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8 01:40: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良姜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良姜配方颗粒制备论文

【摘要】目的确定高良姜配方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建立高良姜配方颗粒中桉油精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高良姜药材中的挥发油,设计L9(34)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挥发油包合工艺,将水提液浓缩干燥与包合物制成配方颗粒,采用气相色谱法,FID检测器测定配方颗粒中桉油精的含量。结果将药材加水10倍量提取5h,收集提取液和挥发油。挥发油最佳包合工艺: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9,包合温度为45℃,包合时间为1h。含量测定中回归方程为y=26354x-0.0404,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72%,RSD为2.58%(n=5)。结论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评价指标可靠、合理。

【关键词】高良姜配方颗粒;桉油精;挥发油;气相色谱法

Abstract:ObjectiveTooptimizethepreparationprocessofAlpiniaofficiarumformulagranulesandestablishadeterminationmethodofeucalyptolintheformulagranules.MethodsThevolatileoilwasextractedwithsteamdistillationmethodandincludedwithβcyclodextrintoavoiditsvolatilization.Thegranulewaspreparedbymixingthewaterextracts,volatileoilandstarch.ThecontentofeucalyptolinthegranulewasdeterminedwiththeGCmethod.ResultsTheoptimumextractionconditionwasasfollows:thecrudedrugwasextractedwith10timesamountofwaterfor5hourstocollectthevolatileoil.TheoptimalinclusionconditionselectedbytheL9(34)orthogonaldesignwasasfollows,theratioofvolatileoiltoβcyclodextrinwas1:9(ml/g),theinclusiontimewas1handthetemperatureoftheinclusionwas45℃.Theregressionequationwasy=26354x0.0404,r=0.9998.Theaveragerecoverywas100.72%andRSDwas2.58%.ConclusionThepreparationprocessofAlpiniaofficiarumformulagranulesisstableandfeasible.TheGCmethodforqualitycontrolisaccurateandsuitable.

Keywords:Alpiniaofficiarum;Formulagranules;Eucalyptol;Volatileoil;GC

高良姜是姜科山姜属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arumHance的干燥根茎,主产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地,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病症[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高良姜具有较强的镇痛止呕[2]、抗溃疡、利胆、抗腹泻[3]、抗菌[4]、抗氧化[5]、抗癌[6]等作用。

高良姜配方颗粒是高良姜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制粒等工序制成的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剂。将传统的高良姜饮片改变为颗粒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植物纤维等无活性成分,增加稳定性,易储存,服用方便。配方颗粒以其生产自动化,生产条件恒定,人为因素小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如黄连配方颗粒,无论批号是否相同,其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都在测定要求范围之内[7]。目前,关于高良姜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控制颗粒中的桉油精的含量。现报道如下。

查看全文

高良姜化学成分研究论文

【摘要】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包括挥二苯基庚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糖苷类和苯丙素类等,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关键词】高良姜化学成分

高良姜RhizomaAlpiniaeOfficinarum别名良姜、小良姜、贺哈,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因出于高良郡(今广东省湛江地区的茂名市一带)故名,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为姜科山姜属(Alpinia)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区。本品性热味辛,归脾、胃经,具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1]。

随着研究的深入,高良姜不再仅仅作为调料或配药使用,其药用价值进一步表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高良姜资源,本文就其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作简要总结。

1二苯基庚烷类

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1,7-二取代芳基,以庚烷骨架为母体结构的化合物总称。高良姜中的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均呈线性,在C-4位存在双键,其特征为芳基取代位置在庚烷骨架的1,7位,芳基上取代基为羟基或甲氧基,位置在间位、对位;在庚烷的母体结构中,至少在C-3位上有酮羰基、羟基或甲氧基等含氧取代基存在。此外,在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中还有存在双键,位置在C-4位。目前国内关于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研究不多,日本学者[2~6]从中分离了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其结构见图1。

查看全文

高良姜化学成分研究论文

【摘要】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包括挥二苯基庚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糖苷类和苯丙素类等,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关键词】高良姜化学成分

高良姜RhizomaAlpiniaeOfficinarum别名良姜、小良姜、贺哈,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中品,因出于高良郡(今广东省湛江地区的茂名市一带)故名,历版《中国药典》均有收载,为姜科山姜属(Alpinia)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茎,主产于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省区。本品性热味辛,归脾、胃经,具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1]。

