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工作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05:25:0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校德育工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校德育工作

高校德育工作思考

摘要:在高校教育中,德育教育处在首要位置,它是开展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衡量高校教育成败的重要指标,德育教育的的落实情况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关系着国家、民族未来的兴衰。本文从德育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以及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

在高校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严重缺乏社会实践等问题,进而阻碍了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进行,其效果比较小。因此,怎样有效开展德育工作,这是当前高校应当尽快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德育工作在高校的重要地位

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高校德育教育能够指导学校整体工作、学生健康发展,并为其提供保证与动力;同时还能够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建设,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传播、发展先进思想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高综合素质水平人才的重任[1]。

二.影响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

查看全文

高校德育工作

一、区别德育与智育范畴:匡正德育模式

智育是立足于解决认知问题的。而德育,则是按照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政治要求、社会理想和道德规范,来培养、塑造个体的思想、品德、信念和行为习惯的。与任何教育一样,德育活动最终也要落实到对个体身心所施加的影响上。这就首先必须使受教育者了解和懂得社会行为规范,并发展其政治与道德的认识能力,包括建立和发展政治与道德的概念、情感、判断力和选择力。显然,德育过程离不开智育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讲,智育为德育建立了必要的认知条件和基础、当前,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的政治与道德灌输,解决的就是政治与道德的认知问题,就其本质来说,是为服务于德育目标而实施的智育手段。如果要称之为德育的话,也是学科分类意义上的德育课程,而远非德育工作的主要部分。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被置于人的培养的核心地位而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德育是历代统治者用来使臣民信奉封建道德以立身行事,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在这里,封建统治者是立足于“信”和“行”的统~来对臣民进行德育(具体体现为道德内容)教化的。而西方,自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的巨大增长,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不断加重的生态危机,使宗教的威慑、平等博爱的道德说教在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面前变得软弱无力。即使是法律,也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而无法有效地规范驱使人的行为的精神世界,无法解决日益明显的道德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现代西方很多有眼光的政治家、教育家都大声疾呼,要从未来着眼,考虑今天的道德教育,使德育成为既内在地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际德育”,又内在地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德育”,既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又解决人们面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际和生态德育要求,能否具体行动,即“行”与不“行”的问题。可见,古今中外的德育范畴中,本就体现了“信”和“行”的统一。当然,对德育的施教者来说,这里的“行”应该是“信”的最终目的。显然,从内涵和具体要求来看,德育与智育的范畴是不能混淆的。概括地说,一方面,德育与智育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不同。前者是“信”与不“信”和“行”与不“行”的矛盾,后者是知与不知的矛盾。德育具有超出智育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性欲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因此,与智育不同,德育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坚忍不拔的意志,以产生强烈的政治与道德的信念和理想追求,否则,将难以达到德育目标。

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长期以来,对德育和智育范畴的模糊,使高校德育工作要么陷入用智育工作的思维、形式、手段和方法,即智育模式来解决德育问题的弊端;要么误入以智育取代德育,削弱德育工作的歧途。前者易于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更多地面向“信”的问题,重解决政治与道德认知,而忽视解决政治与道德实践,即“行”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政治与道德理想、信念的牢固树立,离不开活生生的德育实践。要使他们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即“行”的过程中,形成强烈的、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与道德体验。离开了这种体验,就难以产生坚定、持久的理想与信念,难以达到真正的德育目标。如前所述,在当前,高校的德育课程解决的还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充其量只是服务于德育目标的智育课程,忽略了对“行”的明确要求。即使是目前高校里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些活动的主题过于宽泛,或缺乏明确、可操作的政治与道德主题,往往易于流于形式,亦难得德育实效。至于后者,则是更直接地以智育内容有意或无意地取代了德育内容。目前,高校内广泛开展的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为主要内容的各类讲座、学术报告,尽管对德育工作大有益处,但是,其本身也不是德育,而是实实在在的智育,长此下去,必然淡化德育主题,削弱德育工作。总之,区分德育与智育范畴,是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必然要求。澄清德育模式与智育模式的区别,并从本质上把握德育模式及其内在规律,才能匡正高校现有德育模式的偏颇,以改进德育工作。

