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16:35: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歌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同宗小调歌词研究论文

内容摘要:歌词的同宗性是分析一首小调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有许多流传广泛、影响较大的小调,其歌词在流传的过程中,基本上保持了母体的形态,其变体的变化主要是为适应流传地区的方言、衬词衬腔的特点而发生的。文章以民间小调《绣荷包》的歌词分析为例,进一步了解同宗小调歌词的具体特点。

关键词:同宗民歌《绣荷包》

“同宗民歌,是指由一首民歌母体,由此地流传到彼地乃至全国各地,演变派生出若干子体民歌群落。这里所说的‘民歌母体’包括多方面的含义,诸如曲调、唱词内容、音乐结构、衬词衬腔及特殊强调的进行等因素。”①对于具有同宗关系小调歌词的研究,是分析、探究一首小调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下面,笔者以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小调中流传较为广泛的几首民间小调为代表,进一步了解同宗小调歌词的特点。

《绣荷包》是在我国各地区广为流传的一首传统民间小调,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几代人的润饰加工,再创造和发展,日臻完善。由于不同区域的环境、方言、民俗风情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绣荷包》这首小调呈现出了曲调上的丰富多彩和演唱上的不同表现,但不论怎样变化,它却以不同的旋律及地域风格吟唱着一个共同的主题:传达着女性的温情与爱意,维系着一个共同的文学母题——“绣荷包”,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小调歌词的同宗性特点

《茉莉花》是清代以来十分流行的小曲,它流传的地域遍及大江南北,歌词内容大部分都唱《茉莉花》原词,又叫《张生戏莺莺》,叙述《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自由恋爱的故事,共十余段词。“‘好一朵茉莉花’是它的第一段词,以香秀的茉莉比喻爱情的甜美,借以抒情,流露出主人公想去摘花,又害怕看守者的矛盾心情。有的地方只传唱着一段或以此变出同类的二三段词,不唱张生的故事,使其表现较含蓄。”②比如江苏,河北南皮县,山西临汾的三首《茉莉花》,其歌词的情歌色彩就比较浓郁,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歌词为母体,大都以“好一朵茉莉花”为起兴句;河北南皮县的歌词中加入了《西厢记》张生、崔莺莺、红娘幽默风趣的故事内容;而山西的《茉莉花》除保留了“好一朵茉莉花”的起兴句外,还采用“情郎哥是蜜蜂奴家是朵花,愿情哥来采花”,大胆描写了封建时代的青年男女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但不论其变体如何变化,内容始终是以母体为中心,并结合各地不同的音乐特点而产生细微的变化。

查看全文

小议罗大佑歌词制作

【内容摘要】:罗大佑被两岸三地、海外华人誉为“歌坛教父”。世人欣赏罗大佑,多欣赏罗大佑的词,多欣赏罗大佑那么多的形容词,那么长的曲折复杂、奇妙连缀的长句。罗大佑自己曾说:“歌,是语言的花朵”,他的歌词意象缠绵,充满了诗的口感,他的歌词新奇动听而不流于肤浅,痛快淋漓而似若有失,批判深刻火辣而又实含真挚深沉之心。他在作品中关注社会、关怀人生,更是把知识分子式的思辨和社会批判开创性地引入到流行音乐创作领域,提升了流行音乐的思想性和文学性。

关键词:罗大佑;歌词创作;文学性;思想性。

罗大佑,1954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台湾歌曲作家,歌手,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成名以来,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华人群体中,一直拥有广泛影响,有人称罗大佑“垄断”台湾歌坛十几年,是音乐天才。他于1988年获得美国林肯表演中心和美国艺术中心联合颁发的“亚洲杰出艺人奖”。他的主要作品有《亚细亚的孤儿》《未来的主人翁》《超级市民》《弹唱词》《恋曲1980》《恋曲1990》《恋曲2000》《爱人同志》《海上花》《你的样子》《追梦人》等160多首。

