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09:24:0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压氧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压氧

高压氧安全医治与管控

2009年医院整体搬迁新区,带来了高压氧科的发展机遇,从选址、环境到设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也对安全治疗与管理提出了更大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安全管理,有效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患者的安全,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保证了氧舱的良好运行。

1.高压氧设备的管理高压氧氧舱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医疗仪器,是压力容器。我院从选址安装到定期检验维修等等都严格的按照国家《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氧舱设在急诊楼西侧单独区域,无锅炉房、配电房、厨房、车库等,舱内均采用防爆电器,有水喷淋装置和紧急呼叫按钮,有空调、对讲机、照明、温控、加湿及测氧排氧等系统,安装牢固,机房有自动排气扇。对氧舱设备除平时日常检查外,有专人负责定期检验和维修。

2.患者的治疗安全首先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对待,不生搬硬套书本上所列知识。首次治疗前详细询问病情和进行体检,严格入舱宣教和检查,嘱患者和家属认真阅读《进舱须知》,穿棉制服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打火机、火柴、电动玩具、手机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选择合适的治疗压力和吸氧时间,一般10天1个疗程,连续治疗2~3个疗程需休息7~10天,再继续治疗,治疗期间需服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维生素E等)。另外对于特殊患者,如有癫痫病史的,同时要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发热患者体温<38.5℃且呼吸道通畅,方可治疗;气管切开患者入舱前尽量吸除呼吸道的痰液;外伤患者需清创缝合后治疗。

3.制度的执行管理在加强法律观念、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的同时,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职责,如氧舱安全管理制度、机房管理制度、储气罐管理制度、供氧间管理制度、氧舱消毒隔离制度、氧舱工作制度、氧舱操作规程、氧舱医师职责、氧舱护士职责等。每周科内组织学习1次,医院和科室对各种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考核,计入绩效工资。

4.风险的防范高压氧治疗是一种存在风险的治疗手段,要想保证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除了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外,加强医疗风险的防范亦很重要。首先,在患者首次高压氧治疗前,会将治疗的目的、风险性及风险防范措施如实告知患者及家属,签定《高压氧治疗同意书》,并正确引导患者,使其避免对高压氧治疗效果的过高期望。对高龄、幼儿、病情复杂、病情重的患者,由家属或医务人员陪舱。其次,为了能及时处理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无法预计的意外事件,科内配备了急救药品和器材,制定了高压氧的各类紧急预案并定期学习演练,每年有消防人员培训所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要求掌握。

5.消毒隔离随着院内感染的不断重视,严格执行氧舱的消毒隔离制度也成为安全管理得一部分,每个患者有专用的呼吸三套管、吸排氧软管及吸氧面罩,为避免混淆,均贴上患者姓名,每次用后及时清洗晾干。氧舱每次治疗结束后通风换气,及时清扫拖地,座椅和内壁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遮盖观察窗后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周乳酸熏蒸1次,每个月空气培养1次。对于传染病和特殊患者严格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查看全文

高压氧舱质量安全论文

1高压氧舱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的历史回顾

根据全国7000台高压氧舱的统计看,高压氧舱事故的总发生概率是0.9%,2001年1月石家庄某医院一台高压氧舱设备发生火灾事故,造成患者死亡。从上述事故看,舱内起火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究其原因还是绝大部分因违规操作和运行等引发的质量安全管理问题,为医院和患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同时带给我国高压氧医学事业沉重的打击。由此看来,建立高压氧舱质量安全管理的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势在必行[2]。

2高压氧舱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2.1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建立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医学高压氧舱的要求,首先应撰写一份高压氧舱质量安全体系的文件,其中包括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相关程序文件、运行指导及记录和标识等几个内容。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在文件中处于指导地位,是纲领性文件,对其中各部分提供原则性的描述和指导;程序文件包括建立的目的、适用范围、人员的职责以及工作的程序等;运行指导供操作人员使用,围绕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相关要求,用以指导相关操作的细节工作;执行质量安全体系活动需要通过各类记录表格进行记录,标识具有指示作用和警示的意思,例如记录氧舱设备主要信息的示意图中就有“严禁烟火”的标识[3]。

2.2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运行

查看全文

高压氧治疗创伤骨科患者探讨论文

【摘要】目的针对高压氧治疗应用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护理问题,探讨护理措施,完善护理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对创伤骨科250例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治疗前对患者的详细护理评估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治疗前准备,以及治疗后的密切观察、指导患者应对不良反应和加强饮食护理等,实施综合护理管理。结果通过系统、有效的综合护理管理,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治疗安全。结论为提高高压氧治疗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是必要的。

