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06:14:5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科技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论高校科技档案在科技创新的运用
一、科技档案目前现状
高校科技档案处于高校科研创新的末端,也是各高校最容易忽视的一项工作。从整体情况上看,高校科技档案的管理目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科技档案的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认识不够,科研创新重立项,轻管理现象严重,更谈不上重视项目验收后的档案资料的整理问题。二是高校科技档案归档内容不全。科技档案是科研创新、生产等科研活动的全程记录,不仅仅立项文件、鉴定材料要归档,而且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图纸等材料均是科技档案要收集归档的。完整的科技档案应能全面地反映一个高校、一个项目、一个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三是后期利用不够。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是为了以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作参考,但更多高校的科技档案是束之高阁,没能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档案的作用。
二、加强科技档案建设助推科技创新
(一)科技档案服务于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离不开科技档案的服务。对科技档案的查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本校之前报开展的相关科研工作,为现在的科研提供经验借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科研重复和浪费,少走科研弯路。同时,也可通过科技档案的共享,了解国内、国外科研现状,指导科研人员对开展项目的了解,更好地确定项目研究方向、创新点。科技档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是科技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科技档案的支持,科研人员可能会走前人走过的路,犯前人已犯过的错。科技档案查阅是做好科技创新的前提。
(二)科技档案服务于知识保护
精准扶贫下高校农业科技创新研究
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其发展关乎国计民生。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凭借过硬的科技创新能力。高校作为农业创新的主体之一,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中应加大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多渠道筹措农业科研经费;以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有效推进高校农业科技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紧密对接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促进高校农业科技创新,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校;农业科技创新
一、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高校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汇聚了各类学科,拥有着众多人才。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都倾注了“三农”领域里高校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他们关心农民生活疾苦、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全国人民更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发挥高校的智囊团作用,根据不同的贫困区域和贫困户情况,立足区域农业生产特色,加强农业科技攻关,采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帮扶策略,提供智力支持。
(二)推进高校农业科技创新有助于为精准扶贫工作培养专门人才
高校科技期刊发展思考
摘要:从高校科技期刊的实际出发,探讨了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自强之路:一是把握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革新机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二是不忘创办高校科技期刊的初心,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特色;三是解决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身份的焦虑,培养数字化编辑人才;盘活高校科技期刊生态资源要素,守正创新,批判性审稿编辑以提升论文质量。
关键词: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身份;批判性审稿
2017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示认定我国学术期刊有6449种[1],《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2017年底,我国科技期刊已达5052种”[2],2016年,乔家君在《中国高校学报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说,我国高校学报有2508种[3]。从这些数据表明,高校学报是我国学术期刊和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校科技期刊指的是科技类的高校学报,也即是高校学报中除去社会科学类的高校学报。但近年来高校学报受人诟病不少,批评了高校学报发展中的一些不足,而陈浩元等人用事实和数据论证了高校科技期刊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和影响力来反驳批评者的偏颇{4-5],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高校学报:“高校学报是一大类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学术刊物,它固有的特殊功能是其他科技学术刊物无法完全替代的,我们不能机械地用衡量国际化期刊和社会上专业性科技期刊的标准去评判它;不同层次的高校需要水平与各自层次大致相应的高校学报,而这种需要正是高校学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4]”。在此事实和观点的基础上,尝试论述探索目前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自强之路。
