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11:04:4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程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程教育

制药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研究

摘要:工程伦理是工程认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雇主、公众、环境和社会所负的责任。由于制药工业的特殊性,我们更应该加强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使其具备工程伦理意识,明确工程伦理责任。针对当前工程伦理教育中的问题,提出加强制药工程专业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制药工程;工程伦理;教育工程

伦理,蕴含内容非常广泛,指从事工程活动中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工程师的道德观念,也涉及整个工程活动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超出活动预期的利益相关者以及工程活动中的所涉及到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在现代工程活动中,伦理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同时,工程伦理是工程认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雇主、公众、环境和社会所负的责任。目的是培育未来工程师正确的工程伦理价值观,令未来的工程师在职后的工程活动中"具有强烈的伦理责任感,形成以工程伦理的视角和准则来处理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而工程师的伦理意识及责任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教育逐渐培养形成起来的。前期人们在学校接受到最基本的道德教育,然后在工作岗位上再进行强化、巩固。

1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工程伦理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制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化学合成制药在制药行业中一直独占鳌头,但化学制药工业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三废多,成分复杂,严重危害环境。虽然大部分制药企业已经获得了国际上通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但也有一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对环境保护方面做得很少。而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有必要通过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药品和人类生命安全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制药行业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导致出现了多起药害事件,如“梅花K”事件、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欣弗”事件、“毒胶囊”事件等,这些案例无不反映出部分制药企业盲目追求利润,导致对人类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究其原因,也是他们缺乏伦理意识。

2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

查看全文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模式

1以交叉复合为切入点构建模块化三段式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信息化技术和汽车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不足,不同课程间的实践教学缺乏关联性,缺少交叉与渗透。因此,需要以交叉复合为契入点,引入信息化技术、汽车新技术等教学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从工程应用的角度重新设计整合课程之间、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确定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夯实基础、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面对信息化、网络化、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以学科交叉复合为契入点,将产业发展融入教学体系,强化新知识新技术的注入,探索课程间的内容整合、交叉与渗透。重构课程体系,建立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段式模块化课程新谱系,如图1所示。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社科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自然科学课程模块和工程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方向课程模块。在新的课程谱系中,突出课程内容整合,融入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强化实践教学与基础课程的关联性,建立综合性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突出应用,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一年级课程主要为人文社科课程模块、自然科学课程模块及工程基础类课程模块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高等数学、工程数学与Matlab、工程图学等,其中工程数学与Matlab是应用于工程方面的数学,是在高等数学基础上的延伸,注重实用,是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工具。二年级课程为工程基础类课程模块及专业核心基础类课程,如工程软件应用(2D\3D)、装配体测绘与3D打印、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等。其中装配体测绘与3D打印课程改造了传统的机械制图测绘,增加了逆向工程三维模型重建与装配体运动仿真,让学生全方位的认识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运动关系。再经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产品。这一过程使学生对零件的结构设计、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要素有深刻理解。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等课程进行了内容整合。三年级课程为专业核心基础类课程、专业核心方向类课程及工程实践,如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其中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原理,且以“电池、电机、电控”为重点介绍了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部件的结构及原理,为后续的汽车故障诊断奠定基础。四年级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核心方向课程模块及工程实践。包括汽车市场营销、大数据基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商用车销售服务实训等。其中将大数据基础、互联网等技术融入汽车金融管理类课程中,体现更多的学科交叉与渗透。使得人才培养始终与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相适应。

2新形态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拓展教与学到课堂之外

工程教育强调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和国际前沿动态,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现代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深度渗透,使得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大学慕课、微课、精品在线课程、SPOC等纷纷涌现,利用线上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主流,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的转变,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课内主动探究和批判性思维,推进了学生工程素质的提升。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立了多门课程的线上资源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在学院四个专业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极大推动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工程素质的提升。