随着研究的深入,高良姜不再仅仅作为调料或配药使用,其药用价值进一步表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高良姜资源,本文就其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作简要总结。

1二苯基庚烷类

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1,7-二取代芳基,以庚烷骨架为母体结构的化合物总称。高良姜中的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均呈线性,在C-4位存在双键,其特征为芳基取代位置在庚烷骨架的1,7位,芳基上取代基为羟基或甲氧基,位置在间位、对位;在庚烷的母体结构中,至少在C-3位上有酮羰基、羟基或甲氧基等含氧取代基存在。此外,在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中还有存在双键,位置在C-4位。目前国内关于高良姜中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研究不多,日本学者[2~6]从中分离了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其结构见图1。

查看全文

胃痛的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

摘要: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胃脘痛”。中医处方方法学是研究中医选药处方规律的一门学科。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围绕虚、寒、食、郁、湿、瘀六大病理因素,以证候为中心,分析胃痛复杂的病因病机;以法为纲,把握胃痛的治则治法;以方为例,选定胃痛的处方用药。从辨证论治着手,使理法和方药有机结合,为临床治疗胃痛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胃痛;中医处方方法学;病因;病机;治法;基础方;经验

中医处方方法学是研究中医选药处方规律的一门学科。该方法是在方剂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以处方方法为研究对象,从一定数量功用相近的方剂中总结提炼出共性规律。其特点是以证候为中心,剖析病机,据机立法,以方为例,依法遣药。处方方法学上衔诊断,中握立法,下接方药,使理法方药有机地融为一体。对于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的疾病,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可以使临床医生遣药组方的思路更加明晰[1]。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主症的病证,亦称“胃脘痛”。胃痛属中医学脾胃系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复杂,不拘泥于脾胃系,常与肝相关,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常见疾病。运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胃痛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可以充分发挥中医学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优势。笔者采用中医处方方法学分析胃痛的证候要素,明确病机,以此选药组方,以便临床医生明辨病因、掌握病机、确立治法、依法立方,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1明辨病因,剖析病机

胃痛的病因复杂,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素虚及药物损害等;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病理因素以气滞为主,并见食积、寒凝、热郁、湿阻、血瘀等。胃痛的证型一般分为寒邪客胃证、饮食伤胃证、肝气犯胃证、湿热中阻证、瘀血停胃证、脾胃虚寒证和胃阴不足证等7个证型,但临床中胃痛并非只表现为单一证型,常数证兼夹并现。运用处方方法学,以病因为基础,以证候为中心,明确病机,确立治疗大法,依法处方用药,可使临床医生在治疗胃痛时不局限于个别方剂、药物。临床上胃痛的病因可分为虚、实两大类。正虚主要涉及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中焦虚寒,胃失温养,胃阴不足,润降失司,不荣则痛。邪实主要由寒、食、郁、湿、瘀5个方面相互掺杂,邪实阻滞,气机失畅,不通则痛。1.1虚。正虚主要是脾胃虚弱,无以运化濡养,使胃腑不荣,发为疼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气血之海,脾胃阳虚,阳虚则寒,脾胃虚寒无以化生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乏源则无以濡养脾胃,不荣则痛;脾胃阳虚,推动乏力,易生痰湿反困中焦,阻滞气机,不通则痛;胃阴不足,润降失常,胃失滋养,不荣则痛。脾胃虚寒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胃脘隐痛,绵绵不休,喜温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虚缓无力;胃阴不足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胃脘隐隐灼痛,嘈杂似饥,或似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无力。胃痛虚证临床常见证型有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阳虚气滞证、阳虚痰凝证及阳虚血瘀证。1.2寒、食。寒证、食积证常见,其起病多由外内侵袭所致。寒证乃寒邪犯胃,困遏中焦,凝滞气机,气血不畅,无以温养所致。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滞,易困遏阳气。寒凝血脉,气血不荣,不荣则痛,故胃脘部寒冷暴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舌苔薄白,脉弦紧。食积证痛前常有暴饮暴食、饮食不节病史。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食积于胃,停积难化,或胃气虚弱,饮食不慎,停滞难化,导致胃失和降,气机不畅,不通则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不思饮食,矢气及便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这两个证型的主要病机均为外邪侵袭,阻遏气机,导致胃气不降,不通则痛。1.3郁。郁证是关键。胃痛的基本病机为胃气郁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脾胃为中焦枢纽,调节中焦气机运行。肝气主疏泄,畅达气机,协调脾胃之气的升降运动。情志失调,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不通则痛。《血证论•脏腑病机论》曰:“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或攻撑窜动,牵引背胁,遇怫郁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减,胸闷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郁证的主要病机为情志不畅,阻滞气机,不通则痛。1.4湿。湿证是重点。脾为中焦湿土,最易感受湿邪。外湿内侵,或因脾胃素虚,酿生痰湿,导致湿邪困脾,阻遏气机;湿邪困脾,日久化热,湿热相合,共阻气机;或因胃火炽盛,热蒸湿动,导致湿热困脾。湿热蕴结,胃气痞阻,不通则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灼痛,吐酸嘈杂,脘痞腹胀,纳呆恶心,口渴不欲饮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湿证主要病机为湿热相合,困阻脾胃,阻滞气机,不通则痛。1.5瘀。瘀证需重视。瘀血致病,病证复杂,最易阻滞气机。因气滞、血热、血寒及气虚等原因导致瘀血停胃,既阻滞气机,又影响新血生成,使胃腑失养,引起疼痛。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刺痛,痛有定处,按之痛甚,入夜尤甚,甚或出现黑便或呕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瘀证的病机关键在于瘀血既阻滞气机又导致胃腑失养。

