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信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22:01: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信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侧研究
一、信息消费向知识消费升级的特征及趋势
信息消费是指消费主体在信息需求引导下,购买和使用信息产品及服务的总和,是信息消费主体将信息需求诉诸信息市场供给,从而实现获取信息、认知信息内容及再生信息需求等环节所构成的社会活动[1]。由于信息消费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得到了学术研究界和政策层面的高度关注。在学术研究中,众多学者从信息消费的内涵特征[2]、过程结构[3]、环境因素[4]、发展评价[5][6]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提升我国信息消费的质量及水平提供理论建议。在政策层面,党中央及国务院多次颁布促进信息消费的政策文件。2013年8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并从国家层面明确了信息消费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民生改善方面的重要作用。2015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2015年11月2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2017年5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提出“聚焦生活类、公共服务类、行业类等消费新领域及新型信息产品,推进信息消费升级”的发展方向①。在理论研究与政策支持的背景下,我国信息消费领域蓬勃发展,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16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9万亿元②,同比增长超过21%。自2010年至2016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的年均增速超过20%。在信息消费规模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信息消费的质量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并呈现由信息消费向知识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主要特征如下。1.消费受众对象的升级从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来看,自2006年开始,我国产业结构呈现长期优化的发展趋势,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6年,第二、三产业占比分别达到39.8%和51.6%。相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为相对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占比提升的动因是劳动力素质结构的不断优化。根据《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相关规划,到202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要达到10.8年。人口素质的提升不仅扩大了信息消费的受众群体,而且通过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信息消费的内容和渠道有更高要求。2.消费基础条件的升级从信息消费的发展历程看,伴随着信息基础条件的改变,可划分为文献型信息消费、电子型信息消费、网络型信息消费以及移动互联型信息消费等阶段。两千余年前中国造纸术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文献型信息消费奠定了基础,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电气化工业革命开启了电子型信息消费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起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产生为网络型信息消费提供了条件。现阶段,伴随着大数据、4G网络、智能终端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消费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我国地区间信息基础条件差距不断缩小,“数字鸿沟”逐步消失。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使消费者接入消费信息服务的路径不断多元化、便捷化,信息消费的边际成本不断降低。因此,技术进步与区域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消费升级提供了基础保障。3.消费内容资源的升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而公众对于信息服务的内容资源需求也能够运用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析,由低到高分为信息资源层、知识获取层、知识交流层、知识认同层以及知识创造层[7]。其中,信息资源层需求为最低层,对应需求层次中的生理需求,以满足消费者基本层次的信息需求,具体包括图书馆等机构信息服务中信息供给、文献传递等内容;知识获取层是指公众在享有大量信息资源后,通过对知识的有序提取和序化管理而获得知识掌握及心理安全,从而对应需求层次中的安全需求,具体包括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引导消费者进行的知识获取及管理活动;知识交流层是指推动消费者所拥有的信息得到有效管理,在知识有效运用的基础上形成社交需求,从而对应需求层次的社交需求,具体包括知识消费者之间以及知识消费者与供给主体之间的交流活动;知识评价层是指消费者在知识管理及交流的基础上,获取个人的自我价值,具体对应需求层次的尊重需求;知识创新层是指消费者从知识管理向知识创造转变,通过创造创新实现知识增值,具体对应需求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结合信息消费内容的分层,在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基层普及以及公众信息平台已完成了信息资源层的建设,现阶段进入由信息资源向知识管理的转变,特点是由普惠性的信息资源普及向专业化知识服务供给转变,由被动式信息获得向主动式知识管理转变,由整块式信息供给向碎片化知识需求转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86.7%的消费者表示不会花费专门时间进行信息消费,消费场景也呈现碎片化特征,排名前三的消费场景分别为在家休闲、饭后闲暇以及吃饭期间③。而随着消费场景和行为的碎片化,消费者对消费内容资源的选择也将更加主动化,未来知识消费的特征将进一步加强。4.信息服务应用产业的升级消费对象、条件以及内容资源升级的同时,需求升级也培育了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知识信息服务的需求,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个性化定制的知识供给服务和生产方式。知识付费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传统知识供给模式中,一般由消费者根据自身知识需求,前往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进行检索查阅。而知识消费的趋势下,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相关市场主体通过整合知识创作者,以产业价值链的形式向受众有偿提供信息服务,从而形成知识付费的新兴产业模式。根据腾讯网调查,截至2016年12月,55.3%的互联网用户进行过知识付费的行为,购买的知识类型包括工作经验型知识、思想情感型知识、文艺修养型知识等,产品形式包括音频点播、在线视频以及语音问答等,其中喜马拉雅、知乎等应用的用户数已超过2000万,调查显示87.7%的知识付费消费者对消费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④,这反映了知识付费服务供给中对用户导向性及消费体验度的重视。由信息消费向知识消费转变过程中,产生了以知识付费为代表的新业态和新模式,这些产业发展速度快,对社会发展具有正外部性且具有绿色经济的特征,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结合上述分析,现阶段信息消费在规模不断提高的同时,结构和质量也呈现升级的趋势,其中,以受众对象的升级为动力,以科技条件的升级为保障,以资源内容的升级为核心,以应用产业的升级为支撑,推动信息消费向知识消费的升级转变。