一、把握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革新机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6]”。2017年1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丰富职称评价方式”“下放职称评审权”[7]。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8]。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支持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学科,加强建设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引领高校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9]”。应该深刻认识到,这些新时代的方针、政策、思想、理念、意见、主张、方案、举措等等是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革新机遇,它给高校科技期刊的自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有助于高校科技期刊一流稿件的回归,有助于高校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强大,有助于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部在高校各部门中地位的提升,等等,为高校科技期刊自强发展注入内在的正能量,提供丰厚的内容资源,获得更强的发展动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高校科技期刊应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时代与政策给自己的红利,调整办刊理念和发展理念,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借机趁势创新发展,走出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困境,获得新的生机和局面。
二、不忘创办高校科技期刊的初心,提升高校科技期刊的办刊特色
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原因探析
摘要:科技创新进程中,高校与企业科研深层对接对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转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针对当前影响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的因素,提出建设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强科研市场导向、构建高校企业科研沟通机制体系、完善信息沟通机制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对策
高校在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国高校科技成果已达到每年近3万项,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占全国近2/3。但由于科研与生产脱节,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同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高校成果向企业转化难的障碍因素分析看,高校除了要注意加强高校知识产权制度方面建设外,还应该以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为导向。
一、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目前,许多学者把障碍因素分析作为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点,大至有如下几种因素:1.管理体制没理顺,缺乏有关政策法规;2.缺乏科技成果推广费用;3.企业对大学科技成果需求能力不足;4.校企合作收益分配不合理;5.知识产权力度不够;6.大学与企业沟通信息不畅通。
在如何解决脱节的问题,目前的对策,主要有加强政策干预,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教学、科研、开发一体化,调整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高校科技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
1引言
2001年,国外“知识管理的未来”为题的首次全球知识管理德尔菲调查显示:知识管理理论研究领域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整合业务流程与知识管理”,“流程导向”成为知识管理理论研究最迫切的课题【2】。本文在知识流程研究逐渐重要的背景下,借助学者们对知识流程的研究,界定了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的知识流程,挖掘和归纳知识流程层面上影响高校科技管理绩效高低的主要因素,建立基于知识流程的高校科技管理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为之后提高高校科技管理绩效提供依据。
2知识流程
随着知识流程在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流程的研究越来越多。国外,Non⁃aka【3】对知识转化进行探讨,提出知识转化中的社会化、外化、整合化以及内化,将知识流程表达为知识转化过程。Wang【4】等认为知识流程是为完成组织某一目标(或任务),一系列知识活动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构成的流程,反映了完成一件工作的过程中所涉及知识的流动情况及其状态的变化,知识流程再造即是对一系列知识活动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所构成的流程进行改造,以合理配置其中的知识资源并规划知识的流动,从而促进组织内的知识学习及知识共享,提高组织的知识应用及知识创新能力。Gerhard【5】将组织知识流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知识生产(Greation)、知识集成(Integration)和知识传播(Dissemination)。国内,王永贵【6】在1999年国内最早明确提出知识流程及其再造的概念,认为知识流程是指组织的知识在组织内各个驻点之间为创造价值而形成的一系列积累、共享、交流的过程,并从再造知识流程的必要性、企业知识流程再造的对象及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之后研究知识流程及其再造提供了理论基础。樊治平等【7】认为知识流程是组织微观线性知识流动的体现,与组织的业务流程方向一致,是组织知识应用与创新的根基,并引入知识缺口的概念,提出基于知识缺口分析的知识流程再造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分析、知识流程表示、知识缺口分析与知识流程再造等四个步骤。王德禄【8】认为对获取、澄清、分类、沟通、共享、理解和创造知识的组织进行知识流程再造具有重要意义。王众托【9】认为知识流程是知识获取、整理、转移、共享、应用以及创新等一系列具体活动。迟英庆等【10】认为知识流程是以组织正常运营所需的知识集合围绕核心知识集合构筑的动态管理流程,知识管理流程的动态性在于核心知识集合随企业的成长而发生动态性的变化,并提出知识流程动态管理模式。知识流程是描述知识动态过程的概念(如图1),包括知识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知识共享等一系列知识流活动的过程,这四个知识流程环节是周而复始地循环并螺旋上升,它们分别涵盖诸多知识流并嵌入在组织管理系统的环节中,知识流程环节实施情况对组织管理绩效具有影响作用。知识获取是指知识收集、分类和整合的环节,知识创新是指产生各类新知识(如新的产品知识、新的过程知识、新的管理知识等)的环节,知识应用是指将创新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环节,知识共享是指组织内个人、团体和组织的知识通过各种共享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的知识财富的环节。