2据机立法

查看全文

消化性溃疡治疗论文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属中医学胃脘痛、吞酸范畴。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情况综述如下。

1中药治疗

1.1汤剂治疗辛铭金[1]采用自拟益气合疡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基本方:黄芪、海螵蛸、蒲公英、苏梗各30g,党参、炒白术、茯苓、川楝子各20g,浙贝母10g,白及、延胡索各15g,黄连、炙甘草各6g。加减:气滞腹胀加川厚朴、炒莱菔子、枳壳;纳差加焦三仙、鸡内金;瘀血刺痛加蒲黄、五灵脂;嗳气加代赭石、降香、公丁香;恶心呕吐加白豆蔻仁、半夏;嘈杂吞酸加吴茱萸;出血加血余炭;胃阴不足加黄精、石斛;便秘加大黄、枳实。日1剂,水煎服,30日为1个疗程。结果:全部50例,痊愈38例,减轻11例。杨翠萍等[2]采用胃神一号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药用:生黄芪20g,桂枝、枳壳、大枣、炙甘草各6g,白芍药、丹参、麦门冬、天花粉、延胡索、川楝子、北柴胡、郁金各10g,黄连12g,吴茱萸2g,煅瓦楞子、北沙参、白扁豆、白术各15g。日1剂,水煎服,分3次餐前服,服用6周。总有效率91.7%。朱卫东[3]采用托里消毒散加味治疗消化性溃疡52例。药用:党参、茯苓、当归各12g,黄芪、金银花各20g,白术、连翘、浙贝母各10g,炒白芍药15g,白芷、甘草各6g,海螵蛸30g。痛甚加制乳香、制没药。日1剂,水煎分3次餐后服。总有效率94.23%。徐中菊等[4]采用养胃煎治疗消化性溃疡128例。药用:太子参、炒白术各12g,浙贝母、乳香、赤芍药各15g,没药、三七(捣碎)、孩儿茶、当归各10g,肉桂7.5g。日1剂,水煎服,2周为1疗程。结果:痊愈48例,好转69例。陈照云等[5]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44例。基本方:人参、干姜、大枣、炙甘草各10g,姜半夏12g,黄连5g,黄芩6g。热甚黄芩、黄连增量;寒甚干姜增量;血瘀加蒲黄、五灵脂;气滞加枳实、川楝子;泛酸加瓦楞子、海螵蛸、白及等;虚寒加高良姜、桂枝等。日1剂,水煎服,10日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5%。王存金[6]采用益气温中摄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药用:炙黄芪20g,人参、炒白术、阿胶(烊化)、白及、地榆炭、白芍药、炮姜炭各15g,炙甘草6g。呕血、出血量多加灶心土;畏寒肢冷加附子;嗳气吞酸加黄连、吴茱萸;胃脘灼热、便秘加生地黄。日1~2剂,水煎分3~4次服。结果:痊愈48例,显效10例,好转2例。白同占[7]采用溃疡汤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128例。方药:蒲公英、黄芪、海螵蛸各30g,延胡索、川贝母、甘草各12g,白及10g,白芍药(或赤芍药)12g。兼寒(寒热错杂)型加白芷10g、高良姜10g、桂枝10g、薏苡仁30g;兼瘀型加汉三七(分冲)3g,地榆炭10g、蒲黄10g、五灵脂10g。日1剂,水煎服。结果:痊愈60例,好转64例,总有效率96.9%。马志杭等[8]采用愈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55例。药用:黄芪、党参、白术、丹参、延胡索、白及、海螵蛸各15g,蒲公英32g,黄连、黄柏、甘草各5g。气滞型加柴胡10g、枳壳10g;郁热型加栀子9g、郁金12g;阴虚型加北沙参15g、石斛12g;虚寒型加附子10g、高良姜6g。日1剂,水煎服,8周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94.55%。

