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7 21:30: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高等数学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高等数学教学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从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高职数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提出改革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等数学;现状;改革策略

数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文化。高等数学进入一门学科的程度,标志着这门学科成熟的程度,运用数学观念定量思维是衡量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高等数学教育在培养高素质科学技术人才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一种多学科共同使用的科学语言,在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通用性、基础性和工具性等特点,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性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这些都要求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掌握数学这门工具。数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解决专业学习中的具体问题,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学校未充分重视高等数学的教学,教学方法枯燥单一的现状,已成为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现状出发,分析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给出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一、当前高职高等数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对课程的重视力度不够。很多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都遇到过一度被压缩甚至被砍掉的局面,一些数学教师遇到没课上的尴尬局面。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在工学矛盾突出情况下,“重技能轻理论、重专业轻基础、重实习轻课堂”成为新的常态,在“以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本”的办学理念下,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基础课成为不被重视的对象。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兴趣不尽一致。近年来,随着高考招生政策和招生形势的不同,高职学生的生源有了较大改变。由于入学前学生的学习基础、条件不尽一致,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学生在学习期间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有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好,学习兴趣十分浓厚,更有专升本、自考本科的想法,但高等数学基础内容的教学不能为其继续深造打下足够的理论知识。一些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特别是新知识时,往往出现课堂上跟不上、课堂下找不到进补途径的情况,进而影响后续学习的信心与质量,形成恶性循环。有一些学生对数学没兴趣,上课不听课,成为实实在在的“低头族”。3.教学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目前,高职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大概可分为函数与极限、导数及其应用、不定积分与定积分等,内容理论性较强,定义定理对基础不好的学生而言更是晦涩难懂。数学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好好跟进,课后要好好复习和练习,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学懂,但是只有少数学生能真正按这个步骤去做、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理论性导致一堂课没跟上,后面都跟不上的局面,部分学生而言形成了数学较难、不好学的想法。传统的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必要的实际应用和拓展训练,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难以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4.教学方法相对传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引入,数学的教学更新了一些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室、PPT等都广泛应用起来。但由于数学课程的理论性和特殊性,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形式,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较难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师大都以老教师居多,对现代化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比较难接受,对现代化的教学软件不太了解,青年教师较少,难以形成团队,对新的教学方法应用起来阻力重重。

二、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策略

查看全文

药学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1信息时代高职院校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主要理论依据

1.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本的学习观点是:必须尊重学习者;必须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必须相信任何真正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必须在师生中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形成情感融洽、气氛适宜的学习情境。1.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又称为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构建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1.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几乎每个人都是聪明的,但聪明的范畴和性质呈现出差异。强调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教师不应该歧视学生,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主张将所有人都培养成全才,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