3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知识流程
高校科技管理即高校科技活动中所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功能的总称。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科技管理系统包括科技资源管理、科技活动组织与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科技活动成本管理及科技活动评价管理这六个环节,其中科技活动组织与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和科技知识产权管理是高校科技管理系统的核心环节。结合学者们知识流程概念基础上来界定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知识流程,从管理环节角度包括科技资源管理知识流程、科技活动组织与实施知识流程、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知识流程、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知识流程、科技活动成本管理知识流程及科技活动评价管理知识流程,它们支撑着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各个管理环节的运行,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的知识流程与管理环节具有相互作用关系(如图2)。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知识流程的知识获取在高校科技资源管理中实现,涵盖从市场、政府、知识库等流入科技管理系统的诸多知识流,表现为科技管理知识流程。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知识流程的知识创新在高校科技活动组织与实施中实现,涵盖科研人才、团队之间知识创新的诸多知识流,表现为科技活动组织与实施知识流程。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产权管理中实现,涵盖创新知识变为对社会有用的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的诸多知识流,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知识流程和科技知识产权管理知识流程。高校科技管理系统中知识流程的知识共享在高校科技管理各个管理环节中实现,涵盖对之前科技知识共享、创新过程中共享及知识应用于社会共享的诸多知识流,表现为各个管理知识流程中。高校科技活动成本管理与评价管理对整个高校科技管理及其中知识流程进行控制管理,尽可能实现较高的管理绩效水平和知识流程中知识的高效流动。
当前高校科技创新瓶颈及突破策略
1高校科技创新现状浅析
2000年以来,国家充分认识到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章制度,作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1998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2001年科技部颁布《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03年《科技部加强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和管理工作的思路和安排》、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院知识产权的若干意见》以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各类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在我国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一系列政策规定从制度上保障了高校进行科技创新的基本权益,极大促进了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国家政策制度保障体系下,高校科技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科技创新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高校科研人员达到27.5万人/年,2010年达到29.0万人/年,2011年总人数达到29.9万人/年,每年保持3到4个百分点的增长。除此之外,2009年高校科创专利申请数达到61579件,相对于2008年增长36.4%,至2011年,高等学校专利申请数达到9.6万件,同比增长31.4%。第二、高校科技数量与质量增长较快,在2011年我国高等学校国内科技论文总数达到了111万篇,同比增长4.5%,其中在国外为21.8万篇,同比增长19.8%,在国际上,我国高校数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二。第三、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逐渐加强,2011年,高等学校在技术市场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为5万项,同比增长17.8%,占全国19.4%,合同成交金额达248.8亿元,同比增长26.5%[数据来源: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技统计报告总第388期,2010年12月19日,总第514期,2012年1月20日,总第533期,2012年7月1日]。可以说,高校科技创新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在研究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上也在不断高,在社会科研领域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结构性瓶颈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在国家科研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高校科技创新的成果数量与质量也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然而,从国家内外部发展需求来讲,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趋势以及社会转型条件下,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存在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目前在科技创新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结构性障碍与薄弱环节,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整体创新能力上的进一步提高。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高校科技创新专业结构性缺陷。近年来,高等院校在科研经费支出方面,从事基础研究占到了32.9%,从事应用研究达到了54.1%,从事试验发展仅占13.0%。按学科分类,高校投入科研经费,自然科学领域达到63.0亿元,占总量17.3%;农业科学25.2亿元,占总量6.9%,医药科学31.6亿元,占8.7%;工程科学与技术208.1亿元,占57.2%;社会人文科学21.6亿元,占6.0%。在62个一级学科中,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同比增幅较大,且明显成为科研重点,而农学、医学则有较大幅度下降。从高校职能角度讲,高校科技创新应当具有公益性质,应当以知识的创造、保存和传播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旨,并作为社会科技创新的重要补充。