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理念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19:38:2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理念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诠释被忽视的公共理念
摘要:随着我国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已成共识。但对发展公共交通的探讨通常过于注重如何降低居民出行的经济成本,片面强调公交优先是对工薪阶层和低收入人群的优先。为了引起人们对私人小汽车与公共交通竞争发展条件下被忽视的“公共理念”的关注,使公共交通真正成为所有人的选择,必须在“公共理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一系列发展公共交通的举措。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共理念;全体公众;吸引力
Abstract:WiththerapidincreaseinthenumberofprivatecarsinChina,trafficjaminthecityhasbecomemoreandmoreserious.Therefore,itisagreedthatthepublictrafficdevelopmentshouldbegivenpriority.However,previousdiscussionhasbeenfocusedonhowtolowerthecitizens’travelexpenses,ignoringthefactthatpriorityofpublictrafficisnotthepriorityofwageearnersorlowincomegroup.Toarousethepublic’sconcerninthe“publicperception”andmadepublictrafficthechoiceofeveryone,measuresmustbetaken,basedonthepublicperception,todevelopthepresentpublictrafficinChina.
Keywords:publictraffic;publicperception;public;attraction
当前城市交通发展的状况,可以概括地分为以小汽车为主导和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两种典型的交通发展模式。以小汽车为导向的交通需要更多的土地用于道路和停车,这种交通方式鼓励低密度的城市扩张,即所谓的“蔓延”方式,它增加了人均土地开发量,同时还带来了各种成本开支,包括建设公路设施而增加的经济成本、因道路土地增加导致绿色空间减少而引起的环境和美学成本、因低密度开发而提高的人均市政和公用设施成本。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城市空间扩展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的同时,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居民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导致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数量快速增加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作为城市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土地资源匮乏、道路面积率相对较低、城市交通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城市交通问题的最佳选择。于是,各城市试图大力发展公交,推崇公交优先政策,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公共交通的吸引力不强,最主要的症结之一在于忽视了公共交通最重要的理念——服务全体公众。多年以来,改善公共交通条件的探讨比较注重于如何降低居民出行经济成本,以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过于强调出行成本往往导致公共交通乘坐的舒适性下降,从而逐渐成为工薪阶层和低收入人群不得已的选择。因此,有必要增强公交出行的舒适性和便捷性,“以人文本”、以全体公众为本,为所有人服务,而绝不仅仅针对普通百姓或者低收入者;有必要全方位建设更具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使公共交通具备真正的公共理念。
市场营销理念对公共管理影响
公共管理是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取向与一般管理工具取向的结合体(PerryandKraemer,1983),注重管理方法与手段的运用。经过一系列发展,形成了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理论等,主张引入企业管理精神,构建服务型政府,在市场化、社会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针对官僚制,有的学者提出了“企业家政府理论”,主张在公共服务提供上引入选择、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公共组织行政效率。营销是研究如何让目标受众接受自己的学问。大到国家、小到个人,都需要别人的认同与肯定。本文试图通过对营销理念的梳理,找到可以改善或创新公共管理的方法与途径。将这一思路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1市场营销理论概要
市场营销,是人们在市场中进行产品交换的活动。主要研究消费者需要什么,怎样将其成功地送达消费者手中,如何保持客户继续购买热情等问题,涉及产品研发、售后服务的全过程。而公共管理是行政领域的话题,通过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的方法,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两者都寻求持续的从一方送达另一方某些东西,并渴望获得接受方的认可与忠诚,那么能否运用市场营销中的哲学来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指导呢?具体有哪些方面,且如何运用呢?
