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18:16: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管理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

一、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传统社会科学一般将整个社会部门分为政治部门、经济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科学技术部门,等等。为了从更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并有助于研究不同社会部门管理的规律,当代一些社会科学家将整个社会部门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西方的一些学者将之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非常复杂,有的更具有工商企业的特点但又不同于工商企业,往往被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有的则更类似于或依赖于政府组织,往往被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政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后者如由政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以及类似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中介组织等等。

政府作为所谓“纯粹的”公共部门,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一般属于私人投资领域,因而这方面的事务被划归于私人领域,属私人事务)以外的所有事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过私人或私人组织来进行处理,小到个人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大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由私人或私人组织来办理的。例如,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社会治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等等。有关这些事务的管理,必须由一个超越私人或私人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来进行处理或加以管理。第二,政府组织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把这种权力称之为公共权力,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它总是表现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某一个阶级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私人权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尽管皇帝把皇权当成自己的一种家族权力,但它实际上是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离开了它所代表的整个阶级,这种权力就不会存在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组织的权力被宣称为是一种来自于全体公民的权力,尽管它实际上仍然是有产阶级的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已经被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一句话,自从政府产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的政府组织的权力在性质上都是公共的,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在“公共”这一概念下所隐含的意义有所区别。第三,政府组织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知道,政府要通过行使其权力来实现其职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没有一定的人、财、物作基础,整个政府组织就无法运转起来。而在人、财、物等资源中,从政府控制的角度而言,对财源的控制又是非常基础的。政府组织的财政来源于全体公民的税收,因而其财政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政。此外,政府所控制的国土、矿山、水利等重要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全民所共享的。第四,政府组织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能单独提供给每一个人,而是自动提供给社会中的所有人。例如,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卫着该国的全体居民,而不需要每一个人单独购买。因此,单个个人不会花钱也可能享受公共物品,即所谓的“搭便车”现象。这样,单个个人一般不会自己花钱来购买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只能由政府来购买或提供。第五,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服务组织,从理念上讲,它应该把全体公民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它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于政府组织来说,凡是追求自己本组织、本部门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政府应该是一种“公益人”而不应该是一种“自利人”。它应该也只能把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本组织、本部门的行为目标。在这里,公共利益应该理解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当然,在一个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社会里面,由于不同阶级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而且这此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利益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在政府如何对待社会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哪个阶级、哪个团体的利益优先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政府组织行为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事实。

竞争性工商企业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投资主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权益主要归私人所有。这表明,这类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实际上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当然,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多个人的联合,但其产权是非常明确的,因而每个人所享有的权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我国,国有资产也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有些竞争性企业,虽然国有资产还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实行自负盈亏,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门过渡。第二,竞争性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一般属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一般不会对他人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个人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可计价的,这样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购买,而不必由政府来提供;其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加以确定,而不必由政府来加以控制。第三,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性工商企业活动所遵循的是“经济人”原则,这种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人”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尽管企业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但就其基本动机而言,为社会提供产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经济人的实质正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第14页)。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人”,这也是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特性。

以上分析表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一是在它们所占有的资源问题上,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有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二是在它们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三是在它们的行为价值取向上,政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二、关于第三部门及其与公共部门的关系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学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公共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多元化双主型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并提出了多元化双主型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教学;多元化双主型教学;教学质量

公共管理学是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对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多元化双主型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公共管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以广东海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公共管理系(以下简称“我系”)教师为例,我系每位教师每学期的教学任务不少于两门课程,甚至有的教师一学期需承担三到四门课程的教学任务。除此之外,他们还有繁重的科研任务。这种情况下他们无法集中全部精力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改革和创新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课堂上还是以教师理论讲解为主,辅之案例分析,案例教学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上。同时,大多数教师外出培训进修、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机会很少,导致了师资队伍教学创新能力得不到改善和提高。(二)部分学生惰性思维短时期内无法消除。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占据主导地位,部分学生的惰性思维在短时期内无法消除,“搭便车”的现象时有发生[2]。举例来说,案例教学法是公共管理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中会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探讨。在小组成员充分讨论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整合全组的意见综合提交案例分析报告。教师根据每组最后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给出成绩,即同一组学生的得分相同。这样一来,个别不积极参加讨论没有做出贡献的学生仍然可以获得与其他认真参与实验的组员一样的成绩。长此以往,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懒惰。(三)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完善。公共管理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信息化、数据化的今天,网络资源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便利[3]。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探讨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习惯,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但部分高校教室仍然存在电脑设备陈旧、上网速度慢甚至无法联网等硬件建设不足的情况。至于软件方面的投入就更少了,有些即使提供了网络教学资源,但又存在质量不高、利用率低、更新缓慢等问题。(四)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公共管理学”是建立在当代公共部门管理的实践尤其是政府改革的实践基础上的一门课程,是从这种实践中产生的新理论体系,并反过来指导这种实践的模式,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性[4]。因此,在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十分必要。但大多数高校公共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缺乏,从课程大纲的学时分配来看,理论教学学时远远多于实践学时,有的没有建立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缺乏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使得学生实践能力相对薄弱。