二、知识消费升级下传统公共信息服务的问题
1.在信息需求方面,表现为爆炸式信息量与精准化信息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普及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资源呈爆炸式增长,2012年,全世界一天所产生的信息量为1EB(Exabyte),相当于全美国学术研究图书馆藏书信息总和的500倍,而近年来信息仍保持着40%的年均增长率,预计2020年,全球信息量将达到40ZT(Zettabyte)⑤。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信息产量处于过剩状态。消费者在收入提升及消费升级的阶段中,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已跨越了生理和安全需求,而进入以社会交往、尊重以及个人实现为特征的消费阶段,在这一阶段,普遍性的知识需求可分为包括资源经验等的工作技能型知识、包括思维方法及哲学心理学等的思想情感型知识、包括文学及艺术等的文艺修养型知识,相对于庞大的信息总量,符合消费者偏好的知识呈稀缺状态。因此,知识消费升级背景下,爆炸式的信息总量与消费者精准化的知识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推动传统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原因。2.在信息供给方面,表现为便捷化知识获取方。式与主流信息供给渠道的矛盾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有三个原因:其一,结合前文对技术条件升级的讨论,现阶段我国已进入移动智能终端普及化阶段,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数已达到6.92亿,占全体网民的92.1%,移动互联网进入高度普及化阶段⑥。上网浏览与搜索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知识的主导方式,占比达到82.5%,远高于书籍杂志阅读的方式④,可见,信息消费者日益接受并习惯通过便捷化网络终端进行知识获取。其二,信息技术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将使获取信息的单位时间成本上升,要求知识获取渠道的高效性。其三,知识消费呈现由大粒度向小粒度的转变,由整体式消费向分散式消费的转变,即由利用整块时间对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学习,转向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分散式知识点的学习,这就要求在知识获取方式上具有实时性。而知识消费中对于便捷性、实时性、高效性知识获取方式的需求,为主流信息供给渠道提供了新的要求,而以移动互联网终端为依托的信息化技术与信息供给服务的进一步融合,将成为推动传统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动力。3.在市场监管方面,表现为传统监管方式与现。实发展需求的矛盾信息化背景下,知识供给门槛降低,知识供给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究其原因,普通社会成员受教育程度提高,在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以及闲暇时间的基础上,利用认知盈利向社会公众提供知识供给。同时,分享渠道增加及门槛降低,部分企业开始建立包括免费分享—吸引受众—收费平台变现的盈利模式,从而进一步刺激知识供给主体的数量增长。这种新兴发展模式为传统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体监管。知识供给门槛降低和主体数量快速增长的趋势下,对知识供给主体质量的有效监管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对于法务、医疗等专业领域,应确认知识供给主体具备相应资质,从而保证消费中的权责关系。二是内容监管,在监管缺位的前提下,以营利为目的的知识供给将导致不良信息的出现,对社会具有危害性。三是过程监管,鉴于知识消费的特征,普遍为事先付费的门槛式消费流程,在缺乏有效过程监督的前提下可能导致消费内容与宣传的差异性,从而损害知识付费者利益。因此,从知识供给主体、供给内容以及消费过程方面强化监管,将成为推动传统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前提保障。4.在社会效应方面,表现为知识消费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容的矛盾在知识消费的背景下,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创造后复制及分享的边际成本非常低,激发了具备专业技能的知识供给者通过付费的形式向外分享知识,以获取额外收益的动力,从而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知识消费的弊端在于:一是有偿知识供给的公益性缺失。知识消费的发展趋势会损害无偿分享者的意愿,同时更具有经济效益的知识将成为供给的主要内容,从而造成公共信息服务中公益性的缺失。二是消费的技术化门槛对社会阶层的分离效应。知识消费推动大量知识信息数字化传播,消费知识需具备相应的技术门槛,特别是对于能够提升社会阶层的相关知识具有更高的技术门槛,这可能导致社会分层效应的巩固和加强。因此,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兼顾,从而推动社会整体福利的最大化,将成为新型公共信息模式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原则。综上,知识消费升级为传统公共信息服务带来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以满足精准化信息需求为前提,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供给渠道为动力,完善全面的监管机制为保障,保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为原则,共同构成了传统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要求,这就需要结合新的理论视角对传统公共信息服务模式进行分析,厘清改革发展方向,研判现实发展路径,有效推进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分析
结合知识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公共行政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经济学市场理论,以公平与效率相兼顾的公共服务为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从起源演进来看,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公共信息服务模式的供给侧改革具有背景相似性和适用性。在知识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新公共管理理论也能够为公共信息服务模式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分析视角和发展方向。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及内涵。自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各国的传统政府管理模式遭遇到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挑战,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以英国为代表的部分国家率先进行政府管理改革,并迅速开始在各国普及,成为公共管理领域出现的一种国际性趋势[8],并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实践基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起源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职能的转变。20世纪70年代起,伴随着政府干预理论在宏观经济领域失灵,公共管理学界开始逐步反思政府在经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小政府、大社会理念的兴起,为政府部门明确公共事业管理机制,优化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思路。二是公民社会的兴起。各类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的蓬勃发展,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和实践提供了基础。