罗大佑作品的主题典型地表现了那时青年人的惶惑,焦虑,伤感。他对病态社会的无情鞭挞,显示了对虚假丑恶的反叛、嘲讽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歌手自己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严肃与通俗间,碰撞摸索的内在紧张与困惑。他被誉为台湾歌坛的“黑色旋风”、现代社会的“手术解剖刀”。

罗大佑曾说:“歌,是语言的花朵”,了解罗大佑的朋友都知道,他对歌词创作异常严谨,可以说有甚于旋律,有时候他的曲子出来了,填词工作却要耗上好几年,几乎每一首词都是他精雕细刻的心血之作,假如结不出满意的果实,他宁愿放弃填词。因此,从歌词上研究罗大佑,比在旋律上研究,会更接近罗大佑所思所想。

2005年,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教授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把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变》歌词作为课文选入大学语文教材。出版方解释说入选的原因是歌词的遣词用句很值得学生借鉴。《现象七十二变》列在新版《大学语文》的诗歌篇。在该篇《导语》中,编者认为:“今天的流行歌曲,或许就是明天的诗。以此审视,流行歌曲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这首歌的价值在于他唱出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峡两岸中国青年面临社会转型时所特有的迷惘、困惑、痛苦和思考。”

查看全文

艺术歌曲歌词创作探讨

摘要: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从诞生伊始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然走经历了将近百年的时光。回顾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史,的确使音乐创作者欣慰。这种欣慰来自艺术歌曲创作可喜的的成就,这种成就并不一定是一种辩证的进步。可以说从内容到形式、美学理念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动了音乐艺术的进步,并且形成了中国艺术歌曲有别于世界其他优秀民族的派别。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历代中国艺术创作者的辛苦劳动分不开的,但客观上来讲,新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加强了中外音乐的交流也是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时至今日,我们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的艺术歌曲创作环境更加宽松,所以对于创作者来说,不仅应该沿着前人走过的路,还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继续提高艺术歌曲的质量。

关键词:织体;钢琴伴奏;意象

一、在艺术歌曲的歌词创作上

我们不仅可以在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化中吸取;也可以重新创作富于时代气息的文学形式,诗词的形式既可以是古典的押韵,也可以是白话文性质的散文体。在内容上首先必须注重的作品较高的文学性,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意蕴,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听众艺术享受,继而获得不同于纯文学的诗意和艺术教化功能。总体上来说,诗词的选择范围是有很大的空间的,凡属歌颂人类,真善美的,引导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向上,惩恶扬善的:“能表达美好的、健康的情绪,积极向上的、都应作为优秀词作者所努力追求的。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歌曲的歌词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群众歌曲的歌词,要重点在艺术性上、文学性上去努力,把艺术歌曲的歌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来创作,要让艺术歌曲歌词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意境都能促使作曲者在每一个乐音上得到微妙的表达;使艺术歌曲的歌词既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即诗词的诗意体现,更要努力做到歌词的文学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要使艺术歌曲的歌词的生命力和文学性不因某一时代、某一事件的变化而失去它长久的艺术价值。”

