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10:31:4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职毕业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浅析高职毕业生诚信教育论文
论文摘要:高职学生的不诚信问题,在毕业生中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择业过程中的不诚信行为和签订就业协议后的失信行为。本文针对毕业生的诚信问题,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以期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论文关键词:毕业生诚信教育信用管理体系社会和谐
“诚信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开始,小朋友们就开始幼儿诚信教育,到了中小学,则教育部规定直接将“诚实守信”写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高中的每一次期末考、会考、高考都要签“诚信承诺书”,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一族,在接受了这一系列的诚信教育以后,应该表现的更加“诚实守信”才对,但在实际与同学们打交道的过程中,发现诚信危机仍然是一个困扰学生们的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从拿到学校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就开始,全国每年高考有4O万考生被其所填报学校录取,但未报到,造成了对招生资源的极大浪费,进入大学校园的同学也屡屡违反诚信条约,在学习上奉行“作业大家借、论文网上抄、小考互相看、大考找”的新主张,其它诸如抄袭、舞弊、替考等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都是学生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学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我深深的感到“诚信”这个问题,在就业工作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这里简单说说发生在校园里的例子吧。
每年从三月份开始,应届毕业生就开始拿着“推荐表”跑人才市场、用人单位,他们的身影频繁的出现在各种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作为学院的就业部门,我们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检查毕业生的“推荐表”并加盖公章,同学们的“推荐表”五花八门,做假的技术也是层出不穷,有伪造证件、模仿老师笔迹、篡改学习成绩等各种手段。这一情况也引起了一些招聘单位的注意,曾经就有一名公司的人事部经理告诉我“现在的学生连假的英语证书都敢做,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做呢?”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巨大的就业压力,同学们急于找工作的心情虽然可以理解,可一旦被用人单位知晓了真实的情况,我想他们也不会用一个不诚信的员工吧!
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关注,国家为了让贫困学生上得起大学,从1999年开始专门出台了“助学贷款”政策,莘莘学子们得到了助学贷款的支持,完成了大学的学业,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是申请了“助学贷款”的部分同学在毕业以后音信用无,不按时偿还贷款的毕业生占了大部分。据统计,国家发放“助学贷款”这八年以来,发出的贷款数累计总金额超过200亿元,到了毕业后能按时还款的同学不足30%,这种利用国家政策恶意贷款、欠款不还的行为,不仅给学生本人,也给学校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比如我们学院,2007年的1321个新生中,申请贷款的就有365人,占了新生比例的27%,而助学贷款的审批却一直到年底都迟迟没有批下来,这和之前贷款的同学们没有诚信还款是脱不了关系的,最终受害者就成了学校,还有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从网上查询的数据也显示,由于银行追贷的困难,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以来,仍有大约27%的申请学生遭拒,没有获得贷款,诚信问题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毕业生心理问题倾向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大学毕业生中的重要而特殊的一个群体,面对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他们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如何健全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个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2004年的统计表明.全国共招收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学生447.34万人,其中全国高职(专科)招生237.43万人,占53,1%;普通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1333.5万人,其中高职(专科)在校生达到595.65万人,占4.7%。目前,我国已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高等职业院校已成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然而.就业工作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截至2004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3%,本科生为84%,高职(专科)生仅为61%。2005年高校毕业生中,高职生占到近一半的比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由此也引发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时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1心理健康概述
前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马勒博士曾提出这样一种思想: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了健康,便丧失了一切。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曾强调:没有健康.就不可能有什么幸福可言。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没有健康作基础,人生的一切将会黯然失色。从世界范围来看,健康已成为人们当前生活中关注的一大主题。那么.什么是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简称wH0)给了我们答案:“健康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不正常现象的存在,还包括每个人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由此可见身心平衡、情感理智和谐是—个健康人必备的条件。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而且个人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包含有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三方面的意义。从生理上看,心理健康的人,其身体状况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当是没有疾病的,其功能应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不健康的体质遗传。脑是心理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健康的身体特别是大脑出了毛病,就会影响心理健康。从心理上看.心理健康的人对自我必然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优点和缺点.并发展自我;其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有效的动作;在发展自我的同时融洽的人际关系也得到发展。从社会行为上看.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能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常模而不离奇古怪.所扮演的角色符合社会要求,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并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2离职毕业生就业时的心理健康状况
高职就业心理因素影响论文
[摘要]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其中高职毕业生自身的心理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畏惧自卑心理、过分依赖心理、盲目从众心理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心理因素。要调整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制定对策:一是实现教育机制创新,把职业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提高毕业生参与市场就业竞争的信心和能力;二是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职能,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三是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为高职毕业生就业提供畅通的渠道和正确的择业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因素学生就业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的发展,高职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十分突出,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比较复杂,社会各界对此有诸多探讨和分析。本文从高职毕业生就业这个角度,着重分析了心理因素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现状
