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资源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20:06:0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耕地资源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耕地资源

耕地资源状况及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耕地资源呈现出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退化的局面,严重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此,我国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制定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等构建起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保护成效不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耕地资源的比较效益低下[1-2]。而导致低估耕地利用效益的一个根本原因则是对耕地价值认识不足[3]。可见,全面认识耕地价值是从根本上扭转当前耕地流失问题的关键。在此背景下,学术界已对耕地价值展开了大量研究。本文在对我国耕地价值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阐明其研究趋势,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1耕地资源价值构成

耕地资源价值的本质是耕地资源对人类需要的满足,它源于耕地资源的效用、稀缺性和可控性[4]。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学对土地价值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或狭义的经济价值的基础上,忽视了土地所拥有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代际公平等这些外部性价值[3],致使耕地利用效益低下,耕地流失趋势难以控制,急需重新界定耕地资源价值构成。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生态经济学、环境资源经济学的迅速发展,学术界对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目前主要形成了3种认识:①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提出耕地资源总价值应包括经济价值、社会价值[5-6]、生态价值三大部分[7-10];②按照普遍接受的资源环境价值观,认为耕地总价值由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组成[11-13];③以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价值论—修正的边际效用价值论为分析工具,把耕地的价值概括为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综合价值[14-15]。除此之外,个别学者还从我国耕地产权[16]、土地资产价值[17]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在重新认识耕地资源价值构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在现有市场经济约束机制下仅实现了耕地资源总价值中的一部分。于是,学者们进一步提出,要全面实现耕地资源总价值,应以耕地资源总价值构成内涵为依据,来修正我国当前不合理的耕地征用补偿标准[15,18]、确定我国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标准[5]、建立我国农地流转补偿机制[19]、重新构建包含耕地资源价值的农产品价值核算体系[19]及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20]等。总之,现阶段学术界已打破了传统经济学对土地价值的狭隘认识,形成的各种价值构成体系都有其相应的理论依据,比较科学,且反映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这为从不同角度进行耕地资源价值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就耕地资源总价值的实现方面,还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设想,具体的方法措施和实践操作研究还不够,不利于耕地资源价值的全面实现。

2耕地资源价值研究尺度

耕地资源价值研究可以从全球、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地块等不同尺度进行。从国家或地区尺度开展耕地价值研究,可以了解各个国家或各个地区拥有的耕地资源价值情况,也可以认识到区域耕地资源的生产力水平、耕地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宏观因子对耕地价值的影响作用;从地块尺度进行耕地价值研究,则可以深入认识决定耕地地块价值的气候、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等内部影响因子。从我国现有研究来看,还主要集中于国家[5,21]和地区[1,6,22-25]这些区域尺度上,对地块尺度上的耕地价值认识不够,难以满足未来从地块尺度进行耕地保护的需求,应加强基于地块尺度的耕地价值研究。

3耕地资源价值核算方法

查看全文

关于耕地资源安全研究

耕地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社会稳定的重任[1]。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可以有效地反映地区耕地资源的综合水平,对地区控制耕地数量、把控质量、实现农业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黑龙江省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粮食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多年来一直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和区域环境安全的重任,但随着近年来黑土层逐年变薄[2],加之建设发展占用耕地、工业污染以及人口外流等原因,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在安全上出现了各种隐患,对国家粮食安全与地区可持续性发展构成了威胁。国外对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对粮食安全的概念、评价指标、耕地资源变化如何影响粮食安全等[3-4],还有探索耕地变化的各种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对耕地的现状、发展和趋势展开研究[5-7]。当前中国关于耕地安全的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地域性耕地安全问题和耕地安全评价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研究方式由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的趋势转变,自2000年以来该趋势尤为明显。学术界对耕地安全进行了多层次研究:省域耕地安全状况的描述性、解释性研究[8-13];针对省域及城市群的耕地安全评价及预警体系的建立[14];对市域范围的耕地安全进行定量分析[15-17];耕地安全的基础理论和保障机制研究[18-21]。研究涉及中国华东、华中、华北和华南地区,耕地安全根本上决定了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利益及发展可能。但是,缺乏系统性针对粮食主产区东北地区的耕地安全研究是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本研究选取全国重要的粮食和商品粮生产基地黑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模型的方法对其耕地资源安全进行定量分析,弥补东北地区耕地资源安全研究相对不足的状况,对东北地区以及同类城市的耕地资源安全综合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耕地资源安全概念界定

