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9 01:51:5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个人信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个人信息

公民个人信息刑法论文

一、公民个人信息概述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认定

当前,对公民个人信息的基本内涵,我国现行法律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一个明确、专门的界定,而在理论界主要采取列举式、概括式及列举与概括相混合的方式来界定公民个人信息,尤其是第三种方式备受广大学者推崇。其中英国与我国台湾地区在该方面极具代表性。如《英国资料保护法》将诸如个人意图、观点的表达等能够直接、间接辨别一个富有生命即活着的人的一切资料界定为“个人资料”。又如我国台湾地区的《台湾资料法》,根据该法第3条第1款之规定,所谓个人资料即一个自然人的姓名、出生年月、居民身份号码、婚姻家庭、教育职业、健康、财务状况、指纹等可以辨别该人的相关资料。在我国,大多数学者主要采用列举与归纳相结合的方式来界定公民个人信息的基本内涵。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有公民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号码、健康状况、教育职业背景、婚姻状况、户籍、财务状况、指纹、血型、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网上登录账号与密码等足以单独或几项信息相结合识别一个人的资料。

(二)公民个人信息的价值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卓越发展,公民个人信息越发重要,日益成为一种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而今,公务员考试持续走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多种下游犯罪的根源。其次,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不仅会危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而且逐步成为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新型犯罪滋生的“温床”。相反,对公民个人信息加以适当保护,有助于维护公民人身、财产利益不被侵害。同时,通过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了解,可以得知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实际需求、生活习惯等,继而大大提升获取利润的机率。

二、“公考热”背景下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论文

当今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的科研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互相流通的公民信息更是使得彼此的交流更加密切。然而,事物的过快发展大都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出一些弊端。近年来,不法分子侵犯个人信息的案件时有发生,其违法行为不仅侵害了公民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更危及到了社会权益,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本文主要从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刑法现存法律状况着手,分析现今规定留存的不足之处,从而探讨我国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司法认定。

一、个人信息特性概述

个人信息包括我们自身的身份信息,以及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所产生的各项信息。它具有以下几项特性:(一)个人信息的可识别性。可识别性是公民个人信息的最本质的特点,它是通过个人数据信息中所包含的内容,来“识别”出个人独特的性质,也就是个人资料,由公民个人数据信息的相关材料和界定刑法个人信息的标准两部分组成。即直接识别与间接识别。(二)个人信息的私密性。公民个人信息的私密性程度与信息数据的属性息息相关。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包括:1.国家公职机构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的用于工作需要的信息数据,比如籍贯,教育情况,信用等级等;2.非经本人同意,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刺探的信息,如各类账户密码等。由此可见,在刑法能够予以保护的范畴中,公民的个人数据信息具有相当的私密性。(三)个人信息的有价值性。当今社会,信息的价值十分重要,业已成为经济社会重要的资源。信息作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集合产物,能够衍生出一系列相关的经济利益。也基于此,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某些非法渠道获取不菲的灰色收入,扰乱他人的日常生活。为此,为了从根源上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刑法需要与时俱进,在法治实践中推陈出新以求更好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二、立法现状以及相关不足

2015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在原有法律基础上有了许多修正与发展,修正案将此前的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改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使得该罪的行为主体范围得以延伸,并提出了按照情节的轻重程度界定刑事责任的方法,由此可以发现我国立法机关对公民个人信息保障的重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的内涵被赋予新的时代的含义,它同时具有财产属性和人格属性,因此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然而,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侵犯案件层出不穷,法律对现实生活中的约束还是暴露出了相对的不足。在保护个人信息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情况:(一)个人信息相关权利含义界定不明确。我国的刑法中没有规定个人信息的含义,只有许多学者们的解释,并且界定标准不一,难以应用于司法实践中。在某种情况上说,现有刑法只是笼统规定了公民个人信息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知情权,且只是零散分布于刑法中,不能形成体系,降低了其应用的可操作性和公正性。(二)缺乏量刑规则的界定标准。“情节严重”是衡量行为主体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否可入罪的基准,即只有行为主体的违法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的层次才能对其定罪量刑;刑法总则中规定“情节”一词多是指犯罪行为产生的过程、使用手段的方式、发展的过程和造成的结果,总则根据“情节”起到的不相同的作用将其进行划分为定罪情节和量刑情节依次而言,《刑法修正案(九)》是将“情节严重”作为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情节,然而它并未在初立法之时就明晰“情节严重”的标准,仅通过之后的司法解释大略阐述。(三)追诉方式和刑罚设置较单一。目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追诉方式只有公诉这一种,刑罚方面仅规定“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分别适用不同的刑期,刑罚体系较为单一。我认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是窥探个人隐私的行为,仅仅采取公诉这一方式追责,实际上会阻碍保护个人信息的发展进程。

