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11:01: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工程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工程教学课程设计教课探究
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陈旧工科专业的课程设计存在工程性缺失和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目前,工程教育主要是按学科体系来设计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追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工程特色不突出;强调基础理论的教育,忽视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陈旧,不能按产业需求和技术的发展更新内容;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工程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欠缺,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2不能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在课程设计中多采用cad和办公软件,而且大量信息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本来就存在抄袭现象的课程设计更加严重。另外,许多学生做课程设计采用的仍然是手工和纸张工作的模式,用的虽然是计算机,但方法还是老方法,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现代设计理念无法体现,或者说就是新瓶装旧酒。
3工程设计必须符合规范和标准从目前的课程体系现状来看,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侧重理论推导,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而专业课本来是结合实际应用的,应以掌握设计规范、设计标准为导向,特别要重视相关专业的细节问题。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理论化的倾向明显,无法联系实际应用,不能结合专业工程进行实践,从而使学生概念模糊,各种规范和标准在课程设计中无法正确应用,更不用说对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有深入的体会了。
4重理论轻实际因为大规模扩招,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近些年,导致教师大都是从学校毕业又到学校工作,对专业知识掌握有余,对知识应用和实践不足,无法完满解决学生提出的技术问题。因此只能起到带队管理的作用,而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工科专业教师没有实际的工程经历,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工程实践能力。教师普遍严重缺乏工程背景,教师授课当然就不能把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相结合,不能把工程成果和职场经验充实到教学中,工程教育的教师不知何谓工程师却在培养工程师。教育部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大批各类型工程师”。现在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和现状与教育目标显然是相悖的。
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分析
摘要:通过两次的问卷调查发现,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爱好是不同的,在教学中尽量针对不同特性的学生调整教学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调查分析
一、调查背景
为了配合校级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和创新创业课程培育项目工作,《水质工程学》分别对南昌航空大学环化学院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系2013级、2014级的学生进行了以PBL结合案例教学模式的改革,并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调查的执行时间为2016年6月上旬和2016年12月上旬,正值学期的期末教学检查初期。调查设计了15个封闭型问题和2个开放型问题,共17个问题,以此收集资料,获取信息。调查题目分为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及对本课程教学的意见与建议等五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排水科学与工程系2013级以及2014级的所有学生全部参与,其中2013级学生36人,2014级学生39人,采取现场发卷、当场回收的方式。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67份,有效回收率为89.3%。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应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定量分析封闭型问题和定性分析开放型问题。
二、系统分析
1.教学态度。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备课充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征询学生的意见,注重教学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师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备课充分,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征询学生的意见,注重教学反馈,不断改进教学,2014级学生的认可率(优、良各占比97%、3%)相比2013级学生(优、良各占比91%、9%)有所提高并且都是100%觉得良好,由此可见学生们对教师的工作表现很满意,即改革初步取得了成效。而对于“关心学生,言传身教,注重教书育人”,2013级有3.13%的学生认为教师表现合格,这与当时本部和科院学生一起上课,人数较多(将近80人),无法顾及每个学生有关。2.教学内容的评价。教学内容充实、新颖、信息量大。2013级和2014级都有80%以上的学生很满意或较满意,但是2013级有3.13%的学生认为合格,主要原因为2013级学生基础更扎实,更愿意学习理论知识部分,而2014级学生则更喜欢专题讨论部分。对于“精选教学内容,教材处理得当;条理清楚,重点突出,有启发性”,两届学生都认为很好或很不错,优良率都达到了100%。但2013级也有个别学生提出内容较多,重点无法把握,尤其是《水质工程学II》的内容,所以对于2014级学生(第二年上半年学习《水质工程学II》)需要考虑采取何种方式方法提炼教学内容,帮助他们掌握重点内容。注重基本技能与方法的训练。2013级100%的学生认为很好或很不错,而2014级有2.86%的学生认为一般,2014级学生更喜欢实际案例教学,这从他们提的建议中也可以看出,所以对此在第二年的教学中要加强案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加强实践环节。2013级学生希望加强设计性实验,而2014级学生更喜欢操作性实验,所以调查数据显示2013级有3.13%的学生认为一般。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将本校教师科研成果融会于教学中。这项只针对2014级学生做了调查,100%的学生认为满意或比较满意。但由于笔者科研方面较弱,自认为还需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做到科研教学互相促进。3.教学方法的调查显示。因材施教,激发思维,培养能力;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课堂讨论。2013级有3.13%的学生认为一般,而2014级有100%的学生认为很好或很不错,原因主要为2013级学生思维更活跃,更喜欢随堂讨论以个人的方式回答问题,而2014级则有部分学生上课几乎不回答问题,更喜欢以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这一点造成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开展课堂讨论”这一项调查结果的差异性。