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理财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19:31: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理财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理财

公共理财选择论文

摘要:公共理财实践要求政府在当前服务预算、固定最高限额预算和“无限制”预算三种预算假设理论中做出选择。不同层次的预算管理目标模式和编制技术方法构成了选择预算假设时的契入点和支撑点。在控制总投入的管理模式下,其所遵循的预算假设是满足当前服务预算或最高限额预算,此时必然采用传统渐进式的编制方法;控制产出和结果的管理模式则要求遵循“无限制”预算假设,理性预算的编制技术方法得以应用。

关键词:预算假设;绩效预算;预算目标;预算编制技术

编制政府预算是各国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的核心阶段,公共部门基于对未来预算年度不同的假设提出预算请求,如有的部门可能根据业务量的需要申请资源,有的根据其认为可以获得的资金做出申请,有的可能是使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组合。结果是预算申请基于不同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部门预算数额之间差距悬殊,而要求预算办公室或财政部门做出不同的反应。很显然,这样做不仅有悖于政府理财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还人为增加了预算编制的复杂性和难度,为了避免各职能部门在预算假设上的分散性,编制预算之前政府制定统一的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种政府预算假设理论概述及评价

理论上有三种不同的预算假设:一是当前服务预算。其基本思路是假设既定项目不发生任何变化,部门现时的预算被用作新预算的基础,任何增加预算的申请都仅仅是为了满足其增加的运行成本,如在人员、原材料供给等方面成本的变化。换句话说,政府承诺继续现在的所有项目,履行或有义务。运用这种预算假设时,预算编制可以看作是在以往的基数之上添加或者去掉一个增量,财政部门重点论证的是增量的合理性。二是固定最高限额预算,也被称为现时服务承诺的一种替代方法。在这一假设体系中,首先在整个政府范围内设置资金限制,然后把这一限制分解到部、局和其他子单位,自上至下规定每个预算部门使用的资源限额,本部门的一切支出被固定在此框架中。其优点是获得的预算申请汇总起来不会超过预期的最高限额,有利于财政部门从总体上控制资源,缺陷是资金在部门之间可能分配不均。三是“无限制”的预算或“蓝天”预算[1].假如各部门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满足其需要,这时其预算申请又将如何?这种假设对预算申请设计了几种“倘使…将会怎样”的方法,例如,如果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将会如何或者在某特殊领域的项目改善了又怎么办?这一假设并不等同于缺乏预算指导,其目的在于促使各预算单位将其潜在的需求信息全部显现出来并排序,财政部门可以充分比较和论证,统筹考虑。

以上三种预算假设在不同体制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侧重。建立在前两种假设基础上的预算编制既可以避免增加预算赤字,又可以缩小财政部门与各预算单位之间讨价还价的余地,从而减少交易成本,因而在经济稳定、财源稳固的时期较适用。事实上,最高限额预算假设其限额的制定和分解依据并不能完全脱离预算单位以往的基数,而往往是以满足现时服务为前提的。但其缺陷在于:预算管理部门本身对于项目的变化不能提供实质性建议,由于缺乏资源分配的详细信息,表面看来似乎在预算决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如可以掌控预算限额的分配和审议预算增量,但实质上正是由于缺乏必要和详尽的项目信息,最终大多形成以部门申请意见为意见的局面,在整个预算决策过程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第三种预算假设则鼓励预算单位暂时不考虑公共资金方面的制约,通过论证实施某一项目的必要性,充分表达其在公共支出领域的偏好,极大地增强了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对于决策部门来说,可以作为更加满意的资金水平上的讨论基础,当然如果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则有可能会超过决策者的经济和政治能力而不能实施。

查看全文

公共理财中预算假设理论综述

摘要:公共理财实践要求政府在当前服务预算、固定最高限额预算和“无限制”预算三种预算假设理论中做出选择。不同层次的预算管理目标模式和编制技术方法构成了选择预算假设时的契入点和支撑点。在控制总投入的管理模式下,其所遵循的预算假设是满足当前服务预算或最高限额预算,此时必然采用传统渐进式的编制方法;控制产出和结果的管理模式则要求遵循“无限制”预算假设,理性预算的编制技术方法得以应用。

