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破产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23:47: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个人破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的制度诠释
【论文关键词】个人破产企业破产自由财产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因此,必须将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和企业破产制度进行区别和差异研究。
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破产立法被优先确立,而后经过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出现,企业破产制度的出现使得破产立法进一步发展,而二者在适用上显然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群体。从某些方面来看,虽然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在产生的根源、基本原理、原则、制度、程序上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因破产主体的不同,个人破产立法的适用主体是自然人、合伙、个体工商户等类型,而企业破产立法的适用主体则是法人企业,因此在适用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的不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个人破产制度的基本法律特征,认识个人破产制度研究的独立价值,为我国今后设立个人破产立法制度提供研究价值。再者,区分两种立法的不同也同样可以说明我国今后设立个人破产立法断然不可直接套用企业破产立法的所有规定,也不可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立法直接照搬套用。本文认为,两者除了主体属性的不同之外,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一、价值目标不同
个人破产制度中的自然人一般都具有破产能力,即使该自然人是未成年人或者是精神病人,在民法学上这两类人也只是不具有行为能力,而具有权利能力,因此,无论是何种自然人群体都应当具有破产能力。自然人的破产权利能力从出生开始到死亡结束,自然人的身份不因从事商行为而受到任何影响,都具有破产能力。但是,相对于自然人来讲,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则有所不同,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可以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大部分国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或者排出那些特殊行业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以达到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稳定国内安定团结的目的。这些特殊行业包括维持人民大众日常所需的行业,比如银行、保险、铁路交通、邮政通讯等。
二、破产原因不同
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的制度综述
【论文关键词】个人破产企业破产自由财产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我国应当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因此,必须将个人破产立法制度和企业破产制度进行区别和差异研究。
在历史长河中,个人破产立法被优先确立,而后经过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出现,企业破产制度的出现使得破产立法进一步发展,而二者在适用上显然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群体。从某些方面来看,虽然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在产生的根源、基本原理、原则、制度、程序上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因破产主体的不同,个人破产立法的适用主体是自然人、合伙、个体工商户等类型,而企业破产立法的适用主体则是法人企业,因此在适用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研究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的不同,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个人破产制度的基本法律特征,认识个人破产制度研究的独立价值,为我国今后设立个人破产立法制度提供研究价值。再者,区分两种立法的不同也同样可以说明我国今后设立个人破产立法断然不可直接套用企业破产立法的所有规定,也不可将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立法直接照搬套用。本文认为,两者除了主体属性的不同之外,还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
一、价值目标不同
个人破产制度中的自然人一般都具有破产能力,即使该自然人是未成年人或者是精神病人,在民法学上这两类人也只是不具有行为能力,而具有权利能力,因此,无论是何种自然人群体都应当具有破产能力。自然人的破产权利能力从出生开始到死亡结束,自然人的身份不因从事商行为而受到任何影响,都具有破产能力。但是,相对于自然人来讲,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则有所不同,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可以因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大部分国家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或者排出那些特殊行业企业法人的破产能力,以达到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稳定国内安定团结的目的。这些特殊行业包括维持人民大众日常所需的行业,比如银行、保险、铁路交通、邮政通讯等。
二、破产原因不同
个人破产制度衔接问题分析
