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14:52:08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中语文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中语文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研究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十分必要。本文试着从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涵,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激活高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审美教育;撬动;高中语文;教学

当下语文教育遭人诟病,语文教学“高耗低效”,语文学科工具性根深蒂固,语文教育基本价值失落……面对诸多的抨击和非议,我们不得不深切反思,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语文的审美教育被弱化、淡化、边缘化。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强调: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因此,审美教育应当自始至终贯穿于高中语文课程体系之中,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应当成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动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当肩负起审美教育的任务和使命。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素养突出的元素。发现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提升审美品位,是语文教学的另一重要内容。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提高质量的切入点。语言学泰斗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国语,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中“应试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学生没有创造性,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语文课堂“高耗低效”。一篇篇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被肢解为一个个冷冰冰的知识点,一个个充满朝气的鲜活生命被文山题海打磨得无棱无角,一节节本应散发芬芳的课堂被挤压成毫无生气的场所。高中语文教材无处不渗透着审美的因素,它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极为重要,不可偏废。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趋势论文

十几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呼声很高,涉及面很广,成效也很显著。于漪、钱梦龙、宁鸿彬等许许多多的专家学者广采博取、融会贯通,逐步探索出了各有特色的教学理论和教改路子,影响之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闪光成果的产生几乎都是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为起点和终点,而涉足高中语文教学的差不多还是些零敲碎打、修修补补,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也没有总结出一套或几套理论,不客气的说,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改还是一片空白。

照理说,初中与高中同属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路子自然是相通的,初中的教改成果拿到高中来用应该顺理成章。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些教改经验在初中很适合,到了高中却行不大通,有些方法在初中的语文课上很有效,到了高中的语文课上却显得笨拙甚至滑稽。症结何在?我想,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在初中语文教学基础上的延伸和提高,自然有不同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和个性,也许这正是高中语文教改步履维艰的原因所在。

当然,制约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因素很多,在此,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高中语文教学的局限和今后的教改趋向。

一、更新观念,研究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思想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共同话题。改革的首要任务便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高中的语文教学改革也不例外。就思想观念来讲,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局限。张家璇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批评了“唯本”“唯考”“唯法”三种观念(《语文教学观念转变之我见》1995年第6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其他专家和学者也多次批评过语文教学观念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1)就语文论语文的封闭主义。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隔离开来,局限于“小语文教育”天地,唯我独尊,视野狭窄。(2)“目标在于取得功名”的“利禄主义”(叶圣陶先生语)。这种观念将语文教学的目标局限于高考,升学成了高中语文教育的唯一目的,整个的教学过程都围绕着应试作文章,与其他学科一起自觉不自觉地强化了高中教育目的的单一性。(3)脱离实际、照本宣科的形式主义。教学方法单调,缺少变化;教学过程固定,模式统一;教学内容僵死,缺乏时代活水;课堂气氛沉闷,缺乏青春活力;脱离学生实际,忽视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不足,参与意识差。(4)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机械主义。由知识到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渡过程,自有其规律和方法,但在高中的语文教学中对此常常有机械的理解和机械的运作,要么是经院式的繁琐考证和注释的广泛罗列,要么是诗人式的拍卖激情以感动观众,要么是自动流水线式的重复训练和题海战术等等。这种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点是机械地理解了高中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复杂性。

观念的偏差、陈旧和落后是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要使高中语文教改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就必须研究和构建现代化的高中语文教育思想。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评价问题分析

一、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误区

1.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标准绝对化。众所周知,语文学科具有实用性、生活化以及人文性等特征,其教学内容复杂多变,教学内容往往具有较强的跳跃性和发散性。当前,大多数中学对不同学科的教学评价均采用同一种评价方法,这过分强调了学科的共性,而忽略各学科的个性化特征。与此同时,在高考成绩论成败的高中教学中,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核心标准,这与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相违背。除此之外,语文教学的评价标准往往由上级文件、学校领导层以及学科组长决定,通常一线的语文教学老师并不能参与标准的制定,标准不会随着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2.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方式固态化。在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许多中学的语文教学评价没有长期的整体性规划,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不明确,学生的语文期末考试成为教学评价的隐形方式。但由于学生语文基础的差异性,成绩并未能真正反映出教学的效果。一般来说,大部分中学的语文教学评价多采用领导课堂听课和学生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前者只对某节语文课进行打分,而不参与具体的评课,使得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流于形式;后者只对语文老师进行被动打分,调查问卷表常年不变,且调查结果最终也未能完全反馈到具体的语文教学当中去。

