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型政府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17:33:3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共服务型政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对于如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我想用一、二、三来概括:一就是解决一个矛盾,二就是搞好两个服务,三就是创新三个理念。
解决一个矛盾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着力解决一个主要矛盾。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改革发展新阶段的突出反映。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黄金发展期”的机遇,又面临“矛盾凸显期”的挑战。只有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困难群体,如失地农民、下岗职工、进城农民工等。他们中很多人存在着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以及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等问题。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呈增加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大了社会风险程度。防范社会风险,应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拉美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必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更加重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了适应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政府必须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发展社会事业和扩大公共产品供给上来,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搞好两个服务
透视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路径
摘要:十七届五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当前的一个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政府仍存在公共服务投入过少、供给总量不足、效率不高,不到位、公共服务在地区、比例上失衡和公共政策能力缺陷等问题,这种问题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今天下就会愈加突出。特别在基层政府中,由于它最为直接地与公民相连,亟须改善的要求显得尤为迫切。我国各基层政府不尽相同,各地经济政治人文素养状况差异又较大,特色明显,如何为基层政府选择合理的公共服务型模式并为之构思筑建已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公共服务;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型模式
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特指县及乡镇政府在特定的地方环境和制度条件下,通过获取、配置与整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资源而形成独特的组织行为模式,并最终提供给当地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以及制定恰当的公共政策并执行各种政策的能力。我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广大居民在公共服务上的潜在需求正在全面快速转变为现实需求,如何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而这一难题的破解无疑会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基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此,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基层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构建路径”这一话题。
一、国内外学者对基层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探索与理论
从主观方面来讲,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众多研究政府和社会的学者毕生的理想和追求;从客观方面来讲,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同样需要得到思路的指引和理论的支撑。19世纪,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提到了政府所扮演的角色问题。他坚信,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而非人与政府之间的契约关系,政府的权力来自被统治者的认可。卢梭认为,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公意)所控制的,他建议由公民团体组成的代议机构作为立法者,通过讨论来产生公共意志。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他表明了国家应保持较小的规模,把更多的权利留给人民,让政府更有效率的立场。人民应该在政府中承担活跃的角色。人民根据个人意志投票产生公共意志。可以说,这是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的雏形。在涉及相关基层公共服务型政府内容的公共选择理论中,作为该理论创始及完善者,代表人物之一的布坎南(JamesM.Buchanan)也发表了很多具有影响性的学说,比如他的《俱乐部经济理论》就构成公共选择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地方公共决策中的以足投票理论。布坎南把经济学与政府学结合起来,从而得出公众所需的公共服务得到最大满足是政府实现服务效益最大化的一个首要条件的结论。由于政府自身也存在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径,所以政府或者说官员们的利益的追逐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针对现实状况,为此,公共选择学派提供了两种改革思路:一是市场化改革,二是宪法制度改革。他们认为,政府的成效应同成本收益挂钩即要向市场化的目标迈进;同时规则是共同意志的结果,所有制度包括由公众产生的政府都应遵从为公共服务的理念,必要时要推翻之前的所有不适宜的规章制度;此外还明确了中央与基层政府的任务、职责与权限。该理论创新了关于基层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学说,但同样也存在着缺陷。一是该理论的可行性的问题。公共选择理论特别强调明晰产权,以防造成资源的浪费与挥霍。但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来讲,要明晰产权却是一件难事,因为公共物品和服务本身就具有公共性;二是普适性的问题。在市场机制不成熟的地区中,要达到完全市场化几乎变得不可能。在我国,由人口众多、地大等特殊国情决定而产生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更多地体现了要侧重基层政府发展这一特点。中国人民大学张康之教授是在我国最早提出“服务型政府”概念的学者,提出了“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的理论,他指出,而今农村的意识形态不再对基层政权提供像以往的激励和激情了,由此带来的是政府官员的人格的世俗化、感召力下降,以及政府的社会动员能力的下降的问题。如果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供给方式,政府社会动员能力的下降就可能导致制度失败。政府在此只能够承担引导型的职能而非供给型。结合我国国情,这能给我国基层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提供新思路。
二、我国基层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调研报告
引者按:这是一篇比较全面地论述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综述。读后深有体会,尤其是参与其中某些重要的研究过程,更能体会到在我国提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艰辛过程。特转载,以享关心中国改革的有志之士。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是政府改革。必须搞好职能分离和转变,把政府职能集中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以民为本,为人民服务,让政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公仆。它必须是一个无私的政府,一个没有私人利益的政府,一个最小化的政府,一个民主的政府。
政府必须透明、公平、公正、廉洁、高效。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包括制度供给服务、良好的公共政策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把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核心职能,改革完善投融资型财政体制,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的财政体制,公开政务、公开政情,实现法治政府,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加快政府治理结构创新,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问题。
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构建论文
摘要:本文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特征、职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原则和方向。
关键词: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方向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回应公民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建设依法、有效、透明、负责和公正的政府,其根本的目标是公众满意。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既不是简单地强调服务态度的转变,即所谓“微笑服务”,也不仅仅是把政府的职能转变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而是强调这种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按照公民的意愿提供的,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公民满意。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效率、公正、责任、规范、透明、合法等无疑都是现代政府的特征,也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谋求合法性的政府必须倡扬的价值和目标。但现代政府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对其角色的基本设定,即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回应公众的要求。这也是服务型政府区别于其他类型政府,如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基点。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
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具备以下主要职能:
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思考论文
