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起征点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03:17: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个税起征点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公共政策对个税起征点的影响
一、从公共政策目标实现情况看个税起征点的调整
公共政策在进行方案规划时应满足基本的公共政策目标——公平、效率、自由、安全。所谓公平即机会均等、贡献标准和需求标准。效率有两个标准: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跟进,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帕累托跟进是指不使一个人的状况变坏而是至少一个人情况变好。自由指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安全即满足生理生存的最低需求。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一定程度上满足以上标准,但存在一些弊端。首先从公平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物价不断上涨,提高个税起征点十分必要,从消费需求角度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这是由于工资薪金收入是按月收入采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征税,费用扣除标准变动使不同收入者所对应的纳税级距发生移动,其所对应的税率随之而变,负担率由此发生变化。换言之,由于费用扣除额的调整变化,较高级别纳税人中在原级距点附近也有部分纳税人税级降低,结果是起征点的提高幅度对高收入者税级移动的影响较少,对中低工薪收入的影响较大。但另一方面,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并不能真正的实现公平。第一,目前的个税征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是否合适。由于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所谓的南北差异、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差异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将全国的平均水平作为征税的指标显然有失公平。第二,受传统思维和模式的影响,包括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很多事务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事实上部分分担了本应由国家承担的社会保障职能等责任。而我们的个税制度却尚未考虑家庭因素。其次,从效率的角度看,提高个税起征点符合帕累托跟进,没有使高收入者遭到实际的损失而是相对的低收入者减少缴纳税收状况变好。但是,实际上个税起征点提高并不能使纳税人的状况变好多少,从2001到2010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仅占全国税收总额的6%到7%之间,如果以政府的实际收入为基数这个比例就更低了。所以纳税人所能得到的实惠其实非常少。就全社会的状况而言,纳税人的概念及公民的纳税意识是伴随着个人所得税的普及出现的。最后,从自由和安全的角度来看,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原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数额的绝对值前后影响不大,而且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物价上涨的因素,起征点的提高并不能真正地给人民带来很大的实惠。
二、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使人民得到实惠,针对此,建议个人所得税进行改革,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的利益。1.建立多元化的个税起征体系,避免一刀切。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个税起征点。可允许在北上东等经济发达城市或地区,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做适当调整,从而形成适当多元化的个税起征体系。2.尽快施行个税征收指数化,将个税起征点与收入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挂钩,按照消费物价指数的涨落,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使用税率和纳税扣除额,实行不同年度浮动的个税起征点制度,从而保护低收入者利益,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困难群体的负担,实现税负公平。3.以家庭为单位按照年度征收。这是因为在我国,包括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很多事务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4.个人所得税应当设置更多减免条款。比如家庭购买房屋、进行装修等大宗消费就应当获得税收减免。有利于促进消费,增强经济市场活力。
作者:崔倩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公共科目申论笔试试卷答案解读
作答要求
第一题给定资料(9)提到“一揽子个税改革方案”,请对这个方案加以简要解说。限200字以内作答。(15分)
第二题给定资料涉及对是否应该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请梳理给定资料,加以分析综合,分别列出两种意见各自的理由。要求全面周到,准确无误,条理清楚,言简意赅。限400字以内作答。(25分)
第三题针对提高个税起征点与地方财政之间的矛盾,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自定观点,作到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不得照抄给定资料的文字拼凑成文。限900~1100字之间。(60分)
第一题给定资料(9)提到“一揽子个税改革方案”,请对这个方案加以简要解说。限200字以内作答。(15分)
