》相似,由法国艺术家VincentLeroy为巴黎大皇宫创作的浮动的巨大椭圆镜《鹅卵石》,也是一件纯粹的公共艺术作品。撇开其自身的不断转动所带来的视觉动感,它的主体——一个闭合的弧面产生了强大的视觉张力;表面镜面的材质自然而然使其附属的虚拟空间产生扭曲感,同样具有动感;镜面反射使行人自身的行动成为被观赏的对象,因人动而动。哈哈镜的有趣之处在于其映射的物体呈变形扭曲状,如一个误入宫殿的外星飞船,表面倒映出扭曲的周围环境,使观赏者在突破视觉空间的同时,感受到不同于真实世界的新奇。这种手法在公共艺术作品中的运用还有很多,较著名的如芝加哥标志性公共雕塑《云门》,该作品虽然静处于广场中心,但绝对不是静默无声。它镜子般的表面倒映出广场上来往的人,巧妙地将人的活动引入作品,扩展了作品本身的空间,是公共艺术作品中“不动之动”的典型案例。

查看全文

广东陶瓷公共艺术研究

摘要:广东的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拥有佛山、潮州、广州三大特色陶瓷产区,是中国陶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及现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以及庞大的陶瓷产业链为广东现代陶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现当代艺术材料观的影响,出现了不少艺术家在材料领域进行探索,试图打破传统专业界限,而陶瓷材料以其自身的特性与艺术魅力吸引了艺术家的目光,被广泛地运用在公共艺术创作当中,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建设不可缺少的部分。

关键词:陶瓷公共艺术;公共艺术;现代陶艺;改革开放

1背景优势

(1)优越的地理环境。广东省属于东亚季风区,年平均温度22.3℃,月平均温度为保持在16℃~19℃之间。陶瓷公共艺术在广东的发展避免了陶瓷因为温度太低发生冻裂的情况。此外,广东省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陶瓷原矿材料,为广东陶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深厚的陶瓷文化与陶瓷产业背景。陶瓷公共艺术在广东的起源和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广东多元的文化历史背景和庞大陶瓷产业背景。无论是陶瓷艺术还是陶瓷产业都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最为盛名的当属石湾的陶塑、潮州的瓷塑及广州的广彩瓷。除此之外,广东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庞大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佛山自1983年引进新的陶瓷生产设备后就在现代陶瓷生产领域不断创新,在全国卫浴领域位居前茅。而潮州枫溪陶瓷产业主要以生产出口日用瓷,其陶瓷产量久居全国前列,2004年被授予“中国瓷都”的称号。

2介入空间途径与方式

陶瓷公共艺术介入空间的方式受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为广东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陶瓷公共艺术获得更大的发展,介入空间的方式也更多样化,总结广东陶瓷公共艺术介入空间的方式,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以室内软装工程的方式介入空间。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东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开放区等多个层次较为全面的发展。各项事业迎来的发展的大好机会,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以介入室内软装工程的方式为广东陶瓷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成为广东陶瓷公共艺术进入公共空间中最常见的途径之一。在这种方式中,艺术家充当乙方,工程承包者为甲方,甲乙双方经过协商之后甲方委托乙方为特定的空间或者环境进行设计和建设,一般来讲这种只涉及甲乙双方的合作方式下的作品可实施性较高,整个流程下来效率较高,方便操作。(2)以创意园改造的方式介入空间。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从国家到省、市各级逐步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各方面追求可持续发展,一些旧的被遗弃的工业园区重新受到了重视,各地区纷纷开始了创意园区的改造和建设热潮,以创意园区的改造为切入点也因此成为陶瓷公共艺术介入空间建设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在广东,以佛山石湾南风古灶园区和广东紫泥堂园区改造为例,为陶瓷公共艺术介入空间提供了条件。(3)以陶瓷公共艺术活动的方式介入空间。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在经济和科学技术上的对外开放,同时也促进了文化交流的发展。在21世纪以互联网发展为标志的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文化、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广东,一些地方性的艺术文化交流也逐渐地频繁起来,包括跨国性的一些艺术展览、工作坊活动、竞赛等。这些艺术活动中不乏以陶瓷公共艺术为创作方向,对广东陶瓷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据所收集到的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在广东省内举办过多个陶瓷公共艺术文化交流活动,如1999年12月举办的“99石湾当代华人陶艺家‘千年之烧’”、2002年由葛姆雷策划举办的《亚洲土地》公共艺术项目、2008年“百万梦想砖”大型行为艺术装置策划以及“南风古灶2009国际陶艺工作营”“2012年、2014年、2016年、2017年的中日韩国际柴烧工作营”等。工作营带来的是各种思想与文化层面上的交流和碰撞,是公共艺术以环境为基础一种更为开放式的创作,与城市环境,城市市民有较强的互动和交流。