三、完善刑法保护的建议

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综述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快速普及,司法实践中,公民个人信息遭到非法侵害的情形十分普遍,并且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严重影响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从法律角度分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具有较强的社会危害性,有必要在刑法层面上构建一套系统、科学、合理的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从而切实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净化社会风气,为公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个人信息保护法;法定刑

近些年来,全国范围内发生了多起大规模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如“美团用户个人信息倒卖案”“携程官网漏洞案”“连锁酒店开房信息泄露案”等,这些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在社会上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引发了公众的恐慌。公民个人信息与公民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为了充分保障公民个人信息,防止公民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泄露,在我国学者们的呼吁下,2015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于第17条增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应《刑法》法条为第253条之一),对达到情节严重程度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予以刑事处罚。《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体现出立法者对规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充分重视以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决心,但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规定依然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完善之处,需要予以进一步完善。

一、公民个人信息概述

(一)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现行《刑法》并未予以明确规定,法学理论界亦存在不同的观点。概念的不统一不利于司法工作的开展,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17年5月8日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解释》第1条采用“概括+列举+兜底”的方式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了定义:“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另外,理论界有学者主张,“公民个人信息”也称为“公民个人数据”,二者可以进行同义替换。[1]本文认为,这两个术语虽然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依然存在细微的差别,“公民个人信息”与“公民个人数据”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前者的外延比后者更大,因此不宜将二者混为一谈。(二)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必要性。1.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个人信息与公民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个人信息中往往包含个人隐私,一旦这些个人隐私被泄露或者被不法分子利用,公民的隐私权将被严重侵害;其次,很多经营者掌握了公民个人信息后,会以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等方式向目标消费者推送店铺或商品信息,影响公民的正常生活;最后,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大肆实施诈骗行为,侵害公民的财产权益。综上所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将会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因此,有必要在刑法层面上对公民个人信息予以充分保障。2.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前所述,公民个人信息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一些经营者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后,能够快速筛选出目标消费群体并向该群体进行商品推销,从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然而,这种以非法手段获利的行为对其他经营者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带来诸多消极影响。另外,随着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事件的不断增多,部分消费者出于个人信息安全的考虑,选择放弃线上购物渠道,这不利于我国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通过刑法手段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加大不法分子的犯罪成本,能够有效遏制非法获取、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形,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二、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探析

摘要:公民人格以及财产的各种权益都和个人信息紧密相关,经济发展进入网络时代后,侵犯个人信息问题时有发生,因此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中的刑法保护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对刑法中关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完善措施,希望可以推动我国个人信息中的刑法保护提升。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侵犯

个人信息是进行社会行为的基础,保护个人信息便是保护隐私权。由于信息化的发展快速,利益相关团体众多,很多行业处于没有监管的状态,这样便造成信息外漏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无法依照民法规范进行处理。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中开始增设相关罪名,刑法修正案(九)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这些为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刑法依据。但我国的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学界分析、研究。

一、公民个人信息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内,个人信息主要是:“姓名、出生日期、认识记录、住址、照片、医疗记录、身份证号或者通过信息对照可以识别某人的信息。”公民的信息虽然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但从根本上而言,其依然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同时也是识别公民身份的标准。这些和公民自身的身份、人格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公民信息中含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因此,掌握公民信息也代表掌握经济价值,这也是公民信息会遭到侵犯的重要原因。