2014级有2.86%的学生认为一般,所以第二年需要进行调整,考虑怎样激发学生上课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课外训练时间与课堂学习时间的比例是否达到了2∶1。针对此项调查,2013级有9.38%的学生认为一般(实际情况是2013级布置的任务数量及难度都比2014级要更高),这仍然与2013级学生上课气氛更活跃、更愿意参加课堂讨论有关,而2014级则有100%的学生表示很好或很不错。采用另一份调查问卷对2014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见下图):有25.24%的学生认为课外训练少了。课堂讨论的问题是课堂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下次课堂讨论,由于2014级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整体不强,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的经常是那些在课后认真查阅了资料的学生,其他学生大部分未认真完成甚至根本未完成,为了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同时又能顾及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教师只有降低问题难度和数量,这又造成了有些学生“吃不饱”。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2013级和2014级学生都认为很不错,尤其是2014级学生的优秀率高达91%,因为以PBL结合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颖的教学方法,他们都表示喜欢这种方式。4.教学效果。对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有较好的把握。在“学习本课程后,你是否对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有较好的把握”方面,2013级(优、良各占比68%、29%)和2014级(优、良各占比86%、11%)中都有97%以上的学生表示良好,而2014级则有更多学生表示优秀,即总体上2014级学生的满意度比2013级学生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教学改革已进行到第二轮,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方式比第一轮都更完善。总体上2014级学生的满意度比2013级有所提高,一方面是教学改革已进行到了第二轮,不管是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方式比第一轮都更完善;另一方面2014级学生更喜欢团队合作,这就造成有一部分学生思考不积极,无法更好地提高自身技能。2013级有9.38%的学生认为一般,原因为2013级学生是在上完《水质工程学II》后做的问卷调查,而2014级学生是在上完《水质工程学I》后做的问卷调查。《水质工程学II》不管是内容还是难度都比《水质工程学I》要大,所以造成2013级有些学生认为对知识没有把握好,对此在第二年针对2014级有关《水质工程学II》的教学更要把握好重点,并考虑运用某种方法串联组合各个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这一项,2014级学生的总体满意度比2013级学生有所提高,但2014级有2.86%的学生表示满意度为合格,这还是与2014级学生更喜欢探讨实际案例有关。5.对本课程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2013级学生认为应改进的问题如下:增加教学硬件设施;增加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机会,加强对学习理论知识的加强与巩固。2014级学生认为应改进的问题如下:多布置练习;课堂提问,回答讨论,针对每人回答;多做实验,实验后讨论;取消超星。从上述建议可以看出学生仍然希望加强实践教学,后续改革可以在现有教学条件的基础上增加实验内容或者与学生认识生产实习相关联,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工程光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1.教学内容的改革
上文提到该课程教学内容分布多,涉及面广,公式推导复杂且具有一定抽象性。为了使单元课时的教学内容,既包含必要的基础理论,又能使学生了解当下前沿课题并保证学生掌握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就不能局限于教材,要形成一套易于课堂教学表达的知识结构体系。(1)随着我校目前向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前景,及“一体N翼”培养方案的实施,经教研组老师研究,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的特点作了如下调整。首先修善教学大纲,原有的教学大纲课时量较多,主要侧重理论方面,但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第二学期,学生已具备一些相应理论基础,于是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参照国内高等院校该专业,根据教育部的专业规范和我们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略去第5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第12章“导波光学基础”及第13章“光的量子性”等的一些重复内容,适当增添了偏应用的现代光学、还有体现本学科专业特色的一些前沿知识,从而使其既有本专业、本学校的专业特色,又紧跟光学知识的前沿,让学生能够了解现代光学发展的最新科技成果。(2)重视基础理论,适当减少繁杂的数学推导。“工程光学”课程中需要理解记忆的公式很多,尤其涉及物理光学的部分,有些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望而却步。课堂的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原理、定律的复习引导,适当减少繁杂的数学推导,强调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不可舍本逐末。淡化公式推导,学生学起来也会相对轻松,这样也能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3)改进成绩评定方法既然要培养应用型,工程型人才,那么学生的成绩就不能单纯地以一份期末试卷作为评定标准,学习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所以课堂上不能延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应多增加互动环节,让老师看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课堂提问、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的形式,及时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实验课程,注重过程评价,使考试成绩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2.教学条件的改革
(1)运用现代手法,使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使用。前文提到“工程光学”课程具有抽象性及枯燥乏味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我院教研组老师根据修缮后的教学大纲编制了相应的“工程光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能够借助颜色、图像、动画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图文并茂的展示授课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多媒体能够课外制作,无疑节约了课堂板书的时间,尤其对于新教师,能够大幅度扩展单位学时的授课信息量,从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也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两者要有机结合,融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基础性、新颖性、趣味性为一体。