从目前的研究动态而言,对耕地资源安全的关注仍然较少,大多数学者将重点放在能源型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上,因此造成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相对缺乏统一、具有说服力的界定。学者崔明哲将耕地资源安全定义为:有稳定、均衡、充裕的耕地资源可供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使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持续足量的取得食物,满足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22];学者李春华[23]提出耕地安全具有3种基本含义:一为包含数量安全、质量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要求;二为耕地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三为以主体圈、效用圈、客体圈的系统论证定义耕地安全。因此,结合本研究的研究特点与内涵,借鉴两位学者的定义,对耕地资源安全做如下定义:耕地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发挥其生产、生活与生态中的各项作用,满足人类当前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使社会综合发展不因耕地资源而处于危险状态。

2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西起121°11′,东至135°05′,南起43°26′,北至53°33′。截至2018年,全省土地总面积47.3万km2,耕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33.87%,全省人均耕地面积0.416hm2,高于全国人均耕地水平,全省粮食产量7506.8万t,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是国家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对于国家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随着东北经济衰落,黑龙江省人口外流趋势加快,农村空心化态势加深,加之相对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以及重工业生产活动中废气、废水的过量排放,直接威胁到黑龙江片区的耕地资源安全承载力。

3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查看全文

耕地资源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路,也是国土资源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强国土资源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导思想,加强国土资源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关键词:坚持耕地保护坚持科学发展观集约节约用地

耕地是保障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不可替代性的重要资源。耕地保护工作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国家要发展,首先就要解决13亿多人的吃饭问题,要解决吃饭问题,就必须保护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耕地。加强耕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始终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研究解决的战略性问题。

耕地是农民的饭碗和命根子,必须切实加强保护。加强耕地保护是我团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和谐四十五团的客观要求。

耕地保护必须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保护耕地,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民作为土地产权主体的积极性。但作为维护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和产品主体的政府,在耕地保护工作中应承担重要职责。四十五团团党委一直将耕地保护作为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落实机关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扎实履行耕地保护的法定职责。

科学的土地开发是贡献,有效的土地保护也是贡献;科学的开发是政绩,有效的保护也是政绩。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从本质上说,保护资源是为了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了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今天的保护,为明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承担保护的责任也十分光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耕地保护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土地用途管制、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等耕地保护的各项法律制度,严格依法办事。同时,我们又要从四十五团发展前途的实际出发,科学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土地价值,千方百计的满足四十五团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

查看全文

耕地资源利用研究论文

摘要:耕地是人类生存之本,我国耕地资源本不富余,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引发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使得我们对耕地资源的使用是掠夺性开发,耕地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且资源在不断减少,本文试图通过对耕地现状及问题的阐述、分析来探讨耕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主题词:耕地现状可持续利用途径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人们生存要以食物为基础,而生存所需最基本的食物-农产品,又必须从耕地中获取营养。耕地是具有肥力,能生长农作物的土地,它提供着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须的原料。可以说,耕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食物的“粮食”。然而,当前各地城镇建设的占用、耕地被污染等,使适合农作物生长,可用于耕种的土地持续减少,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将直接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耕地资源现状及问题

1.1耕地资源不足,且在持续减少。

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占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则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它也足以体现了我国人均耕地资源的占有状况。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耕地数量还在不断减少。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资料显示:1996年至2003年7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已由1.3亿公顷减到1.23亿公顷,7年减少了700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00万公顷,比2个海南省的耕地还要多。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095公顷,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查看全文