2信息时代高职院校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2.1建立与药学专业相结合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在高职院校中,高等数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高等数学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理论与方法。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而不仅是解题能力的训练。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本着服务专业、突出应用、提高素质的原则,不过分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对于一些艰深难懂与专业相关度不高的的概念和定理,少讲或不讲。根据构建主义理论,教师并无必要也没有时间把所有的问题都讲透,而是应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2.2根据学生情况组织教材、改革配套练习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职院校的高考录取分数越来越低。为补充生源,一般的高职院校都会面向中职学校招收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薄弱,应选择通俗易懂、例题与药学专业尽量相结合的教材,教材最好附有配套电子课件、教案等电子资源。如果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教材,也可组织教师自编教材,力争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好的教材不仅易于教师开展教学,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教材课后习题题量过多,难度过大,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等教育不同于高中教育,更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数学应用能力。因此教材配套习题宜精不宜多,教师应选购习题量不大但是题目典型的教材。教师还可利用“考试酷”等在线测试网站设计练习题,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测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然后学生根据测试情况主动去学习没有掌握的内容。根据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应相信学生通过自己的主动努力,可以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3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传统的课程评价是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唯一决定的,这种方式只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数学能力,而忽视了其他能力的考查。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应只注重解题能力,还应注重考查语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教师可将最后的成绩分为两部分,即平时成绩和笔试成绩。两者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可使平时成绩占50分,笔试成绩占50分。平时成绩可由学生课堂讨论问题、回答问题、学生出勤、实验操作、在线测试情况等综合评定。学生课堂讨论情况和回答教师提问的情况可以反映学生的语言能力。在组建实验小组的时候,可由学生自由组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得到体现。因此,平时成绩部分可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由此方式得到的学生成绩比传统的课程评价方法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2.4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恰当的多媒体课件,将传统的黑板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可选用多种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其中最常用的是Microsoft公司的PowerPoint软件和Adobe公司的Flash软件。PowerPoint软件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技术门槛低,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课件制作软件。而Flash软件则可用于制作更加复杂的动画或是交互性更强的课件。它的缺点是学习难度比PowerPoint软件要大,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尤其是制作交互性较强的课件需要掌握必要的编程知识。普通教师由于工作繁忙一般难以掌握,可请信息技术中心的教师代为制作。教师可根据需要选用PowerPoint软件或是Flash软件制作课件。多媒体课件可插入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素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比单纯的语言讲解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极限的概念的时候,可制作Flash动画逐渐增加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形象地展示了正多边形边数越多,则其面积越接近圆的面积。通过观察动画演示过程,学生对极限的概念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还可节省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一次制作,可反复使用,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2.5利用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公共网络空间延伸课堂教学高职院校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倾向于增加专业课课时而压缩高等数学等基础课时。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2]为延伸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碎片时间,教师可利用QQ空间、微信公众号等免费公共网络空间课件、教案、课后习题答案、电子书籍等教学资源。在如今这个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时代,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查看教学资源。这样就使高等数学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缓解了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可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2.6开设数学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数学实验是借助数学软件,结合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实践课。由于课时有限、教学条件不足以及教学观念陈旧等原因,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并没有开设数学实验课。传统的数学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数学实验一般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索如何借助MATLAB等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很多数学概念虽然来源于生活,但是为了增加通用性,一般都要作抽象化处理。单凭教师的口头讲解,难以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感性认识。教师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在观察、发现和探索中去自己总结概念,这样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就可以对概念形成直观的认识。[3]在实验分组时既可由教师指定各个小组成员,也可由学生自由组合,具体可由实验内容来确定。由教师指定分组的优点是能节省实验时间,但是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些开放性的实验内容,最好实行学生自由组合的形式。这种方式既可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结束语

实践证明,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构建高职院校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学的新模式,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4]对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已成为新时代教师的基本要求。对教师而言,教育信息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广大教师应认清信息社会的教育发展大势,顺势而为,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技术,才能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查看全文

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研究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之下,高等数学教学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纵观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中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来看,仍存在部分问题制约其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对此,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研究视角,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期切实有效的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高等数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知识的延展与深化,在理工科教育事业中占据基础性作用,并与其它专业学科学习存在紧密联系[1]。因此,理工科人才在学习高等数学知识过程中可以构建更为完整的认知体系,实现自我实践能力、理论能力、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长足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增强我国的综合竞争实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则显得极为必要。

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提高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内容。要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创新,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具体、详尽的教学体系,从而加深人才对高等数学知识的深化理解,实现外在教育到内在消化的科学转换。对此,教育工作者要对应用型高等数学教材进行创新与改革,将生活实际中的真实案例融入到教材编写之中,为学生呈现更为真实的教学资源,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到与生活实例相对应的数学模型,实现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同时,教育工作者要将自己的数学思想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促使学生将自身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2]。此外,对于高等数学中应用较少的数学定理、抽象概念应进行适当删减,以此来提高高等数学教材的应用性和可行性。(二)改革教学方式。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改革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高等数学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以饱满乐观的精神投入到高等数学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这对学生高等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直挂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进一步加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程。高等数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在保证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之上,通过重点知识的学习来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化延展,以此来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能力。与此同时,在高等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借助某些数学模型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分析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对此,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教学知识进行逐一介绍,通过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构建更为完整的高等数学认知框架,保证学生知识的全面理解和系统掌握。此外,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入课堂之中,通过师生互动、模型构建、生生讨论的方式就某个疑点进行解答,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三)改革教学模式。要改革和创新高等数学教学模式,为高等数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教学框架,保证各项教学方案的顺利落实和科学践行,更好的提高高等数学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对此,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现实情况入手,制定与其实际需要相符合高等数学教学方案,进一步强化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效性。同时,教育工作者可以进行模块化教学,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学习目的不同,由学生自主选择与之相匹配的高等数学学习模块。以基础版块为例,可以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进行教学,巩固学生的基础数学能力,促使学生在学习之中掌握初步的数学解决知识[3]。而提高模块则是为了满足一些深层次需求的学生,其中的某些教学内容可以在基础模块开展之后进行,一般在大三、大四阶段进行教学为宜,实现学生高等数学知识的应用延伸。最后,扩展模块可以将时代前沿的数学成果与学生进行分享交流,并就其中的某一方向进行科研讨论、实证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我国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全新育人模式,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强能力的创新人才,更好的满足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需要,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内容、方式及模式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层次发展。