二、多元化双主型教学模式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PBL教学法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PBL教育理念是指以成果为目的的一种能力导向教育理念。基于此种理念,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创造和设计丰富的学习环境,以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主体的转变,达到全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团队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本文梳理PBL教学方法的缘起与定义、基本要素、教学思路及其优势,根据管理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与PBL教学法实践的必要性,提出PBL教学法运用于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PBL教学法;公共管理学;教学改革;策略

1问题式学习的缘起与概念

1.1定义。PBL简称问题式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医学教育领域的一套完整设计学习情景方法。PBL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方式,由Barrows教授于1969年首次提出,此种教学方法已经在国际上获得较高的知名度。具体而言,PBL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目标、以问题为基础、以教师作为导向,并带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种教学方式。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差异在于其强调任务性和问题意识,而传统的教学法则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讲授。PBL主要通过制定和设计真实的学习任务,将学习与解决问题挂钩,让学生投入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性探索和团队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获得科学知识,并塑造和培养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敏锐力。PBL教学法不同于案例分析法。主要有三方面。其一,PBL教学法更注重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过程,而案例分析法是在教师已经讲授了课程的相关知识,学生根据掌握的相关知识,通过案例进行解析的方式进行知识巩固和展现的一种学习方法。其二,PBL教学法注重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即学生、教师与专家成员在一个真实的情况下对问题进行团结协作,一同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的是指导性作用,进而能极大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而案例分析法在无团队合作情况下也可进行。其三,PBL教学法要求学生要提供一套可公开分享的“成品”,即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其作为课堂的学习成果呈现。而案例分析法仅要求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对某个案例进行剖析,不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创新实践。1.2基本要素。PBL教学法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点。其一,问题导向。作为以问题为驱动导向的教学方式,其主轴是以问题为核心教学点。其二,真实性。PBL教学法中涉及的问题都必须是学生在其专业领域可能遇到的“真实”问题。因此,所设计的问题属于非结构化也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案,解决的方法靠学生自主探寻。其三,自主性。PBL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讲授技巧,而学生需要自主承担学习的责任,并对自我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1.3教学思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学生进行分组探讨—得出最优答案—教师总结与点评。教学思路大致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为了提出合适的问题,教师需要在上课前查阅课程有关的文献、教材与资料,进行整合提出问题并发给学生。其次,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并分小组进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的最终讨论成果将通过课堂展示呈现。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对资料阅读和解决问题方案以及结果呈现进行补充和点评,并对学生存在不足之处做出总结。1.4优势。其一,PBL教学法相对轻易获得来自各方提供的可靠信息,并能为学生营造轻松、主动的氛围,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并充分表达自身观点。其二,由于PBL的自主性特点,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正确认识,教师也更容易通过学生的表现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同时此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发现新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三,PBL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在多方面提升学生寻找资料、学习资料、自主获取新知识,以及口头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这对学生未来在专业领域的实践工作将非常有利。PBL教学法创新了教学领域“被动式”教学的固有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突破了以往的“教师主讲、学生参与”的模式,形成了“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关键、课堂气氛是灵魂”的教学思维。此外,教师的身份也重新获得定义,即从学生的“知识库”转变成学生知识探寻的向导、促进者和信息咨询者。因此,相较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潜力和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创新、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2基于公共管理学教学的PBL教学法必要性分析