(2)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如今已是无处不在,对于学生而言,如果能将课堂网络化,对学生加以引导,那么网络课堂提供的形式多样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是受益无穷的,老师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和学生在网络平台互动,进行答疑,学生可以在课后时间利用该网络资源预习、自学、复习、提交作业,这样的学习能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我校已于今年8月建成网络平台,实现数字化教学,本课程目前完成了电子教案,电子课件,实验视频录制,课程录制正在进行。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开展启发讨论式教学。采取由问题带动教学的方法。学习是为了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就要在课堂上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把知识点串联起来,用此知识点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提出的这样的形式引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并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课堂上则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媒体为核心的教学原则,进而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2)实验项目优化过去工程光学实验教学学时较少,实验项目内容多采用验证型实验,甚至一些实验项目与大学物理中的光学部分重叠,这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也体现不出培养光学专业学生的特色。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院教研组的教师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实验大纲,课堂的实验学时为16学时,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上,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及难度,意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造能力。并充分利用已有的仪器和设备,适当增加演示实验教学,录制了一系列光学实验的演示视频在网络平台供学生随时观看,实验直观形象的展示了所包含的物理现象,学生通过观看更容易理解定理、定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此外实验室每周定时开放,有兴趣或有疑问的学生能随时和实验老师交流。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制图教学与实践
[摘要]围绕专业需求、以工程应用为导向,文章分析和总结了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制图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改革建议,包括重视逻辑推理思维、精简教学内容、丰富工程示例、强化计算机辅助绘图、借助多媒体库和微课等教学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制图;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大纲;工程应用;移动教学平台
工程制图系列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正投影理论和作图方法,培养其绘制和阅读土木工程图样、运用计算机软件绘制专业图样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制图系列课程包括工程图学基础和工程制图,各32学时。工程图学基础主要讲授“画法几何”的内容。工程制图主要讲授土建工程图的读图和作图方法、制图标准和要求,以及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内容。近些年来,各高校针对工程制图课程开展了许多相关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大部分研究都集中于机械、精仪或测绘等专业,其与土木建筑类(以下科称“土建类”)制图课程无论是在对象、课程内容还是在教学目标上都存在较大差别[1-7]。笔者在近些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土建类的工程制图系列课程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很多学生反映工程图学基础内容多、进度快、难度大,导致学习跟不上,每年课程不及格率较高;从后续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来看,课程也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少学生的图纸成果不符合国家制图标准,有的甚至出现不少错误之处。此外,虽然学生基本具备了运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土木工程图样的能力,但仍不能绘制三维图形,这与现今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以及BIM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具备扎实的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化制图手段为工程实践服务的高素质土木专业人才,成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制图系列课程的重要任务。本文以笔者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土建类工程制图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对课程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改革措施和建议,以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一、以工程应用为导向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建议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已完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培养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基于成果导向(OutcomeBasedEducation,OBE)的现代化教育理念要求针对课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围绕专业需求、以工程应用为目标去设定教学大纲、构思教学方法。
(一)重点引导学生具备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
生物工程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探索
生物工程是一门以生物学理论技术为基础,结合机械、化工、计算机等现代化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中发酵工程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由生物科学技术与化学工程学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而成的高新技术,也是一门注重应用性和实验性的专业课程,具有良好的科学发展前景。如何加强发酵工程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使其能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是广大发酵工程专业教师当前需要深度思考与探索的问题。罗大珍、林稚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现代微生物发酵及技术教程》就是一部以微生物发酵为核心,重点阐述发酵工程理论内容和技术实践的教学参考书籍,笔者在开展2020年湖南省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C2009)过程中,通过对该书的阅读学习,进一步探索发酵工程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
