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15:53: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功夫熊猫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由功夫熊猫引发的文化思考
动画片《功夫熊猫》在今年夏天格外火热。此片在国内外各大影院上映后,票房全线飘红。有关专家、学者认为,《功夫熊猫》这部电影,不属于某一种文化样式或传统,它是世界文明、文化的共生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要从中学习借鉴,以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创意能力和传统元素的转化能力。
用“中国元素”震动世界
好莱坞梦工厂电影公司此前制作的《埃及王子》、《小鸡快跑》、《怪物史瑞克》、《小马精灵》、《帽子里的猫》、《马达加斯加》等动画电影大片,取得过不错的市场效益,但都没有像在中国上映的这部《功夫熊猫》所引发的“地震效应”这么强烈。据了解,《功夫熊猫》的制作前后耗时5年,制作成本高达1.3亿美元,全球宣传推广成本更高达1.25亿至1.5亿美元。
“水墨山水背景、庙会、面条、功夫、针灸、爆竹、杂耍、书法、青砖白瓦、店小二……”中国文化元素在电影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的古中国,从一只喜欢滚来滚去的大熊猫阿宝学艺说起……“相信自己,人人都能成为大侠”的“禅”式自我领悟,使这部充满“中国符号”、来自中国文化元素的美国式励志电影,在中国观众心底引出温暖的共鸣和眼红心热的嫉妒。外电甚至评述说,它的发行也几经波折,因为它伤害了一些人的感情,部分国内艺术家认为该片是窃取了中国的文化遗产。以至发出这样的呼声:“中国的文化元素怎么被人家用了?”“好莱坞劫后余生在中国捞金。”“为什么《功夫熊猫》不是我们的?”“从《功夫熊猫》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冲击与挑战?”各种议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粒石子,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涟漪。这不仅给文化界、影视界提出了问题,也留给了全体中国人一个思考机会。
有专家学者认为,《功夫熊猫》最大的卖点就是风靡世界的中国功夫、中国故事、中国元素,这些中国符号存在于好莱坞动画电影中,并且大获成功。一方面说明,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作为国粹,我们自己却常常忽略,动辄大讲欧美风格,这正是需要我们好好反思的。
“中国元素”只是一种符号。2007年,在一场“寻找中国100个元素”的大型网络调查活动中,长城、春节和龙分别列为“中国元素”前三,而熊猫、中国功夫、戏曲脸谱、针灸、书法等也毫无争议地出现在长长的名单中。
功夫熊猫观后体会
那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满条路上都是花儿,但却充满荆棘。走过重重风雨之后,是那灿烂的彩虹……
一、小时候——父亲的期待
整部影片刚开始时,先给我们放出了一直笨手笨脚的形象。懵懂,没有能力,只有那甜甜的梦境!面条师傅出生的父亲希望孩子能够和自己一样成为一位有出息的面条师傅,望子成龙的感觉溢于言表!谆谆教诲、亲自辅导、多次尝试……父亲将自己毕生的本领都传授给了孩子,那天下间父亲皆有的父爱让看着的每一位观众感动!可是,熊猫至终也不是那平庸的面条师傅,一个称谓伟大的武术师的梦想在他心中萌发!
二、误入比武大会——发现不同的自己熊猫的命运在这儿转折……
在一个不寻常的日子里,熊猫依旧做着寻常的事。可是,他却意外地驾着爆竹来到了神龙斗士的选举大会。惊诧、不解、无奈……各种不同寻常的眼光齐聚在他的身上。带着一颗好奇心,熊猫在大会上一展雄姿,表现出他在武学上富有超人天赋的另一面,他网认为自己也许在无数上更能展现自己的能力,那股富有自信的心冲上心头!