关键词:预算假设;绩效预算;预算目标;预算编制技术

编制政府预算是各国政府公共决策过程中的核心阶段,公共部门基于对未来预算年度不同的假设提出预算请求,如有的部门可能根据业务量的需要申请资源,有的根据其认为可以获得的资金做出申请,有的可能是使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组合。结果是预算申请基于不同的假设,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部门预算数额之间差距悬殊,而要求预算办公室或财政部门做出不同的反应。很显然,这样做不仅有悖于政府理财的科学性和公平性,还人为增加了预算编制的复杂性和难度,为了避免各职能部门在预算假设上的分散性,编制预算之前政府制定统一的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三种政府预算假设理论概述及评价

理论上有三种不同的预算假设:一是当前服务预算。其基本思路是假设既定项目不发生任何变化,部门现时的预算被用作新预算的基础,任何增加预算的申请都仅仅是为了满足其增加的运行成本,如在人员、原材料供给等方面成本的变化。换句话说,政府承诺继续现在的所有项目,履行或有义务。运用这种预算假设时,预算编制可以看作是在以往的基数之上添加或者去掉一个增量,财政部门重点论证的是增量的合理性。二是固定最高限额预算,也被称为现时服务承诺的一种替代方法。在这一假设体系中,首先在整个政府范围内设置资金限制,然后把这一限制分解到部、局和其他子单位,自上至下规定每个预算部门使用的资源限额,本部门的一切支出被固定在此框架中。其优点是获得的预算申请汇总起来不会超过预期的最高限额,有利于财政部门从总体上控制资源,缺陷是资金在部门之间可能分配不均。三是“无限制”的预算或“蓝天”预算[1].假如各部门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满足其需要,这时其预算申请又将如何?这种假设对预算申请设计了几种“倘使…将会怎样”的方法,例如,如果可以提供更多的资金将会如何或者在某特殊领域的项目改善了又怎么办?这一假设并不等同于缺乏预算指导,其目的在于促使各预算单位将其潜在的需求信息全部显现出来并排序,财政部门可以充分比较和论证,统筹考虑。

以上三种预算假设在不同体制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侧重。建立在前两种假设基础上的预算编制既可以避免增加预算赤字,又可以缩小财政部门与各预算单位之间讨价还价的余地,从而减少交易成本,因而在经济稳定、财源稳固的时期较适用。事实上,最高限额预算假设其限额的制定和分解依据并不能完全脱离预算单位以往的基数,而往往是以满足现时服务为前提的。但其缺陷在于:预算管理部门本身对于项目的变化不能提供实质性建议,由于缺乏资源分配的详细信息,表面看来似乎在预算决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如可以掌控预算限额的分配和审议预算增量,但实质上正是由于缺乏必要和详尽的项目信息,最终大多形成以部门申请意见为意见的局面,在整个预算决策过程中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第三种预算假设则鼓励预算单位暂时不考虑公共资金方面的制约,通过论证实施某一项目的必要性,充分表达其在公共支出领域的偏好,极大地增强了预算信息的公开透明性。对于决策部门来说,可以作为更加满意的资金水平上的讨论基础,当然如果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则有可能会超过决策者的经济和政治能力而不能实施。