摘要:我国企业破产制度发展至今,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关于破产制度适用主体的局限性一直饱受争议,各界对于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呼声不断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特区率先进行了个人破产制度的试点改革,为我国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基于进一步修订《企业破产法》的需求以及个人破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提出构建两个制度的衔接性问题,通过实务经验和借鉴国际已有规则,设计出具有本国破产法特色的个人破产制度,具体从破产管理机构的设置、个人破产免责制度的建立与约束以及个人破产和解制度的建立三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个人破产;适用对象;管理机构;破产免责
一、《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困境与个人破产的探索
我国自1986年制定《企业破产法(试行)》至今,一直以企业法人作为破产程序适用的主体,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得到发展,但是《企业破产法》依旧限定适用于企业法人,而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仅能参照适用,更不用说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者等自然人,也因此暴露出大量的社会问题。例如,公司出资人宁愿自杀也不愿意申请企业破产;催债公司恶意伤人、暴力催债等不良事件频发;执行程序面临困境,大量的破产案件因为缺少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自然人破产程序清算而无法执行。由于对自然人的执行僵局严重阻碍企业的破产等问题,已经严重限制了企业破产制度的充分有效施行,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发展。因此在2021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中,《企业破产法》的修改被列入议程,而将个人破产制度进行立法或者是否将个人破产制度构建纳入企业破产法的适用中是新的讨论热点。与此同时,《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简称《特区条例》)已经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同时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也挂牌成立,这是我国对个人破产立法进行的一次大胆尝试,尽管这只是一个小的区域性试点,但是《特区条例》的施行是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破冰之举,对我们解决个人破产制度的缺失,贯彻企业破产实质是个人破产的延伸的理念,进而建立完整的破产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将个人破产制度的程序构建纳入现行《企业破产法》中已经具备条件,尽管有关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可以单独立法,但是考虑到市场经济发展中,自然人参与经营活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而这些活动极大部分与公司的经营密不可分,而公司破产往往也是与公司经营性债务密切相关保证人的破产。因此将个人破产立法制度构建纳入现行破产法中,有利于处理相关的企业破产案件,将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在程序适用上进行统一而无须重复规定,也能够完整处理具有牵连关系的企业和个人的破产案件。通过分析个人破产制度与企业破产制度的相通性,研究将个人破产制度设计纳入企业破产法修订中,同时兼顾个人破产的特殊情况,进而进行不同的制度构建。
二、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目的和实际意义
人们对个人破产制度的作用认识实际上存在诸多误解,社会上极大部分反对个人破产立法的人士均认为,个人破产制度是给债务人逃避债务的一条合法途径。但这一认知显然忽略了个人破产立法的真正目的和功能,明确个人破产立法的实际意义对我们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全面建立破产制度,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国际上对于个人破产立法的目的,主要体现在救济贫困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价值上。世界各国对于个人破产立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经济发展,鼓励债务人重新振作并积极创造财富,努力实现减少相关利害关系人损失的效果。而我国构建个人破产法的目的也不例外,本着加快完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的建立这一指导方案的要求,构建个人破产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给予债务人一个“新生”的机会,鼓励合理投资失败和经营失败的债务人重新融入社会,积极创造新的财富,同时也积极减少债权人的损失,在客观上达到使各方利害关系人尽可能减小损失、共同受益的效果,并最终作用于实现促进竞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救济贫困、促进经济发展的立法目的。
个人破产重整程序立法建议
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的个人破产法中,包括个人破产重整程序。在我国个人破产法的立法过程中,也必然涉及到个人破产重整程序的拟定。因此对其他国家个人重整程序的对比研究,具有一定的立法借鉴意义。本文将对比两大法系关于个人重整程序的主要程序性规定,以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重整程序所用。
一、个人破产重整程序的启动要件
(一)英美法系。美国破产法规定原则上只有个人债务人才有权在自愿破产或非自愿破产案件的任何时间提起,但在破产案件已任命了破产托管人,且个人债务人在救济令办法后的120天内仍未提交重整计划或180内个人债务人没有提交一份被当事方接受的重整计划的情况下,破产托管人、债权人委员会、资本股票持有人委员会、债权人、资本股票持有人都有权提出重整计划。①香港破产条例则规定个人债务人需向拟定的破产托管人递交重整建议书,同时该建议书需要有简短的解释,说明该债务重整安排的合理性,以及预计债权人同意该安排的理由。(二)大陆法系。德国破产法第218条则规定破产管理人和个人债务人均有权向破产法院提交重整计划。而破产管理人一般系因债权人委员会委托,才会向法院递交重整计划。我国台湾地区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则规定个人债务人须在法院开始清算程序或宣告破产前,向法院申请更生(即重整),但该法律同时规定适用上述程序的债务人,对外无担保或无优先权债务总额原则上需不超过1200万元(新台币)。