3.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化。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教育部门领导、校领导、语文教学专家、学科组领导以及同行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与大学经常将学生的综合评价纳入到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同,高中语文教师的自评和学生的综评很少被纳入到具体的教学评价体系。毫无疑义,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主体的单一化使得最具有发言权的两大评价主体被排除在教学评价体系之外,这极大的抑制了教学评价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二、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优化策略

1.立足语文学科特色,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评价标准。语文教学具有极强的人文性,教学内容有可量化部分和非可量化部分,对于不可量化部分,要采取定性的教学评价方法,如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育。与此同时,既要考察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词汇阐释能力、技巧创新能力以及观点质疑批判能力的评价,真正将语文教学评价与语文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相结合。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探讨论文

一、高中语文课程的现实状况

在近阶段,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中语文课程在教学、教师素质、学生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些学校语文课程显得非常有生气,学校整体的语文教学效果比较显著;有一些语文教师出于对语文教育事业真诚的热爱,凭着自己的学养和对语文教育规律的认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些学生,或是在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之下、或是由于家长的帮助,或是受了社会其他某个方面的影响,语文基础比较扎实,甚至获得了非常出色的文学才能。

但是由于受未来就业需要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潮的影响,学生本人以及其他可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人,对语文课程不够重视。在多种媒体的冲击之下,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课余阅读的时间较少。许多学生学语文只是为了高考,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全是围着高考转。许多地方的语文课程中,片面强调实用功能,偏重显性的目标、“立竿见影”的目标,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的知识系统,过于加强理性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削弱了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因此从整体上来看,高中学生语文水平不高,高中语文教育确实存在着不少突出的问题。

二、正确认识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

在相当长时间内语文被人们视为是一种工具。掌握这个工具谁不会?无非是有层次地说话,有条理地写文章,有观点地与人交流,如是而已。尤其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的教学目标更加简单化、任务化,其深层次的内涵没有在教学中完全的体现出来。

1.语文的情感教育对高中生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问题及对策

[摘要]对于学生来说,高中是其积攒学识财富的重要阶段。而语文作为主要学科,如何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质量,就是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都非常关心的话题。若要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质量,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本文首先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针对现存问题对相关优化对策展开了简要分析。希望文中内容能够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些理论素材。

[关键词]语文教学;主要问题;对策分析

一、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存问题解析

(一)落实教改的力度不够。教学改革是由教育部发起,需要国内各个高中密切响应的宏观政策。但高中是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较为重要的阶段。因此许多高中学校就认为,如果直接落实了与提升学生课堂本位相关的教改政策,整个高中就必然会进入一段时间的磨合期,会直接耽误高中的人才培养进度。因此多数高中都不愿意真正落实教改目标,而仅仅是换汤不换药。这样一来,教育改革目标内所隐含的真正可以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内容,便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在高中语文教学环境中,学生始终都在课堂上扮演着“听讲者”,难以发挥自身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的语文思维也紧紧的被教师压制着,很难高速率更新自身的语文学习方式。(二)少数学生不认为语文学科为。主要学科在高中语文教学环境中经常会产生下述现象,那就是常常有少数学生表示,语文学科即使自己没有认真的学习也能考高分,于是这些学生便不再认真的对待语文课堂,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和学习状态都十分混乱。这种现象其实很好理解,在母语环境下,学生仅凭语感就能得到很好的成绩,于是他们便无法清晰的意识到语文学科在综合成绩上的提分优势。这种现象虽平常,但并不正确。当学生不认为语文是核心科目时,就不会认真听讲,认真答题。在这种学习态度下,学生的语文成绩必将在时间的推移下一落千丈。(三)教师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在高中阶段,虽然多数学校都是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进行顺位分班。但是即使在一个班级内,学生的能力也会有着一定的差距。而一旦教师不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能力上的差异性,就会按照同样的标准来设定教学活动或作业。这样一来就必然会有学生在课堂中跟得非常吃力,而同级别的教学方式也会有学生认为无法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例如一些学生天生比较擅长理解,并且空间感很强,那么这些学生在阅读课文和理解课文时,就会有着极快的理解速度。也会有一些学生不善于空间思维,尤其在遇到一些以描写空间景致的课文时,他们往往无法通透的对课文加以理解。当这两种现象同时发生时,学得快的学生就会对教师的教学节奏产生厌烦感,在课堂中走神。而学得慢的学生会认为教师没讲透,自己根本无法积累学习经验。因此这种无差别式的教学方法,会极大程度的降低学生学习的实际质量。