查看全文

小析高等数学教学思路

在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上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在学生的接受范围内对教材内容实现创新以配合教学学术化。其次,很多高校教师在知识水平、知识储备方面不能适应高等数学学术化教育的要求。另外一方面,由于实现高校体制改革,我国很多高校实行扩招政策,致使很多高校的数学教师相对短缺。同时,高等数学教学任务较重,教师没有精力适应高等数学学术化教育。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很多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教学需要的内容。最后,大部分的高等数学教师已经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高等数学教学学术化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不熟悉或者不适应。教学模式的单一,造成了学生和教师缺乏应有的交流和沟通。这是高等数学教学学术化所要避免的,学术化教学在教学模式上主要是师生共同研究和解决相关问题。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模式不利于教师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难点。高等数学的教学效果根本得不到保障。同样,更加不利于高等数学教学实现学术化。

一、学术化在当前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发展措施举要

根据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当前高等数学教学实现学术化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现高等数学教学学术化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在教学中出现学术不端的问题。要保持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才能有效地推动高等数学教学学术化的发展。1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考之一,一定要注意,实现教学学术化,增加教师和学生交流并非就是丢掉教材跟随教师。在学术化的数学教学上,教材的选择或者编写一定要适应当下社会的变化发展。数学教学地学术化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来对教材进行解读和学习。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合适的指导,或者在教材解读上面做一些示范。对于教材内的创新点,教师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自己去进行学习。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的习惯。2为了实现数学教学学术化,高校应该尽可能的对师资力量扩大投资。同时,加强对数学教师的学术化的培训。使得学校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学术化中从容应对,促进数学教师的继续发展。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对数学教师的培训不能仅仅只专注于高一等级的数学理论知识培训上,还要注意对数学教师进行数学史、数学哲学等方面的培训。3数学教学要想实现学术化,数学教师自身必须加强自身地改变。在高等数学教学方式上,要采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方法,减少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之前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理念。根据学术化的要求,教给学生研究和解读教材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甚至可以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同学生一起进行学术化地研究和探讨。在教学中,多采用学生熟悉的数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尽可能的将理论知识置于丰富有趣的数学情景中去,尽可能减少枯燥理论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4实现高等数学教学学术化还有利于增强教师和学生对数学的人文价值的认识。高等数学教学实现学术化,就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时候,教师应该将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和数学的人文价值在沟通交流中传递给学生。学术研究极具严谨和科学的活动,对待、参与学术活动的时候应该也必须是持严谨的态度。坚决抵制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等问题,保有学术研究的纯粹性。

二、结束语

当前,学术化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还未得到充分重视,高等数学教学实行学术化并非是人为的拔高高等数学学习难度。而是有条件的进行高等数学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并非只能是高学历的专用,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来自于简单的数学知识。同时,高等数学教学学术化还有利于弥补高等数学教学效果差的问题。综上所述,实现高等数学教学学术化非常有必要。

作者:王玲单位: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全文

高等数学教学现状探讨7篇

第一篇

1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提出

数学史研究的任务在于,弄清数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史实,再现其本来面貌,同时透过这些历史现象对数学成就、理论体系与发展模式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说明与评价,进而探究数学科学发展的规律与文化本质。作为数学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手段,常有历史考证、数理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

1.1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提出背景

数学史主要是对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进行研究,并且与社会政治、经济和一般文化相联系的一门科学。数学史首先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有一定的意义;其次,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有一定的意义;最后,对于揭示数学在文化史和科学进步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进而揭示其人文价值也有重要意义。对于高等数学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史的内容,是一种极有意义的方法。数学史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将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是必然的趋势。