2.1多门课程建立线上资源平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工程图学课程以吉林省“金课”建设项目为契机,建设线上课程资源平台,设计建立新形态数字化动态三维形体资源库。该模型库包括轴测图库和基于CATIA三维建模软件,建立的典型机械零件库和装配体模型库,并制作成视频的形式全方位展示零件结构和装配关系。资源库中的模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感性认识,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建立三维形体与二维视图的联系,攻克学习难点,强化工程概念。同时,在线上课程平台,融入了教师课件基础资源、知识点精讲微课、习题集精讲微课、自测题等教学资源,辅助学生课内外学习。

查看全文

工程硕士教育的反思

一、工程硕士教育的背景

1.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现状工程硕士是我国专业学位硕士中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存在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照学科设立,主要以科学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研究,以培养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为主要目标;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应用和实践,主要培养在专门技术上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主要从事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工作。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制度的设立为社会建设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截至2010年,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数共计241家,涵盖40个工程领域。在1997年,我国仅有14个按工程领域培养工程硕士的试点高等学校,共招收1525名工程硕士研究生。到2009年,招收89244名工程硕士研究生,是1997年的58倍。目前,工程硕士教育已发展成为我国专业学位中涉及专业最多、招生规模最大的一种学位类型。

2.河南省工程硕士教育现状河南省自2001年郑州大学开始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经有13家培养单位招收工程硕士研究生,涵盖工程领域32个,分别是安全工程、材料工程、测绘工程、车辆工程、地质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动力工程、纺织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机械工程、集成电路工程、计算机技术、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控制工程、矿业工程、农业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软件工程、生物工程、食品工程、水利工程、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冶金工程、仪器仪表工程、制药工程。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工程硕士教育提供巨大动力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未来15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为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发展带来旺盛的需求,也必将成为工程人才培养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

2.建设中原经济区战略新兴产业为工程硕士教育提供巨大动力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了在河南省即将积极培育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和节能环保产业。人才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关键要素。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业,对于人力资源的要求非常高。在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的不再是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而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智能型人才。缺乏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发展新兴产业无疑是纸上谈兵。河南省人才队伍长期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分布不甚合理等现象。注重人才培养,必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配套体系,培养大量掌握最新工程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跨学科与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工程人才。

查看全文

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研究

[摘要]目前针对高等工程教育开展的人文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在培养“全才”和“通才”,而不是培养真正高素质的工程师。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要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包括生态整体观、和谐并且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内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偏废。要做到这一点,应当调整现有的人文素质课程,重点开设科技史、工程学等课程,并且提高工程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将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全过程相融合。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人文教育;融合

最近(中国教育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大量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表明这个持续了十来年的话题并没有划上句号。为了提高工程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近几年来,很多高等工科院校的做法和一般高校大同小异,主要是开设文化素质选修课。这种方法最为教师们熟悉,操作简便,虽然看上去效果明显,实际上主要是为学生增加了一些人文学科的知识,很难讲究竟培养了多少人文素养,并且由于不能挤占正常的上课时间,多数人文素质课只能放在晚上和周六、周日,这样安排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即使没有这些弊端,开设一定的人文素质课是不是就能提高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提高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质重心是什么?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

综合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情况看,为工程类大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主要包括五类:一是人文科学类,包括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中外文学赏析、古典诗词鉴赏、中西方文化概论、旅游文化等;二是社会科学类,包括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心理咨询、国际关系等;三是艺术类,包括音乐基础与欣赏、书法、摄影、影视欣赏、中国绘画、个人形象设计、舞蹈形体等;四是体育卫生类,包括健美操、各种棋牌技艺、武术等;五是其他类,如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思维方法等。

查看全文

小学教育工程中的师范教育

高等专科教育(以下简称“高专教育”)工程是培养小学教师的摇篮工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启蒙工程,任重而道远。作为培养社会有用型人才的行业教育,高专教育必须肩负培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下面就师范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基础以及个人素质等一系列问题作一简单的阐述。

