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06:43: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贫困生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贫困生资助计划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皖政〔20*〕74号),现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制定如下实施计划:
一、主要目标与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二)基本原则:加大财政投入、经费合理分担、政策导向明确、多元混合资助、各方责任清晰。
1.加大财政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2.经费合理分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由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我省承担部分的分担原则是,分级分担,职责明晰;结合财力,区别对待;鼓励支持民办教育。
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诚信资助模式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和原因,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诚信的资助模式,认为通过诚信教育,个人诚信体系的建设等多种方式,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
关于诚信简单的定义就是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外发达国家信守的生活准则。然而,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在经过了四年正规教育的贫困大学生中却有越来越多的人违背当初的承诺,没有按诚信归还银行的贷款,这是新出现的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值得全社会进行探讨。
一、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先看一个调查结果,据《中国青年》杂志报道,北京市工商银行从1999年9月开始向各高校贫困生发放助学贷款。当时北京市共有43所高校与工行签订了合同,贷款总金额达4·3亿元人民币。根据合同,学生一毕业就需将分配单位地址及时通知工行,毕业后一年内开始持原有贷款存折按季度存钱还款。但是,当这批贷款偿还期到来时,却有119名学生一毕业,各种通讯方式都不通知银行,原来贷款填写的家庭住址、通讯方式也多有变更或不详。这119名学生借了数百万元,占该还钱人数的10%。这个比例相当之高,说明大学生的诚信急待提高。深入分析其他原因,主要的体现形式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形式单一,贷款风险大,仅仅注重学生的贫困程度,而忽略学生自身道德品质的考核。另一方面,贷款不还对于无诚信的大学生潜在的风险根本不存在或者较小。据统计,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间以及个人的逾期应收帐款发生额约占贸易总额的0·25%~0·5%,而在我国,这一比率却高达5%以上,且呈逐年增长势头。事实上,社会上的失信现象还远不只上面这些,可以说“信用危机”正在向我们逼近已成无可辩驳的事实。
(一)从社会层面分析。我国在经济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年轻人缺乏理想和信仰。有的大学生甚至明确表示其将来的工作就是一切为了钱,追求名利。这可能是创业初期为了生存不得已的想法,但当经济状况发生改变后,大学生应该随时调整自己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发展史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到一定程度诚信是至关重要的,即使迫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加入到违背诚信的行列中去。从长远来看,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我们现在的社会诚信制度还不完善,这就造成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认为缺乏诚信也无所谓,不会对他的事业和前途构成威胁。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分析论文
1研究方法与过程
1.1调查对象
选取来自河南省6所高校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抽样比例考虑在校生的男女、年级、专业、生源、籍贯等的实际分布,以使样本结构有充分的代表性。获取有效问卷1488份,其中贫困生728人,非贫困生760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年级、专业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1.2调查的方法与程序
由课题组成员分别与被试所在的学校联系,向被试讲清调查的意义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然后由被试根据问卷要求作答,限时45分钟,要求当场回答完所有的问题。
2结果与分析
高校贫困生资助措施论文
摘要:近年来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成为高校发展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国家、社会、高校对贫困生给与了大力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困难。但是受思想观念、管理体制、经济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在贫困生资助的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了切实解决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勇于改革现行政策存在的一些弊端,真正把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
关键语:贫困大学生资助对策
前言
2009年末的上海女硕士自杀事件将人们的目光凝聚到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高校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家长操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带有社会性的问题。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是国家兴衰的标志。由于教育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因而贫困家庭的子女往往会因贫困而难以完成学业,甚至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不公平的。高校贫困生的问题不仅是贫困生的个人问题,更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什么是高校贫困生呢?所谓的高校贫困生是指高校里经济上比较困难的学生(通常月消费在200元以下),他们的经济支付能力不能完成其大学学业。他们在上学时负担不起学校所规定的各项费用,有的在上学后难以维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情况突出者(通常月消费在90元以下)为特困生。