2.1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由于PBL教学法实践上需要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搜索,因此为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需要去查阅文献、书籍以及各类与问题相关的课外资料,并将搜寻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形成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在此过程中可以快速拓宽学生搜集学习资料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被动式学习,教师一味灌输的教学方式有极大的意义。2.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PBL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搜集资料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实践和动手能力。PBL教学法通过要求学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相较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法,更能快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不仅达到学生获取知识的目的,也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因此,PBL教学法对于突破学生“动脑不动手,学习不实践”的现状有极大的作用。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学反思与修正

一、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学科化

(一)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学科化的形成。应该说,有了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就有了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描述的话语,但在公共管理学科建立之前,这些话语属于一种非学科化的话语。非学科化的公共管理话语是建立在话语主体个人的观察、思考与实践的基础上,反映的是主体对公共管理活动的理解和感悟。每一主体都是从自身的立场、视角去看待和阐释公共管理现象和问题,其对公共管理话题的论述没有程式化的固定模式,在话语中所表达的行政理想、价值取向等具有鲜明的人格化、个性化特征,由此产生了多种有关公共管理的独特话语风格,老庄、孔孟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在论述政府公共管理问题时,其话语方式和话语内容即具有这些特征。例如,孔子在论述其为政主张时,采用了大量对立、匀称的概念和范畴:“天”与“人”、“性”与“命”、“智”与“愚”、“损”与“益”、“善”与“恶”、“博”与“约”、“教”与“学”、“上”与“下”、“言”与“行”、“远”与“近”、“学”与“思”、“多”与“寡”、“生”与“死”、“义”与“利”、“讷”与“敏”等等[2],凸显了孔子博大精深的行政思想和高超的话语表达艺术。又如,孟子在阐述其治国理念时,往往以“准确生动的用词、鲜明突出的对比、气势恢宏的排比、排列整齐的对偶、形象生动的比喻、蝉联而下的顶真、丰富灵活的问句、层层深入的递进等,增强其语言准确、缜密和生动的特色”。[3]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成语如“明察秋毫”、“绰绰有余”、“不言而喻”、“言近旨远”、“一曝十寒”、“金声玉振”、“出类拔萃”、“左右逢源”等均是孟子治国理政思想的话语体现。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中国公共管理学是从西方引进的,经历了从行政管理学(行政学)到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演进历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内一些学者翻译和引进了国外的一些行政学著作,如美国学者的《行海要术》、《行政纲目》,日本学者蠟山政道所著的《行政学总论》、美浓部达吉所著的《行政法撮要》等[4],这些译著的出版,标志着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诞生。建国初期,我国的许多院校,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都曾有行政学方面的研究。然而在1952年学科调整以后的20多年间,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致使行政学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被保留下来。直到1979年后,邓小平明确指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从而使得包括行政学在内的许多社会科学学科逐渐获得恢复和发展。[5]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开始恢复发展至今,在对西方公共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的全方位引进中,中国公共管理学也借鉴了西方公共管理学自然科学化的话语表达模式,进而使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呈现出明显的学科化特征。(二)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学科化的特征。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学科化是指,在公共管理学话语表达中讲求严密的逻辑性、体系性,其所采纳的基本模式是从固有的观念或理论框架出发讨论公共管理问题,努力在公共管理学的各个范畴和概念之间建构起内在的逻辑关联,也就是从预设的理论框架出发,用它来对公共管理实践进行阐释和分析。例如,从下面的论文题目上就能发现上述特征:“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的中国乡镇政府体制改革”、“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推进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等等。这种话语体系的学科化,是西方工具主义、理性主义哲学的产物,它使中国公共管理学形成了一种单一化的话语模式,陷入了自我建构的学科话语藩篱之中。具体而言,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学科化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1.与公共管理实践的隔离化在技术理性的影响下,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在学科化的进程中,各种非学科化的、不能被纳入学科逻辑结构中的公共管理思想、观点逐渐被隔离在学科话语体系之外,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分离,进而使公共管理学的实践指导价值乃至其存在的合法性受到了多方的质疑。相关学者,如陈振明等认为,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公共管理学当前存在的以下一些问题:第一,缺乏关注现实问题的学术旨趣;第二,倾向于对西方理论进行研究而忽略社会发展实践的实际需求导致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或是理论指导实践产生偏差等等。[6]而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具有明显实践特性的学科,其学科话语体系的建构必须考虑其学科特点,应在基于公共管理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相应的话语体系。2.反映公共管理实践的程式化公共管理学话语与公共管理实践紧密相关,公共管理实践的丰富性决定了公共管理学话语的种类多且数量大。然而,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中存在着试图从某种固有的观念或理论框架出发来分析公共管理活动并以此来引导公共管理实践的倾向,公共管理实践的丰富性被抹杀。公共管理中出现的盲目决策、官员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严重等实践偏差,大多是由于“拿来”主义导致的外来理论“水土不服”以及学科本土化不足所致。一方面,总是秉着“拿来”主义,没有将西方理论与中国现实进行对比就盲目指导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没有进行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建设,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特有的学科指导思想和思维方式。同时,这类话语所呈现的是对公共管理实践程式化的理解,而非对公共管理实践本来样貌的把握,这也是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逐渐丧失生机与活力的重要原因。3.话语体系的祛价值化在学科化的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中,从思维到方法乃至文字的表述,追求的是理性主义,在貌似理性、客观的话语表达中,丢失了话语体系的价值判断和实践关照。此外,在工具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完整的公共管理活动被主观认定为是由孤立存在的单独要素组成的,尤其是在缺乏价值导向的话语中,像效率、模式、流程、绩效评价等具有工具化色彩的词汇不加辨别地充盈其中,对精确性和可计量性的追求使公共管理的意义和精神世界被压缩,有机统一性被瓦解。(三)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学科化的弊端。1.割断了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文化根基任何学科的话语体系都有其赖以生长的文化根基,公共管理学的话语体系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公共管理文化之中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由于深受西方以逻辑实证为导向的话语体系的影响,出现了与中国传统公共管理文化断裂现象。在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传统的公共管理文化缺乏系统的梳理,引进的西方理论也未能与本土传统文化实现有机融合,以致有关公共管理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逐渐被西方模式的话语体系所取代,把作为整体的公共管理实践划分成若干个部分,进而形成了公共管理制度、公共管理体制、公共管理机制、公共管理方法、公共管理评价等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单元,框定了人们研究和探讨公共管理问题时的话语构造和表达方式,使传统公共管理文化中的家国情怀、修齐治平等优良传统未能得以很好地接续,公共管理学话语的可持续发展丧失了文化根基。2.消解了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人文关怀公共管理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活动,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具有丰富情感的有机生命体。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作为对公共管理主体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言语体系,应该在字里行间渗透出强烈的人文关怀。然而,学科化的公共管理学话语秉持的分析式话语方式,在技术理性的框架下,无形中祛除了公共管理话语中的人文要素,变为纯技术、操作性的话语。这种罔顾公共管理活动中主体情感去把握公共管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消解了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文化品格和人文精神。3.阻滞了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创新活力中国公共管理学的产生,是引进西方理论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共管理学开始恢复与发展后,又大量引进了西方的理论成果。在借鉴西方公共管理学理论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几乎全面接纳了西方公共管理学的话语模式。由于未能对舶来的公共管理学话语进行批判性的思考,“盲目追随”的后果是造成了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轻视实践以及对中国公共管理经验的总结提炼不足,进而丢失了与时代共振的创新活力。

