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19:27: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空间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艺术和空间研究
1绪论
立式和镶嵌式公共艺术对空间形态的要求有比较大的随机性,它们依托于环境,但可以适应的环境非常广泛,影响的场域的边界是非限定的。悬挂的公共艺术与空间的关联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空间是特定的,有尺度和形态的限定。“框架,或称边缘,固定了力场的范围,框架中的力场的意义梯度是朝向中心递增的。”[1]贡布里希对于图案的力场分析同样适用于悬挂的公共艺术,可以说,悬挂的公共艺术都有一个固定的框架,它与空间的图底关系是明确的。
2悬挂的公共艺术
2.1考尔德和悬挂公共艺术的开拓
美国雕塑家考尔德开启了悬挂的公共艺术的先河。考尔德1898年生于美国费城,早先是一位插图画家。20世纪20年代开始用金属丝进行装置创作,他受到构成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探索抽象的空间构成。考尔德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他的动态形式,而之前的雕塑均为固态形态。他的作品是风动的随机形态,通过复杂的结构使之处于动态中的平衡。考尔德雕塑艺术的特殊形式决定了他对空间的特殊要求,“活动雕塑变成了一种大型雕塑的风动机械。它那有力的,而且是很精确的呈均衡状态的圆盘,包容并限定了大片的建筑空间”。[2]考尔德接受过许多公共空间的设计委托。1952年,他为委内瑞拉的加拉加斯大学城音乐厅制作了一件悬挂雕塑,巨大而又色彩鲜明的自由形状似乎是漂浮在半空之中,限定并增强了室内的建筑空间。1957年,他为纽约艾德威尔德航空港(今天的肯尼迪机场)制作的大型活动雕塑还挂在国际到达楼的大厅里。雕塑的结构由巨大的红色黑色叶片组成。这种空间悬挂雕塑的运用与空间结合的恰如其分,增加了空间表现力,为空间艺术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以空间的有机性见长,他借鉴了苏州园林的移步换景的空间处理手法,使馆内空间如同高低起伏的乐章。贝聿铭相信建筑需要其他艺术的支撑,这样才能赋予空间活的灵魂。“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贝聿铭已经感觉到抽象派雕塑可以中和自己冰冷的建筑”。[3]贝聿铭请来几位著名的雕塑家来为东馆创作作品。1972年4月,考尔德看了东馆的模型,就决定在紧挨入口内创作一件作品。后来因技术问题,几经反复,最后安装到了东馆大厅。我曾数此到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参观,发现有两件作品和建筑已经成为一体,一件是外面入口处的亨利•莫尔的《刀刃体》,另一件入口内庭的考尔德的风动抽象雕塑,它们展馆的有机部分,和其他独立的艺术展品是不同的。考尔德的作品悬挂在大厅的顶部,它与空间形成的力场控制了整个大厅。它像一位主人,而其他展品和观众一样是从考尔德的悬挂雕塑可以看到悬挂公共艺术的特征以及与空间的关系。虽然悬挂的公共艺术属于公共艺术,但它们有其独特的形式语言方式和内容,这是它们的悬挂方式所决定的。首先,悬挂的公共艺术适合抽象的形式和装饰性造型,而不适合主题性的写实作品,因为写实作品的形式发挥余地小,难以处理艺术品与空间的有效结合,抽象作品的形态的可能性就灵活得多,可以很好地发挥形式对空间的适应性。即使一些具象悬挂作品,也着重于其中的抽象形式构成,比如西雅图塔马特国际机场大厅的皮特•舍尔顿的作品《云和旧物件(cloudsandclunkers)》,云只是一个引发观众联想的主题,而形式上显然注重抽象的形式排列。(图2)在华盛顿大学图书馆的跨层大厅里的悬挂公共艺术是一群飞鸟,也是把飞翔的鸟群的作为和空间发生关系的整体。
2.2悬挂的公共艺术和空间应用
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研究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民收入逐步提高,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开始走进大众视野。本文从唐纳德•A•诺曼(DonaldArthurNorman)提出的情感化设计理论出发,以用户心理及体验作为切入点,通过进行对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设计的应用研究,为更有效地设计这类产品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光影艺术产品;公共空间
用户体验如今众多光影艺术产品悄然出现在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如灯光秀、光影隧道、楼体投影、相关艺术展览等。因此在有关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人本因素,发挥情感化设计理论的作用显得越发重要。本文对现有相关产品进行归纳分析,探寻实际策略,实现情感化设计理论和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设计的联结互通。
一、公共空间投影艺术设计情感化的必然趋势