1.2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存在意义

查看全文

高等数学教学途径研究

一、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史与高等数学教学的融合本身就是要体现数学自身所具有的素质修养魅力,而通过数学史的教学融入进行完美展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数学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以大多数学生的角度去看,高等数学其实是一门相对枯燥乏味的学科,教师总是在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及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的超强逻辑公式[2],对于这些“外星人”还需要学生进行学习、记忆甚至死记硬背,大多数同学就会逐渐失去对学习高等数学的信心与兴趣,觉得课程枯燥无趣,自己的头脑也越来越笨。如果有数学史对高等数学教学的融入,就大不一样了。其可以利用数学史的丰富知识内涵与数学的枯燥进行中和,使学生对高等数学这门课程进行重新理解与认识,将其与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结合,从而对学生学习高等数学兴趣的激发有更大作用,对于高等数学中奥秘的探索与学习的欲望也能逐渐培养起来。其次,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理解的引导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进行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相对较难,即使教师努力讲解一些疑难问题,还是会有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摸不着头脑,这也间接使学生对数学兴趣慢慢降低。所以,数学史知识在高等数学课程上的逐渐渗透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起源与发展提供一个了解的平台,也能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这将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引导更加有利。数学史的发展历程其实就是数学历史的发展与进化传承过程,数学成果在发展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彰显其特有的表现手法。这种情况下就能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同时,一方面,以对数学背景知识的了解作为启发,另一方面,也能对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学习效率有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再次,对于解决学习中的知识层更为有利。教学中教师通过将数学史渗透于高等数学教学中,不仅可以更为清晰地将数学知识的发展历程清晰地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知度,对于数学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了解,而且也可以通过了解数学所存在的丰富内涵与本质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文化素质。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不够透彻,已经积累了太多不懂不会不明白的问题,一个知识没明白,又有新的知识涌进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基本都一知半解,知识层发生断层现象。而数学史对于教学的融入则能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与数学中的问题和数学史完整连接,将要学习的数学与之联系,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方便学生对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一个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具备一个连续的数学思想模式与知识体系。最后,对于培训学生的思维方式十分有利。对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教师可谓煞费苦心,而数学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则能使学生逐步培养出自身一种较好的思维模式,这样就能有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专项提升,可以让他们使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很多数学问题[3]。实际上,数学特有的思维模式形成是一个动态化的发展过程,这里面不仅有传统教学方法的调和融入,还有需要对结果进行训练与演示,真正使学生形成独特的思维分析能力。而数学史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补充手段,数学史把历史上数学家特有数学思维中的创造性成果充分展现在当代学生面前,对学生的思维模式产生启发,对于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造性十分有利。

二、数学史与高等数学教学间的实践与探索

对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教师普遍都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在意学生对学习高等数学的真正感受,就更不要提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工作,但数学史对于高等数学教学的融入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化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策略才是根本。这样才会有利于数学史知识内容的传授,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教师教学时课堂气氛都有重要作用。第一,注重数学史在融合高等数学教学时的围绕渗透。数学经过岁月的漫长积累,达到今天这样的水平越来越令人觉得有着很深的内涵,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诠释的,其包含的种类多种多样。这就考验了教师的资历与能力。如何将数学史与高等数学的教材及学生的心理进行组合并找到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围绕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还要注意当前教学课本上已经存在的数学史内容,在教学时也要注意不要忽略数学史的知识讲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氛围也更加活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关键。第二,要将数学史中的思维模式对学生予以揭示。数学史不仅是数学的发展进程那么简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还包含一些特有的思维,这种思维模式也是根据数学的不断发展激发出来的。从根本上说,数学的思维模式在今天这种局面下都是由数学史进化发展得来的,这一进化过程演绎出数学固有的本质与认知过程,包含数学思维及实践方法的全部概括。这就要说明高等数学中不仅有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包括极为多元化的数学思维方式。而学生在学习时并不会对此十分重视[4],他们只会想着如何把理论内容搞清楚,如何去拿到更高的分数等,他们不明白要想提高成绩,数学史的研究将会对他们有多大帮助。而教师恰好在这一过程中阐释明白这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之一。第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中各种符号的历史。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无一不应用到各种各样的符号,可以说数学史的发展历程缺少不了数学符号的辅助,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各种数学符号及发展史,有利于学生对符号的认知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历史上的数学家及一些关于数学的奇闻趣事的了解,一举两得。第四,是要将数学家的奇闻趣事介绍给学生。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讲解到一些有历史事迹的概念或公式时,教师可以将一些数学史上的人物及事迹拿出来与学生分享,通过正确的故事寓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加强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学习兴趣,重新树立自身的意志及学习信念,增强信心与勇气,并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5]。

三、结语

将数学史融入到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对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成绩和思维方法有所帮助,这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我国对于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

查看全文

浅谈高等数学教学计策

一、高等数学现代教学模式回顾

现在比较提倡的教学模式有:数学归纳探究式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活动———参与”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等。研究这些教学模式,使本人能够学习和借鉴它们的研究思想和方法,为本文基于数学文化观的高等数学模式的建构提供方法论支持。