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高职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初次就业率普遍偏低,2002至2005年全国高职高专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64.7%、55.7%、61%和62.1%,较全国同期高校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65%、70%、73%和72.6%,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对于2007年全国就业率的预计,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专家康小明的回答也并不乐观:“排除统计误差,到2007年7月达到60%已经很不错了。”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与用人单位不切实际的追求高学历,对高职毕业生存在理论知识薄弱、学历低的偏见有关,另一方面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有关,还与不健全的市场就业机制有关;就高职毕业生自身来讲,不健康的就业心理,是导致就业难,甚至毕业即失业的重要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论文
一、天津市高职院校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1.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就业率提高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在迅速扩大,根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日前公布的数据,截至到2005年,我国共有高职院校1091所,高职院校在校生849万,占全国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54%。高职院校在校学生总数已经超过了本科在校生,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第一大群体,截止至2006年9月,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00万人,其中半数生源为高职毕业生。
天津是全国高职教育的发源地,是教育部认定的高职教育改革试验区。自1999年至今,天津高职教育取得长足的进步。目前,全市高等职业学院达到27所,高职高专在校生超过10万人。2005年全市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中,本科生达到3.4万人,高职毕业生更高达3.5万人。在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中,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9个,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0个。天津职业大学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高职院校,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高级护理专业为国家级精品专业,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基地为国家级实践基地,还建立了由6所基地校组成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
天津市高职毕业生毕业率显著提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高职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61%,天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2004至2006年分别为86.77%、88.03%和86.59%,全市200万产业大军中的40%是来自职业学校的学生。
2.专业技能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核心因素
高职旅游管理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摘要】虽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非常多,但是很多都不愿意从事旅游行业,使得我国目前旅游业十分缺乏专业的人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旅游业就业环境比较差、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也比较落后,在加上学生们在就业方面缺乏理性的选择,从而导致很多旅游专业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选择旅游相关的职业。因此本文就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我国社会存在的一大问题,跟其他专业不一样,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有业不就的现象,甚至有很多学生将其作为其他行业的跳板,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探讨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的问题分析
1、就业信心不足。众所周知,旅游业的特点就是,就业容量大、层次多、以及门槛低,在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主要问题就是劳动强度比较大,管理的也不是很规范,工资水平也比较低,因此让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前就感觉到就业压力。在加上传统理念,认为旅游业就是服务业,服务就是伺候人的职业,很多学生都没有信心做好这项工作,即使从事了旅游行业,也不愿意长期从事这项行业。2、学生就业定位缺乏理性。旅游业在所有员工入职时,无论学历是什么,都必须从一线服务岗位做起,一线岗位的福利待遇相对来说比较差,很多高职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对职业未来的理性判断,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常常目光比较短浅,注重福利待遇比较好的岗位和行业,于是就有了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有业不就的现象。其实旅游行业有很大的晋升空间,只要努力工作,就业后无论是福利待遇还是职位都还是有很大潜力的。3、学校人才培养机制滞后。学校人才培养机制滞后也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一大主要原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制定培养计划,也没有跟旅游企业进行合作,使得其在设置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着内容空洞的现象,无法让学生一毕业就立马能够胜任旅游行业的重要岗位。从而形成了一种脱节,旅游行业很难找到合适的人才,旅游专业的学生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影响着旅游行业的发展。
二、构建多方联动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机制
高职校企合作就业指导论文
摘要:社会已越来越重视为高职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以科学合理的服务指导高职毕业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占据高等教育半数学校数量。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相对其他院校起步较晚,就业指导体系过于薄弱,无法形成完整的机就业指导体系。高职院校虽已逐渐重视起告知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但基本上是对本科院校进行“照搬照抄”,缺乏针对自身特色优化。
关键词:高职;校企合作;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社会已越来越重视为高职毕业生解决就业问题,以科学合理的服务指导高职毕业生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占据高等教育半数学校数量。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育相对其他院校起步较晚,就业指导体系过于薄弱,无法形成完整的机就业指导体系。高职院校虽已逐渐重视起告知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但基本上是对本科院校进行“照搬照抄”,缺乏针对自身特色优化。