在公共事业产品由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转变中,社会组织对于承担政府职能的转移起到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及市场主体逐步参与到传统公共服务的供给中,通过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提升,被社会公众接受认可,从而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提供观念支持。三是公共产品的社会需求不断升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社会居民也对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建设完善健全的公共服务系统,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内涵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起点,引入市场机制,改变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扩大社会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渠道,以实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社会整体福利的目标。具体而言,在供给主体方面: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多元社会及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在运行机制方面,重视公共产品供给中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结合政府权力重构,认为应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产品供给中,将市场合约与外部管理相结合,以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水平;在供给内容方面,公共服务供给内容和水平应以公民需求为导向,并根据公共服务内容进行供给模式的具体分类,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达到社会整体福利最大化。新公共管理理论不仅在理论起源方面与公共信息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背景具有相似性,而且通过将公共理念与市场理念相融合,在重新界定公共部门职能边界的基础上,对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效率进行研究,能够为公共信息服务模式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持。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公共信息服务模式供给侧改革方向。新公共管理视角能够从理论层面为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侧改革提供发展方向。就发展取向而言,应以提升社会整体福利为改革目标,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为原则,转变政府职能定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改革中坚持以公民为本的价值取向,关注社会发展和公民的现实需求,推动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水平提高、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供给主体改革方面,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纯公共产品应由公共部门供给,准公共产品应由公共部门与市场主体共同供给。而公共信息服务具有明显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多元化主体构成与各主体的职能定位改革是公共信息服务模式的改革方向。二是供给体系改革方面,以多元化供给主体的职能定位改革以及相互协作关系为基础,结合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特征,以差异化、精准化为方向,形成内容差异化导向下政府主导、多元化供给主体间协作的一主多元供给体系是未来改革的目标。三是内容渠道改革方面,应重视信息消费者的偏好及效用,关注需求侧结构的变动,通过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协调衔接,优化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结构,并强化新技术在公共信息服务中的有效运用,以提升公共信息服务渠道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公共信息共享利用推进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现状;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经济学分析;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效率的途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作为政府和公共组织发展水平的标志、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网络化组织结构、基于委托——理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分析、“委托——”理论、委托——关系下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过度授权导致者不正确用权造成的低效、委托链过长,导致的低效、约束、激励及监督体制不健全引发的低效、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基于博弈论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倾向分析、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规范化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原因很多,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原因,旨在为提高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效率提供建议与帮助。
论文关键词:公共信息资源低效经济学分析
1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现状
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水平作为政府和公共组织发展水平的标志,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纵深发展,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国内学者看法不一。文献[1]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围绕公共信息资源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它以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政策法规为保障,信息素质的培养为关键。”文献[2]认为“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社会行为主体及其网络化组织结构,为了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和信息资源效用价值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综合运用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技术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在公共参与下实现对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管理。”由于公共信息不仅属于公共产品,拥有公共性,同时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又具有信息的特殊性和资源的稀缺性,因此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不仅属于公共管理的范畴,还属于信息管理的范畴。笔者认为在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中,不仅要解决公共信息资源作为公共产品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效率以满足公共需要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兼顾信息产品的特殊属性,掌握其传播与共享的内在规律也同样重要。