一、高校贫困生产生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如何出现的呢?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一直实行的是“单轨制”的全国统一的“免费+人民助学金”模式,公有制的计划经济时代和较小的高等教育规模,使国家成为高等教育的单一投资者,受教育机会成为面向特定群体的公共产品,群体内每一个成员不仅不需要履行投资责任,而且在生活上享受福利,毕业后也有国家包分配,因此也就不存在高校贫困生问题。高校贫困生问题开始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初,公费生和自费生并存的“双轨制”,并开始实行对一部分学生免收学费,而另一部分学生收费的政策,贫困生问题就此产生了。我国高校自1994年实行招生并轨、交费上学、自主择业政策以来,高校学生开始支付每年几千甚至是上万元的学费,高校贫困生问题便成了一个热点问题。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扩招也使贫困生人数迅速增加。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论文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群体感恩教育状况
(一)缺乏应有的感恩意识
感恩意识缺乏是当前受资助贫困生表现较为突出的现象。对贫困生的资助,既包括物质上的帮助,也包括情感、心理、精神上的关爱。但很多贫困生在接受资助后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感恩意识。例如:对父母的辛劳付出不知感恩,认为父母这样做事天经地义;对学校的资助不知感恩,个别学生还对资助金额抱怨有加,认为不公平,有的甚至为争取学校资助,造假材料,办假证明,瞒天过海,做出一些违背做人原则、社会公德的事情;不知感恩政府和社会,部分贫困生在接受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助学贷款等资助时,认为是理所应当,丝毫没有感恩之情;部分学生在接受社会资助时,当时表现得乐观积极,甚至做出诸如回馈社会、回馈他人之类的承诺,一旦资助到手便将承诺抛之脑后,个别学生甚至做出与当初承诺相违背的事情,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与学校声誉。
(二)缺少应有的感恩行动
调查发现,虽然多数受资助的贫困生能深切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理解受到资助的重要意义,但一些学生在实际行动上却不能做到知行合一,使资助的效果大打折扣。一是生活不能节俭如一。部分贫困生过分爱慕虚荣,盲目与其他学生攀比,或怕被其他学生嘲笑,在接受资助后,生活依然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二是不能做到自立自强。为减轻贫困生学习生活上的经济压力,许多高校针对贫困生都设有勤工助学岗位,但部分贫困生碍于面子,不愿、不想通过自己的劳动勇敢担当,有的贫困生对助学岗位挑肥拣瘦等。三是不能做到诚信还贷。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设有助学贷款政策,但部分贫困生在毕业参加工作后,不能按照当时的协议承诺认真履行还贷义务,找各种借口推脱,致使国家遭受损失。
(三)缺少应有的报恩回馈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分析论文
摘要:感恩意识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但在国家、社会和学校不断加大对贫困生资助力度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贫困生感恩意识淡漠甚至丧失的现象,这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一大不和谐音符。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塑造贫困生健全人格,应当成为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不但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谐社会本质上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达到全方位的和谐。而感恩意识正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方位和谐的重要因素。
感恩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的人文教育。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和他人而单独存在。”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虽然拥有含蓄、内敛的情感表达特征,但也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古训。学会感恩,对于个人,有助于人格的健康发展,用感恩心来融化人的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品德;对于社会,可以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形成一个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
从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得贫困生人数急剧增加,这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随着国家对于贫困生资助方式的不断推新和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校中已形成了一道助困的和谐风景线。虽然国家对于贫困生的助困力度较大,但许多贫困生在受助后却很少表现出感恩意识,甚至出现了忘恩负义的行为,这成为了高校中一大不和谐的音符,这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已势在必行。
一、国家、社会、学校应高度重视贫困生
高校贫困生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公平公正、合理高效地分配资助资源,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物质保障。但贫困生的心理帮扶、感恩教育、责任感培养等方面仍然是资助工作的短板。本文以闽江学院电子系将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运用到贫困生为例,探讨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促进作用,提出构建贫困生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公益社团;管理模式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07]23号)以来,国家、政府、高校都逐步加大了对在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1]但是,目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仍然停留在直接的、线性的、单一的无偿注入方式。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此种物质获取方式产生依赖和麻木心理,进而造成感恩意识、奉献意识、诚信意识等的缺失。此外,贫困生由于在经济上处于劣势,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敏感、自卑、封闭等不良情绪。资助只是手段和形式,育人才是目的和初衷。因此,探寻经济帮扶、精神帮扶和心理帮扶等多管齐下的有效做法是完善资助体系、实现高校服务育人功能的重要议题。
一、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自愿组成的、按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组织。社团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包括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以及社会公益型等等。[2]公益社团强调围绕志愿服务开展社会实践,担任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的角色。贫困生的公益社团化管理模式是加强资助育人功能、解决资助工作困扰、实现资助育人两手抓的重要路径。