二、区别德育与美育范畴:匡正德育内容

美育是立足于解决审美问题的,是对受教育者情感的培养,其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审美发展上。而德育则如前所述,是解决政治与道德的“信”与“行”的问题的。美育与德育一样,解决的大多是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特别是在政治与道德的情感培养方面,德育与美育有着很大的一致,都是对受教育者一定程度的价值取向上的审美情感教育。然而,不能因此而混淆德育与美育的区别。一方面,就性质来说,尽管德育与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都引导大学生去追求美好的人生,但德育是一种规范性教育,在规范性教育中使人产生自觉的“信”与“行”,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理性的层面,作用于所谓“良知”。而美育是在熏陶、感发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和升华,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的层面,包括无意识的层面,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等。另一方面,就社会功能来说,德育主要着眼于调整和规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一定的政治与道德机制,来使人与人之间有序、有范、有礼。而美育主要着眼于保持个体自身的精神平衡、和谐与健康,使人的情感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感性与理性相通,进而促进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德育具有外倾性,而美育则具有内倾性。德育与美育之间,是一对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查看全文

谈论高校德育工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日益扩增,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生源结构更加复杂,这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德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从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坚持育人为本

高校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所以高校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高校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即坚持以培养人才、造就人才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通过我们的认真细致、耐心周到、深入扎实的工作去构筑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和信任人。高校的德育工作应该从学生需要和利益出发,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自始至终贯穿主动、积极为学生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的思想,不断扩展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转变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将管理变为引导,管理变为服务、严格管理变为优质服务。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及广泛的兴趣爱好,这一切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教师将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热心地引导学生并身体力行,发挥其表率作用。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言谈举止、工作作风及形象等方面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外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以自己良好的思想感情、道德素质、意志等来吸引、启迪学生。

三、德育中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

查看全文

增强高校实效性德育工作论文

一理顺思路

在开展德育工作时注意分析德育工作体系内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全面、开放的工作思路,从根本上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坚持综合指导、全面发展的德育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重要指针,德育工作理念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把德育影响内化为大学生的素质,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就要坚持从整体着眼的、全面指导的高校德育工作理念。实现综合指导。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减少对大学生进行单方面的政治理论灌输教育,兼顾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发展,根据大学生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具体特点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避免一切问题简单化。指导全面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关注的是“全人”的发展,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抛弃职业意识,而以共同的人类之爱”[2]P266,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以便能真正实现指导每一个大学生全面发展。

(二)采用学科交叉、全面借鉴的德育工作方法

高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是整个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发挥高校德育工作内容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要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就要借鉴其他学科或领域的先进工作方法。借鉴优秀方法。在传统德育工作方法基础上,诸如讲授法、活动法,再综合借鉴和利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逐步总结出适应新环境、新对象、新问题的高校德育工作方法,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提升德育工作方法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以便能更好地开展和发展高校德育工作。发挥网络优势。“网络德育”概念是随着计算机科学与高校德育工作的结合而提出来的,开辟教育的“第三课堂”,发挥网络的时效性、快捷性特点,加强博客等交互平台的建设,形成高校德育工作者与大学生的良好互动,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增强大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查看全文

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分析

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必然会引领教育上的改革。“供给侧改革”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思维。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其供给侧和需求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衡问题。德育供给侧改革有利于解决德育的实效性问题,有利于推动原有德育体系产生质的变化。“只有变革了的高校德育才能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1]为了应对社会的急剧变化,高校德育唯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和转型,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

一、德育“供给侧改革”的特征

“供给侧改革”主要通过建设要素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化解过剩产能这两大途径进行。供给侧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内容包括了对产业结构、投入结构、动力结构等的改革。改革的手段主要有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只有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步结构性调整,实现新的平衡,才能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2]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不能强调一侧,而忽略另一侧。在“供给侧改革”思维的影响下,高校德育“供给侧改革”应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德育“供给侧改革”具有系统性。德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德育首先是高校内部的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本身包括了德育资源、德育方式、德育队伍以及德育环境等各要素。德育“供给侧改革”是对德育系统各个要素进行的改革,从而促进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第二,德育“供给侧改革”具有协调性。经济上的“供给侧”改革强调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平衡,德育“供给侧改革”同样强调改革的协调性,在注重德育有效供给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德育需求。第三,德育“供给侧改革”具有创新性。高校德育“供给侧改革”着眼于改革整体性的同时,也注意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通过整合德育资源、创新德育方式以及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最终实现德育工作的最优目标。

