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13:30: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中美术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中美术德育渗透策略
[摘要]高中是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念还不够成熟。这就要求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把品德教育也重视起来,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观念,引导他们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本文将结合我自身的教学经验提一些关于高中美术课堂德育渗透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美术;德育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不再仅仅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单纯的课本文化知识传授,更加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美术的重视程度不高,很少教师能结合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只要把美术本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过程,对德育教学漠不关心。这些直接造成了学生只能机械的画画而没有高尚的情操去审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摸索出了一套结合美术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品质的方法,下面我将从“通过艺术家生活经历渗透德育”“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渗透德育”“通过美术想象课教学渗透德育”“通过美术作业的布置渗透德育”四个方面展开,进行美术教学过程德育渗透的探讨。
一、通过艺术家生活经历渗透德育
美术作品是作者思想的反映,古今中外有很多著名的画家,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智慧帮助他们画出一幅幅传世的名画。高中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著名画家的生活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感受到画家的精神气质,引导他们产生感情共鸣,从而达到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内心修养的教学目的。如在讲古代著名画家时,我就向学生介绍了顾恺之吃甘蔗的故事:“顾恺之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画家之一,他出身望族,从小就机灵聪敏。顾恺之在桓温手下做过一段时间的幕僚,有一天,他跟随着将军去外地视察民生,当地的官员为他们准备了当地的特产甘蔗。大家都坐在江边吃着甘蔗,只有顾恺之自己被江边的风景所吸引,望着江流发呆。将军看到顾恺之发呆的样子后,为了调侃他,特意选了一根甘蔗把甘蔗的上端先递了过去。顾恺之沉醉在风景之中,没有察觉这一细节,拿着甘蔗就吃了起来。正吃着,旁边传来了同僚们的笑声,大家都笑着问顾恺之:“先生,你吃甘蔗的方式真是与众不同,不知道你吃的甘蔗甜不甜?”顾恺之这时候才回过神来,但他才思敏捷,迅速的回答道:“我的吃法确实独特,这是我摸索出来的窍门”。众人听了好奇起来。顾恺之接着说:“你们一开始就把甘蔗最甜那一段吃掉了,之后再吃越来越不甜,最后吃到末端索然无味。而像我这么从尖端开始吃,就会越吃越甜‘渐入佳境’,最后吃完还能有无限回味。”这样,我通过向学生介绍顾恺之的小故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在故事之中向学生传授“先苦后甜”的人生道理。学生沉浸在故事之中,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德育教学就在无声无息之中完成了。
二、通过艺术作品的鉴赏渗透德育
试谈高中美术欣赏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叫产生的愉悦: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变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比的欣喜……。而到了初中阶段,审美教育更显示出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这时的学生从原来的快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变得沉默、羞涩和严肃,他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适合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如果灌输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这种教育的特殊效果,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
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当代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期,学生经历着空前的观念撞击和文化震荡,正如电脑和算盘同在,洗衣机和搓板并存,试管婴儿和恐龙蛋化石共生一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精神并非同代。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术也显得希奇古怪。如现代主义的美术,有入说是一种头脚颠倒得艺术。一位心理学家曾幽默的用生动的语言概括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他说:"今天年轻的一代和我们这一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逐渐懂事,也离家出走,也生孩子。只是顺序倒过来的。"的确,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那里,艺术的含义更加宽泛,既包括美的,也包括丑的:既有善的,也有恶的;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既有纯实体的东西,也有纯形式的纯数学的东西。
比如60年代,卢卡斯萨马拉斯主要探讨的是人的亲妮行为和暴力强奸。他的作品中弥漫着炽热的性欲和色情主义。似乎全部的作品都被梦魇困扰着,镶饰着欲望,渴望者心醉神迷。
尽管一些现代主义艺术也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但某些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确不适合一个中学生。敏感的学生面对着万花筒般的多元观念,往往不知所措,分不清美丑。况且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国家的美育也曾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把美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在十年内乱期间,美育更受到毁灭性的催残,真假不分,善恶颠倒,严重扭曲了青少年的心灵,带来愚昧,粗野,庸俗等不良后果。
简述高中美术课程改革
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实现共同发展与交往互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知识传授与情感沟通组成。可以说,课堂教学的基础就是师生间的情感,教师只有在被学生接受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自己传授的知识同样被学生接受,进而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倾注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确保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情感体验相当重视,强调课堂中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给予一定的关心与爱护,秉持宽厚、友善、温和的教学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