1.师范教育产生的原因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注重培养传导、授业者,是师范教育的先驱。现代在普及教育的过程中,对教师这种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由此师范学校应运而生,它是专门训练教育教学人才的机构。也就是说师范教育最初是源于培养普及初等教育师资的需要。师范教育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解决教师的“如何教”的问题,它体现了教师的教育专业性,也就是说,师范生必须有专业的教育水平。高专师范教育,是专门培养小学师资的行业教育。上师范学校的人大部分是下决心准备干教师这一行的人。因此说,师范学校,是培养那种甘心奉献自己的未来人才的摇篮。祖国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而育人是基础。小学教育是启蒙教育,而“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需要高专师范教育为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良好个人素质的小学教师。

2.高专师范生的素质要求及素质教育

高专师范生,作为未来站在小学讲台前的人,为人师表最重要,品格的培养应该是第一位。可以说,道德、人格素质是小学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师教育“师范性”的最集中体现。高专师范个人素质包括很多,不仅指一个人的能力,更看重人文性,具体来说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和行为素质等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可以说代表了一个人处世立足的能力,决定着一个人做人和做事的成功与否。师范生的个人素质,不仅关系到其本人的为人处世和工作能力,而且因其将来所要从事的是教育人的职业,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来培养祖国的花朵,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其个人素质的要求也具有不同寻常的高度。因此,师范学生必须具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素质。现在,师范生的个人素质现状还是很不错的,大多数师范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行业而自愿报考师范学校的,他们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很好地完成学业和自觉地进行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一部分师范生,他们的个人素质现状较差。就专业而言,学业不精,点到为止,没有扩展知识面的渴求,没有培养创新意识的要求;就品德而言,自我道德教育松懈,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就身心健康而言,不注重心理教育,不能自觉加强心理教育,培养心理健康、个性健全、人格完善的自我。因此,加强对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任重道远。“要成才,先做人”,加强做人、为师的基本道德和人格素质培养,历来都是师范教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对将要担负“以人格塑造人格”这一特殊使命的师范生而言,其品德发展、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的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其次,技能的培养是资本。师范生学习与一般学生不同,各门功课要全能。在所学的科目中,尤其要注重基础课。另外,师范生还要学习怎样备课,怎样教学,怎样批改学生作业,怎样管好学生,怎样指导学生生活等等。师范生应该是一个全才,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才能符合一个合格教师的称号,才能有资格培养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作为新世纪的师范生,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教育科学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教学任务。要重视调动学生参加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训练,无论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普通话训练、口语表达、书写、课堂设计、课堂组织能力、组建班集体技能、培养优良班风、组织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对学生的个体教育和心理指导、学生家访、班主任技能训练等,都要重视起来。作为新时代的师范生,将担负着二十一世纪的小学基础教育的重任,无论是专业基础知识、技能,还是个人素质修养,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才能不辱使命,培育好新时代的小学生。

3.高专师范生的小学教育

查看全文

工程教育认证土木工程评价系统研究

摘要:《华盛顿协议》作为各国之间高等工程教育学历互认协议,对各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产生了很多积极的影响,推动了各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促进了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提高了教学质量。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为有利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评价的规范化,文章进行了专业评价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华盛顿协议》;专业认证;评价系统

一、综述

《华盛顿协议》于1989年由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和签署。国际上已经逐步形成了以《华盛顿协议》为核心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的国际协议体系,也成为工程技术人员国际流动的基础[1]。2016年6月2日,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加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和职业资格互认体系对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加强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要在工程教育专业学历管理方面落实其具体要求和约束内容[2,3]。因此,建立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获得工程教育学历的国际互认意义重大。

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为。(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教学设计全过程。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管理都必须贯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二)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根据专业认证标准要求,全面修订培养计划、课程环节、教学大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建设。从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出发,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和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办学条件和管理机制为保障,构建科学合理、适应国情、与国际接轨并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根据学校定位、行业需求和专业特点,制订相关专业的培养计划。(三)周期性评价及持续改进机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重点考查专业教学体系中必需的周期性评价环节和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综上所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个综合体系,涉及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七个模块。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的核心是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应通过评价证明毕业要求的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程类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在教学环节的体现就是对理论课程、设计环节、实验环节、实习环节等进行达成度评价。达成度评价反映了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的程度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持续改进效果。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研制专业评价系统,保证专业评价过程的规范,对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合格的毕业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文

