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人员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07:27:1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公安人员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安人员入党申请报告

敬爱的党组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我衷心地热爱党,她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最终目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有能力领导全国人民进一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党。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从学生年代开始,一串闪光的名字--江姐、刘胡兰、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教育。我发现她们以及身边许多深受我尊敬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我发现在最危急的关头总能听到一句话--共产党员跟我上。这确立了我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的决心。我把能参加这样伟大的党作为最大的光荣和自豪。

参加工作后,在组织和领导的关心和教育下,我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党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是工人阶级及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重要责任。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上,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并将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党员的行动上,要求广大党员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

党以马列主义、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思想是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的。公安人员入党申请书思想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的革命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受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的主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思想指引下,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建设实践证明,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走向繁荣富强。建国后,我国顺利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过曲折,但党用她自身的力量纠正了失误,使我国进入了一个更加伟大的历史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查看全文

最新公安人员入党转正报告

敬爱的党组织:

年8月,经党组织批准,我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按照党章第七条规定,今天我的预备期已满一年,现申请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下面我把入党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向党组织作如下汇报:

一、政治思想方面:一年来,我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和党史;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和政策法规。同时,经常听广播、看电视新闻、看书刊、报纸,时刻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和社会动态。坚定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了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增强了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思想上时刻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永远跟党走。

二、在工作方面:兢兢业业,踏实工作,虚心请教,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充分发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年来,我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辖区情况,并在成立农村警务室后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并真正的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了一遍”,在人民群众面前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及人民警察的形象,发扬了共产党员“一怕苦,二怕累”的精神。在案件办理上,我不惧艰辛,不怕苦、不怕累,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共主办刑事案件8起,治安案件17起,共打击违法犯罪人员30余人,为维护我辖区的治安秩序尽了一个人民警察及党产共员应尽的责任。

在安全保卫工作及治安防范上,我在我所管辖的警务区内积极采取治安巡逻、群众联防和布建治安耳目等,全面确保了辖区治安稳定及人民群众人身财产安全和不受违法犯罪的侵犯,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表扬。其次在办理户籍及接待群众时,我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第一位,把他们的冷暖挂在自己心上,切实的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能一次办好的事决不让群众走第二次”,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彼此加深了感情,融洽了警民关系,充分发挥了基层“窗口”的作用。

查看全文

科学设置我国党政机构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我认为选准参照物,尽快、科学、规范地健全和完善各级党和政府机构及人员编制并实行立法是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的根本保证。是根治腐败,确保社会稳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前提条件。因此,科学设置党政机构和人员编制并实行立法是当务之急。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科学设置党政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参照物问题

参照物,即标准参数。没有合理的参照物,就无法确定正确的目标要求,更无法探求正确的规律。科学设置我国党政机构和人员编制,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解决参照物的问题。

科学设置党政机构和人员编制,其参照物主要有机构层次、人员编制、职能和职位设置、公务员退休四大方面的内容。

⒈机构层次的参照物。参照我国古代和世界其它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机构设置,当前我国的机构层次设置是比较理想的、科学的,应在保持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州)、县(区)、乡(镇)五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规范为宜。我国古代大都采用了这种模式(只不过是名称不同)。我国是个多民族人口众的世界大国,在各个方面与其它国家存在着千差万别。按照这个机构层次既保持了当前机构层次的稳定性又适宜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⒉人员编制的参照物。在人员编制参照物的确定上,有人认为应以地域面积为标准(参照物);有人认为以经济发展指标为标准(参照物);也有人认为以人口多少为标准(参照物);还有人认为以地域面积、经济发展指标和人口多少三方面综合因素为标准(参照物)。但本人认为以地域面积,经济发展指标或以地域面积、经济发展指标和人口多少三方面综合因素为标准(参照物)都不科学、不严密、不适宜。其一,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做人的工作的管理者,其本质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要以人为标准;其二,如果按照地域面积,经济发展指标或按照地域面积、经济发展指标和人口多少三方面综合因素为标准来确定编制不易操作,变数大,没有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量很小,只有按照人口多少来确定编制,这样既有稳定性又有可操作性,比较科学合理。对于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实行预案。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浅谈协作机制在公安工作中的重要性

公安体制改革以来,责任区刑队走上了规范化、等级化轨道,派出所、警署的基础工作也得到了明显加强。但是责任区刑队和派出所、警署的整体意识不强,优势不能互补。要在提高公安工作案件侦查、线索查证的效率,就要建立和完善更具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协作运作机制。

1、建立多部门、跨部门协作机制的必要性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政府系统电子政务建设,通过与各部门、各地区的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现在我们国家有能力、也有基础建立起横向互联与纵向贯通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体系。纵向到底,涉及国家、省、市、县和基层,横向到边,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围绕着应急预案体系的实施,服务于应急机构的职能,真正实现多部门和各地方之间的协同应对。