二、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中的问题

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国《隐私权法》的立法原则、适用范围、个人记录公开的限制和登记、公民查询与修改个人记录的权利、对行政机关的限制与要求、免除适用的规定、该法与美国《信息自由法》的关系;论述了我国研究和借鉴国外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信息法制建设力度,在确保国家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必要性。

关键词隐私权法个人信息信息公开信息安全政府

1974年12月31日,美国参众两院通过了《隐私权法》(ThePrivacyAct)[1],1979

年,美国第96届国会修订《联邦行政程序法》时将其编入《美国法典》第五编"政府组织与雇员",形成第552a节。该法又称《私生活秘密法》,是美国行政法中保护公民隐私权和了解权的一项重要法律。就政府机构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使用、公开和保密问题作出了详细规定,以此规范联邦政府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权之间的矛盾。

1立法原则

《隐私权法》立法的基本原则是:

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权分析论文

1.个人信息权的基本理论问题

1.1个人信息权的概念

通常意义下的个人信息是指自然人个体所拥有的,能够直接或间接识别本人的特定资料所反映出的内容。已经提国务院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中规定个人信息是指能够识别特定个人的一切信息,包括姓名,年龄,体重,身高,医疗记录,教育背景,家庭住址与电话号码等。

1.2个人信息的分类

法律关于该定义还存在其他两种不同的称谓:个人隐私和个人资料。对于个人隐私的定义,各国对于个人隐私的定义各不相同,我认为具有代表性的是著名的法学家威廉普罗赛在他的《美国侵权行为法(第二次重述)》中把隐私权分为四部分,即与私人生活有关的,与安宁生活有关的,与形象有关的,与姓名有关的。个人资料是指可以自然人个体所特有的,能够直接或间接识别本人的特定资料所反映出的内容,它具有隐私性,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学校,工作单位等有权查看我们的个人资料,但是他们无权将我们的个人资料公开。而个人隐私,只要不与法律相对抗,任何人包括我们所在学校,工作单位和政府机关都无权查看,探悉和公开,我认为这是区分个人资料和个人隐私的本质区别。

1.3个人信息权的性质

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探究

[摘要]信息化时代,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信息数据,因此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变得尤为重要,国家立法机关也积极修订刑法中有关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法条,有效震慑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给予公民个人信息法律上的保护,从而推动社会信息的和谐健康发展。然而,刑法在社会公民个人信息全面保护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文章就此对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信息社会,公民个人信息数据急剧增多,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样化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促使个人信息处理、传输以及获取利用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如此无疑增大了公民个人信息被盗取利用的侵害风险,并且也会严重扰乱社会正常发展秩序,引发各种网络热点话题。《刑法》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方面已经设置了两个罪名,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乏完善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内容、未能够彻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等,此外,国家立法机关还未正式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也一定程度影响到了公民个人信息的充分法律保护工作。

一、当前社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具体犯罪行为

(一)利用网络媒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多样化的网络媒体平台为人们工作生活提供众多便利的同时,也会威胁到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比如,网络媒体曝光某一社会普遍现象,会在一定程度涉及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侵权问题,严重情况下会产生刑事犯罪行为。在当今社会,由于网络媒体曝光导致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行为影响非常广,加上现在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公民成为网络信息用户,公民个人具有价值的信息数量变得越来越多。一些网络媒体平台新闻编辑会别有用心地盗取利用他人信息进行话题炒作,引发网络热点话题骗取点击率,对当事人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①(二)利用网络技术非法收集盗取公民个人信息。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完善,一些网络不法分子通过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工具盗取他人隐私信息数据,侵害到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比如,一些网民会莫名收到一些网址链接信息,提示其已经中奖,只要点开链接填写相关信息即可。然而,当网民点开链接后就会发现自己一些个人信息被非法盗取,甚至出现金钱诈骗的问题。另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手机获取信息渠道变得越来越丰富,公民要培养自身良好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措施。(三)隐蔽性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先进性,导致网络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行为具有隐蔽性和技术性的特点,难以被当事人察觉,公民个人信息往往是莫名其妙地就被泄露利用了,这无疑是一种无形的个人利益侵害,相关部门很难进行犯罪行为的调查取证,进而难以科学高效判断出犯罪行为的源头。②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络侵害犯罪行为通常表现出犯罪地与结果发生地不一致,抑或是存在多个结果发生地,这样会增大国家司法机关犯罪调查人员的取证工作,难以判定实际犯罪人员,从而阻碍了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查看全文