《现代微生物发酵及技术教程》共十四章,主要内容包括现代微生物发酵的研究内容和特点、菌种的选育和保藏、微生物发酵的代谢调控、发酵工程学概述、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纯化、固定化细胞和酶、基因工程育种等。该书凝聚了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科研成果,并且书本中还附有大量的实验教程,旨在丰富教材内容、增强实验性,进而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的微生物发酵工程实践,提高个人实践技能,同时有助于为发酵工程科研技术人员提供部分理论、实践参考。发酵工程基本概述及专业特点发酵指的是人们利用在无氧或有氧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及其代谢产物的过程,在微生物学领域,这也被称为以微生物降解成氧化产物并放出能量的生物氧化反应。发酵工程正是利用微生物这一特定的性状和功能,直接将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或是采用现代工程科技手段为大众生产有效生物产品的一项全新技术,其实践内核主要是将DNA重组技术、分子改造技术及细胞融合技术等与传统发酵结合并发展。
发酵工程专业特点显著:一方面发酵工程的实践内容与工业生产联系紧密,具有极强的实际应用性和科技发展作用,其生产的各类产品涵盖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领域广泛。另一方面,发酵工程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其理论内容所包含的各项发酵原理和实验原理只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才得以体现,学生须亲自动手方能理解与掌握。总的来看,发酵工程专业教学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实验技术教学在发酵工程专业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发酵工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是实践意识不足。发酵工程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与实验性,但是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们更多地采用理论型教学,缺乏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正确认知,以致于学生对发酵工程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实验操作水平较差。二是教学内容落后。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和工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这些改变推动了发酵工程的技术创新。然而,许多高校的发酵工程专业课程至今仍沿用传统教材,未根据学科前沿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导致课程与时展脱节,学生无法学以致用。三是教学形式刻板。目前发酵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课程大多数都是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实验,“教师跟着教材走,学生跟着教师走”,这种按部就班的实验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发酵工程原理,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发酵工程实验的设计能力。
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探索路径首先,各大高校制定和修改发酵工程专业教学大纲时,需要在保留基础理论和原理概述的基础上,加入现代工程技术的创新成果和发酵工程全新的实验教材,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扩展专业知识面,同时有助于学生对专业应用及发展前景产生清晰认识。其次,加强实验教学在发酵工程专业课程中的教学比重,提高广大师生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和重视。与此同时,专业教师应当将理论内容、实验操作和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多采用实验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发酵工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发酵工程的实际作用和专业魅力,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和专业能力。最后,发酵工程实验教学的课程重点应该放在学生研究思维、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培养等方面,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验教学规划。教师可以明确实验主题,让学生在既定实验名称和大致方案的条件下,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完成资料查找、流程设计、材料准备及预习报告撰写等实验准备工作,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发酵工程是一门注重实验与应用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作为该课程教育发展的重点环节,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以便发掘出更优质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推动发酵工程创新发展。《现代微生物发酵及技术教程》一书内容详略得当、专业指导性强,是学习微生物发酵技术的优秀教辅材料。
作者:邵金华 余响华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物流工程》课程有效教学探究
摘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目前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通过对《物流工程》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实施有效教学,从课前的有效准备;课上的有效组织;课后的有效练习以及实施有效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来提升《物流工程》课程教学效益。
关键词:物流工程;有效教学;教学效益
一、有效教学的认识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使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构建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效益,即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二、《物流工程》课程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性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物流工程》课程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我校是吉林省较早创办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该专业自2004年本科招生以来,一直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为主,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物流工程》课程是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及物流运作过程的设计与控制等,该课程对提高学生的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物流应用型人才是有着积极地作用的。《企业物流工程》课程与其他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相比,它的实践性、研究性和参与性较强,有利于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有效学习就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大量的研究表明,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效果。另外,有效教学对培养和提升《物流工程》课程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工程造价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摘要:社会和企业对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将“以赛促教”的模式应用于工程估价课程中来,有利于提高工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本文通过“校级竞赛+提高教师水平+卓越工程师班”的实施,最终达到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教师工作的能动性等目的。