1.情感化设计的理念。情感化设计,是旨在抓住用户注意、诱发情绪反应(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以提高执行特定行为的可能性的设计。诺曼先生在情感化设计理论中提出了分别以本能、行为和反思三个设计的不同层面为基础,给使用者带来不同的功能体验和情感互动;论述了在现代设计中,情感所处的重要位置及作用;深入分析了如何将情感效果融入产品的设计中。2.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的情感需求。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从字面意义来理解,是通过某种手段让光影在特定空间中变换所营造的艺术效果。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公共空间光影艺术产品除了运用普通照明营造出的视觉效果,更多的是以艺术装置作为本体,以公共空间作为载体,以声、光、电等作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创作媒介,这类光影艺术作品满足的不只是基本的照明功能,其功能更与照明大相径庭,更多的是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促进人与空间的交互,给予消费者别样的感官体验,使消费者为之而买单。如今,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更多的关注产品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体验。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是要求在产品的视觉感受、产品功能上有所建树,对于使用者的心理关注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光影艺术产品由其本身的特质更决定了它与“人心”更加贴近。未来的设计必定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脱离人的目的而产生的产品必定没有适合的产品语境。经过对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交流分析,增进改善人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关系,一切以用户为出发点,让人们在光影公共空间中的体验更舒适,更有趣,更有益。3.电子信息技术和其他高科技的发展21世纪科技发展信息革命使得产品更加快速更新迭代,光影艺术产品也是应运而生,同很多当代科技产品所表现出的一致,也存在冰冷机械的距离感,使得人们在光影空间中容易产生不适。但是新技术的出现对于光影艺术设计仍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也促使当下的光影创意设计师们更主动去使用心理行为相关法则,使之有效地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能更好地形成自然而然的沟通交互。大众对于产品的期望值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一直改变着,不单只是要求好用、实用的产品,其需求慢慢上升为具有情感色彩,提供情感价值,能够使人融入其中的一种联系介质。
二、国内光影艺术产品的现状反思
公共文化服务阅读空间研究
[摘要]阅读空间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精神食粮的场所,主要用于文化知识获取、文化价值观塑造、文化休闲娱乐等多元文化活动的开展。特色阅读空间与图书馆相比,在创办主体、运营模式、建设目标上均呈现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社会力量参与特色阅读空间建设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特色阅读空间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资源配置,促进城乡间文化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快农村现代产业的发展,减少城乡文化空间发展的地缘差距;开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着力构建符合城乡群体需求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特色阅读空间;文化资源分配;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模式
近年来,特色阅读空间已经成为公共阅读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形式独特、功能多样及文化服务先进,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渠道,受到社会的广泛青睐,对其展开的学术研究也方兴未艾。所谓特色主要体现在空间建设、服务业态和服务目标的创新上。从已有的建设经验来看,特色阅读空间主要包括书店、美术馆、民俗馆及图书馆等公共场馆,体现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联动和组合,同时也具有组织的完整性和独立性,重点强调不同社会群体的精神诉求和价值共享。特色阅读空间日渐兴盛和发展是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体现,对城乡居民的精神家园构建起着重要推动作用。
一、新时代特色阅读空间呈兴起之势
特色阅读空间主要是指由政府或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在社区独自创办或合办,在一定空间范围或区域内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向社会(区)公众提供公共阅读、流通借阅、艺术赏析等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开展阅读推广、艺术交流、教育培训等公共文化活动的新型开放场所。[1]2014年,北京市西城区提出新时代特色阅读空间建造活动,在公共文化领域作出积极探索和尝试。特色阅读空间建造过程中,政府担当民生义务和责任的同时接受社会开放性监督并逐层放权,各方始终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贴近百姓需求、社会效益优先、文化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等原则,充分发挥多方力量的协同整合效应,致力于打造百姓身边随处可及的图书馆,培养公众的阅读爱好和阅读行为,提高公众文化素养。从物理空间设计来看,新型特色阅读空间主题风格多样,或诗意古朴、或童真烂漫、或雅致文艺,提供舒适且富有韵味的文化活动空间和丰富的书籍资源,为读者打造多方位的服务供给模式,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于阅读空间的针对性需求和服务,间接地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化和专业化,从内涵上间接推动社会民生的不断改进和发展。