三、各方的帮助——为成功拼搏
功夫熊猫火爆管理论文
如果你曾经认为动画片只是孩子的专利,那么不妨看看《功夫熊猫》。如果你看完《功夫熊猫》依旧认为动画片只是孩子的专利,那么不妨就把自己当成孩子,放肆地享受电影带来的快乐。《功夫熊猫》在全国院线全面上映,10天的票房超过了人民币一亿元,成为目前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显然,被胖熊猫阿宝迷住的130余万中国观众不仅仅只是孩子。
功夫、面点、针灸、爆竹、杂耍、书法、青砖白瓦……老外眼中这些中国文化的表征符号,在影片中被梦工厂运用得无孔不入。尽管对某些“中国元素”的解读,在中国观众看来有些班门弄斧,但是依旧不妨碍阿宝成为新一代的“动画英雄”。
“无厘头”式的动画想象
如果用成人严谨的思路去思考动画片的想象世界,《功夫熊猫》会成为“新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鸭子、兔子、猪同住在一座城里,为什么熊猫阿宝的爸爸是鸭子,为什么阿宝的师傅名字就叫“师傅”?不过,捧着爆米花的观众根本没有时间在意这些“无厘头”。
配乐大师汉斯·泽莫排山倒海式的音乐,快节奏MTV般的画面剪辑方式,动物主角夸张的表情,飞檐走壁拳脚中的插科打诨……闪现眼前的种种疑问,瞬间就会被应接不暇的声画效果和快乐的情绪淹没。就算出现几个特写,让影片节奏稍稍放缓,技术上的进步也能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喔,看熊猫皮毛的细节,表现得还真不错。”
有趣的是在动物集体逃亡的时候,被愁云惨雾包围的熊猫阿宝,忽然问鸭子爸爸:“有时候我也在想,我究竟是不是你生的。”鸭爸的脸顿时扭曲,看似百感交集,然后郑重地说:“你长大了,是时候告诉你你应该知道的事情了。”他机警地左顾右盼,最后缓缓道来:“鲜味面汤的祖传秘方就是没有秘方,什么都不放!”这样的“大喘气”桥段,无疑让竖起耳朵希望找到鸭爸熊猫娃真解的观众,瞬间释放紧绷的神经,欢笑也就情不自禁地迸发了。
论《功夫熊猫》的民族文化传播
一、好莱坞的跨文化传播与《功夫熊猫》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出现的背景,是好莱坞所处的跨文化传播语境。抛开这一语境是无法理解其中的民族文化传播特点与意义的。如在20世纪前中期诞生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WhiteandtheSevenDwarfs,1937)、《小鹿斑比》(Bambi,1942)等电影中,学者即使可以对影片进行民族文化与传播的讨论,也难以在其中挖掘明显的“民族文化传播”意义。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时代,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壁垒正在逐渐被拆除。这种全球化重构,消解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阻碍,也改变了人们分配资源、人口流动的方式。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电影自诞生以来,就是一门兼具对传播技术和商业市场双重依赖的艺术,尤其是在商业化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的好莱坞。可以说,从原因上来看,电影(尤其是商业片)自身要求它尽可能扩大潜在的观众目标,以得到更为可观的票房回报;而从结果上来看,电影是大众文化的一员,因其传播范围广、欣赏门槛低等特点在跨文化交流上具有其他艺术难以取代的地位,因此电影也成为各国进行交流、扩张本国影响力的一种重要工具。当代的传播问题很大程度上便是民族文化传播问题,其中又可以细分为语言文化、宗教文化、风俗习惯等传播问题。而电影艺术依然是跨越上述鸿沟,战胜民族中心主义的有力工具和武器。在这样的背景下,《功夫熊猫》系列应运而生。该系列第一部《功夫熊猫》(KungFuPan-da,2008)问世后就获得了好莱坞动画电影历史上空前的高票房,也正是这样可喜的成绩催生了《功夫熊猫2》(KungFuPanda2,2011)与《功夫熊猫3》(KungFuPanda3,2016)。