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出血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09:02:3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血压脑出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血压脑出血

探析高血压脑出血病患外科诊疗对策

摘要: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高血压伴发脑内小动脉病变,以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各种因素使血压骤升引起动脉破裂出血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约80%发生于大脑半球,以基底节区为主,其余20%发生于脑干和小脑。据大宗病例统计,55%在壳核(外囊)区,15%在脑叶皮层下白质内,10%在丘脑,10%中桥脑,10%在小脑半球。而发生于延髓或中脑者极为少见。壳核出血常侵入内囊和破入脑室,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丘脑出血常破入第三脑室或侧脑室,此外可损伤内囊;脑桥或小脑出血则可直接破入到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

一次性出血通常在半小时内停止,致命性出血可直接导致死亡。近年来CT动态观察发现:83%的脑出血在发病6h内仍有血肿增大,17%在6~24h内血肿增大,个别病人2天后仍有增大者。另指出: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后继续出血的发生率为52%,24h内61.54%。并发现继续出血与血压、年龄无关,而血肿不规则或出血量多易发生继续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预后不良,以往多采用内科治疗,一般病死率为50%~60%。近年来由于CT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已使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变得迅速、准确,随着显微外科、立体定向等技术的发展,手术精确性提高,对脑组织的创伤已大大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不断拓宽,目前该病趋向于手术治疗。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手术死亡率为3%~51%,外科治疗死亡率悬殊与病例选择等诸多因素有关。目前对于手术治疗及其指征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

一、手术适应证

手术的目的是为了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性,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的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威胁生命的恶性循环。由于各地对手术指征选择的不同,因此所获治疗效果不相同,目前尚无法比较。根据我们的经验,综合以下几点考虑:(1)意识状态:据回顾性分析表明:无意识障碍者,无需手术;有明显意识障碍但脑疝不明显者,外科治疗优于内科;深昏迷、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趋于衰竭者,用外科治疗暂不理想。根据出血后意识状态,临床分为五级,以便记录比较。五级为:1级:清醒或嗜睡,伴有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2级:嗜睡或朦胧,伴不同程度偏瘫及/或失语;3级:浅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4级:昏迷伴偏瘫,瞳孔等大或不等大;5级:深昏迷,去大脑强直或四肢软瘫,瞳孔单侧或双侧散大。综上所述,不论年龄大小及血肿部位的1级病人,可以进行非手术治疗;5级病人只能进行非手术治疗;2、3级患者中大多数适宜手术;3、4级病人是外科治疗的绝对适应证。但是应综合其他因素考虑,如2级患者出血少,可以先采取内科治疗。(2)部位:浅部出血应考虑手术,如皮质下、小脑出血。脑干出血急性期不考虑手术。(3)出血量:皮质下、壳核出血>25ml,丘脑出血>10ml,小脑出血>10ml,即考虑手术。(4)病情的演变:出血后病情进展迅速,短时内即进入深昏迷,提示出血量大,部位深,预后差,不适宜手术。(5)其他:如发病后血压过高(≥26.6/16kPa)、眼底出血、有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术后恢复困难,效果差。此外对于非优势半球出血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应用甘露醇或甘油果糖注射后症状明显改善应作为手术适应证的依据。另外,手术前应与家属沟通,了解手术效果,征得家属同意。