二、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学科化的修正路径

(一)汲取中国传统公共管理文化的精髓。中国的公共管理活动历史悠久,其间产生了丰富的公共管理思想,要修正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学科化的倾向,需要从传统的公共管理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传统公共管理文化中,讲求“天人合一、明德慎罚、德刑相济、仁政礼治、礼法兼用”等公共管理思想,采用的是“感性的整体体悟”的话语表达方式,与西方的“经过严格的理性检验和细致阐述”话语表达方式截然不同,但恰恰是这种“感性的整体体悟”的话语在延续中国传统公共管理文化、构建中国公共管理学本土化的话语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了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营养基础,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学科化的修正,不能离开它的滋养。(二)积极关注日新月异的中国公共管理实践。话语是实践的表达,实践是话语的源泉。修正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学科化的倾向,还需要积极挖掘和总结本土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又处于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时期,公共管理实践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态势,这为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创新提供了优越的时代背景。我们要从公共管理实践和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并将其纳入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之中。同时,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更新自身的话语方式,丢弃过时陈旧的话语,创新创造出新的本土化、时代性的话语。(三)以批判的目光借鉴西方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修正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学科化的倾向,还要以批判的目光和辨证方法去借鉴西方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对西方的公共管理思想和理论的借鉴和吸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一味地“盲目追随”。判断西方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是否适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公共管理实践发展的当下状况要考虑它是否与中国主流的价值观念相一致并能准确地反映时代的精神;是否能够与我们的公共管理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对话并能够在此基础上生长出新的思想、观念和话语。只有充分考虑了这些条件,才能在积极引进的同时有效地消化吸收,才能为我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外来营养。