关键词:以赛促教;造价;竞赛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式要求学生既具有专业能力又具有实践能力,而工程估价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充分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成果性的特点。工程造价是工程管理学生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工程学生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在岗位上取得成就,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岗位技能。但是,就目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模式来看,大多数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远远达不到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故应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和改革。目前我国在工程造价方面有很多软件,应用较为广泛的有广联达,斯维尔,鲁班、神机妙算等等。软件大大提高了造价人员的工作效力和效率,学生毕业之后从事相关工作,手算工程量的可能性很小,故掌握软件的学习,对理论进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以赛促教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指通过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大赛,将实践和创新结合起来,重点改革传统教学过程的模式和方法,使得工程造价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本科学习期间,通过参加竞赛和比赛的方式,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并针对这些缺陷和不足进行改善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本科教育的水平。
1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1学生现状分析。对于三本学生来说,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自主意识不够强,对理论知识的接收能力较弱,故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比较活跃,在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中才思敏捷,积极性高。而学生对软件本身的兴趣浓厚,故造价老师可以将学生的兴趣引入工程造价的实训课程中,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1.2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工程造价相关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而且学生对于软件的积极性远远高于理论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口述为主,并配以PPT+板书的形式,经常是以单样图例为主,重点讲述手工算量的计算规则。由于课时的有限性,很少能够给学生讲到如何套用定额,最终形成工程总价,所以学生理论学习结束以后,很难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概念和流程,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目前我校虽然为工程造价课程购买了相关软件,但是软件授课课时很少,仅有16个课时,学生实际并没有掌握多少软件知识,对于软件基本处于认知状态,远远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1.3技能大赛在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学校和工程技术系高度重视技能大赛,坚持把技能大赛作为提高人才素质,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抓手[1]。2018年6月10日,我系学生首次参加由广东省工程造价协会主办,广联达软件公司协办的工程造价技能大赛,荣获团队三等奖,个人二等奖和个人三等奖等奖项。对于我专业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很好的成绩,对老师来说,比赛提供了另外一个教学方向,对学生来说,更是鞭策和鼓舞。
2“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思考
[摘要]工程测量是工科专业的基础课,是各相关专业认证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章基于OBE的教学理念,制定了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分指标点,确定了课程3个教学环节的学分数,完善了教学大纲,改进了教学方法,建立了课程评价机制,形成了课程持续性改进的闭环,有力地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OBE理念;工程测量课程;课程改革
OBE是Outcomes-basedEducation的简写,大多翻译为成果导向教育。它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为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outcomes)。这个教育理念被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并被《华盛顿协议》成员所采用,2016年我国正式成为该协议的成员。2005年以来,我国开始构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2015年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开始贯彻实施OBE教育理念,并将其体现于认证全过程[1]。笔者所在的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是较早启动专业认证的教学单位之一。目前,学院的8个专业中有3个专业已经通过认证/评估,1个专业已通过申请,正在准备下一步工作。工程测量是本学院所有专业都开设的课程,为配合各专业的认证工作,测绘工程系的教师基于OBE的教学理念对工程测量课程的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明确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确定课程教学环节及教学目标
OBE的教学理念要求进行反向设计:根据内外需求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最后将毕业要求逐条落实到每门具体课程中[2]。而且,毕业要求要与教学内容相对应,这种对应关系为确定教学内容和学时数提供了依据。在实际操作中,人才培养方案是由开课专业制订的,承担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任务的是测绘工程专业,两者往往不在同一个系所。教师在接受教学任务时,首先需要明确工程测量课程在开课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即明确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这就要与开课专业进行交流沟通,明确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确定开课专业对课程的要求,再根据上述要求确定课程的学时数、学分数。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需要设置3个教学环节即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课。通过与开课专业进行沟通,本课程理论课的学分数为1.5或2,实验课的学分数为0.5,实习课的学分数为1.5或2。