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

摘要:为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安全,我国刑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作了相应的具体规定。立足于公民个人信息的界定,分析了现有的刑法规制条款,发现在罪名主观阶层设置、前置性法律保护、侵犯个人信息罪的起诉模式及入罪行为方式规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了区别设置罪名主观阶层、完善前置性法律、科学界定入罪行为方式及增加受害人自诉模式等建议,以期推进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公民个人信息;刑法规制;完善立法

1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个人信息”概念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公民个人信息作为对公民自然人身份或者是活动情况加以识别的标识,包括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公民个体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及行踪轨迹等。由于公民信息具有涉及公民个体一切有价值意义的情报或者资讯的属性,因此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之一,国际上有许多国家专门立法对公民的个人信息给予法律上的保护。如美国在以《隐私法》层面对联邦政府机关收集、使用和散播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规范的同时,还通过《健康保险便利及责任法》《电缆通信政策法》《电话消费者保护法》《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以及《家庭教育权利和隐私法》、《驾员隐私保护法》《金融服务现代法》等私人行业领域对公民个人信息予以保护;德国在《刑法》《安全审查法》中对侵害私人生活、言论、通信、探知数据及隐私等设立具体的保护条款;日本在《日本刑法典》中有关于泄露秘密罪的规定,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针对个人信息的获取、利用目的、向信息主体发出通知、安全管理措施、对从业者的监督、对被委巧人的监督、个人信息的公布及公开、个人信息的修正及停止利用等环节,均设置了详尽的规定。

我国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起步较晚,以2009年国家在《刑法修正案(七)》中增设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这两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的规定为标志,开启了以刑法手段对公民个人信息予以保护的立法进程。在此之后,又相继设立了如《护照法》《身份证法》《统计法》等专项法律。截至目前,我国有近40部法律、30余部法规以及近200部规章涉及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其中包括规范互联网信息规定、医疗信息规定及个人信用管理办法等。

2015年11月《刑法修正案(九)》的颁布表明,随着我国法制化社会进程的推进,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通过源头立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予以保护也说明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从法理上来说,无论是基于公民身份的确定,还是公民个人信息范围的确定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的主体问题、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主观罪过问题、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司法认定问题已经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难点,为保护我国公民个人信息,我国在刑法中明确了相应的条款。但从具体的司法实践来看,依然存在着有待改进之处。例如,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数人应用“内鬼”加“黑客”方式,非法盗取了35万多条其他人的个人信息,故该地法院以侵犯个人信息罪为由实施了相应的审判。根据对该案件的分析得出,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个人信息将更加容易被他人盗取,更容易受到他人的非法侵犯,故有必要以刑法的方式完成对该类犯罪的规制。在《刑法修正案(九)》中对个人信息犯罪进行了规制,其在原有法律条款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加了处罚的范围。2017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了有关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法律02管辖规制的司法解释,并完成了对个人信息的明确定义,指出以电子及其他办法所记载的可以反映出自然人身份及其行为情况等的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如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以及账号密码等。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刑法有着与时俱进的优势,能够有效完成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但就《刑法修正案(九)》中对侵犯个人信息罪的类别划分来看,其将该类犯罪划在了侵犯名誉与隐私方面,而两高所颁布的司法解释中也并未对该类犯罪的属性进行明确划分,故此类新形式的犯罪在理论、实践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一步优化,以能够在法律层面对个人信息进行更为完善的保护。