就社会整体而言,试验发展领域占到81.1%,而基础研究仅有6.7%,高校科技创新更多地偏重于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有效的弥补了基础理论与知识的建设。企业科研在社会创新体系中比重达到75.2%,而企业科研更偏重于电子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与机械制造。[数据来源:2012中国科技统计数据,科学技术部/sjkl/kjtjdt/]从数据来看,高校科技创新更加偏重于理论研究,并且资源对于竞赛性质的学科专业更为倾斜,而对于一些具有实际意义以及见效缓慢的科研项目却并没有足够的重视。除此之外,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自然科学与工程科学更为重视的情况,而对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则相对轻视。而人文类科学与经济管理类科学,则恰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这一实践环节,对于人文学科的科技创新,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知识体系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但是在我国,高校更多地倾向于将科技创新项目偏重于自然科学或工程科学,其目的在于能够更快更迅速地获得奖项,以利于吸引更多的财政支持与社会资本支持。更重要的是,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短期行为多,稳定性与协调性差,在申报项目或应付检查时临时搭建团队,在日常科研活动中很少进行学术交流;另外,长期形成的院系建制与传统学科分类,对高校科技创新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形成了阻碍。进一步加剧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偏科”现象。因此,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内,学科之间的结构性差异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偏低。高校科技创新的最主要任务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而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大特点在于周期长、风险大。一般情况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科研项目通常需要的研究周期平均为14年,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投入偏少,同时高校科研经费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家拨款或地方财政,没有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科研基金制度,在科研方面重视投入而不重视产出,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方面,我国的研发效率相对较低。同时,在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着追求面子工程的问题。通常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通过大量科研项目的基础建设,是需要长期系统化的管理与鼓励。有一些高校一味追求重大科技项目申报,然而忽视基础研究,因此导致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形成大量的低水平成果,缺乏创新,甚至出现学术上的不良现象,不利于高校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高校科技创新区域差距明显,不利于国家科技创新整体发展。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结构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形成了较好的产学研结合,高校科技创新不再完全依赖于政府财政支持,与当地企业形成了相对紧密的联系,依托产业化改革,东部地区高校的科研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高等教育基础良好,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高于其它地区,在科技创新人员数量、科技经费数量、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获奖情况以及应用课题、科技进步奖、发明奖与专利数量和成果,都远远高于全国其它地区。然而,对于国家发展而言,区域间的结构性差异并不利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区域间的结构性差异的重要问题在于:地缘优势不仅包括经济潜力、市场动力等多方面因素,而是形成一个开放灵活的层次体系,对于高校而言,地缘优势可以促进高校充分吸纳政府资源,除了资金支持以外,还包括政策资源、制度资源等软资源,同时也可以综合地方产业优势,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特点。然而,目前社会发展过程中,资源的趋利性会导致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差距拉大。对于政府资源及社会资源而言,参与高校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一定价值或业绩,因此资源在配置上不可能忽视高校科研能力的水平与潜力,因此资源分配会集中于科技创新相对优势的高校或高校团队,从而对于科技创新相对劣势的高校或者地域,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划分是目前不能抛弃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地方保护主义会不同程度阻碍科技创新的推动,同时,政府的短期行为也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3高校科技创新改进策略
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由于高校自身基础和条件的差异性,尤其是在地域与学科的结构性差异,包括高校对于科技创新工作认识的不统一性以及科技创新的艰巨性,使得高校科技创新资源未能充分被利用,而高校科技创新的潜力也未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高校科技创新的综合发展。随着时展,我国高校及高等教育正逐步向大众化方向发展,在这一发展趋势下,高校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逐渐加重,对于科技创新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与内外部环境的客观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同时,高校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主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某些专业领域存在过度设置的现象。再由于高校内部专职科研工作的人才偏少,因此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稳定。同时,传统的教育思想与管理模式,导致校际之间,甚至是本校专业间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交流很少,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而言,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上形成突破的最大瓶颈。