二、手术时机

查看全文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论文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cerebralhemorrhage,HCH)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患者依从性较差[1,2]。本研究选取我院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观察集束化气道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每组60例。常规组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61岁~75岁,平均年龄(65.27±0.34)岁,病程1年~4年,平均(2.42±0.18)年。管理组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62岁~74岁,平均年龄(65.24±0.41)岁,病程1年~3年,平均(2.39±0.15)年。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组采用集束化气道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即:①心理护理管理。临床护理人员主动关怀和安慰患者,给予心理辅助治疗,多讲解治疗成功的临床病例,避免患者出现非计划拔管行为。②固定气管插管护理管理。合理进行气管插管,并进行有效固定,避免呼吸机管道牵拉。定时查房,加强巡视,检查气管插管情况,如置管深度、置管固定情况以及气囊压力等,严格防止意外脱管情况发生。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并对呼吸回路内冷凝水进行清理。③吸痰护理管理。吸痰前,给予患者高浓度吸氧治疗,若患者气道反应大,应给予适量利多卡因治疗,以减轻不适。另外,采用盐酸氨溴索等祛痰药以及2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治疗;吸痰时,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根据病情和吸痰管内径,合理选择吸引压力,严格按照无菌吸痰流程进行操作,注意动作轻柔,以免造成患者不适,吸痰按照气道、口鼻腔顺序进行,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1.3评价指标。对比2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2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气道损伤、气管插管脱落、皮肤损伤以及留置针脱落。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管理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为(5.12±0.33)d,住院时间为(11.66±0.59)d,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2.22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管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3讨论

查看全文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1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原因

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长期高血压使脑小动脉形成微动脉瘤,主要分布与基底神经节豆纹状动脉供应区及桥脑,在血压骤升时,微动脉瘤可能破裂而引起出血;(2)高血压引起的脑小动脉痉挛可能造成其原端脑组织缺氧坏死,发生点状出血和脑水肿;(3)脑动脉的外膜和中层在结构上远较其他器官的动脉为薄弱,可能是脑出血比其他内脏出血多见的一个原因;(4)高血压可加重、加速或导致脑小动脉玻璃样变或纤维样坏死,它使血管内膜大为削弱,促使形成夹层动脉瘤,继而破裂出血。

2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2.1病因及诊断长期高血压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病变血管为直径100-400微米的脑穿支动脉。脑穿支动脉以直角发自供血动脉,无侧支循环,所以血压升高时无分流血管。随血压的升高,穿支动脉出现Charcot-Bouchard(粟粒状)动脉瘤,从而易出现脑出血。豆纹动脉、丘脑穿支动脉、中脑周围基底动脉分支、小脑上动脉及下后动脉供血区均是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发区。其他最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及其它血管畸形、肿瘤。

CT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它能清楚地区分是出血还是缺血性卒中,动脉瘤能确定出血量的大小和部位,显示引起脑出血的结构异常,如动静瘤、动静脉畸形和脑肿瘤,还可显示并发症,如脑病、脑室内出血或脑积水。应用造影剂能进一步显示可疑的血管畸形。MRI和MRA和其有效检查方法一样有助于查明血管畸形和动脉瘤等病变。MRI诊断海绵状血管畸形明显优于CT及血管造影,并能提供有关脑出血时程的详细资料。

2.2早期观察和处理

查看全文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式选择。方法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大、临床表现较重、部位靠近内囊外侧用传统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出血量在30ml以下,临床表现较轻,以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对于原发性脑室出血以额角钻孔脑室外引流术。

本院从1990-2007年收治4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3例,女119例,年龄30~75岁,平均56.7岁,40岁以下35例,40~49岁96例,50~59岁142例,60~69岁165例,70岁以上4例。

1.2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血压超过180/100mmHg335例,占76%,以头痛起病者59例,意识障碍起病者130例,一侧肢体偏瘫者291例,言语不清起病者82例,发生脑疝者82例,起病至手术时间最短者2h,最长者72h,平均5.32h。

