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范文10篇
时间:2024-01-27 18:18:0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干细胞移植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论文
【摘要】本研究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对恶性淋巴系统血液病的疗效。通过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及3例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前期化疗基础上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分别观察造血重建、并发症及生存期等指标,以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该类疾病的疗效。结果表明:HSCT后11例患者(其中自体移植7例,异基因移植4例)造血顺利恢复,均能达到完全缓解(CR)。随访3年,5例NHL患者无病生存,1例NHL患者于移植后2个月死亡,1例自杀;4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K细胞型)移植后79天死亡,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无病生存,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分别于移植后第54天、第17个月死亡。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淋巴系统血液疾病的一个有效手段,但自体HSCT的患者尚有一定的复发率,而异基因HSCT患者有可能因严重的移植相关并发症而死亡。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
Effectof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inMalignantHematologicDiseaseofLymphaticSystem
AbstractThestudywasaimedtoinvestigatetheeffectofhematopoieticstemcellstransplantation(HSCT)intreatmentforhematologicmaglignaciesoflymphaticsystem.Throughobserving8patientswithnon-Hodgkin′slymphoma(NHL)and3patientswithlymphoblasticleukemia,whoreceivedautoorallo-HSCTafterchemotheraphy,thehematopoieticreconstitution,complicationandsurviraltimewereevaluated.Theresultsshowedthat11patients(7patientsafterauto-PBSCT,4patientsafterallo-PBSCT)allachievedhematopoieticreconstitutionandcompleteremission(CR).Withinthreeyearsfollowing-up,5patientswithNHLweresurvival,butonecaseofNHLdiedatthe2monthsafterauto-PBSCT,onepatientsuicided.From4casesreceivedallo-PBSCT,onepatiantwithNHL(NKcell)wasdiedat79dayslater,onepatientwithchroniclymphoblasticleukemiawassurviving,another2casesof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weredeadat17monthsand54daysrespectivelyafterallo-PBSCT.InconclusionHSCTisaneffectivetreatmentforhematologicmaglignanciesoflymphaticsystem,butthereplasewouldoccurinsomepatientsreceivedauto-PBSCT.Theothersbyallo-PBSCTmightdieofseverecomplicationoftransplantation.
Keywordshematopoieticstemcellstransplantation;lymphoma;lymphoblasticleukemia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被公认为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对急慢性白血病及中高度恶性、初治耐药、易于复发等预后不良淋巴瘤效果尤为突出[1]。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HSCT)是HSCT中的一种类型,因其采集方法简便,移植后造血重建迅速,痛苦相对较少,易于被患者个人或供者接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本研究在已有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基础上[2-7],重点探讨HSCT治疗淋巴系统恶性血液病的效果。
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论文
【摘要】本研究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合并症(lateonsetnoninfectiouspulmonarycomplications,LNIPC)的发生、危险因素、预后及治疗方法。对70例alloPBSC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在存活超过3个月的63例患者中,9例发生了LNIPC,发生率为14.3%,其中5例并发感染,由LNIPC导致死亡者4例。移植时疾病处于晚期及慢性广泛性GVHD与LNIPC的发生显著相关;性别、年龄、预处理方案的选择、HLA相合程度及GVHD的预防等均与该并发症的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移植后定期监测胸部CT、肺功能等甚为必要,对LNIPC早期诊断者采用强的松复合或不复合环孢菌素A治疗,其中多数患者能获缓解。
【关键词】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
LateonsetNoninfectiousPulmonaryComplicationsafterAllogeneic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
AbstractTheaimofstudywastoexploretheincidence,riskfactors,outcomeandefficacioustreatmentoflateonsetnoninfectiouspulmonarycomplications(LNIPC)afterallogeneic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PBSCT).SeventypatientsreceivedalloPBSCTwereanalyzedretrospectively.Theresultsshowedthat9outof63patientssurvivingmorethan3monthsoccurredlateonsetnoninfectiouspulmonarycomplications(14.3%).Fiveoutofthe9patientsdevelopedsecondarypulmonaryinfections.In4patients,LNIPCcauseddeathdirectly.Advancedstageofdiseaseattransplantationandextensivechronic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happenedinassociationwithLNIPC.However,othertransplantationrelatedfactorsincludingageattransplantation,genderofpatient,conditioningregimen,HLAmatchingandGVHDprophylaxiswerenotsignificantlycorrelatedwiththeincidenceofLNIPC.Itisconcludedthatperformingpulmonaryfunctiontest(PFT)andthoraciccomputertomographyshouldbetakenroutinelyaftertransplantation.MostpatientswhogetcorrectandearlydiagnosisforLNIPCwillshowapositiveresponsetoprednisonewithorwithoutCsA.
