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外汇储备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04:13:43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外汇储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外汇储备效应
1我国高外汇储备形成原因
(1)长期以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本币汇率稳定被置于外汇储备功能的首要地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外汇储备的首要功能已悄然发生改变。在IMF对外汇储备功能的新表述中,“增强对本币的信心”被放在核心地位上,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则退居其次。与其他东亚国家一样,我国将积累外汇储备作为抵御将来危机的缓冲体。在新的储备观下,货币当局虽然知道持有外汇储备存在机会成本,但要考虑避免外汇风险和金融危机,自然认为外汇储备是“多多益善”了。
(2)我国在1994年就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人民币汇率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保持高度的“静态稳定”,实际成了“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2004年IMF的官方统计资料中,把人民币汇率制度归入传统的固定钉住汇率制度一类。199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顺差增加,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国际收支连年巨额顺差,为了维持美元钉住制,中央银行被迫吸纳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汇,导致外汇储备的高增长。
(3)体制方面的原因,1994年中国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制度之后,外汇储备增长便有了体制基础。在强制结售汇制和对外汇银行头寸进行额度控制下,银行、企业和个人均不能按意愿持有外汇,央行以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相当部分的外汇。外向型企业将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获得的外汇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取得相应的人民币,外汇指定银行再将其结算周转外汇余额超过规定上限部分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中央银行购入这部分外汇后,就增加了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因此,强制结售汇制成了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一个体制性原因。
(4)我国政治环境稳定、市场潜力巨大和外资外贸政策优惠的吸引下,外资规模不断增大,对外贸易持续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在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下,中国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逐渐成为“世界的工厂”,使得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这种状况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改变。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大额的金融与资本项目顺差也是使得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金融与资本项目顺差产生主要与外国直接投资有关。主要是因为我国引进外资只是单纯的资金流入,真实资源的引进较少。
(5)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涨,为热钱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投资机会国际游资的不断渗入,对我国外汇储备超速增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增大,预期资金套利几率剧增的状况下,我们不能排除国际游资渗入因素对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影响。
论高额外汇储备弊端
[论文关键词]外汇储备外汇管制金融危机
[论文摘要]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8088亿美元,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并使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增加。为减少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应采取放松外汇管制,调整外汇储备积极管理的战略目标,建立以专业化投资管理公司为主体的外汇储备管理运作体系等措施。
外汇储备是反映一国经济、金融实力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的调节能力日渐重要,但一国外汇储备的持有并不是越多越好,适度的外汇储备是一国经济正常发展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高达18088亿美元,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对经济的不利影响
1.高涨的外汇储备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一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再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场投放的货币数量。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货币投放。同时,外汇储备占款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通过乘数效应可以对货币供应产生成倍的放大作用。当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出现顺差时,外汇市场上供过于求。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央银行必须投放基础货币购入外汇以保持供求平衡,这会造成基础货币的增加,在货币乘数作用下会进一步带来货币总量的多倍扩张。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例不断攀升,2005年至2008年8月更是分别达到110%、127.3%、126.4%和135%。为了避免货币的过度投放,中央银行不得不采取紧缩国内信贷的政策,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15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断在公开市场上发行票据回笼基于外汇占款所投放的基础货币,力图使外汇储备的增加对国内货币供给总量的影响完全或部分抵消,但收效甚微。巨额外汇储备给货币政策自主性带来压力,导致货币供应量和银行信贷的扩张引发通货膨胀,并成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最主要根源。同时,人民银行为了冲销由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量过大,人民银行不断发行央行票据回笼货币。
高外汇储备效应分析论文
摘要:当前,中国的外汇储备呈现高增长、高规模的双高趋势,这种高外汇储备一方面对中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使中国面临着外汇储备高成本、低收益形成的风险。因此,中国必须积极加强对当前高外汇储备的管理,以降低风险而充分发挥其现实积极作用。近三年来,美元对国际主要货币的汇率频繁下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外汇储备总量过高,储备结构单一。在金价上涨、美元缩水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了外汇储备损失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关键词:外汇储备;原因;效应;双刃剑
1我国高外汇储备形成原因
(1)长期以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和维持本币汇率稳定被置于外汇储备功能的首要地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外汇储备的首要功能已悄然发生改变。在IMF对外汇储备功能的新表述中,“增强对本币的信心”被放在核心地位上,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则退居其次。与其他东亚国家一样,我国将积累外汇储备作为抵御将来危机的缓冲体。在新的储备观下,货币当局虽然知道持有外汇储备存在机会成本,但要考虑避免外汇风险和金融危机,自然认为外汇储备是“多多益善”了。