(一)“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不仅体现在自学上,而且体现在辅导上,学生自学不是要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有针对性的启发、指导每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自学———辅导”教学模式能够使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各自的潜能。当然,这一教学模式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并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其次,受教学内容的限制;此外,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加工、处理教材的能力。

(二)“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教师讲解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特点是,学习成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构建活动而不是被动接受;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授予者。这一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认知结构;要求教师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要求教材必须是结构性的,符合探究、发现的思维活动方式。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就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高等数学的教学活动中,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情境———问题”教学模式。该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形成了设置数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注重数学应用的较稳定的四个环节的教学模式,模式的四个环节中,设置数学情境是前提;提出数学问题是重点;解决数学问题是核心;应用数学知识是目的。运用这一模式进行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采取启发式为核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应采取以探究式为中心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其宗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活动———参与”教学模式。也称为数学实验教学模式,就是从问题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性实验,发现规律、提出猜想,进而进行论证的教学模式。事实上,数学实验早已存在,只是过去主要局限于测量、制作模型、实物或教具的演示等,较少用于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而现代数学实验是以数学软件的应用为平台,结合数学模型进行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更能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查看全文

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与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面临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很多高校面临的一个课题。从如何“赋能”教师以提升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升级”教材以推动教材改革,“激活”教法以推动教学改革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一些可供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高等数学;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引言

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展通识教育的基础学科,其作用主要在于为大学生有效进行专业学习而培养必备及必需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和学习能力[1]。高等数学体现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较高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素养、信息采集分析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职业生涯关键能力的素质教育功能,尤为突出。在提倡“立德树人”的今天,既要满足受教育者眼前职业岗位的需要,更应关注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要有前瞻性。公民的数学素质也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数学素质的高与低会影响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我们应着力培养公民及个体形成坚定的科学信念,进而形成坚强、自信的意志和职业道德。我们在大学从事高等数学教育,知识传播只是一种基本要求,其重要性更体现在如何形成数学学习环境并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形成其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一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课。当前,职教改革是全国教育的一大热点,“三教”改革是职教改革的重中之重,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二、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数学课还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其一,短视的功利主义思想在高职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导致了高等数学课程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局面;其二,高职数学教学内容与各专业的关联很少,如分段计算函数实例、最优的投资方案、建立微分方程的实例等;没有与专业结合紧密的教学案例,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从定理到计算,造成了数学学科价值的缺失,学生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同时也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极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个人综合能力的形成,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经过对不同专业、不同生源的数学课程教学实践分析,发现当前高职数学课程在师生的教与学方面普遍存在着互相制约现象。(一)学时问题。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是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形成紧密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数学教学课时不断缩减,也给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开始缩减基础课程的学时,这使得教学目标在原有传统的教学方式下的实现更加困难。在减少学时的情况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二)教材问题。高职数学课程配套的教材,普遍表现为与各专业大类不相适应、针对性不足。因为教材偏重系统性、理论性,是对本科教材的压缩,理论内容显得难理解;有些教材则属于简单地将理论内容和操作实践堆放在一起,没有整合也不成体系[2]。知识多而全、难而深;高等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内容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如同两条平行线,只见定义、定理、计算,不见其与专业问题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专业了解不多或根本不清楚该专业需要哪方面的数学知识,脱离专业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的教学内容,是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种偏离了高等数学本身应有的教育功能的教材,不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3]。(三)学生问题。近年来,由于分类招生考试实施,高职学生的来源多样化,包括学业考试招生、自主招生、3+证书招生、三二分段招生、普通高考等。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基础参差不齐,虽然进行了分层教学,但基础较弱的班级还是占大部分,学习习惯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完成作业是应付了事的态度,这样又何谈成绩提高?(四)教师教学方式高职数学教师理论知识渊博,讲授传统数学理论洋洋洒洒,备课时作为老师肯定会去了解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对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有所了解,本想在上课时要很好地与专业结合,但由于对专业只是了解而已,没能如愿以偿,如在教学中建立微分方程的实例时,只见定义、公式、计算,不见其与专业问题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虽然扮演了数学学科的训练角色,但是却失去了专业特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实现数学作为通识教育重要一环对于专业教育所起的基础性作用。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实现因材施教,直接导致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当前职业教育高速发展、高职院校办学全面改革的背景下,数学教学正面临着学生来源多样化、个体差异大、素质不均衡、学时在压减的严峻考验。随着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材在不断地适应专业,高职数学教学也要不断地改革。