二、破产管理人的职责范围
(一)英美法系。根据美国破产法第704条、第1106条、第1302条等规定,作为个人破产案件的管理人,其须履行如下职责:收集破产财团财产并实施变卖;接受和保管所有接收的财产;调查债务人财产;审查债权,否认不恰当的债权;出席听证会并就抵押财产、破产计划等作证;协助债务人履行清偿计划;确保个人债务人按照清偿计划还款;如个人债务人继续从事业务活动,则管理人应对债务人业务的运营情况和该业务继续运营的前景,进行监督和调查。(二)大陆法系。台湾地区破产法将破产管理人的角色定义为监督人,依照其消费者债务清理条例第49条等规定,监督人的主要职责如下:调查个人债务人财产、收入及业务状况,并书面报告给法院;协助债务人完成更生方案;试算无担保及无优先权债权在清算程序下的受偿总额。该法律同时还规定如法院未选任监督人时,个人债务人须定期向法院报告财产及收入状况。监督人对个人债务人的更生方案、债务人财产及收入状况报告、债权人及债务人清册等,均应备置给利害关系人查阅。而在德国破产法中,更强调破产管理人的监督职责,其明确规定破产管理人受破产法院监督,法院可以随时要求他汇报情况,并可通过罚金来执行②。管理人每年均应向法院和债权人委员会(如有)报告重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前景,同时法院和债权人委员会(如有)也有权随时要求管理人告知其具体情况或管理人作阶段性报告。
三、个人重整计划内容及表决
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从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入手来分析,对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有关法律问题,如破产原因、自由财产制度、人格复权制度等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我国在将来制定新的《破产法》时应采取“一般破产主义原则”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此外在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到个人破产自身的特点,与法人破产相比,在破产程序的设计上应结合自身的特质有所创新。
关键词:个人破产制度必要性可行性制度的构建
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进一步自由开放,各种利益主体涌入市场浪潮中,自由配置社会资源,这里不仅有企业法人,还有非企业法人、自然人等。针对经济现象的花样翻新,本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的破产制度也应适应这一现象,为各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提供完善且平等的保护。按照国内外学者对各国破产立法和判例依破产主体不同而进行的分类,在破产法的适用范围上,存在着意大利式的“商人破产主义”和英美的“一般破产主义”。所谓商人破产主义,是指破产法仅适用于商事主体;一般破产主义则承认一切民事主体均有破产能力,不论自然人或法人、商人或非商人。而我国的破产法与上述两者都不同,这表现在:《企业破产法》(试行)规定“本法适用于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而《民事诉讼法》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则规定适用于非全民所有制的企业法人。由此可见,我国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法人破产主义”,适用范围极其狭窄,显然和经济发展相距甚远。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参照世界破产制度发展趋势,本文认为我国将来的新《破产法》应采取“一般破产主义”,扩大主体的适用范围,特别应使破产法适用于个人。
一、个人破产制度的概述
(一)个人破产制度的定义
个人破产指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按照破产程序,在保留他和他所供养人的生活必需费用和必要的生活用品情况下,将其财产拍卖,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债权人的一项法律制度。法律专家将其定义为“作为债务人的自然人的全部资产不能清偿其到期债务时,由法院依法宣告其破产并对其财产进行清算和分配,对其债务进行豁免以及确定当事人在破产过程中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
个人破产法律制度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从法理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西方国家个人破产制度的修订、变迁,从个人破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设立个人破产制度的理由、如何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破产法律体系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充分论证了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破产法个人破产制度个人破产构想
一我国现行破产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适用范围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破产法中适用范围调整为企业法人,即适用于所有的企业法人,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与法人型的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等。新的破产法扩大了破产法程序的适用范围,但仍未提及关于个人破产的相关内容。但在现实生活中,自然人对多个债权人形成的各种债权债务关系普遍存在,假如自然人也可能通过破产法律程序来消除这些债权债务关系,那么对于当事人双方权益都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使双方当事人不用陷入不必要的僵局之中。
(二)破产原因不明确且缺乏实际操作性
个人破产制建构的必要性分析论文
“破产”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指“其柜台被打破的商人”,柜台被打破的商人是无法再继续做生意的。破产制度源于罗马法上的财产委付程序制度。在西方,破产制度是社会个人信用制度的一部分,它的建立对于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建立规范健全的信用体系,形成良好的信用氛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由于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人们对“破产”一词特别敏感,大家都认为破产是很没面子的事,即使欠下巨额债务,也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正由于此思想的影响,导致我国在破产立法方面至今还不够完善,破产法所调整的范围也相对狭小。论文百事通在清末,仿照西方立法引进的破产法律制度也曾在中国出现,但其只是针对商人,调整商人之间的破产纠纷的一系列活动,破产主体并未涉及及到一般人。