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我国近些年来在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如公共信息资源的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标准的制定以及政府电子政务的推广等。然而伴随进步的同时,相关的问题也开始凸现,例如由于缺少信息保障、信息制度造成的公共信息获取困难;由于责权不明确,监督无力而导致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失责;由于管理主体单一,市场化程度低,造成公共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低效及浪费等。这些现象不仅严重闲置、浪费了公共信息资源,还加剧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贫富分化的社会矛盾,让社会公众对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的公权部门产生了不满与置疑,同时也阻碍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造成了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局面。对于这些现象,国内学者多从公共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出发进行原因的探析。笔者认为造成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现状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根本症结是由于其内在属性造成的内生矛盾,本文试图从经济学的理论出发,试图找出造成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低效的内生原因,旨在为提高我国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整体水平提供部分思路与建议。
城市公共信息设置指导方案
公共信息标记(以下简称公共标记)是依照国度规范,应用图形、颜色、文字或其组合为特征的视觉符号,用以指明公共区域或设备的用处和方位,提醒和指点人们行为的标记物,包罗各类导向标识、图文信息指示和公共信息标记等。作为世界局限通用的“城市手刺”、“世界言语”、“无声导游”,它的效果是跨越言语文明妨碍,直观简明地向人们传递精确的公共信息。为进步城市档次,提拔形象,完美城市功用,便利旅客出行,保证第七届全国农人活动会在我市成功举行,特制订本方案。
一、设置局限
全市公共场合、公共设备、建立工地,首要包罗城乡公共交通、市区路途交通、会议(会展)中间、旅行景区(点)、星级宾馆饭铺、社聚餐馆、商场(量贩)、火(汽)车站、飞机场、体育场馆(体育设备)、公厕、病院、加油(气)站、银行、黉舍、电力、电信、邮政、消防设备等。以上设备都必需依照国度规范要求设置公共信息标记。已设立的公共信息标记牌,若有严峻破损、歪曲、污渍、褪色等影响功用性和美观性的,应实时更新维护。
二、职责分工
各级当局有关本能机能部分担任本系统公共信息标记标牌的规划、设置和施行任务。详细责任划分如下:
(一)国道、省道交通标记,市内旅行景区(点)交通指向标记,汽车站、公共汽车站牌指向标记,由交通、公路部分担任。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构建思索
中国旅游研究院1月10日的《2011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2012年发展预测(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4)》显示,2011年我国旅游经济总体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年旅游业总收入为2.2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具体而言,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2011年国内旅游人数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约1.9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同比增长1%;旅游外汇收入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出境旅游人数7,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出境旅游花费690亿美元,同比增长25%。虽然2011年国际环境非常严峻,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也有所放缓,但是旅游经济总体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入境旅游平稳增长。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等的转变,人们对旅游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从对旅游企业服务高要求转化到对旅游公共服务的高要求上去。另一方面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是衡量一个城市旅游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服务业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因为建立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而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近几年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在政府部门旅游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各地先后建立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10年9月,由桂林市旅游局与多家信息企业合作建立的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2011年9月,泉州市旅游局、清源山风景区管委会及福建移动泉州分公司共同建立的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2011年12月,《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正式颁布,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建设中的第一条建设任务。各地对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关注愈加提高,纷纷提出了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任务。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2年1月颁布的《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把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2012年至2014年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三年建设内容和任务之一。虽然政府对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很高,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进行过探讨。吴露岚等分析了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1];李爽等以厦门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2];徐莉分析了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3]。可见,学界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研究十分匮乏。