二、旋律创作

艺术歌曲限于形式,它不同于歌剧咏叹调以及戏曲唱段,所以旋律的创作尤为重要。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曾说‘一部歌剧里有‘听众喜闻乐见的朗朗上口的旋律’就离成功不远了。因此,在作曲家群体里的某种共识——除了借鉴中外艺术歌曲创作技术上的做法外,在旋律创作时要进尽量放弃类似于器乐创作技法的复杂性、表现手段的多重性、辩证的在织体上做出改变;在旋律的写作上既要保持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特色,又可适度运用世界当代新的创作理念。比如后期就有作曲家戏曲十二音作曲法,这种创新就比较新颖,在近些年也有一些学院派的年轻曲作者做一些实验性质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新的特点,比如有了美国简约主义音乐的特点,重复较多,缺少变化,也比较平淡,不适合表达音乐情绪的对比,但这种实验性质的作曲技术的作品仅是学院派的小范围内;在表现人物的手法上节奏和旋律的规律性,建立稳定的脉动运行,音乐和诗词的长度相等,能够预期的乐句结构,歌曲开始部分建立固定的速度和伴奏,选了通常较短,在听觉上有对称的组成部分,使用易于辨识的倒影、回应和模仿手法。所以对于旋律创作,努力创作出民欢迎的,而不是为了获奖而去的并且适应中国音乐前进的发展趋势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即艺术歌曲的旋律在可听性的基础上,深挖艺术性。并且做到艺术性、时代性和旋律性的辩证统一。这就需要,我们对艺术歌曲的创作史进行细心的不断分析总结,在前人在艺术歌曲创作方面的基础上,吸取历史的,文学的,技术的实践成果,进一步锐意创新,开创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新局面。

查看全文

艺术歌曲歌词及音乐要素

一、《两地曲》歌词分析

这首作品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曲,表现了两个身处异地的恋人的苦苦思念之情。全曲歌词分为三段,前两段为结构相似的并列性质的段落,最后一段内容较少,但歌词简介凝练,其词是重复前两段中的话语,配合着音乐将全曲引向高潮。前两段歌词的结构一致,前四句为每句四字,其内容是对于现实的叙述和景象的描述。后四句是两个句式相同的排比句,字数多于前四句。在此作者为了追求一种平衡,在前后四句之中加入两句语气词“啊”和“我的知音,我的姑娘”,以求平衡整段歌词,达到一种“起承转合”的结构特色,为情感的抒发与表达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后四句相较于前四句四字一句比较长,但是后四句每句都有核心词,且每个核心词都为五字,因此在内容上而言,前后四句是平衡的。经过对于一些代词、动词的加入,大大扩展了整段的句式结构,使整段无论是演唱还是朗读下来,都不会显得那么生硬,更有利于表现歌曲所要传达出的感情。就歌词的内容来分析,第一段中前四句“北国”、“南疆”等词语,奠定了歌曲的情感基调,在整段中起到了“起”的作用。上文所述,为了达到平衡的效果,在四句之后加入两句“啊”,在这里起到了承接上文的作用。之后“我的知音,我的姑娘”,将对于现实的叙述转为对于人的思念,由此进入后四句对于感情的倾诉,将“星空”比作“目光”,将“落霞”比作“梦乡”,歌曲的情感得到了全面的释放。第二段与第一段结构和所表达的感情完全一致,只是一些意象的不同而已。第三段为全曲的结尾,“啊姑娘,我的姑娘”的重复有如楼梯般将感情的倾诉推向极致。最后将“流云”比作“向你飞翔”,将对恋人无比的思念化作一种憧憬和期待。