查看全文

现代公共艺术与纤维艺术创作研究

摘要:纤维艺术存在的年代十分久远,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纤维艺术从古至今都得到良好的推崇,其承载着的是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底蕴与内涵。纤维艺术家们通过纤维的不同材料以及不同表现形式向观赏者传递着文化精神、情感共鸣以及思想意识。当纤维艺术与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其他表现形式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则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通过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人类文明,语言特点等的探索,可以再次推动纤维艺术的变革,让其更加受到国内外艺术界、建筑界的关注认识。现代纤维艺术不同于传统纤维艺术,其表现形式较多且十分新颖,目前人们比较常见的是壁面形态、软雕塑形态以及装置形态这三种,无论是哪一种都充分展现了传统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延伸与变革,同时呈现了现代化的审美需求与人们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现代公共艺术;纤维艺术;创作研究

纤维艺术在我国其实是一种又古老又年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我国传统的地毯、挂毯等编织品当中都可以发现现代纤维艺术的元素存在。

一、传统纤维艺术与现代纤维艺术的不同表现形态

纤维艺术在我国古代就已经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一直在演变,直到现在被大众使用更多的现代纤维艺术,其装饰性的表现形式以及根据拓展新的材料都更加符合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纤维艺术的应用也从一开始的日常生活所需演变为现在的承载着手工劳动者展现自我价值的艺术品,能够更好体现纤维艺术的社会价值,是可以发扬个体精神的传播艺术,更是现代艺术所有表现形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随着时代不断演变的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人们可以体会到不同时代、不同阶段人群的思想观念以及内涵,感受不同时期的人文情怀。1.传统纤维艺术传统的纤维艺术大多是围绕现实生活需求而展开的,现在来说让我们比较熟知的就是我国古代的丝绸与刺绣,这两者都是非常典型的传统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并且丝绸之路的盛兴使得我国古代的这一极具特色的纤维艺术表达形式走向了世界各国。一般来说传统纤维艺术也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以及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人造纤维。在人类文明早期,纤维艺术得以展现的材料大多都取材于大自然,因此植物纤维以及动物纤维的运用就相对更加的广泛,首先就是衣物的产生通过植物纤维以及皮毛类组成的简单遮挡物推动极大地推动了文明社会的发展。而随着时代的更替,人们发现通过这些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用织与秀等技法做成的各类生活用具可以使得人们的生活得到更加的便利,动物宽厚的皮毛则在冬季可以起到十分好的御寒作。纤维制品对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从古至今在西方国家也同样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根据历史上记载,早在17世纪,西方国家对于纤维艺术的需求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西方国家手工艺术的社会价值并一度将手工艺人推到了可以与绘画家相互追逐的高度。手工艺人通过各种五彩斑斓的丝线编织出各种极具艺术特色的图案将当时的纤维艺术水平提到最高,同时纤维艺术品相较于用于展览的绘画而言多了更多的社会实用性,这也是其更加受到人们推崇与热爱的原因,同时也为后期纤维艺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总的来说,传统纤维艺术其实是结合了美感与实用性的,表达形式上他以实用性为主,装饰感为辅[1]。2.现代纤维艺术在现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推动下,人们对于纤维艺术有了全新的思考与突破,不再局限于传统纤维艺术的固有思维以及传统纤维艺术中单一的表现形式。现代艺术家的开放性思维模式对于现代纤维艺术的不断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直接推动了现代纤维艺术的不断突破与进步。同时互联网的发展,空间思维的发展也使得现代纤维艺术可以由原本的平面表现形式逐步转换为立体表现形式甚至在三维空间也有了更新颖的现代化表现形式,这为纤维艺术注入了更多的奇思妙想与新鲜血液。不同于传统纤维艺术更加注重追求实用性,现代纤维艺术更多的是希望可以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情感共鸣以及感官上的直接思想感受,现代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艺术内涵同样也在公共艺术领域得到了更多艺术家的倡导与推崇,其艺术特色不断地进行大胆尝试与突破,传统技法与现代化纤维艺术表现形式的结合可以使得当代纤维艺术作品拥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另外随着新一代艺术家们的崛起,他们的突破性思维以及新潮思路为纤维艺术表现形式注入了非常多的现代化表现形式,全新的表现形式随着艺术家们的不断突破而层出不穷,现代纤维艺术得到了持续不断地开拓与发展。