1.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概念及内容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指为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基本信息、旅游产品促销信息、旅游安全信息、公共环境等相关信息服务的需要,及时将开发加工好的信息产品以游客便捷的形式传递给相关旅游者[4]。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实现了旅游供给者和旅游需求者之间的对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发展。从供给角度看,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等相关部门通过旅游政务网、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等网络,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咨询设施,以及交通引导、接待设施标识等各种旅游标示,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促使潜在的旅游者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者,而且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以及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此外,通过对旅游结束后信息的分析,不仅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而且改进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从需求角度看,旅游活动异地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贯穿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涵盖的旅游网络信息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解说系统服务等恰好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
1.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
电子证件公共信息共享思索
广泛使用的传统印刷防伪证件,在防伪、防冒用方面存在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易于伪造和复制、不具备唯一性、可辨识性差。采用了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身份证、电子护照等新型高防伪性能电子证件出现,给证件防伪提供了新的思路。RFID电子证件可能用于不同的应用信息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可能属于政府、企业或各种组织机构,它们需要验证电子证件并在授权范围内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向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系统请求检索。证件所有人、应用系统、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三者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形成网络化的互动模式。因此,建立电子证件、应用系统、政府公共服务信息三者之间无缝集成的业务模型和技术框架,对于建立基于电子证件的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极大地提高政府公共信息的利用价值,并保证信息安全,防止滥用、误用。本文拟结合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和电子证件的技术特点,提出一套以电子证件为基础的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总体技术框架模型,并对推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同时以电子房产证为例,提供了推动电子证件的推广应用和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深化发展的一些经验。
一、电子证件在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共享中的应用优势
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集成性和综合性的管理活动,是公共部门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交换、共享、开发利用和服务,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组织机构、人员、设施、资金、技术等)进行规划、预算、组织、协调、指导、培训和控制,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满足公共、政府和社会信息需求的活动过程。…信息共享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指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信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信息资源,可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财富。信息共享是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避免在信息采集、存贮和管理上重复浪费的一个重要手段。电子证件作为访问政府公共信息的主要身份认证手段和检索对象,可以和政府公共信息系统实现良好的对接,在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条件下实现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可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节约社会成本,创造更多的价值,在便利性、协同性、安全性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二、基于电子证件的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技术框架
电子证件对于解决信息孤岛、重复采集以及信息不一致等问题,对构建跨部门、跨平台、跨语言、跨硬件的无缝集成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都有重大作用,所以建立基于电子证件的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是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正确选择。《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体系》科学地将电子政务的社会功能、技术关键、管理要素有机组成统一的、动态的整体,并划分为五个部分: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以此为基础,结合RFID技术的特点及信息平台的建设实践和经验,笔者认为,基于电子证件的政府公共服务的总体技术框架可由六个层次两大保障体系共同构成(如图1所示):六个层次是指:
1.环境层:是指RFID证件的应用环境。包括带有RFID电子标签的证件、读写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终端设备等RFID证件应用及提供公共服务信息必需的运行环境。
信息社会与公共组织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信息社会的到来,将对公共组织带来什么样的挑战?公共组织又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笔者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的分布性和异质性将增加,这将导致公共组织在作出决策时的信息成本和成本大大增加。为此,公共组织需要从技术、制度和文化三个途径来应对这种挑战,从而适应信息社会的到来。
[关键词]信息;信息不对称;信息成本;成本
Abstract:Thispaperprobesthefollowingquestion:whatchallengeswillthecomingofinformationsocietybringtopublicorganizations?Howthesepublicorganizationsshouldrespond?Theauthorsholdthatwiththecomingofinformationsociety,thedistributionofheterogeneityofinformationwillincrease,which,inturn,willincreaseinformationcostandagentcostwhenpublicorganizationsaremakingdecisions.Therefore,publicorganizationsshouldrespondtothechallengesfromtechnology,institutionandculturedimensions.
