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约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16:22:1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供给约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供给约束

保险市场供给约束

1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

当前我国潜在保险需求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险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就保费收入而言,2005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11位,还不及GDP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小于我国的韩国。就保险深度而言,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2.7%,世界排名第42位。就保险密度而言,世界平均为512美元,我国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近有研究预测,未来5年我国保险业会保持年均16.2%的增长速度。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外保险公司所普遍看好,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保险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小,偿付能力不足。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才达到1.5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甚至更高。就偿付能力状况而言,多家公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偿付能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触到了被接管的底线。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00%,到2010年底,我国人身保险供给能力缺口约为33亿元。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20%,供给能力缺口预测值约为235亿元;选定在150%,供给能力缺口约为540亿元。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大大限制了保险需求的实现。此外,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较弱,不能有效推动和引导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2005年末高达147054亿元,年增加额达到近1.6万亿元,这与4928亿元的总保费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中以预防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预防性储蓄居多,而这与保险所应发挥的保障功能是类似的。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难以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服务质量低、保险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保险供给方面因素制约。

2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的具体表现

2.1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保险产品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不在于数量和品种的多少,而在于不能适应和满足保险需求,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较为突出。据统计,目前正在市场上运行的险种有400多种,但真正具有生命力、适销对路的险种并不多。如中年人对保险需求最为强烈,而很多产品恰恰越过了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产品只适合高薪阶层,而没有关注中等收入阶层,而且针对团体的保险多,针对个人的险种少;寿险产品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差,产险市场提供的险种十分有限;综合各种风险责任的综合型险种多,消费者急需的单纯的医疗保险、老年护理保险等过于单一。各保险公司险种雷同,个别险种“克隆”现象严重。这样,一方面是某些保险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供给,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保险公司忙于出售开发的产品,而不是针对市场需求开发能售出的产品,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保险需求的实现。

查看全文

论保险市场供给约束

摘要相对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我国保险供给能力缺口较大,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给约束型特征,使得巨大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表现为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服务质量较低、定价机制不灵活、销售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保险供给能力、实现保险供求良性互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保险供给保险需求供给约束

1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

当前我国潜在保险需求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险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就保费收入而言,2005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11位,还不及GDP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小于我国的韩国。就保险深度而言,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2.7%,世界排名第42位。就保险密度而言,世界平均为512美元,我国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近有研究预测,未来5年我国保险业会保持年均16.2%的增长速度。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外保险公司所普遍看好,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保险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小,偿付能力不足。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才达到1.5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甚至更高。就偿付能力状况而言,多家公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偿付能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触到了被接管的底线。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00%,到2010年底,我国人身保险供给能力缺口约为33亿元。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20%,供给能力缺口预测值约为235亿元;选定在150%,供给能力缺口约为540亿元。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大大限制了保险需求的实现。此外,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较弱,不能有效推动和引导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2005年末高达147054亿元,年增加额达到近1.6万亿元,这与4928亿元的总保费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中以预防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预防性储蓄居多,而这与保险所应发挥的保障功能是类似的。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难以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服务质量低、保险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保险供给方面因素制约。

2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的具体表现

查看全文

保险市场的供给约束

1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

当前我国潜在保险需求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险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就保费收入而言,2005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11位,还不及GDP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小于我国的韩国。就保险深度而言,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2.7%,世界排名第42位。就保险密度而言,世界平均为512美元,我国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近有研究预测,未来5年我国保险业会保持年均16.2%的增长速度。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外保险公司所普遍看好,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保险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小,偿付能力不足。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才达到1.5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甚至更高。就偿付能力状况而言,多家公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偿付能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触到了被接管的底线。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00%,到2010年底,我国人身保险供给能力缺口约为33亿元。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20%,供给能力缺口预测值约为235亿元;选定在150%,供给能力缺口约为540亿元。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大大限制了保险需求的实现。此外,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较弱,不能有效推动和引导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2005年末高达147054亿元,年增加额达到近1.6万亿元,这与4928亿元的总保费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中以预防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预防性储蓄居多,而这与保险所应发挥的保障功能是类似的。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难以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服务质量低、保险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保险供给方面因素制约。