二、《两地曲》音乐要素分析

该曲为单二部曲式,前四小节为该曲的前奏部分,5-23小节为全曲歌唱的主要部分,24-30小节为管弦间奏部分,最后12小节为歌曲的结尾部分。首先看前四小节的前奏部分,全曲为4/4拍节奏,节奏舒缓。前四小节虽然比较短小,但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在旋律线条上前四小节为上升的流动性线条,似乎表现出一个男子在某处望着远方,思念远方的恋人时内心的起伏情绪。在每分钟52拍的柔和的速度中,作曲者将我们的心情平复下来。这四小节的调性为f小调,小调性的暗淡得音响色彩更是听者感到心绪的低落。前四小节过后进入该曲的主体部分,该曲的主体部分分为A、B两段,A部分的音区较高,音乐感觉方面表现出轻灵,含蓄之情。而B段的音乐则是先抑后扬的感觉,刚开始音乐的旋律线条较为低缓平稳,但在行进的过程中,越发的变得激昂,旋律线条持续走高。在调试调性方面,A段仍然采用的是前奏所奠定的f小调的调式调性,而B段则转为f小调的关系大调降A大调上去,两部分在调式调性上呈现出明显地对比,小调式黯淡柔和的色彩与大调式明亮的色彩形成强有力的冲突,这也完全符合该曲的情感走向及变化。调式色彩的对比与情感变化的对比的一致性,也是该曲艺术性之高的一个典型的表现。在B段的末尾,调性又重新回归至f小调上去,但是在结尾的地方出现了四度和八度的跳进,使得歌曲并没有在阴郁的气氛中结束,而是仍然保有激情之感。在乐曲的速度方面,从A段的每分钟52拍,到B段的每分钟65拍再到最后结尾的72拍,速度的加快可以明显看出情绪的起伏,与上文旋律线条的走向和调式调性的变化所体现出的情感变化具有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该曲的主题动机,整部作品围绕着一个核心的主题动机展开而来。在全曲的主体部分中,主题动机的首次出现在第5小节,一个弱拍的三连音加上一个强拍长音保持。这个主题动机贯穿全曲始终,全曲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个动机而展开的。这个主题动机的节奏及旋律走向,为我们展现出一幅辽阔的壮丽景色,其可塑性非常之强,给听者带来足够的想象空间。尽管B段的歌词数量的增多使得A段中的主题动机很难使用,但B段对于主题动机仍将其放在主题动机的框架之内。同样的框架之下,A段较少的歌词相比较B段较多的歌词使得A段在情绪上比B段更为平稳,而B段由于歌词的增加使得节奏更为紧凑,因此情绪上则表现的更为激昂。间奏可以说是该曲中特别出彩之处。在间奏中,作曲者使用了强烈的管弦配器,一改之前的钢琴伴奏,使得全曲情绪得到了一次升华。由于是单二部曲式,前后两部分无论是歌词的相似性还是旋律的一致性都会使得歌曲在进行第二部分时显得重复单调。间奏的管弦乐色彩的推动使得两部分之间有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好的进行第二部分的演唱。

最后看一下结尾,结尾的12小节形成了一个4+8形式的结构,前半部分调式还是停留在f小调上,旋律线条平稳,仍然是单纯的钢琴伴奏。后半部分转至降A大调,旋律上出现五度和八度的大条,并在临近结尾处管弦乐再次响起,将歌曲推向最后一个高潮。最后回到f小调,全曲结束。情感表达一致性从上文对于歌词和音乐要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只看音乐要素层面,其情感走向是又深沉的情感作为情感基调,到该曲主体部分的B段进入到大气磅礴的情感,再到间奏中激昂的情感,最后重复主体部分后进入到尾声,尾声也是有深沉至激昂。

三、结语

查看全文

网络歌曲歌词文学性成因思索

网络歌曲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网络歌曲的具体诞生时间已经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开始吸引人们的注意是起始于雪村的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在那以后,网络歌曲就如雨后春笋版涌现出来,如早些时间的《丁香花》、《猪之歌》、《老鼠爱大米》,最近一段时间的《爱情买卖》、《甩葱歌》等。这些歌曲不仅在网络世界流行,也在城市和乡村流行。一些网络歌曲为什么会这样红?对此已有人从传播学、文艺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1-3]。笔者认为,一首歌曲的歌词好不好,吸不吸引人,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这首歌的被接受程度和流传程度。从文体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首歌的歌词是否具有文学性是其能否广泛流传的重要决定因素。百度百科将网络歌曲定义为:借助mp3、flash等制作技术,以图像、文字和声音来演绎,以互联网为媒介载体进行传播,可供人在线收听和点击下载的,具有不同于传统歌曲特点的、互动的新的音乐艺术形式。网络歌曲主要分为三大类,即网友的原创、改唱和翻唱。这里主要讨论网友原创和改唱的。这两类歌曲和翻唱歌曲相比,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在于歌词的原创性,翻唱的歌曲就歌词而言没有作出什么改变。本文所要分析的重点是网络歌曲的歌词,从歌词的文学性角度对网络歌曲的流行性作出解释。