建国以后,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第一部企业破产法,当时破产主体仅限定于国有企业。后随着经济发展,到1991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又将破产主体扩大到企业法人。但我国破产法却一直将非法人组织及自然人排除在破产主体之外。
可是随着我国私营经济的大量产生,同时公民信贷消费的普及,个人资产出现严重资不抵债的情况已不在少数。这些矛盾绝大多数又会求助于法律。可当法院对此类案件进行执行时,又会由于债务人自身的偿还能力导致执行不能。此时,再公正的裁判也无法实现人民心中的正义,法律的“白条”又会使得法院裁判的权威会受到蔑视和对抗,司法的尊严受到损害和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个人破产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可以使债务人摆脱旧债开始其新经济生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债权人公平地获得清偿。
一、建立个人破产制度能最大程度保护债权人的公平受偿权
试论个人破产制度实施的困境与破解
一、个人破产制度概况
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个人破产制度”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然依据世界上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的个人破产制度以及较与我国《企业破产法》中企业破产的相关规定,简言之个人破产制度是允许符合法定条件的债务人向法院申请破产,遵循个人破产程序完成破产的制度[1]。个人破产制度所带来的是让那些“诚实而不幸”的个人债务人获得重生的机会,同时也更好保护债权人利益,将债务人剩余的财产能够尽可能以最公平的方式分配给各个债权人。近年来,我国为解决个人债权债务纠纷,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2]诸如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不执行法律文书义务的人进行限制出境,征信记录、媒体公开等,并且多采用民事强制执行程序解决债务纠纷;最高人民法院规定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令,并可对违反规定的被执行人依据我国《刑法》采取拘留罚款或者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突发性的灾难导致临时性的个人债务危机,我国多数采用临行性政策调整,例如,2020年新型肺炎疫情期间,各大银行采纳银保监会的指导意见针对受灾严重地区(湖北)个人和医护人员相应给出延期还款,不视为违约,不进入违约客户名单等政策。这些措施尽管在一定时段能起到作用,但却无法长久。限制高消费令,媒体公开等措施对于有钱不还者可以起到警示约束,但对于无力还钱者会使其深感羞愧,挫败其通过努力还债的积极性,有碍于事情向正态方向发展。“执行难”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司法部门的难题,而多数执行难的案件其事实上为破产案件,民事执行程序已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临时性政策施行也只能暂缓债务,同时也对债权人含有不公平的因素。而今,个人破产制度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其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我国也在尽快的构建个人破产制度。[3]个人破产制度的建立有助于我国更好的同诸国经济发展往来,有助于我国面对突发自然灾害时为自然人提供债务解决机制,有助于我国公民更好的从事个体生产经营。个人破产制度的实施已经势在必行。
二、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实施的困境
(一)缺乏明确的个人破产制度法律规范。浙江温州的首例个人破产案件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案件中蔡某身患疾病,医疗花销巨大,家中又有在读大学生需要供养,其作为某破产企业股东,身背需承担连带责任的债务214万,实属艰难,最终经审理法院宣告其破产,蔡某依照其同债权人都认可清偿方案进行清偿,这样既保障了蔡某基本的生活权利,使其免于因背负沉重债务而困苦一生,债权人的权益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但是这个案件具有其独特性,近年来,因个人债务引发的事件颇多,或因经营不善导致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因消费借贷无法足额支付。我国缺乏明确的个人破产制度法律规范,许多无力偿还债务的债务人无法通过法律手段寻求保护选择跑路躲藏,更甚遭到债主逼债家门引起严重后果,如于欢案。并且面对“执行难”的老赖问题,个人破产制度法律规范才能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二)个人财产登记制度缺乏完善。有学者认为,个人财产登记制度是实现个人破产制度的重要基石。笔者赞同此观点,自然人财产不同于企业资产,企业资产都经过注册登记,进行详细记录登册,而自然人的财产具有隐蔽性的特征,自然人大多不愿将自有财产让旁人得知,更有甚者会将多数现金放入自家保险箱而非存入银行,因此个人财产难以把控和查询。在实施个人破产制度时,个人财产不明会让诸多破产人心存侥幸,意图滥用破产清算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现今,我国在房产、银行储蓄等方面登记制度较为完善,但涉及范围还不够广泛,同时缺乏统一的个人财产登记平台,导致对个人财产状况时需要多部门查询极易扩大司法成本,因此个人财产登记制度还需要进行完善有助于个人破产制度的实施[4]。(三)个人征信法律制度不够健全。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弥补了我国在征信体制方面立法的缺失,对征信机构,征信监管以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等的保护都进行了法律规范,但是作为我国征信业的第一部法律法规,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其中该《条例》规范征信业不够全面具体,如,笔者认为其对不良信息的保存年限应进行具体化的区分,这样便于信息管理查询。