这种成功并非偶然,在此之前,迪士尼就曾经推出过根据中国南北朝传说改编成的《花木兰》(Mulan,1998)。尽管在故事大纲以及画风上都尽量贴近“中国风”,但电影还是因为与中国本土的民族文化有隔阂而并不为中国观众认同。迪士尼这一次与中国民族文化的邂逅是具有开创意义,但又难以说是完全成功的。而与迪士尼、皮克斯等已经有较为广泛、稳固的全球市场不同,难以与两个动画巨头抗衡的梦工厂则为了争取中国市场适时地在2008年北京将举办夏季奥运会,几乎全中国人都视之为民族盛事之际推出了《功夫熊猫》。相对于《花木兰》等电影来说,《功夫熊猫》系列电影是不折不扣的跨文化交流下的产物。在拍摄《功夫熊猫》时,以韩裔导演、故事总监吕寅荣为首的主创们凭借互联网与书籍资料做了一番功课,选用了大量中国元素;而在拍摄《功夫熊猫2》时,主创们则先后去到北京、河南、四川等地进行采风,由里到外地体验“中国风”;及至许诚毅成为东方梦工厂的电影监制,梦工厂索性将《功夫熊猫3》设为合拍项目,邀请中国同行参与,其“深度本土化”则到了分别写有英文与中文剧本,中文版的由中国演员配音,并且人物也根据普通话的口型,中国人特有的表情与动作,由中国动画师重画的程度。这也是《功夫熊猫》被称作好莱坞史上最了解中国的电影的缘故。也就是说,《功夫熊猫》的制作与上映既不是单纯的由中国发起的一次对本国民族文化的宣传活动,也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异域”对东方民族文化一厢情愿的想象。它是一个分析好莱坞电影民族文化传播不可忽视的重要范本。
二、《功夫熊猫》中民族文化的显性传播
民族文化传播是一个较为庞杂的话题,有必要从其深度将其分为较为浅显的显性传播和更具内涵的隐性传播分别讨论。显性传播主要指的是电影在场景、人物服饰、人物动作等直观内容的设置上,直接借用中国民族文化中的元素。这些既是最容易考据的,也是最易为受众察觉的。对于显性传播,东西方观众基本上都可以一目了然,即使是低幼观众,也能对其有“中式”或至少是“东方式”的朦胧认识。在《功夫熊猫》中,观众可以找到大量中式细节,如人物服装、动物身上的特有纹绣,典型的中式飞檐斗拱建筑以及园林建筑设计,还有阿宝的养父鸭子爸爸开的面条店等。抛开这些细节不谈,仅就片名而言,“功夫”与“熊猫”本身就是两张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中国名片。“功夫”长期以来是西方人认识中国的一扇窗口,并且这扇窗口正是由电影打开的,如李小龙、成龙等人的功夫电影都一度是美国人了解中国人形象的重要渠道。功夫本身不仅具有实用的防身、强身意义,还具有美学层面上的意义,相比起追求实用的西方技击而言,中国功夫则要求流畅且具有动态的美感,功夫的这种观赏性也是它能获得电影青睐的原因。在美学上,功夫还被与哲学思想联系起来,如以少林功夫为代表的禅宗思想,就被认为是与拳脚功夫相辅相成的,是修习功夫到了一定境界的必学功课。功夫留给西方人的印象之深,以至于西方甚至一度对中国形成了诸如人人会武功的刻板印象。而熊猫具有憨态可掬的外表,既作为“活化石”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又是中国的特产,以“国宝”之尊为中国在国际交流中增强软实力。而《功夫熊猫》的巧妙之处便在于将二者以“弱者通过奋斗变为强者”的叙事线索结合了起来,电影有意规避生物学意义上的熊猫本身具有极强战斗力的这一事实,将熊猫阿宝塑造得肥胖、笨拙,爬个楼梯都气喘吁吁,并且最大的爱好就是吃,这样一来,熊猫阿宝似乎天生就与功夫绝缘,而他后来的不懈奋斗,修成正果也就更具有激励意义。《功夫熊猫》也绝非仅仅将两个意象合于一处,而是创造了一个极具民族文化的练武氛围。阿宝有一个作为“大师”出现的浣熊师父,还有一个作为“世外高人”出现的乌龟大师,电影中有明确的敌人魔头豹子太郎,阿宝的成功也有武林秘籍的作用……这些都是熟悉中国武侠文化的观众感到亲切的元素。而阿宝的“盖世五侠”师兄师姐———悍娇虎、俏小蛇、猴王、仙鹤和猛螳螂,则显然是来自中国功夫中的虎拳、螳螂拳等象形武术,阿宝习武时用的不倒翁、狼头桩、铁砂袋等道具也在国产武侠电影中屡见不鲜。
三、《功夫熊猫》中民族文化的隐性传播