二、高校德育工作对“供给侧改革”的呼唤

(一)德育“供给”资源效能低下

高校拥有许多德育资源,只有科学合理配置才能充分发挥德育资源的作用。然而在德育实践中发现,高校德育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出现了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低等“供给”资源效能低下的现象。这主要表现在:(1)高校德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内容重复,针对性不强。一方面,高校德育内容大多是大而全的理论,缺少丰富生动的案例。有些内容未能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大学和社会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使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进而难以获得深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大中小学德育内容的衔接性不强,高校所使用的“两课”教科书内容与中学政治课、思想品德课内容衔接不自然,单调并且重复,导致德育效果欠佳。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在总体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分段衔接的具体内容。(2)线上线下的德育资源存在同质化、低端化问题。在大数据时代,高校重视德育资源的投入,生产了包括教育案例、新媒体作品等在内的德育“产品”。但很多德育“产品”重复投入,脱离了学生实际,未能得到学生的认可,浪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3)高校的德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德育工作者和非工作者之间的“脱节”现象严重。一般德育教师负责第一课堂,宣传部、团委、学工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负责第二课堂。在实际工作中,两者之间缺乏协作,教育重叠与断层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

查看全文

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思路

一、高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1.高校德育工作自身发展危机逐渐显现

(1)培养目的定位不准确。高校德育工作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具体的培养目标上因材施教。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求全求多,空洞说教,高校学生的德育培养目标逐渐脱离了现实,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缺乏教育的针对性从而减弱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专业人才缺乏。当今世界知识创新突飞猛进,高校德育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综合性极强的社会学科,没有丰富的知识很难做一个合格的德育工作者。然而,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往往基础理论不够深厚,创新意识不够充分,这影响到高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同时,急剧增长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了授课任务,教师队伍出现了数量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效果。

2.高校德育工作的转型陷入困境

(1)观念束缚。在教育观念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教导了高校学生“是什么”,而忽视培养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教授课本知识而忽视了高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久而久之,高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受挫,从而对高校德育课程缺乏正确的认识了解和兴趣热情。(2)方法不当。高校德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活动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师生互动较少,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产生共鸣。虽然目前很多地方也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但大多仅停留在照搬课本的层面上,还不能很好地把多媒体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结合起来。(3)认识不到位,缺乏依托。目前很多学校没有把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科学合理的高校德育工作机制还亟待建立和完善。同时,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还相对陈旧,德育工作方法呆板滞后,这些现状都造成了高校学生的厌学,甚至抵触情绪,直接导致了高校德育工作学科建设依托乏力。

二、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和出路

查看全文

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创新分析

摘要: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当代高校学生多数以“90后”“95后”为主,对互联网的依赖度日益增高,并充分拓展大学生信息获取与核心价值观培养方式,为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的实施带来了挑战的同时,也为其提供教学便利。在互联网背景下,部分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仍存有一些问题,因受传统教育理念所影响,致使其德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此外,因多数高校辅导员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仍恪守固有的理念和观念,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使之辅导员德育工作与实际相脱节,从而降低德育工作的实施效率。因此,我国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创新德育工作,利用先进互联网技术扩充自身教育观念,从而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成效。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辅导员;德育工作;创新分析

一、引言

高校辅导员作为培养学生德育理念、德育行为的引导者,也是管理高校学生日常、思想的主要实施者,其担负着教人育人的重要责任。然而,在高校德育工作实施过程中,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因受传统教育理念所影响,仍采用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传授德育理念,缺乏先进教育方法,致使大多数德育课堂较为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先进的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事业中被广泛应用,有效的改善目前这一教学现状。因此,在先进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怎样正确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善教学现状,并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率,是目前高校辅导员应着重考虑的问题。

二、我国高校辅导员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日常管理、思想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及毕业就业指导等工作。在高校教育事业中,创立德育工作可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对道德的认识,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德育工作的教学目标并不在于对知识的传授,而是对于学生德育品行的培养,当学生养成一定良好的道德观念时,将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在步入社会后个人行为品行。因此,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辅导员需要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从而加强学生道德认识,帮助学生规范言行,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二)规范学生道德行为。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普遍以受教育者为教育活动主体,也是教育工作实施的主要对象。因此,高校德育工作不能停留在仅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与思考来提升自身的德育观念。并根据深思熟虑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以明确道德行为主,进行不断规范自身道德行为。在这个时期,从事高校德育工作的辅导员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辅导员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可对学生道德行为作出客观评价,并适时给予鼓励与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行为的形成。