为了实现公安人员工作办事的基本效率,其构成要素应满足“注重内容、讲求实效。要避免出现只重办事效率,而忽视工作人员的态度。”

一方面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智能库”(包括数据库、预案库、模型库和决策技术库),提供不同条件下突发事件的危险性分析,判断预警级别并快速预警;进而作为整个应急指挥决策的“控制台”,逐步落实应急预案,调整决策和救援措施等,实现科学决策和高效处置。

总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真正实现多部门和各地方之间的协同应对。而对于跨部门跨领域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市委市政府可以通过具备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功能的城市实施应急预案,进行科学预测、快速预警和决策指挥,实现统筹与协同应对。

查看全文

浅谈智能移动警务在公安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的公安机关也日益关注科技强警的目标进展。当前,国内广泛实施了金盾工程,“金盾工程”作为实施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载体全面启动,随着“金盾工程”的进行,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公安基础数据库所包含的驾驶员基本情况、被抢盗数量统计、指纹系统采集数据、逃犯库、重点人群、暂住人群、常住人群等诸多信息也在迅速完善。虽然公安机关的内网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增,但是当前的公安系统尚无法完全满足工作的需求,警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通常仅可利用手机、无线对讲机等工具和警务机构取得联系,并验证和查询相关信息。此类原始的工作方式未能与时俱进,故而民警们在工作中也需要可移动、便于操作和更先进的平台来确保任务的完成。

关键词:智能移动;公安工作;应用

21世纪以后,因为高科技犯罪日益成为犯罪的主流方式,故而公安人员面临的工作状况也日趋复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警务工作越来越需要依靠科学的思维来指导日常的工作,越来越需要科学的技术手段来服务人民群众、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2]。针对执法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和压力,以及使用了高科技手段的犯罪分子,公安人员亦应当努力增强现代化办案方式,并利用科技手段构建完善的安全信息系统,进而为国家的安定作出贡献,并使国民过上稳定的生活。怎样加快执法工作的效率,提升警察们开展工作的速度,成为了目前公安人员们面对的关键问题。在智能移动警务系统出现以后,警务人员可随时利用智能设备联系公安内部系统,同时亦可及时同公安信息网完成信息的共享,进而促进执法工作的智能化、移动化和信息化,有效加快民警人员的办事效率,也可充分对国民利益和我国的安全提供保障,进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1智能查询

因为智能移动警务系统本身具备全方位的信息库,故而该系统可提供智能查询的功能,警务工作者可利用系统输入关键词,并由系统智能分析、比对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最终给出查询结果,可从结果当中提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智能查询本身可针对事件、车辆和公民等对象进行查询,并且获得有意义的查阅结果[3]。

1.1人口智能查询

查看全文

独家原创:公安机关特殊警情处理的意见

1.0目的规范公安局处理特殊警情的程序(火警、火灾除外),提高对特殊警情的应急处理能力,维护辖区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秩序。

2.0适用范围适用于辖区范围内各类特殊警情处理。

3.0职责

3.1公安局主管负责指挥特殊警情的处理。

3.2公安局班组长负责落实公安局主管下达的命令,具体处理特殊警情。

4.0程序要点

查看全文

行政赔偿责任划分论文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行政职责是否承担行政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后,统一了对该类案件在受案问题上的认识。但如何划分行政不作为的赔偿责任,在目前审判实践中仍存争议。下面通过案例分析阐明笔者观点。

2002年3月2日早10点,山东某采油厂公安分局干警在巡视油区治安情况时,发现部分当地村民哄拾2号油井的落地油。鉴于该情况经常发生,公安人员遂边鸣笛边开车驱散、制止。但其中一人(薄某)仍我行我素,继续捡拾。公安人员遂将薄某连同捡拾的落地油袋一同带回分局,准备询问后作出处理。在经过薄某村庄时,薄某的亲属随车追赶。公安人员加大车速疾驶,薄某趁公安人员不备跳车,不慎头部触地死亡。薄某的亲属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该案审理中,合议庭对被告带薄某去公安机关途中没有尽到合理注意的管护义务,应对这种不作为引起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没有异议,但对被告是承担全部赔偿责任还是部分赔偿责任,以及在承担部分责任时如何确定赔偿的份额等问题产生了较大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公安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就不存在赔偿份额的划分。这是因为,公安机关承担的是行政赔偿责任而非民事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确立的是违法责任原则,只要违法行使职权造成损害的,就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公安机关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但薄某系自行跳车头部触地身亡,其本身也有过错,全部由公安机关承担赔偿责任于理于情都让社会难以接受,因而主张公安机关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第三种意见,即笔者观点,认为公安机关应承担行政赔偿责任,按国家赔偿法的赔偿标准计算,由公安机关承担全部责任的十分之三。其理由及相关理论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对行政不作为赔偿归责原则即行政赔偿归责原则的理解;二是行政不作为赔偿责任划分的依据。现就以上两个问题分述如下。