二、特色阅读空间建设内涵及特征
公共空间互动艺术创作研究
【提要】随着数字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时代的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引入交互设计的思维方式,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数字媒介等手段建立观众与艺术品之间的“交流沟通”,注重人的参与感、体验感,结合区域文化建设,使公共空间中的环境设计更有意义。
【关键词】公共空间数字媒介参与感
一、城市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指在公共空间中用任意艺术媒介进行艺术创作,以建立当代文化沟通交流为目的,与社会公众发生关系融合,秉承开放、交流的新思想,传递文化精神内涵。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入手,可将城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室内空间,另一种则是建筑物外壳界面与周围自然环境构成的“开敞空间”,即室外公共环境空间。对于公共空间艺术品的塑造,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由于交流的“单项性”而无法满足公共空间艺术对公众参与性的要求。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公共空间的设计在现代城市居住空间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不仅可以用来美化环境,更能展现文化内涵。随着智能互动理念的深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公共艺术设计的概念,意在使公共空间设计更加注重与人的互动交流,贴近生活。因此,公共空间设计以区域中“人”的体验为基础,以适应场景的方式存在,传播区域文化特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化概念,才能实现公共空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互动艺术
“互动”一词最早出现在英文词典中,即“interact”,意为互相交互、影响、感应,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情感对流,是人类生命本质的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广泛,以信息技术为艺术媒介的“互动艺术”也逐渐兴起。人对于艺术的体验是活跃的,任何一件艺术作品中必定包含观众对它的感知以及对创作者创作思想的参悟。对于传统艺术来说,艺术家通过对色彩、材质及空间等的认知进行艺术创作,并通过作品向受众传递思想与情感,例如雕塑艺术、绘画艺术等。这样的艺术展现形式是由作品向观众的“单向”传递,创作形式及传播方式单一,受众对艺术品的解读局限于视觉与听觉。而互动艺术则是打造全方位沉浸式的体验,使观众不仅通过视觉看、听觉听,还可以进行气味、触感等的感知,形成更加强烈的审美体验。互动艺术也被称为交互艺术,是一种特别的艺术展公共空间中的互动艺术创作韩淑君现形式,它以现代技术为媒介进行创作并使观众参与其中,建立艺术品与观众之间的双向互动沟通。“被感知的艺术才是具有意义的”,人与艺术作品的良好互动有利于加深人对作品的理解以及对艺术家创作思想的感受。目前互动艺术做为一种艺术媒介已逐渐成为当下主流的创作方式,其互动性减少了人与艺术之间的隔阂,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是欣赏者,也是艺术的创造者,或者说是互动艺术品中的一部分。
公共艺术空间造型设计研究
【摘要】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解构、夸张、变形、分解、重构和融合等空间造型赋予作品丰富的装饰效果和艺术内涵,使人们感受到其特殊的艺术韵律和美感。富有艺术造型特色的公共艺术能够美化城市生存空间,改善建筑空间环境,对现代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人们社会精神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空间造型
一、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概况
公共艺术是近年来出现在各大城市中的现代艺术形式,其空间造型设计要素对公共艺术的创作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有别于传统艺术形式,它是社会文化艺术多元发展的产物。在造型表现形式上,现代公共艺术没有哗众取宠且繁琐的装饰,注重追求主观形式上的归纳和统一,借助不同的介质特征,采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使艺术风格和形式完整统一。在国外,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较早,许多艺术家将金属、玻璃、木材、陶瓷和石材等介质作为主观形式上的创作载体,在造型表达上增强公共艺术的形式感,将夸张、抽象、分解和组合等多种造型方法对客观物象进行概括和归纳,并结合不同材质的肌理特征,赋予公共艺术强烈的表现效果,传达艺术家对客观精神世界和主观意念的诉求。现代公共艺术表现当代艺术家强烈的艺术风格,反映艺术家对客观事物审美特征综合把握的表现技巧,充分赋予公共艺术综合造型美感。
二、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空间造型表现形式