市场营销过程是一个复杂但是有逻辑的整体。它从市场需求及预测开始,发现机遇;通过顾客与行业竞争分析,明确企业自身所处的微观环境;利用市场细分,评估企业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找到进入市场的突破口;根据细分市场进行价值定位与品牌决策;产品组合策略设计;根据价值定位与目标市场的特征,进行产品定价;选择销售渠道;选择促销策略;直到售后关系的维护,又是一个新的营销活动的开始。
2营销理论用于公共管理中的创新
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流程构造途径
一、政府流程再造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结合现代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公众服务导向战略原则
这是政府流程再造路径选择的最基本原则,要求始终把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第一要务,始终把公众看成政府服务的起始和终端,将公众服务贯穿于政府流程再造始终;要求政府的职能、行为、改革等都围绕公众展开,一切以公众为中心,并以公众的满意度作为政府运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政府作到公众至上,了解公众需求的变化,并根据需求生产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公众的价值取向作为公共政策的重要基础与互动原则,并依据反馈信息改善公共服务产品及质量,为公众服务创造利益和价值最大化。
2.渐进性和整体性原则
政府流程再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府机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许多国家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再造路径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该坚持以点带面、从试点到推广、从局部到整体、由表及里逐步推进的渐进性原则;政府流程再造的路径选择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建设过程。
公共设施绿色设计理念研究
一、绿色设计理念概述
与主要考虑顾客需求的传统设计理念不同的是,绿色设计理念强调设计应从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出发,考虑产品在各个生命周期中周边自然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产品的生命周期终止后,主要考虑产品如何再生与循环利用,以期把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绿色设计理念对于城市公共设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绿色化的公共设施会使人们感到更加舒适,与城市环境也更加相融。
二、绿色设计理念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的影响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最大化的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绿色设计理念的核心内涵。因此我们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中,应该使公共设施在设计、制造、流通等各个环节中都要达到生态化、绿色化与经济化。在设计理念上应把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同时还要考虑公共设施原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循环利用率,使材料源于自然又能回归于自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1、在进行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时,应尽可能选择绿色生态、可循环利用的材料,避免选用损害自然、有害人体的工业材料。选材时应注重选择能够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量效率的材料,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还要注重材料的可循化利用率,能够使产品在生命周期结束后,材料可以重新处理并可以作为另一种新产品的原材料使用。材料还应具备一定的结构稳定性,确保材料在使用时不会发生意外的断裂等情况,以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还应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材料可以在生命周期内通过抑制其在使用环境中的自然化学降解来实现其稳定性。生物安全性也是不可忽略的选择因素,要确保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动植物及自然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因素,不会导致人体过敏发炎等,具有很高的生物安全性。材料还要满足一定的人体舒适性,能为人们提供一定的舒适感,还要易于清理与管理,为人们提供舒适和方便。
2、城市公共设施要尽量减小整体体积与重量,以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来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还要求设施具有一定的可拆卸性,可以方便快速的拆卸与组装。在设计时应注重公共设施零件的标准化、简单化和可循环利用,不仅能够可以在设施之间互相交换使用,还能减少产品的零件总数,易于后期的使用和维护,并能使废弃后的零部件循环利用。
价值理念公共行政论文
任何时代的公共行政都必定是在一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和规范下展开的,公共行政也不可能“价值中立”。那么,当代公共行政的价值理念主要有哪些?西方传统行政学曾以“效率”为主要价值理念,“新公共行政学”强调的“社会公平”也是公共行政的主要价值理念,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又进一步将“公共性”、“公共利益”、“民主”、“法治”等追加为公共行政的主要价值理念。我国公共行政学界近年来对公共行政价值理念问题也颇为关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2年在湖南湘潭召开的“第八届行政哲学研讨会”的主题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行政价值”。与会学者中有人强调“正义是公共行政应然的、核心的价值”[1],“当代公共行政伦理基本的价值理念”有“公共责任、公平正义、公共效率、社会和谐、自律宽容等。”[2]这些认识和概括无疑揭示了当代公共行政价值理念的基本内涵,但似乎还不够系统完整,解说也不够充分。笔者认为,当代公共行政的主要价值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公共利益、公平正义、行政效率、民主法治等五个方面,并作如下说明,以就教于同仁。