软件工程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研究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与卓越工程师的联系来探讨职业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以X校软件学院为例,研究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素质教育的创新培养。

关键词:CDIO;卓越工程师;职业素质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工程教育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2000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经过长期的探索,研发的CDIO模式是较为前沿的改革成果。这是一个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间互相联系的学习方式,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用于全生命周期的一种较为前沿的工程教育理念,为我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的调整和升级,为了提升我国人才的竞争力,教育部于2010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我们以CDIO为研究框架、深入探讨如何为我国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创造力、创新能力工程技术人才。各个高校也以此为契机,积极调整培养方案,来培养基于工程实践的新型工程人才。

一、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与卓越工程师的联系

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以下简称CDIO)是一种源自于杜威“做中学”的思想,也就是从实践中学、从经验中学,将实践与理论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以实践、主动地学习方式来学习软件工程,以达到课程与实践的紧密结合。CDIO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两者在基本理念、内容上有高度的融合性,都强调重视实践教育。我们可采取CDIO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来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而且CDIO的大纲涵盖了一系列的知识、能力和目标,这些都包含工程师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CDIO这一教育理念强化实践教学,专业标准体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合。通过校企对接来实现课堂与实践结合,力求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相对接的一体化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改变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形式,让学科与学科之间互相融合,通过让学生参与和实施项目来实现学生把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工程设计、实践开发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获得产品设计构造能力,融合课程内容和学习效果,整合能力与目标,同时把职业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实现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以X校软件学院为例,经过多年对本区域知名的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才市场的探讨、调研和总结,在CDIO的教育理念下,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标准,制定专业培养标准。在我们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CDIO为核心的,使学生具备分析软件需求、软件开发、测试、设计、实施和项目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基本素质,能胜任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工程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型国家战略的软件工程人才,除了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具备软件设计、开发、管理的基本技能,熟知软件开发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具有的应用型软件工程高级专门人才不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具有国际竞争力。这一专业培养目标正体现了我们全面贯彻和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神,强化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力求课程实现教学内容和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教学过程实现课堂与实践紧密结合,考核方法实现项目开发与毕业设计相结合,同时把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教育贯彻全部过程,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良好工程设计和实践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基于CDIO的软件工程卓越工程师职业素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查看全文

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工程教育模式

摘要: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在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汽车后市场服务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结合工程教育理念与新技术发展要求,探索了知行合一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模式。构建了模块化三段式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开拓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构建了学科交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践行了注重学习全过程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谱系;学科交叉;校企合作;考核评价

1以交叉复合为切入点构建模块化三段式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信息化技术和汽车新技术的教学内容不足,不同课程间的实践教学缺乏关联性,缺少交叉与渗透。因此,需要以交叉复合为契入点,引入信息化技术、汽车新技术等教学内容,打破学科界限,从工程应用的角度重新设计整合课程之间、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确定新技术发展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夯实基础、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面对信息化、网络化、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新要求,以学科交叉复合为契入点,将产业发展融入教学体系,强化新知识新技术的注入,探索课程间的内容整合、交叉与渗透。重构课程体系,建立了“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三段式模块化课程新谱系,如图1所示。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社科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自然科学课程模块和工程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方向课程模块。在新的课程谱系中,突出课程内容整合,融入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强化实践教学与基础课程的关联性,建立综合性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突出应用,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一年级课程主要为人文社科课程模块、自然科学课程模块及工程基础类课程模块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高等数学、工程数学与Matlab、工程图学等,其中工程数学与Matlab是应用于工程方面的数学,是在高等数学基础上的延伸,注重实用,是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工具。二年级课程为工程基础类课程模块及专业核心基础类课程,如工程软件应用(2D\3D)、装配体测绘与3D打印、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等。其中装配体测绘与3D打印课程改造了传统的机械制图测绘,增加了逆向工程三维模型重建与装配体运动仿真,让学生全方位的认识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运动关系。再经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产品。这一过程使学生对零件的结构设计、尺寸标注、技术要求等要素有深刻理解。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等课程进行了内容整合。三年级课程为专业核心基础类课程、专业核心方向类课程及工程实践,如汽车构造、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其中新能源汽车结构与原理涵盖了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原理,且以“电池、电机、电控”为重点介绍了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部件的结构及原理,为后续的汽车故障诊断奠定基础。四年级开设的课程主要有专业核心方向课程模块及工程实践。包括汽车市场营销、大数据基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商用车销售服务实训等。其中将大数据基础、互联网等技术融入汽车金融管理类课程中,体现更多的学科交叉与渗透。使得人才培养始终与技术发展、产业发展相适应。