答案(202字)
个税免征居民消费论文
1我国个税起征点的演进
个税自1799年诞生于英国以来,逐渐发展为世界各个国家的主体税种,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1980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税法》正式颁布,同时,个税起征点定为800元。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工资的提高,2005年国家将起征点提升至1600元,2007年起征点更是提升至2000元,2011年9月,我国个税起征点再次提升至前所未有的3500元,个税起征点在短短几年间即实现了三级跳。从国家对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来看,主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以城镇居民收支水平为基础,兼顾地区性差异;二是起征点的确定与城镇居民住房、教育等相结合,最大限度保证对居民的生活无重大影响,至少不是负影响;三是起征点的几次提高也是为了促进居民的消费水平,中国居民不像美国居民等发达国家超前消费,与之相反,中国公民收入多用于储蓄,随着起征点的提高,将会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2个税起征点提高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关系
个税起征点的提高自然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收入或者说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时,其消费也会随之增加。那么我们这里先定义一个机会收入,机会收入完全是因为个税起征点调整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不包括因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机会收入是指个税起征点调整后居民的应纳税额和起征点未调整时的应纳税额之间的差额。我国历次的个税起征点调整都是针对工资薪金收入扣除相关合理费用后的调整。同时在2011年个税起征点的调整过程中将9级超额累进税率变为7级超额累进税率,这使得不同收入者纳税所对应的纳税级距也发生了变化。我们以级距点为例进行分析,原先的3500元在调整后不再征收个税,即相应的机会收入为125元,这完全是由于个税起征点调整后产生的居民机会收入。同理可得在8000元、9000元、10000元这三个级距点机会收入会达到峰值的480元,之后逐渐降低,到达38600元时,机会收入变为0,之后机会收入开始为负。居民的收入与机会收入之间大致呈“倒U形”关系,即低收入阶层的机会收入也比较少,达到8000~10000元的中等收入阶层,机会收入达到了峰值,之后在高收入阶层中,逐渐变为0,并开始逐渐变为负数,这个时候,国家对于贫富差距的调整政策显现出来,收入越多,所征收的税也越多。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也大致呈“倒U形”的关系,即中等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而处于两边的低收入和高收入阶层边际倾向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于高收入阶层消费倾向趋于饱和,机会收入的增加和减少对于他们的影响不大,所以他们的边际倾向变化幅度不大。与此相同,对于低收入家庭,虽然个税起征点的调整使得他们的机会收入增加,但是这些还不足以使他们有较大的消费倾向,也只能产生有限的幅度变化。
3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影响上海市居民消费
3.1个税免征额调整影响上海市居民消费水平(绝对数量上)
公务员笔试申论真题试题解析
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题材,涉及财税领域的专门知识,有一定专业性,作文题分值比重大,难度相对较高
2014年湖南申论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题材,涉及财税领域的专门知识,有一定专业性,作文题分值比重极大,难度相对较高。
作答要求
第一题给定资料(9)提到“一揽子个税改革方案”,请对这个方案加以简要解说。限200字以内作答。(15分)
第二题给定资料涉及对是否应该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问题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请梳理给定资料,加以分析综合,分别列出两种意见各自的理由。要求全面周到,准确无误,条理清楚,言简意赅。限400字以内作答。(25分)
第三题针对提高个税起征点与地方财政之间的矛盾,发表你自己的看法,写成一篇议论文。要求:自拟标题,自定观点,作到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见解深刻,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顺畅,书写工整。不得照抄给定资料的文字拼凑成文。限900~1100字之间。(60分)
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有所提高,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等相继建言改革提高个税起征点,达到降税减负目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准。各种呼声,将提高个税起征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制定个税改革方案?为了适应个税体制改革,就应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优化税率结构,完善税前扣除,规范和强化税基,加强税收征管,充分发挥个税的调节作用。如何完善方案的制定,笔者进行计算分析探究,考虑各因素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仅供制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提议改革个税起征点,把起征点从3500元上调至10000元。全国工商联提议将个税起征点上调至7000元,同时建议降低个税最高边际税率,从3%~45%降至3%~30%以下。致公党中央、农工党中央也提议,以家庭为单位计征个税。对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已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会见记者并回答提问时:个税起征点会提高至多少?总理表示:我们会抓紧启动,按法律程序办理。如何制定个税改革方案?为适应个税改革体制,就应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优化税率结构,完善税前扣除,规范和强化税基,加强税收征管,充分发挥个税的调节作用。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探讨:
一、提高起征点,应考虑居民生活成本及国家财力
起征点的设定,首先在考虑居民生活成本及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提高,毕竟提高个税起征点,是关乎每个居民切身利益,不仅考虑维持居民最低生活水平、还要考虑各地财力、收入水平以及居民承受能力的差异。其次个税起征点是否合理性,还应考虑个税的两大基本职能,即增加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个税主要针对工资薪金收入的,其收入占我国总体税收收入的比例不高,适度提高起征点对财政收入影响并不大,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二、提高起征点,促个税税制体系的变革
个税改革亟待“劫富济贫”
每个月工资单上的扣税数额,渐渐成为工薪阶层拿到工资后最关注的栏目。
在XX某国营企业上班的朱小姐每月拿到手的工资3000元左右,平均每月扣税数额在200至300元不等,所扣税额占她实际收入的10%左右。
毫无疑问,朱小姐所在的企业照章纳税,
并没有多克扣她一分钱,但税款的多少,已经让朱小姐十分敏感了。
类似朱小姐这样的中等收入人群,已经成为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来源,然而,他们只是工薪阶层。
国家税务总局4日11日公布,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共完成1907亿元,同比增长34%,增收484亿元。4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在未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情况下,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工薪收入为2160元,同比增长8.4%。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资料显示,个人所得税已经成为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增长最快的税种,平均增幅高达48%。目前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已成为第四大税种。其中,来源于工资、薪金的税收占41%,利息、股利、红利、财产租赁等资本所得为35%。而在XX、XX、深圳、厦门等城市,工资薪金税收占总额的比例超过60%。个人所得税税制的改革,不由得普通人不关注。
个税起征修改论文
论文关键词:起征点经济法个税公平效率
论文摘要:从今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800元提升到1600元。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和热切的讨论,然而新的个税起征点仍然是秉持全国一致的做法,在公平的方面是有许多欠缺的。此次立法因而让人感觉仍是未能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发展问题压倒一切的今天,如何用经济法的理论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显然格外有意义。
一、引言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①个税征收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划一条新的免税线是否能达到预期立法目的?个人所得税是以个人所得为征税对象,并由获取所得的个人缴纳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是各国开征比较普遍的税种,基于它可以有效增加财政收入,调节劳动者间的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最终实现,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但中国的所得税法,全文仅仅14条,粗糙且可操作性性差,原来的800元的扣除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状况,难以体现公平。修订个人所得税法之前的立法听证被社会各界炒的沸沸扬扬,最终人大采纳1600元作为新的扣除标准。争议的背后留给我们众多有关经济立法的理念思考。如何用经济法理论研究这一问题就是本文探讨的核心。
二、经济法的原则
经济法,是调整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关系的经济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立法必须符合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并对经济规律作用的程度、范围和后果依据一定的条件加以利用和限制,通过立法创造条件实现客观规律的要求。②税收是现代社会经济生活及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税法也就相应的成为经济法类中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一门。经济法的原则之一在于平衡协调—平衡各种关系,协调各种利益,之二在于扶弱抑强,当然这在于阶层的判断而非个案的分析。从个税起征点的调高这一事例我们就能看到经济法的作用印记。
两会个税改革的报告
敬爱的党支部:
今年两会上。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后的个税起征点可望从目前的元提高至3000元,国务院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并决定该草案经进一步修改后。且现行的九级税率也可能作出相应调整,减少税率档次扩大级差,从而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