查看全文

公共财政实现国家宏观调控民主理财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成效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它体现了国家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平衡、坚持“两个务必”,构建节约型社会、严格预算管理,保证预算的法律效力、健全政府性投资制度,提高投资管理效益、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高效管理机制、加强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支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支持能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加强外汇资金储备的使用管理、支持资源科学利用与环境保护、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两个务必”,构建节约型社会;严格预算管理,保证预算的法律效力;健全政府性投资制度,提高投资管理效益;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高效管理机制;加强市场化运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效:支持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支持能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加强外汇资金储备使用管理,实现其保值增值;支持资源科学利用与环境保护;取消对企业的亏补支出,大力压缩行政管理支出;加强财政宏观调控,确保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论文关键词]公共财政提高效益和谐社会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它体现了国家政府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我国公共财政是政府掌握的一部分社会资源,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有效配置,为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公共服务,弥补市场缺陷,进行宏观调控,实行民主理财的一种政府经济行为。它体现为国家政府以社会和经济管理者身份筹集财政资金,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财政政策和财力支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有序、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1、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控平衡。

查看全文

实践公共目标构建新型政府会计体系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政府会计向理财会计的转型;政府会计向服务会计的转型;政府会计向民生会计的转型;政府会计向公共会计的转型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政府必然和必须要对这些事件的处理投入大量人财物、一般谈及理财,多从企业和个人角度考虑、政府会计也必须积极向理财型会计转变、公共财政的本质是公共选择,是民主财政、政府不再是统治阶级的政府,而是为民服务的政府、民生,自古以来就有“国计民生”之说、政府会计要时刻和始终站稳“行人民民主、对人民负责”的立场、坚持公开、公正、合法、透明等原则,切实维护建设好公共利益、加强对政府在公共财政收支方面的核算和监督等,具体请详见。

内容摘要:在公共危机已具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现代社会里,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政府,必须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对包括公共危机处理在内的所有公共活动开展各种有效的管理,提供及时周到的公共服务,实施多种多样的惠民利民政策和举措,助推系列公共目标的实践和实现。这其中同样要求政府会计进行转型,形成一种融理财会计、服务会计、民生会计和公共会计于一体的新型政府会计体系。

关键词:公共危机政府会计公共利益转型

在突如其来的地震、流行病、经济波动、恐怖活动等对社会公共生活与社会秩序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政府必然和必须要对这些事件的处理投入大量人财物,全力保障灾区人民生活生产、基础设施使用、交通运输运营、救死扶伤工作等方面的正常有序。而这些投入是否合理有效地被利用和运用,是否适合与满足了救危扶危的根本需要,则既要求政府会计充分发挥其核算、监督、管理和调控等职能,为政府科学有效地及时决策提供高质量信息,又要求政府必须认真考虑和做好科学理财、服务救灾、体恤民生、维护公益等应对策略,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和政府会计的积极转型。

一、政府会计向理财会计的转型

一般谈及理财,多从企业和个人角度考虑,很少涉及国家理财、政府理财,特别是政府理财的质效问题几乎成了边缘性问题。政府理财是市场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一条轨道,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更应该讲求理财的质量,确保作为政府重要理财活动内容的财政资源的优化配置。而理财水平的高低和理财质量的优劣直接反映一个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高质量的政府理财是公共财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协调以及保持宏观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方小桃,2005)。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原则,进而实现生财有道、聚财有度、用财有效、管财有法的良性循环及其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满足公共需要的目的。这种本领就是政府理财能力,具体包括生财能力、聚财能力、用财能力和管财能力四个方面(蒋国发2008)。

查看全文

科学发展观理财的经验交流

科学理财,是指通过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预算以及财政管理,全方位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科学理财是提高公共经济效能、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改善人民公共福利作用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理财对科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做到科学理财。