1.2成方治疗马锡金等[9]采用胃康胶囊(药物组成:三七、珍珠、白及、海螵蛸、黄芩、黄连、大黄、丹参、郁金、乌药、砂仁、白芍药、白术、党参、甘草等)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结果:临床治愈4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张达旭等[10]采用胃痛散(药物组成:白芍药、延胡索各5kg,甘草7.5kg,白及、花蕊石、焦麦芽、合欢皮各2.5kg,党参、陈皮各0.5kg。共研细末,过6号筛。每袋10g)治疗消化性溃疡360例,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94例,显效180例,有效72例,总有效率96%。余关顺等[11]采用除螺愈疡散(枳实、白及各10g,呋喃唑酮1.2g。研末,过80目筛)治疗消化性溃疡100例。结果:治愈88例,有效12例。王平[12]采用白及枇杷丸(药物组成:白及60g,炙枇杷叶、阿胶、藕节各30g,海蛤粉20g,生地黄10g)治疗消化性溃疡114例。结果:显效85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6.49%。吴绪祥等[13]采用平肝健胃冲剂(含党参84g,白茅根350g,茯苓、黄芩、柴胡、鸡内金、延胡索、郁金、川楝子各70g,吴茱萸6g,蒲公英140g,煅瓦楞子105g。水煎,制成浸膏,加淀粉,烘干,分成84包)治疗消化性溃疡172例。结果:治愈124例,显效28例,有效15例。刘玉杰等[14]采用蒙药六味安消散(诃子、山奈、大黄、寒水石、石碱、木香)治疗消化性溃疡40例。结果:痊愈35例,好转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7.5%。袁喜梅[15]采用香砂养胃丸治疗消化性溃疡106例。药用: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制)、香附(醋制)、枳实(炒)、白豆蔻(去壳)、厚朴(姜制)、藿香、甘草等。结果:治愈96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1%。

2中西医结合治疗

查看全文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探究论文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利用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胃炎分型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热炽盛型、肝胃气滞型、瘀阻胃络型、胃阴亏虚型)的诊治方法。结果:大部分患者病情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在临床通过健脾和中、清脾泻热、降逆和胃、疏肝泄热、调气和胃、活血化瘀、养阴益胃等治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辩证分型

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居消化系统疾病的首位,近年来亦有上升趋势。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价格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的特点,适用于广大农村推广运用,现将个人的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1西医对本病的认识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发炎、病程长,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一般要借助胃镜检查,虽从临床表现很难做出肯定性诊断。

其症状的轻重与胃镜所见的病变程度往往不一致,部分病员毫无症状或只诉有消化不良的表现,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①上腹痛:是最常见的表现,部位多在上腹,以隐痛、钻痛、胀痛、刺痛较为多见,上腹部压痛范围较广泛,无节律性疼痛,无饥饱加重或减轻的特征;②腹胀:上腹饱胀或全腹胀,进食后更明显,伴有嗳气;③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泛酸、舌苔厚腻,大便隐血阳性等症状;④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时以上腹不适,食欲不振、乏力、消瘦、贫血、腹泻等症状较为突出;⑤巨大皱襞型肥厚性胃炎,除上腹痛等症状外,由于血清蛋白经病变的胃黏膜中丢失,因此突出表现为低蛋白血症,以及由此引起的水肿。胃腺增生性肥厚性胃炎由于大量胃酸的分泌,临床症状酷似十二指肠溃疡。

2中医辩证施治可根据以上特点,结合胃镜及X线检查再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思维去对应进行辨证施治。我们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常分五型论治。