二、基于OBE理念的教学大纲的修订
工程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文章以《汽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课程为例,对工程类人才的能力需求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课程设计教学在工程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选题题目欠新颖、缺乏过程质量评价、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探索新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质量保证方法:包括建立详细的课程质量目标、采用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制定阶段性的过程监控措施以及创新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等。同时在教学方法上拟采用互动式选题,引入组别与组内同学的竞争机制提升学生参与度与主动性,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沟通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为车辆工程系学生的就业水平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工程能力;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实践
一、概述
工程实践能力是评价车辆工程系本科生对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衡量学生未来就业水平的关键指标。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体之一,上海理工大学近年来一直践行创建“精品本科”教学目标,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应用型本科技术人才。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同时也决定了高校对学生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1-3]。在车辆系本科教学中,除了专业基础课程外,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与否在很大程度了决定了学生的培养水平。在上海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中,有专门的12门专业实践课程,用以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的实践类课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课程设计工作中存的若干问题,从课程设计的题目、学生的参与状况、课程设计的教学形式和评分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规范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同时以课程《汽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为对象,通过对提出新的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前工程类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整体上来说,目前实践类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材料成型工程设计课程教学与实践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材料成型工程设计”课程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材料成型工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包括精选工程设计题目,紧密结合工程应用;加强CAD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项目驱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企业深度参与指导,健全考核评价机制。
关键词:“材料成型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CAD
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自2016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以来,针对我国工程类专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已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工程类专业参与并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极大地促进了工程类专业的教育改革[1-3]。但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而应该是专业发展新的起点和开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更重要的目的是促进工程类专业建设的持续改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2020年,笔者所在的西南石油大学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但在认证过程中,对照认证标准,很多课程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其中,“材料成型工程设计”课程是在学生完成通识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及大多数实践类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实践类课程,对于培养学生面对材料成型复杂工程问题,能够综合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以及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进行材料成型工程设计过程中,会涉及材料、机械、力学、电气、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若教师不能合理地安排任务、有效地进行组织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辅导,学生设计往往会流于形式和表面化,难以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因此,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结合不断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师素养,保障我国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该课程需要不断关注和持续改进的问题[4-5]。
一、“材料成型工程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材料成型工程设计”课程与实际工程应用的联系十分紧密,能够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设计开发、团队协作、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但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笔者所在的课程组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设计题目与工程应用结合不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