Keywordsallogeneic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lateonsetnoninfectiouspulmonarycomplications;graftversushostdisease
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合并症(lateonsetnoninfectiouspulmonarycomplications,LNIPC)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晚期主要的合并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3%-23.7%[1-3]。迄今为止,这方面的报道多限于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LNIPC发生情况的报道尚不多。为此,我们对2000年1月到2004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alloPBSCT后患者发生的迟发性非感染性肺部合并症进行总结分析。
干细胞移植治疗动脉缺血性疾病研究论文
【关键词】干细胞动脉缺血移植护理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大、中动脉的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细胞、纤维基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在动脉内膜或中层增生过程中复杂的病理变化。经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和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等,但均有一定指征、创伤和局限性。肢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最有前景的方法〔1〕。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2004年9月~2005年10月我院严重下肢缺血的患者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33~71(平均52)岁,分别诊断为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例,广泛动脉闭塞2例;所有患者体验均未触及明显的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皮温低于正常肢体;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19例,脑梗死史2例,冠心病史4例,长期吸烟史22例。12移植方法①术前骨髓评估:移植前进行骨髓像评估,发现1例骨髓增殖减低,应用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4d后复查明显好转。②单个核细胞的获得:局麻下抽取自体骨髓300~400ml,在体外经过淋巴细胞分离处理、离心后,提取单个核细胞层,稀释成单个核细胞悬液80~120ml。③干细胞移植:硬膜外麻醉下,根据缺血范围,选取缺血肢体大腿中下段及小腿部前、后、外肌群肌肉注射,每个穿刺点1ml/次,间隔1cm,多点穿刺注射。术后7~10d出院。13判断标准痊愈:术后动脉搏动良好,疼痛缓解,皮温、肤色恢复正常、间歇性跛行消失;显效:动脉搏动恢复较健侧弱,疼痛明显减轻,皮温、肤色明显改变、间歇性跛行距离超过1000m;有效:动脉仍不能触及,但疼痛减轻、皮温较前升高,肤色由术前的苍白、青紫转为暗红色、间歇性跛行距离超过500m;无效:动脉无触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间歇性跛形距离无明显变化。14护理方法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足部护理、心理护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对出院患者进行指导。15结果术后第1天患者均反映患肢不适感好转。出院时,所有患者静息痛消失,麻木感和冷感减轻,跛行距离延长。2例术后1个月症状出现反复,表现为跛行距离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闭塞性血栓血管炎(TAO)患者,术后3个月再次出现晚间患肢麻木、怕冷。所有患者均无病情加重。所有患者均未恢复正常水平。2讨论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针对不同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由于长期的情绪波动,会促使机体丘脑/垂体/肾上腺素系统发生变化,外周血管长时期处于收缩紧张状态,神经系统兴奋增强,机体儿茶酚胺增加,一方面促进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另一方面降低疼痛阈值,使患者承受疼痛的能力减弱。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以消除患者的不安,取得配合。吸烟是动脉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力劝患者戒烟,以减少烟碱和尼古丁对血管的刺激。患者宜摄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多的食物,改善营养状况,指导患者有规律的下肢功能锻炼,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动脉缺血患者多存在肢体末端血运障碍、缺血营养障碍,进一步发展可造成溃疡和坏疽。