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每位学生在个性特征、学习基础、学习兴趣上都是不同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多样化的学习指导策略与教学方法,从而使不同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策略与认识方式。教师可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设置相应的档案,给予其有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学习存在困难与问题的学生应加大指导力度,并让其适当表达自己对于美术的看法与想法,对他们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耐心指正错误;而对于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特长,充分挖掘他们的美术潜力。
三、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强调“美术课程应着重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审美意识”。高中美术课程利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精美的画面与独特的线条使学生审美能力与鉴赏水平得到提升。美术教师应将教学分成课内与课外,前者包括艺术语言如质量、色彩、线条等,通过这些因素,使学生构建起对艺术美与自然美的感知;而在课外应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一些风土人情引导学生感受美、感悟美,最终使学生的美术创作积极性得到激发,进而提升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审美能力策略研究
【摘要】新课改的全面深入对高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与美术有关的基础知识。还要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充分的参考新课改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需求,科学合理的对美术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开展美术课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策略;研究
美术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点科目之一,同时也是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品格和艺术思想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必须要对当下的美术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来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利用多样化教学内容全面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然后,教师再进一步的对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全面的总结,有效的引进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全面和深入的开展高中美术教学。
一、通过整合教学素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本身具备较强的探究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当中,要完成一些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外,还必须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来进行美术知识的拓展,为学生打造集综合化、主题化、专业化为一体的美式课堂。因此,教师需要把握美术教材的中心和主题,有针对性的利用互联网络搜集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元素,会有一些学生熟悉的美术作品,将其融入和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在进行“礼仪与教化”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与中国有交换的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然后,再进一步的利用PPT课件向学生播放,商代青铜器、秦兵马俑、汉代石雕、汉代画像砖、晋代绘画,晋代石棺刻画等的优秀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从时代、文化、象征意义、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作品鉴赏。然后,教师在向学生展示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金字塔、狮身人面兽、泰姬陵、玛雅遗址、水晶头股、埃及壁画等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地域和文化来进行古埃及美术作品和古印度美术作品的欣赏。或者将秦兵马俑和金字塔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作品形式、作品功能、服务对象等方面来进行鉴赏。以此来全面的培养学生的美术内涵和艺术素养。
二、通过构建教学情境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高中美术创新设计探讨
一、创新情境,启动学生审美思维引擎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如果对美术作品进行单一的讲授或者简单的投放,学生很难深入把握内涵,学生对作品缺乏丰富的感知。美术教学就显得被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不起来。如在学习《追寻美术家的视线》相关内容时,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的景象,让学生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学生对同一景象有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看到秋的悲凉和孤寂;有的学生看到秋的收获和充实。教师展示两幅美术家的作品:金农的《月华图》和梵高的《星空》,同时播放《星空》音乐,使学生在音乐和美术作品的强烈刺激下,迅速启动审美思维,对两幅作品进行对比和感受。学生通过欣赏发现区别:《月华图》艺术家表现的是一种孤独、静谧的月夜情景;《星空》表现的是幻想、夸大的想象意境。教师展示艺术家作品的同时播放音乐,学生在音乐的刺激下,启动审美意识。学生感受到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审美表现,认识到对同一主题,艺术家不同的经历和人生态度,表现出来的作品就不相同。这种创新式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快速进入佳境,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二、整合教法,构建学生审美认知体系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唯有科学的方法,才是制胜的法宝。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多种教法,但具体到每一堂课,教师要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对多种教法进行层层优化整合,这样才能找到最优教法。教学面对的是发展中的学生,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学习存在差距。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教法时,要综合考量相关信息,整合教法,帮助学生建立审美认知体系,提高课堂效率。在学习《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这一课时,由于这节课内容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综合考虑,对教法进行整合。教师在讲到审美变化中的中国画时,按时间顺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人物画,晋:《女史箴图》、唐:《捣练图》、五代:《韩熙载夜宴图》、明:《西厢记•窥柬》。教师分别根据朝代、作者、特点、画法四个方面列出图表,方便学生展开探究。学生根据图表和教师投放的资料,对比分析出不同时期中国古代人物画审美侧重点不同。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三个著名画家丢勒、梵高和毕加索的自画像,并展示这三个画家的生平事迹。让学生思考探究这三幅自画像的区别和风格变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丢勒的自画像比较像自己,突出客观性;梵高的自画像色彩运用大胆,主观性强;毕加索的自画像更加独特,自由随性。这些区别和变化,反映出随着时代变化,艺术家审美意识发生了变化。教法的整合把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为学生进一步构建审美认知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三、升级训练,提升学生审美体验维度