建立健全制度是实现科学理财的根本。通过科学理财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直接通过公共部门的职能活动,向居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居民公共需要,改善居民公共福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二是通过财政政策引导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经济行为,优化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激励企业及其他组织更有效率地提供私人物品或参与提供公共物品。这两个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都有赖于完善的制度。一是财政体制。它是界定公共经济各方面、各层次主体之间财政责任与权力划分的规则体系,包括财政供给范围的界定、财政责权横向和纵向的划分。财政体制科学与否,即财政供给范围界定得是否适中、财政责权横向和纵向划分得当不得当,不仅从根本上影响公共资源的配置和运行效率,而且影响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进而影响科学发展。二是财政政策。它是国家运用财税手段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施政对策,其直接调节对象是公共经济,间接调节对象则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生活。财政政策的调节目标、手段运用、支点选择、力度设置和出台时机等,都有是否科学的问题。如果缺乏科学性,财政政策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就会影响科学发展。三是财政预算。它是国家配置公共资源的基本计划,也是落实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财政预算科学与否,对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预算编制与执行,不断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四是财政管理机制。它是财政收入、支出、预算、监督各个环节管理方式、手段、措施的通称,与财政资金筹集、分配、运转和使用效率、效果的关系极大,直接影响公共经济效率,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科学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财政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保证以科学的体制和制度规范公共理财行为;必须认真实行财政管理责任制,并切实强化监督。

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科学理财的关键。实现科学理财的目标,对公共财政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财政管理者在处理财政问题时或在具体财政管理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决策和完成各项事务,综合运用各个领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动态地设计制定财政体制、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机制,科学编制和有效执行财政预算,不断检视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预算和财政管理机制对科学发展的效应,从而不断创新财政体制和财政管理机制,不断调适财政政策,不断改进和完善财政预算,进而使公共理财始终对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作用。实现科学理财,尤其需要大力提高公共财政管理者特别是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应通过考试、考察和民主选拔,让素质高的人掌管财权、从事财政工作;通过在职教育培训以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公共财政管理者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查看全文

依法行政理财心得体会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客观认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工作经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心得体会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依法理财是公共财政的精髓、财政分配的特殊性,必须要依法行政、今年我们区加强了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近年,我们自觉用法律规范财政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坚决执行《预算法》,按预算计划用款额度拨付,并划分财政支付方式、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在我区财政系统贯彻落实以来,不仅规范了我们财政人员的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有效促进了由大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过渡、“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已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依法治国对财政工作的根本要求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客观认识

法,彰显民主、公正、公平。

由近代民主的进程可知:法,加速了近代民主的步伐;法,代表民主、代表公共权益。依法治国是我国上个世纪末提出的治国方略。十多年的政策落实,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深入人心,人民的法制观念和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学法、用法、懂法”,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遍布神州。可以说:法,作用于经济、社会、政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日常一切。由此也对我们财政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作为国家财政机关的工作要求和基本要义,就是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等规定,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来管理国家财政,将一切财政收支活动都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实现财政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方略在财政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更是市场经济规律对财政工作的客观要求。

(一)依法理财是公共财政的精髓

查看全文

行政理财心得体会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客观认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工作经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心得体会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依法理财是公共财政的精髓、财政分配的特殊性,必须要依法行政、加强了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控制、自觉用法律规范财政工作、坚决执行《预算法》,按预算计划用款额度拨付,并划分财政支付方式,即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审核报销票据;坚决杜绝空帐的行为,对不符合预算法规的行为,坚决予以禁止、时效性、必要性、重要性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一、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客观认识

法,彰显民主、公正、公平。

由近代民主的进程可知:法,加速了近代民主的步伐;法,代表民主、代表公共权益。依法治国是我国上个世纪末提出的治国方略。十多年的政策落实,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深入人心,人民的法制观念和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学法、用法、懂法”,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遍布神州。可以说:法,作用于经济、社会、政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日常一切。由此也对我们财政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要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作为国家财政机关的工作要求和基本要义,就是依照法律和行政法规等规定,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来管理国家财政,将一切财政收支活动都纳入法制规范的范围,实现财政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是依法治国方略在财政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更是市场经济规律对财政工作的客观要求。

(一)依法理财是公共财政的精髓

查看全文

科学理财交流

科学理财,是指通过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预算以及财政管理,全方位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科学理财是提高公共经济效能、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改善人民公共福利作用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理财对科学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做到科学理财。