查看全文

高等数学教学途径探讨与思考

【摘要】高等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本文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出发,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主要讲述了“问题研究型”教学、“预习指导型”教学、“实际尝试型”教学、“启发设疑式”教学四种教学方法,并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些方法能够被广大教师大力地推广并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关键词】高等教学;几种方法;科学研究;广泛兴趣

在我们步入21世纪的时刻,科学、技术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高等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的高等数学在其他各个领域及学科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不但深入到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领域,而且深入到经济、金融、信息、社会等各领域中。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分支比较多、难度比较大的学科,如果不对数学教学进行创新,那我们的学生学起来较吃力,教师教起来较费力。所以如何使非数学专业的人员能够很好地学好高等数学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而且如何组织好我们的高等数学教学与研究是直接关系到数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与水平,是高等院校基础学科研究与改革的重点内容,在进行传统教学的同时适当地利用一些非常规方法来组织教学将会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下面结合我校这几年的教学探讨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1“问题研究型”教学

传统教学更多地关注的是教师如何教,忽视学生的学,信息交流的方式是一种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对高等数学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法,改变“传授式”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做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科研的角度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交给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金钥匙。

例如:在“定积分的应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按照正常教学安排一般要讲授4学时。然而,“定积分的应用”其核心是“微元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10多分钟,就可以将“微元法”的原理讲清楚、透彻,然后再与学生一起做两个典型题加深理解。整个过程不超过半小时,学生就能初步掌握“微元法”。与此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进一步深入理解“微元法”的热情。接下来就是选择适当的习题,引导学生课后练习。这样就把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训练渗透到“微元法”的讲授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领悟一种思维方法。学生这样学到的知识不仅扎实,而且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并且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在。课后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查看全文

论高等数学教学情感投入

摘要: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在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最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情感投入的途径包括课堂内外两种,以课堂内为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投入,需要教师具有本专业渊博的知识,对本专业和教学工作的热爱,能够与学生换位思考,注重与学生的经常性沟通,以此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高等数学;情感;情感投入;教学质量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它所反映的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反映,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它以体验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需要起着中介作用,凡是与人的需要相符合的就会产生肯定的体验,如愉快、高兴;凡是与人的需要不符合的就会产生否定的体验,如愤怒、厌恶等。这种具有特殊色彩的体验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情感[1]。简单地说:情感就是感情,是一个人自内而外散发的一种信息。教学则是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三个要素组成,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高级感情动物,因此,人类所有活动都离不开情感投入,人们的一切活动要取得预期效果、要持之以恒的下去,都需要每一个人的情感投入,通过这种情感投入,自觉了解、学习,直到完全达到目标,教学活动亦然。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情感投入、与学生的热爱呈正比例关系。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所以,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在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最优教学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等数学教学中师生情感投入的价值与途径

从教师维度,一个优秀的教师要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优良的师德师风,还需要在给学生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充分调动自己对所教高等数学课程的自豪感、发挥这种自豪感的情绪感染力,赋予自己高等数学知识以情感色彩,使学生产生对高等数学的热爱,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使课堂变成学生爱学、教师爱教,健康、融洽、热爱的知识殿堂。从学生的维度,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告诉我们:人的情感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受着别人的影响,下意识地接受着自己喜爱的、信任的和崇敬的人的无形暗示。因此,一个学生能否取得优异成绩,是与教师的期望相一致的,如果学生对你产生了喜爱和敬佩,那么你的行为、你的希望作为学生他就会努力去模仿去实现。因而,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热爱自己的事业,爱戴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所思所想,学生就会对你有好感,并喜欢所教学科,在行动上以取得好的成绩作为回报。教学中,师生情感投入的途径包括课堂内外两种,以课堂内为主。在课堂上,教师的情感投入,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基础扎实,熟练于心,备课充分,以自己对专业的深厚造诣、精湛的教学艺术获得学生的认同、尊敬,使学生热爱专业、激发学生对专业的高度热爱和学习热情;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仪态仪表,精神饱满,平易待人,要亲切和蔼,注意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课堂始终处于轻松活跃的气氛中,真正做到教与学融为一体,教师与学生和谐统一。在课堂外,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情感关系,与学生打成一片,经常深入学生课中,帮助解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困难,将传道授业解惑延伸到生活中,缩短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把赤诚之心献给学生,得到学生的好感与信赖,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