查看全文

急救流程优化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联合急救流程优化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急救流程优化进行护理干预)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每组52例,两组均干预1个月,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1d,两组功能独立性量表(FIM)、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FIM、QOL评分均比干预前1d高(P<0.05),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5.77%VS19.23%,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92.31%VS76.92%,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联合急救流程优化进行干预护理,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能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救流程优化;高血压脑出血;抢救效果;护理满意度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康复过程较长,预后效果较差,因此采用合理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具有重要意义[2]。急救流程优化虽能减少急诊时间,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但抢救过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仍然不容乐观[3]。预见性护理能够预测患者存在的风险,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来预防风险的发生[4]。预见性护理联合急救流程优化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抢救效果仍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究预见性护理联合急救流程优化的护理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急救流程优化进行护理干预)和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每组52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性脑出血中国多学科诊治指南》中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5];②无脑卒中疾病史;③年龄>18岁;④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均接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者;②伴有严重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③患精神系统疾病或存在认知障碍;④自身免疫疾病者;⑤血液系统疾病者;⑥依从性较差者。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年龄36~78岁,平均(57.48±8.96)岁;出血量31~77mL,平均(55.38±6.35)mL;出血部位:8例顶叶、7例枕叶、18例基低节、8例小脑、11例颞叶。研究组男34例,女18例;年龄37~78岁,平均(57.56±8.85)岁;出血量32~77mL,平均(55.47±6.46)mL;出血部位:9例顶叶、6例枕叶、16例基低节、9例小脑、12例颞叶。两组出血量、年龄、出血部位、性别等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急救流程优化进行护理干预。①相关护理人员收到急救电话后,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之后通知救护车出发,然后通知急诊科和专科护士做好充足抢救准备。②患者入院后,急诊科护士应快速了解患者病情,给予吸氧治疗,使患者的头部指向一侧,并将患者口鼻的分泌物清理干净,以避免呼吸道堵塞而引起窒息的情况。除此之外,推送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若患者符合相关手术指征,才能进行手术治疗。③在抢救时,将患者头部抬高,角度为30°,促进患者颈静脉回流,进而降低颅内压,并给予患者镇静、镇痛药物。手术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述手术的注意事项,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的病因,并鼓励患者,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耐心与患者交流来缓解患者及家属的不良负性情绪。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①入院后专科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介绍治疗方案、病情等,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环境、病情。②心理干预:与患者及家属面对面交流,耐心地介绍手术成功案例,改善患者焦虑等负性情绪,并保证患者头部清洁,帮助患者例行相关检查,为后续的治疗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预防不良情绪发生。③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感染,保证病房内的空气质量和温湿度适宜,并定期消毒病房;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证患者手术创口部位干燥清洁;指导饮食,避免患者使用生冷刺激、辛辣等食物,并定期给餐具消毒;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脑部引流量及神智情况,为后续的治疗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呼吸道护理,及时将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理,以此保证患者呼吸顺畅;观察患者尿液、颜色以及尿量,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针对饮食困难的患者,应补充营养液;指导患者适当运动,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运动意外;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详细告知居家的注意事项,内容包括运动、饮食、禁烟禁酒、服药等问题。两组护理干预时间为1个月。1.3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自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干预前1d、干预1个月后分别采用功能独立性量表(FIM)和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OL)评估两组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FIM量表内容包括自理能力、社会认知等,分值18~126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自理能力越强[6];QOL量表包括食欲、精神等,分值0~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6]。②统计两组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③采用院内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是否耐心与您交流”等10项内容,分值0~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不满意:分值0~60分;比较满意:分值61~89分;非常满意:分值91~100分。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满意+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为工具,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并以t检验;以“例/%”形式代表计数资料,并采取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式选择。方法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临床表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大、临床表现较重、部位靠近内囊外侧用传统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出血量在30ml以下,临床表现较轻,以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对于原发性脑室出血以额角钻孔脑室外引流术。

本院从1990-2007年收治4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23例,女119例,年龄30~75岁,平均56.7岁,40岁以下35例,40~49岁96例,50~59岁142例,60~69岁165例,70岁以上4例。

1.2临床表现患者入院时血压超过180/100mmHg335例,占76%,以头痛起病者59例,意识障碍起病者130例,一侧肢体偏瘫者291例,言语不清起病者82例,发生脑疝者82例,起病至手术时间最短者2h,最长者72h,平均5.32h。

查看全文

医治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认识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例,经开展颅内血肿清除的微创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37~89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血压≥140/90mmHg,均经头颅CT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其中血肿位于基底节11例,丘脑5例,大脑半球4例;发病到手术时间最短2h,最长1.5d;患者出血量:最少为30ml,最多为90ml。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术后愈合5例,好转10例,治疗无效死亡5例。