2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的具体表现

2.1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保险产品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不在于数量和品种的多少,而在于不能适应和满足保险需求,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较为突出。据统计,目前正在市场上运行的险种有400多种,但真正具有生命力、适销对路的险种并不多。如中年人对保险需求最为强烈,而很多产品恰恰越过了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产品只适合高薪阶层,而没有关注中等收入阶层,而且针对团体的保险多,针对个人的险种少;寿险产品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差,产险市场提供的险种十分有限;综合各种风险责任的综合型险种多,消费者急需的单纯的医疗保险、老年护理保险等过于单一。各保险公司险种雷同,个别险种“克隆”现象严重。这样,一方面是某些保险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供给,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保险公司忙于出售开发的产品,而不是针对市场需求开发能售出的产品,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保险需求的实现。

查看全文

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研究论文

摘要相对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我国保险供给能力缺口较大,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给约束型特征,使得巨大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表现为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服务质量较低、定价机制不灵活、销售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保险供给能力、实现保险供求良性互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保险供给保险需求供给约束

1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

当前我国潜在保险需求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险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就保费收入而言,2005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11位,还不及GDP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小于我国的韩国。就保险深度而言,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2.7%,世界排名第42位。就保险密度而言,世界平均为512美元,我国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近有研究预测,未来5年我国保险业会保持年均16.2%的增长速度。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外保险公司所普遍看好,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保险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小,偿付能力不足。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才达到1.5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甚至更高。就偿付能力状况而言,多家公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偿付能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触到了被接管的底线。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00%,到2010年底,我国人身保险供给能力缺口约为33亿元。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20%,供给能力缺口预测值约为235亿元;选定在150%,供给能力缺口约为540亿元。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大大限制了保险需求的实现。此外,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较弱,不能有效推动和引导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2005年末高达147054亿元,年增加额达到近1.6万亿元,这与4928亿元的总保费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中以预防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预防性储蓄居多,而这与保险所应发挥的保障功能是类似的。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难以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服务质量低、保险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保险供给方面因素制约。

2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的具体表现

查看全文

目前国内保险市场供给约束

1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

当前我国潜在保险需求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险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就保费收入而言,2005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11位,还不及GDP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小于我国的韩国。就保险深度而言,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2.7%,世界排名第42位。就保险密度而言,世界平均为512美元,我国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近有研究预测,未来5年我国保险业会保持年均16.2%的增长速度。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外保险公司所普遍看好,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保险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小,偿付能力不足。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才达到1.5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甚至更高。就偿付能力状况而言,多家公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偿付能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触到了被接管的底线。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00%,到2010年底,我国人身保险供给能力缺口约为33亿元。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20%,供给能力缺口预测值约为235亿元;选定在150%,供给能力缺口约为540亿元。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大大限制了保险需求的实现。此外,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较弱,不能有效推动和引导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2005年末高达147054亿元,年增加额达到近1.6万亿元,这与4928亿元的总保费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中以预防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预防性储蓄居多,而这与保险所应发挥的保障功能是类似的。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难以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服务质量低、保险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保险供给方面因素制约。

2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的具体表现

2.1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保险产品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不在于数量和品种的多少,而在于不能适应和满足保险需求,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较为突出。据统计,目前正在市场上运行的险种有400多种,但真正具有生命力、适销对路的险种并不多。如中年人对保险需求最为强烈,而很多产品恰恰越过了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产品只适合高薪阶层,而没有关注中等收入阶层,而且针对团体的保险多,针对个人的险种少;寿险产品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差,产险市场提供的险种十分有限;综合各种风险责任的综合型险种多,消费者急需的单纯的医疗保险、老年护理保险等过于单一。各保险公司险种雷同,个别险种“克隆”现象严重。这样,一方面是某些保险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供给,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保险公司忙于出售开发的产品,而不是针对市场需求开发能售出的产品,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保险需求的实现。