因此,高校科技创新结构性瓶颈的突破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以往高校科研管理始终采用静态的直线式管理,科技创新项目分配通常以学校为单位,高校之间资源难以共享,交流平台搭建不够,交流渠道相对较窄。因此,通过区域企业与高校之间共同搭建科技研发与服务平台,结合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推动经济区域间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发展,形成高校间与专业间的有效互动平台,建立动态的扁平式的管理组织形式,以社会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结合公众最基本利益需求,通过各企业与各高校以及相应科研机构之间的共同创新,实现现代化的科研管理体制。新的管理体制下,除了将科研管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之外,加强政策引导,减少行政干预以及政绩杠杆对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的影响,通过科学化与人性化管理方法,讲组织目标渗透为科研工作者的自觉行为。同时,对于科研工作评价要科学、客观,定量管理与定性管理有机结合,在质与量上达成和谐统一;对于科研相对空白领域的创新思维,要加强政策扶持与鼓励,并允许科技创新过程中在资源利用上存在合理冗余与浪费。第二、建立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长效发展机制。目前,相当部分高校的科技创新团队始终处于临时性状态,需要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则在短时间内进行搭建;一旦项目结题,则团队状态自然终结。在整个科技创新过程中,团队成员交流相对较少,并且交流范围由于目的性过强而相对较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未能形成良好的传统。因此,在科技创新团队的构建上,各高校应当充分发挥科研专家、教学人员、实验人员与在校学生四个方面的优势,在不同层次进行不同规模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依据国家有关政策与科创计划,结合科研项目自身所需的研究周期,以及高等教育主客体不同专业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将团队成员进行整体组合,组织科技创新梯队,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在高校科技创新发展体系中,须不断适应教育观念的变化,科研理论成果在第一课堂成为高等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同时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在学生活动中加强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学生社团活动,加强对高校各层次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设学生科技创新社团,根据学校学科特点与资源基础,明确社团性质与目标,有条件扶持本校相对薄弱专业的科创社团,做到既依托学科优势,发挥专业资源,又能扶持弱势学科,保证教学质量。在社团管理过程方面,注重社团长期发展以形成高校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强化实践、鼓励创新,能够使社团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完成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第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高校科技创新进一步发挥其吸引力与生命力。加强科技创新本身的激励作用应当使团队成员充分发挥自身技能与特点,同时又能使其在完成工作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因此,物质激励应当有明确量化并具备可操作性,高校在设定物质奖励时应当在工作量考核与工作奖金或津贴两个方面对科技创新进行薪酬奖励,并且对于团队奖励实现个人与团队两个层面的合理分配,并加强精神层面奖励,尤其是加大宣传力度。在绩效评价体系中,除了团队自身评价与学术同行评议以外,还可以采用现代管理理论的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针对工作中可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机制构建,并充分考虑社会效益、人才效益以及团队发展潜力等软性因素。对团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及时给予激励或指导性意见,促进科创团队向前发展。评价激励机制作为高校科技创新文化与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深层次的理念创新着手强化,目标在于促成团队成员的相互信任以及目标统一,信任感的加强有利于科研团队的凝聚力提升;加强科研人员对于团队内外部换环境的竞争性认识并给予积极引导,可以有效增强团队归属感、荣誉感与责任感。在团队管理中形成理解与支持,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创建良好的人文氛围。总之,高校科技创新的瓶颈突破,可以推动高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提升高等教育在知识创新方面的层次水平,实现国家提出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目标。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途径分析
摘要:知识经济意味着经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资源而是科技与智力。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是推动国家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在产学研合作越来越备受关注的同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从如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着手,简单提出几项措施。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途径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逐步实现全球一体化,现代科技教育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在世界格局中的为,主要取决于高新科技的发展,科技教育工作已经上升为国家的发展战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科研力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核心竞争力,只有高水平的科研力量,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才能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才能引领文化创新,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实现高校办学的重要职能。