二、现代纤维艺术的公共性原则

查看全文

城市公共艺术现状与思考

〔摘要〕湖北省历史文化悠久,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有波澜壮阔的近现代文明,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这些都是艺术创作的优良载体,对本土文化艺术的研究和利用,有助于我省公共艺术内涵的发展。湖北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水平参差不齐,创作思路单一,地区分布不均,文化内涵不够,已经出现发展的瓶颈;同时应当注意公共艺术设计对环境的作用,以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促进环境的生态建设。

〔关键词〕地域历史文化;民间文化艺术;人文精神;生态环境建设

一、湖北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现状举隅

湖北省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是城市群全面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湖北省城市众多,各个城市公共艺术的现状和发展定位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个性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些调研,这里着重评述武汉市和黄石市城市公共艺术的现状。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城中贯穿长江与汉水,有许多湖泊,其间散列着一些平缓的山丘,显示出山水交融、自然而美丽的地景特点。我们对武汉市的公共艺术进行了观摩和调研,主要调查对象为市内景区、公共场所、公园和校园内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近年来,武汉城市地铁线网的建设发展很快,地铁站点是人流密集之地,是城市的对外窗口,地铁空间日渐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武汉各个具有代表性的地铁站点已经分别设置了一些公共艺术作品。设计师们根据站点所在的空间位置,从不同的创作视角出发,以历史和现实的眼光进行审视和比较,创作出诸如《运动之光》、《水景新韵》、《寻梦风华》等公共艺术作品,以艺术的形式向广大市民及外来游客多角度地展示“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城市风貌,彰显武汉悠久厚重的城市文化底蕴。武汉高校众多。公共艺术作品美化了校园,弘扬健康向上的历史人文精神。校园公共艺术的目的是要营造出具有强大人文气息的氛围,在公共空间场域中表达特定的主题,使受众产生强烈的共同意识,激发参与感,引起感情共鸣。公共艺术已经成为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能够改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融入校园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目前武汉高校内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在数量和质量上还存在不足,如何将艺术创作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与地区独特的人文历史相结合,与当前时展相契合,这是未来校园公共艺术创作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武汉作为特大城市,举办过许多大型活动如博览会等,其中不少公共艺术作品很有代表性。2015年第十届国际园林博览会以“生态园博,绿色生活”为设计主题,以提倡构建绿色城市为目的,以倡导绿色生活理念为设计目标,创建“传承文化,引领时尚,展现科技,创新转型,亲民永续”五位一体的园博会。[1]其公共艺术作品较好体现了园博会思想内涵和武汉历史文化。新材料的使用体现了公共艺术设计的生态环保、功能创新、经济适用的特点。其设计经验值得借鉴。武汉城市公共艺术最初是各单位自行组织设计与制作。2000年以后,公共艺术纳入到城市区域或专项的规划之中。其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然而,城市各区域间的发展也极不平衡,这和武汉大都市的形象不太相称。我们对黄石市的公共艺术进行了观摩和调研,主要调查对象为市内景区、公共场所、公园及校园内的公共艺术设计作品。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中国首座国家矿山公园,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园内有许多公共艺术作品,如金属焊接的抽象作品张之洞半身像、开掘矿井场景、搬运矿石场景等。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全部利用废弃材料制作,这个思路是值得借鉴的。