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采用的改良对策

(一)认真应对教学改革。校方必须要意识到教学改革对于高中教学而言是有着绝对的正面意义的,要敢于去改革,不能因为一些现阶段内的压力就放弃长远的发展收益。对此校方不但要落实教改政策,还要真正提升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应要求所有语文教师均使用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比重,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语文教师也要秉持着一颗善意的心来开展教学,要真正“放权”,将教学重点放置到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习惯的层面上。这样才能有效养成学生的长效语文能力,减少学生不自主对语文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二)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教师应该善用教学素材,例如PPT,多媒体等素材,要尽可能的运用图文教学、音像教学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同时教师也要时刻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切勿将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中来,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可以选择赞赏学生、奖励学生,采用正面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减少学生走神的时间。同时教师也要为学生讲解语文提分的技巧,用分数来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心态。重点是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考高分的科目,只有认真学习、坚持自主学习才能稳定住高分。(三)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教师需要按照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来设定教学模式,需设定不同的教学任务,对于某一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为其布置比较难的科目。而对于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尽可能的为其多讲解,保证学生能够理解知识点和学习技巧。必要情况下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指导,目的在于维系班级内学生能力的平衡性。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研究10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改革

一、传统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危害

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分析、表达和鉴赏能力。只有在充分地理解和肯定这五种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识记、理解、分析、表达和鉴赏能力的培养是基础,也是以往我们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重点,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今后高中语文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方向。实践证明,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教学发展的形势。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作用,导致许多学生只是生搬硬套地进行学习,并没有理解学习的实质。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不利的作用,既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还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主动性,妨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

现有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高中教学的发展,这是现阶段许多语文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教育学界也做出了许多尝试和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对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学模式学院化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式。这种大学式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研究和术业专攻能力。(2)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只有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明确了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才能保障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3)结合最新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已经确立并且得到重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改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氛围。

三、高中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研究

【摘要】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见证了民族发展与历史。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随着高中语文教学向素养教育的方向发展,应当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宣传展示传统文化,更好满足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契合

本文在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现状基础上,找出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的原则与策略,全面提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现状

1.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意义。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总和,其核心内涵是精神与道德层面的内容。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可以促进学生深层次的理解篇章内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文言文的审美意蕴空间。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语文教学的过程本身是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可以说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应当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展示传统文化。2.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问题。虽然当前高中教师普遍的重视在课堂上传播展示传统文化,但是有时学生仍未能高效吸收传统文化。这主要是因为新时代的高中生缺乏必要的传统文化基础,以及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较少,高中以前阶段语文教学重视应试教育,未能打好学生语文基础,因此影响了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而且,有些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面临的教学任务较多,存在着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单调,未能把传统文化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问题。3.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契合原则。高中语文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素养的重要教学任务,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目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尊重学生的文化素养水平,从学生的现有文化知识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文化修养与文化感知能力为学生生动的展示各种传统文化现象,切实借助学生接受的形式开展有语文学科特征的传统文化熏陶展示活动。其次,要体现出传统文化与语文契合的有效性特征,在立足于教材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美学意境、思想内涵来展示传统文化。第三,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在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中体现出差异性,尊重不同学生的具体文化需求,有针对性的向学生展示民族优化文化。第四,运用信息媒体技术扩大文化视野,丰富课堂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能够借助高中语文的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来展示各类传统文化。

二、高中语文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措施

查看全文

农村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分析

一、学科定位不准

当前,农村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过度追求对口高考,未能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职业教育的对口高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农村职业高中的办学吸引力,但也严重制约了其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一些学校为了迎合家长和学生的升学需求,课程设置紧扣对口高考,教学模式日趋“普高化”。这种“普高化”的教学模式脱离了农村职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为薄弱的现实,缺乏就业导向的职教特色,背离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另一种是过度追求就业导向,进而导致语文学科边缘化。一些农村职业高中为了迎合学生的专业选择,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教师配备、师资培训方面越来越强调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逐渐形成了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倾向。一些学校领导把职业教育误解为纯粹的技术教育,强调语文课完全为专业课服务,课时安排明显不足,甚至把语文课列为选修课或不开设语文课,学生只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感兴趣,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成果被淡化。要解决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就要首先从思想认识着手,正确把握语文学科在农村职业高中教学中的定位。农村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教学,是具有就业导向的教学,是语文教学“共性”和职业教育“个性”的有机统一。农村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还必须满足农村社会的现实需求,即做到升学、就业两不误。这是当前农村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合理定位,这种定位是由语文学科的特点、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和农村的社会现实情况决定的。这就要求农村职业高中语文教学在传授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下,把语文教学和学生专业培养结合起来,做到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语文教学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和人格修养。

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1.教育理念滞后

农村职业高中语文教师大多由普通高中转教职业高中,教学方式、方法基本沿用普通高中的,而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职高学生。因此,农村职业高中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要尽快转变到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上来,尽快形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积极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进而及时调整和不断改善语文教学。