【关键词】高压氧;创伤骨科;护理;管理

高压氧治疗在创伤骨科中应用广泛,对软组织挤压伤及缺血、筋膜间隙综合征、骨折、骨愈合不良或骨坏死、断肢断指再植术后、皮瓣移植、骨髓炎、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周围血管疾病、皮肤溃疡等的治疗效果较好[1]。本文通过对2003年1月~2005年11月,本院行高压氧治疗的250例次创伤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就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系统、有效的综合护理管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安全。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50例次患者中,男165例,女85例,年龄17~65岁,平均38.5岁。其中软组织挤压伤32例,软组织缺血38例,筋膜间隙综合征1例,四肢骨折51例,骨折愈合不良6例,骨坏死2例,断肢断指再植术后18例,皮瓣移植26例,骨髓炎8例,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28例,周围血管疾病18例,皮肤溃疡22例。在手术后接受高压氧治疗5~10天,每天2h,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得较好效果。

2高压氧应用的综合护理管理方法

查看全文

创伤骨科患者中高压氧治疗的应用论文

【摘要】目的针对高压氧治疗应用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护理问题,探讨护理措施,完善护理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对创伤骨科250例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治疗前对患者的详细护理评估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治疗前准备,以及治疗后的密切观察、指导患者应对不良反应和加强饮食护理等,实施综合护理管理。结果通过系统、有效的综合护理管理,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治疗安全。结论为提高高压氧治疗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是必要的。

【关键词】高压氧;创伤骨科;护理;管理

高压氧治疗在创伤骨科中应用广泛,对软组织挤压伤及缺血、筋膜间隙综合征、骨折、骨愈合不良或骨坏死、断肢断指再植术后、皮瓣移植、骨髓炎、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周围血管疾病、皮肤溃疡等的治疗效果较好[1]。本文通过对2003年1月~2005年11月,本院行高压氧治疗的250例次创伤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就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系统、有效的综合护理管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安全。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50例次患者中,男165例,女85例,年龄17~65岁,平均38.5岁。其中软组织挤压伤32例,软组织缺血38例,筋膜间隙综合征1例,四肢骨折51例,骨折愈合不良6例,骨坏死2例,断肢断指再植术后18例,皮瓣移植26例,骨髓炎8例,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28例,周围血管疾病18例,皮肤溃疡22例。在手术后接受高压氧治疗5~10天,每天2h,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得较好效果。

2高压氧应用的综合护理管理方法

查看全文

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高压氧联合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4、28d后的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研究组CSS评分(10.24±2.77)分低于对照组的(12.20±3.14)分;治疗28d后,研究组CSS评分(8.21±2.53)分低于对照组的(11.20±3.1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28d后研究组患者的MoCA评分(14.91±2.19)、(16.26±2.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2.34±2.87)、(14.92±2.9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联合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治疗,能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认知水平和神经功能障碍,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理想的预后效果。

【关键词】高压氧;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一种中老年人群中发生率较高的外科疾病,具有致残率、致死率高及病情发展速度快等特点,是目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的高危疾病之一。据调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发生后遗症或致死的患者人数占比约80%[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该方法具有安全性强、操作简便以及不易产生创伤等优点,较其他外科手术方法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2]。而高压氧治疗法则在缓解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方面有着重要应用,且能够防止脑组织水肿进一步发展,有效改善缺血区受损的神经功能,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症状恢复。为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以本院于2019年6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高压氧联合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展开研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9年6月~2020年8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9~76岁,平均年龄(67.9±7.3)岁;从患病起始到住院时间7~25d,平均从患病起始到住院时间(12.6±5.1)d,出血量36~83ml,平均出血量(51.9±10.4)m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4~10分,平均GCS评分(7.2±3.1)分。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58~75岁,平均年龄(67.1±8.8)岁;从患病起始到住院时间8~26d,平均从患病起始到住院时间(13.2±3.8)d;出血量34~81ml,平均出血量(49.9±10.4)ml;GCS评分4~11分,平均GCS评分(7.9±3.8)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入组前经检查均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高血压脑出血症状评判标准符合,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语言不清、头痛、恶心、呕吐、视线模糊等。另外,均排除合并心、肝、肾等功能障碍、智力障碍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患者。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行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治疗:先通过CT影像学检查,将患者的血管穿刺位置确定下来,术前铺巾进行消毒处理,并对局部位置予以镇静麻醉,选择长度适宜的穿刺针对患者进行血肿穿刺处理,处理完后清洗患者血肿部位,接下来注入2万~4万U的尿激酶,以及4ml左右生理盐水,夹闭侧管并保持此状态2~4h,术后将尿激酶连续在患者体内多次注入,间隔3~7d后将导管拔出。另外,术后接受预防脑血管痉挛、缓解脑水肿、预防感染以及血压控制等常规治疗措施。1.2.2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式基础上接受高压氧治疗,微创置管血肿穿刺术后7d开始实施高压氧治疗,升压20min,压力大小在0.20~0.22MPa之间,吸纯氧时间控制为1h,治疗操作中间息2次,每次间隔间吸5min舱内压缩空气,并保持恒定速度下进行20min减压,1次/d,1个疗程为10d,总共进行4个疗程治疗。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和治疗14、28d后的CSS、MoCA评分。①根据我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评估标准,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共分为5个层次: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变化、恶化。其中,基本痊愈:患者病残程度降低至0级,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降低91%~100%;显著进步:病残程度为Ⅰ~Ⅲ级,NIHSS评分降低46%~90%;进步:NIHSS评分降低18%~45%;无变化:NIHSS评分降低<18%;恶化:NIHSS评分较治疗前增大。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②应用CSS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评分越大,代表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性越明显。③应用MoCA量表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具体评价维度包括:视结构、语言、记忆、执行、注意力集中性、计算、思维、定向力等能力,分值范围在0~30分,患者认知功能越好时对应分值结果就越大。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潜水减压病治疗分析论文