查看全文

中国保险市场的供给约束型特征论文

摘要相对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我国保险供给能力缺口较大,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明显的供给约束型特征,使得巨大的潜在需求难以转化为现实需求,表现为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服务质量较低、定价机制不灵活、销售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提高保险供给能力、实现保险供求良性互动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保险供给保险需求供给约束

一、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

当前我国潜在保险需求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险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就保费收入而言,2005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11位,还不及GDP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小于我国的韩国。就保险深度而言,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2.7%,世界排名第42位。就保险密度而言,世界平均为512美元,我国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近有研究预测,未来5年我国保险业会保持年均16.2%的增长速度。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外保险公司所普遍看好,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保险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小,偿付能力不足。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才达到1.5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甚至更高。就偿付能力状况而言,多家公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偿付能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触到了被接管的底线。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00%,到2010年底,我国人身保险供给能力缺口约为33亿元。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20%,供给能力缺口预测值约为235亿元;选定在150%,供给能力缺口约为540亿元。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大大限制了保险需求的实现。此外,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较弱,不能有效推动和引导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2005年末高达147054亿元,年增加额达到近1.6万亿元,这与4928亿元的总保费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中以预防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预防性储蓄居多,而这与保险所应发挥的保障功能是类似的。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难以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服务质量低、保险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保险供给方面因素制约。

二、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的具体表现

查看全文

保险市场的供给约束研究论文

1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

当前我国潜在保险需求巨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和谐社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凸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险需求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就保费收入而言,2005年我国GDP世界排名第4位,但保费收入排名仅第11位,还不及GDP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小于我国的韩国。就保险深度而言,世界平均为8%,我国为2.7%,世界排名第42位。就保险密度而言,世界平均为512美元,我国为47美元,世界排名第72位。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最近有研究预测,未来5年我国保险业会保持年均16.2%的增长速度。我国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外保险公司所普遍看好,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与巨大的潜在保险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保险业的供给能力较弱,无法满足保险市场上的巨大需求,呈现出供给约束型特征。其突出表现是保险业资产规模较小,偿付能力不足。截至2005年底,我国保险公司总资产才达到1.53万亿元,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8%,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20%左右,甚至更高。就偿付能力状况而言,多家公司都存在着程度不一的偿付能力问题,甚至有的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已经触到了被接管的底线。有研究显示,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00%,到2010年底,我国人身保险供给能力缺口约为33亿元。如果将偿付能力充足率选定在120%,供给能力缺口预测值约为235亿元;选定在150%,供给能力缺口约为540亿元。巨大的供给能力缺口大大限制了保险需求的实现。此外,我国保险业的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较弱,不能有效推动和引导潜在保险需求向现实保险需求的转化。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居高不下,而且呈现出快速增加趋势,2005年末高达147054亿元,年增加额达到近1.6万亿元,这与4928亿元的总保费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中以预防养老、教育、防病、失业等不确定事件发生的预防性储蓄居多,而这与保险所应发挥的保障功能是类似的。大量的居民储蓄存款难以转化为对保险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对保险不信任、保险服务质量低、保险产品创新能力缺乏等保险供给方面因素制约。

2我国保险市场供给约束的具体表现

2.1保险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前保险产品开发上存在的问题不在于数量和品种的多少,而在于不能适应和满足保险需求,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较为突出。据统计,目前正在市场上运行的险种有400多种,但真正具有生命力、适销对路的险种并不多。如中年人对保险需求最为强烈,而很多产品恰恰越过了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产品只适合高薪阶层,而没有关注中等收入阶层,而且针对团体的保险多,针对个人的险种少;寿险产品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差,产险市场提供的险种十分有限;综合各种风险责任的综合型险种多,消费者急需的单纯的医疗保险、老年护理保险等过于单一。各保险公司险种雷同,个别险种“克隆”现象严重。这样,一方面是某些保险产品的过度开发和供给,另一方面又有大量保险需求得不到满足,保险公司忙于出售开发的产品,而不是针对市场需求开发能售出的产品,保险产品供给结构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保险需求的实现。