护理内容包括:①每日用温水洗脚,用毛巾擦干,不可用力摩擦,揉搓皮肤;②保持皮肤干燥、滋润,穿棉袜及透气性良好松软的鞋子,并及时更换,保持鞋袜干爽,洁净。足部可涂凡士林油保持皮肤滋润;③保护足部免受损伤,注意修剪指甲,注意足部保暖,严禁冷热敷;④有肢端慢性溃疡和坏疽者,湿性坏疽可用消炎液湿敷,分泌物减少后改用生理盐水换药,每日1~2次,干性坏疽应保持干燥,滋润,防止感染〔2〕。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移植后,即可行局部按摩,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从而减轻肢体凉、痛症状。术后1d鼓励患者缓步行走,在预计发生间歇性跛行疼痛之前停步休息,如此每天进行数次。另外,也可采用Buerger运动,即病人平卧,先抬高患肢45°,1~2min后再下垂2min,并作伸屈或旋转运动10次,如此每次重复5次,每天数次,循序渐进,逐步增加活动次数和力度。由于此手术方法的目的是改善肢体血运,因此,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肢皮肤温度、皮色、感觉、肌力、疼痛及肢端动脉搏动情况,每小时观察1次,并做好详细记录。本组资料发现,自体BMSC移植治疗动脉缺血,所有患者术后7d时疼痛均缓解,冷感减轻,间歇性跛行距离缩短,踝/肱指数升高。在术后1~3月出现症状反复,但与术后7d时无显著差异。自发性出血是尿激酶及肝素的主要副作用,在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口腔黏膜、皮肤、牙龈等处有无出血点,穿刺点有无渗血及血肿发生。31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抗凝、溶栓治疗,5例因凝血指标异常而减小抗凝溶栓药物的剂量;1例因有皮肤出血点而减少用药次数和药物剂量。因此,在抗凝、溶栓治疗期间应每隔2d查凝血指标1次,以及时调整药物用量。出院时指导病人:①功能锻炼:采用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的方法,按摩由小肌群到大肌群,由局部到整体,使用助行器到脱离助行器自己行走为原则〔3〕。②用药指导:出院后仍需服用小剂量抗凝、祛聚药物,指导患者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现象,定期复查凝血时间,血、尿常规等。③复诊:一旦发现肢体疼痛,皮温降低,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参考文献】1姚燕丹,林少芸,胡以则肢体干外周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4;6(6):42012蒋雪松动脉硬化闭塞症肢体缺血的护理〔J〕医药论坛,2005;26(9):7673胡琼华,张红,郭晖介入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病人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3;8(2):119
干细胞移植病患皮肤药物护理探究论文
【摘要】目的观察碘伏溶液及洗必泰溶液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皮肤护理效果。方法将患者2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0.05%碘伏溶液而对照组予0.02%洗必泰溶液作移植前药浴及移植期间的皮肤护理。结果观察组皮肤不适及感染发生率为18.18%,对照组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碘伏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皮肤护理效果优于洗必泰。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碘伏皮肤护理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恶性疾病的重要手段。无论是自体移植还是异体移植,在移植前均需接受预处理,即超大剂量的放疗和化疗,使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和免疫系统明显受到抑制,此时极易发生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而皮肤感染是移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2年8月~2006年12月我科对25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分别采用0.05%碘伏溶液及0.02%洗必泰溶液作皮肤护理,并进行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2年8月~2006年12月在我科作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患者25例,其中观察组11例,男4例,女7例,年龄13~52岁,平均38.6岁;急性白血病6例,慢性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行异体干细胞移植2例,自体干细胞移植9例。对照组14例,男6例,女8例,年龄21~56岁,平均41.2岁;急性白血病8例,慢性白血病3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淋巴瘤1例。行异体干细胞移植2例,自体加异体干细胞移植1例,自体干细胞移植11例。两组患者移植前均采用马利兰/环磷酰胺(BU/CY)或马利兰/阿糖胞苷(BU/Ara-C)作预处理,男女构成、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微囊胰岛移植体研究进展分析论文