目前,全国共有氧舱3700多台,氧舱数量和治疗患者的人数均居世界前列。其中,不到10%的氧舱用于潜水减压病的治疗,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开放城市。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部沿海的黄金海岸,环绕渤海及部分黄海沿岸,由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西、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滨州、东营、潍坊、烟台、威海、青岛等15个城市和地区组成。近年来,该地区海上养殖业发展迅速,为地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由此而来,该地区也是潜水减压病的多发地区。

临床实践证明,高压氧对某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特别是在急救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压氧治疗疾病的种类已达100余种,涉及临床各个学科,尤其在减压病、心脑血管、感染、中毒、气栓症等疾病治疗方面应用更为广泛。减压病(DCS)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潜水作业(实际潜水或加压舱中模拟潜水)、高气压作业(隧道高气压作业或沉箱作业)与失事潜艇艇员离艇脱险上浮,以及飞行员乘坐非加压座舱飞机升空速度过快过高;或在高空时加压座舱的密封性发生故障,突然泄压;或在低压舱中模拟飞行上升高空(上升高度11700m,如不及时吸氧,DCS发病率可达50%)。我军的常规潜艇和核潜艇保持着良好的安全记录,造成失事而艇员离艇脱险上浮的事件仅有2次,也做好了严格的潜水减压安全措施,没有发生减压病事件;我军的潜水员、海军陆战队两栖侦察中队、特战队等特勤部队在进行水下作业时,严格执行潜水作业安全规则,并及时加压治疗,迄今为至,尚未发生过严重的减压病事件;飞行员患减压病也仅发生在飞机发生事故后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非常少见。因此,目前,减压病主要发生在沿海各城市,如福建、广东、青岛、烟台、大连等地,从事潜水作业的人逐渐增多,主要从事捕捉鱼虾、打捞沉船、海上救援等,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潜水员的身影,潜水减压病的发生作为一种职业风险就存在于他们之中,对于民间没有组织和单位的潜水人员来说尤为明显和突出。这些民间潜水人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劳动强度大,忽视潜水作业安全规则,盲目增加下潜深度和水下作业时间,同时反复潜水作业,而又不设停留站直接上升出水或仅凭经验设定停留站,致使溶解于体内的大量空气不能安全释放,导致大量气泡累及脑、脊髓、肺等,引起减压病发病人数逐年增高,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瘀斑、关节疼痛、肢体瘫痪、头痛、眩晕、大小便失禁、昏迷甚至死亡。所以,研究环渤海地区潜水减压病的治疗现状,提出解决办法已成为航海医学界一个重要的科题。

1环渤海地区潜水减压病治疗现状

1.1医院级别及分类

据不完全调查(通过网络查询55家、电话咨询42家和同行介绍28家等方式),环渤海地区共有氧舱70多家,其中,山东沿海城市有30多家,河北省有5家左右,天津市有16家,辽宁省有不到20家。其中,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占50%,二级乙等以下医院占35%,个人诊所、私人承包等占15%。