如果说显性传播中的异域民族文化是被“插入”或被移植的,给观众看到的是某类民族文化具有代表意义的“表象”。那么隐性传播中的异域元素则是被以无形的方式“熔铸”入整部电影中的,它们一般都存在于剧情的逻辑之中,因此只要叙述顺畅、故事完整,它们是很容易为异质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忽略的,甚至由于本土观众在文化认知与影像理解水平上的参差不齐,即使是中国观众,也未必能尽然理解隐藏于《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的深层民族文化元素。例如,《功夫熊猫2》中就体现了诸多中式民族文化。反派孔雀沈王爷父母都是善良之辈,但他却因为年少体弱而心灵逐渐扭曲,决定利用自己的头脑以使别人不再瞧不起自己。于是沈王爷一边攫取权力一边钻研火器,终于研制出了大炮等武器,他开始收缴动物们家中的铁器来铸造大炮,诛杀熊猫家族。最后多行不义的沈王爷却被自己的火炮轰得粉身碎骨,这体现的是佛家的因果循环观。羊仙姑曾经在沈王爷幼年时预言他会被一个黑白战士击败,这一场戏是用中国特有的皮影戏的方式来展现的,占卜的情节又借鉴了中国的春秋巫觋文化。在皮影戏中突出了沈王爷作为孔雀的长颈尖喙,这一形象来源于卧薪尝胆、内心冷酷阴暗的越王勾践。沈王爷五彩斑斓,体态妖娆秀长,而阿宝由黑白两色组成,体态浑圆,后者形象接近于中国道家文化中的“太极”意象。在中国电影《太极张三丰》(1993)、《少林足球》(2001)中就有习练太极的高手将来势凶猛的招式化于无形的情节,阿宝化解沈王爷炮弹的手法不仅仅与太极功夫中的借力打力思想有关,同时也具有引申义,即道家文化中的宽厚、清静无为战胜了沈王爷的狭隘、人力穿凿。道家文化讲究“道法自然”,在天地之中吸取自然之气,盗取阴阳之机,最后返本归元,因此阿宝要守护的和平谷是和谐的,遍布青山绿水,然而沈王爷大炼钢铁的行为却是对自然的一种破坏,他也势必要为他的傲慢付出代价。在《功夫熊猫》中,观众还可以一窥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强调“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在《功夫熊猫3》中,天煞曾经是一个遵守儒家原则的人,作为乌龟大师的结义兄弟,他曾背着受伤的乌龟大师四处求医,这是其“悌”的表现。然而出于对武功的野心,他开始夺取熊猫们的“气”,这是天煞没有“谨而信”的表现,他最终也被乌龟大师放逐到灵界当中。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梦工厂所打造的《功夫熊猫》对全球观众来说并非一次单向的民族文化传播,电影中同样也进行了一次反向的文化宣传,即将美式文化中具有普世性意义的内容对中国观众进行传播。这一点从阿宝的绿色眼睛中就可以看出,阿宝并非一个没经过改造的、“纯血统”中国熊猫。布迪厄曾经在《遏止野火》中指出:“‘全球化’这个词(及其表达的模式),体现了最完整形式普世性之帝国主义。这个帝国主义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是把自己的特殊性默认做普世的样板,而将其普世化。”而阿宝的美式幽默,阿宝依靠个人奋斗战胜身体上的不利条件,将自己成为神龙大侠的梦想变为现实的这种精神,承载的正是“美国梦”的经验视域意义。而阿宝作为一个原本其貌不扬的平民,一次又一次地拯救山谷中的小动物,这种“超级英雄”的叙事模式也是一种美式经验的再现,即美国尽管有可能缺乏中国文化的厚度,但是在世界上其却是一个作为后起之秀的、强力的,以坚定捍卫正义、保护弱小而自豪的形象。又如在《功夫熊猫3》中表达出来的阿宝对亲情和家庭的依恋等,这些也都是美式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与美国建国之初的“新教精神”密切相关。这种样板不难在其余动画工场以及好莱坞电影公司出品的电影中能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看到,这便是布迪厄所指的“普世性帝国主义”。在“历史”不断转变为“世界历史”,人类全球化的步幅日益加大的今天,电影艺术也成为现代社会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表征。