(2)我国在1994年就实行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然而,人民币汇率处于一种超稳定的状态,保持高度的“静态稳定”,实际成了“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2004年IMF的官方统计资料中,把人民币汇率制度归入传统的固定钉住汇率制度一类。199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的顺差增加,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国际收支连年巨额顺差,为了维持美元钉住制,中央银行被迫吸纳外汇储备,在外汇市场上购入外汇,导致外汇储备的高增长。
(3)体制方面的原因,1994年中国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制度之后,外汇储备增长便有了体制基础。在强制结售汇制和对外汇银行头寸进行额度控制下,银行、企业和个人均不能按意愿持有外汇,央行以外汇储备的形式持有相当部分的外汇。外向型企业将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获得的外汇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取得相应的人民币,外汇指定银行再将其结算周转外汇余额超过规定上限部分在外汇市场上卖出,中央银行购入这部分外汇后,就增加了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因此,强制结售汇制成了中国官方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一个体制性原因。
外汇储备高增长利弊分析论文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便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从体制改革之前的1993年到2003年,我国外汇储备从212亿美元迅速扩张到4033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将近20倍。仅去年一年,我国实际新增外汇储备就超过了1600亿美元(包括向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注资的450亿美元),与建国之初到1999年50年间的积累相当。这在我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的,历史上都是从未有过的。目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仅次于日本,居全球第二位。
外汇储备持续高增长有喜有忧。庞大的外汇储备,表明我国经济地位的提高,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实力的增强。但同时还必须看到,外汇储备是一把“双刃剑”,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因为外汇储备过多,不仅会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造成宝贵外汇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且还会加大通货膨胀压力,推动人民币汇率升值,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调整我国一贯坚持的外汇储备越多越好的政策,适度控制外汇储备规模。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原因分析
众所周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资吸引力的增强是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但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因素对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人民币汇率偏低是促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成功的,这已是被证明的不争事实。但其美中不足的是,当时确定的8.7元人民币兑1美元的汇率实有超跌之嫌。现由有二:一是以1993年12月31日外汇调。剂市场的美元汇价作为新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价本身就不合理。因为当时我国仍处于经济过热时期,通货膨胀率高达14%左右,加之人为炒作,外汇调剂市场异常火爆,汇率严重扭曲,尽管中央银行入市干预,美元汇率仍然偏高;二是有人曾做过若干商品国内外价格的比较,在一般情况下,用1美元在美国买不到8.7元人民币在国内所购买的商品。正是人民币汇率偏低,加之各种名目的出口补贴,极大地刺激了出口,抑制了进口,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中最大项目——贸易收支——连续10年顺差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
2、过度的引进外资是促使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的另一原因。扩大利用外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确性、积极意义毋庸置疑。但有些地方、有些部门片面理解利用外资的含义,不论条件的滥用外资。有些地方为引进外资竟相放宽条件,肆意降低地价,越权减免税赋,严重地扰乱了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家利益。有的部门将引资数量作为考核下级政绩的重要指标,诱使一些单位不择手段、不讲效益,盲目引进外资。
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研究论文
截至2006年10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超过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0962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将增至1349万亿美元。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和绝对数额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超出了合理的水平范围。判断一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合理.有两个指标可以参照:一是进口用汇规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口用汇规模的衡量标准为3个月.即年进口规模的25%.并可根据情况上浮30%、40%。2005年.我国进口总额为66012亿美元.按此标准计算.约需要外汇储备2145~2310亿美元。二是外债规模.即根据当年外债还本付息规模和短期外债来确定。截至2005年底我国外债规模约为3000亿美元.以10%的利率来计算.付息约需要外汇储备300亿美元:我国短期外债约占外债总规模的50%.约为1500亿美元。因此,即使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危机乃至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外汇.我国外汇储备都存在规模过大的倾向。当然,目前对于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最重要的并不是简单的以规模来判断其大小.而应以需求和效率为标准.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增值。
一、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分析
1.持续的贸易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2004年5月~2006年10月连续3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79037亿美元。这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直接原因。但我国以巨额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激增,是在国内居民需求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实现的。在换取巨额资金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大量出口资源类初级产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高昂代价。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和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连续13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7767.38亿美元。近年来.与经常项目顺差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相反.资本顺差的贡献度逐渐上升。但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只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庞大的出口加工业.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大规模流入的国际资本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部门吸收.相当一部分滞留在金融系统内成为相对过剩的资本.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高额外汇储备对经济影响论文