(一)二点五维是在二维表现基础上创造出的三维空间形态效果。公共艺术通过点、线、面和体的综合处理,在空间造型的尺度和形态连接上注重艺术形式的审美表达,使公共艺术作品每一个版块传达丰富的空间转折和变化关系,使作品表现形式融会贯通,升华公共艺术创作者的核心设计内容和艺术内涵,增强艺术作品的表现张力。(二)三维空间表达是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空间造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对艺术作品全方位的整体塑造。三维空间公共艺术要求创作者具备良好的空间感受和丰富的整体造型能力,不仅能够使作品的设计理念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也要使作品的创作意图和表现形式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使公共艺术空间造型各部分之间的艺术精神和艺术内涵相融合。英国现代艺术大师亨利•摩尔创作一系列骨状艺术作品,将客观事物内在的能量和强烈的生命力,倾注于公共艺术空间造型中,表达艺术作品三维空间巧妙的变化关系。通过主观改造和组合变形手法,以及熟练地应用雕塑形态表现技巧,将作品自身生动的本质特征美妙绝伦地表现出来,让观者感受到作品丰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暗示人们特殊且强烈的神秘感和空间感。
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优化策略
【摘要】以乡村公共空间与乡村老人的需求为切入点,针对乡村公共空间现存的问题,针对乡村老年实际需求,对现有的乡村公共空间进行适老化设计优化,通过完善适老化设施、优化空间功能与布局、强化场所归属感与乡愁记忆等策略,重塑乡村公共空间并激发空间活力。
【关键词】乡村;公共空间;老年需求;空间设计
1引言
乡村公共空间是村民进行日常交往、参与节日活动等社会性活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传统文化、民俗风貌、乡规民约的空间载体[1]。然而作为承载着乡村文化传承与凝聚力的重要场所,乡村空间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要结合乡村主体老人的需求进行优化,令乡村公共空间环境更适老、更宜居。
2乡村公共空间适老化现存问题
乡村公共空间维系着乡村老人的集体认同与归属感,是进行社会化活动的主要场所。城镇化的发展促使乡村从传统到现代快速推进,转变了乡村社会关系的结构,逐渐异化了乡村生活,传统乡村公共空间开始衰退,乡村老人的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消失。
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思考
一、政策背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发(2006)14号文件]。
我们的研究工作立足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体系和模式,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治理模式,探寻提高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使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到社区,这必将对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城市社会体制形成冲击和突破性的创新。
二、工作目标
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以网络沟通和物理沟通平台为基础,整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实现社区服务平台化、公共服务社区化、公益服务社会化、便利服务连锁化的目标,寻求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体制的新突破。项目具体目标和任务包括:
(一)整合资源,搭建新型社区服务体系
公共空间艺术发展研究
[摘要]公共空间广义是指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质的空间。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行为被看作公共空间艺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不难发现公共空间艺术已经遍布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公共空间;人文;发展;生态环境;美学
一、公共空间艺术的界定及特征
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职能,在英语单词中,“城市”这个单词是“city”,是从拉丁语的“市民”发展来的,这也解释说明了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与市民之间共同建立了一种物理意义上和文化空间上的“共同体”。城市中正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才有了公共空间的需要,城市公共空间的建造具有公众性和开放性,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公共空间的活动场所,如广场、公园、车站等人流稠密的室外空间;二是指对于观众而言欣赏艺术品的开放性。公共空间艺术往往是艺术家对于环境、政治、城市以及当下社会的问题或现象甚至自身感受的体现,这就意味着公共空间艺术要面向不同社会群体的审美而作,是沟通环境与人之间的重要的媒介。1.公共空间的艺术形式。公共空间艺术的含义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同时它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同时期的公共空间艺术,体现和表达出不同的文化背景,构建出不同的城市形象,传达出不同的文化理念。