查看全文

上海市公民游行示威暂行条例

(1987年9月23日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1987年9月23日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依法行使游行、示威的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各级国家机关依法维护公民游行、示威的权利。

公民行使游行、示威权利,必须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三条凡要在本市城乡道路、公共场所和水上举行游行、示威的,必须到公安机关申报登记。

申报登记应由组织者持本人身份证件,于五日前到游行、示威地的区、县公安机关办理;跨区、县的到市公安机关办理。

查看全文

立功司法认定探究论文

内容摘要

我国的立功制度规定得比较简单。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作出了《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决了审判实践中存在的一些认识分歧。然而,实践的多样性意味着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我们经常总结。笔者在本文拟结合审判实践对立功的司法认定方面的若干疑难问题,从立功时间的认定,关于"协助"的理解,"重要线索"的认定,负有查禁犯罪活动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后立功的认定,帮助犯罪分子立功问题的处理,关于检举揭发同案犯立功的认定,犯罪单位立功的认定等方面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一、立功时间的认定

在立功的时间要件上,目前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分歧。

有的同志认为,立功的时间"始于犯罪预备终于刑罚执行完毕,但作为刑罚裁量情节的立功,通常在判决或裁定之前。"有的同志提出"立功时间始于犯罪预备阶段而终止于刑罚的确定阶段。"也有的同志认为,立功"是犯罪分子犯罪以后实施的揭发检举或协助司法机关缉捕其他犯罪分子的行为。犯罪以后,不仅包括判决生效前,也包括判决生效后,既可以发生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也可以发生在服刑期间。"更有同志指出,"立功行为发生于刑事诉讼阶段。刑事诉讼阶段指侦查、起诉、审判阶段……概言之,量刑情节意义的立功必须发生于犯罪分子开始被追诉以后,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这一阶段内。"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都存在有待商榷的问题。立功在刑法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立功,是指刑法第68条的规定,而广义的立功则除此之外还包括刑法第七十八条的立功。这是学者们在立功时间认定问题上发生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狭义的立功终止时间,当然应是在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前。在刑罚的执行期间出现的立功,则属于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的立功情形。目前分歧较大的主要表现在立功的开始时间认定方面。前两种观点认为立功始于犯罪预备阶段,无疑缩小了立功的范围,是不正确的。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过程中的一种犯罪形态。从而根据前两种观点,立功只存在于故意犯罪中。而在事实上,不仅故意犯罪可以成立立功,过失犯罪也完全可以发生立功的情况。可见,前两种观点把过失犯罪中的立功遗漏了。此外,第一种关于终止时间为判决或裁定之前的看法,排斥了判决或裁定作出后生效前期间(如死刑复核)发生立功的可能性,不利于调动犯罪分子的立功积极性,也不符合立法精神。那种认为在犯罪分子犯罪以后就可以成立立功的观点,如果付诸实践无疑会使刑法设立的自首制度失去意义。立功和自首在从宽处罚方面基本上是相同的,懂法的犯罪分子犯罪以后完全可以基于该理由,在检举揭发他人的犯罪的同时继续进行新的犯罪活动,由于具有立功表现,所以即使不去投案自首,他也不会在将来被抓获归案后因此而失去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从而逃避了应受到的惩罚。第四种观点也是不合适的。"追诉"一词并没有一个容易掌握的准确含义。犯罪分子被追诉,是指公安机关在案件发生后立案侦查时间,还是将犯罪分子列为犯罪嫌疑人的时间,还是开始对犯罪分子采取强制措施之时,抑或是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之时?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因而也不可取。

查看全文

刑事科学技术建设论文

一、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认识不足,意识缺失

在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得不到快速的发展与进步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相关领导对提高公安机关整体的刑事科学技术的认识不足,不能从制度上和政策上进行系统的规定,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刑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降低了公安机关的打击犯罪能力与执法水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刑事科学技术发展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之一。

(二)技术队伍不稳定

由于公安机关工作的特殊性,在实际的工作之中经常涉及到人员调动等情况,这就造成了技术队伍不稳定,总是出现调动等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公安机关针对刑事科学技术没有一套完整的奖惩措施,这就造成了技术人员在工作之中缺乏相应的积极性,不能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这也是影响我国刑事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抑制因素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犯罪手段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的比例在逐年上升,但是我国公安机关的技术队员队伍却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这对于现代社会稳定,提高我国公安机关整体办案水平的一大障碍。

(三)人员不足,工作量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