[参考文献]

[1]郭湛,桑明旭.话语体系的本质属性、发展趋势与内在张力——兼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的立场和原则[J].学术界,2017,(2).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学与民族志关系研究

摘要:公共管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且公共管理学科较晚传入我国。目前,我国公共管理学存在“西化”倾向、缺乏本土化、缺少人文关怀以及田野实践不足等问题,因此,可以引入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民族志方法对公共管理所要实现的公共价值方面进行完善。公共管理学的核心是公共政策,将民族志方法引入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完善公共管理理论,进一步发展公共管理学。

关键词:民族志方法;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视角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推进,公共管理实践越来越需要一种规范的、系统的理论来指导。因此,一门年轻的学科———公共管理学就应运而生。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应用性、政策性等特点。它在研究大量公共事务的同时,吸收了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形成了较完善的脉络体系,在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公共管理学科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亟须解决,如理论联系实际不足、研究方法缺乏实践性以及政策缺乏本土化的研究等。因此,公共管理学可以引入人文学科领域的田野调查方法———民族志方法,来真正了解研究对象的生活环境与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切实解决社会利益问题,推动公共管理实践进一步发展。

一、民族志的内涵概述作为“记录的民族学”

[1],民族志一词原文由两个部分组成———ethno(s)与graphy(法文graphie),它们均来自希腊文。其中,“graphy”源于希腊文的graphein,意思是“记录”(它的意思与汉文方志的“志”字相通,指的是有系统的记录);“ethnos”则是指“民族”(需指出,因古希腊人并未给予种族与民族清晰的区分,当时用ethnos来指代的,恐为“混杂”之物,可兼指种族、民族及相关的文化。因而,中文对英文ethnography或欧陆ethnographie的译名有“人种志”“民族志”“田野〈文化〉志”)[2]。高丙中认为,把对异地人群的所见所闻写给和自己一样的人阅读,这种著述被归为“民族志”[3]。简言之,作为人文学科的一种调查方法,民族志就是做完田野调查之后撰写的调查报告。在人类学领域,民族志也即田野调查报告的一种学术语言。它遵循着研究者亲自去、一年以上的实地调查时间以及通过分析获得的第一手材料来撰写完整的调查报告三大原则,采用参与观察、深描及深度访谈等方法,并以人文关怀、平等对话、互动沟通等为价值取向,全面了解被研究者的生活坏境,挖掘背后隐藏的人文价值,由此生成珍贵的文本资料。民族志的产生是由一个田野工作调查到文本报告书写的过程,因此,民族志的形成有一个特定的过程。首先,人类学者需要亲自到被研究的个案地,周密地观察、记录、参与异文化的日常生活,他们从事的这些活动被称为“田野调查”,他们的方法被称为“田野工作方法”。然后,人类学者以详尽的笔调描述,说明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文化,他们的描述成为学者和其他读者据以了解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过程、异文化的情况以及民族志工作者的个人反省和理论观点的途径[4]。由此,得到的文本资料成为公共决策者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民族志于是便成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的桥梁。

二、我国公共管理学科仍面临的困境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学成本分析方法

摘要:公共管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管理活动,为了公共管理活动能够更好的开展,因此还设有和公共管理相对应的公共管理学。在公共管理学中有一个方法叫成本分析,这是公共管理学中比较基础、重要的一个方法。本文主要从高中生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何为公共管理学、以及何为成本分析,并就公共管理学中的成本分析作出了相应的分析,希望对同学们日后应用此方法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成本;分析方法

公共管理学处于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应的问题,面临着发展的挑战,如果更好的利用公共管理学进行公共管理是很多人正在研究的一个问题所在。

