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11:28:5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职学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职学生培养手段研究
【摘要】高职学院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而汽车营销作为高职学院的重要教学科目之一,具有很强的社会需求性。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汽车营销的教学模式应该进行大胆的尝试,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文章从情境模拟、头脑风暴、校企合作等几个方面对高职学院汽车营销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就是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主要是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所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课堂、老师、学生为中心,并且教学模式比较刻板,导致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较差,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目的。针对这一现象,需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践行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
1高职院校汽车营销教学现状
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从事汽车销售、管理、售后服务等,所以对学生的实践性要求较高,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有接待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通过对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的教学现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协调性较差,大多数院校都能够将营销理论与营销实践结合起来,但是对于二者之间的比重掌握有待改进。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学生缺少经验,不利于理论知识点的掌握和内化。实践课程多,理论课程少,学生由于理论课程不扎实,在实践中就无法有效发挥自己的水平。有些教学内容中层次设置太高,与学生的需求相脱离,过于强调管理层的方法与技巧,而忽视了汽车营销中处于基层人员的需求。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创新,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对学生的思维拓展引导和训练,在能力培养方面还比较薄弱,这些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改进的内容。
2课改中对高职学生的培养手段
高职学生创业优势
一、高职学生创业具有职业技能优势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的学科应用性强,高职学生创业具有较明显的职业技能优势。 1.高职开设的专业其职业指向明确,注重技能性。如计算机应用与维护、服装设计与制作等。高职是以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强调操作技能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重视专业技能课程的开设,在教学中强调实用性、技能性,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实践课程的开设及实习基地的建立,保持与市场、企业的联系。因此,学生毕业后,大多学有一技之长。这就使高职学生具备了创业的基本技能。 2.高职院校一般市场意识较强,开设的专业多为市场热门专业,迎合了市场需求。如学习计算机维护专业的,虽然社会上这类公司是有限的,其难以接纳所有的毕业生,但如果学生自己创业,这个专业是有市场空间的。 3.高职开设的专业中,有许多专业的市场创业门坎不高,适合小规模的自主创业。如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几台缝纫机就可以创业,其开办一个小企业的投资成本不太高;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只要有技能,再租一个门面就可以创业,创业门坎也不高。创业成本对于缺乏启动资金的毕业生是一道坎,而能以较低成本启动创业,是高职学生创业的重要的可行性条件。 除了具有职业优势外,高职学生承受挫折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好。高职学生大多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基础不够好,一般常受批评,受挫折,因此,大多数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抗挫能力。而创业是一项风险较高的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是不容易坚持下来的。因此,高职学生的抗挫折心理素质有利于形成其良好的创业心态。 二、高职学生创业的软肋在素质 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普遍不高,这是其创业的软肋。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基本素质不高。学习基础差、自制能力差,是高职学生最明显的群体特征之一。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学习习惯差、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这与当今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当今世界正在努力构建一个完善的终身学习体系以适应科技飞速发展的要求,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它要求每个成员,都要以不间断的学习和努力去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一个人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想要成就创业大业是很难的。其二,创业素质低下。创业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事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对人的素质要求很高。据统计,整个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成功率仅仅只有2%~3%[3]。创业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顺利到达胜利彼岸的,个人创业更多的是要通过科学的前期规划,多角度的观察和理性分析,有效的资源整合,成熟高效的运作技能,良好的商业心态等重要的环节与因素作为支撑才能成功。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仅局限于本专业知识中,缺乏财务、税法和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和经验,缺乏成熟的企业模式和管理经验,最终导致许多学生创业项目失败。高职学生的这两方面的素质缺陷都可能会影响其创业的成功。