个税改革可以使中低收入群体将受益。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减少社会贫富差别。众所周知。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与企业倾斜的现象日趋严重,居民收入占比偏低。国多年来税收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长,也高于中低收入人群收入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当前,对个人收入起调节作用的个税改革也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个税起征点提高后,更多中低收入群体将被纳入免税范围,有利于为中低收入者降低税负。总理日前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指出:这条措施进去以后,会使整个中低收入的工薪阶层受益,无论是工人还是干部,以为是最直接也是最简便的方法。这是政府今年给老百姓办的第一件实事。
当前大幅度地提高个税免征额也有利于抚慰消费拉动内需。尽管目前工薪族所纳个税占个税总收入的比例较大。有可能会使工薪族因少纳税而致财政减收,大幅度提高工薪所得个税免征额。但也应该看到工薪阶层的税负减轻了消费能力就会随之增强,工业品、农产品市场需求就会相对旺盛,这反过来又会抚慰工农业生产,一些生产和销售企业就会因此而创造更多的税收,最终将会弥补、甚至逾越因个税免征额上调而带来的减收。
不久的将来。届时我也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纳税人”因此,就要着手开始找工作的事宜。个税改革与我之间也是密切相关。随着改革开放水平的逐步加深,中国的整体实力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此次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标明了政府让利于民,藏富于民的决心。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无论是大会发言还是小组讨论,民生问题”代表委员们谈论最多的主题,也一直强调,要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代表委员谈物价,话民生,聊幸福,无不希望政府能够给老百姓以实惠。而要想老百姓幸福,首先就得让利于民,真金白银,不打折扣。虽然发展过程中,正在或者即将面临无数大大小小的困难,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始终把人民冷暖幸福装在心间的政府,相信,一切困难都是纸老虎。
通过学习此次两会。更坚定了努力向党组织靠拢、争取早日入党的决心。身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看到党坚持执政为民的决心和能力。不只要学好本专业,还应该花更多的精力了解国家大事,更要始终坚定不移的学习党的规章政策,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谈国内个人税收管理改革
摘要:2009年,在财政部公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中透露,2008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为3697亿元,其中工薪阶层贡献1849亿元,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为50%左右。报告同时指出,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消费支出、市场物价水平等变化情况,今后个税起征点还将适时作出调整。上述报告引起社会舆论及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人们对于个税改革充满期待,同时也不乏中肯的批评与合理的质疑。试问未来逐渐改革后工薪族成个税“主力军”的地位就不容动摇了吗?
关键词:改革;个人所得税;工薪族;主力军
在财政部公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中可以看出工薪阶层对个税贡献率已占到50%左右。2008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为3697亿元,而1994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才72.67亿元,14年时间增长了50倍。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重写!不要抓住什么“工薪阶层”不放)
让工薪阶层成为个个税缴纳长期来的“主力军”的局面,是与个税征管的“视角”脱离不了关系的。我们的个税征管,现行的个税政策让工薪层当主力,真的是惠富损穷。例如我国演艺界、科技、教育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收入远远超过纳税起点,有不少却远远躲在税务机关的管理之外;一些名人偷税、漏税的能力非常强大,偷税、漏税行为屡屡得逞,他们宁愿受人诟病、甚至不惜坐牢,也不肯规规矩矩纳税。某些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偷税者的“皮太厚”,造成无法计算的个人所得税流失。个税征管的“视角”不是将眼睛投向富人收入的“灰色地带”,而是紧盯在工薪阶层的工资上;不是将眼睛投向富人们惯用的诸如“个人开支与公司经营成本打统账”等偷漏税行为上,而是将堵漏增收圈定在工薪阶层的工资袋上,于是造成了工薪阶层力挺个税“半壁江山”的尴尬局面。
然而工薪族的贡献占据了个人所得税“半壁江山”是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现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状态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开始建立,对我国税制的丰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缺陷。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因其先天的缺陷,征管难度大,效率偏低。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分类所得税制,个人收入按11大项所得采用十种税率,按月或按次征收,或按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方式征收,这种税制模式在个人收入形式单一,收入项目少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个人所得税开征的目的。