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基本上克服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障碍,在显性与隐性两个层面上宣扬了中国民族文化,同时也以“普适性帝国主义”的姿态对美式民族文化进行了传播,最终在实现全球票房丰收的同时,也达成了中美两种文化的和解。在当代动画电影甚至所有电影中,《功夫熊猫》系列都应该被视作一个有研究价值的文化景观。[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动漫研究中心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DM201412)。
功夫熊猫火爆管理论文
如果你曾经认为动画片只是孩子的专利,那么不妨看看《功夫熊猫》。如果你看完《功夫熊猫》依旧认为动画片只是孩子的专利,那么不妨就把自己当成孩子,放肆地享受电影带来的快乐。《功夫熊猫》在全国院线全面上映,10天的票房超过了人民币一亿元,成为目前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显然,被胖熊猫阿宝迷住的130余万中国观众不仅仅只是孩子。
功夫、面点、针灸、爆竹、杂耍、书法、青砖白瓦……老外眼中这些中国文化的表征符号,在影片中被梦工厂运用得无孔不入。尽管对某些“中国元素”的解读,在中国观众看来有些班门弄斧,但是依旧不妨碍阿宝成为新一代的“动画英雄”。
“无厘头”式的动画想象
如果用成人严谨的思路去思考动画片的想象世界,《功夫熊猫》会成为“新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鸭子、兔子、猪同住在一座城里,为什么熊猫阿宝的爸爸是鸭子,为什么阿宝的师傅名字就叫“师傅”?不过,捧着爆米花的观众根本没有时间在意这些“无厘头”。
配乐大师汉斯·泽莫排山倒海式的音乐,快节奏MTV般的画面剪辑方式,动物主角夸张的表情,飞檐走壁拳脚中的插科打诨……闪现眼前的种种疑问,瞬间就会被应接不暇的声画效果和快乐的情绪淹没。就算出现几个特写,让影片节奏稍稍放缓,技术上的进步也能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喔,看熊猫皮毛的细节,表现得还真不错。”
有趣的是在动物集体逃亡的时候,被愁云惨雾包围的熊猫阿宝,忽然问鸭子爸爸:“有时候我也在想,我究竟是不是你生的。”鸭爸的脸顿时扭曲,看似百感交集,然后郑重地说:“你长大了,是时候告诉你你应该知道的事情了。”他机警地左顾右盼,最后缓缓道来:“鲜味面汤的祖传秘方就是没有秘方,什么都不放!”这样的“大喘气”桥段,无疑让竖起耳朵希望找到鸭爸熊猫娃真解的观众,瞬间释放紧绷的神经,欢笑也就情不自禁地迸发了。
功夫熊猫娱乐性管理论文
摘要《功夫熊猫》是一部以熊猫和功夫为卖点的动画电影,其浓郁的中国特色、夸张的情节设置以及哲理性的字幕译文,充分表现出动画电影的娱乐性。
关键词娱乐性中国文化夸张哲理性
由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于2008年6月20日在国内影线上映。第一周创下3800万票房,超越了《钢铁侠》、《纳尼亚传奇2》等大片,成为国内上半年首周最卖座的进口电影。
《功夫熊猫》的故事极其简单:一个梦想成为功夫高手的熊猫阿宝,因机缘巧合被误认为救世英雄“龙斗士”,经过一番笑料百出的挫折和努力后,终于打败了雪豹太郎,和朋友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部以熊猫、功夫为卖点的好莱坞动画片,为何如此受到中国观众的青睐,究其原因。《功夫熊猫》在电影的娱乐性上做足了功夫。
一、电影娱乐性的产生及其表现
(一)电影娱乐性的产生
功夫熊猫电影山水画元素综述
一、对中国山水画整体场景处理方法的借鉴