一、公共管理学的概述

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学所要探讨的对象,包括广义、以及狭义两方面。广义的范围更大,抛开私营单位的经济组织都可以归类为公共组织的内容,而狭义的范围就比较小,狭义的公共组织代表的是政府行政机关,很多学者认为公共管理学是由行政学发展而来的,原因也在这里。当前我国的学科归类中,将公共管理学、行政学、以及行政管理学等归为一类,因此也就可以将两者的概念联系起来看,可以发现,两者的思想观念或是想法基本都是一致的,当然了,还是有其他去呗的,例如公共管理学需要运用管理学、以及经济学等不同的学科理论、以及方法来探索公共组织。

二、成本分析的概述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公共管理学的前沿问题也在逐渐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公共管理学的前沿问题直接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的基本概念,随后简单分析了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的核心,以此来供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研究

人类是集群生物,而生物集群的最终效果就是整个群体终会形成一种较强凝聚力的公共权力,这个权力高于一般的社会权力。当前我国人口数位列世界第一,国家政府人员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数和发展中的社会经济形势,最终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完善,公共管理学的前沿问题逐渐增多,也逐渐变得复杂。

一、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的基本概念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以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理论研究为基础的学科,这门学科在兼备多门学科理论研究的同时着重参与研究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因此不仅具有管理学的特点,更具有行政学的特点,能大幅度提高相关部门的行政效率,对国家政治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指的是当前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行政不足的具体问题,前沿问题随时间和社会的变化而改变。采取合理的方法解决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前沿问题可以提高我国公民的民族自豪感,缓解当前的主要社会矛盾,即适当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等发展之间的矛盾。不仅如此,科学解决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还能让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处理好绩效与服务之间的管理,确保国家福利提升与绩效效率提升,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

二、当前我国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的核心内容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学研究论文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关公共管理学的问题引起了行政管理学界的关注。其中一个基本问题是: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一种观点认为,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公共管理学就是行政管理学,两者的差别是由于翻译的不同而造成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是有区别的,二者不能等同。但这种差别何在?后者没有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笔者认为,在今天的中国探讨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不能仅仅以西方学者的观点为依据,而主要应根据中国目前的理论与实践来探讨。本文试图首先通过对公共部门的科学界定来确定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范围,然后在此基础上探究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一、关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区别

人类社会是一个整体,然而这个整体又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人们可以对这些不同的部分给予不同的称谓,如社会团体、社会群体、社会部门等。其中,有关这些社会部门的分类,人们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运用不同的标准对之加以区分。例如,传统社会科学一般将整个社会部门分为政治部门、经济部门、文化教育部门、科学技术部门,等等。为了从更宏观上对社会部门进行分类,并有助于研究不同社会部门管理的规律,当代一些社会科学家将整个社会部门区分为三大部门:第一部门为政府组织,这是纯粹的公共部门;第二部门为工商企业,这是非公共部门,西方的一些学者将之称为私人部门;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组织与工商企业之间的一些部门,这些部门非常复杂,有的更具有工商企业的特点但又不同于工商企业,往往被称为公共企业或公益企业;有的则更类似于或依赖于政府组织,往往被称为非政府公共机构。前者如在城市中由市政府投资兴办和经营的自来水公司、城市公共交通公司等;后者如由政府投资兴办和主管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福利机构、非营利性的公共医疗机构以及类似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中介组织等等。