查看全文

经济换挡期下企业投资分析

【摘要】立足微观财务视角,基于融资约束理论,分析经济换挡期这一特殊背景下影响我国企业投资的关键因素。根据融资约束理论,将企业融资约束区分为需求性融资约束和供给性融资约束,以2009—2015年的非金融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stic二值面板选择模型,区分大规模企业和小规模企业,对于影响企业投资的融资约束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在我国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中,主要受需求性融资约束影响;(2)市场波动性导致的市场风险和成长性差是导致企业需求性融资约束的关键成因;(3)在我国面临融资约束的不同规模企业中,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约束成因没有显著差异。最后从提升企业成长潜力和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换挡期;融资约束;需求性融资约束;供给性融资约束;企业规模

一、引言

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呈现下降态势,中国同样进入增速减缓和结构调整的经济换挡期。受经济换挡影响,根据我国统计年报数据,自2009年起,我国企业投资降速明显,投资增长率由30.1%逐年下降,至2016年仅为7.9%。过低的投资率短期会影响总需求,中长期会影响经济增长预期,最终对于生产率、就业率和国民福利都会产生极大负面影响。为了抵消经济换挡对于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鉴于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以往宽松货币政策促进企业投资的良好效果,我国连续出台货币政策,以期通过解决企业的融资约束实现企业投资增速,2015年以来央行连续5次降息降准,2016年人民银行等八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然而,不仅企业投资增长率没有上升,而且我国2009年以来的M2增速显著高于金融机构贷款增幅和存贷款差逐年增加都显示出大量资金没有成为贷款流向企业。可见,处于中国经济换挡的特殊阶段,影响我国企业投资的因素远较以往复杂。与以往偏重宏观视角的解释不同,本文尝试从微观企业层面、融资约束视角寻找影响经济换挡期我国企业投资的因素。根据SteveBond[1]和AborJY[2]等的研究,融资约束被划分为供给性融资约束和需求性融资约束:(1)需求性融资约束(影响企业投资的信贷需求原因):需求性融资约束是企业自身存在的,致使企业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原因:面对经济增速和经济结构的同步换挡,企业对于自身成长和整体市场的预期都是消极的,导致企业信贷需求和投资同步萎缩,成为导致我国企业投资降速的信贷需求原因。(2)供给性融资约束(影响企业投资的信贷供给原因):供给性融资约束是银行出于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考虑,不愿意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受经济降速和实体经济转型影响,银行为控制风险,降低对企业的贷款额,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转投虚拟经济领域,成为引发企业融资困难,降低贷款和投资的信贷供给原因。立足中国经济换挡期的宏观经济、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状况,本文认为,可以从供给性和需求性融资约束视角寻求影响我国企业投资的关键因素:中国经济换挡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既有可能是金融部门的信贷供给萎缩,也有可能是实体经济自身的信贷需求萎缩。明确我国经济换挡期影响企业投资的关键因素,进而明确政策的着力点和着力方式,是解决目前货币政策提振企业投资有效性不足的关键步骤。本文试图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回答以下关键问题:经济换挡期影响我国企业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供给性融资约束还是需求性融资约束?同时,为了有针对性地向不同规模的企业开展融资支持,本文进一步提出如下问题:对应不同规模的企业,融资约束影响因素是否存在差异?本文结构如下:第二部分,简要综述相关理论,提出研究假设;第三部分,选取供给性和需求性融资约束指标,构建模型;第四部分,对于我国企业融资约束和不同规模企业融资约束差异进行实证分析;第五部分,简要总结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二、相关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次贷危机后,全球进入缓慢的复苏期,多国企业出现投资显著降速的情况。各国学者从企业融资约束入手,寻找造成企业投资降速的原因,发现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更多受到需求性融资约束,而非供给性融资约束的影响:企业由于对于市场前景的不乐观,推迟了企业投资计划,因此降低了对于银行贷款的需求[3-4]。ElizabethKremp[5]对于次贷危机后企业融资约束的类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企业由于对未来前景的悲观,降低了投资预期和现金流量。学者实证分析发现,在次贷危机后,很多国家的企业,包括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泰国等都确实受需求性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大。由于我国之前数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学者以往针对融资约束成因的研究思路是,我国企业有足够的融资需求,而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不愿意向企业发放贷款,即企业面临的主要是供给性融资约束[6-7];针对需求性融资约束的研究相对较少。然而,在我国经济受全球经济波动影响,进入经济换挡期的背景下,有理由认为,企业对未来预期的降低会使我国企业面临较之以往更为严重的需求性融资约束,并成为企业投资降速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提出假设1。H1:经济换挡期下,我国企业面临更加严重的需求性融资约束,导致我国企业投资降速。同时,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国内外学者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中小企业相较于大企业往往面临更加严重的融资约束(Almeida,2004;连玉君[7];Fougère,2012),但是对于二者是否存在供给性和需求性的差异研究较少。从国内外来看,对于不同规模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成因差异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但是已有一定的研究倾向:李扬等[6]对于国内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规模小的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难度较高,侧面证明中小企业面临供给性融资约束更为严重;王明虎等[8]发现,大企业由于受到投资者关注程度高,财务报告制度相对健全,因此信息不对称程度低,更容易获得融资支持,同样说明大企业供给性融资约束小;VoradaLimjaroenrat[9]研究发现,泰国企业中,大型企业缺乏投资意愿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市场预期的不乐观,而中小企业缺乏投资意愿的主要原因是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说明大企业主要面临需求性融资约束,中小企业主要面临供给性融资约束。因此,为了对于我国不同规模企业融资约束的差异进行分析,本文提出假设2。H2:经济换挡期下,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投资的主要是供给性融资约束,而影响我国大型企业投资的主要是需求性融资约束。