一、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保证我国偿还外债。保证对外债的还本付息是每个国家外汇储备的作用之一。我国的外汇储备保留额度,与相应的外债规模和外债结构是息息相关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736.18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比上年末增加506.30亿美元,上升15.68%。其中,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1535.34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41.74亿美元,增长10.17%,占外债余额的41.09%;短期外债余额2200.84亿美元,增加364.56亿美元,增长19.85%,占外债余额的58.91%。
据初步计算,2007年我国外债偿债率为1.98%,债务率为27.84%,负债率为11.52%,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为14.40%,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而我国的现实情况是短期外债比例过大,这将给我国债务偿还带来沉重的压力。因此,我们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外汇储备规模,并使其与债务结构相匹配,提高清偿能力。
(2)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当国际市场出现变化导致出口锐减,或因季节性因素及突发性事件造成临时国际收支逆差时,国家可动用充足的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无须采取压缩进口等影响国内经济正常运行的限制性措施。二是当国际收支发生结构性失衡,需要进行紧急或长期调整时,国家可以动用充裕的外汇储备进行调节,以缓和调整过程中的外部冲击,从而降低各种措施对国内供求均衡所带来的负效应,维持国内经济的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
(3)有利于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自由兑换。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创造条件,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和最终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我国已经实现经常项目开放,履行WTO承诺放松外汇管制,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为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做准备,这是我国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国家必须拥有足够的外汇储备。
高额外汇储备探析论文
截至2006年10月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超过1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0962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将增至1349万亿美元。无论是纵向比较.还是横向比较.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和绝对数额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超出了合理的水平范围。判断一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合理.有两个指标可以参照:一是进口用汇规模。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进口用汇规模的衡量标准为3个月.即年进口规模的25%.并可根据情况上浮30%、40%。2005年.我国进口总额为66012亿美元.按此标准计算.约需要外汇储备2145~2310亿美元。二是外债规模.即根据当年外债还本付息规模和短期外债来确定。截至2005年底我国外债规模约为3000亿美元.以10%的利率来计算.付息约需要外汇储备300亿美元:我国短期外债约占外债总规模的50%.约为1500亿美元。因此,即使考虑到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危机乃至突发事件所需要的外汇.我国外汇储备都存在规模过大的倾向。当然,目前对于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最重要的并不是简单的以规模来判断其大小.而应以需求和效率为标准.在保证其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增值。
一、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分析
1.持续的贸易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2004年5月~2006年10月连续3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79037亿美元。这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直接原因。但我国以巨额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激增,是在国内居民需求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实现的。在换取巨额资金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大量出口资源类初级产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高昂代价。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和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连续13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7767.38亿美元。近年来.与经常项目顺差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相反.资本顺差的贡献度逐渐上升。但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只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庞大的出口加工业.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大规模流入的国际资本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部门吸收.相当一部分滞留在金融系统内成为相对过剩的资本.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研究论文
一、外汇储备的增长是我国对外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和重要标志
众所周知,一国外汇储备的存量来自国际收支顺差的积累,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通常则是该国对外经济实力占优势的客观反映。因此,面对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不能仅仅囿于外汇储备本身的数量增减而评判其利与弊,而应结合我国对外经济实力的变化来分析其得与失。以此而论,笔者认为,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对外经济实力逐步增强的重要标志,而且只要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我国的对外经济实力还会继续增强,这就意味着我国外汇储备还将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
经验表明,作为一国经济实力变化的结果,外汇储备的增减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并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除去个别储备货币发行国和一些石油生产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及数量增减与其经济实力相关程度较小外,大部分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动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对外经济实力变化的必然反映,一国的外汇储备政策虽然可以影响外汇储备的增减变化,但这种影响只能是暂时的,影响力度也是有限的,它并不能改变外汇储备随一国经济实力而变动的客观规律。我国建国以后外汇储备的变化轨迹就是有力的佐证。建国以后,由于外汇极为短缺,我国一直实行极其严格的外汇管制,试图以此增加外汇收入、减少外汇支出。增加外汇积累。但由于经济落后、实力薄弱,这些政策措施并没有给我国带来国际收支的长期巨额顺差,也没有带来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从1950年到1979年的30年间,外汇储备的数量一直在个位数以内徘徊。1980年甚至出现外汇储备-12.96亿美元的现象。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同样实行严格外汇管制,但由于经济实力不足,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也十分缓慢,从1981年到1990年,经过千年积累,我国外汇储备才由27.08亿元增加到110.93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外汇储备才开始加速增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的几年中,尽管我国采取了诸如放松外汇管制、冲减外汇储备增加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人民币升值等措施,但作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必然反映,我国外汇储备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以致2005年底达到创记录的8188.72亿美元的规模。上述现象说明,在外汇储备与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的函数关系中,经济发展状况和经济实力是自变量,外汇储备则表现为因变量。只要我国经济增长是健康的,只要我国经济实力是快速增强的,外汇储备的增加就是必然的。如果忽视外汇储备对经济发展的这种依存关系,一味刻意打压外汇储备的增长,最终必然付出抑制经济增长的代价。