个人征信义务经营者在进入个人征信市场需要将信息由人民银行集中进行审查,保障其事前监督性,笔者认为权力过于集中不利于遵循高效便民的原则。同时我国公民对信用意识相对薄弱,各大个人征信经营者之间竞争关系难以实现征信数据共享,不利于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完善。(四)社会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个人破产制度实施的后续保障,破产人在被宣告破产后,希望获得社会帮助可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重新进入社会市场就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福利优待。现今一直存在农村居民难以获得社会保障的问题,在一些相对偏远贫困的农村,因某些客观原因如自然灾害极易导致资不抵债,生活难以维系,这本已符合个人破产条件,若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及时全面给予帮助,在进行个人破产之后其也很难进行基本生活。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力求更大力度更加全面的保障,才能为个人破产制度的实施保驾护航。
三、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实施困境之破解
(一)构建个人破产制度,加快个人破产制度立法。个人破产制度是破产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一部较为全面完善的个人破产制度法律规范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可以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域外诸多国家较为完善的个人破产法律规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破产制度。明确个人破产制度的破产主体。一般破产主义和商人破产主义是当今的两大立法模式,笔者认为我国存在因经营不善和信用消费借贷等多种导致资不抵债的情形,商人破产主义无法全面解决我国公民因信用借贷消费而造成个人债务危机问题。并且一般破产主义已日渐成为世界各国破产制度的主流立法模式,因此我国实行一般破产主义是现展的趋势。明确申请个人破产的条件,设计个人破产程序。可以借鉴德国的个人破产立法,设置和解程序,破产重整程序以及破产清算程序,根据不同的条件指引选择不同的破产程序。为规避恶意逃债,笔者认为可以将个人破产申请门槛设置一定限度,使得真正“诚实而不幸”的破产人通过破产获得重生。构建自由财产制度和破产免责制度。自由财产制度是为破产人留有基本生活权利的制度,在法律中明确界定自由财产权行使的范围,有利于破产人权益的保护。明确破产免责的条件,采用破产免责许可主义,同时制定破产免责的程序,经过严格的程序才能对部分债务免责,而对不能免责的破产债务范围也应当详细列明,并且制定一定时间的监督期,在监督期中不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取消免责,让债权人积极行使权利的同时避免债务人心存侥幸,滥用个人破产制度。构建破产失权和复权制度。破产失权和破产复权制度是在一定期间内对自然人某些权利的限制,如,对破产人一些职业资格的限制。设计破产失权和破产复权程序,明确破产失权的权利范围以及满足破产复权的条件。(二)完善我国个人破产配套制度。任何一项制度的建立和推动都不是独立完成的,个人破产制度亦然,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进行辅助,即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个人征信法律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美国拥有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可以有效的防止个人破产制度的滥用,我国香港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健全,可以为破产的自然人给予最低的生活保障及再就业的机会等社会保障,缓解破产人的经济压力。因此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将个人征信制度与个人破产制度进行有效的衔接,完善我国个人征信法律体系,将个人征信制度在个人破产制度中发挥价值最大化。可以借鉴美国个人征信法律制度,构建完整的个人征信法律体系,制定统一的高位阶征信法律,对征信行业进行有效的规制。同时对政府信息公开和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进行法律规范,要做好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的和谐统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个人征信的规制,如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可以运用刑法规制,进行严厉打击。个人财产登记制度能够对债务人的破产财产范围有大致的了解,个人破产制度才能顺利的进行。现今除我国《物权法》中明确不动产登记制以及《个人存款账户实名规定》进行财产实名制登记外,其余关于个人财产登记相关法律法规甚少,我国应当加大相关立法力度,对个人财产进行全面监控监督,完善我国个人财产登记制度,才能更好的推动个人破产制度的实施与发展[5]。
我国破产法缺陷分析论文
一、现行破产法存在的缺陷
(一)立法目的过于陈旧
早在198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制定了《企业破产法(试行)》,其与1991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相关规定共同构成了我国现行破产法律制度。现行破产法对规范企业破产行为、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法中就规定了是促进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主经营,加强经济责任制和民主管理,改善经济现状,提高经济效益,保护债权人,债务人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法。由此可见,此法是在我国改革的目标模式尚未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形下建立的,它担心出现大规模破产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所以其主要是希望利用破产制度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改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可是破产法不是所谓的“促进法”,它的功能和作用在于通过国家公权力来解决不能清偿的债权债务关系,它只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只具有补充意义而不能充当促进改革的重任。
