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道德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03:35:2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个体道德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个体道德

探索领导干部个体道德修养的渠道

摘要:基于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本文对领导干部个体道德修养的途径、方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领导干部个体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启迪。

关键词:领导干部道德修养

所谓领导干部个体的道德修养,是指领导干部个体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方面,自觉地按照领导干部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活动。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公共活动的组织者、公共关系的协调者、公共事业的管理者,领导干部自身的道德品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不仅具有鲜明的示范性以及导向性,而且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成效。而在领导干部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道德修养作为个体道德活动的一种最高形式,在提高领导干部个体道德品质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参加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社会实践是领导干部个体进行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领导干部个体道德修养为什么要同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呢?这是因为:第一,道德本身就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或实践精神,人的道德品质本身就是人的行为积累凝结而成的。只有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实践中,领导干部个体才有可能比较清楚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也只有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实践中才能矫正自己的认识,矫正自己的评价,从而获得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同时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社会实践中,领导干部个体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立场、观点、感情以及思维方式,从而达到道德修养的目的。事实上,领导干部个体就是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实践中认识自己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形成义务观念、道德良心和价值目标的,也是在履行义务的社会实践中,使自己的道德品质得到改造和改变的。第二,领导干部个体在“读书静坐”、“闭门思过”等“向内用功夫”的过程中获得的“道德心灵之花”,不仅只有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实践中才能结出客观的道德之果,而且也只有在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实践中才能获得检验、确证和进一步完善。

那么,如何将领导干部个体的道德修养与进步的、革命的、先进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呢?我们认为,以下几点是领导干部个体务必要做到的:

查看全文

剖析高校生社会道德个体化选择因素

摘要: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的接受、转化与践行,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个体需要和个体经验的影响,同时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教师采取的德育方式及学校、社会客观环境等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接受与践行社会道德有较大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选择性要素

社会道德要求是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查看全文

社会道德个体化的选择要素思考

摘要: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的接受、转化与践行,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个体需要和个体经验的影响,同时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教师采取的德育方式及学校、社会客观环境等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接受与践行社会道德有较大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选择性要素

社会道德要求是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查看全文

透视个体道德选择的意蕴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多样化,个体主体性的凸显,选择范围不断扩展,个体道德选择在当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个体道德选择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疏理,即:从不同学科视角个体的含义表征了个体的特征,然后突出探讨了个体道德选择的意蕴:

[论文关键词]个体选择道德选择

人们生活在现实和理想的双重世界里,无论何时何地,个体都面临着多种选择,道德选择是个体拥有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个体价值的实现和人生幸福是通过不断的道德选择来确证的。那么,个体到底是怎样进行道德选择的?如何通过个体的道德选择,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我们又怎样把符合道德选择规律的理念应用到道德教育中去,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这些问题是当代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要对个体、道德选择等基本概念的意蕴作纵横二纬度的考察,对个体道德选择进行基本理论的疏理。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论述个人正义时,阐明了个体的构成。他认为:同城邦中有三个阶层一样,个体心灵中有三个部分:理智、激情和欲望。城邦之所以是正义的,是因为每个个体都各行其是、各安其分;个体的正义就是在个体的心灵中各司其职,和谐共存,非义就是心灵三部分争斗不和,相互干涉和彼此优越。

精神分析学派对人的心理、人格和行为等问题进行了独特的微观探讨,为个体道德的深入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灵包含三个基本领域: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即潜意识,又称“伊底”,是人格的基层领域,“本能是它精力的源泉;‘无组织无统一意志’是它存在的本质,无时间观念是它存在的特征;追求本能满足和快乐感受是它唯一的目的”。本我所表现的人格部分完全是情绪的、冲动的、非理性的。自我既是本我的一部分并依赖于本我,又超出了本我,处于本我与外界之间以保护本我,“自我是人格心理的继发过程,它由心理发展到知觉,然后进至记忆、思维、语言和行动”。其主要功能是将人格之内在心理与外在现实相结合,它活动的基本方针是唯实原则。超我是人性和人格中高级的道德层次,“超我是一种心理的超越过程,其基本内容是人格的‘自我理想与良心’;其基本作用是‘限制或禁止’;其基本表现形式是理性和道德;而其所趋向的目标既非个人内在心理世界也非人的内外统一的现实世界,而是非个人的外在超越的理想世界”。精神分析学派给我们认识个体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心理学资源,对个体的无意识领域及其非理性领域都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在伦理学上,个体是与集体相对的概念,在胡塞尔那里个体是作为超验自我学意识存在的,因此,个体“在纯粹的或超验的意识领域,呈现出由‘自我’(ego)一‘我思’(cogito)一‘我思对象’的构成性(动态)图景;或者是‘自我’(ego)一‘意识作用’(noesis)一‘意识对象’(noema)的三步结构。”关于自我存在和主体性理论得到了具体的展开形成了完整的个体性理论和人格理论的是号称新托玛斯主义旗帜的马里坦,在马里坦那里,“个人”(person)、“个体”(indevidua1)和“人格”(personality)等概念得到了解析,他认为:…个人’是一个本体论存在意义上的概念,它的实质是单个人的人格或‘人格实体’。‘个体’则是相对于社会或团体而言的,它表明个人作为某一团体成员的身份,亦即作为‘社会实体’(socialbody)的身份。个人的人格本质在于其精神存在,个体性的根基则在于物质。”