国土资源局加强耕地及矿业管理

将市政道路、绿地划拨给城建、园林部门。打硬仗,重拳出击整治违法行为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提前启动卫片执法检查工作。上半年,全市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167宗,立案161宗,结案21宗,下达处罚决定书118份,收缴罚款金额334.68万元。集中力量对全市“两违”建设进行摸底。经核查,自2010年10月至今,全市共发现违法用地526宗,总面积224732.11亩,其中耕地面积108931.44亩,已处罚171宗。属重大案件56宗,需市政府协调处理61宗,旗县区政府协调处理409宗。并在案件处理中实行“一单”“一牌”制度。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民生工程以及国家、自治区、市属重点项目等未及时办理手续提前开工并符合规划的,不作拆除和没收处理,作罚款处理并限期补办手续。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运用好政策,确保项目建设。积极主动对接,用好、用足《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进一步服务和促进自治区重大项目建设的通知》有关政策,从用地指标和规划调整上保障好重点项目。

(二)严格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一是加快耕地储备库建设。在有条件的地区,将耕地储备与土地整治工作相结合,建设一至两个万亩以上规模的耕地储备库。

(三)加强矿业管理,促进资源利用。积极争取地质勘查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快市场化找矿步伐,加快制定拉动社会资金找矿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1∶5万矿调项目,确保在3年内全面完成。

(四)加大清理力度,提高供地率。按照批而未供专项清理大会战的计划,在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对第二和第三阶段的工作进行督导,保证各部门按照任务分解的时限完成本部门涉及的具体工作,按时完成供地任务,提高供地率。

(五)强化联合机制,落实卫片执法验收。一是针对2012年度卫片执法图斑与监管平台套合后,大面积的农村道路有可能被国土部定性为违法用地的问题,督促各旗县区抓紧查处整改,尽快补办用地手续。

查看全文

自然资源及耕地保护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镇自然资源及耕地保护工作在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自然资源及耕地保护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并重,为建设“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科学制定工作措施,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注重业务、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

基层自然资源管理工作业务性较强,土地变更调查、卫片执法检查,土地“增减挂”地块的查找及设施农业用地审批等工作,每年都有新的内容,一年以来,我镇自然资源工作人员积极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学习,并开展集中和自学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工作之余,挤出时间进一步学习《土地管理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强制法》《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有效促进自己开展各项工作。

二、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1、利用多种形式,认真开展自然资源及耕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紧紧围绕自然资源及耕地管理工作重点,认真开展了自然资源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材料,开展专题咨询活动等方式,把《土地管理法》、《农田基本保护条例》作为普法的重点,坚持广泛深入地宣传,确保了普法宣传工作的扎实有效推进。另外,我们还有重点、有区别的加强普法宣传工作,对于乡镇村干部加强农村集体土地法律知识普及,对广大群众加强有关土地资源利用与粮食安全的基本国情普及,对企事业单位加强国有土地使用法规的宣传普及,这种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举措,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通过进一步开展国土资源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全社会遵守和执行自然资源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资源保护的意识,为实现自然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查看全文

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我市辖30个乡镇,人口64.5万个,土地总面积234.3万亩,耕地面积56.42万亩,人均耕地0.87亩,是一个人多耕地少的县份。

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基本国策,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土地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农田得到了特殊保护,全市耕地总量实现动态平衡,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