2护理

2.1术前准备

2.1.1术前评估密切观察血压、体温、心率变化,正确评估患者的意识。

查看全文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论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穿刺术;护理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1]。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2~2004年在我院住院的4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0a,平均55a;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50~280/90~140mmHg;CT检查:额叶出血10例,颞叶出血10例,基底节区出血20例;出血量30~110ml;发病时间6h~7d。

1.2治疗方法为患者剃头,根据CT片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在无菌操作下配合医生在定位处经头颅钻孔,然后将直径0.3cm、长35cm的硅胶管经钻孔置于血肿腔内进行冲洗引流,末端与无菌引流瓶连接。

2护理

查看全文

刺激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昏迷患者功能障碍评分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HICH术后昏迷患者82例为探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四感组与参照组,每组41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四感组实施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昏迷指数评分(GCS)、功能障碍评分(DF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提高,DFS评分显著降低,且四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88%,低于参照组的24.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5)。结论:四感联合促醒刺激护理应用于HICH术后昏迷中可显著改善患者昏迷程度,促进机体各项功能恢复正常,并发症显著减少。

关键词:四感;促醒刺激护理;高血压;脑出血;功能障碍;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HICH)作为高血压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临床表现为患者在激动情绪下伴剧烈疼痛、呕吐等。HICH一般采用外科手术治疗[1],术后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因此对HICH术后昏迷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预后。但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患者康复需求。四感联合促醒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从昏迷状态中醒来[2],但该护理模式是否能显著改善HICH术后昏迷患者功能障碍,目前学界研究甚少。基于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HICH患者为实验对象,旨在探究四感促醒刺激护理对患者功能障碍评分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HICH术后昏迷患者82例为探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四感组与参照组,每组41例。其中四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7.61±11.23)岁;参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7.71±11.13)岁。两组患者上述数据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选择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专业医生及各项检查明确确诊为HICH;②脑出血部位为基底节区;③与HICH诊断标准相符[3];④格拉斯哥昏迷(GCS)<9分;⑤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⑥签署手术同意书;⑦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2)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其他脏器疾病;③脑血管畸形;④血管瘤;⑤血液疾病;⑥动脉瘤;⑦脑肿瘤卒中;⑧双侧瞳孔散大固定。1.3方法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护士需做好早晚的护理工作,保持病房及病床的干净整洁,为患者定时进行翻身,并观察皮肤状态,清洁患者身体受压部分,采用适宜的清洗液做好口腔护理,清洁眼部后涂抹眼膏,采用湿纱布覆盖双眼等。四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四感促醒刺激护理:(1)听觉:①语言促醒刺激: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措施时,对患者加以语言刺激,如呼唤患者姓名及床号,同时,指导患者亲属多和患者说话,以幽默的语气向患者讲述对家庭意义重大的往事及其生活趣事,将患者看作正常者,与其进行交流;另外,早中晚播放新闻节目,对患者形成语言刺激;②每天至少为患者播放3次音乐,播放的音乐可采用本院自行编曲的音乐,也可播放患者爱听的其他音乐,每次播放15min。(2)视觉:①开关灯:护士在每天可固定2个时间段,为患者展示开关灯活动,每次开关灯各5次,在开灯与关灯之间各维持1min;②照射瞳孔:护士选取每日上午、下午两个时间段,用手电筒照射患者瞳孔,双侧瞳孔各照射5次,每侧瞳孔照射时长为30s/次。(3)触觉:①清洁:护士采用温生理盐水于早中晚对患者进行面部清洁,注意清洁顺序,清洁完一侧,再换另一侧,清洁方法相同(眼部环擦、单侧额、面颊、鼻翼、耳后、颈),面部清洁完毕后,护士借助软毛刷对患者的手掌及脚掌进行清洁,时长为10min;②运动:护士要定期为患者翻身、叩背,同时也要加入被动式肢体运动刺激,对患者进行触觉按摩,动作需轻柔、温和,注意重点刺激易痉挛的部位,各关节均需运动2遍,2次/d。