一、网络歌曲歌词是一种文学作品

著名的布拉格派语言学家雅各布森说过:“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亦即能使某一著作成为文学作品的那种东西。”[4]33在形式主义者看来,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作品,能和非文学作品区分开来,靠的就是这种“文学性”。因此可以说“文学性”就是文学的本质特征,一个作品要是没有“文学性”就不能称其为文学作品。网络歌曲的歌词无疑可以被看成一种文学作品。我国古代的词就是用于吟唱的,就是歌词。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与音乐相互脱离开来,成为了一种独立的案头文学[5]。中国古代可以用于吟唱和音乐有关的文学作品还包括诗。《诗经》305篇被分为了风、雅、颂三部分,其划分的标准就和音乐类型有关。“风”是地方民歌;“雅”则是士大夫的作品,多为文人创作的宫廷乐辞;“颂”是庙堂祭祀用的乐章。楚辞又称南风、南音,可见楚辞和音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我国古代的诗词其实是一种“音乐文学”。现代词学家胡云翼说:中国文学的发展变迁,并不是文学自身形成一个独立的关系,而与音乐有密切的关联。中国文学的活动,以音乐为归依的那种文体的活动,只能活动于所依附长生的那种音乐的时代,在那一个时代内兴盛发达,达于最活动的境界。若是音乐亡了,那么随着那种音乐而活动的文学也自然停止活动了。凡是与音乐结合而产生的文学,便是音乐的文学[6]。现在音乐文学的内涵得到了丰富,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古今一切入乐的歌词(诗、词、曲)、歌剧剧本、戏曲文本、说唱艺术的唱词等;二是表现音乐内容(歌唱、器乐、歌舞)的文学作品,诸如描写歌唱艺术和器乐演奏技巧与效果的文学作品[7]。因此,网络歌曲的歌词自然也算是一种音乐文学。

二、网络歌曲歌词文学性的实现方式

作为一种特殊的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文学形式,网络歌曲歌词除了拥有一般歌曲歌词的特点以外,还有其自身的独到之处。这些独到之处从文体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前景化”,是形成作品文体风格、实现文学作品“文学性”的一种方式。“前景化”这一概念是由布拉格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穆卡洛夫斯基引入的,是对之前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文学性实现方式“陌生化”的一种继承和发展[8]。“陌生化”最先是由维多克•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他说:“所有艺术手法要达到的最终目的绝不是通过以熟代生,让人们能够比较容易地、省力地认识和把握复杂的事物;恰恰相反,所有艺术手法都是要使人们原本已经熟视无睹的事物变得陌生起来,让其显得出人意料、异乎寻常,以重新唤起人们对事物的新鲜、好奇的感觉。”[4]36这种“使人们原本已经熟识无睹的事物变得陌生起来”的手段,就是陌生化。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的习惯、经验和无意识而言的,它产生于变形和扭曲,产生于变异和独特。从语言层面看,陌生化理论关注的主要是违背语言常规的“突出”,即创造性地破坏习惯性和标准化的事物,不再采用符合常规的东西。在文学作品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突出”,即大量地重复运用某一常规,对常规进行强化,从而达到另一种意义上的“陌生化”。布拉格学派所提出的“前景化”理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穆卡洛夫斯基看来,前景化与自动化相对,自动化把语言使用系统化、常规化,前景化则意味着对语言系统的违背。文学所要研究的就是在自动化背景下得到了突出的“前景”。根据里德的研究,突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否定性的,是违反常规的,是性质上的偏离,称为“失协突出”(qualitativeprominence);另一类是肯定的,是获取常规、强化常规,是“作者临时摒弃他可允许的选择自由,在通常不一致的地方选择一致的特征”,这种突出强调数量上的偏离,称为“失衡突出”(quantitativeprominence)。“前景化”关注的不仅仅是“失协突出”,还关注了因过分遵守语言常规而产生的“失衡突出”,即对常规的加强。这里边暗含了现代文体学中很重要的一对概念:“常规”和“偏离”。“常规”是指语言中普通的、基本的那部分词汇、句式和语法,即共核语言;而“偏离”则是指超出共核语言的那部分特殊用法。“前景化”其实主要就是通过偏离常规而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前景化”是“文学性”的实现方式,而“偏离”是“前景化”的实现方式。不过,不是所有的“偏离”都能实现“前景化”,只有“有动因的显著”才能最终形成“前景化”。按照韩礼德的说法,就是一个显著特征如果与语篇的整体意义相关才是“前景化”的[9]。为了实现“前景化”,拥有“文学性”,网络歌曲歌词存在大量的“偏离”现象。

