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02:12:27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频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频保护抗干扰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频;继电保护;抗干扰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变电所存在的各类电磁干扰,讨论了高频保护应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高频保护是以输电线载波通道作为通信通道的线路纵联保护。当前随着电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的升高,各类电磁干扰现象比较严重。由于输电线路是高频通道的一部分,所以高压的断路器操作、短路故障和遭受雷击等引起的电压,就可能对高频收发讯机产生干扰,导致高频保护误动作。所以,了解各类干扰源,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至关重要。
一、干扰源
1、高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操作。这些操作可能在母线或线路上引起含有多种频率分量的衰减震荡波,母线(或电气设备间的连线)相当于天线,将暂态电磁场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同时通过连接在母线或线路上的测量设备直接耦合至二次回路。断路器操作产生的电磁干扰频率一般为0.1~80mhz,每串电磁干扰波的持续时间为10μs~10ms。
由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可得出如下规律:①暂态电磁场的幅值随电压等级的增高而增高,主导频率随电压等级增高而降低。②与隔离开关操作相比,断路器操作所引起暂态电磁场的幅值小,主导频率高、脉冲总数少。③快速隔离开关比慢速隔离开关产生的暂态重复频率低、持续时间短。慢速隔离开关一次操作中可能产生上万个脉冲,而快速隔离开关只产生几十个脉冲。
高频彩超治疗急性睾丸思考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
睾丸扭转和急性睾丸附睾炎临床上均以急性阴囊疼痛就诊,难以鉴别。早期正确的鉴别诊断,对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2-2006年以急性阴囊疼痛就诊的患者共71例,包括(1)睾丸扭转11例,年龄(15.61±7.65)岁(6~43岁),病程1h~7d,均为单侧扭转,全部经手术证实。10例表现患侧睾丸的持续性疼痛和(或)伴疼痛放射至下腹部和腹股沟区,1例左侧睾丸扭转仅表现为左下腹痛。11例均经手术探查治疗,鞘膜内扭转10例,鞘膜外扭转1例。行睾丸复位固定6例,睾丸切除5例。睾丸扭转<360°者4例,扭转360°者5例,扭转>360°者3例。<6h手术3例,睾丸存活;6~10h手术2例,1例睾丸存活,1例复位后复查睾丸萎缩;>10h手术5例,行睾丸切除。(2)急性睾丸附睾炎60例,年龄(33.63±10.52)岁(10~55岁),病程3h~10d,全部经药物治疗后随访证实。
1.2仪器和方法
高频电刺激丘脑底核治疗论文
[论文关键词]帕金森;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
[论文摘要]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是一种发生于中老年时期,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姿势异常为主要特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的外科治疗手段主要有立体定向损毁术和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术。立体定向损毁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手术方式,它虽然可以改善PD运动症状但却是以核团毁损为代价的。随着人们对PD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的深入,丘脑底核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它与基底节的许多核团都有广泛的神经纤维联系,被称为基底节活动的动力“源泉”。在PD动物试验和PD患者临床治疗中,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但是其作用机制至今仍然是医学界的一个难题,本文就最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丘脑底核是基底节神经环路的一个交结点,它在调整基底神经节传出信息和控制运动行为上起到了一定的整合作用,其活动的改变在PD病理生理机制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因此,深入了解丘脑底核的作用有助于了解PD的发病机制,同时为研究新的治疗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1丘脑底核在帕金森病发病中的作用
基底节-丘脑-皮质运动环路在运动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皮质纤维通过壳核进入基底节,基底传出冲动再由GPi和黑质网状部(substantianigrareticularpart,SNr)投射到丘脑,再与皮质建立联系将冲动传到大脑皮层调节机体的运动。在这个环路中有两条平行的通路:一是直接通路,即纹状体-GPi(SNr);二是间接通路,即纹状体-GPe-STN-GPi(SNr)。直接通路易化运动,间接通路抑制运动,两条通路的平衡对于正常运动的顺利实现是十分重要的。两条通路都受纹状体多巴胺调节,多巴胺可以兴奋直接通路抑制间接通路,从而实现两条通路的平衡。而在PD患者中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变性使STN异常兴奋,GPi、SNr输出增多导致丘脑皮层通路过度抑制,从而引起PD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在发病过程中,丘脑底核兴奋性增高,在基底节输出增多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PD的发病基础也是临床上丘脑底核毁损术和高频电刺激术治疗PD的病理生理基础。