1.解决资助工作人力资源短缺与日益增长的贫困生人数之间的矛盾
建设高校贫困生资助系统研究论文
摘要:面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所面临的新挑战,即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内部供给单一与需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本文分析了现行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资助体系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贫困大学生资助既是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又是一项难点工作。资助工作实施的效果,不仅影响到贫困生的生活和学习,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以及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1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历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各大高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1987年以来,教育部和财政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主要包括“奖、贷、助、补、减”五项内容,自这种体系形成以来,有效地缓解了贫困生求学过程中的暂时经济困难,对顺利地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根据教育部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15%—20%,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面临着心理和经济的双重压力,这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资助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1]。建立健全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必然要求[2]。
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分析
1高校贫困生的特征及现状
1.1生活节约俭朴,但自立自强
高校贫困生绝大多数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的经济困难使他们缺乏生活来源,经济上的紧张使贫困学生在生活上大多比较节约俭朴,他们把有限的费用用在了解决温饱方面,无力承担高昂的其他费用。但是生活的困窘使他们自强自立,养成了艰苦朴素、勤劳踏实的美德。他们懂得生活的艰辛,也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他们希望在贫瘠的物质环境中做精神的富裕者,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因此他们大都自强自立、励志求学,有着远大的志向抱负和良好的自律自控能力。
1.2学习基础薄弱,但踏实勤奋
艰苦的成长环境,匮乏的教育资源,往往使贫困学生过于重视应试因而知识面较窄,进入大学之后突出表现在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等方面严重落后于其他学生,使得贫困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一大截,学业上的优势也荡然无存。但是贫困学生往往上进心强,他们普遍具有跳出农门的强烈要求和忧患意识,学习动机更为强烈、持久,学习更加勤奋踏实。
1.3心理脆弱敏感,精神负担沉重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实践路径探析
1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现状
高校贫困生在接受物质资助以后,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常怀感恩之心,努力学习,乐观生活,参加工作以后努力工作能够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国家、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给予的帮助。但是,其中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较为薄弱,把国家、学校、社会上给予的资助视为理所当然。高校贫困大学生领取补助根据评定的等级不同从而领取的补助金额也不同,有些学生没有领取到最多金额会怪怨老师做事不公,不会去考虑其他同学的实际情况,觉得所有的资助都得有自己的一份,丢掉了中华民族的谦让美德。还有一些大学贫困生心理失衡,毕业之后好几年对国家的助学贷款不予按期偿还。目前贫困生的学习也是当前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感恩意识的缺失,觉得国家、社会、学校很多资助都是理所应当,拿着补助不好好学习,有的甚至成谜于网络游戏,缺乏学习的动力,期末考试多门不及格。有些贫困大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学校以及社会上提供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不能积极地去面对遇到的困难。一些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生怕档案里留下自己曾接受过资助的相关信息,毕业之后不愿意回报母校,回报帮助过自己的人,更不愿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弟学妹。
2高校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分析
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缺失原因有很多,笔者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发现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有:个消极心理、家庭教育失衡、学校重物质资助轻精神资助。
2.1个人消极心理:高校贫困大学生困难原因主要有:孤儿、单亲、残疾、军烈属、重病、父母离异。出生于这样家庭的学生,生活历经过磨难,有的甚至非常不幸,如果在进入大学之前心理没有得到很好的疏导,没有很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有些同学会产生自卑、自傲、偏激、冷漠、多疑、仇富等消极心理,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影响到大学贫困生知恩、感恩、报恩的健康心理。
2.2家庭教育失衡:家庭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大多形成于家庭。在贫困大学生家庭中有几种情况较为常见:(1)父母为生计忙碌奔波,有的还在外地务工,父母与子女沟通较少,关系较为陌生。子女体会不到父母工作的辛劳,对父母的付出不能知恩。(2)父母本身的生活态度就存在着问题,不能以平常心去对待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将生活的不如意都归结为社会的不公,政府的不作为。存在着仇富心理,认为自己的贫穷是外界原因所致。(3)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子女的身心发展。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认为自己对孩子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只知道一味的疼爱甚至是娇惯孩子,从不让孩子体会父母的付出和生活的艰辛,更不指望孩子的回报,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感恩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