而高校科研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最终的产业化,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高校科技成果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技术活动,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创新性,既符合科学规律、又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可实施的知识产品,经过专利审查、专家鉴定或者市场评估等形式的社会确认,具有完整的内容、学术价值、经济价值的创造性实用成果。我们常说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指的是将具有创造性的技术成果从科研单位转移到生产部分,经过产品加工、改进工艺等流程,最终促进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既是科研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终点,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科技政策发展的新趋势。为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与人才,在跨学科的研究中开展更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相继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并推进产业化发展的尝试,某些重点高校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专业特色的科技产业。高校科研成果只有与地方经济充分结合起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才能实现双方的互赢。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有多种:1)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产品;2)通过校企结合建立研发平台,合同合作研究或者直接转卖的方式,通过企业将研究成果转化;3)学校通过专门中间结构实施科技成果转化;4)通过科技资讯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导致成果转化率比较低,这也是一直困扰高校科技研究工作良性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既有科技人员的人为因素、也有高校或科技成果自身转化条件的限制,还包括市场需要变化较快、政府政策、资金短缺、设备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逐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我们一直都在研究与关注的重要课题。以下就如何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展开分析:1)以满足产业需求为导向,改革高校科技管理制度与职称评定制度,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
由于传统的科技管理中将数量、立项申请与评奖数量作为评审的主要参数,导致很多教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并不关心。为此,要对现有的科技管理制度与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进行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及取得的经济效益相结合,并作为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从政策上给予引导与激励,才能逐渐引起教师们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视。2)引进多元化资金支持,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后续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同时还需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所要面临的市场需求等诸多风险,仅仅依靠高校是难以承受的,为此,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引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建立正常的风险投资机制,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后续能力可以有效支撑到可以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3)建立高校企业科技成果共享平台,促使科技成果市场化服务更加规范。以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为支撑的平台,将高校的图书资源、人才信息、技术设备等综合资源优势与社会资源优势结合起来,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高校与企业搭建共享平台,为科技成果的开发与产业转化之间提供了一架桥梁,可以促成高校与企业之间共同开展技术创新,有效整合高校相关的技术成果与人才,使高校更加了解企业的需求,有效解决企业需求全面化与科技成果的单元化的矛盾问题。4)让企业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与选题,以便增强市场意识。满足市场需求是推动高校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高校在科技成果的选题与开发中,必须将市场的需求作为科研项目的选题依据,充分发挥科技成果的潜力与优势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与指标,从转化机制上确保市场定位的准确性,只有依据市场需求找准方向、抓紧落实才能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成果转化。5)充分发挥当地政府与企业的作用,为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承担重大风险,若缺乏政府或者相关政策做后盾,单靠企业或者个人是难以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可以说,地方政府是开展科技工作的重要助力,既可以提供良好的政策支付与资金援助,还能真正在科技转化中起到协调与引导的重要作用。政府可以为企业与技术资源之间搭建合作的服务平台,提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信息、知识的整合与传递,让科技成果、资本与企业技术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减少因信息失误而造成的风险。还要建立科技机构的奖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规范科技成果转化程序,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市场外部环境。企业也可以将各个高校作为自身的技术后盾,定期与院校获取联系,让师生获得及时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企业根据生产需求选择技术依托,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6)增强奖励政策,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研人员队伍。