(二)适用主体过于狭窄
《企业破产法(试行)》第2条规定:“本法只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是我国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由于长期管的过多过死,企业管理水平低下,缺乏自主权,经济效益不高,当时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调动和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破产法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自然首先被运用于国有企业。同时,1988年我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颁布后,私营企业的概念和地位才正式确立,因而1986年的《企业破产法》对私营企业没有规定是可以理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99条、206条规定了只要是企业法人,均可以因资不抵债而依法破产,这已将破产的适用主体扩大到包括私营企业法人在内的所有企业法人,但对于不是法人的企业,如个体户、农户、个人合伙制企业的破产仍然无法可依。更为重要的是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实行的是“企业法人破产主义”,个人并没有被作为破产主体对待。我国破产法的这种现状存在严重缺陷:首先,这种按不同所有制形式分别制定破产法的内容极其雷同,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对破产法的某些条文的重复就是一个例证,这不利于对破产问题的统一化。其次,个人不作为破产法的调整对象,市场经济参与者的地位没有被平等对待,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程序不完善
自然法人破产制度法律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自然人破产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国际破产制度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在2006年将《破产法》适用范围限定为企业法人,自然人被排除在破产主体之外,没有赋予自然人破产能力。本文试图分析和论证我国建立自然人破产的必要性和现实性,进而对建立我国自然人破产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自然人破产制度必要性现实性
自然人破产是指有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按照破产程序,在保留其自己与其所供养人的生活必需费用和必要的生活用品情况下,将其财产拍卖,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债权人的一项法律制度。从破产制度起源和发展的进程来看,“破产”一词最初来源于中世纪时期意大利,是指债权人因为商人不能偿还债务时砸烂其板凳,表示其丧失经营资格的做法,针对的破产主体主要就是自然人。可见,最初的破产法的范围仅适用于自然人,自然人破产才是破产法的最原始形态,法人破产是在自然人破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立法实践中,自然人破产也是世界诸多国家破产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国关于自然人是否具有破产能力大体有三种立法体例,即商人破产主义、一般人破产主义、折衷破产主义。商人破产主义,是指破产法只能适用于商人,非商人不具有破产能力。采用此立法主义的有意大利、法国、比利时等国家。一般破产主义,是指无论对商人还是对非商人均适用破产法。采用此立法主义的有德国、日本等国家。折衷破产主义是一般破产主义特殊形态,是指商人和非商人均适用破产法,但是两者分别适用不同的破产程序。采取该立法主义的国家则主要有葡萄牙、巴西等国。总的来说,一般破产主义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社会的本质要求,现今一般破产主义已成为国际上破产立法的趋势,关于个人破产的问题许多国家都明文规定且在具体制度构建上也十分完善。
20O6年8月27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2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第135条规定:“其他法律规定企业法人以外的组织的清算,属于破产清算,参照适用本法规定的程序”。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92条规定: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也可以要求普通合伙人清偿。合伙企业依法被宣告破产的,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仍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由此可见,现行破产法适用的是特殊的企业法人破产主义,即破产法适用适用主体仅限于企业法人、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出资人、其他依法设立的营利性组织,自然人中仅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被纳入法律调整范围。虽然现行破产法并没有明确规定自然人的破产制度,但其第135条规定却无疑在法人破产制中撕开了一道口子,使我们看到了自然人破产制度的一些曙光。
我国现行破产法没有将自然人纳入调整范围。对此,有人认为,自然人破产的时机还不够成熟,因为目前我国传统的消费观念还不是超前消费,还没形成个人破产的市场;其次我国还没有建立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诚信制度,个人信用体系还不健全,银行体制建设也不完备,个人破产的监控难以实施;最后个人破产会给一些人逃避责任提供方便。也有人认为,破产法应当适用于自然人,真正做到自然人与法人在债权债务清理程序上的平等,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逐渐发生转变,自然人投资市场更加普遍,超前消费促使个人消费大量增长,自然人破产是大势所趋。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笔者认为,目前在我国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具有必要性和现实可行性,为了使债权人债务人充分实现自身权利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我国应该尽快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
一、我国建立自然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