心理学上的个体:在心理学上,个体就是指人格或人性,人格和人性是作为同义词来对待的。张春兴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个体的性格,系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由逐渐发展的心理特征所构成;而其心理特征表现于行为时,则具有相当的统合性和持久性。”

查看全文

执政党个体道德分析论文

一、执政党个体道德的理性解构

对于执政党、执政主体而言,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在长期的反复的公共行政管理中,执政主体将公共行政的法律责任与政治责任不断内化成一种道德意识.在行为的冲突与选择过程中,公共行政管理所特有的道德要求逐渐深入并最终占有其心灵,成为其特有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从而可以自觉地按照公共行政特有的道德律令自由地做出选择与行动。帕森斯强调:“社会成员之所以服从政治统治者的命令,是因为这些命令以社会最高的伦理价值观为依据的。”李普塞特认为,“任何政治系统,若具有能力形成并维护一种使其成员确信现行政治制度对于该社会最为恰当的信念.即具有统治的合法性。”公共行政管理的行为规范只有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仰、支持和忠诚,无论执政党、政府,还是行政人员都必须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说,“所有的公共行政必须依赖蕴含在构成我们国家基石的授权文献之中的道德真理,并受这种道德真理的指引。”道德是公共权力机构与公职人员基于其公共权力行使所应当承担的义务,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公共权力组织,如果不在道德上发挥榜样的作用,必然导致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致使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政府与公职人员受人民之托.行使公共权力,应该遵循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遵守特有的职业道德,以自身的道德风范教化社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历史决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提升自身道德意识,加强道德素质养成。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行和知识才能是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力量,执政党个体的道德素质和言谈举止关系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华民族要想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思想文化道德的建设,全面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党必须要想方设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道德影响力,树立光辉的道德形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执政党个体道德的人格载体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是政党活动和政党行为的主体是执政党价值、制度的实际承载物,执政党的道德水平归根到底是看党员的道德素质状况。执政党个体道德修养的人格载体包括为民、忠诚、廉洁、仁爱等,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必须遵守上述基本道德要求。

1.为民。罗尔斯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理性的合作体系,互惠原则是社会合作的基本原则。国家权力作为保障社会合作的工具.应该由公民所平等拥有、为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服务。执政党在政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现代公共行政中党员必备的基本信念。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服务人民,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终身,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要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当自身利益与人民利益相冲突时,要努力谋取人民利益,必要时还要牺牲自身利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切实体现爱民、富民、为民意识,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统一,才能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引领人民建成和谐社会这一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查看全文

个体道德需要培养的途径探索

摘要:道德需要的个体发生离不开教育培养这个重要环节。个体道德需要培养的具体途径主要有:“注错习俗”;制度支持;教育灌输;道德自律。

关键词:个体道德需要“注错习俗”制度支持教育灌输道德自律

道德需要的个体发生是通过道德内化来实现的,而道德内化则离不开教育培养这个重要环节,离开了教育培养,要实现道德内化,那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需要个体发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教育培养,使外在的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需要,成为其内心所敬重的道德法则的过程。

一、“注错习俗”

“注错习俗”是荀子所主张的“化性起伪”之方。荀子说:“可以为尧舜,可以为桀跖,可以为工匠,可以为农贾,在势注错习俗之所积耳。”[1]所谓“注错习俗”,实际上就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习俗。在荀子看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2]为尧舜,为桀跖,“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即是由于个体所处的不同生活环境和习俗长期磨练而造成的。荀子的这一思想是很有道理的。“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3]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环境而存在,环境对个体道德需要的形成和发展总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物,总是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因而必须与他人交往、共处,也能够与他人沟通、交流,吸纳和接受外来的道德信息,产生相应的道德需要。所以,要培养个体的道德需要,就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创建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