【关键词】微囊胰岛移植体
异种胰岛移植可能是治疗1型糖尿病最有希望的方法,它不仅能逆转糖尿病动物和人的高血糖状态,而且能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1]。然而,排斥反应和生物安全性一直是阻碍异种移植的两个主要问题[2~3]。微囊移植技术能起有效的免疫隔离作用,为解决排斥反应、供体缺乏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4],但是目前微囊化移植体均未能有效地摆脱有限的功能和寿命[5]。猪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orcineendogenousretrovirus,PERV)可感染体外培养人细胞,这使跨种族间感染已引起人们的重视[6]。作者就这些方面来阐述微囊异种胰岛移植体的相关问题研究进展情况。
1有关微囊移植体的现存问题和前景
1.1微囊移植体免疫原性
微囊免疫隔离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不能完全隔离囊内异种细胞产生的小分子物质的渗出,激活局部免疫细胞、诱导纤维细胞浸润,引起排斥反应及移植部位纤维化;又不能完全隔离移植体外免疫细胞分泌的NO、过氧化物、自由基、部分细胞因子等的直接渗入,影响囊内细胞功能。有研究者采用海藻酸-钡交联微囊包裹新生猪胰岛样细胞簇,对取出的微囊进行免疫染色,发现囊周及囊内皆有荧光反应存在,表明抗体可通过囊壁[7],而细胞因子较抗体的分子量小得多,可推断细胞因子也能通过。Salfey[8]等采用微囊化移植联合CTLA4-Ig处理,可有效延长微囊化胰岛的功能和寿命。另一些研究显示虽然微囊具有免疫隔离作用,但是这并不能阻止移植体产生的小分子抗原的渗漏,从而激活受体对移植体的免疫应答,而且排异反应跟供受体之间种属差异程度密切相关,种属差异越大,则该排异反应越严重[9]。巨噬细胞也是影响囊内细胞存活的主要免疫细胞,其分泌的小分子致炎因子NO等对囊内移植物有免疫排斥作用。有研究将脂氧化酶抑制剂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or-dihydroguaiareticacidNDGA)与移植体共包囊,可有效抑制巨噬细胞活性和趋化作用,并延长移植体寿命[10]。许多动物实验已证实微囊胰岛的免疫隔离效果,明显延长了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但是也应该注意到免疫隔离后的胰岛,无直接的血液供应,氧等营养物质只能靠弥散作用才能获得,这必然导致胰岛尤其是中心区胰岛氧气等营养物质供应不足而丧失功能。虽然目前微囊化胰岛还存在较多不足,但随着微囊技术的不断优化、制作微囊材料的进一步完善及对胰岛分离、纯化、移植技术的日渐改进,胰岛移植终将造福于人类糖尿病,微囊移植体可能就是关键技术。
1.2微囊移植体的移植环境
医院血液内科先进参考资料
干细胞分离技术
血液内科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科室。说她古老”因为血液内科专业长期以来“生存”心血管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肾内病科,市中心医院这个综合型三级甲等医院里。一个技术全面的先进科室。血液内科自年独立成科以来,市中心医院党政领导及兄弟科室的关怀、呵护与支持下,科主任的带领下,经过两年的风雨历练,如今已如同一支奇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先进事迹。
一
肩负着血液内科发重任的科主任便将人才引进作为科室工作的重中之重。经过招聘、引进,人才是事业成功不可或缺的资源。建科伊始。血液内科构造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构架—副主任医师3名,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5名,职研究生2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构成比在省同专业中居第4位。正是这支高精尖的人才队伍,为该科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利用方面颇是费了一番脑筋,要求该科的医生人人有课题、人人有主攻方向,以适应未来血液内科专业小但病情病机复杂、发迅速的特点,这也是该科能在短短两年便在市、省周边地区夺取制高点的关键所在
二
科室的硬件建设也是事业迅速发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手段。该院领导的支持下,有了高精尖的人才队伍只是事业成功的一半。针对血液内科化疗骨髓抑制期较长、相关感染死亡率较高的特点,该科引进了8张层流病床,基本缓解了目前化疗病人对无菌层流装置的需求。
ABO血型移植16例报告
【关键词】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ticperipheralblood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PBSCT)是多种血液病和实体瘤的有效治疗方法[12]。供者与受者经组织配型相合能够大大提高受者的移植成活率。但是,组织配型相合的供者与受者之间ABO血型并非全部相同。当采集ABO血型主要不合(指受者血清中存在能与供者红细胞表面A和/或B血型抗原发生反应的抗体)供者的PBSC时,应尽量减少采集产品中混入供者红细胞,以保证回输时受者的安全。近年来笔者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对16例ABO血型主要不合供者PBSC采集和移植,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6例供者均为血缘供者,与受者经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为全相合,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中位数31.5岁(31.5±9.2岁)。16例受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中位数31.4岁(31.4±8.6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7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例(M21例、M41例、M5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例。16对供、受者ABO血型均不相合(ABO血型主要不合)。