(一)失协突出

查看全文

在全市歌词歌曲创作研讨会上的主持词

各位领导、各位省市艺术家、同志们:

在这秋高气爽、花果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们高兴地迎来了某市歌词、歌曲创作研讨会在我县的隆重召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某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向光临某县的各位词曲艺术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某县是国家农业部命名的“鸭梨之乡”,所产鸭梨享誉海内外。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富农强工兴商贸,激活民营建强县”和“奋战五年三翻番,扩增实力建强县”的宏伟目标和要求,奋发图强、齐心协力,在招商引资、建设新农村等重点工作上创造了不凡业绩,全县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梨乡的文化事业也显现出篷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歌词、歌曲创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寂星点点到繁花满园,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涌现出众多的乡土词作家、曲作家,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孜孜追求,为繁荣梨乡乐坛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于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代表文化体育旅游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梨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离不开词曲作家的支持和贡献,词曲作家的艺术创作也离不开活生生的社会和生活。为更好地促进词曲作家反映生活,歌颂梨乡,我们举办了这次创作研讨会,我希望各位艺术家能够在梨乡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节生活愉快,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参加今天这次会议的有县委副书记王某某同志、政府副县长李某某同志、,省花山文艺出版社主编、诗人、词作家王某某先生,省歌舞剧院创作中心主任、词作家晚笛先生,市音协主席,群艺馆副馆长、词曲作家张某某先生,市音协副主席、市艺校书记、曲作家房某某,市音协副主席、词作家龚某某先生等省市乐坛上知名的艺术家,以及我县的词曲作者,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谢谢)

今天的会议共有两个议程。首先,请政府副县长李某某同志致词。

查看全文

全国各地“八荣八耻”歌词集锦

全国各地“八荣八耻”歌词集锦

《荣辱歌》哈尔滨版

作词为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成,曲作者为中国交响乐团团长、著名作曲家关

峡,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表演艺术家万山红和中国东方歌舞团男中音歌唱家孙健演唱。

怎能忘记世世代代生息的土地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

怎能忘记人民乳汁的养育

查看全文

中国风歌曲论文:谈论中国风歌曲歌词文化

本文作者:舒甜单位:南阳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中国风”歌曲的流派

(一)以方文山和周杰伦为代表的辞藻派说到“中国风”歌曲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方文山。如果说周杰伦开创了独特的周氏唱腔,那么方文山开创的就是独特的方氏“素颜韵脚诗”。所谓“素颜韵脚诗”,按照方文山自己的定义:“素颜”,即素着一张纯文字的脸,“韵脚诗”,是流动着旋律与节奏的心事“,素颜韵脚诗”是一种新诗美学的风格流派。根据我个人的理解,纯文字的脸就是整首诗词只由中国文字写成,没有图片的陪衬,没有外文单词,没有阿拉伯数字,甚至没有标点符号。韵脚,指的是诗词每行的最后一字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行内的断句能营造出节奏感。方文山和周杰伦主要的代表作有:《东风破》《千里之外》《发如雪》《青花瓷》《兰亭序》等,这一类的“中国风”歌曲比较严格地遵守了“中国风”歌曲的规则,可以算做辞藻类“中国风”。其中《发如雪》:“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回/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歌词如诗画般美妙,色彩鲜明,有一种水墨画般的留白之美,自然之韵,毫无斧凿的痕迹与打磨的匠气,歌词意象和色彩的运用也加强了感情的抒发。王力宏、林俊杰等歌手的部分歌曲也可以归结于此。例如:王力宏的《在梅边》《花田错》,林俊杰的《江南》《曹操》,后弦的《西厢》《昆明湖》《唐宋元明清》,许嵩的《断桥残雪》《庐州月》等,这些都是辞藻派的代表作。