(4)嗅觉:护士在100ml的蒸馏水中加入适量香草精油,在纱布中滴入10滴,将纱布置于患者头部1cm处,左右两侧各搁置10s,1次/d。1.4观察指标(1)昏迷评分:采用的量表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4]评价两组患者昏迷程度,总分3~15分,分数越低表示昏迷程度越严重。(2)功能障碍:采用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FS)对两组患者的功能状态进行判断[5],总分0~3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功能障碍程度越严重。(3)并发症。1.5统计学方法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取SPSS22.0统计软件展开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中医特色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吴川市人民医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5.15±3.47)岁;高血压病程2~15年,平均(9.15±2.63)年;出血部位:脑干1例、脑叶11例、丘脑9例、基底节区11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6h,平均(4.59±1.07)h。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11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6.28±3.34)岁;高血压病程2~16年,平均(10.05±2.28)年;出血部位:脑干1例、脑叶10例、丘脑8例、基底节区12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7h,平均(4.63±1.21)h。2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经脑CT或者MRI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者;行微创手术治疗;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呼吸及循环功能稳定,且意识清晰;出血量30~60mL。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伴有脑瘤出血、动静脉畸形、颅内动脉瘤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急性感染者;有晕针史,或严重过敏体质者;意识不清晰者。1.2方法1.2.1治疗方法2组给予相同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后需要进行血压控制,使收缩压≤140mmHg,给予乌拉地尔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70161,西安远大德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30mg)治疗,口服,每次30~60mg,每日2次。脱水降低颅内压,给予甘露醇注射液国药准字H19993599,浙江济民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50mL/50g)治疗,剂量0.25~2g/kg,配制成15%~25%浓度静脉滴注,每日1次。神经营养,给予依拉达奉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80495,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30mg)治疗,使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控制在30min内滴完,每日2次。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配合其他预防感染措施。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①临床基础护理:术后,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清洗,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导管并每隔2h记录1次液体出入量,同时清洗患者会阴部,然后用碘伏棉球消毒;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若体温升高可采取冰袋降温以及温水擦拭。②并发症护理:护理人员不定期为患者更换体位、每天翻身4~5次,防止出现压疮,按摩骨突出部,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定期进行皮肤清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吸痰,每天3~5次轻叩背,防止肺部感染。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以预防口腔感染。用生理盐水擦拭阴部,以防止尿路感染。③康复训练:患者在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可以指导进行适当的关节被动性训练、坐位平衡训练、肢体正确摆放训练,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翻身训练、侧卧起坐训练。在患者离床期间指导其进行站立、坐位平衡、重心转移、步行、协调性锻炼等,训练均需循序渐进开展,待患者坐位平衡后,指导其进行站立训练、床下活动、原地踏步等。对部分患者进行Bobath疗法。④语言康复护理:在患者早期恢复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定时播放患者常听或比较轻柔的音乐,刺激听觉和语言中枢,使患者在这种环境中慢慢开口讲话。同时护理人员也要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给予患者语言鼓励,使之更有信心,从而更快恢复语言功能[4]。⑤吞咽障碍护理:在康复早期,护理人员应进行咽部刺激和吞咽训练,并且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逐渐加大吞咽力度,从开始的全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再慢慢改变饮食状态,但该过程要根据患者的吞咽情况逐步进行,避免造成呛咳,同时要注意做好口腔卫生工作,保持患者口腔清洁。