查看全文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论文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抗真菌药物,均存在着疗效差、毒性大等缺点。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从植物中寻找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研究方向。我国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分离得到了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成分的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研究,这些工作为开发抗真菌新药和中药用于临床抗真菌,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1995年至2004年十年间,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十年间,有关中草药抗真菌试验研究中文文献约有96篇,对187味中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162味中草药具肯定的抗真菌作用。

1选择性弱(指对两种以上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表现出对多种真菌的强大抑制或杀灭作用。土槿皮、高良姜、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1mg/ml)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肉豆蔻、肉桂、丁香、防己、桂枝、黄柏、急性子、萆解、知母、黄连、菖蒲,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紫苑、徐长卿、藿香、黄芩、鹤虱、丹参[1]、川芎[2]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蛇床子、莪术、鹅不食草、地骨皮、补骨脂、威灵仙、木香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夜交藤、生地榆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的生长;诃子、白术、紫草、青木香、甘草、当归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辛、马齿苋、红花、海桐皮、茜草、蒿本、白芷、白藓皮、羌活、鱼腥草、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5%羌活水提物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平均MIC为11.88%[3]。茵陈蒿、郁金、独活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姜黄、大黄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姜黄挥发油和姜黄水浸出液对13种常见致病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50~0.08%和2.50~0.16%[4]。大黄的抗真菌作用仅表现在抗皮肤癣菌方面,MIC较高(50~100mg/ml)[5],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00.0、25.0mg/ml[6],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250mg/ml[7]。东北刺人参挥发油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MIC为0.06%~0.13%,MF(最低杀菌浓度)为0.13%~0.25%[8]。生姜乙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MIC为0.06%~0.13%,MFC为0.13%~0.25%[9]。五倍子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对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苍术萃取浸出液对断发癣菌等10种不同真菌的MIC和MFC(50%药物浸出液乳剂体积/100ml)在1.0~4.0之间[10]。

2选择性强(指仅对一种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八角茴香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野菊花、忍冬藤、青蒿、芦荟、骨碎补、莱菔子、老鹳草、儿茶、胡黄连、木鳖子、小茴香、淫羊藿、紫苏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1]。青蒿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有明显抑制作用(MIC:225mg/ml)[4];乌梅、透骨草、生侧柏、连翘、川槿皮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1]。

查看全文

中药学教学改革意义参考

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以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功效及临床应用为核心,以辩证用药为依据的一门基础学科[1]。同时又是从基础学科过渡到临床各科的桥梁。中药学在整个中医基础课程中是比较难以掌握的一门课程,体例单一、重复,药与药之间内容没有必然的联系,再加上初学者没有临床经验,很难记忆每一味中药的性质及功效,更谈不上应用了。因此如何使学生更好地学好中药学,培养出优秀的中医师,提高中药学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人在二十多年的《中药学》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一些经验,采用层次递进教学法[2]及PBL教学模式[3]相结合的形式,在《中药学》教学中取得很好的效果,现将PBL教学模式及层次递进教学法在《中药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与同道分享。

1层次递进教学法

层次递进教学法是将《中药学》教学内容分为不同层次实施教学的方法。以层次结构为主要框架,进行教学研究。如以章节为层次、以药物性能功效为层次、同一章节两味药进行对比、综合归纳每一章节药物特点为层次等。

1.1优势

层次递进教学法的优势是可使学生从简单、重复繁琐的中药学教学体例中,感到学习中药学的兴趣,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加深对中药的印象;其次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责任心,并且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4]。另外,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记忆中药,理清中药分类,使其对《中药学》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引导学生理性认识中药,融会贯通,灵活用药,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种分层递进讲述中药学的形式,对学生高效率的掌握中药是非常有帮助的。

1.2层次递进教学思路

查看全文

中草药抗真菌研究论文

【关键词】,抗真菌

关键词:中草药;抗真菌;回顾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激素、化疗和免疫抑制剂的普遍应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但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西药抗真菌药物,均存在着疗效差、毒性大等缺点。寻找广谱、高效、低毒的抗真菌新药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从植物中寻找抗真菌药物,已成为公认的重要研究方向。我国科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发现了许多中药具有抗真菌作用,分离得到了多种有效化学成分,对这些成分的作用机理作出了初步研究,这些工作为开发抗真菌新药和中药用于临床抗真菌,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对1995年至2004年十年间,中草药抗真菌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