一、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即以人为目的,以人为原则和尺度,一切决策和行动都以尊重人、善待人、成就人为前提。以人为本的“人”这个概念主要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本”则主要是相对于“末”而言的。所以,“以人为本”也就是说,与“神”或“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提出以人为本,主要是为了反对或防止人们在决策或行动中,因为“神”或因为“物”而轻视人、蔑视人,而将人异化为工具。我们也进一步强调,“以人为本”所谓的“人”,是指“每一个人”,而不是指某个人或少数人,不是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片面的、“单向度”的人。人的生存与发展无疑离不开世界万物,物的有无成废、物的存在和运动的形式常常决定人的生死祸福。因此,人不能不重视物,甚至因此而崇拜物。人对物的重视乃至于一定程度的崇拜,都是正常的、合理的。但如果因为对物的重视和崇拜而忘却了人本身,而将人置于次要、从属、屈服的地位,而将人完全手段化、工具化,就不正常、不合理了,就应该反对了,就应该强调“以人为本”。这也就是说,物很重要,但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以物与人相比较,则人为本,物为末。“神”是由人创造、设想出来的,神并不存在。人因为对其所经验到的许多现象无法确切解释,或无法有效控制,所以设想有“神”。“神”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从而使人所面临的难题可以寄希望于神的帮助而获得解决。因此,相信“神”,对人而言是一种安慰,可以使人们在困难、痛苦中看到希望,树立信心,而不至于惊慌失措、悲观绝望。同时,也因为相信“神”而为人的行为树立了一个监督主体,使人不敢恣意妄为,不敢为非作歹,从而为人的利益福祉增添了一份保障。这也就是说,“神”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神”毕竟是由人设想出来的,而并非真实存在,因此,“神”的作用和意义其实又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人们将自身的命运完全托付给“神”,完全成为“神”的奴仆,则本末倒置了,是不明智、不理性的,是有害的、危险的。因此,我们要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一种极具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它对所有人的所有行为都具有指导和规范意义。但它尤其是公共行政领域的最重要的(或首要的)价值理念,因为公共行政涉及的是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涉及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利害祸福。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行政“目中无人”,轻视人、蔑视人,则所有人都将遭受煎熬。也因为在公共行政过程中,更多地要涉及人与“物”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公共行政主体更容易在人与物、人与神的关系中迷失方向,所以更应该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可谓源远流长。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即曾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论语》也曾记载,孔子从朝廷回来,得知马棚失火,只问了“伤人呼?”不问马(《论语•乡党》)。说明孔子实际奉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西方近代史上的“人本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更是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以人为万物的尺度,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最高目标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也包含有“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曾说:“专制政体的原则总的来说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3]411,“这种制度的原则就是使世界不成其为人的世界”,世界于是成为“庸人的世界”,成为“政治动物的世界”[3]410,419。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作了继承性阐释。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200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而“以人为本”也正式明确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重要的执政理念。
二、公共利益
“以人为本”实质上也是以人的利益为本,即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无非为了实现人的利益,亦即为了创造、获得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条件和资源。公共行政秉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也就必然以实现人的利益为根本目标。但是,公共行政不可能、不必要、也不应该以人的全方面的利益为目标,而只可能、只需要、只应该以其中的“公共利益”为目标。所以,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的仅次于“以人为本”的重要价值理念。所谓公共利益,即具有公共性的利益,亦即满足人的公共需要的事物、条件和资源,或者说,满足人的需要的、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的事物、条件和资源。公共利益是人的利益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则为“私人利益”。人的利益之所以有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分,一方面与人性有关,另一方面则与事物、条件、资源的存在形式即物性有关。人是群居的、社会性的动物,但同时又以独立的个体的形式而存在。作为独立的个体,人不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而且有一种自利的倾向,有一种满足自身需要、欲望和目的的强烈冲动。这种冲动最终表现为对外在对象(即事物、条件、资源)的改造和占有。但也正是在对外在对象的改造和占有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或者独立占有的不可能性,意识到了联合起来的群体力量的优势以及以群体形式占有的合理性,因此,独立的个体选择了群居的生存方式,形成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形成了,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获得了“社会性”本质,但其社会性本质并不因此而否定、而掩盖、而消解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相反,人的社会性本质总是以人的个体性和独立性为前提和基础。