高校科技人才相对集中,可以利用这一优势,为科研人员提供奖励政策,保证科研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和宽松的时间来从事科研与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师资队伍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科技成果转化中科研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利益的划分,为此,政府、学校、企业可以根据收益分配给予科研转化工作人员奖励,还可以针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人员的岗位要求设定考核方式,将教师为科技成果转化营造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作为职务晋升的参考条件。通过完善奖励机制以此来提升高校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科研人员的素质不断提升,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7)转变高校教育价值取向,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正确处理好基础研究、学术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之间的关系。高校教师应该开发以知识为基础的科研创新活动,注重科研成果效益的同时,也要重视科技成果知识创新的真正源头在整个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在科研中发现很多新思路与新课题,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而科技成果转化获取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基础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可以说,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基础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之间都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正确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8)让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过程中,企业作为一方的重要主体,可以通过直接信息或者通过中间结构征集所需要的科技成果,也可以联合高校共同研究并推广、转化,当前世界上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公司企业可以转变传统的规模形式,将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作为主流来促进企业的生产,增强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吸纳鞥理论和技术创新能力,以此来促进公司的长久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科研工作主要目的是为了研制出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高校科技成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与责任,只有强化政府职能、获取政府的政策、资金等支持,高校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完善科研队伍,才能提高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为社会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的贡献研究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严重滞后于科学研究的发展[2],笔者在前期研究也发现,中国高校主办的SCI期刊落后于相应学科的发展,且对ESI学科的贡献是发文贡献度大于被引贡献度,部分新刊由于回溯年份短,对学科的贡献尚未充分体现。近年来,中国高校期刊被SCI收录的种数逐年增加,且新刊发展态势良好。本文拟就高校新刊对学科的贡献度做一研究,并在之前研究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更新,探讨是否回溯年份增加,新刊对学科的贡献度随之提升,以期为高校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客观的数据和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6—2018年中国高校新被SCI收录的14种期刊信息,进一步对文献[3]中的42种高校期刊做跟踪比较研究。1.2研究方法。利用ESI数据库查询各期刊主办高校的ESI具体学科;利用InCites数据库,查询期刊所在的ESI学科和CNCI值,高校在该学科的总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和CNCI值,以及高校的该学科在主办期刊上的总发文量、总被引频次和CNCI值(年份设定为2009—2019年)。贡献度计算公式见文献[3]。
2结果和分析
2.1高校新被SCI收录期刊对ESI学科贡献度分析。首先对2016—2018年中国高校新被SCI收录的14种期刊进行研究,如表1所示,新刊的影响因子普遍较高,14种刊中13种刊的影响因子超过1,最高的达5.534。有4种期刊的CNCI值超过1,最高的达1.57,为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HorticultureResearch》;但11种期刊的CNCI值低于学科的CNCI值,差距最大为1.12。本研究较之前研究增加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即期刊中学校文章的CNCI,发现14种新刊中仅4种期刊的学校文章的CNCI高于期刊的CNCI值。14种刊数据起始年份最早的为2013年,虽然回溯年份不足,但部分刊对学科的贡献度较大,例如,沈阳药科大学主办的《AsianJourna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发文贡献度和被引贡献度分别为4.1%和2.5%,南京农业大学主办的《HorticultureResearch》,发文贡献度和被引贡献度分别为1.4%和1.3%,上海大学主办的《AdvancesinManufacturing》,发文贡献度和被引贡献度分别为2.1%和0.6%。此外,除了一种期刊持平外,其他13种期刊的发文贡献度均大于被引贡献度。2.2高校主办的SCI收录期刊对ESI学科贡献度跟踪分析。对高校主办的42种SCI收录期刊对ESI学科贡献度进行跟踪分析,结果见表2,42种期刊中有34种期刊2018年影响因子较2016年有所提升。此外,42种期刊中仅14种期刊的学校文章的CNCI高于期刊的CNCI值,4种持平。和文献[3]数据相比,发文贡献度上升的期刊有10种,分别为2009年1种、2011年和2015年各1种,2012年4种,2013年3种;被引贡献度上升的期刊有18种,分别为2009年6种,2010、2011和2015年各1种,2012年7种,2013年2种。可见,新被SCI收录期刊随着回溯年份增加,对学科的贡献度相应提高。2019年,7种期刊的被引贡献度大于发文贡献度,较2017年增加两种;5种期刊的CNCI值高于学科的CNCI值,较2017年减少两种,这5种期刊的数据起始年份分别为2009和2012年各两种,2013年1种。
3讨论与建议
重组下高校科技文化建设
校园科技文化作为一项具有高启发性、高引导性的校园新型文化,如何在新时期的现代大学校园中实现科学发展和创新发展,并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将是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园科技文化是随着时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化,是一种对传统校园文化进行不断突破的创新文化。此处谈到的“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是指校园文化中的以学生科技学术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建设,以及科技文化氛围的营造。近年来,虽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了校园科技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但成效却不容乐观,没有实现广度和深度的拓展。主要体现在:
(一)学校定位不准,师资参与不足目前,很多高校都把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当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副产品来对待;由于定位不准,在政策支持、经费、场地配置等方面的疲软,使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困难重重。另外,随着近年来高校的连续扩招,教师资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面对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教师已无力将其精力花到学生的科技学术活动上。
(二)学生认识不足,对参与科技活动缺乏积极性在对重庆市几所高校连续3年的调查中发现:对“你是否参加了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回答,只有30%的学生表示“已参加”,还有70%的学生分别表示“准备参加”、“不准备参加”、“还在犹豫”或“想参加但没有时间”。全国很多高校的情况也与该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真正意识到参与科技文化活动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再加上大多数学生认为参加科技活动就是为获奖而去的,如果没有实力去得奖项就不去参加,完全忽视了科技活动中的过程体验效应[1]。
(三)社会参与程度低,学生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从近几年《“挑战杯”大学生科技成果市场化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到:所有参加终审决赛的作品中,仅有极少部分作品与企业签约,签约率不到3%。而众多参与企业都一致认为:出现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环境,以及市场因素对大学生的科技创作干预太小,大学生缺乏对企业以及市场的了解,所创作的作品与市场需求脱节[2]。(四)学校偏重优势学科建设,且“单兵作战”缺乏校际合作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产生了一大批以传统专业、优势学科为背景的综合性大学。这类院校虽然在专业设置的面上实现了“综合”,但是从各专业建设的深度上看仍不平衡。因此,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上大多也是以优势学科为主,而对其他类学科以及衍生类学科却没有给予重视。同时,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园科技文化的建设上,大多采取“单兵作战”的方式,很少有高校之间的联合共建,这样也使得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广度不够。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策略
摘要:高校是一个国家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力量。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目标不明确,拼凑现象严重,对学术带头人接班人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科间缺乏交叉,科技团队激励不足,缺乏科学的团队管理制度,考核单纯量化,导致团队急功近利,这些问题都阻碍了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只有明确科技创新目标,以科学理念引导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加大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保持科技创新团队的可持续研发能力,加强学科交叉,鼓励资源共享,改善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方式,激励团队奋发向上,优化科技创新团队考核模式,促进团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建设;策略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单枪匹马的研究逐步让位于协同作战的团队科技研究,团队研究模式所产生的效用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有鉴于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于1999年设立了“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计划,教育部于2004年开启了“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人才项目,国务院于2006年了“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若干配套政策”,重点强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群体”,以上各种政策措施,无不表明国家对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重视[1]。中组部、人社部等11部委于2012年8月17日《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0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形成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国内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开发体系[2]。
1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的涵义及特征
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指以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为内容,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由若干技能互补、愿意为具有共同愿景的科研目标,并且相互承担责任的人员组成的一个正式群体[3]。这个群体有这样几个特征,第一是有一个核心领军人才,只有他,才能产生号召力与凝聚力,团结和组织大家共同前进;第二是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并且与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团队目标一致有利于成果的积累,团队实力才能不断壮大,最终实现团队目标;第三是团队结构合理、成员知识互补,团队在年龄、性别、职称、数量等方面配置合理,有利于团队梯队建设,同时,知识的互补有利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创新性思维;第四是责任明确、分工协作,这样才能使团队高效合作,多出成果;最后,团队应该具有民主自由、和谐协作的精神,只有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激发团队的创新思维,同时,使大家身心愉悦且良好的氛围也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其中[3]。
2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