Keywords:information;informationasymmetry;informationcost;agentcost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已成为个人、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社会发生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对此,各方面的学者均对此进行了研究。未来学家和社会学者主要研究信息社会的到来对人类包括生活和生产在内的个人方面的总体影响。[1]经济学者在宏观上主要研究信息经济产业的问题,在微观上主要研究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的影响。[2]政治与行政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其主要视角一是研究信息社会对公共行政的影响如对行政职能、行政组织结构、行政决策、行政信息公开、行政监督、政府绩效评估等的广泛影响,[3]二是研究网络对政治的影响,[4]三是集中研究电子政务对政府的影响。[5]以上研究或多或少涉及到了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的影响。但是,上述研究只是探讨了信息社会对公共组织的影响的外在表现,而对信息社会影响公共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没有进行深刻的剖析,这将导致我们对未来公共组织的变化趋势缺乏一个理性而准确的把握。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析信息社会影响公共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公共组织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而公共组织又将怎样应对这些挑战。
一、信息社会中信息与公共组织的特性
公共决策信息系统管理探讨
公共决策的制定是政府行政管理的核心环节,它决定着政府行政管理的目标和方向,是影响行政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其结果涉及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面对这些趋势和变化,公共决策制定者必须需要新的、更强大的决策信息来帮助他们制定有效而正确的决策。为推进我国公共决策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当前我国公共决策信息支持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决策信息支持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信息化、民主化时代的发展仍有不少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面向广大民众参与公共决策的信息支持系统匮乏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的各级党政机关及一些大型企业已逐步建立起了一些公共决策的信息与智力支持系统,为各级领导决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些信息支持系统主要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的,而为广大民众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提供信息与智力支持系统的建设则显得异常薄弱,广大民众在参与公共事务决策时能够从现有的信息支持系统中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决策信息与智力支持系统,尤其在对民生、民意等重要信息的收集、分析,挖掘传播上更需要进一开展体制、机制、管理创新。
1.2网络技术还未广泛应用于公共决策信息支持系统中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在公共决策中,由于行政体制改革的滞后,存在着政府继续包揽着大量的应由市场、企业、社会作出的决策。由于公共决策主体单一,以及现阶段公共决策者的价值取向偏差,致使网络不能广泛应用于公共决策信息支持系统中。电脑网络技术的普及,能够很好地反映民情民意,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公共事务的决策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在公共决策信息支持系统中广泛应用网络计算机技术,能够弥补公共决策中种种“越位”、“缺位”和“错位”现象,从而为公共决策进程、反馈以及决策修正的科学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1.3公共决策信息支持系统中网络计算机的使用还存在着种种不足目前,在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及大型企业也建立了一些计算机网络公共决策信息支持系统,但这类系统有些通常为追求功能齐全而做得非常庞大,提供的信息也过于机械呆板,缺乏灵活性;有些历史数据量大,传统数据库对大量数据的访问能力不足;有些缺乏组织性,各部门所收集的数据没有统一的格式标准,数据杂乱,很难转化有用的决策信息,导致决策可信度降低。社会是动态发展的,这些系统很难适应公共决策者根据环境变化所进行的调整,也难以满足决策者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决策者的主观意志无法反映到系统中,也无法使用系统来产生自己所需的
信息时代公共领域功能研究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阐释了公共领域的存在基础和构成条件,并通过对信息时代四大特征的分析指出信息时代将重建公共领域。在此基础上,笔者分别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分析了信息时代公共领域的结构变迁,进而阐述了信息时代公共领域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发生的功能沿革。
公共领域的建构可以说是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最主要的成就之一。它"第一次将一般群众突显在历史之中,正当化了民主政治"(Friedmann,1987;夏铸九,1994)。然而,西方社会发展至今,科技理性几乎控制了人类生活的每一方面,这就不能不令人产生一份公共领域之建构尚未完成的乡愁。那么,什么是促使公共领域发生变革的根源与动力?信息时代的来临对这一尚待建构的"现代事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公共领域能否借助信息技术而重获新生?信息社会能否因倚重公共领域而获得福祉?信息时代的公共领域与传统的公共领域又有什么不同?对此,笔者将循着批判分析的研究理路,对公共领域在信息时生的结构转换和功能变迁以及这些变迁所产生的社会意义予以阐发。