摘要:本文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特征、职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原则和方向。
关键词: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方向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回应公民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建设依法、有效、透明、负责和公正的政府,其根本的目标是公众满意。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既不是简单地强调服务态度的转变,即所谓“微笑服务”,也不仅仅是把政府的职能转变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而是强调这种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按照公民的意愿提供的,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公民满意。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效率、公正、责任、规范、透明、合法等无疑都是现代政府的特征,也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谋求合法性的政府必须倡扬的价值和目标。但现代政府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对其角色的基本设定,即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回应公众的要求。这也是服务型政府区别于其他类型政府,如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基点。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
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具备以下主要职能:
公共服务型政府建立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概念、特征、职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原则和方向。
关键词: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方向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指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以回应公民和社会的需要为政府职能定位,建设依法、有效、透明、负责和公正的政府,其根本的目标是公众满意。因此,公共服务型政府既不是简单地强调服务态度的转变,即所谓“微笑服务”,也不仅仅是把政府的职能转变为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而是强调这种对公共服务的提供是按照公民的意愿提供的,追求的根本目标是公民满意。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效率、公正、责任、规范、透明、合法等无疑都是现代政府的特征,也是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谋求合法性的政府必须倡扬的价值和目标。但现代政府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对其角色的基本设定,即按照公众的意愿和偏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回应公众的要求。这也是服务型政府区别于其他类型政府,如透明政府、责任政府、效能政府的基点。
二、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职能
作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应具备以下主要职能:
公共服务型政府创新论文
摘要探讨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如何树立新的政府工作思想与实现工作方法的创新。树立新的政府工作思想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实现政府工作基本观念创新;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塑造新时期政府工作的基本特点;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政府工作注入新的内涵。实现政府工作方法的创新主要分析了矛盾分析法和系统辩证法的特点,以及“以面带点”和“以点促面”的新政府工作特点。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府转型工作思想工作方法
1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的政府工作思想
新时期政府工作改革和创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而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精神与现实的政府工作实践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政府工作思想,推动新时期政府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1.1树立“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实现政府工作基本观念创新
实现新时期政府工作创新涉及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既涉及到观念层面,又涉及到政府职能,还涉及到政府与社会关系定位等问题。“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政府工作创新观念问题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公共服务型政府工作思想研究论文
摘要探讨了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如何树立新的政府工作思想与实现工作方法的创新。树立新的政府工作思想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实现政府工作基本观念创新;坚持“全面”、“协调”发展,塑造新时期政府工作的基本特点;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政府工作注入新的内涵。实现政府工作方法的创新主要分析了矛盾分析法和系统辩证法的特点,以及“以面带点”和“以点促面”的新政府工作特点。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府转型工作思想工作方法
1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的政府工作思想
新时期政府工作改革和创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而将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精神与现实的政府工作实践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政府工作思想,推动新时期政府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1.1树立“以人为本”重要思想,实现政府工作基本观念创新
实现新时期政府工作创新涉及多层次、多方面的问题,既涉及到观念层面,又涉及到政府职能,还涉及到政府与社会关系定位等问题。“以人为本”重要思想的提出为政府工作创新观念问题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模式探究论文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政府应该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是摆在国人面前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根据政府服务职能的定位,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应做到以顾客或市场为服务导向,实现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社会化和法治化。
[关键词]政府,公共服务,执政理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之一就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应该成为中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
一、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含义
所谓公共服务型政府,即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政府。现代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职能的核心内容是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就是由政府来创建一种公共服务的供给体系,由政府或社会来有效(及时和足量)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扩大的公共服务需求。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的公共物品供给主体并非仅限于政府组织,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吸纳各类社会团体或私人企业参与到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来。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关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思考
对于如何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我想用一、二、三来概括:一就是解决一个矛盾,二就是搞好两个服务,三就是创新三个理念。
解决一个矛盾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必须着力解决一个主要矛盾。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主要矛盾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改革发展新阶段的突出反映。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黄金发展期”的机遇,又面临“矛盾凸显期”的挑战。只有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才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形成了数量庞大的困难群体,如失地农民、下岗职工、进城农民工等。他们中很多人存在着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学,以及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等问题。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呈增加趋势,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加大了社会风险程度。防范社会风险,应引起我们更多的重视。拉美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必将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稳定。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理应更加重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了适应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政府必须扩大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把主要精力和财力集中到发展社会事业和扩大公共产品供给上来,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
搞好两个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