公共空间艺术最早是被作为城市环境美学的一部分来加以发展的,早期主要形式为景观艺术,如皇家园林、苏州园林等园林艺术都能折射出古代私人或帝王对景观艺术的追求。而随着所属权发生了改变,这些景观艺术供大众参观游玩,从而具有了公共性质。这种在过去只属于一定阶层的艺术,在今天才真正意义上具有了广泛的公众性。由此可见,公共空间艺术是可以改变的。物理的公共空间,如街道、广场、草地、海滩等是通过城市设计而形成的。公共空间中的雕塑与建筑可诠释出特定的意识形态观念。从古代到当今的许多公共艺术都体现了其艺术形态,如古代时期的雕塑、壁画、史前岩画、雕刻、宗教艺术、陵墓艺术,它们都是意识形态的表现。因为政治和历史文化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所以在文化和美学的语境中,这些艺术可以看作一种处于象征性的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社会的公共空间可以被看作是互动性最强的一种公共空间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种对空间的改变都会赋予城市空间新的意义。在社会公共空间中,艺术家与观众之间交换彼此的价值观,建立一种新的交流方式。装置艺术、灯光、投影、互动艺术、新媒体、表演形式等都是公共空间艺术的新形式。2.公共空间艺术形式的表达。公共空间艺术不仅包含了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领悟,也包含了艺术的创意与想法。公共空间艺术代表着对某个特定地点的理解和文化传承,更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的共通性的审美意识。这不仅建立在个人的喜好之上,更表示了一个社会的小缩影及其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既不失生动、新颖和特别,又符合大众的审美层次。公共空间艺术面对的受众群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并不是特定的人群,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的民族成分、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国籍。因此在公共空间艺术的表达上,要通俗易懂,符合大众审美,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从而为整个城市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3.公共空间的综合性。公共空间艺术具有极强的开放性,既包含呈现形式上的多种手段和视觉角度的多种层次,也包含对观众的审美开放性。综合这些不同的切入点,公共空间艺术在选材上也要符合对空间综合功能性的考虑,包括题材选择、对周围环境的包容性以及材质的选择、对观众情感上的分析等。此外,艺术造型的美学考究、材料的美学、光学、环境因素、可实施性、色彩学、宗教信仰等因素也都是公共空间艺术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
二、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演变
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演变,可以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演化历史,它与人类文明息息相关。从艺术角度看,公共空间艺术是被美学的认知和人类文明共同创造的产物。公共空间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在各种表现形式下,都与周遭的环境形成独特的对话,并且起到改善这一环境空间的作用,释放出无限的可能。1.我国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洞穴壁画应该算是我国最早的一种公共空间艺术,再以后,是距今约2000年的汉代标志建筑—石阙。石阙是古代宫廷、寺庙、陵墓建筑上对称分布的建筑物,分布在道路的两侧,起着引导前进的作用。极其符合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代表着建筑师对“天人合一”思想完美的体现,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给建筑本身增色。我国的公共空间艺术后来逐渐增加雕塑、石碑、墓纹、壁画、浮雕、园林等形式,艺术表达手法以写实为主,但这些艺术形式出现在中国古代则是权力的象征。所以说,公共空间艺术在发展初期,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和中央集权制的体现,表达方式较为直白,寓意多为吉祥如意,题材单一。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许多以纪念碑为主题的公共艺术,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这些纪念碑式的公共空间艺术,承载着许多古代名人、神话和传说以及近现代的英雄代表,主要表现出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与对和平及英雄主义的渴望。因为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们的生活还很艰难,对艺术的需求很少,所以展现公共空间艺术的风格和材料仍然相对传统,而且无法很好地展示出区域特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不再局限于追求物质,而是更多追寻精神需求。因此,受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艺术的影响,中国的公共空间艺术表现方式开始多样化,主题也更加广泛,娱乐性得到加强,且开始受到重视。