查看全文

民办高校德育工作问题及对策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时期[1]。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崛地而起,但是中国民办高校仍属于发展时期,经验和体制都有较大的欠缺,另外由于民办高校连年不断扩招,生源增加的同时学生素质有待提高,因此德育工作的开展是民办高校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民办高校还存在诸多问题

1.民办高校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民办高校由于缺乏办学资源,资金来源基本全部依靠学费收入,为了保证学校长足发展,必须保证生源,所以相对于公办高校更加重视招生就业等命脉工作,追求的更多的是招生数量和学生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培养。因此在德育方面的工作相对较少,从而导致学生整体道德素质相对较差。

2.德育工作制度建设不完善。由于民办高校普遍办学时间较短,因此在制度方面也会存在着很多不完备的地方,尤其是德育工作方面,很少有专门的德育工作部门,缺少编制,基本都是教师身兼数职,并且缺乏德育工作专项资金,导致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发展滞后。很多民办高校直接照搬母体制度,但是环境不同,很多制度不能发挥实效,建立和完善一套真正适合民办高校的德育工作制度体系也显得尤为重要。

3.民办高校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德育工作要求高,德育工作者必须要自身素质过硬,具备良好的德育态度,掌握专业的知识,这样才能从教室团队层面形成良好的德育风气,为高校德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基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有资历的返聘专职教师,二是周边城市高校的兼职教师,三是本校招聘的年轻教师。德育工作者基本都是由年轻教师组成的辅导员团队,相对工作经验少,相关专业知识匮乏。辅导员身兼数职,工作繁杂,导致工作质量下降。同时民办高校的工资待相对较低,德育工作者的热情自然不高。

4.学生素质有待提高。90后,甚至95后已经成为新时代高校的主力军,这一批的大学生独立,个性张扬,社会活动能力强,但缺乏自信心;自律性不强,学习基础差;部分学生家庭环境优越,社会经验丰富,价值观现实化,德育素质低,政治热情不高[2]。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普遍问题。综合导致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查看全文

高校德育工作挑战与对策研究

【摘要】“互联网+”为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互联网+”对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大学生主体道德认知及选择和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导性话语权这三者的影响,提出了营造网络资源平台、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和打造高素质的德育工作者等基本对策,从而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实现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工作;大学生

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意味着中国正式进入了万物互联的“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和各个传统行业相结合,创造出了新的发展模式。人们的通信、购物和出行等生活方式在“互联网+”时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互联网+教育”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网络终端接收各种开放课程,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那么“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对策,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网络的全面普及,对社会许多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高校德育工作领域中,网络数据库为高校大学生带来了大量的数据信息和最新的资讯消息,开阔了受众的眼界。社会正能量也能通过网络更快传播,从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受到美好道德的感化。但同时互联网信息的驳杂与缺乏监督也为高校道德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1.对高校德育工作环境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对传统德育工作的封闭式环境提出了挑战。传统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依托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校园宣传活动,过去这种校园封闭环境下的德育工作往往使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崇德向善的氛围中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道德理论知识,培育优秀的道德情操。但是由于网络平台的影响,特别是移动终端的使用,大学生能够随时从网络上接收到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特别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通过“互联网+”的开放网络平台对社会主义文化进行打压,企图将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观”强加给中国,网络上充斥着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使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出现了政治虚无主义和信仰危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受挫、精神苦闷和思想迷茫等现象。由此可见,开放式的网络平台使得高校德育工作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适应环境,有针对性的消除不良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2.对大学生主体道德认知和选择的影响。大学生正是处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发展时期,本身思想比较单纯,缺乏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现实生活中,个别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相脱离,做出了错误的道德选择,缺乏自觉践行道德实践的能力,违反基本道德规范的行为缺乏约束。“互联网+”时代网络特别是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和维普网等网上数据库的建立,为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查找专业书籍和文章提供了便捷,但也考验着大学生的学术道德操守。部分大学生能“知”而不能“行”,言行不一,表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出现诚信缺失、考试作弊、学术抄袭、学历造假等等现象正是知行认知错位的表现。道德选择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在多种可能性之间,所作的善恶选择、或不同道德价值的选择。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反华宣传,编造散布谣言、颠倒是非、混淆视听,企图通过网络舆论宣传抹黑中国,图谋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阵地。大学生由于思想活跃,喜欢追求新鲜事物,但社会经验缺乏,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薄弱,容易被虚假的信息误导,进而盲目的认可和追随。对此,我们应该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教育,特别是引导大学生学习传承千年的中华传统道德观,使大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华传统道德的历史价值和时代精神,由此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3.对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导性话语权的影响。“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者已经不再是教育的单一主体,其权威性受到挑战和质疑。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聆听国内外各种课程和讲座,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知识,和不同的专家学者及知名人士进行交流和对话,并根据自己的地域、年龄、专业爱好等因素加入不同的社交网络,如“朋友圈”、“微信群”和“网络社区”等。这时大学生更易于接受那些网络中同龄人或某领域专家的观点和看法,而将学校中老师的观点弃之不顾,甚至嗤之以鼻,认为其不够专业和权威。同时,由于网络中存在的话语体系不一致现象,不良信息和偏激观点造成的认知偏差,容易使大学生滋生一些不良情绪,促使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主体传统权威提出质疑和挑战。同时有些学校德育教学课程讲授的单一和枯燥,使得大学生对单向的灌输和说教不感兴趣,他们更愿意向能够双向交流的网络舆论平台靠拢,他们可以对感兴趣的议题采取“关注”、“转发”、“评论”和“@”的方式公开发表意见,所涉及的议题更加宽泛自由和贴近生活,使他们没有距离感和压迫感。这些都削弱了高校德育工作者主导性话语权,使学校德育教育的权威性受到影响,我们应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与学生共享话语权,建立平等对话机制。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对策探索