美术是一门欣赏美、发现美的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训练内容,提升训练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高中美术的课堂训练,教师大多侧重美术技巧和方法的训练,忽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具体设计训练时,教师要注重教学方法创新,不断升级课堂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训练机会,以提升学生审美体验品质。学生的审美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在学习《各异的风土人情》相关内容时,教师重点围绕民间美术来讲授,尤其对民间美术的典型代表作详细介绍。比如形式多样的剪纸、刺绣、泥塑、吹糖人、面人制作、编织,等等。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和相关资料。学生感受自然很丰富,对民间美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展开评估。为了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教师把学生带到课外,去寻找代表当地特色的民间美术——刺绣,指导学生开始简单刺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在实际刺绣中感受到美就在我们生活中,感受到刺绣的美学价值,并激起学生的探索兴趣。这种训练升级,把学生带到现实生活,拓宽了学生的审美体验维度,学生在实际美术活动中,感悟和思考所学知识,顺利实现了认知转化。因为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了持久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自然学会透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并形成崭新的学习认知。审美能力是学生美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受到更多关注。教师从不同角度出发,对课堂教学展开深入研究和剖析,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设计,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整合,对课堂训练进行改造升级,激活学生审美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高中美术教学中美育的途径探究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两个途径
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及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讲评来实施审美教育。在学生的作业中通过眼、脑、手协调一致的科学训练,升华审美和知觉,进而发现美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生心情发挥和调动艺术个性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敏锐视觉进行观察来发现美。用个性化的记忆、思考、分析、想象、感悟在脑海中的意象,尽心尽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使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在美术创作中,按照美的规律性,塑造美的形象,让学生在发现与创作中,不断获得艺术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二、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三个层次
在繁杂而丰富的美育内容和多变而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教师需列出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美育序列,即美育过程的三个层次:了解美的知识、掌握美的技能和创造美的形象,使美育实施于高中美术教育的全过程。
1.学习美的知识,就是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基础美感,并通过视觉、听觉产生美感心理的认识阶段。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视觉艺术的认识和初步理解,提高他们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学习美的知识,就是教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为什么要学美术,怎样来学美术等问题。教师要学生熟悉各种美术作品的分类方法,各种美术技能技巧的要求,主要特征和基本原理,认识美术与美育的关系以及美术对我们文化素质的影响,理解艺术美与自然美引起的美感心理反应等。
2.掌握美的技能,属于美感反映的实践阶段。学生美术的技能训练过程包括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特定客观事物、组织内容、确定主题、使用工具和材料、掌握制作方法以及进行写生、临摹、述写等系列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可以通过恰当地运用点、线、面、色来表现具象形体美或抽象形式美。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笔者一贯重视视觉、动觉的训练,提高表象能力,这种视觉和动觉的实践过程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深化审美感受,培养学生借助自我视觉和动觉功能,表达各自审美感觉和建立审美知觉的正常次序,从而达到我们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关实施美育方面的重要内容和教学任务。
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给今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人文资源。随着我国逐渐重视素质教育,高中美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审美、学习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课程,但目前的高中美术教育缺乏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没有有效地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高中美术教学,影响了我国高中美术教育的质量。该文主要探讨了民间美术资源的基本概念,阐述了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与有效运用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育;民间美术资源;运用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文化。高中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强了学生对于人文教育和传统美学的认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美学基础,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资源的兴趣,保护我国传统的民间美术文化。
一、我国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
我国民间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千百年发展留下的宝贵艺术。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俗文化差异较大,逐渐形成了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民间美术。我国的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多样,美术作品的创作目的和用途也有很大区别。我国民间美术资源主要包括绘画、刺绣、家具、服饰、雕塑、剪纸、玩具、戏剧等,它们融于我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是我国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我国民间美术资源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的艺术创作能力与聪明才智,是我国人民审美意识的体现。
二、民间美术资源在高中美术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性