一、当前高职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残酷的社会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各个高职院校重新重视就业指导教育这一学科教育,针对性组成师资队伍,以就业指导课为突破口,灵活应用学校和社会企业资源,寻求破解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目前在国内环境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是对各个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展现,也是高职院校对于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各个高职院校后续的招生计划于发展计划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各个高职院校都对就业工作进行了重点关注。而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不同阶段,都呈现出对就业方面关注的不同特点。大一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对于大学生活是茫然无知的,还未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人生职业的规划还停留在“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大二已经对学校周边环境基本熟悉,进行了部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所选专业有基本认识和了解,没有明确就业目的性,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开始留意本专业相关的的就业咨询,;而大三直接面对了就业问题,这时应更注重的是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应试技巧。基本上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会将就业指导相关的内容及工作安排在大三,主要开展组织招聘会、招聘信息、开办就业相关讲座、传达就业政策等项目,而忽略了对可塑性更强的大一大二学生,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和对就业方向及理念的引导。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了各个职业对高职毕业生心理素质、技能等方面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高职院校都采取了“一刀切”的就业指导,不重视对高职毕业生个性化指导,不参照具体行业进行全面分析,一昧的进行集体的观念灌输,造成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成果事倍功半。(一)就业指导缺少整体规划。而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不同阶段,都呈现出对就业方面关注的不同特点。大一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对于大学生活是茫然无知的,还未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人生职业的规划还停留在“一张白纸”,可塑性极强,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只在新生入学时接受了对专业的一些介绍;当高职学生经过一年的高职学校生活,进入大二,已经对学校周边环境基本熟悉,进行了部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所选专业有基本认识和了解,没有明确就业目的性,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开始留意本专业相关的的就业咨询,而接受就业指导的具体途径是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理论课程进行了解;而大三直接面对了就业问题,这时应更注重的是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应试技巧。基本上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会将就业指导相关的内容及工作安排在大三,主要开展组织招聘会、招聘信息、开办就业相关讲座、传达就业政策等项目,而忽略了对可塑性更强的大一大二学生,缺乏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系统性规划,没有及时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和对就业方向及理念的引导。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了各个职业对高职毕业生心理素质、技能等方面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高职院校都采取了“一刀切”的就业指导,不重视对高职毕业生个性化指导,不参照具体行业进行全面分析,一昧的进行集体的观念灌输,造成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成果事倍功半。因此大多高职学生毕业时,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过硬,但综合素质不占优势,导致在就业中发展的后续缓慢无力。(二)就业指导停留在理论化阶段高职院校虽已逐渐重视起告知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但基本上是对本科院校进行“照搬照抄”,缺乏针对自身特色优化。课程多以理论为主,任课教师也多是“照本宣科”式进行授课,致使高职生难以与自身的就业问题产生共鸣,从中找到对自身就业问题有指导性的意见的点,课程收效甚微。(三)就业指导没有与实际就业情况相结合。目前高职的就业指导课程授课老师多由社会学院或是指导员兼任,而不是由专门研究此方面或是有关学科的持有相关资质证明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导致就业指导课程与实际社会就业情况脱节。无法将社会和企业最新的相关信息告知学生,造成高职学生无法对所学专业进行明确定位,对就业情况缺乏准确认知,从而无法进行自我调适。由此可见,目前大多数高职建立起的就业指导服务结构无法满足高职学生对毕业指导服务的需求,也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就业特征。高职学校必须根据自身情况及职业特色来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进行优化改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毕业生,对高职学生提供更好地就业指导服务。
二、高职学生就业特征
毕业生择业需求与企业需求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行各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连年提高。同时,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高职学校的毕业生逐年增多,但是高职学校学生的就业观念却没能紧跟社会的变化发生转变,这就引发了高职毕业生择业需求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本文旨在对高职毕业生的择业需求和企业需求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找到应对措施,为高职毕业生更好的就业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择业;企业需求
1高职毕业生择业需求特征
1.1“钱多活少离家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造成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于父母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对于一些离家远、工作任务重、有一定难度的工作有一定的抗拒心理,希望找一个“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这种就业观念是不利于毕业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的,并且也不利于毕业生在企业中良好发展的。同时,“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也是不切实际的,是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不符的,毕业生应该摒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
1.2就业期望值过高
高职学就业难原因剖析与思索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便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如何理性看待高职学生就业。系统分析高职学业就业困境,以寻求对形势逐步缓解的途径已成为当前不可忽视的重大任务。文章通过对造成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作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的途径,以此探索当前高职教育所面对的就业难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高等职业教育取得很大发展。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普通本、专科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长速度为28.74%和26.59%;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年均增长速度为35.99%和32.47%。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年增长速度比普通本、专科的招生人数和在校生人数分别高出1312和10.21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高职毕业生61万人,2003年96万人,2004年147万人,2005年超过200万人,2006年212万人,2007年226万人,2008年241万人。高职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造成了高职教育发展中的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特别是“人才高消费”现象,使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教育部提出“毕业生就业难在高职,重点也是在高职”。高职毕业生作为我国劳动力资源中的一个优秀群体,其合理、及时充分的就业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一、高职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整体就业形势不乐观。近年来。毕业生数量与社会需求差距在加大。国家人事部公布的《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显示,2006年研究生、本科生就业走势将保持平稳。专科生呈现下滑趋势。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幅达到22%,而人才需求降幅降幅为22.0%,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就业接收岗位急剧减少。2007年末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外各类型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经济危机,甚至出现大量中小型企业倒闭潮,进一步加剧了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的严峻形势。