1.2科室一般情况

查看全文

氧化碳中毒治疗研究论文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无论在居民生活中,还是工业生产中,其发病率一直很高,每年因一氧化碳中毒致死人数为各种中毒死亡的首位。而迟发性脑病是其危害最大的后遗症,但其发病机理目前还不明确,治疗亦无统一方案。现总结我院治疗体会,概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迟发性脑病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4~76岁,平均58岁。34例为生活中燃煤取暖发生意外,2例为工业生产中毒。“假愈期”2~32天,平均21天。

1.2治疗方法(1)高压氧治疗:采用单人氧气加压舱,治疗压力0.2MPa,加压20min,稳压40min,减压20min,每天1次,每10天为1个疗程,病情加重期不间断,恢复期可每个疗程休息3~5天。总疗程数不确定,平均10个疗程,最多做200余次。(2)低分子右旋糖酐每天500ml,15天为1个疗程;低分子肝素5000U,每日2次,共5~7天;奥扎格雷钠,连用14天为1个疗程。(3)地塞米松每日20mg,应用7~10天。(4)烟酸占替诺针每日300mg,逐渐增加至每日600mg、900mg,20天为1个疗程。(5)脑复素、胞二磷胆碱、丹参、能量合剂等。

1.3疗效判定临床痊愈:意识清楚,原有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好转:意识恢复,遗留部分运动障碍;无效:意识无恢复,症状与体征同治疗前。

2结果

查看全文

新生儿缺血病情观察与监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以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脑病症状[1],具有临床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等特点。回顾性分析我科63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有资料来源于我科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经临床症状、体征、头颅B超、CT以及实验室检查,符合沈晓明主编[2]《儿科学》中关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标准。本研究共63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其中男39例,女24例;自然分娩28例,剖腹产35例;早产儿5例,足月儿49例,过期产9例;体重在1.8~4.9kg之间,平均(3.3±1.2)kg;发病时间在出生后24h以内者44例,在24~48h以内者17例,在48h以上者2例;兴奋激惹48例,肌张力高43例,反应差37例,拥抱反射或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32例,前目饱满l0例,眼凝视或眼震4例,面色阵发性青紫、苍白3例,昏迷2例。

1.2抢救和护理方法患儿发病后,立即给予对症治疗和相关护理措施。单人高压氧舱全舱给氧,首先用微闭门缝洗舱法洗舱5min以上,按照每分钟加压0.003Mpa对高压氧舱进行加压,当氧压至0.05~0.06Mpa时,稳压30min左右,然后以0.003MPa/min进行减压,保持舱内温度18℃~22℃之间,氧浓度在75%~85%之间。治疗时间设定为60min/d,1次/d,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中间休息10d。对于轻度HIE患儿采取1个疗程治疗,中重度HIE患儿给予2个疗程治疗。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量等情况科学选择舱压。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

2结果

查看全文

脑卒中早期整体康复监护干预

脑卒中是一类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综合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易导致偏瘫、肢体活动功能下降或肌肉萎缩等[1],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其家庭和子女带来极大的负担。此类患者易因患病产生消极心理,对治疗不配合,康复效果很差。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治疗、针灸、运动机能恢复训练、高压氧治疗等方法,理论上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但目前研究探讨该方面内容的文献较少。为深入了解脑卒中患者行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笔者对2009年2~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2~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脑卒中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经确诊且具有明显偏瘫、失语或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在治疗中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年龄33~86岁,平均(65.5±8.6)岁;其中干预组,男26例,女23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疾病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2]。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以下整体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情况后应为其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并对其详细讲述该病的影响及治疗方案,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进行看书、读报等简单的娱乐活动;(2)针灸:根据其病症发展特征进行10d为1个疗程的大、小脑醒针灸法,配合推拿按摩等恢复手段;(3)运动机能恢复训练:待患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后鼓励其进行推滚桶、夹豆等肌肉协调训练,并辅以穿脱衣、上下楼梯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4)高压氧治疗:每日进行2h高压氧治疗,1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2d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均不给予其他相关治疗。

查看全文

氧气瓶管理规定

一、氧气瓶属于医疗器械固定资产范围,发放及使用均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

二、使用氧气瓶的科室应按照实际需要领取氧气瓶,并按使用规定进行妥善保管及存放。

三、氧气瓶作为使用科室的固定资产,记入该科室的固定资产帐,医疗设备管理科每半年与使用科室进行一次对帐。

四、使用科室根据需要增减氧气瓶数量时,必须先到器械仓库办理出入库手续。

五、使用科室如因管理不善而丢失氧气瓶,责任者必须按照有关固定资产赔偿制度进行赔偿。

高压氧疗科工作制度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