2新形态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拓展教与学到课堂之外

工程教育强调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主动性,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和国际前沿动态,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现代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对高等教育的深度渗透,使得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大学慕课、微课、精品在线课程、SPOC等纷纷涌现,利用线上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已成为主流,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的转变,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课内主动探究和批判性思维,推进了学生工程素质的提升。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立了多门课程的线上资源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在学院四个专业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极大推动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工程素质的提升。

查看全文

浅析农村学校远程教育工程

·生活在城市里必须的技能,在农村可能就无用武之地,而在农村生存的技能与法则,城市教育往往无法完全提供。因此,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教育内容要有自己的特色。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它涉及基础设施、教学资源、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所以,要采用系统的思路与观点来指导建设,在搭建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同时,建立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农村远程教育能否正常运转、持续发挥作用,持续性的经费保障至关重要。

近几年来,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明天女教师培训项目”在西部六省建成卫星教学收视点1040个。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项目”在西部乡镇以下中小学校建成10000个卫星教学收视点。2002年9月,教育部为西部农村5000所小学建设了教学光盘播放点,为5000所农村初中配发了成套教学光盘。2003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方案》,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也就是到2007年,构建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农村所有初中都具备计算机教室,所有小学都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所有教学点都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无疑将有力推进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工作,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几年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从初步示范试点到现在大规模普及推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目前,如何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应用,有效解决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让设备真正用起来,真正出效果,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查看全文

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程的意见

各镇乡(办事处)党委、各有关单位党委(党组):

为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整合各类远程教育资源,将远程教育网络平台打造成为农村教育总平台,切实发挥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决定开展全县农村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作。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作的深远意义

1、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作,是加强农村各项教育,提高党员群众素质的重要举措。远程教育是一项惠民工程。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教育培训,为推动农村广大群众教育培训从手段到内容全面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决传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有效手段,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有了新的保障。前阶段,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远程教育网点建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基本建成了比较健全的网络体系。今后远教重点工作是学用结合,充分发挥其农村教育总平台作用,当前着重是扎实做好共建共享工作,通过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动员各有关部门共同建设远教平台,丰富远教内容,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学用效果。

2、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作,是各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建在广大农村的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点,是各部门和单位服务基层、推进工作的重要阵地、重要资源。每个部门可以充分运用远程教育平台宣传政策法规、组织活动、部署工作,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政府部署及时落实到基层、落实到群众中去,使之真正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广大农民学习现代农业知识和实用技术的致富点,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之前的职业技能传授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动点,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作,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效载体。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对党员领导干部和各个部门的工作作风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进一步树立心系百姓、真情为民的形象。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通过经常性的教育和培训,逐步形成教育手段载体化、教育方式制度化、教育内容经常化,可以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通过各部门发挥职能优势,经常性充实远程教育平台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功能,可以在服务中拉近与基层党员群众的距离,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使现代远程教育成为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一个新的凝聚点。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