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新行业不断出现,收入形式和种类正愈来愈多元化,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收入结构日趋复杂,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漏洞和问题。很多条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存在有很大的不适应,虽然经过几次调整修订,至今人们仍然对其中一些条款争论不休。因为无论从社会担当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工薪阶层都不该充当个税的“主力军”。改变这一现实问题当然这不仅需要个税征收产生制度性变革,还需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法律的跟进。个税作为收入调节杠杆,如此失衡,结合2009年的“我国贫富悬殊不断加大,收入差距达12.66:1”的数据来看,个税改革作为以公平为目标的第二次分配方式最有效的调节器,须得赶快出手制衡,而不是“还将适时作出调整”的模糊表态,让人遗憾的是,在一些专家“若提高起征点,高收入者会多受惠”观点的主导下,个税起征点还是维持在2000元,且短时间内难有大的提高。现在的状态下无论个税如何改革,视乎都难以触及富人的“神经”。
浅析个人税务制度改革
摘要:2009年,在财政部公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中透露,2008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为3697亿元,其中工薪阶层贡献1849亿元,占个人所得税总收入的比重为50%左右。报告同时指出,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居民消费支出、市场物价水平等变化情况,今后个税起征点还将适时作出调整。上述报告引起社会舆论及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人们对于个税改革充满期待,同时也不乏中肯的批评与合理的质疑。试问未来逐渐改革后工薪族成个税“主力军”的地位就不容动摇了吗?
关键词:改革;个人所得税;工薪族;主力军
在财政部公布的《我国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中可以看出工薪阶层对个税贡献率已占到50%左右。2008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为3697亿元,而1994年全国个人所得税总收入才72.67亿元,14年时间增长了50倍。
一、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现状(重写!不要抓住什么“工薪阶层”不放)
让工薪阶层成为个个税缴纳长期来的“主力军”的局面,是与个税征管的“视角”脱离不了关系的。我们的个税征管,现行的个税政策让工薪层当主力,真的是惠富损穷。例如我国演艺界、科技、教育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收入远远超过纳税起点,有不少却远远躲在税务机关的管理之外;一些名人偷税、漏税的能力非常强大,偷税、漏税行为屡屡得逞,他们宁愿受人诟病、甚至不惜坐牢,也不肯规规矩矩纳税。某些监管部门的“不作为”和偷税者的“皮太厚”,造成无法计算的个人所得税流失。个税征管的“视角”不是将眼睛投向富人收入的“灰色地带”,而是紧盯在工薪阶层的工资上;不是将眼睛投向富人们惯用的诸如“个人开支与公司经营成本打统账”等偷漏税行为上,而是将堵漏增收圈定在工薪阶层的工资袋上,于是造成了工薪阶层力挺个税“半壁江山”的尴尬局面。
然而工薪族的贡献占据了个人所得税“半壁江山”是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现状。现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状态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随着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发展,个人所得税制度开始建立,对我国税制的丰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延续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缺陷。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因其先天的缺陷,征管难度大,效率偏低。中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分类所得税制,个人收入按11大项所得采用十种税率,按月或按次征收,或按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方式征收,这种税制模式在个人收入形式单一,收入项目少的情况下,基本能满足个人所得税开征的目的。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种新行业不断出现,收入形式和种类正愈来愈多元化,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增多,收入结构日趋复杂,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已暴露出一些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漏洞和问题。很多条款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存在有很大的不适应,虽然经过几次调整修订,至今人们仍然对其中一些条款争论不休。因为无论从社会担当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工薪阶层都不该充当个税的“主力军”。改变这一现实问题当然这不仅需要个税征收产生制度性变革,还需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法律的跟进。个税作为收入调节杠杆,如此失衡,结合2009年的“我国贫富悬殊不断加大,收入差距达12.66:1”的数据来看,个税改革作为以公平为目标的第二次分配方式最有效的调节器,须得赶快出手制衡,而不是“还将适时作出调整”的模糊表态,让人遗憾的是,在一些专家“若提高起征点,高收入者会多受惠”观点的主导下,个税起征点还是维持在2000元,且短时间内难有大的提高。现在的状态下无论个税如何改革,视乎都难以触及富人的“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