2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作用机制的研究
高频感应焊接工艺研究
摘要:T/R组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核心部件,T/R组件接插件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T/R组件的性能。本文分析了目前T/R组件接插件焊接的工艺难点,通过设计高频感应焊专用工装和改进焊接工艺解决了接插件焊接的技术难题,改进后的焊接工艺有效的提高了焊缝质量,焊缝宽度控制在1mm范围内,气密性能满足GJB548B要求,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焊接难度,提高了焊接效率。
关键词:T/R组件;连接器;焊接工艺;气密性
1引言
T/R组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的核心部件。在雷达系统中,每一个天线单元都有一个T/R组件,一部雷达内有数千甚至上万个T/R组件,因此小型化、轻量化和高度集成化是当前T/R组件的发展方向。目前很多T/R组件都有体积小,焊缝尺寸微小,电路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等特点,因此对很多T/R组件的焊接质量都提出了非常苛刻的要求,尤其是焊缝的气密性。T/R组件接插件尺寸很小,焊接难度很大,而接插件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了T/R组件的气密性和导电性,因此提高T/R组件接插件的焊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高频感应焊接是利用高频电流特有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通过工件外部感应线圈的耦合作用,在工件内产生感应电流,焊接表面温度很快上升,使焊料融化达到焊接目的的一种焊接方法。T/R组件的接插件一般位于T/R壳体的侧边,焊接时需要采用局部加热的方法,因此采用非接触式的高频感应焊来焊接。
2T/R组件接插件焊接工艺难点
2.1T/R组件壳体结构分析。T/R组件接插件尺寸较小,与T/R壳体间距小,焊缝较长,气密性要求高,漏率小于5×10-9Pa•m3/s,接插件上的芯线直径为0.3mm,两端的芯线与焊缝中心距离仅为1.2mm,焊接时焊料很容易爬行到芯线处造成芯线与壳体之间的短路,整个焊接过程需要在显微镜下进行,焊接难度较大,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很高。2.2T/R组件接插件焊接难点。目前T/R组件接插件采用高频感应焊接工艺还存在以下技术难点:(1)焊料容易溢出。接插件和T/R壳体表面有镀金层,焊料在进入焊缝时会在壳体和接插件表面镀金层上爬行,一段时间后焊料就可能溢出,溢出的焊料会对插针和T/R壳体表面造成污染,当焊料过多时还可能造成芯线与壳体之间短路,焊缝的气密一致性也很难保证。(2)焊缝宽度无法量化控制。由于焊缝尺寸很小,在显微镜下焊接时操作人员在供给焊料时难免会发生抖动,对操作人员的焊接技术要求很高,焊缝宽度的一致性很难保证。(3)接插件芯线表面镀金层容易被氧化。高频感应焊时焊缝外周有一个感应线圈,因此在焊接的过程中保护气体很难送达,焊接时芯线的温度也较高,一段时间后接插件芯线表面镀金层容易被氧化发黑,影响芯线导电性。(4)焊缝的气密性很难保证。由于焊料流入间隙的过程很难控制,接插件和T/R组件的间隙之间焊料分布一致性很难保证,就可能造成焊缝的气密一致性不好。
高频变压器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高频链逆变技术用高频变压器代替传统逆变器中笨重的工频变压器,大大减小了逆变器的体积和重量。在高频链的硬件电路设计中,高频变压器是重要的一环。叙述了高频变压器的设计过程。实验结果证明该设计满足要求。
关键词:高频链;高频变压器;逆变器
引言
MESPELAGE于1977年提出了高频链逆变技术的新概念[1]。高频链逆变技术与常规的逆变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利用高频变压器实现了输入与输出的电气隔离,减小了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近年来,高频链技术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
1概述
图1是传统的逆变器框图。其缺点是采用了笨重庞大的工频变压器和滤波电感,导致效率低,噪音大,可靠性差。另外,谐波含量大,波形畸变严重,与要求的优质正弦波相差甚远。
高频淬火工装及工艺研究
摘要:研究了高频感应淬火工装的设计、淬火工艺。通过采用635mm叶片进行高频淬火试验,并解剖分析其硬度和金相组织,得出最佳的高频淬火工装及工艺。
关键词:635mm动叶片;高频感应淬火工装;淬火工艺
某种汽轮机低压缸第5级动叶片叶片总长715.75mm,有效长度635mm。叶片材料选用1Cr12Ni3Mo2VN,叶根形式为纵树型。图纸要求对该叶片进汽边采用高频感应淬火加回火的方式进行防水蚀处理,淬火后要求硬度满足40~55HRC。淬火区域长度200~205mm,宽度22~25mm。该试验主要研究635mm叶片高频淬火工装设计和淬火工艺。通过采用635mm叶片进行高频淬火试验,并解剖分析其硬度和金相,高频淬火后硬度40~55HRC,得出最佳的高频淬火工装及工艺。
1高频感应淬火工装设计
635mm动叶片叶根形式为纵树型。淬火工装设计应遵循以下规则:(1)工装应具有较高的刚性和强度;(2)工装应具有使用方便性,装卡操作应简单、可靠;(3)动叶片高频淬火时叶片已精加工,淬火过程中需要保护叶片。工装在长度方向的定位采用左右定位块定位,设计中考虑到正反向动叶的通用性,淬反向叶片时左右定位块互换[1]。为了方便叶片装卸,定位块与底板采用螺栓连接,动叶装卡时取下定位块。另外,为了保证淬火质量,叶根中心与旋转中心一致,且与淬火机床采用螺栓连接方式。
2635mm动叶片高频感应淬火试验
变电所高频保护抗干扰研究论文