2.教学模式单一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析10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

摘要:随着人们对自身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学校的教育效果,而学校要达到人们对这方面的要求,就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方法。同样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方法也在学校的倡导下,经过教师的多方努力,依照学生的自身情况和真正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改进。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教师;文学教育渗透;学生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必须从学生自身出发,根据教学现状,应用恰当的方法,以实现教育目的。文学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加强学生文化内涵积累,以达到学生自身更好的发展。

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的意义

高中学生正是生理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最重要阶段,也是形成自身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理念的关键期,思想意识也渐趋成熟。因而这段时期的思想教育极为重要,而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文学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并不重视文学教育,只占有非常少的课程内容,只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辅助部分,不利于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渗透与发展,也会约束学生高中语文的学习。而高中语文的课程内容基本上都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再通过教师应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启发和鼓励学生,不但促使学生更加重视文学教育、重视文学艺术的熏陶,还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为素质教育添砖加瓦,加强了学生文化内涵的积累。同时,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学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文学名著的深刻内涵,以此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查看全文

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创新

通过对当前语文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网络技术与教学方法格格不入、资源使用集中更新较慢、应用与授课内容不符的网络资源的问题。虽然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但是有的教师教学方法依然陈旧,思想保守,网络技术的应用与陈腐思想的结合,反倒产生了不良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严重时会影响语文成绩。在教师授课过程中,有些网络资料、视频等被频繁的被带到课堂,用来配合教学和唤起学生共鸣,成为课堂上的“热门视频”,但因为更新不及时,随着播放次数的增多,学生对此感到厌烦,不能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有些教师不经过筛选和思考,把不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网络资源在课堂上使用,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要表达的是什么观点,教学内容与播放的资源无法互相配合,使网络技术没有起到推动课堂教学的积极作用。语文教师,肩负的是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思想,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追求的重要责任,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是一个学生人品和素养形成的重要基地,现代社会是在网络“微”环境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把“微”平台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又一个阵地,是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

1通过网络“微”平台,了解学生心声

通过教师本人所在的QQ群、微信群,与学生家长、同行教师、社会资源进行交流,了解当代高中学生思想动态和内心需求以及存在的认识偏差,把积极的思想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去,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素材搜集、网络资源下载、教案撰写、讲稿设计、配合动作等,为学生呈现他们内心真正想要看到的高中语文课。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化解内心深处一个个疑问,明白怎样学习、怎样做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唤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2创新教学模式,实现高中语文“微”课堂

2.1营造气氛,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知识讲授,需要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借助网络手段,营造和渲染课程的氛围,把学生带到教学场景中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讲授戴望舒的《雨巷》,可以播放一张带有悠长的江南雨巷的幻灯片,图片上有一个撑着油纸伞的模糊背影,看不清是男是女,但是感觉他的内心很彷徨,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而内心又很恐慌,配合播放舒缓凄美的音乐。同时给学生讲解,作者当时参加了进步的运动,遭到打击甚至追捕,被迫躲到了江南一条雨巷的朋友家中,此时他的内心是难以平静的,与周围安静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虽然看不到方向,但还是相信在巷子的尽头,必然是光明和希望。这样通过场景的展现,配合语言讲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深刻的理解。2.2播放视频链接,提升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语文课教学目的之一是学会语言的应用,而语言理论的学习,繁琐而复杂,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有故事性和剧情的片段,来配合讲解,增强知识点的趣味性,深入浅出,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如学习《祝福》,可以播放电影片段,揣摩祥林嫂在失去孩子后的喋喋不休和疯癫状态,通过戏剧性和幽默型的剧情展现,来理解鲁迅在人物塑造和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这样的课堂素材更加贴切,使学生对枯燥的语言表达有更加形象化的理解,比单纯讲解效果更显著。2.3文字与图画结合,提升美学鉴赏力。语文课的最大不同是它能展现语言的魅力,描绘出生动的画卷,通过精妙的语言可以在学生内心展现一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如讲授《荷塘月色》时,可以播放有标准发音的原文朗诵,让学生闭上眼睛,全身心地听,在脑海中描绘文章中所描写的场景,此时,图像在学生记忆中已经形成,朗诵完毕,再为学生讲述作者在描写中应用的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并进一步解释,其实我们刚才把听到的东西转变成脑海中的画卷,从听觉到视觉,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通感。在这一讲授过程中,从实践指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最后又用理论知识解释刚才的实践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如何应用,而且整个过程是轻松而快乐的,这就是高中语文教学所要实现的意义。高中语文课堂,不应该是循规蹈矩,而应该是敢于尝试和创新的,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大胆借助网络“微”平台的巨大作用,是今后的高中语文教学一个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