建立健全制度是实现科学理财的根本。通过科学理财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直接通过公共部门的职能活动,向居民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满足居民公共需要,改善居民公共福利,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二是通过财政政策引导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经济行为,优化经济结构和地区布局,激励企业及其他组织更有效率地提供私人物品或参与提供公共物品。这两个渠道作用的充分发挥,都有赖于完善的制度。一是财政体制。它是界定公共经济各方面、各层次主体之间财政责任与权力划分的规则体系,包括财政供给范围的界定、财政责权横向和纵向的划分。财政体制科学与否,即财政供给范围界定得是否适中、财政责权横向和纵向划分得当不得当,不仅从根本上影响公共资源的配置和运行效率,而且影响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发挥和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进而影响科学发展。二是财政政策。它是国家运用财税手段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的施政对策,其直接调节对象是公共经济,间接调节对象则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生活。财政政策的调节目标、手段运用、支点选择、力度设置和出台时机等,都有是否科学的问题。如果缺乏科学性,财政政策就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就会影响科学发展。三是财政预算。它是国家配置公共资源的基本计划,也是落实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财政预算科学与否,对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必须高度重视预算编制与执行,不断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四是财政管理机制。它是财政收入、支出、预算、监督各个环节管理方式、手段、措施的通称,与财政资金筹集、分配、运转和使用效率、效果的关系极大,直接影响公共经济效率,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科学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财政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保证以科学的体制和制度规范公共理财行为;必须认真实行财政管理责任制,并切实强化监督。

提高人的素质是实现科学理财的关键。实现科学理财的目标,对公共财政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财政管理者在处理财政问题时或在具体财政管理工作中,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决策和完成各项事务,综合运用各个领域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动态地设计制定财政体制、财政政策和财政管理机制,科学编制和有效执行财政预算,不断检视财政体制、财政政策、财政预算和财政管理机制对科学发展的效应,从而不断创新财政体制和财政管理机制,不断调适财政政策,不断改进和完善财政预算,进而使公共理财始终对科学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作用。实现科学理财,尤其需要大力提高公共财政管理者特别是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素质。应通过考试、考察和民主选拔,让素质高的人掌管财权、从事财政工作;通过在职教育培训以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公共财政管理者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查看全文

小议市场经济下的依法理财

摘要:国家的财政活动按法律的规定来进行,以满足社会上大多数人对财政活动的要求,这是依法理财的最基本要义,但不是依法理财的全部含义。从依法理财的贯彻和实施范围来看,主要包括财政的依法立法、依法执法和依法司法三个方面,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只是依法执法(具体的财政收支行为)。在实施依法理财的条件下,财政的权威来自于对法的运用的权威和垄断性,来自于对法的支持下的公共权力的合理运用。依法理财的实践主要是制度构建问题,这需要随改革的实践逐步推进与完善。

关键词:依法理财;内在要求;制度环境;制度构建

一、依法理财的内涵

直观地理解,依法理财就是国家的财政活动必须限定于法律规定的范围,不能超越法律的规定而随意运用公共权力从事财政活动。法对财政活动的限制并不是天生的。在专制时期,虽然财政活动也表现法的意志和内容,但立法和具体执行都是由专制阶级来完成的,所以此时的法律不是为了限制国家对财政的操纵而是为之撑腰,甚至助纣为虐。新兴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最重要步骤就是夺取国家的立法权和国家预算的管理权,将皇室财政变成公共财政。这种转变的第一层重要意义是使国家的财政活动体现出大多数人的意志,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使财政活动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第二层重要意义在于,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社会公众可以在社会资源的公共使用与私人使用之间作出抉择,使资源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配置和使用达到均衡,从而使经济分析进入财政领域成为可能,财政学也因此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科学。同时,由于政治程序的引入,才有了对财政的政治分析,从而产生各种财政政治理论,财政的面纱也因此被进一步揭开。