十年间,有关中草药抗真菌试验研究中文文献约有96篇,对187味中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有162味中草药具肯定的抗真菌作用。

1选择性弱(指对两种以上真菌有作用)、具有杀灭真菌作用的中草药

有些中草药,表现出对多种真菌的强大抑制或杀灭作用。土槿皮、高良姜、牡丹皮乙醇提取物在较低浓度(1mg/ml)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肉豆蔻、肉桂、丁香、防己、桂枝、黄柏、急性子、萆解、知母、黄连、菖蒲,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紫苑、徐长卿、藿香、黄芩、鹤虱、丹参[1]、川芎[2]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蛇床子、莪术、鹅不食草、地骨皮、补骨脂、威灵仙、木香乙醇提取物1~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夜交藤、生地榆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啤酒酵母(GL-7)的生长;诃子、白术、紫草、青木香、甘草、当归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辛、马齿苋、红花、海桐皮、茜草、蒿本、白芷、白藓皮、羌活、鱼腥草、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1]。5%羌活水提物对8种致病性浅部真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平均MIC为11.88%[3]。茵陈蒿、郁金、独活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威克海姆原藻生长,对啤酒酵母(GL-7)有强大抑制作用。姜黄、大黄乙醇提取物10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啤酒酵母(GL-7)生长,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姜黄挥发油和姜黄水浸出液对13种常见致病真菌最低抑菌浓度为1.50~0.08%和2.50~0.16%[4]。大黄的抗真菌作用仅表现在抗皮肤癣菌方面,MIC较高(50~100mg/ml)[5],对白色念珠菌和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00.0、25.0mg/ml[6],其水煎剂对马拉色菌的MIC为250mg/ml[7]。东北刺人参挥发油对红色毛癣菌、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紫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等常见皮肤癣菌的MIC为0.06%~0.13%,MF(最低杀菌浓度)为0.13%~0.25%[8]。生姜乙醇提取物对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MIC为0.06%~0.13%,MFC为0.13%~0.25%[9]。五倍子乙醇提取物1mg/ml浓度时,完全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对威克海姆原藻有明显抑制作用[1]。苍术萃取浸出液对断发癣菌等10种不同真菌的MIC和MFC(50%药物浸出液乳剂体积/100ml)在1.0~4.0之间[10]。

查看全文

泰医学药味理论及中医学比较分析

[摘要]基于历代泰医学经典文献及现代泰医学研究成果,系统总结提炼泰医学的药味概念溯源、药味作用、药味配伍、药味与四元素、药味的临床运用等药味理论,并将泰药九味理论与中药五味理论进行比较,以期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两种传统医学对于方药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泰医学药味理论的基本内涵与中医学相似,但在药味的分类上更为详细,并且在方剂药物配伍上也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泰医学;泰药学;药味;药性;九味;四元素;中医学

泰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及独特的用药思想。泰医用药是以四元素理论为基础,以药味与药性理论为指导而形成的。药味理论是泰医方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床选方用药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但由于泰医学的大量传统文献被烧毁,有经验的行医者严重匮乏等问题,泰医学的药味理论研究仍显庞杂而混乱,并限制了泰医学的发展。基于此,笔者详细整理泰医学的药味理论并将其与中医学的五味理论进行比较,通过参阅历代泰医学经典文献及现代研究成果,如《大藏经》、《那莱王医学书》、《泰医经典大全》、《泰医经典》、《泰药学》、《方剂学》、《中药学》、Thaijo、Googlescholar及中国知网数据库等,以解释泰医九味理论,并比较中医、泰医药味的异同点。

1泰医学药味理论辨识

1.1药味概念溯源

在佛陀时代,药味与药性被统称为“滋味”。《大藏经·大义释》云:“味于舌出现,舌之感觉为味,味即食物、即食物味之所。”[1]106《大藏经·本生经》云:“药有咸、酸、苦、辛、恶、甘、涩七味,酒也是一种味道。”[1]198《大藏经·相应部》云:“药味有甘、淡、美、臭、寒、热。”[1]655可见人们对药味的认识是从品尝食物的经验中得来。味道是舌头接触食物或药物后,利用味觉,通过食物或药物与味蕾的相互作用,而体会出的不同滋味。古人总结的味道有多种,包括酸、甘、苦、辛、咸、涩、淡等,另外还有一些跟感受有关的滋味,如美味、臭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些经验逐渐深入细化,并形成了泰医学的药味理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