一、以与时俱进的理念,高度重度土地管理

(一)领导重视,把土地管理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地管理的精神上,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尤其是耕地保护工作。成立了以市长、主管副市长分别任组长的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小组和全市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六次基本农田保护市长专题会议,每年都召开一次全市国土资源工作,将耕地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强调,今年3月,市长李国保分别在全市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和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专门讲了耕地保护工作,特别强调了“基本农田五不准”。市政府先后印发了五个有关耕地保护文件,即2000年“关于成立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小组”和汨改发[2000]32号文件,2003年印发了“关于对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和“关于调查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小组”文件,2004年印发“关于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的文件。同时,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耕地保护工作经费,1999年财政预算给足40万元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今年又拿出20万元落实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工作经费。每年市政府都从农业、监察、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织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检查,切实做到了责任、任务、人员、经费“四落实”。另外,各乡镇也都相应成立基本农田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二)宣传得力,全民耕保意识明显提高。耕地保护不单纯是政府部门的事,更是全民的事,全社会的事,只有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增强全民耕保护责任感和自觉性,耕地保护才有坚实基础,才能见成效。为此我们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一是每年“6.25”土地日组织宣传车辆进行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几年来共出动宣传车辆200多台次,在全市城区、乡镇进行巡回宣传。二是利用各种会议进行宣传,先后利用300多场会议宣讲耕地保护内容,开耕地保护专题会议150多场次。三是利用非农建设看地进行宣传。每看一宗地都向用地户进行宣讲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动员用地户要尽量不占用或者少占用耕地。四是制作基本农田保护宣传公告。全市统一制作了100幅2×1.5米的基本农田保护公告,张贴在全市交通要道和人群聚集的地方。五是在全市35个乡镇场建了485块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标牌,公示耕地保护相关内容和措施。六是书写了15000多条石灰标语和门板标语。七是利用典型违法案例进行宣传。八是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宣传,每个“6.25”土地日前后一周进行播放,特别是“基本农田五不准”,去年连续播放了一个月。九是利用《汨罗报》专版专栏进行宣传。《汨罗报》未撤销前,每期都在该报重要位道开设有耕地保护专栏。

查看全文

垦造耕地水保水资源整改过程分析

[摘要]在整理缙云县垦造耕地问题复核与整改项目工作流程与成果基础上,分析了垦造耕地复核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垦造耕地项目主要存在边坡不稳和水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指出了边坡不稳主要是受地形陡峭和台风等因素影响,水源利用率低则因部分水源点选择不当,导致实际应用时出现问题;最后就垦造耕地管护措施与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垦造耕地;复核与整改;水土保持;水资源利用;缙云县

当今社会,随着城镇现代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用地供求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1]。针对这种现象,国土资源部提出了非农建设用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2]。为此,全国各地大力开展了垦造耕地工作[3]。垦造耕地是落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更是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缙云县地处浙江省中南部腹地的丽水市东北部,土地总面积1503.52km2,土地结构为八山半水分半田,耕地资源匮乏。为认真贯彻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缙云县大力开展了垦造耕地项目,且主要以低丘缓坡开发为主,而低丘缓坡开垦耕地或多或少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水土流失问题[4]。为此,缙云县响应浙江省政府号召,于2021年1月份开展了缙云县垦造耕地问题复核与整改工作。

1复核与整改过程

为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切实做好垦造耕地问题复核与整改工作,根据省、市下达的文件要求,并结合缙云县的实际情况,全面排查了2015年以来立项实施的垦造耕地项目在选址、建设实施、合法合规、后期管护中存在的问题。

1.1收集数据资料,形成技术路线

查看全文

政策调控掌握耕地数量质量论文

论文摘要:实施耕地资源核算意义重大。耕地资源核算以资源核算理论为基础,主要包括耕地资源的实物量、价值量核算和存量及流量核算等。实物量核算反映耕地资源的规模,价值量核算反映耕地资源的质量,流量核算反映耕地资源的变化情况。本文主要对价值量和存量及流量的核算方法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资源耕地

耕地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农业资源,关系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然而,我国各地乱占耕地现象非常严重,保护耕地、防止耕地资源流失是当前一项非常迫切的战略任务。实施耕地资源核算,建立耕地资源核算制度,能够加强对耕地的监控和管理,是防止耕地资源流失的有效措施。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2亿hm2这条“红线”,实际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用耕地的各种因素不会减弱,反而有可能增强,守住这条“红线”的前景并不乐观。实施耕地资源核算,能够从源头上掌握耕地数量和质量变化情况,适时进行政策调控,有利于加强耕地资源的管理。