(二)诗词戏曲民歌派“中国风”歌曲里面有些歌曲受诗词戏曲民歌影响较大,歌词内容借鉴移用诗词戏曲民歌中的经典桥段,完全把戏曲元素与流行风格融为一体,在通俗中得到流行,在流行里获得重生。传统戏曲融合在“中国风”歌曲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另类演绎后,焕发出了全新的活力。主要代表作之一:李玉刚《新贵妃醉酒》:“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那一年的华清池旁留下太多愁/不要说谁是谁非感情错与对/只想梦里与你一起再醉一回/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这首歌是以京剧《贵妃醉酒》为蓝本,辅以时尚编曲、配器,由李玉刚反串演唱的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副歌部分朗朗上口,因此传唱度较高。

“中国风”歌曲的歌词文化

(一)“中国风”歌词的渊源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歌曲的歌词与唐诗宋词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形式、内容甚至意蕴上都进行了传统回归。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老少皆知的一首名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抓住“月落乌啼”、“渔火”、“钟声”、“客船”等特定景物,描绘出旅客夜宿舟中,辗转难眠、凄凉冷落的情景。歌曲《涛声依旧》的作者也抓住这些重要的字眼:“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引用古诗词的美妙意境,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借以表达对已离去恋人的思念和重归于好的企盼。

查看全文

流行歌曲研究论文

一、、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歌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同样是以语言为物质材料显现在人们眼前的。但歌词与一般的文学作品又有区别,有它自己的独特性。由于它的受众大部分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大众,它就不能艰深晦涩,必须得明白易晓、通俗易懂。但歌词若只追求“通俗易懂”,而没有余味与“回味再三”的韵致的话,便只能流行一时一地,而不能成为广为传唱的经典。况且,大众的审美需要是多样化的,“下里巴人”的需求固然占主要地位,但“阳春白雪”的需求也不可忽视。正如乔羽先生指出:“音乐这种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严格地制约着它的歌词,使歌词这种文学体裁区别于任何其他文学体裁,即它不是看的而是听,不是读的而是唱的,因此它必须寓深刻于浅显,寓隐约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白,寓文于野,寓雅于俗。”乔先生的五个“寓于”,实则是对音乐文学之语言提出了一项要求,即质文相谐。一方面,它追求口语化与自然化的质朴之实;另一方面,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它还追求华丽精巧、优美生动的文饰之美。

歌词,做到质朴之实,容易被大家接受,便流传得广;又能兼顾文饰之美,便如一坛陈年老酒,经得起品,便能流传得久。综观当代歌坛,真正被人们记住的经典之歌,无一不是质文相谐的典范,如歌手邰正宵演唱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往事如风,痴心只是难懂/借酒相送,送不走身影蒙蒙/烛光投影,映不出你颜容/仍只见你独自照片中/夜风已冷,回想前程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湮灭//夜风已冷,回想前程如梦/心似云动,怎堪相识不相逢/难舍心痛,难舍情已如风/难舍你在我心中的芳踪/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逝湮灭。”平白如话的语言,让人一听就能明白歌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歌词中用“风”、“酒”、“烛光”、“玫瑰”、“云”等词语加以修饰,增添了文采,尤其用“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的夸张手法,反复吟唱,达到了一种情深意切的感人效果。

