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点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18:55:3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基础知识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常识之公共基础知识点笔记1
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首先,邓小平理论是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产物。
近代,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精神批判,产生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的开端;马恩继承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和一般规律,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现实力量。
其次,当代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所形成的新的时代特征,要求社会主义顺乎世界潮流,反映时代变化,这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国际大背景。
2、邓小平理论的探索与实践过程
常识之公共基础知识点笔记3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常识之公共基础知识点笔记2
第三部分法律
1、法的概念和本质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段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行为规范体系。
共同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
基本特征:(1)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4)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规范作用:作为由国家制定的社会规范,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点大总结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提出申诉和控告
公务员若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日之内
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奖章,包括奖金、奖品、工资晋级
高校学前教育公共教学资源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德育话题热度不减,高校课程德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发展趋势,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改革课程,充分挖掘课程中的育人功能,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德育教育,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因此本文结合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现状展开分析和探讨,提出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不断完善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教育体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育人质量。
关键词:德育;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公共资源;教学实践
一、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德育改革的必要性
1.德育的内涵德育,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内,渗透到理论知识、实践活动中,两者形成合力,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引导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方位发展。2.德育与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学前教育基础知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传授学生理论知识,构建综合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学以致用;培养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自觉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树立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与教育观,为将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1]学前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育人因素,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将二者自然地融合在教学环节中,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深度挖掘课程中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改变学生的育儿观和教育观,不仅有助于实现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增加了课程的人文性,增强了德育教育的亲和力与渗透力。
二、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和德育的融合还是比较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缺少系统的德育教育内容目前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缺少系统的德育教育内容,大部分教师在讲解课程时只是单纯地将课本知识讲解清晰,缺乏对德育和价值观的培养,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只是停留在表面简单机械地说教。作为高校学生更应该紧跟时代,具备多方面的素质与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而这些内容在现在的学前教育基础知识中还未被涉及。2.专业教师的德育意识比较单薄目前很多教师对于德育教育仍旧存在着很大的误区,一些教师认为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个想法比较狭窄。我们要将德育与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意识。目前很多教师把德育教育仅仅认定为爱国主义理论教育,就导致在学前专业教育过程中难以找到真正的切入点,更有一些老师只是刻板地把一些德育教育知识灌输到学生头脑中,没有对专业知识进行仔细认真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德育教育的内涵,导致原有的学前教育计划教学内容无法顺利完成。[2]3.教学方式与方法相对单一当前,在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教学中,教师采用的还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没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需求。高校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善于表达,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个性。但也正是因为学生群体特点不同,大部分学生表现出重视技能课、轻视理论课的现象,对学前教育基础知识的职业认知也比较片面。因此,在基础知识教学中,应顺应学生的特点,探索体验式、多元化教学方式,摒弃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内在价值认同感。4.缺少系统的评价体系学前教育基础知识作为学前教育的基础课程也是核心课程,并没有系统的评价体系。很多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笔试考试在内,10%的平时成绩+20%的期中成绩+70%的期末成绩。传统的评价方式期末考试占比重较大,考核标准相对单一。学前教育基础知识课程本身就是理论偏重,教师如果不能创新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学前教育基础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会缺少热情和主动,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无法调动学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探索。[3]
科学指导公共基础知识备考
距离2014年**省公务员考试还有17天的时间,考生复习也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针对**省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很多考生感到时间紧张,复习不到位。专家结合多年公务员教学经验,为考生就如何科学地复习公共基础知识做以下指导。
一、模拟考试现场强化训练
考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备考,对公务员基础知识、各个专项考察的内容都有很深的认识和掌握。在备考的冲刺阶段,考生除了要巩固公务员知识,构建完整知识体系外,模拟考试的练习也必不可少。