但这些公共艺术作品设计不够精良,文化内涵不够,设计理念和手法较为落后。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废弃地改造为全球工业废弃地改造提供了范本,如今它已成为文化汇集地并建成许多具有独特美感的公共艺术景观。设计师综合运用了科学和艺术的丰富手段,实现了工业废弃地的环境再造、生态修复、文化复兴和经济重振的综合目的。[2]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业遗址,我们应当参照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对其定位和设计。黄石人民广场位于团城山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4公顷,是集绿地、滨水丛林为一体的大型文化广场,为黄石市新兴的政治文化中心。广场内有抽象的冶炼炉主题艺术雕塑和滨水区域的艺术文化墙,这两件公共艺术作品围绕着黄石的矿冶历史文化和当代工业文明展开,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和艺术美感。但是其设计的内涵和表现力尚显不足,未能对受众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影响力有限,还称不上城市的名片。随着黄石建设特大城市的发展目标的建立,本地公共艺术的发展也应当与之匹配,要不断提高设计水准。黄石港江滩公园是黄石港区近年来建成的新景区,每逢节假日有许多人来这里游览锻炼,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江滩公园内建有中国人民解放军黄石渡江纪念雕塑、传统的中国文化元素(十二生肖)大石柱,以及仿古建筑朝阳阁等。这里公共艺术作品较为丰富,但是主题新意不够,历史感有余,现代气息不足,如何使市民的活动场所更加人性化,使公共艺术作品更具亲和力,还有探讨的空间。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建有两件雕塑艺术作品,一个是音乐表演的少女群像,还有一个是弹钢琴的少女。因为是近年的创作,立意和表达较为新颖,在材质的运用和造型表现上较为到位,能反映时代的风貌,深受学生喜爱。湖北师范大学北区的青山湖畔,有一片绿化区域,中间矗立着一件艺术雕塑,该作品造型似一颗含苞待放的花朵,它的建造年代久远,略显单调,其设计理念显得较为落后,不能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黄石市客运站位于黄石港区北部,这里是黄石市最大的公路客流集散地,是黄石市的一个对外窗口。站前小广场有些简单的绿化和一件公共艺术作品,其设计较为单调,不能彰显时代精神和黄石城市风貌。这里的绿化和各种活动空间布局不合理,环境显得老旧、逼仄、沉闷。削弱了民众与此地对话的空间,形成了公共艺术的真空。以上是我们作的一些调查和分析,选取了黄石市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还实地考察了本市其他一些公共艺术创作,同时研究了黄石市公共艺术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公共艺术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城市文化的名片,黄石市地处湖北省东南部,有悠久的历史,矿冶文化最为突出,春秋时代就开始的矿冶史,几千年一直延续发展至今。黄石的矿冶文化与中国的近现代工业文明紧密联系,因此黄石的矿冶文化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价值,有待我们去发掘利用。我们以湖北省武汉、黄石两地作为调研重点,并对湖北其他一些城市也进行了城市公共艺术方面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湖北省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也面临不少共性的问题,如公共艺术设计的时代性、创新性不够,设计作品文化内涵的单薄,创作观念、创作手法的陈旧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通过如下途径来寻求解决之道:(1)树立“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采用新的技术手段使公共艺术的创作手法更加的新颖,更加绿色环保。(2)深入挖掘有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充分利用民间文化、民间艺术、民间故事等素材,设计创作出更多有内涵的公共艺术作品,使作品的意境和主题富有地方特色,使受众能更好地与艺术作品交流,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成为该作品的忠实欣赏者。这种具有民俗性和历史性、以讲故事为主题的设计,能够使公共艺术作品蕴含特色文化意味,展现地域文化主题。(3)在设计立意上要新颖、内容上要丰富,通过组织调研和组织设计论坛,催生出更多有创意的方案,使公共艺术更加引领时代,改善城市环境,重塑城市形象。