《功夫熊猫1》(以下简称《功1》)片头动画即为标准的中国山水画风格,而且还特意倾向于《哪吒闹海》《大闹天宫》等早期经典国产动漫的那种东方壁画山水风格样式,即典型的传统程式化造型和装饰性色彩。原来坐在月亮上垂钓的少女也变成了头带竹斗笠的东方游侠。使得中国观众从银幕亮起的第一秒就能引起亲切感和怀旧感。其构思可谓是煞费苦心。《功1》石师父初步接受了阿宝并思考如何开展教学一场中(5131”),对山水画元素的研究和借鉴更显深入。其用枯枝来衬托场景的气氛——残豹越狱给和谷村及玉龙宫带来的恐慌。随着镜头的拉近,在该树下沉思的石师父(5135”)面前的山水场景也是中国山水画元素及理念的运用。凡西方具象视觉都主张尊重实景实物,对于真实场景不做过多的改变。而在画面构成、黑白关系及色彩搭配等方面体现艺术性和创造性。中国山水画则在场景的选取和在画面中的安排上非常灵活,讲究“步步移”“面面观”以及“散点透视”。其为了画面本身美感的需要,可以将不同时空中的景物安排在同一画面里。这是西方传统绘画理念所不允许的,西方现代绘画(如立体主义)有个别取类似于我国散点透视式的布景,但多将造型抽象化、变形化。因为其认为:既然空间布景打破了焦点透视的藩篱那么造型也势必要改变具象化的结构。这种理念运用于电影艺术显然会阻碍画面的想象力。于是自数码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开始,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理念及安排方法就在电影中风景画面的制作上大行其道,尤其像《功夫熊猫》这样的动漫电影。当然,《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在风景场景刻画方面也不是一味迎合东方口味而单一地运用东方元素,元素及手法的运用都是以服务画面和主题为出发点的。如,中国山水画中的雪景山水多倾向于意象性及象征性的审美而不直接突出雪的寒冷荒凉之美,因此其在《功夫熊猫》系列电影的雪景场景刻画中就没有被采用。《功1》中残豹大牢外的雪山场景处理即是如此。此处是要烘托大牢的杳无人烟和人迹罕至,而绝不是为了让人们欣赏雪山的壮阔或冷逸之美。于是,其在刻画上并未取多少中国元素,而是采取西方具象写实绘画的造型原理来突出高寒山区的狂风暴雪和高不可攀,以此来衬托大牢所在地的偏远荒寒。
二、对中国山水画色彩运用手法的借鉴
在绘画手法里色彩是可以独立成为一种表现语言的,不但可以刻画对象还可以烘托主题。于是,在动态的影像艺术里,色彩就可以承担叙事的重任。《功1》阿宝借助烟花飞入玉龙殿一场(1318”)背景山水画面的色彩以青绿为主,在正常传递场景信息(评选神龙大侠是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的同时更能够衬托出此时阿宝璞玉未雕之前的那种青涩。加之其养父语重心长的话语更能突出一个尚未寻找到自己个人方向定位的小伙子的无知和无畏。《功1》阿宝初次训练而被石师父踢出玉龙山门一场背景山水画面的色彩则替换成了朱红色调。此处的朱红色调处理也同样不仅是为了传达自然信息——此是夕阳傍晚,更是以特有的方式来暗示石师父及五位师兄师姐已经初步被这个虽然看似不具备武学天赋但肯吃苦不服输的毛头小子打动了。《功1》石师父因材施教首次教授阿宝成功一场(5336—5845”),早上背上行囊去圣泪池参悟,晚上就已初见成效。其画面的色彩全是山水画装饰性的色彩运用,以固有色为主而不取西方绘画那种印象派的具象色彩原理。但其绝不仅是暗示这是从早到晚一天之内完成的,更是暗示阿宝由青涩到成熟的个人转变的完成。早上阿宝背负行囊攀爬于盘山道中,画面还是青绿色调为主以显示阿宝此时还是门外汉;到了中午,画面红色调开始逐渐增多显示出了练功的辛苦和阿宝热情的高涨;到了傍晚,万山红遍,正是收获的时刻,阿宝也已神功初成。师徒二人相互致礼,在内心深处相互接受了对方。此时画面背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预示了阿宝的任务开始了,与接下来忠义武侠与残豹的初斗及失败(画面为冷灰色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色彩对于主题的烘托和情节的叙述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对中国山水画细节刻画方法的借鉴