一、概念探讨
(一)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哈贝马斯,1998)。这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形态,它最先出现于17、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后来与现代民族国家一起传遍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其最突出的特征是私人在阅读报刊过程中自发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松散且开放的弹性社团,他们以俱乐部、咖啡馆、沙龙甚至报刊本身为媒介,在市场经济与行政国家之间展开调节(哈贝马斯,1999a)。随着资本主义和国家科层化的发展,国家建立并控制社会生活的权力日益膨胀,
自由的程度日益下降,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就在于振兴公共领域(乔纳森·H·特纳,
国土局公共信息保密审查制度
第一条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公开条例》),规范公共信息在网络公开前的保密审查工作,防止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泄露国家秘密和其他不应公开的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保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国土部门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局对拟公开网络公共信息的保密审查。
拟公开网络公共信息在公开前均应进行保密审查,未经保密审查的政府信息不得公开。
本制度所称保密审查,是指本局的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对本机关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在公开前,对其内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公开后是否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公开作出审查结论或者提出处理意见的行为。
第三条保密审查应当遵循“全面、及时、准确、规范”的原则,既要保障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能够顺利公开,又要确保不应公开的政府信息不被公开。
第四条保密审查工作分两种情况进行:
微信公共平台物业信息化研究
摘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微信成为重要的社交平台,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人们日常沟通与交流提供重要平台,同时也成为行业进行推广和宣传的工具。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住房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在物业管理模式中不断创新,进而对提升物业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和对物业公司资源进行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物业信息化建设中利用微信公共平台来实现,可以加强物业与业主方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提高业主方的信任度,提升物业公司品牌形象,为住户提供便捷的服务。本文就对电力公司机关事务中心物业利用微信公共平台来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微信公共平台;机关;物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城市管理中物业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不可替代的一个行业,物业管理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而在信息化时代下,智慧物业的应用平台为物业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有利于物业公司向业主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为物业管理工作提供可持续发展空间,以居民的健康、幸福生活作为其最终的发展目标[1]。而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物业管理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科技手段来建设智慧物业管理平台,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物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智慧城市的总体发展目标。
一、微信公共平台简介
微信是2011年由腾讯公司所提出的一款社交软件,可以发送图片、文字、文档,语音等多种文本,是一种跨平台的实时通信工具,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便利。而微信公共平台则是由微信官方运营团队所推出的一种商业模式运营平台,为电商运营和发展提供了空间。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注册个人或企业微信公众号,与关注用户进行后台交流,提高传播平台影响力与知名度。当前微信公众平台主要具有定向推送、多媒体信息推送、多样化开发与智能回复等多种功能,根据功能花费可以将其分为企业号、订阅号和服务号等。其中企业号主要是针对政府、企业或组织等群体进行内部消息的推送和管理,从而协助企业或组织进行日常管理与运营[2]。订阅号则是面向媒体或个人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以折叠的形式对微信端进行信息保存,每天可群发一条消息,对订阅者无限制,订阅号信息可以进行转发与分享,暂不支持高级接口权限。而服务号则主要是针对组织、政府或企业,在服务号使用中,消息可第一时间出现在消息列表首页,同一服务号每月推送消息不可超过4条,用户可以通过查找服务号或是扫码的方式关注,也可对服务号所推送的消息进行转发,支持高级接口。
二、物业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