令人遗憾的是,现在的高职教育不管从学生自身还是从学校方面都表现得急功近利,双方都只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技能培养上,完全没有耐心来提高素质。具体表现如下: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学习急功近利,大多希望能拥有一技之长,找到一份工作,因而往往对能立杆见影的专业课程就乐意学,而对其他课程比较排斥,从而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如学服装设计与制作的学生,一般乐意学服装设计课程,而对其他课程如文艺赏析课、经济法等课程是敷衍过关。其实,一个服装设计师如果缺少文化底蕴,是难以成就事业的。而经济法律问题也是在市场经济中必然会遇到的,如果创业,更是会涉及到诸如签订合同,设计商标、创立公司、市场竞争等法律问题。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教育也急功近利,学校只考虑眼前的就业效应,迎合学生当前的就业需求,往往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素质培养,对学生的发展后劲考虑甚少。为此,许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往往大砍一些不能立杆见影而有利于提高素质的课程,基本上是以后做什么,就教什么,实施快餐式教育、快餐式就业。这虽然顺应了学生急功近利的心理,但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学生也许学到了一些专业技能,但由于基本素质不高,没有发展后劲,如果要想自主创业,在素质和能力上就会受到抑制,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由此可见,提高高职 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其创业成功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而素质是具备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并可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化为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给予充分重视,并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只有努力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 三、扬长克短,提升创业素质和能力 (一)学校层面:职教、素质两手抓,全面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1.多方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要贴近市场,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教育、制度规章等方式,努力规范学生行为,强制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调整课程设置,将创业教育融入职教体系。开设课程的基本原则是,以职业教育为中心,全面渗透创业教育,在这个原则下,合理开设相关课程,全面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 (1)开设创业课程。具体可以三种做法:一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二是在就业指导课程中,作为一个重要专题来教学;三是开设专题系列讲座,如怎样在网上开店、如何创立公司等,还应给学生介绍一些成功创业事例的书籍,开启学生的心智。在各类创业课程中,除了教给学生相关的创业知识外,特别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所学专业的创业方向,如何寻找商机。 (2)在其他课程中,强化创业所需的相关知识的教学,将创业指导与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如在经济法教学中,要特别强调公司法、合同法、商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学生创业储备必要的知识。 (3)将创业教育与职教实践环节结合起来。学校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加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力度,使学生增强对市场的感性认识,缩短与市场的距离,为以后创业打下基础。 (4)可在校园网上开辟一个创业栏目。既可介绍大量成功创业事例,又可提供一些创业信息,还可聘请一批专家,在网上与有意创业的学生互动,给创业者答疑解难,指引道路。 (二)学生个人层面:早作规划,努力积累创业经验 高职学生除了在学校认真规范自己的行为、勤奋学习知识技能以外,还应早作职业规划,抓住机会积累创业经验。在很多成功的创业案例中反映了这样一个规律:往往第一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而第二次创业才成功。这说明创业前的积累很重要。对此,学校应积极引导。积累创业经验主要有以下途径: 1.学生在校时可试行创业,为正式创业热身。如服装专业的学生不妨在网上开个店,或创办一个设计工作室,一头联结学校,一头联结市场。在学校试行创业,既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将知识用于实践,又可以积累创业经验。 2.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实习积累创业经验。特别是毕业实习时间相对较长,学生应虚心学习、丰富自身,并积极寻找创业商机。 创业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形式,既有利于高职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又有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创业又是就业的高级形式,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高职学生的优势和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引导,为学生创业积蓄足够的能量。
高职学生艺术素养培育
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艺术的认知和修养。具备艺术素养,主要是具备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气质。
艺术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很多事实证明,以美启真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以使他们完善品格,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就像郭沫若同志曾经要求科学家“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一样,艺术教育并非局限于几门艺术类的课程,它是融合了相关人文艺术的精华,在融通的基础上,打通不同专业的壁垒,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培养其创造力。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学艺术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支撑甚至高于普通类高校的原因。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类专门教育,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势必需要寻求与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学生来说,面对各方压力,除了必备的职业能力外,全面的综合素质、广泛的知识面和各种技能的掌握都是提升竞争力的祛码,而这一切的培养,都需要基本的艺术素养作为土壤,在此基础_上才能更好的开花结果。因此,如何就这类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素养的培养,是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领域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艺术t养在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培养中的军要性