中国山水画历史悠久,对许多物象都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符号和技法体系。尤其是对近景特写式的刻画,符号化的笔法和造型几乎可以落实到每一个单独的树种。动漫影像作为以单帧(独幅的画面)为基础的动态艺术样式,对此借鉴和吸收势必会对物象的表现有积极的帮助。《功1》里对竹子的刻画(320)就是标准的山水画手法。山水画将竹叶分组,三个或五个组成一组,每片竹叶都呈纺锤形。这样既节省了计算机绘图在该时段的时间,也加强了竹叶的形式感。而这种形式感所遵循的正是中国画的造型理念以及具体的语言符号。另~处近景竹叶(519)与此方法相同并且极尽清晰,与作为远景的玉龙殿形成了十分强烈的色彩和虚实方面的对比。这种对比是固有色以及纯度上的对比而不是西方具象色彩原理那样的冷暖对比,很好地衬托出了玉龙殿的空灵缥缈,大大增加了画面的东方韵味。《功1》石师父初步接受了阿宝并思考如何开展教学一场(5131”)由于是近景特写式刻画,对于树枝的具体细节的表现就成了关键。无叶的枯枝以及深沉的色调已经可以表达主题了,但故事既然发生在中原,那么若能令画面更具深层次的中原文化韵味岂不更好。于是,树枝的刻画就采取了中国山水画鹿角枝的技法。鹿角枝是中原山水画最常见的树枝刻画技法,因其形如鹿角而得名。其取材于北方常见的杨、槐、榆等树种而又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和抽象化,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理念的注解,是中国画形式美感的具体体现。电影中对此给予了深入细致的刻画,这是以往西方电影中所少有的。《功1》娇虎在殿檐上偷听石师父与阿宝对话一场(5O20),近景是娇虎,中景是几株大树,石师父与阿宝二人处于远景。为了尽可能拉开前后的空间以突出近景与远景之间距离的遥远(同时也是突出娇虎的功夫了得,可以轻松跃上如此之高的大殿并听取极远处的声音),在对近景(娇虎)细节的详尽刻画(毛皮及绸缎衣服质感等)的同时也对中景树木做了较为详尽的刻画。故事发生在中原,画面的树木也都以中原为原型,此处的树木就选用了中原常见的椿树(或泡桐)。椿树及泡桐是中国山水画北方画派树法的主体之一,早在北宋就已形成经典语言符号,如范宽《溪山行旅图》中就有对椿树及泡桐精到细微的刻画。其将椿树及泡桐树叶的组合形式概况为中心发散式如组合在一起的菊花瓣形状,既能体现树叶团的体积感也能突出树叶组合在视觉上特有的肌理形态。后世的山水画谱将其命名为“夹叶菊花点”并沿用至今。过去动漫电影中的树叶刻画多采取类似水彩画的技法,树叶的形状多做随机处理(中间多留孑L洞以体现光感),以突出树冠整体的体积感。遇到需要表现前后空间差异也多用色彩的冷暖来区分。其对于树叶特征并未给予过多考虑。并未注意到通过对树木自然形态的刻画也可区分故事所发生的地域及场景的空间感。《功1》中的此处树叶的刻画就直接借鉴了“夹叶菊花点”的艺术手法。极大地拉开了中景树木与远景人物(石师父与阿宝)的距离,使整体画面极具空间感和透视感,视觉冲击力也就得到了最大化。《功1》中对于山峰的刻画主要运用了中国山水画的语言手段。如阿宝试图借助烟花进入玉龙殿那一场,背景的群峰就是采取山水画中的“深远法”(俯视)用以衬托玉龙殿那种建于高山之巅一览众山小的高大。而且对山体上的树木及岩石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刻画技巧和颜色,这是典型的中国山水画北方风格。中国山水画北方风格样式的原型多取自中原的太行、泰岳、秦岭诸山,其特点是树石分离、结构清晰。其山石的肌理多呈三角形而使得山石在整体上显得坚实而又有棱角。中国山水画在千余年的技术探索和语言积淀中形成了专门刻画该内容的“斧劈皴…‘刮铁皴…‘雨点皴…‘芝麻皴”等特殊技法,成为表现中国中原山水的专属语言。这些在《功1》这一场景的处理上都有明确的体现。
动画电影游戏管理论文
摘要《功夫熊猫》受人褒贬不一,但票房亦佳。就动画电影作品本身而言,究竟如何对待,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给动画以最初的精神阐释。
关键词《功夫熊猫》动画游戏精神
《功夫熊猫》受人褒贬不一,但票房亦佳。就动画电影作品本身而言,究竟如何对待,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给动画以最初的精神阐释。
一、动画的游戏精神
动画具有具有距离的美感、自由的假设、愉悦的徜徉。而这种距离、自由和愉悦,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游戏精神的存在。
首先,动画充满夸张和想象,擅长营造“梦境”。看动画成了一段“虚拟的时光”,具有和游戏类似的体验。
世界动漫影响管理论文