这样,人的社会性与人的个体性在现实生活中结成了一幅“对子”,它们存在着冲突和矛盾,但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它们之所以矛盾冲突,或者相互依存都是因为“利益”。因为“公共利益”,人们结成了社会;因为“私人利益”,处身于社会中的人们又千方百计地寻求独立和自由。这也就是说,因为人有社会性和个体性,也就必然有或者说必须有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区分,没有公共利益不能实现人的社会性,没有私人利益则不能实现人的个体性。事物、条件、资源的存在形式即物性主要是就物的“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特征而言的。所谓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是指“物”被人消费时是否因分享者人数的增加而明显减少人均消费的份额,或者是否因分享者人数的增加而导致成本的增长。是,则该物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否,则该物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的物品。所谓排他性与非排他性,是指物被人消费时能否将其他试图分享该物的人排除在外,或者是否因排除其他分享者而花费巨大成本。能不花费巨大成本而将试图分享者排除在外,则该物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否则该物是一种具有非排他性的物品。物品的竞争性与非竞争性、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特征是由经济学家们归纳出来的,他们发现公共物品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而私人物品则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分是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区分相对应的,物品和利益都是指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二者是同一的,所以,公共物品即公共利益,私人物品即私人利益。这也就是说,公共利益之所以是公共利益是因为它作为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一种公共物品,是一种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而私人利益之所以是私人利益则是因为它作为一种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是一种私人物品,是一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人性和物性实际上也是联系在一起的,是相互映照的,没有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区别,物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区分就没有意义、没有必要;而没有物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不同,则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区分也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正是因为有人性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区分和物性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区分这两方面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因素”的存在,所以,人类不得不将其利益区分为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公共利益之所以是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理念,这是因为公共利益只能够通过公共行政的途径实现,而公共行政也正是因为公共利益而产生的,没有公共利益,公共行政将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关于公共利益只能通过公共行政的途径实现这一问题,英国哲学家休谟(1771—1776年)在其《人性论》(1739—1740年)一书中即有讨论和回答。休谟从人的自利性出发,证明个人不可能解决公共利益的提供问题。他举例说,两个邻人可能同意在共有的草地上排水,因为他们容易了解彼此的意图,也会理解到自己不参加的直接后果是放弃整个计划,但是谁也不能指望成千上万的人能够在“共有的草地”上采取这样的一致行动。因为人人都倾向于找借口逃避出钱出力,都希望别人来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政治社会能对这种缺憾予以补救,在政府的管理下,“桥梁建筑了,海港开辟了,城墙修筑了,运河挖掘了,舰队装备了,军队训练了。”[4]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一书中表达了与休谟类似的思想。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应用》(1848年)中,对为什么必须由政府提供某些服务做了进一步的论证。他举了灯塔的例子来说明,他认为像灯塔这样的物品,个人不可能主动建造,原因在于,这类物品的建造者和提供者很难对使用者收费,以补偿建造费用并有所获利。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由政府采用收税的办法建造或提供。也就是说,对于收费困难的物品或服务,只能由政府来提供。穆勒所谓“收费困难的物品或服务”,即我们今天所谓的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亦即公共利益。正式提出并严格定义“公共物品”概念的当代福利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P.萨缪尔森,他于1954年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归纳了公共物品在消费中的两个本质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并同时强调,公共物品要求“集体行动”,而私人物品可以由“市场”提供。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在定义公共物品时也强调公共物品不可能由私人提供:“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货物。非竞争性是指一个使用者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减少它对其他使用者的供应,非排他性是指使用者不能被排除在对该物品的消费之外。