二、外汇储备的增长为人民币自由兑换奠定了物质基础
无论从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考察,还是从人民币自身的演变规律分析,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并最终走向国际化,都将是人民币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目标。货币自由兑换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拥有的国际储备资产数量与其货币的兑换性具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时代美国之所以能够维持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就是因为美国集中了当时资本主义世界近60%的黄金储备。中东一些产油国的货币之所以能够自由兑换,并不是因为其经济多么发达,而是因为其储备有大量的石油美元。同样,多数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禁止或限制本国货币的兑换,根本原因也在于其外汇短缺、储备匮乏。我国外汇管制的演变过程也证明了外汇储备和货币兑换性之间所具有的这种正相关关系。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汇储备的极度短缺使我们不得不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完全禁止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改革开放以后,外汇储备的逐步增长,才使我们有条件于1994年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有条件可兑换;此后由于我国外汇储备有了进一步积累,我们才于1997年正式接受第八条款,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2002年以后,也正是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继续高速增长,我国才开始出现人民币资本项下管制放松的迹象,如放宽部分资本项下的购汇限制、放宽企业购汇对外投资的限制等。这充分说明,雄厚的外汇储备实力是实现货币兑换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当我们欣喜于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的同时,绝不能忽视或否认外汇储备快速增加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更何况我国目前所谓的人民币经常项目完全可兑换还不等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自由兑换,人民币资本项下也仍然实行较严格的外汇管制,这就意味着人民币距真正的完全自由兑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要最终达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真正完全自由兑换的目标,外汇储备还必须有进一步的积累。那种一方面赞成将完全自由兑换设定为人民币的终极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又对外汇储备的增长忧心忡忡的观点,显然是忽略了外汇储备与货币兑换性之间所存在的内在相关关系。
三、外汇储备的增长为我国防御金融危机提供了物资力量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影响论文
一、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带来的消极影响
外汇储备只是国际收支平衡和整个经济增长的一个产物。一个经济体应该在维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金融市场没有出现显著扭曲前提下所形成的外汇储备才是相对正常和稳健的。但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是全球经济的明显失衡,以及国际收支错位的不断恶化,加上国内市场机制扭曲(尤其是汇率并不能反映货币的价值),所以我国外汇储量所具有的科学性和合理逻辑就值得怀疑了。
1.外汇储备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给量。外汇储备的高速增长就意味着外汇占款的高速增长,也意味着央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在高速增加。由此货币政策所具有的自主性由此势必大打折扣。目前央行对付由外汇占款所形成的过度货币投放的办法就是发行央行票据来进行对重,从而每年由此产生的利息成本在翻番。依靠这个办法,央行迟早要面临巨大的由外汇储备所造成的财务亏损。这个巨额财务亏损背不动的时候,央行票据的操作就走到了尽头。
2.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相应资金存在国外,并未投入国内生产使用。外汇储备过大,等于相应的资金“溢出”,对于资金短缺的我国来说是不利的。因为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被投放于中国境外的金融市场,并未参与境内资金循环过程。这就意味着,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时以牺牲国内投资机会未前提,并最终绝对损害了国民的福利水平,长此以往就会直接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后续能力。
3.外汇储备还可能由于外币汇率贬低而在一夜之间蒙受巨大损失。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原因之一就是人民币汇率低估带来了贸易上的相对优势。一方面,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会影响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另一方面,本国货币汇率变动会通过资本转移和对外贸易影响本国的外汇储备。此外,储备货币汇率不稳会影响和削弱储备货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外汇储备70%是美元资产,而美元已经完全跌入了一个漫长的颓废通道中,我国国民财富由此必然遭遇折损于流失的厄运。
二、造成外汇储备激增的原因
高额外汇储备分析论文
一、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分析
1.持续的贸易顺差是高额外汇储备形成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体。2004年5月~2006年10月连续30个月实现贸易顺差,累计达279037亿美元。这成为我国外汇储备激增的直接原因。但我国以巨额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激增,是在国内居民需求不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不足的背景下实现的。在换取巨额资金的同时.我国也付出了大量出口资源类初级产品以及资源和环境的高昂代价。
2.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和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且连续13年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6年10月.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累计达7767.38亿美元。近年来.与经常项目顺差对新增外汇储备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相反.资本顺差的贡献度逐渐上升。但值得关注的是.大部分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只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庞大的出口加工业.并没有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大规模流入的国际资本没有完全被实体经济部门吸收.相当一部分滞留在金融系统内成为相对过剩的资本.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
3.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大量国际短期资本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