考前持续的模拟训练能够模拟考试现场,使考生保持一种积极的备战状态。模拟考试可以使考生提前适应考场气氛和考试节奏,有利于掌握答题时间,消除在考场中由于时间控制不好造成的紧张情绪,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实战中可能会失利的地方,及早做好应对。在备考的冲刺阶段,大部分考生每天都要进行这样的模拟训练,在此期间考生应针对自己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
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应以真题模拟为主进行考试训练,对真题的结构、出题思路等进行最后的熟悉,总结同类题目的答题技巧,分析方法。在这部分应当注意的是对时间的控制,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题,保证答题速度。
二、梳理知识点,查缺补漏
中职经济法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的教学,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中职学校的学生既得精通法律,又得明白经济的基本逻辑。而对于此目标,现在的中职学校中的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在经济法中的经济基础理论,是最基本的理论框架,所以,掌握基础的理论框架,对中职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与明白经济法的重要性有更深远的意义。对此,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
1专业不同,基础经济理论也会有所差异
在中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专业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有所区分。所以对于中职教学中的经济法所使用的教材,也应当把握好各自的重点。但由于以前对此的重视不够,教师会忽略这些细节问题。往往是同样的一套教案,适用了不同专业的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知识结构是存在不同差异,如果还是像之前一样,一套教案用在不同专业的学生上,就势必会使学生学习的效果变差,也起不到真正的传达经济学和法律学的知识的作用。经济法所涉及的学科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学,一类是法律学,但在众多的知识点中,只在中学教学的课堂中,是无法一一展现清楚,所以对于中职学校的经济法教学工作者而言,就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及学习特点,有区别性、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例如,对于市场专业的学生而言,经济法的基础知识体系的教学重点应侧重于市场中的法律与法规;对于财会专业的学生而言,经济法的基础知识体系的教学重点侧重于宏观调控方面的相关法律。而如何去把握各专业的学生的学习侧重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去总结,只有在不断的探索和改革的过程中,才能最终实现提高经济法的教学质量。
2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相关课程安排要合理
在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围绕着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基础,同时也围绕着一定的法律知识。而现阶段的《法律基础》公共课,在中职教学的课程体系中,只安排在了低年级阶段,但经济法的基础知识课程,却又被安排到了三年级开设,这期间间隔了一年之久,两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与继承性无疑会被破坏掉,最终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两门课程时无法形成有效的关联。如果将这两门课程之间做到紧密的联系,不仅对学生在低年级阶段理解经济学与法律学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能在升入到高年级后的将来的课程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3在教授“经济法的基础知识”时一定要考虑到适用性
中职学校法律基础知识探究
摘要:法律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必学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遵纪守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但是目前中职学校中法律基础知识教学的效果却并不理想,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本文结合现在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的自己方法和对策,希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职学校;法律基础知识;问题;策略
法律是治国之根本、安邦之良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内容。中职生作为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其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培养,但是从现状来看,中职学校的法律课程学习效果不够理想.
一、中职学校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对法律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一方面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中职学校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到提升学生技能的领域,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般情况下,会将法律基础知识课当作是公共课,很多班级的学生在一个大教室里面一起上课,很难保证听课效果。再者,有的中职校的法律基础课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学生抄抄教材上的内容一般都能通过,认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引不起教师和学生充足的重视。(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材内容严重滞后。因为学校对法律基础课的不重视,所以这门课的排课非常少。有的学校干脆将法律基础课和思想道德课一起合并授课,教师要在短时间内跟上教学进度,只有一再压缩讲课内容,只能讲个大概,对于理论细节和案例都不能展开讲解,可见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法律知识具有很高的时效性,这就要求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教材也要与时俱进。但从现状来看,中职学校的法律基础课的教材有的还是几年前修订的版本,内容比较滞后,与当今的法律发展变化严重地脱节,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三)教师教学方法落后,缺乏趣味性。在中职法律基础知识课堂中,学生应该起到主体作用。但是许多教师意识不到这一点,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味地照本宣科,不给学生提问和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听得无兴趣、昏昏欲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直是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融入自己的一些想法,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此外许多教师特别是老教师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即便是教室中配备有多媒体设备,也几乎不去使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大大地减少了课程的趣味性。
二、提高中职学校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公务员行测真题名师评析
在此行政能力判断备考系列辅导(二)中,专家将继续为广大考生提供支持与帮助,在时政常识、科技人文、公文常识等方面做,更详细、更全面的备考指导。时政常识——贵在持之以恒的坚持关注1.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对于时政部分的复习,没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只能是给予密切加密切的关注。当然对于社会热点的关注不仅是出于备考的需要,这也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要多关心时事热点话题,并注意相关素材的积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看时政专刊,如《半月谈》和《理论热点面对面》。这两本书内容贴近社会生活,与国家政策紧密相连,其中对对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都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和剖析,语言深入浅出,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是很好的备考资料。