公众的参与性明显得到了强调,公共空间艺术表现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反映了当代公共空间艺术对公共空间的探究和对区域发展的需求,以及受众对公共空间艺术的参与度和美学感受。公共空间艺术的范围不再仅限于美化城市和政治诉求的目的,公众参与、区域主义、艺术启蒙和娱乐的特征已经开始出现。由于国家重视艺术的发展,所以在每个城市都有标志性的公共空间艺术,在我国的一些一线城市还设有特立独行的艺术专业展区。例如北京的798艺术区,就会经常展出当代艺术家的公共空间艺术装置,每年会吸引大量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的关注。这些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当今社会问题或环境、材料本身可持续发展性的探索,从而更好地去体现公共空间艺术。2.国外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同我国一样,国外的早期公共空间形式也是洞穴壁画,在英国发现的巨石阵(stone-henge)也可能是较早的公共艺术。文艺复兴时期,创造理想城市是人们精神感情生活和城市环境的完美融合,艺术家将雕刻、建筑、城市规划都融合在公共空间艺术中。欧洲工业革命以后,人口大规模向城市集中,引发城市空间的巨变,打破了原有的城市格局,随之引起巨大的社会反思,公共空间艺术也带动了整个空间的再生。由于美学的介入,对公共空间产生了新的支配能力和创造性的作用,人们能更好地感知和体验城市。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外表上,更为公共空间注入新的元素,与空间对话、与人对话。现代艺术运动兴起后,人们摒弃了传统的艺术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刻板印象和思维模式,注重对环境的思考和对新技术、新材料的探究。人们逐渐意识到公共空间对人文和连续性发展的重要性。3.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现代公共空间艺术的发展注重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和追求顺其自然的人生哲理,使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意识到,我们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1982年卡塞尔文献展期间,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主导的《给卡塞尔的7000棵橡树》公共艺术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这一计划由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作为引导,在广场上种下第一棵树,此后数年,包括艺术家、政府工作者、民众都参与在内,先后在卡塞尔的各个角落种下7000棵树。这成为卡塞尔最伟大的公共艺术,基于一种朴素的手法,却缔造出各种含义。它不仅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在公共空间实行的艺术行为,更包含了民众的参与成分,体现了公共性,赋予了时代对艺术的审美和对环境艺术的保护意识。它不仅停留在空间上的开放性,还包括社会民众的参与,体现了分享才是公共性的核心。现代公共空间艺术注重价值观的传递。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全球化经济,使公共空间艺术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艺术家也把艺术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将空间与美学审美相结合,把景观与交互空间相联系,塑造出实用美术与城市空间美学的完美融合。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代表一种新的美学,艺术家开始使用可回收的循环材料,从材质本身出发,力求保护自然,做到循环可回收,不浪费资源。美国波普艺术家奥登伯格的公共艺术作品,从题材到形式无一不是对日常生活的体现。他将巨型汉堡、羽毛球、衣夹、回形针、唇膏、冰淇淋这些日常生活常见的小物品,通过放大至几千倍甚至数万倍,放置在公共空间中。他的作品在宣誓,公共空间艺术是对物化审美的一种体现,也是对消费主义的一种讽刺。人们在欣赏公共空间艺术的同时,会在作品呈现方式的指引下,去思考更多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环境美学、日常生活化的审美,以及对公共空间的定义、对文化的传承和理解都是组成公共空间的重要部分。这种艺术形式不仅追求自己独特的品格,更关键的是能凸显出与整个空间和人的对话。当艺术置于公共空间中,它不仅仅是在做材料、空间上的文章,而且是以和观众、关系、沟通等想法为主,从而体现出“共同价值”。公共空间艺术的出现,衍生出了和观众有互动参与的价值,更体现出人们对公共空间艺术的理解。在其中融入了社会、融入了新的人文景观的美学含义,对公共空间也有了更多元的诠释。将艺术性、社会性与公共性的综合一体性都介入公共空间的艺术,在与环境密切融合的过程中反映出空间的独特性,解构了整体空间的艺术性,促成了美学品质,这也是一场全新的启蒙运动。美国艺术家卡普尔在2007年为美国芝加哥的格兰特公园设计的《云门》,外壳采用了无缝不锈钢塑形,可以映像出四分之三的天空和芝加哥的城市轮廓,与此同时会因其椭圆形的外形而发生扭曲。当游客走近时,映像也会发生变形,被称为哈哈镜。这一公共空间艺术因造型独特很快成为芝加哥的热门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公共空间艺术对城市文化、经济以及旅游业都起到了推动的作用,而这种艺术又激发了观众与作品的互动。因此,公共空间艺术是最富有建设性与革命性的艺术形态。在我们多元的文化背景下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公共空间艺术更能呈现一种新的、敏锐的思考方式和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思考。