摘要:主要深入分析了当今在变电所中普遍存在的高频保护方式及各种电磁对其的干扰,讨论了高频保护应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1.引言
高频保护包括相差高频保护和功率方向闭锁高频保护。相差高频保护是测量和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电流量的相位,是采用输电线路载波通信方式传递两侧电流相位的。功率方向闭锁高频保护,是比较被保护线路两侧功率的方向,规定功率方向由母线指向某线路为正,指向母线为负,线路内部故障,两侧功率方向都由母线指向线路,保护动作跳闸,信号传递方式相同。相差高频保护不受系统振荡影响。高频保护是以输电线载波通道作为通信通道的线路纵联保护。当前随着电网容量的增大、系统电压的升高,各类电磁干扰现象比较严重。由于输电线路是高频通道的一部分,所以高压系统的断路器操作、短路故障和遭受雷击等引起的电压,就可能对高频收发讯机产生干扰,导致高频保护误动作。所以,了解各类干扰源,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至关重要。
2.主要干扰源
(1)其中雷电击线路、构架和控制楼。直接雷击到户外线路或构架,产生大电流流入接地网,二次电缆的屏蔽层在不同的接地点接地时,就会因地网电阻的存在而产生流过屏蔽层的暂态电流,从而在二次电缆的心线中感应出干扰电压,线路感应的过电压也会通过测量设备引入二次回路。雷击变电所在其二次回路中产生的干扰电压可高达30kv,频率可达几兆赫。
(2)高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操作。这些操作可能在母线或线路上引起含有多种频率分量的衰减震荡波,母线(或电气设备间的连线)相当于天线,将暂态电磁场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同时通过连接在母线或线路上的测量设备直接耦合至二次回路。
高频继电保护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频;继电保护;抗干扰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变电所存在的各类电磁干扰,讨论了高频保护应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高频保护是以输电线载波通道作为通信通道的线路纵联保护。当前随着电网容量的增大、电压的升高,各类电磁干扰现象比较严重。由于输电线路是高频通道的一部分,所以高压的断路器操作、短路故障和遭受雷击等引起的电压,就可能对高频收发讯机产生干扰,导致高频保护误动作。所以,了解各类干扰源,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至关重要。
一、干扰源
1、高压隔离开关和断路器的操作。这些操作可能在母线或线路上引起含有多种频率分量的衰减震荡波,母线(或电气设备间的连线)相当于天线,将暂态电磁场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同时通过连接在母线或线路上的测量设备直接耦合至二次回路。断路器操作产生的电磁干扰频率一般为0.1~80mhz,每串电磁干扰波的持续时间为10μs~10ms。
由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可得出如下规律:①暂态电磁场的幅值随电压等级的增高而增高,主导频率随电压等级增高而降低。②与隔离开关操作相比,断路器操作所引起暂态电磁场的幅值小,主导频率高、脉冲总数少。③快速隔离开关比慢速隔离开关产生的暂态重复频率低、持续时间短。慢速隔离开关一次操作中可能产生上万个脉冲,而快速隔离开关只产生几十个脉冲。
载波通信中高频通道故障论文
摘要:载波通信中高频通道故障的几率所占比例不大,但对通信质量的影响却十分显著,因为这一部分的故障现象不明显,它们检修往往被忽略掉,就给通信留下了很多隐患。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一些高频通道故障检修的方法,在此与电力系统同行们进行切磋探讨。
关键词:高频电缆滤波器
载波通信中高频通道故障的几率所占比例不大,但对通信质量的影响却十分显著,因为这一部分的故障现象不明显,它们检修往往被忽略掉,就给通信留下了很多隐患。根据多年来的工作实践经验,我们总结了一些高频通道故障检修的方法,在此与电力系统同行们进行切磋探讨。
载波通讯结构如图1所示:
维护中当遇载波机收不到对方导频、衰耗急剧增大、频响突然变差的现象时,首先应检查载波机是否存在故障,当排除这个可能性之后,就需要重点检查高频通道。
开始检查以前要看一看电力线路近期有无施工、改道、割接、T接,天气有无落雷等外界条件变化,如有多台载波机并机,应根据一台、多台、全部不通或特性不好的现象判断是哪一段高频通道的问题。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价值
摘要:目的观察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乳腺癌未患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影像特征的患者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周边型、分散型、门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腋窝淋巴血流信号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在女性患恶性肿瘤中占比较高,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1]。乳腺癌有一定的遗传风险,癌细胞也容易向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转移后病情难以控制[2]。基于此,本研究探索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旨在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乳腺癌未患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标准:①经乳腺结节穿刺活检显示为恶性;②无手术史;③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②伴有其他部位转移。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