质文相谐的歌曲还有许多,如陈红曾唱响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之所以人听人爱,除了其题材上抓住“老年问题”、主题上呼吁“亲情回归”外,也是由于口语艺术化的结果。比如开头一节:“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粗略看上去,就像百姓平日在聊家常,词中之语与日常口语无异,但仔细琢磨,其实它们是进行了不露痕迹的修饰,这只要略看“找点”与“带上”、“领着”与“陪同”两对句子就不难发现。

三、意象美

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意象是诗歌的重要元素,也是歌词的魔方,可以旋转出不同的审美天地。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词作者手里,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与主观色彩入词,给歌曲带来不同的境界与氛围。

查看全文

艺术歌曲《故乡雨》创作特征与演唱风格

摘要:《故乡雨》由著名词作家赵越作词,著名作曲家禹永一谱曲。该作品歌词淡雅优美,运用了比喻、重复等修辞手法,叙述了游子在外,对故乡的雨和人的想念。歌曲旋律亲切如春风拂面,如丝丝雨滴尽落眼前。本文将对词曲作者进行介绍,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以及在歌曲的歌词艺术美、演唱风格以及情感表现等方面进行赏析。

关键词:《故乡雨》;歌词;演唱风格;情感表现

一首《故乡雨》,一颗游子心,一片思乡情。《故乡雨》这首歌曲创作于1981年,经赵越作词和禹永一作曲,具有了强烈的抒情性。几天过后,赵越先生意犹未尽,于文学杂志《十月》上发表在歌词《故乡雨》的基础上写出了相同主题的长诗《故乡雨》,并摘得了山西省首届赵树理文学奖的桂冠,同时也出版了同名的诗集。故乡雨不变,故园情依旧,赏析《故乡雨》这首艺术歌曲,符合千百年来人性中“家”的理念,进一步通过对歌曲的词曲作者、歌词、演唱和情感等的分析,挖掘出歌曲中对故乡的“情”在当代社会上的影响。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对其作出的赏析都不会失去研究意义。

一、《故乡雨》的词曲作者

赵越,山西省歌舞剧院的一级编剧,在众多的民族系列歌舞作品的作词中久负盛名,他的民族歌舞作品“黄河三部曲”就是其中的代表。他曾将“中国民歌十大金曲奖”、文化部的词作奖“文华奖”和“五个一”的“工程奖”收入囊中,更是问鼎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他的作品极富灵性,所写的每一首词作,都如同诗一样雅致,充满了黄河气息和韵味。正因如此,他奠定了山西“黄河派”的独特风格与歌舞地位,为山西省乃至是中国的文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词作抒情上口、凝练厚重,语言如诗歌一般淡雅恬美。“严谨深沉、和谐自由、感情细腻、炽热奔放”便是他作品的符号。他的代表词作《故乡雨》质朴中不失雅丽、韵律如流水般绵长流畅,点滴之间尽显游子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如此的深情款款,也使得《故乡雨》这首歌也因此在众多乡情作品中熠熠生辉。禹永一,中国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中国朝鲜音乐研究会常务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席。现主要从事作曲技术理论教学、研究以及歌曲创作。他的作品涉及面广泛,在电视剧主题曲、民族艺术歌曲、美声、电子音乐以及交响音乐等方面颇有建树。在他的创作路上,曾多次担负起了为央视或地方的文艺晚会创作主题音乐的主要责任。他创作的歌曲获奖甚多,曾在“金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上摘得桂冠。1999年他的作品《故乡雨》荣获亚洲音乐节“世纪风”中国原创歌曲大赛金奖首奖并收入全国音乐高等院校音乐教材。他曾在港台出版CD、为韩国国立交响乐团创作交响乐作品并受邀携原创音乐作品赴韩国演出并参加国际音乐交流会等。种种与音乐有关的活动,不断让他的作品与国际接轨,更让他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二、《故乡雨》的创作特征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