1实施耕地资源核算的意义

耕地资源核算是指对一定时刻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耕地资源,在充分调查、准确测量的基础上进行实物量的核算,以及利用合理的价值评估方法,对其进行价值量的测算的过程。耕地资源核算的结果反映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存量状况和动态变化情况。实施耕地资源核算具有以下三方面的重要意义:

1.1实施耕地资源核算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查看全文

土地资源的可耕性及保护策略

摘要: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突破现有耕地保护内涵对重新认识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更大程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研究界定可耕地内涵,运用生态位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法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开展可耕性评价,测算可耕地规模和空间布局,分析可耕地与现状耕地空间冲突,并提出耕地保护转型策略。结果表明:1)可耕地数量充足,约为现状耕地的2.05倍,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区域。2)可耕地质量从东南向西北呈阶层分布,质量逐渐降低。3)可耕地与现状耕地存在空间错配,16.83%的现状耕地分布在不可耕作区。可耕地的提出为耕地保护转型提供了方向,可耕性评价有助于摸清中国可以耕作的土地资源本底,开展可耕地分级分区保护并依据分级分区结果适当调整现状耕地、新增耕地布局,进而实现良田粮用,确保国家粮食出现危机时及时提供足量的耕地投入农业生产。

关键词:耕地;模型;可耕性评价;耕地保护转型;空间冲突;生态位模型

引言:中国一直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但在漫长的耕地保护过程中,耕地保护思维逐渐固化。在农业发展时期,凡是能进行耕作的土地均可开垦整理为农田,即耕地。农民以耕作为生,对农田格外保护。然而,当前的耕地主要指现状认定为耕地的土地,耕地保护亦只是保护现状认定为耕地的部分,而现状为其他用地类型中具有耕作能力的土地,并未得到等同于耕地保护效力的保护强度,而使其耕作层遭到破坏,进而失去耕作能力。此外,通过三轮的全国土地调查结果可知,同一地块的土地利用类型在耕地和非耕地间来回转变,新增耕地认定标准也一直发生变化,导致农民及地方政府对何为耕地及何为新增耕地缺乏清晰的判断,致使耕地保护因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而变化,耕地保护效益未能长期持续。因此,要实现长时期、可持续的耕地保护目标,需要确定相对稳定的保护对象,实现耕地保护“一张蓝图绘到底”。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贸易全球化给中国粮食进出口带来便利的同时亦带来巨大风险。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大豆进口高达10033万t,占粮食总进口量的70.34%,而国内大豆产量仅1960.2万t。粮食进口相当于进口大量虚拟耕地,有助于缓解中国耕地压力[1],但是全球贸易存在巨大不稳定性,随时都有可能因为贸易争端、极端气候、全球性疫情等造成国际粮食贸易受阻,威胁国家粮食安全,这进一步彰显了立足本国自身资源禀赋建立稳定的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因此,仅仅保护现状耕地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中国粮食生产需要,唯“红线论”的耕地保护强度并不能完全应对突发状况下的粮食安全底线要求。要想实现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要储备充足的具有可以耕作能力的土地(本研究称之为可耕地),以便在突发粮食安全问题时能快速投入生产确保口粮安全。相较于经常变化的现状耕地,可耕地是依据生态、气候、地形、土壤等条件综合评价得出的结果,不以土地现状利用类型的改变而改变,更具有稳定性,有利于长久推进耕地保护,实现耕地保护效益长期可持续,进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已有研究发现,学界有关专家学者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主要聚焦在耕地质量提升[2-3]、耕地识别与监管[4]、国际粮食贸易[5-6]、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路径[7-9]、耕地保护制度演进规律[10-11]、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机制[12]、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挑战与展望[13-15]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对中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进行研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现有研究大多依托于全国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即现状用地类型为耕地的土地。部分学者则有意摸清中国耕地资源家底,剔除数据库中为耕地实则不为耕地的图斑,采用人工实地调查与遥感影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精准定位耕地[16],这种方法虽然能较准确地摸清耕地实际数量及空间布局,但仍是以土地实际投入耕种为依据,即土地上实际种植了粮食作物,此方法并不能摸清中国实际可以进行耕作的土地数量及空间布局。有学者打破现状耕地限制,以土地宜耕性为切入点,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价[17-19]、特定地区土地宜耕性评价[20-21]等。可见,目前有关土地宜耕性研究大多为局部区域研究,研究对象多为耕地后备资源或者现状耕地资源,缺少全国性土地宜耕性的评价,且研究方法主要有限制性因子法[17-19]、变权模型[22]、生态位模型[23]等。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及时摸清中国可耕地的基本情况,以便对其及时加以保护,避免因疏于保护而令其耕作层破坏,致使其可耕性丧失,生产粮食的土地减少,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此外,探究中国可耕地本底,最大程度保护所有具有粮食生产功能的土地是大势所趋。虽然部分学者运用多情景模拟测算以粮食安全为底线约束下的中国所需的耕地保有量,认为现有耕地数量足以维持长期的粮食安全[24],但是,也有学者从吃饱和吃好语境的视角对中国耕地保护目标进行数理预判,研究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膳食结构不断升级,口粮的直接消费量减少,而动物性食品(肉蛋奶)、蔬菜、瓜果消费量增加[25-26],根据能量递减定律,畜禽产品消费量增加导致间接粮食消费量增加,因此需要更多的耕地生产粮食,而对蔬菜、瓜果需求量的上升则需要更多种植蔬菜和瓜果的土地,在兼顾“吃饱+吃好”的双重情境下,耕地供应仍有不足的风险[27]。因此,为避免过度依赖国际粮食贸易所带来的风险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食物需求,最大限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味“节流”并不是长久之计,更应该“开源”,而可耕地正是重要的“源”之一。将耕地保护向可耕地保护转变,扩大保护范围,最大限度保护珍贵的可耕地资源,为粮食生产预留出更多的可生产空间。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可耕地的概念,界定可耕地概念内涵,利用生态位模型测算可耕地潜力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构建耕地保护转型策略,以期最大限度保护更多具有耕作能力的土地资源,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参考。