公共空间营建论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城市公共空间营建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矛盾,归纳了影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若干重要因素——空间与尺度、可达性与易达性、混合使用与密度、环境质量、公共设施、街道家具和公共文化活动,探讨这些要素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力,并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其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要素应用方法
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现状
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般概念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的广义概念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例如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城市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赛、运动健身、消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
2.存在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公共艺术空间精神的探索
【摘要】公共艺术所体现的空间精神,引领着一座城市的风尚。文章阐释了公共艺术外部空间精神和内部空间精神的内涵,并举例论证了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思想表现形式,不仅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更能够表现出一座城市的深层次文化气质与精神内涵。
【关键词】公共艺术;外部空间;内部空间
公共艺术空间是艺术家用特定艺术形式营造出的一种空间,它能够代表一座城市的文化思想潮流,体现出当代文化的进程。公共艺术空间精神由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二者共同作用,唤起公众对空间的认知,并使其了解公共艺术的精神所在。其中,外部空间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的、人文的空间,它是对城市身份的一种外在标识,能够带来视觉冲击力。内部空间则是一种精神取向,能够体现出艺术家的情怀,并承载着城市的内在精神,更加注重观者的感知与反映。
一、公共艺术外部空间
公共艺术是指艺术家利用城市外在空间将艺术创意传递给公众,并将作品镶嵌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以达到传递思想、美化城市的目的。所谓公共艺术的外部空间,就是公共艺术的外部造型,它是创作者思想与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艺术家利用作品的外部空间对城市空间进行解读,同时构成艺术形式与公共空间的对话。公共艺术外部空间是一种相对的空间概念,它是公共艺术赖以生存的前提,是公共艺术带给人们最为直观的感受。公共艺术既有静止的艺术形态,又有动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绝对的空间表现与相对的空间表现。其中包括写实、抽象、具象、另类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公共艺术的创作形态与外界空间相辅相成,表现形式与外部空间紧密联系,艺术家利用城市的现有空间,创造出具有艺术内涵的人文空间。公共艺术外部空间的艺术表现形式十分多样,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或是具象与抽象结合的表现形式,都能够带给公众直观的视觉冲击力。让笔者印象比较深刻的公共艺术作品是来自美国芝加哥的《云门》(图1)。这件作品位于芝加哥著名的千禧公园内,是英国雕塑家安尼施•卡普尔的作品,其造型设计简约,灵感来自于液态水印。整座雕塑由168块不锈钢板焊接而成,长20米,宽13米,高10米,拱底最高处距地面约4米,重100吨。这件作品以憨态可掬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由于曲面的造型,很多人将其称为“豆荚”。除了造型之外,这件作品的材质同样带给观众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这颗“银豆子”表面十分光滑,可以在表面看到被反射之后变形的城市轮廓。作品表面完全看不到任何接缝,过往路人除了惊叹精湛的工艺之外,也被《云门》上反射出变形的城市和自己所吸引。靠近《云门》,人们仿佛走进了另一个神奇的空间。站在《云门》中间,弯曲的“银豆子”表面使得周围的影像变形、重叠,形成多个神奇的异形影像,如入奇幻之境。可以说每时每刻每分每秒,《云门》上面呈现的景致都是独一无二、转瞬即逝的。城市形态和千禧公园是《云门》生存及产生变化的客体,正是由于城市空间的变化,再加上作品独特的材质,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丰富的变化和奇妙的艺术感受。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艺术家结合城市空间,利用富有想象力的造型、材质等手段,将直观的视觉冲击力传递给观众,使其从整体的外部空间上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家的精妙创意。
二、公共艺术内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