高中美术欣赏分析论文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叫产生的愉悦: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变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比的欣喜……。而到了初中阶段,审美教育更显示出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这时的学生从原来的快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变得沉默、羞涩和严肃,他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适合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如果灌输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这种教育的特殊效果,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
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当代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期,学生经历着空前的观念撞击和文化震荡,正如电脑和算盘同在,洗衣机和搓板并存,试管婴儿和恐龙蛋化石共生一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精神并非同代。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术也显得希奇古怪。如现代主义的美术,有入说是一种头脚颠倒得艺术。一位心理学家曾幽默的用生动的语言概括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他说:"今天年轻的一代和我们这一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逐渐懂事,也离家出走,也生孩子。只是顺序倒过来的。"的确,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那里,艺术的含义更加宽泛,既包括美的,也包括丑的:既有善的,也有恶的;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既有纯实体的东西,也有纯形式的纯数学的东西。
比如60年代,卢卡斯萨马拉斯主要探讨的是人的亲妮行为和暴力强奸。他的作品中弥漫着炽热的性欲和色情主义。似乎全部的作品都被梦魇困扰着,镶饰着欲望,渴望者心醉神迷。
尽管一些现代主义艺术也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但某些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确不适合一个中学生。敏感的学生面对着万花筒般的多元观念,往往不知所措,分不清美丑。况且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国家的美育也曾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把美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在十年内乱期间,美育更受到毁灭性的催残,真假不分,善恶颠倒,严重扭曲了青少年的心灵,带来愚昧,粗野,庸俗等不良后果。
剖析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美术
【论文关键词】抽象美术;艺术观念;美术教学
【论文摘要】抽象美术是教学中的难点。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应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认识和欣赏抽象美术作品的能力。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抽象美术作品。学生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总是以像与不像来评判,或者说看不懂,难以理解和接受。故而抽象美术一直是高中美术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最感莫名其妙,又最需要解惑的问题,也是大家争议较大的课程内容。下面谈一谈高中美术欣赏课中的抽象画教学。
一、审美观念的转变
要了解和认识抽象美术,首先就应转变审美观念。因为作为现代艺术中的抽象画和西方的传统艺术相比较,其在观念上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l、艺术家从以前的表现客观现实世界走向主观精神;2、放弃了传统的统一的美的标准;3、传统的艺术十分注重艺术的认识和教育功能,而现代艺术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4、现代艺术的价值在于发现和创造,而不是继承传统的内容和技巧。抽象艺术是艺术家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艺术表现手段、艺术语言等各个领域中探索和创造的结果。它是以纯抽象的语言表现精神及形式意味的美术,而这种纯抽象的美术对于高中生来说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因为传统的艺术观念再加上长久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在欣赏抽象美术作品时,仍然用是否同客观对象相似及作品是否优美为标准加以判断,所以会有疑惑不解之感。对于抽象美术作品,学生要了解传统艺术与现代抽象艺术在创作观念上的转变,使自己在欣赏这些抽象美术作品时也转变自己固有的传统审美观,站在现代艺术的立场和标准上来看抽象的艺术,以全面认识和理解抽象美术。
二、抽象美术的特点
高中美术教学研究论文6篇
第一篇:高中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摘要: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技术,是高中美术教学现代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多媒体技术以自身的独特性,将美术作品生动、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基于此,该文就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美术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发展的环境中,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获得了多样化的发展,其中多媒体技术以自身的独特性,备受教师的青睐。尤其是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意义
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得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首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由于课堂教学时间具有局限性,而高中美术教学内容往往繁多,在以往的高中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无法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则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了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如,教师在讲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图片与视频,为学生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同时,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拓展,进一步开阔了学生的美术视野,使高中美术教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其次,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打造了理想的视觉媒介。相较于以往高中美术教材中美术作品图片篇幅小、画质不佳、欣赏性差的弊端,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美术作品进行准确、清晰的展示,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视觉体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与对美的追求和感知。如,教师在《阿尔诺芬尼夫妇像》(82厘米×60厘米)鉴赏教学中,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画中的景物清晰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欣赏和理解作品,这是以往教学方式无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