摘要:在动漫充斥现实生活的当今社会,动漫正步入青少年狂热追捧的年代,日本、美国等动画产业大国独占鳌头,而中国元素在他们的动漫作品中频频出现,甚至每一次地出现都受到动漫爱好者的青睐,带给它们相当的收益,中国元素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带给世界动漫节的影响又有多少?而中国却为什么只能成为别人的赚钱元素,没有自己的好的国产动漫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动漫中国元素
导言:中国动画协会会长金国平曾经说过:“中国动画走在十字路口。”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看见的动漫作品是什么?日本的《火影忍者》、《死神》、宫崎骏系列等世界畅销动漫作品,美国的《功夫熊猫》、《变形金刚》等,中国呢?我们看见了什么?我们看见的都是例如《蓝猫淘气3000问》等,都是阿猫阿狗的思想启蒙动画片,这些都是完全逗小孩的动画作品,这个十字路口就是这么走下去的嘛?国人动画爱好者不禁有些心寒。直至今年,国产动漫《风云决》才重新给我们拾起信心,这预示着中国动漫的崛起,还是光明在黑暗中的短暂一瞬?在我看来中国动漫已经彻底的走在了悬崖边上……
自从当年美国迪士尼制作的《花木兰》在中国掀起热播狂潮后,直至随着今年美国梦工厂制作的《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中国动漫界人士又一次狠狠地被扇了一个“巴掌”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两部动漫电影的成功说明了动漫中的中国元素是受世界动漫爱好者所青睐的,而中国存在着如此大的文化历史优势却做不出好的动漫,不免让国人心寒!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荡气回肠。历史人物传记、历史小故事、鬼神传说、奇珍异兽等,更是凸显了中国元素的丰富。下面让我们看看我们的优势在哪?中国元素又有哪些?
1.在日本《火影忍者》的漫画中,一切打斗场面都是那么逼真,那么自然而得体,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比如日向家族的宁次和雏田的柔拳的招数——“八卦六十四掌”和展现出来的绝对防御就是太极八卦图,根本就是由中国的太极拳抄袭而来。而宁次这个人物的设定之所以被动漫爱好者认为强悍,与受欢迎,都来自于世界知名的中国元素——太极,与其背负的家族使命的中国封建制度化。并且与日向宁次同组的小李及其师傅阿凯老师,根本就是模仿的中国武术大师李小龙,无论是那招牌姿势,还是那酷酷的发型,连叫声都惟妙惟肖,十分生动可爱。
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探讨
摘要:动画角色是依据剧本情节的发展而产生的,角色决定了也决定了影片故事的脉络,无论角色如何改变,其目的都是为了最终呈现的动画影片。本论文主要是以分析《功夫熊猫》中的角色造型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角色与剧本的联系,角色造型的表现手法。角色的设计要与动画影片的风格和剧本的剧情完全统一,这样才能使动画影片有看头。
关键词:角色设计;影片风格;情节发展
一、剧本与角色造型设计的联系
1、剧本内容制约角色造型设计
动画角色设计是依托于剧本而进行创作设计的,它是根据故事情节而改变的。也是依据剧本风格和内容来进行设定的,动画角色人物的性格是用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工具。角色的设计如果离开了剧本内容的话,就会显得整个角色造型特别空洞。两者只有紧密的结合,才能让动画影片和角色造型更好的融入到一体。让观看者能够印象深刻。单从故事剧情的设定来说《功夫熊猫》这部影片的构思也不算新颖,一个小人物的发展,历经磨难最终成为了拯救世界的英雄。这是美国电影惯用的手法,但是本部影片通过对熊猫阿宝等剧中人物角色的设定和塑造,让观众能够跟随剧情的发展。
2、造型设计形式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