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特色护理干预①中医按摩:取印堂、神庭等穴位分别点揉推抹3次及以上,待完成后,取百会穴、水沟穴、太阳穴、印堂穴,均点揉推抹5次,再取风府穴、风池穴点揉推抹3次;待按摩结束后,采取腹部按摩,先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10次,再取关元穴、气海穴、膻中穴、神阙穴分别按摩5次,然后,取三阴交穴、内关穴、太冲穴、太溪穴分别点拿3次,隔日进行1次[5,6]。②针灸:取足三里穴、合谷穴、太冲穴、曲池穴、三阴交穴、血海穴以及丰隆穴,平补平泻,进针后留置25~30min,1次/d。对于目合口张、大小便失禁者加以神阙穴、百会穴艾灸,对于语言功能障碍者加以通里穴、哑门穴艾灸。1.3观察指标①采用高级中枢损伤严重程度量表(MESSS)评估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水平,内容主要包括意识、指令、强烈局部刺激、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语言、上肢肌力共7个方面,总分值为0~45分,其中0~15分代表神经功能轻度受损,16~30分代表神经功能中度受损,31~45分代表神经功能重度受损。②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包括进食、穿脱衣物、行走、转移、上厕所、洗澡、上下楼、修饰、大小便控制,分值为0~100分,其中95~100分代表正常,80~94分代表轻度残疾,55~79分代表中度残疾,25~54分代表重度残疾,<25分代表极度严重残疾。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MESSS评分干预前,2组MES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E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BI评分干预前,2组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相关数据表明[7],高血压脑出血的患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于采用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进行手术治疗,且早期手术治疗可改善病情,解除神经压迫,并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8,9]。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其在医学领域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具有伤口小、出血少等优势,术后患者的存活率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微创术后患者仍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其对复发率和致残率的控制也不够理想,影响预后。因此,临床主张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但常规护理干预缺乏工作连贯性、整体性,导致患者的护理依从性较差,效果不理想。手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会存在血液残留,导致脑水肿无法及时消退,从而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继发性神经损伤。在中医学中,高血压脑出血是气血逆乱,使络破血溢于脑脉之外造成,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脑出血为“中风”范畴,并认为气、风、虚、痰、血、火等为发病的重要病机,而从本虚标实入手,疾病又可分为气虚血瘀、脑络瘀阻型,因此,中医护理干预中以补气化瘀、活血生新作为主要原则[10]。本研究中,干预后观察组的MES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能够改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中医按摩,可达到安神镇静、醒脑开窍的作用[7]。按摩印堂穴能够提神醒脑、通利头目;按摩神庭穴有安神定志、醒脑开窍、调和阴阳之功效;按摩百会穴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到重要作用;按摩水沟穴有开窍清热,宁神志,利腰脊,解痉通脉,调和阴阳的作用,历来被作为急救首选要穴应用;按摩太阳穴有缓解疲劳、醒神醒脑的作用;按摩太冲穴可以起到疏肝解郁、调理肝脏以及舒缓情绪的作用;按摩太溪穴有滋阴补肾,强筋健骨,舒筋通络的作用;按摩风府穴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使气血运行,恢复功能;按摩风池穴有利于缓解头晕目眩、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口眼歪斜等症状。因此中医穴位按摩具有健脾养心、疏肝解郁的功效,同时疏通心脏与肾脏有助于调节机体内部循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术后康复。针灸的作用:针刺足三里穴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针刺合谷穴能够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针刺太冲穴能够平肝泄热、活血化瘀、解郁止痛;针刺三阴交穴能健脾理血、补肾平肝、活血祛风。艾灸神阙穴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升清降浊、健脾和胃、调理冲任、温补下元、通调三焦、利水消肿等;艾灸通里穴能缓解治疗头晕目眩、咽喉肿痛、舌强不语;艾灸哑门穴可以散风,清神志,疏通经络。由此可见,针灸可刺激受压神经,加速机体血液循环,同时可以促进血肿吸收,达到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11,12],按摩与针灸的干预可有效刺激休眠的神经元,促使其发挥代偿作用,并重塑神经功能,从而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预后。此外,按摩与针灸干预中,通过刺激穴位,达到活血养血的目的,祛除血瘀,从而缓解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预后。综上所述,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促进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同时能够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