这些特征使得对公共物品的收费是不可能的,因而私人提供者就没有提供这种物品的积极性。”[5]关于公共行政以公共利益为其产生和存在的理由这一问题,恩格斯曾有过讨论和说明。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在所有的原始农业公社中,“一开始就存在着一定的共同利益,维护这种共同利益的工作,虽然是在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却不能由个别成员来担当:如解决争端;制止个别人越权;监督用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地方;最后,在非常原始的状态下执行宗教职能。这样的职能,在任何时候的原始公社中,例如在最古老的德意志的马尔克公社中,甚至在今天的印度,还可以看到。这些职位被赋予了某种全权,这是国家权力的萌芽。”[6]恩格斯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国家权力萌芽于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共同利益“一开始就存在着”。因为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所以需要有“维护共同利益的工作”即公共管理(行政)。而公共管理的工作不可能“由个别成员来担当”,需要有一个类似于政府的公共组织来担当。有公共组织就需要有公共权力,这种原始社会的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就成为国家权力的萌芽。这也就是说,公共组织、公共权力、公共事务以及公共行政都起源于维护社会共同利益的必要。在《论住宅问题》中,恩格斯再次从社会生产和交换的需要的角度,论述了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家的起源。他说:“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个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就必然产生出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权力———公共权力,即国家。”[7]在人类社会中,先表现为习惯后成为法律的“共同规则”不是凭空产生的,正是因为人类在“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中有共同利益的存在,才产生了对于共同规则的需要。而共同规则的产生不仅必然产生维护共同规则的“公共权力”,而且必然产生一种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以及公共管理的行为和过程。
三、行政效率
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运用
摘要:日益恶化的人类环境促使空间环境和公共艺术作品的和谐发展成为了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正是因为这一大环境背景的存在,公共艺术作品就不再仅仅只是以一种纯粹物质形态的身份而存在,还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求情感寄托的一个载体。作为公共艺术作品新发展趋势的原生态设级作品,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生命力,其也因此成为了广大公共艺术设计者所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对公共艺术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做了简要阐述,然后再阐述了原生态的概念、原生态设计的概念及特征,最后再从四个方面对公共艺术设计中原生态设计理念的渗透这一话题作了具体探讨。
关键词:公共艺术设计;原生态设计理念;渗透
大量的城市形象工程随着工业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涌现出来,也要由此而产生了许许多多的公共艺术作品。当人们所居住的空间环境遭到破坏之时,他们对生活状态的考虑就会更多,会更崇尚返璞归真。那么显然,对公共艺术设计而言,原生态设计理念的重要性就更加得以凸显出来,从这一角度看,公共艺术设计所推崇的就是自然和物的一种完美结合。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述
1、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是一种在公共场合下介入,并展示于公共场合的,并且为大众所高度认可的艺术。从大众这一角度看,雕塑、装置、壁画以及环境艺术等都可以被囊括在这一范围内。公共艺术可以说是城市面貌和形象的一种体现,当然同时,其也是城市发展程度的映射。
博物馆公共教育艺术同构理念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我国博物馆数量在不断增多,“艺术同构”理念在其中的运用,促进了博物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博物馆公共教育中的“艺术同构”理念,基于此,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教育;“艺术同构”理念
一、博物馆教育活动的“艺术同构”教育理念
当前我国博物馆的教育手段主要是由文物着手,把实体文物当做前提条件,博物馆在当前审美教育过程中具备独有的优势条件,各个时代、风格的文物藏品都是艺术的一种载体,各个藏品的美不一,其展现出的艺术性与形象性也不一样。青少年进入到博物馆,如同将人们带入到艺术环境当中。传统型游览讲解没有办法与人们的文化需求相符,特别是对于青少年而言,他们期望学习艺术性更加广阔的内容,使用体验以及参与的手段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对于艺术本质而言,所有艺术均是心灵与情感等方面的艺术,在我国艺术发展进程当中,多种艺术类型既是独立存在的,也互相关联。对于不一样的艺术方式,在表达情绪以及审美等方面存有共同点。艺术从一种不断转变成另一种,艺术手段在其他形式上可以找到拓展。独立艺术之间的有效融合,可以探究事物根本,此理念便是“艺术同构”,文学、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手段之间的全面整合,让观众可以在各种艺术领域进行熏陶,提升人们的艺术素养。将博物馆的展开内容和音乐之间整合起来,可以增强现场感,一方面提高展品的艺术感,另一方面让文物藏品的形象更加具备感染力,让人们在游览的同时得到熏陶,为人们带来新型体验。
二、“艺术同构”理念的实践特点