二、湖北历史文化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价值

湖北省的历史恢弘灿烂,这里既有丰富多彩的古代文明,也有波澜壮阔的近现代文明。域内发生过许多影响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二七大罢工、武昌农讲所等。历史文化对我们后世的精神和价值观影响巨大,值得人们去缅怀和思考。武汉市武昌区的首义广场有一组公共雕塑,它用具有形式感的艺术作品来诠释一段历史文化,重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视觉印象,让人流连,令人沉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纪念意义与教育意义。这件作品传达了武昌首义那深厚的历史人文精神,即在推翻沿袭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中“敢为天下先”的斗争精神和开拓精神。这件作品的设计创作,体现了公共艺术学、设计学、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的融合创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罗福惠先生说:“革命的主要意义不在于本身,而在于它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应,因为这是人类进步意识的显示。”[3]湖北省作为中国中部的知名省份,因其独特的历史文明和地理位置,其文化具有强大的辐射力、穿透力和影响力。相信首义广场雕塑定能为彰显武汉的历史文化助力。黄石市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有辉煌的工业历史并且现代制造业发达。当前的定位是结合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发展新产业和城市生态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是我们发展的重点。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要突出“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市风貌,突出“长江依境而过”的地域特色。发展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共艺术设计与绿色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以此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黄石市以其悠久的矿冶文化和发展迅速的现代工业文明而闻名,结合这些文化特色来进行公共艺术的创作,是公共艺术设计的新途径,这对传承城市的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和弘扬当代文化有重要意义。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属于文化创意范畴,其目的是为公众提供精神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相对而言,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高层次精神产品比较匮乏。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软实力的象征,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文脉根基,而地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分支和载体,有巨大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湖北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域内民间艺术继承了古代楚文化的特点,其风格独特,寓意吉祥,有相当的群众基础。如何正确地运用和诠释它,使其融入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焕发新的艺术生命,是我们公共艺术创作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具体的场合和环境,有针对性的对湖北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以新的公共艺术创作载体和科技手段,使其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这对公共艺术的创作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文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思考

一、树立艺术育人的教育理念,构建公共艺术教育制度

理念是行为的前提和先导,高职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强化,首先须摒弃“专业至上、应用第一”的错误理念,树立艺术育人的理念,将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艺术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紧迫性、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将艺术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位置。但在有些主管教学的领导在潜意识里认为艺术教育就是唱唱跳跳、玩玩闹闹,没有将其提高到大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应有高度。所以经费投入往往不足,物质保障显得很无力。或者是有些学校有预算,划拨了艺术教育的年度经费,但实际情况是艺术教育经费的使用还处在“一次活动、一次申报、一次批复”的状态。“主管”认可或需要的艺术活动的经费自然好办,而属于艺术教育计划和建设等项目范畴的经费就变得非常“模糊”。如一个超万人的在校生的某高校,只有一部钢琴可供教师上课和学生使用。这是“经费”在“模糊”情况下的一个真实例子。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和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家,也不是单纯地训练吹、拉、弹、唱等艺术技术,它主要是让大学生接受一定程度的艺术知识、技能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中,艺术教育的开展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它跟其他公共课一起,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首先在课程的构建上,依据教育部在《全国普通高等案例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和各校实际情况,应作出完整合理的设置。同时,一个由高专业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组成的教学和研究团队、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教学考核评价体系,都是为规范公共教育,提高公共教育的质量所必须。从而最大可能最大意义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公共艺术教育也是“全程”的教育。它要求所有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大学生从入校直至毕业,始终得到由浅入深、分门别类地的艺术教育,并贯穿于整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全过程,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统一起来,最终形成创造性思维。从事公众艺术教育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如场地、音响设备、活动经费等。各校要有统一、系统的公众艺术教育组织安排。这些物质条件在缺少经费保障的情况下在实践中是难以落实的。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公共艺术教育越来越多地走进一个既封闭又顽固的非良性空间。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公众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在政策、师资、资金等软硬件方面给予艺术教育大力的支持和保障,形成各部门有机整合的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否则,有效的开展高校公众艺术教育就完全成为了一句空话。