1可耕地内涵

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FAO)的定义,耕地是指通过耕作、播种和种植农作物而可以耕种的土地,而中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规定,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且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资源调查中也采用所见即所得的方式来认定耕地。可见,两者在概念内涵上存在差别,前者注重土地的耕作能力,而后者注重土地的耕作现状,即是否在其上种植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本研究在FAO有关耕地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可耕地(cultivatableland)概念,其现状不一定种植农作物,但其通过土地整理、复垦、整治等措施后能进行耕作。当前中国在进行耕地保护时,保护的是现状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而具备耕种潜力的土地中除了部分被列为耕地后备资源或可调整为耕地的土地有特殊保护外,其余具备耕种潜力的土地未能按照耕地保护标准进行保护。本研究中的可耕地是指所有可以耕作的土地,不局限于现有耕地或者耕地后备资源范畴,可耕地与土地、耕地、耕地后备资源关系如图1所示。开展土地可耕性评价是评定土地具有耕作能力(possibility)的过程,其与已有研究中土地适宜性评价、耕地适宜性评价及土地宜耕性评价等不同。其中,FAO关于土地适宜性评价指评定土地对特定利用类型的适宜性程度(suitability)的过程,其研究范围为全域范围内所有土地;耕地适宜性评价主要指评定现状耕地用于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性程度的过程[28];土地宜耕性评价主要指评定部分用地类型(盐碱地、荒草地、裸土地、牧草地及其他草地等特定地类)用于耕地的适宜性的过程[20,29-30]。此外,由于本研究基于全国尺度,受数据获取及工作量限制,故无法实现将建设用地进一步细分,进而无法深入探讨其内部存在的可耕地潜力,因此,本研究在进行可耕地测算时剔除了建设用地。在进行数量分析时,本研究采用非建可耕地与现状耕地进行数量和空间的对比,其中,非建可耕地为剔除现状为建设用地的可耕地。本研究中所指的现状耕地或现状建设用地均指2020年的现状。

2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