道德环境是由多种多样的因素组成的,但不管如何,社会舆论是贯穿于道德环境中的、对个体道德需要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所谓社会舆论,是指一定社会群体通过思想或观点的某种总合而表现出来的对某一社会现象、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所持的态度。它具体表现为众人的议论,即众人对某一社会现象、个人思想和行为的赞扬和谴责。社会舆论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广泛性。即是说只要是人,不可避免地总要受到一定的社会舆论的制约和影响,这是由人的社会本性所决定的。二是外在强制性,即通常所说的“舆论的压力”。俗话所说的“人言可畏”、“众口所毁,虽金石可销也”,就是讲的这个意思。[4]社会舆论的这两个特点决定了它是影响个体道德需要的强大力量。它一经形成,往往就成为人们关于某一事件或问题的言论和行为的不成文的准则或规范,对个人的言论和行为具有一种无形的控制力和约束力,阻止与舆论不一致的个人言行的发生;对个人具有一种心理上的压力作用,使个人的言行与舆论所代表的公众意见保持一致。社会舆论有正确、先进和落后、错误之分。前者对人的言行的控制和指导作用是积极的,后者则是消极的。因此,要优化道德环境,就要注重良好的、健康的社会舆论的营造。

查看全文

执政党个体道德分析论文

一、执政党个体道德的理性解构

对于执政党、执政主体而言,道德修养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在长期的反复的公共行政管理中,执政主体将公共行政的法律责任与政治责任不断内化成一种道德意识.在行为的冲突与选择过程中,公共行政管理所特有的道德要求逐渐深入并最终占有其心灵,成为其特有的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从而可以自觉地按照公共行政特有的道德律令自由地做出选择与行动。帕森斯强调:“社会成员之所以服从政治统治者的命令,是因为这些命令以社会最高的伦理价值观为依据的。”李普塞特认为,“任何政治系统,若具有能力形成并维护一种使其成员确信现行政治制度对于该社会最为恰当的信念.即具有统治的合法性。”公共行政管理的行为规范只有符合社会公众的普遍利益,才能赢得社会公众的广泛信仰、支持和忠诚,无论执政党、政府,还是行政人员都必须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正如弗雷德里克森所说,“所有的公共行政必须依赖蕴含在构成我们国家基石的授权文献之中的道德真理,并受这种道德真理的指引。”道德是公共权力机构与公职人员基于其公共权力行使所应当承担的义务,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个公共权力组织,如果不在道德上发挥榜样的作用,必然导致整个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致使社会秩序受到严重破坏。政府与公职人员受人民之托.行使公共权力,应该遵循普遍的社会道德规范、遵守特有的职业道德,以自身的道德风范教化社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历史决定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提升自身道德意识,加强道德素质养成。党员、干部的道德情操、人格品行和知识才能是一种最直接、最生动的力量,执政党个体的道德素质和言谈举止关系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甚至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华民族要想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强思想文化道德的建设,全面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党必须要想方设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道德影响力,树立光辉的道德形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执政党个体道德的人格载体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是政党活动和政党行为的主体是执政党价值、制度的实际承载物,执政党的道德水平归根到底是看党员的道德素质状况。执政党个体道德修养的人格载体包括为民、忠诚、廉洁、仁爱等,党要提高执政能力,广大党员必须遵守上述基本道德要求。

1.为民。罗尔斯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理性的合作体系,互惠原则是社会合作的基本原则。国家权力作为保障社会合作的工具.应该由公民所平等拥有、为公民的平等权利所服务。执政党在政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现代公共行政中党员必备的基本信念。马克思指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敌对,互相冲突,一种利益必定消灭另一种利益: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服务人民,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终身,这是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邓小平曾经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义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要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当自身利益与人民利益相冲突时,要努力谋取人民利益,必要时还要牺牲自身利益。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理念,切实体现爱民、富民、为民意识,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统一,才能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引领人民建成和谐社会这一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查看全文

道德建设实现个体内化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道德作用的机制;道德建设的关键;道德建设的途径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方面、道德是靠舆论、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处于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起作用的形式是人们有意识地、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上升到无意识的、不自觉层次的道德规范起作用的形式是人们由衷地、心甘情愿地按照该道德规范来行事、确立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使人们认识、理解道德规范体系、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形成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力、加强宣传、发扬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观念等,具体请详见。

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方面,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必须认识到,如果只讲物质利益,只讲金钱,不讲理想,不讲道德,人们就会失去共同的奋斗目标。”我们看到,虽然道德建设受到了极大关注,但是效果却甚微。原因何在呢?这正是本文试图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道德作用的机制