政府作为所谓“纯粹的”公共部门,它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政府组织的基本职能是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这里所说的公共事务包含了社会中除私人领域(按西方学者的观点,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一般属于私人投资领域,因而这方面的事务被划归于私人领域,属私人事务)以外的所有事务。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些事情固然可以通过私人或私人组织来进行处理,小到个人的谈情说爱、结婚生子,大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是无法由私人或私人组织来办理的。例如,人口的控制和管理、社会治安、大江大河的治理和维护、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公民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国民素质的提高和智力开发,等等。有关这些事务的管理,必须由一个超越私人或私人组织之外的公共组织来进行处理或加以管理。第二,政府组织用来从事公共管理的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把这种权力称之为公共权力,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理由:一是这种权力就其性质而言,它总是表现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某一个阶级的权力,而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私人权力。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尽管皇帝把皇权当成自己的一种家族权力,但它实际上是代表整个封建地主阶级的,离开了它所代表的整个阶级,这种权力就不会存在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政府组织的权力被宣称为是一种来自于全体公民的权力,尽管它实际上仍然是有产阶级的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已经被写入了共和国的宪法。一句话,自从政府产生以来,几乎所有社会的政府组织的权力在性质上都是公共的,当然,由于社会性质的不同,在“公共”这一概念下所隐含的意义有所区别。第三,政府组织所掌握和运用的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知道,政府要通过行使其权力来实现其职能,必须以掌握一定的资源为前提。没有一定的人、财、物作基础,整个政府组织就无法运转起来。而在人、财、物等资源中,从政府控制的角度而言,对财源的控制又是非常基础的。政府组织的财政来源于全体公民的税收,因而其财政实质上是一种公共财政。此外,政府所控制的国土、矿山、水利等重要资源,也是一种公共资源。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其本质而言,是为全民所共享的。第四,政府组织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公共物品。这种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作为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它不能单独提供给每一个人,而是自动提供给社会中的所有人。例如,国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便是如此。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保卫着该国的全体居民,而不需要每一个人单独购买。因此,单个个人不会花钱也?赡芟硎芄参锲罚此降摹搭便车”现象。这样,单个个人一般不会自己花钱来购买公共物品,这种物品只能由政府来购买或提供。第五,政府组织行为的价值取向是公共利益。政府组织是一种公共服务组织,从理念上讲,它应该把全体公民当成自己的服务对象,它不应该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对于政府组织来说,凡是追求自己本组织、本部门利益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因此,政府应该是一种“公益人”而不应该是一种“自利人”。它应该也只能把追求和维护公共利益作为本组织、本部门的行为目标。在这里,公共利益应该理解为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当然,在一个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社会里面,由于不同阶级之间、不同团体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而且这此不同阶级、不同团体的利益与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也可能发生冲突,因此,在政府如何对待社会共同利益的问题上也有一个哪个阶级、哪个团体的利益优先的问题,但这并不能因此否定政府组织行为以公共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一事实?/P>

竞争性工商企业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投资主体,在西方国家主要是私人,因而其权益主要归私人所有。这表明,这类组织所控制的资源,实际上归企业的所有者所有,因而是一种非公共资源。当然,这里的私人不一定是某一个人,而可能是多个人的联合,但其产权是非常明确的,因而每个人所享有的权益也是非常明确的;在我国,国有资产也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中退出。在有些竞争性企业,虽然国有资产还占有很大比例,但已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充分的自主经营权,实行自负盈亏,因而也正在逐步向真正的非公共部门过渡。第二,竞争性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一般属私人物品而非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它能够加以分割,因而每一部分能够分别按竞争价格卖给不同的个人,而且一般不会对他人产生外部效应。因此,个人对私人物品的消费是可计价的,这样的物品可以由私人自己购买,而不必由政府来提供;其价格完全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来加以确定,而不必由政府来加以控制。第三,竞争性工商企业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本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竞争性工商企业活动所遵循的是“经济人”原则,这种原则实际上是一种“自利人”原则,其目的是追求本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尽管企业必须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并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价值,但就其基本动机而言,为社会提供产品只是手段,其目的是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经济人的实质正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1](第14页)。这就是经济学家眼中的“经济人”,这也是竞争性工商企业的基本特性。

以上分析表明,“纯粹的”公共部门与“纯粹的”非公共部门之间至少存在以下三点区别:一是在它们所占有的资源问题上,作为“纯粹的”公共部门的政府组织所占有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也可以看成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而作为“纯粹的”非公共部门的竞争性工商企业所占有的是一种产权明确的非公共资源。二是在它们为社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方面,政府组织所提供的是一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而竞争性的工商企业为社会所提供的则是一种私人化的产品。三是在它们的行为价值取向上,政府组织必须以公共利益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而工商企业则往往以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作为其行为的价值取向。

查看全文

高校辅导员公共管理学研究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社会各界人士开始高度关注到高校辅导员工作问题。公共管理学相关理论应用作为现代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直接关系到高校辅导员整体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实现各项工作环节有条不紊的进行。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树立起先进的工作理念,科学将公共管理学理论与辅导工作内容结合在一起,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稳定持续的发展。本文将进一步对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公共管理学理论融合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公共管理学理论;融合