查看全文

工资弹性条件下的失业分析

内容提要主流经济学关于失业问题的研究通常集中于工资缺乏伸缩性的情形,而对工资伸缩性(wageflexibility)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失业则未予以应有的关注。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就业决定模型,解析出了一种笔者称之为“支出约束引致型”的失业。这种失业即便在工资伸缩性条件下也会出现,是主流经济学尚未深究过的失业新类型;它显现于许多处在工业化初期的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对它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关于失业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空间。

关键词工资伸缩性就业决定模型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

一、问题的提出

迄今为止,货币工资是否具有伸缩性(wageflexibility)一直是主流经济学解释失业的基点,但以此为基点,却容易忽视在货币工资伸缩性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失业问题。古典学派包括新古典经济学信奉市场是出清的,认为货币工资的伸缩性总能使劳动力市场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愿)失业不可能存在。凯恩斯主义革命后,主流经济学尤其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将货币工资缺乏伸缩性作为解释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假设(Leijonhufvud,1968;Malinvaud,1977;Romer,1993),认为货币工资缺乏伸缩性妨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连续出清,从而造成失业。事实上,无论是隐性合约理论(Azariadis,1975;Rosen,1985)、交错合约理论(Tayor,1980)、议价理论(McDonaldandSolow,1981;NickellandAndrews,1983)、内部人―外部人理论(LindbeckandSnower,1988)、效率工资理论(Solow,1979;ShapiroandStiglitz,1984;AkerlofandYellen,1986)、搜寻和匹配理论(Phelps,1970),还是分割劳动力市场理论(Leontaridi,1998)、失业回滞理论(Cross,1988),某种意义上都是在诠释为何工资存在刚性或粘性。诚然,“货币工资缺乏伸缩性”可以探讨劳动力市场缺乏灵活性对失业的影响,但客观地说,以此为基点却会在思维逻辑上妨碍主流经济学提炼出这样的问题:工资具有伸缩性是否一定能够消除失业?或者说,是否存在货币工资伸缩性条件下的失业类型?假如它存在,又是哪些因素造成的?怎样有的放矢地改进它?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比之下,凯恩斯本人倒是在质疑新古典经济学当时的代表人物庇古(A.C.Pigou)的观点时提及过类似问题,认为失业是货币工资刚性与有效需求不足共同造成的,不能一味地把经济制度无法自行调节的责任推到货币工资刚性身上。不过,凯恩斯理论是一种总量分析,在他那里,就业总量、生产总量和国民收入是三个可以互换的概念,从而,他在考察失业(就业)时一方面几乎没有讨论劳动力市场,造成宏观经济分析缺乏微观基础,甚至可以说他还没有从古典理论的微观基础中“挣扎”出来;另一方面,他也未就有效需求对失业的影响展开分析,而是把重点转向到论述要提高就业水平,与其降低货币工资,不如增加货币数量(凯恩斯,1936,第19章)。关于有效需求不足对失业的影响,倒是Barro和Grossman(1971)在区分古典失业和凯恩斯失业时有所涉及。可见,凯恩斯至多仅在某种程度上触及了货币工资伸缩性条件下的失业问题。实际上,对于失业的微观基础的探寻,即便是嗣后的新古典综合派,仍旧是需求曲线与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相权衡(Samuelson,1992),围绕着货币工资缺乏伸缩性打转。总之,主流经济学尚未深究在货币工资伸缩性条件下是否会出现失业的问题。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就业决定模型,提出一种即使在工资具有伸缩性条件下也可能出现失业的情形。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典劳动供给模型(thecanonicallaborsupplymodel)所描述的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对于一些学者已经察觉到现象──低工资中劳动供给曲线出现向右下方倾斜(简称“向下倾斜”),只能作为经典劳动供给曲线的“例外”情况。