艺术素养决定了人最基本的审美观,所以应当贯穿于各学科的教育教学之中,对所有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而对艺术设计类学生而言,具有良好的艺术素养则显得更加重要。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论文
摘要:英语阅读训练是英语学习的核心,英语阅读能力是听、说、写、译的基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成为能利用英语快速获取各种信息,并具有高职专业知识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和阅读教学模式的落后,学生不良阅读习惯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英语阅读阅读能力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高职英语阅读训练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强弱反映其综合能力和素质决定了他是否能运用英语知识和阅读技能来理解英语书面材料,能否能高效快速准确地获取现代信息。同时,阅读能力也是英语自学能力的基础。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英语阅读能力需求在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英语阅读已成为高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开设时间最长的“目标性”基础课程。目前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的对象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三年英语,英语基础非常差,对英语不感兴趣。此外学校、家长对英语学习不重视,教材、课程设置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英语阅读是英语语言中最频繁的一种活动,大量的英语阅读能促进其它语言技能的提高,如要提高口语水平就必须有大量的输入才能说出地道的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大量的英语阅读,英语的阅读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学生英语教学论文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的生源课程整体水平较低,有的学生甚至未能完成初中学习目标。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没有进行过英语听说训练,英语词汇量明显不足,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听写能力也相对较低,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的单词量十分有限。英语基础较差致使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仅听不懂老师讲授的内容,而且缺乏开口表达的勇气,对英语学习缺乏积极性。因此,如何增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成为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高职英语教学选用的教材大多参照普通高校的教材标准,没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教材内容偏于基础理论,缺乏实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帮助,但却未能凸显高职英语教学的专业型和实用型特征,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直接降低了高职英语的教学效率。
(三)英语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医学学生职业期望调查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职业期望量表,对苏州市某卫生职业院校的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探讨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职业期望的现状。研究发现:当前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对待就业更加理性,重实际不图虚名,求稳心理较重,女生和大三学生更重视职业的声望地位与外在价值因素。
关键词:职业期望;医学相关类专业;高职
2001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要积极发展医学相关类专业。”纲要还提出“2015年目标包括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中等教育主要设置医学相关类专业。”然而近年来,随着医学相关类专业毕业生人数的连年递增,医疗卫生系统的就业门槛不断提高,使得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大。职业期望是个体对某种职业的渴求与向往,它既是个体内在职业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也是个体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源。①探讨当前高职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期望现状及特点,将有利于引导其理性对待就业问题,同时也能为相关院校进一步完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抽取了苏州市某卫生职业院校大一至大三共500名在校生为被试,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取有效问卷480份,有效回收率为96.0%,有效样本构成见表1。本研究的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等人口统计学情况;第二部分职业期望量表,由吴谅谅、李宝仙编制,该量表包含声望地位、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三个维度,21个项目,按完全不重要到非常重要五个等级记分。此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结果与分析
90后高职学生教学论文
一、90后高职学生及现行教学管理的特点
(一)90后高职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90后高职学生在思想行为方面具有自信、开朗、个性突出、自我表现欲强的特点,但相对出现缺乏团队精神和忠诚感、承受挫折能力弱、独立性差等低情商的特点。表现在思想上,自我意识与自信心较强,勇于阐明自己的观点,思路灵活,不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方式或苟同于他人的见解,乐意于自主行动,不愿受人节制,对于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有很高的参与热情;生活上,社会适应能力较强,且在面临问题选择时具有较果断的决策能力。