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不知不觉把人类推到大数据时代,在享受数据资源带来便捷性与精准服务高效性的同时,风险也将时刻伴随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与转移,尤其近几年来各种类型的网络诈骗等违法与犯罪行为报道较多,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等分别对网络安全、个人信息问题进行了立法研究,出台了司法解释和各种法律法规。通过学习美国、德国相对成熟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结合当前立法形态和国情,我国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模式。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络犯罪;个人信息

一、“徐玉玉案”引发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思考

2016年8月,山东女孩徐玉玉因被诈骗电话骗走筹措的9000多元学费,悲愤和重压之下不幸猝死,当时引发了社会各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虽然被告人已被法律制裁,但类似“徐玉玉案“的受害者在现实生活中不计其数,如何避免此类事件的频频发生。目前,网络诈骗案已经引起我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公安部等的高度重视。2018年全国两会“徐玉玉“名字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上,五年来审结徐玉玉被诈骗等案件1.1万件,出台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司法解释,严惩泄露个人信息,非法买卖信息等犯罪行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徐玉玉案”的发酵、热议,越来越多的传统犯罪模式逐渐转变为新型网络犯罪模式,即利用信息数据进行违法和犯罪活动?目前,除了利用个人信息进行电信网络诈骗案外,还存在通过网络精准营销等网络服务形式进行数据盗取和贩卖现象,甚至引发跨境网络诈骗活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流通和使用在为经济增长贡献力量的同时,也为犯罪分子进行新型犯罪活动提供了方便。如何控制?防范?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从源头进行根治,进而从实质上控制犯罪的数量。

二、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现状

当前,我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有待改进。从法律规定内容看,具有较强的原则性但可操作性不足;从立法体系看,相关法律规定散见于各层级的立法文件中,缺乏统领性的专门立法。这为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带来一定的困境。为此,笔者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分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现状。(一)国家层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与个人信息保护有关的规范性文件,例如: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网络安全法》增加了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并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不仅完善了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规则,还强化了个人信息收集,使用主体的保护责任。该法的实施为网络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强化。此外,我国《刑法》第253条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①规定了不同的处罚和加重情节。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了《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②列举了个人信息的具体范围,这是两高首次就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具体定罪量刑标准出台的司法解释。(二)行业层面。由于法律规范及监管政策存在原则性,模糊化及碎片化,很多政策缺乏落地的细则,这给绝大多数企业个人信息合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惑。2017年12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简称“《规范》”),《规范》一方面明确了企业收集、使用、分享个人信息的合规要求,为企业制定隐私政策及个人信息管理规范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及时地填补了现阶段个人信息保护中诸多技术细节与实操领域的规范空白。

查看全文

个人信息罪及其刑法保护综述

论文关键词: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犯罪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从学理解释的角度,对个人信息犯罪构成的有关刑法规定进行了解释,以有利于司法实践对个人信息犯罪的认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目前,在我国,非法使用个人信息或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以公民个人信息进行非法营利的行为十分猖獗,加强包括刑法在内的一切法律手段对个人信息进行包括是非常必要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其中第七条规定重新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内容,是我国加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体现。因此,研讨理论上如何解释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

刑法法益就是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利益。刑法的目的是保护法益,反过来说明犯罪的本质是侵犯法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法益就是公民的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权利是人格权的一部分。某种事物之所以值得刑事法律加以保护必然是其承载了重要的利益。个人信息值得法律加以保护的原因是其承载了重要的人格利益。人的利益或人权是现代法律所保护的重要客体,而人格权又是人权的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就个人信息与人格权相联系的角度而言,个人信息是人格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人格权的侵害往往是通过对个人信息的侵害加以实现的。人格权的内容包括:其一,人格独立;其二,人格自由;其三,人格尊严。个人信息不受他人非法干涉、支配和控制是人格独立的必然要求。个人信息不受他人非法干涉、支配和控制为人格自由及其自由发展提供了空间,如果个人信息被随意侵害,人格的自由便无立锥之地。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客观要件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