二、挖掘艺术社团的艺术引导与熏陶功能,辅助学生独立开展艺术探索

公共艺术教育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把开展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国内外成功的公共艺术教育经验表明,要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质,不仅要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质量,而且还应加强艺术教育的实践环节。任何艺术教育的课程,一定不仅仅限于上好几堂课而已。各种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都能不同层面地带动诸如审美情趣、学习感受、情感体验、文化价值和人格塑造等精神内涵层面的东西的呈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艺术社团也是学校进行艺术教育打造健康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校园本身就是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乐园,课外音乐实践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各种音乐活动应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鼓励那些有兴趣但没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参与音乐实践,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高职院校在课堂教学基础上积极带动课外活动的开展,开设形式多样不同内容的社团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专业、年级、层次等等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内容,制定相关的活动规章制度,安排合理的时间段和活动场所,努力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并融入各种课外活动之中,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并在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心。学校每年可以开展不同的艺术活动,比如迎新晚会,举办各种歌唱比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元旦文艺汇演、音乐剧话剧比赛、模特比赛等文艺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课堂的音乐技能学习通过文艺汇演和表演观摩等方面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音乐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音乐实践中得以展示。当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基础不同,学生中自然会出现一些音乐掌握上的好差之分。我们开展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不能只针对那些有较好音乐基础的学生。对于那些初学者或者在课堂通过指导才刚刚对乐器演奏、歌曲演唱、舞台表演等入门的学生,也要给予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把技能课的期末考试以面向学生观摩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但使他们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可以使大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实现自我启迪、自我教育,还加深了对艺术的理解和喜爱。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

师资队伍是高校教育的创造主体和承载者,是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正处在快速成长阶段。特别是现在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猛增更是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在学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艺术教育师资配备还有许多缺口,艺术教学任务在有些学校还长期需要外聘教师来补充。再加上有些高职院校的公众艺术教育师资往往是由公共课程教师转行来的,由于缺少系统的、基本的艺术修养,所进行的艺术教育及活动往往难以得到大学生的认同。有些高职院校虽然有专职艺术教师,除了艺术教学工作外还承担着大量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工作。但却不能纳入教师工作量计算系统。所以,公共艺术教育显得力不从心,苍白无力,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出现有名无实的现象。不能把一些艺术的真正内涵深刻、完整地传递给学生是在所难免。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目前普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如《音乐欣赏》、《美术欣赏》、《合唱指挥》、《书法鉴赏》、《音乐基础知识》、《影视艺术鉴赏》、《形体艺术》、《戏曲鉴赏》、《歌唱方法》等课程。但是,由于各学校原有基础不同及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开展这项教育工作还不尽如人意,有的还处在应付或者机械运作的状态而踟蹰向前。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高校没有能力和精力再开设更多的选修课,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课程也就自然简单。特别像《戏曲鉴赏》这样的课程在个别学校还存在时断时续、随意性教学的现象。也有的以活动代替课程或以个别代替全部,又或以讲座代替教学等。构建稳定、有效的公共艺术教育人才体系是保证多形式开展艺术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集专业艺术教师、社会学者、专家三位一体的艺术师资,才能开拓和创造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新空间、新局面。我国许多高校在开设艺术教育课程方面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积极探索。总体来说,绝大部分大学生都喜欢艺术,但由于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智育轻艺术教育,大多数人眼里艺术科目是“副”科,再加上在升学考试中很少注重艺术成绩,使得艺术课程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导致学生很少接触艺术课程。尤其是农村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情况明显低于城市学生。大学生群体中艺术知识贫乏、艺术素养残缺的状况明显存在。绝大部分同学不认识简谱和五线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艺术教育的难度。各高校艺术社团尽管较多,艺术活动也较丰富,但艺术社团只面对部分学生能在各种文艺比赛中获奖或在各种场合为点缀气氛的一种工具而设立的,有些艺术团甚至是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在这种简单片面的思想指导下学生对艺术教育的冷漠与艺术教育的实施会出现困境是自然而然的。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雅的艺术品位,启发和丰富其形象思维,使得大学生通过学习艺术懂得更多做人的感悟,能够艺术地生活,艺术地对待自然和社会,从而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在近几年,国家需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院校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为根本任务。专业教育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某一专业领域,在短时间内积聚起一定的专业知识,更快地适应生产的需要而重视专业教育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新时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要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也要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作为一个现代人还应该具备文化积淀、道德情感、智力发展、审美意识等方面的修养及创新和后续发展能力。我们必须让高职学生接受艺术教育,使他们成为具有艺术气质的工程技术人才。艺术教育鉴于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已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近年来,在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指引下自《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出台以来,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艺术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艺术教育对大学生文化素质甚至于综合素质的作用不可小视,必须成为素质教育各个环节的重中之重,我们需要不断探索艺术教育新途径,为艺术教育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在艺术教育的发展中不断优化,在艺术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以此来规范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质量,从而真正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人才、艺术资源的作用。而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把艺术教育做得更好。