(二)90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高强度的社会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迫使90后高职学生在学习目标上更加实际,甚至是功利,他们仅仅喜欢学习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利(或自认为对自己今后发展有利)的课程,而对于他们自认为“没什么用的课程”,没有学习的动力和激情,自己认为乏味的课不乐意听,却花大量的时间阅读有兴趣的或自认为重要的书籍等,致使各类课程挂科严重。
(三)现行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滞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传统的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利用行政方法进行教学管理,强调按照权威性的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管理。由于教学部门管理范围较广,容易与其他部门冲突,造成部门内部职权不清,跟不上现代教育的发展。90后的受教育者其生理、心理、消费、学习观念已不同于传统时受教育者,知识经济及网络时代对教学管理有很大的冲击,因而迫切要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技术的管理手段及管理方法。
二、针对90后高职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创新
针对9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现行教学管理方法、手段的滞后,转变行政型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以学生、教师为根本的服务型教学管理模式,形成以“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学”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服务方面形成了以下几种教学管理的新做法:
浅谈高职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一学生缺乏学习高职数学兴趣的原因
1.数学基础的先天不足
独立动手能力差是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的毛病。
2.高职数学教材的内容
片面强调、狭义理解高职数学的工具性,以专业需要为依据选择教材内容,在内容的设置上科学性与思想性不够,工具性色彩浓厚,忽视了数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功能。
3.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
高职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研究
1泛化阶段
在泛化阶段,学生的体育技能初步掌握,动作错误多,出现多余动作,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强调学生自身体会,通过“导趣”,使学生喜欢体育教材,发生对于教材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教材发生了兴趣,主动学习的动机就会空前高涨,教师再顺势导入示范动作和讲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时老师宜多采用全程式培养模式指导学生。举个例子来说,体操侧手翻动作,泛化阶段学生普遍觉得难做,教师先做一个动作示范,学生对侧手翻有直观的认识,产生学习兴趣,老师接着讲解动作要领,指出保护帮助的重要性和方法,安排体育骨干和体育委员带领学生按照由分解到完整的学习步骤集体自主学习,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要领,而教师主要全程式适时在旁指引学习,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和班级,教师更要全面照顾全程式导学,甚至不断督促学生学习,直到学完为止。
2分化阶段
在分化阶段,学生的动作技术有所改进,错误和多余动作减少,所学动作基本稳定。这时,教师可减少指导频次,采用半开放式的指导方法,安排学生增加练习密度,完善动作环节。以简化太极拳的学习为例,分化阶段,指导学生在体育委员的管理下自由复习,教师适时抽查学生已学过的动作,要求动作舒展正确即可。
3巩固阶段
在巩固阶段,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作用,细化动作的环节,稳定动作技术方法和过程。应用分段全程式培养模式是这一阶段的指导要点。以乒乓球左推右攻为例,教师在课中前段先做全程式指导,注意抠学生自学过程中细节上的错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避免错误动作。中间部分留出时间让学生对动作和知识点消化吸收。后段时间再采用全程式模式,带动学生自学完成这一动作的重点,解决动作难点。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论文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对职业素养教育缺乏有效合力
一方面,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一些新兴专业建设时间短,尚处于发展初期,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对职业素养教育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物流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但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学科体系的建设严重不足,现有的物流理论不成熟,几乎都是从国外引进,没有形成与本国本地区物流发展实际相结合的现代物流理论体系。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经济学、运筹学、物流管理基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电子商务、商品学等,所开设的课程中理论知识教学课程较多,而实践课程较少,不符合物流管理专业实际操作性较强的特点,不能适应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相对独立,职业素养培养教育仅仅作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者是几门课程,而没有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高职院校教师对职业素养培养的意识不强
首先,高职教师自身职业素养意识不强。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由于我国物流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直到2001年,北京物资学院首次开设物流专业),当前从事物流专业教学的教师大多数是从管理、经济、工业工程、计算机等专业转型而来,对物流专业知识理解和掌握上还存在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的现象,同时也缺乏物流实践经验。其次,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缺失,使得教师们很难自觉认识到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未纳入在校学生评价体系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职会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