众所周知,道德是靠舆论、信念来维系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它不同于法律,法律虽然也是一种社会规范,但法律是靠强制措施来维持的,一旦有人违法,那他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道德则不同,它靠社会舆论和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即使有人违反了道德,他也不会受到强制性的制裁,至多会被社会舆论指责和批评。当然,舆论的压力有时也是残酷的。这里根据不同的道德意识层次,我们把道德起作用的机制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处于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起作用的形式是人们有意识地、自觉地履行道德规范。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它自己的道德规范,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是人们意识到了该道德规范是社会向他提出的要求,自己应该遵守,并且意识到如果违反了这种道德规范,自己将会受到整个社会的谴责。但是他对这种道德规范还没有很深的情感,没有形成由衷地来按照这种道德规范行事的要求。也就是说,道德规范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形成心理品质和道德人格。现阶段对于许多人来说,集体主义道德规范就是处于这个层次的道德规范。道德规范起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通过将道德规范变为人们的意识观念,然后再由意识观念控制人的行为。自觉的道德规范就是社会道德规范已经变成了人们的意识观念,但是这种意识观念还是浅层次的,比较外在的,如果人们不谨小慎微、不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那人们很有可能会不自觉地违反该道德规范。自觉层次道德规范的保障机制主要就是社会舆论,一想到社会舆论的压力人们就会自觉地按照规范来行事,不敢做违反道德的事。

第二、上升到无意识的、不自觉层次的道德规范起作用的形式是人们由衷地、心甘情愿地按照该道德规范来行事。不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是人们对这种道德规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并且将这种道德规范深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道德人格,使之成为自己心理世界的一部分。这个层次是自觉层次的道德意识的深化和升华,此时道德主体不用谨小慎微就可以按照规范来行事,处在这种道德意识下的道德行为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起作用的机制主要是靠道德良心的对道德主体的控制。如果道德主体不按照道德规范来行事的话,那他就感到内疚、不自在、不踏实、自己是猥琐小人。非做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自己才感到心安理得,“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慎独”层次的道德行为,不用社会舆论作保障,道德主体也能按照道德规范来行事。

查看全文

高校学生社会道德个体化探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学生;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选择性要素

论文摘要: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的接受、转化与践行,受到个体认知水平、个体需要和个体经验的影响,同时社会道德要求的内容、教师采取的德育方式及学校、社会客观环境等因素,也对大学生的接受与践行社会道德有较大的影响。了解这些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助于推动高校学生的社会道德个体化。

社会道德要求是思想政治品德的重要内容,实现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性的主要对象。强调,“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是指个体通过各种积极的形式对先于自己存在的道德资源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代的需要,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以求将主体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其中”。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并转化为个体意识。这种转化不仅使大学生真正地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道德要求,而且使大学生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对外界输人的各种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决不是被动适应和接纳社会道德要求的客体,而且同时是一个积极主动创造和选择道德的主体”。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因素,既有个体主观因素,又有外部客观因素。

一、影响大学生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

实现社会道德个体化,首先需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但归根结底要通过大学生自身思想的矛盾运动才能实现教育目的。因为,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施教,而是能动地接受。在社会道德要求个体化过程中,影响大学生理解、接受社会道德要求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个体的认知水平、个体的道德需要和个人经验等。

查看全文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大学生“能力”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然包括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践履能力等道德能力的发展,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和提升其个体道德能力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发展需要和谐与发展的社会关系,而和谐与发展的社会关系则需要大学生具备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能力。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认识能力,增强道德判断能力,提升道德践履能力,使大学生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其“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使大学生在高度和谐与发展的社会关系中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自己,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和谐校园主要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和谐。大学生作为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创建的重要主体,其个体道德能力的缺失,必然会对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如,由于大学生公德意识淡漠,公共场所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造成高校校园环境不和谐;个别大学生不守公共秩序,在寝室从事打电话、唱歌等影响其他同学休息的行为导致其人际关系不和谐,也影响高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构建。同时,从根本意义上讲,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就是要造就和谐的个体,就是要使大学生有健全的道德人格,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完备的个体道德能力,使其能够合理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个人生活的和谐。因此,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必备条件与内在要求。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追求和谐价值为指向,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和谐心理、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精神文化。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而且还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讲是人的和谐,即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故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关键就是要注重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培育人们的和谐文化精神,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这种和谐文化精神培育的重要内涵。和谐文化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社会文化的和谐离不开人的道德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精神风貌、道德状况关系着整个社会风尚的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能力水平,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通过大学生道德素养与道德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对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形成辐射与影响,促使全社会形成昂扬向上、文明和谐的精神文化氛围,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

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的可能性

(一)理论可能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它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传统习惯和教育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关系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正处于全面转型期,整个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道德风貌也发生了变化,总体上来讲,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在进步、提高,大学生的个体道德能力也在提升。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有不道德事件发生,大学校园也存在道德行为失范、个体道德能力缺失的现象,这说明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仍需要加强。同时,马克思主义也认为,道德是人的需要的产物,人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利益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为道德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和基础;精神需要尤其是人对道德的需要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是人之为人的根据。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精英群体,他们自身存在着对高尚道德的需要与渴求,大学生个体道德能力建设也正是对大学生这种精神需要的满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