——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2014年的十七大报告和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我们党和政府在新时期下对今后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作了深入的解读,并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都进行了详细阐述,这些知识也是近两年来上海常识部分考查的重点。因此大家要对十七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一定的了解,以从根本上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有所认识,提高对当前最受关注问题的了解,而且这些准备也有利于提高申论考试中用语的准确度。——经常上网,定期浏览一下新华网和人民网上的新闻和文章,特别是相关热点事件的专题报道版块,这两个网站上的信息也比较权威和丰富。当然平时大家在看电视时也可以多看一些《焦点访谈》之类的新闻综合类节目,对我们了解社会热点,提高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都是有所帮助的。2.关注上海本地。如2014年第90题,考查“四个率先”,2014年第109题,考查上海市社区服务“三个中心”建设等,这些都要求考生务必密切关注上海市情市政,对于上海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政策方针路线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也是对于未来上海市公务员的一个起码的要求。另外2014年第102题,“目前国外成熟的磁悬浮列车技术主要有……”这道题的背景是与上海将要修建但饱受争议的沪杭磁悬浮项目规划方案有关。因此,对于上海市的新闻热点仅仅关注是不够的,要有所拓展,力求详细了解每一个相关的问题。
关注时政热点不仅有利于公共基础知识的备考,对于申论和面试也大有裨益,因此建议考生拿出持之以恒的精神来准备,关键在于坚持,长久的点滴积累是备考公共基础知识的最好方法。
科技人文——多处撒网与平时的积累是制胜的法宝
由于科技常识涉及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庞杂,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复习,主要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
1.关注当年热点和长效热点,挖掘其反映的科学常识。这一点很重要,09年的试题中,有两道直接用当年热点(5•12地震、三鹿奶粉)为背景考查相关科技知识,一道间接用当年热点(上海将要修建但饱受争议的沪杭磁悬浮项目规划方案)考查磁悬浮列车相关知识。可见,对于热点事件背后所隐藏的科技知识应当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在全球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线上教育模式的背景下,为同时解决线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线上MOOC教学模式的弊端,基于江南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建设,将MOOC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开展“线上-线下”信息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全方位改革课程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师资队伍、考核评价方法与实践教育环节,从广度与深度上全面提升校内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加学生获取资源的自由性,提升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辐射影响力,能为其他相关课程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自动控制原理;混合式教学;教学模式;MOOC
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在2008年由加拿大学者DaveCormier和BryanAlexander提出。MOOC是一种将课程资源和参与者聚集到开放式网络平台上,对学习者进行知识讲解和问题讨论的互联网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大规模和社会性等特点[1]。2011年秋季,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设了人工智能免费课程,网上注册人数超过了16万,目前在Cours⁃era、Udacity、edX等国内知名MOOC网站提供的课程数量有上万门。2013年秋季,我国清华大学首先开放了2门MOOC课程。随后,国内一流高校都相继在中国大学MOOC网、学堂在线、超星等公共平台上推出了各具特色的MOOC课程。这些课程突破了传统课堂授课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课程内容和资源的开放,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反复学习。总体而言,MOOC在线教育模式是提升高质量教学资源公开性和教育过程公平性的一个重要举措,现如今它已引起了全球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不仅是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和考研科目,同时也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以及系统工程、电力、冶金等专业开设,具有广泛的学生基础[4-5]。另外,本课程要求掌握工业自动化应用技术的理论基础,强调理论分析联系工程实际,在当前工业智能自动化制造背景下具有十分广泛的社会需求。因此,依托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将MOOC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开展线上与线下信息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通过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和互动讨论,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动控制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并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表达和描述自动控制系统的工程问题,加深学生对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和系统设计方案的理解,同时这对提升课程的校内外影响力和辐射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现状分析
目前在中国大学MOOC网站开放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主要有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等,但更多的高校依然是以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开设该课程。该课程对于学生的预备知识,如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和工程实践类知识的要求较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可以为学生进行面对面精讲细讲的优势,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该课程知识,但在各高校普遍压缩课程学时的背景下,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也随之暴露了以下一些弊端。1.课堂知识传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单向的,以教师为主体,缺乏广泛的互动研讨;2.多数采用封闭式课堂教学和课后答疑模式,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大规模的交流公共平台;3.教学资源以纸质教材、讲稿和电子PPT为主,不够丰富和生动;4.考试以笔试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评测;5.课程教学主要面向少数校内学生,社会影响力和受益人数受限。MOOC在线课程的开设可以为学生学习课程带来时间和空间上的诸多便利,但单纯以MOOC在线课程平台开展互联网线上教学活动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无法有效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前大多数在线开放课程公共学习平台上开展的教学活动仅停留在控制访问时间的层次上;2.对自学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在没有教师针对性的答疑解惑的情况下,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一知半解,反复学习的效率低下;3.网络考试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在现今的公共学习平台上存在漏洞和争议;4.学生学习自觉度较低,在MOOC课程网站完成整个在线学习的人数比例较低。从上述分析可知,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少量学生是通过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在课堂上获取教师讲授的知识,但课堂时间短且学习者往往是被动的获取知识,这使得知识理解和消化往往发生在课外。但线上MOOC课程教学的优势则在其开放性和个性化,让校内外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在任意时间和地点主动获取知识,使其变成学习的主动者,但总体知识深度和个体学生知识掌握的真实度不够。
二、改革思路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