基于教育改革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现代高校要注重对专业完善辅导员人才队伍的建设管理工作,促使每个辅导员工作过程都能够达到规范化、科学化以及职业化等标准。在传统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中,辅导员自身工作观念较为落后,仍然在沿用传统管理方式,难以充分发挥出自身职责作用,提高对学生的综合管理水平。针对于此,高校要加强辅导员对公共管理学理论知识内容的学习,积极汲取先进管理理论经验,这样才能够推动高校辅导员改革创新工作和谐稳定地发展。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高校辅导员要想做好自身的学生辅导管理工作,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素质和政治思想素养,充分掌握运用先进的辅导工作管理理论和方法。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发展现状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1)工作岗位职责不够明确清晰。在高校教育建设发展过程中,辅导员工作职责不仅是要有效负责对在校学生政治思想的教育指导,还必须高度关注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以及生活需求等,辅导员要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学习生活上的困惑,加强对学生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然而,实际情况是,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学生工作中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难以促使辅导员真正做好本职工作,实现每个工作目标,容易出现“缺位”或者“错位”的工作现象[1],从而造成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岗位职责不明确的问题。(2)辅导工作缺乏科学规范性和专业系统性。由于高校辅导员要承担起较大的工作任务量,难免会产生工作压力,导致自己会容易进入到无序工作状态,无法优化调整安排自己的工作时间,科学规范辅导员工作。与此同时,复杂繁琐的工作消耗了辅导员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辅导员难以挤出多余时间进行科学规划工作,促使辅导员在实际处理学生问题时存在片面性和主观性,这样一来也会造成辅导员工作缺乏专业系统性。

二、公共管理学理论和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融合措施

查看全文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现代社会分层分析

摘要:社会分层现象并不是某一时代的产物,人类存在之初它就诞生了,并且它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化。刚开始的社会分层十分简单的,有着明显的特质。而如今,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让社会分层变得越来越复杂。在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研究现代社会分层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将帮助人们理解分层的原因以及分层标准。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现代社会分层;研究意义;变化

社会分层现象并不是在特定的时期形成的,哪里有人类哪里就会有社会分层,哪怕是世界上最偏僻、最落后、人数最少的部落内部也存在分层现象。“分层”这个词最早存在于地质学中,但社会学家发现这个词语很适合用来形容人类社会的差异现象:因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占有程度,社会成员以及社会群体之间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差异。比如美国和中国。中美两国的社会体制以及法律制度有着千差万别,资源占有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两国的层次结构、社会等级秩序等简直没有相同点。如今,美国是发达国家,而中国则是发展中国家,这些都体现着社会的不平等,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分层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把公共管理学和社会现状结合在一起了,寄希望于用系统科学的理论知识把社会建设的更加美好。

1、社会分层的形成过程

现阶段,中国社会的现代社会分层结构已慢慢显现出来。我国当代的社会分层结构正在向着与现代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方向靠拢,而且这种结构也已经度过了最容易起伏的阶段,逐渐地稳定下来。分析这种机制的形成过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社会资源的价值是由社会制度和社会文化来定义的,同一样的事物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会被赋予不一样的含义,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同一事物所包含的价值也不相同,比如中西方的不同价值观;第二,社会资源的分配。社会资源的分配规则是决定社会群体地位的关键因素,比如教育资源的分配。在我国,高考分数线的划分以及录取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很多人口大省如河南、山东考生和北京上海考生做同样的试题,录取分数能相差几十分。有一个笑话曾嘲讽过这个现象:高考成绩出来后,北京考生:“老爸,我考了530,比一本分数线高53分!”“儿子真有出息,走去上海旅游去!”河南考生:“爸,我530,跟一本线差了42分”“真没出息,别上了,滚去上海打工吧!”上海考生:“爸,我530送我出国吧”“行,去学个工商管理回来帮我吧,今年又从河南招了不少农民工。”虽是笑话,但却犀利的反映出了资源分配不均所造成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第三,社会流动。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会受到社会流动的影响,进而主动或被动的到达社会分配的、高低不同的层级位置上去,这就是所谓的“地位准入”机制。社会结构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只有消除了“地位差异”才有可能实现公平,才有可能消灭社会分层,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2、研究现代社会分层的意义所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