随着时代进步与社会发展,“艺术同构”理念得以出现,与此同时,此理念被广泛运用在我国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过程当中,一方面使博物馆的展览主题以及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我国博物馆的多样性资源,让人们在较为愉悦以及自由的环境当中全面掌握博物馆的展览内容,让人们感知到艺术的感染力。中国博物馆和德国三家博物馆之间公共合作举办了“艺术启蒙”活动,其主要是根据儿童实际情况设计的音乐教育活动,其活动表明了音乐和多样性艺术方式以及展览之间的有效融合,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新体验,使人们被艺术所熏陶,进而对人们产生迁移魔化的印象概念股,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一)形象性与感染性。美术和音乐作为情感方面的艺术看,两者可以将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形态展现出来,并且两者被当做是儿童表达自己情感以及认知的主要手段,对培养儿童的审美素养与能力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激发儿童内在潜力的主要手段。但是,两者也是不一样的艺术表现方式,两者之间的渗透性十分重要,甚至存有互相借鉴的重要关系。舒曼表明,一个具备教养的音乐家可以在圣母像当中获得许多其是,而美术家也可以在交响乐当中学到更多。(二)游戏性与本土化。在儿童健康成长过程当中,游戏至关重要,儿童经过游戏可以让自己更加愉悦,而趣味性是儿童参与所有活动的基础条件。儿童在感知音乐的时候,应该选择他们喜欢以及熟悉的文化当做是主要素材。比如,绕口令、历史故事以及儿歌等,所以在体验活动当中应该渗透游戏,这样可以调动儿童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儿童团结协作的精神与能力。例如,在“启蒙艺术”活动过程中,可以设置相应的听辨反应游戏活动,让儿童回到欧洲启蒙时代,这样儿童可以紧跟音乐穿过时空,联想自己坐火车与飞机等情景,在旅途过程中,儿童可以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儿童感到非常兴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儿童辨别音乐的能力,与此同时,儿童也获得了更多的感悟,为之后活动的正常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三)即兴性与创造性。人们的认知在形成过程中,其感知途径不断增多,这样可以深入且全面的进行理解。奥尔夫表明原本音乐不仅仅是单一音乐,其与舞蹈、语言以及肢体动作之间紧密关联,原本音乐是人们自己进行参与的音乐,也就是说,人们不仅仅是听众,人们也可以左右演奏人员参与进来。在儿童对音乐具备一定程度上感知的时候,儿童便会将舞蹈与肢体动作融入其中,进而展现出儿童心中的实际情感,这样把肢体语言充分渗透到音乐当中的方式被称作是音乐体验。即兴表演是非常自然且古老的音乐表达方式,其是情感真实流露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儿童创造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原则,所以,在体验互动过程当中,音乐与博物馆的文物藏品、艺术等之间的全面融合,让儿童在感知到愉悦感的同时,变成学习的主人,这样儿童可以自由进行创作,这样的过程主要是深入探究的过程,其对儿童实现自我表现以及提升创新能力产生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四)当代性与多元化。我国我国音乐体验活动当中,应重视音乐教育具备的多元化以及当代性特点,将奥尔夫音乐教育观念渗透到多样性活动当中,此音乐教学手段主要是特殊以及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其具备的教育观念属于原本教育。原本音乐更加接近自然,其来源与实际生活,可以让所有人进行体验,非常适用在儿童身上,尤其是奥尔夫乐器,其可以让儿童经过乐器展现自身的构想,让儿童自己即兴创作,调动出儿童创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儿童的创造思维,让儿童勇于展现自我,提高儿童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公共英语通识教育理念研究
【摘要】通识教育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高职教育的目的也是在于培养崇高职业德道、高技能全面型人才,高职教育与通识教育理念一致,高职英语教学借用英语语言工具可以培养学生掌握西方文化风俗传统以及各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在实现高职培养目标方面发挥积极重要作用。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英语;对策
1.前言
通识教育是英文“generaleducation”或“liberaleduca-tion”的中文译名,也译为“普通教育”“博雅教育”“通才教育”等等。自19世纪初美国博德学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rkard)教授第一次将它与大学教育联系起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究和讨论。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英语作为一门传承西方文化知识的语言工具,它可以传播任何西方文明,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各门学科,高职公共英语可以通过书面语和口语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鉴赏、学习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高职公共英语教育教学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目前高职院校在发展改革过程中越来越偏重自然科学类学科,不断强化突出技能的理工专业课程,弱化了人文教育为主的社科类学科的教学比重,为了迎合这一趋势,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高职公共英语不断进行改革,越来越向专业靠拢,但出现了诸多问题。
2.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普遍不受重视,课时减少或直接被砍掉这门课程。高职公共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基础课程,与通识教育理念下注重人文素养,通过英语语言工具展现西方别样的文化,提供不同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让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一致的,但是,现实中,各高职院校普遍弱化高职公共英语的作用和重要性,认为高职英语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很多院校把公共英语三个学期的课程缩减至二个学期或一个学期,更有甚者直接不开设高职英语课程。显然这一教育教学理念与培养全面的、综合性人才的高职培养目标相冲突。高职公共英语过分强调与专业相结合,即失去了公共基础课的人文功能,过分追求实效、功利性,又但不到专业英语的深度和精确性,最终不伦不类,举步维艰。今年来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分追实效性,尤其突出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理工学科,为了适应这一改革的需要,高职英语被动进行了改革,不断强调与专业挂钩,服务于专业的行业英语,甚至专业英语,高职公共英语的基础性、人文性不复存在,也失去了公共英语面向不同专业学生的普遍性和公共服务性。高职院校最近一段时间,公共英语只开听说课,摈弃了读写译。英语是一门语言,尽管本质上是一个交流交际工具,但它是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传承文化的功能。传承文化,主要有两种方式:口语交际和书面语交际。