国家的财政活动按法律的规定来进行,以满足社会的大多数人对财政活动的要求,,这是依法理财的最基本要义,但不是依法理财的全部涵义。由于财政活动的特殊性,即既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活动,按非市场的意志和规则办事,又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是一种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因此,财政分配活动必须体现出作为上层建筑的活动对它的要求,又要体现出作为经济分配活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的特征和要求。而一般的财政立法活动则主要是立足于财政的非市场特征,并不突出财政的市场特征(当然,财政立法要受市场规律的根本制约),这就是财政的成文法。与此相对应,财政的非成文法就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对财政这种分配活动的影响和制约的精神,即类似于孟德斯鸠所谓的自然法(孟德斯鸠,1978)。所以,要正确地理解依法理财,除了要认识财政活动必须依照财政成文法行事以外,还要认识到财政分配活动也必须遵循财政非成文法——市场规则的要求,而后者则总是容易被忽视。

从依法理财的贯彻和实施范围来看,主要包括财政的依法立法、依法执法和依法司法三个方面,而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只是依法执法(具体的财政收支行为)。所谓依法立法,就是在财政的立法活动中严格地按照法定规则和程序,同时将立法权主要集中于立法机关,尽量减少行政机关的受托立法,以克服行政机关自己约束自己的某些缺陷,使财政的立法体现出民意,实现民主和科学立法。所谓依法执法,是指承担财政收支执行职责的政府在具体的财政收支活动中严格地依照法律办事,真正体现出法律的权威,即使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时候,也要兼顾相关财政成文法与财政非成文法,而不是随意执法。所谓依法司法,是指司法部门在处理财政分配主体的(主要是政府)违法过程中准确、科学、公正地运用法律,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依法司法能否真正地贯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司法机关是否具有独立性,能否不受左右地独立司法。

查看全文

财务管理中心问题论文

理财学还远未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因而关于企业理财如学科性质及定位尚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许多概念界定和观念上的含混不清,直接制约和的纵深发展。本文试图将广义的理财界定为对稀缺的资本要素的有效配置,从理财分野的角度定格出企业理财,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相应的定位。这种定位的目的并不在于纠缠一些概念和范畴问题,而是试图解释一些关乎企业理财自身发展的重要的观念问题。

1、资本要素的稀缺性与配置效率

学的基本命题之一就是经济资源的相对稀缺性(scarcity),所以要讲求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资源的要素构成是与主导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在渔猎社会和原始农业社会结束之后,尤其是进入社会后,公认的经济资源包括土地(实质含义为资源)。劳动和资本(也有将管理才能、创业精神纳入的);到了后工业社会(或者喧嚣甚上的“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知识(信息)大有成为新的经济资源要素之势。

在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下,无论在何种制度安排(institutionalarrangement)之下,资本在诸要素中都处于相对占优地位。在市场上,充当交换工具的是资本的原始实物形态——货币,而在其背后起媒介作用的则是根据资本的计量属性抽象出来的概念——价值;在组织(企业)内,资本雇佣劳动成为主流的范式,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也留给了资本的提供者。如果把市场和企业都看成是一种定价机制的话,资本就成为定价过程的媒介或者主动者。

资本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典型地具有稀缺性。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具体资本表现形式的抽象。相对特定主体而言,从权属上看,资本无外乎自有资本(主权资本,权益资本)和他人资本(债权资本)之分。资本的表现形式也有一个演进的过程。从目前的断面上看,资本的表现形式至少包括:资本的原始实物形态——货币资产;资本的转换实物形态——实物资产;资本的虚拟形态——资产。资本的配置过程,即将不同权属的资本转换为不同资本表现形式的过程。简化、笼统地讲,资本的配置过程分为两个方面:资本的筹措过程,即对不同权属资本的组合过程;资本的投放过程,即不同资本表现形式的组合过程。

必须说明的是,除了市场上单纯的资本品交换活动之外,尤其是在组织(企业)之中,资本作为一种要素,其配置过程都是与其他要素的配置过程相耦合的。关于这一点,后文将从团队生产(teamProduction)和契约联结(nexusofcon-tracts)的角度展开讨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