笔者则以“最低必需支出”为锲入点,将“最低必需支出约束”引入经典劳动供给模型,由此解析出低工资中向下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这里的最低必需支出,是指劳动者为了获得基本生存条件而必须支付的刚性支出。在经济理论史上,与最低必需支出相关联的术语和思想由来已久。比如,早期理论中就有糊口工资、生存工资、或最低生活费(subsistence)的提法;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卡尔•马克思等著名思想家也有过论述,不过,他们主要是从劳动或劳动力价值决定的角度考察的。然而,嗣后的新古典经济学,却淡化乃至忽视了对最低必需支出问题的研究。在推导出低工资中向下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的基础上,结合劳动需求展开就业分析,我们从中就可以解读出一种主流经济学没有探究过的失业新类型──支出约束引致型失业。它是一种即使在工资具有伸缩性条件下也会出现失业的类型。

查看全文

外贸易经济关系毕业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其年均12.8%的增速高于同期我国国民经济9.7%的增速,我国进出口总额在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17位上升至第9位,快速发展的进出口贸易一向被视为改革开放以来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与此同时,21世纪我国贸易收支出现大幅贸易顺差被视为与经济增长极具正相关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在认真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一些学者却发现“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张小济胡江云,1999;陈家勤等,1999)、“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往往与国民经济增长成反方向运行趋势”(彭福伟,1999)的情况。这显然与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相悖。因而,要科学地认识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必须解开“贸易顺差悖论”之谜。

一、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论的来源

要评价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须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贸易顺差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论的得出,正是缘于此。支出法是从需求角度将一国由政府、企业和居民等经济行为主体在一年期间通过不同经济活动的最终支出额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其公式为:GDP=C+I+G+(X-M)。由“总支出=总产出”原理出发,外贸对GDP增长的贡献即为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通常采用净出口贡献度和净出口贡献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公式如下:

净出口贡献度=[△(X-M)/△Y]×100%

净出口贡献率=净出口贡献率×[△Y/Y]×100%

根据以上公式,可计算出1979~1998年我国外贸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各项指标(表1)。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贸易出现逆差的年份,大多经济增长较快;而贸易顺差则大多对应着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如1985年和1993年,贸易逆差分别达448.9亿元和701.4亿元,经济增长却高达13.5%,同期净出口贡献率分别为-3.4%和-1.5%;1997年贸易顺差达3347.0亿元,经济增长仅为8.8%,同期净出口贡献率为3.1%,等等。如此看来,上述学者的观点似乎成立。但是,检验“贸易顺差悖论”是否存在,我们还必须检验支出法的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模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