对于非英语专业的高职学生来说,听说固然重要,但是读写译影响也一样深远。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接触到的英语主要是书面语为主。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模式和内容陈旧。尽管教学方法上取得了一定进步,逐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展现出来。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依旧坚持教师的传统授课制,满堂灌输,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上要更加突出人文性,以人为本,注重人性的教育和熏陶,而不单纯追究词汇、语法、句法、听力和口语。要增加西方文化中的积极的正能量成分和西方高雅的传统文化风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洋为中用,不忘初心,方能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高职公共英语评价体系陈旧,需要进一步适应新时代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书面考试,高职英语考评已经开始注重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机制了,但是在考评内容上仍然拘泥于语言本身的知识,仍然以语法、词汇为主,对于文化传统的直接考核很少,而且过程性考评分数较少。
公共行政理念后现代转型论文
【论文摘要】“后现代性”作为一种脱胎于“现代性”的思想与行为方式,其精神实质如去中心化、多元主义、不确定性、微小叙事、消解权力的中心主义等诸多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正在逐渐渗透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促使后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朝向三个方向转变: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主要解决的是公共产品需求的个性化响应问题。
后现代公共行政思潮是在当代国际社会“后现代性”话语出现跨领域使用的背景下形成的。对于“后现代”这头大象,不同的领域有着各自不同的解读:IT业将之称为数字化,哲学界将之称为本质直观,心理学家把它概括为行为体验,伦理界称它为自我认同,人类学家则说它是社会资本,物理学将它概括为负熵,化学说它是复杂和混沌,生物学则说它是基因重组……其实,“后现代”只有一个,那就是伴随着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而来的,语言(或者说符号)本身的权力(power)的被重视,以及在现代性语境下的结构主义、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等传统观念被打破其垄断地位。具体应用到公共行政领域,则是强调“以流程转变为核心”的公共行政改革取向。这种影响主要促使后现代公共行政管理理论朝向三个方向转变: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以及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本文主要拟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后现论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的影响和渗透。首先,我将简单阐述一下什么是现代性、后现代话语的产生以及后现代性,其次,我将就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加以初步探讨。
1现代性,后现代话语的产生以及后现代性
“现代性”是一个令人困惑和难以精确界定的概念,而且在当前,对这个概念更是充满着批判与解构的尝试。在关于现代性概念的界定中,有三位学者的观点比较著名:首先是吉登斯,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将现代性看作是现代社会或工业文明的缩略语,它包括从世界观(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态度)、经济制度(工业生产与市场经济)到政治制度(民族国家和民主)的一套架构。他着眼于“从制度层面上来理解现代性”,因此他的现代性概念主要指称在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并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等同于“工业化的世界”与“资本主义”制度…。第二个是哈贝马斯,他从哲学的角度把现代性视为一项“未完成的设计”,是一套源于理性的价值系统与社会模式设计,它旨在用新的模式和标准来取代中世纪已经分崩离析的模式和标准,来建构一种新的社会知识和时代,其中个人“自由”构成现代性的时代特征,“主体性”原则构成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的原则。在他看来,现代性的一个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它的自我理解和自我确证的问题。第三是福柯,他同样足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不过他将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不是一个时间概念。对他来说,现代性从根本上意味着一种批判的精神。
说到现代性,我们就无法绕开欧洲的启蒙运动,因为我们通常把现代性的产生归功于启蒙运动,正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孕育出了现代性的基本观念。这些精神主要包括理性主义的精神、科学的观念以及自由主义思想。这其中,康德作为启蒙哲学的杰出代表,其所谓“先验”的理性主义精神正是对现代性精神的最好诠释。而理性的批判与建构、理性神学、自由的权利以及民主国家的理念等,自然也就成为现代性的应有之义。
生本理念下公共体育课堂改革探析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基于生本理念视角,以池州学院为例,探讨高校公体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研究表明:池州学院公体课堂教学存在项目设置难以满足学生需求,师生的课堂期望不相一致,场地设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传统教学观念仍在左右教学等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校教学;公共体育