查看全文

高校德育工作探究论文

一、互联网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1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视野更开阔。互联网的发展和在高校的普及应用,给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手段、效果乃至教育价值观带来全新的变化和新的拓展。互联网将成为高校德育的新途径、新阵地、新载体。由于互联网特有的信息高度集成性、共享性、即时性,使社会上成功的演讲、报告、德育专家辅导、电视教育专题片均可上网,共同进入“虚拟课堂”、“红色网站”、“理论园地”。大学生只要坐在电脑前点击所需教育信息,就可受到教育。现有的宣传教育媒体,如报刊、广播、电视、户外广告等,形式上相对独立,互联网则可以把所有传播媒体的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后移到网上,实现教育信息与大众媒体的结合。网络已经具备了传统媒介的所有传播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书籍和报刊,还是电话、传真、收音机和电视都已经成为网络的内容。

2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功能更扩展。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上即时交流、现实虚拟、视频新闻、信息检索、游戏娱乐、网络会议等功能越来越多。互联网在高校的普及应用必将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功能,从而扩展到教学、科研、管理、教室、宿舍等各个方面。由于网络遍及校园的各个角落,涉及所有师生,在这种条件下,全球热点很快转化为国内热点、高校热点、师生热点。这种内外热点的同向反映和同步交流,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及时引导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互联网还使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学校可随时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做到家校结合,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进一步促进社会大德育体系的形成。

3互联网使高校德育工作空间更广阔。传统的高校德育手段因受制于场地和时间等因素,其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的全天候贯通、全世界漫游,则开辟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广阔天地,主要表现在:一是德育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随意安排工作时间,而不必拘泥于“两课”课堂教学。二是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德育不再局限在学校的小范围内,而是走出了校园,更加快速了解学生中存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三是由国内延伸到国外。过去做思想工作仅局限于国内的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使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放眼全球。如此,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增强了高校德育的辐射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网络空间有多大,高校德育工作的空间就有多大。

二、互联网有利于高校德育观念的转变

1互联网有利于由灌输方式走向引导方式。传统的高校德育普遍采用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进行灌输的教育方式。互联网时代,世界变化日新月异,大学生通过网络离这个“精彩的世界”越来越近时,高校德育工作如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灌输方式,即停留在告诉大学生对与错、是与非、真与伪、美与丑的事实,要求他们简单服从这个层面上,就不会有什么生命力可言。虽然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并不会消失,但是,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一作用,教育者很可能落伍,成为一个不合格甚至不受欢迎的人,教育者必须承担起“向导”的角色,发挥“引路者”的作用。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