酒店管理毕业设计模式创新思考
一、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是具有现代酒店服务技能和基层管理知识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近五年来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指导,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毕业设计模式单一,远远超出学生的能力。现在多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仍采用毕业论文的模式,以学科为本位,沿袭普通高校毕业论文的写作方式,与专业人才目标培养大相径庭,也与其他教学环节脱节。有些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兴趣,论文写作基本素养如资料检索、分析、整理等方面能力匮乏,导致不知如何撰写论文,产生畏惧心理,抄袭、拼凑、节选、剽窃现象严重。其次,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每年的四到六月份是高职毕业生最忙碌的时刻,既要为毕业做准备又要忙于找工作。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就业显得尤其重要,最后一个学期往往成为毕业生择业、就业的关键时期。毕业生往往将重心放在择业上,有的忙于实习就业,有的忙于到处赶场参加招聘会,有些学生甚至已提前就业。同时毕业生通过与往届学生的交流发现,极少有人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拿不到毕业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对毕业论文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有些毕业生直到毕业论文提交期限前几天才开始撰写,甚至出现个别学生答辩当天才将论文提交给指导老师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在论文提交后就认为万事大吉,无视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个别学生提交论文后就再也不与指导教师联系,直到出现在论文答辩现场。第三,指导考核过程重形式轻内涵。由于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低下,毕业生学术水平的不足,导致指导教师很难就论文的内涵进行指导。无奈之下,高职院校更重视毕业设计的形式,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提出论文格式不对不能答辩的要求,因此在论文指导以及答辩过程中出现过度注重论文形式的情况,论文样式、字体、字号、行距等要求必须严格符合论文的写作格式。即便如此,有些学生的论文格式也达不到要求,指导教师只好一点一点地教,给他们补课。论文答辩过程更是流于形式,只要不出现原则性错误,基本都能够顺利通过。笔者认为要解决好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必须进行毕业设计模式改革,由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变,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转变,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毕业设计真正起到衡量教学水平和毕业生质量的作用。
二、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创新模式
基于工学结合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采用多种创新模式,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岗位结合起来,根据酒店服务、管理工作的实际进行选题,采用双导师制,由学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酒店实习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完成。采用工学结合导向的毕业设计模式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可进行以下几种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毕业实习报告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人文素养、专业知识以及校内实训课程后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的最后的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的目的在于深化学生对酒店的认识,让学生全面掌握酒店服务和基层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向“酒店职业人”的转化,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将毕业实习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的一种模式,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更高层面上对专业进行思考。毕业实习报告是学生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完成的,要求内容实事求是,有独立的见解,能够反映岗位、企业的真实情况,表达出学生的体会和感受,是对实习过程获得的经验的整理、提炼和升华。毕业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实习情况、实结及体会等。
在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党中央、国务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强调指出,今年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年,要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今年国务院颁布了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的六大工程中就有一项是毕业生就业工程,足以说明就业工作在我们今后几年的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国务院将在本月20号召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将在会上做重要讲话,对去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全面部署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这个会议先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召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其毕业生规模已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半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二是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总体上来说是严峻的,而且将会长期的,而特别严峻的就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难点,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到**届毕业生离校只剩三个月的时间了,这三个月是做好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教育部已经下发了《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1号),要求大家紧急行动起来,把这项工作抓好。今天的会议是一个高职就业工作的紧急动员会议,要求全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个高职院校立即行动起来,全力以赴,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今年高职院校就业工作。
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高等职业教育这几年发展得很好,异军突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年底,全国高职院校招生200万人,在校学生480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2.3%和在校学生数的42.3%。目前,全国已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908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58.5%,基本上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这么快,实际上是适应了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强烈的需求,也满足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希望把他们的孩子培养成为高技能人才的迫切要求。一个充满活力、基本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初步形成。这个体系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正在构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高职会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