查看全文

公共艺术教育状况思索

近年来,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①的研究开始起步,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学位论文,都有了一定的进展,为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观15年来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成果,相对于“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美育”来说,通过在万方数据库的知识脉络检索和比较分析(见图1),显示出我国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2009年底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404篇期刊论文和128篇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期刊论文影响力的统计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以现状描述、经验总结为主的现状与公共艺术教育研究者的“需要”密切相关。

一、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2009年底之前对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内容与范围主要有17个主题项,即“课程、现状与对策、功能、教学、改革、艺术教育体系、师资、国外艺术教育、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材、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从归纳出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17个主题项中可以看出,其内容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基本覆盖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领域。其中的“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功能”等四个方面所占比例较大,属于目前研究的热点。公共艺术教育的“艺术教育体系”、“师资”、“特征”、“教育价值”、“经验总结”、“艺术团建设”、“音乐教育史”和“其他”等方面的论文研究也已开始起步,在此笔者将之归类为研究的非热点。为了解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笔者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1.课程

自《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实施以来,许多普通高校相继开设了部分公共艺术课程,但“因学校而异、因学生而异,缺乏统一教学体系、教材和评价标准,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缺乏全局性。”②公共艺术教育研究中,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中的比例分别占到26.24%和26.56%,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对于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课程现状与对策、课程的作用、课程设置、课程体系、课程管理、课程模式、课程改革以及等方面的探讨,学位论文中对于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探讨比例较高。关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与对策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来提出相应的对策或建议。在公共艺术教育研究的学位论文中,关于课程的研究主要是从具体的课程和课程内容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探讨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即哪些艺术课程可以进入公共艺术教育,并对其价值及其可行性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2.教学

查看全文

当代公共艺术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文章以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为基本语境,从政治、经济、城市、人文精神等几个层面探寻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概念和发生。

关键词:公共艺术当代城市化

公共艺术较大规模的实施和基本概念的形成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美国,以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EndowmentfortheArt,NEA)实行公共艺术计划(Artsinpublicplaceprogram),并直接赞助公共艺术为标志。

1.国家政治和经济文化渐趋开放的大环境以及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引进和民间文化的往来是中国当代公共艺术发生的要因之一

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国家政治和文化渐趋开放的最直接的结果,大众个人的发展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和解析,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是社会开放性的第一诉求,使得公共艺术的发展和传播在公共社会领域成为了可能。

公民个人身份与价值的显现不再完全以单位性质及其行政职位来赋予,个人自由流动的机会成本降低,加之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国际化使得具有相对独立意识和社会公共意识的市民社会得以逐渐的成长,这里的市民社会主要以中小私营业主、知识分子及其他职业者为主体所形成的社会群体及相关的机制。正因为这类群体的形成使得市民对社会公共领域事务的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对政府的公共行为的监督和评定的权利有所增大。同时,这也是公共艺术及其文化形态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社会背景。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