1生本理念下高校公体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适应教育革新及社会发展需要,必须紧随时代步伐,进一步明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下新时代赋予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要求,体育教学要以“健康第一”“个性化发展”“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继续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和优化[1]。尤其“互联网+”背景下,慕课(MOOC)、金课(精课)、视频公开课等线上课堂教学的兴起,为广大学习爱好者获取知识提供了更为便捷、更为广阔的学习渠道,给高校的教育发展以及教学改革带来更大冲击和更高要求。1.2和谐课堂氛围需要。教育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动态过程,需要师生双方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实践证明,和谐的课堂氛围更易于营造一种具有感染性、催人奋进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关系,放松心情、愉悦身心,强化教学效果[2]。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是体育课堂教学区别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教学中教师需要不同角度的身体示范和动作讲解,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身体动作练习,在反复的教与学、学与练以及巩固与提高的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频繁的交流互动对和谐课堂氛围更加需要。1.3师生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是马斯洛需求理论关于人的五种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在公共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认真教学其目的就是把课上好,得到领导、专家、同行及学生的认可,而学生因身体素质以及对新事物的认知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有快有慢,但他们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共同需求。虽然师生在课堂教学上扮演的角色不同,努力表现的方式也不竟相同,但想呈现自己最美好一面的需要却是相同的。
2高校公体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1项目设置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目前池州学院公体课程开设的项目主要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软式排球、网球、羽毛球、健美操、瑜伽、体育舞蹈、武术、散打、跆拳道、轮滑、跳绳等项目,所有的课程选项都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体育基础等自身情况和校园网公布的信息实行网上选课。学生选课呈现的特点主要有:第一,按照特长、兴趣或爱好选;第二,按照课程运动量小,考核易通过选;第三,按照同寝室在一起,便于上下课时间同步选;第四,按照授课教师授课风格选。选课系统开放时间集中在一个星期内,先选先得,当某一门课程项目选满后,只能改选其他项目直至所有学生选好为止,此方法虽然高效便捷,但也受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网络系统以及电脑、手机等设备的影响,时常造成获取信息动作较快的学生很快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完成心仪课程项目的选择,而动作慢的学生因为心仪课程项目选满了只能被动选择,其最终局面便是同一课程项目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积极性呈现积极、无所谓和不积极的多种态度。2.2师生的课堂期望不相一致。体育教学是按一定计划和标准进行的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任务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与技能,增强其体质,培养其道德、意志、品质等。笔者随机对该校16级、17级两个年级各个公体课堂选项学生问卷调查时,发现学生对体育课程选项的目的非常明确,89.7%学生把体育课运动量小且容易考核通过获得学分放在第一位,至于能学到什么知识、技能等并不是很关注,相反,在对公体授课教师进行调查时,每位老师每次课都按照人体接受新事物的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置课堂教学目标,且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设置了一定运动量和一定运动强度的身体练习方法,这与学生选课的初衷不相一致,削弱了学生课堂参与主动性,影响了教师上课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效果。2.3场地设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一定数量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课余体育活动和日常体育训练的基础保障[3]。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第二十条规定: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指定的各级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的逐步配齐。通过对该校公体课教师访谈得知,74.3%的教师认为影响公体课堂教学开展较大的因素主要是场地设施的限制,特别是当几个班在同时段上同一个项目选项课的情况下,能利用的场地设施非常有限,再加上高校的场馆对外开放,社会体育爱好者的加入不仅使得原本就很有限的场地显得更加拥挤,而且加剧了场地设施的损坏程度。此外,不同课程教学项目的安排,时常也由于授课教师之间疏于沟通出现教学上相互影响甚至安全隐患,比如当同时段进行的投掷项目练习与足球项目教学因场地局限而存在安全隐患等。2.4传统观念仍在左右课堂教学。体育教学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它是学校体育实现的基本形式,是体育目标的实施途径之一[4]。在该校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仍然难以脱离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影响,虽然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有所改观,但大部分时间主要还是以教材为中心、以技能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错再反馈再练习为课堂教学主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发展以及不同个体或者师生间的学习交流。在课堂评价中,由于课堂考核的评价标准相对比较统一,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其结果直接造成了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因为获得高分甚至满分很轻松,导致学习缺乏挑战而没有动力,而身体素质差的同学因很难达到合格而缺乏努力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