1.2仪器与试剂
骨髓浓缩干细胞治疗股骨颈骨折探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浓缩干细胞在股骨颈骨折中的成骨作用。方法在加压螺纹钉固定股骨颈骨折的基础上,取骼嵴骨髓血进行分离浓缩,获得的浓缩干细胞注射到骨折处。结果63例股骨颈骨折57例得到随防,骨折均愈合,有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结论骨髓浓缩干细胞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骨折类型、复位效果对股骨头坏死影响较大。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有推广价值。【关键词】骨折;浓缩骨髓干细胞;移植TheTreatmentofFemoralNeckFracturebyConcentratesStemCellsfromtheBodyMarrowSONGJianhua,ZHONGWei,LIANGJinfeng(1.DepartmentofOrthoptaedics,SonggangPeople′sHospital,Shenzhen518105,China;2.DepartmentofOrthopaedicsthePeople′sHospitalofBaoanDistrict,Shenzhen5181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treatmentoffemoralneckfracturebyconcentratesstemcellsfromthebodymarrow.MethodsAfterthreadcompressionnailsfixedfemoralneckfracture,theiliaccrestmarrowbloodwastakentocarryontheseparationconcentration,Theconcentrationstemcellswasinjectedtofractureplace.Results57casesof63femoralneckfracturewerefollowedup.2casesoffemoralheadavascularnecrosisoccured.ConclusionBonemarrowconcentratesstemcellsboostboneunionobviously.Femoralheadavascularnecrosiswererelatedtofracturetype,replacementeffect.Thismethodissimple,easytohandleandisworthytoextended.Keywords:bonefracture;concentrationmarrowcell;transplant随着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增多,出现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概率呈下降趋势,由于治疗手段、复位情况、个人技术的不同,各家报道的发生率都不一样。寻求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避免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近年对骨髓干细胞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干细胞的成骨作用得到了肯定[1~3]。临床上也有用骨髓干细胞治疗骨不连的报道[4]。但直接用抽取的骨髓血注入骨不连处,干细胞浓度低,需多次注入,成骨作用显然受到一定影响。如将骨髓干细胞进行浓缩再注入骨折处,成骨作用将大大提高。我院自2002年2月至2006年6月采用加压螺纹钉固定自体骨髓浓缩干细胞治疗股骨颈骨折63例,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男41例,女22例;年龄15~30岁22例,31~59岁23例,60~82岁18例,平均40.6岁。Garden分型:Ⅰ型9例,Ⅱ型23例,Ⅲ型21例,Ⅳ型10例;其中车祸伤24例,坠落伤25例,摔伤14例。均采用加压螺纹钉固定。Ⅰ型用1枚螺纹钉固定,Ⅱ~Ⅳ型用2枚螺纹钉固定,入院后完善检查后即行手术治疗,陈旧性骨折1例。Ⅰ型病例在手术同时进行骨髓浓缩干细胞移植,Ⅱ~Ⅳ型固定后5~7d行骨髓浓缩干细胞移植。1.2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骨髓干细胞浓缩操作技术: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于双侧髂前上棘或骼后上棘消毒,铺无菌巾。用内径1.5mm、长6~8cm穿刺套针穿至松质骨,用20mL的塑料针管抽吸骨髓。在抽吸的过程中,每次将刺针斜面转动60°,每次抽4mL左右。完成一整圈的转动抽吸后,再进针1.5cm,同样的旋转方式吸取骨髓,一个进针点可有几个穿刺方向。可在距原穿刺点4cm处重新穿刺抽吸直至每侧抽吸75mL左右骨髓血。抽出的骨髓血放在一个有抗凝剂(内含15000U肝素)的无菌袋中。利用密度梯度离心原理对抽集的骨髓血进行快速细胞分选,速度为3000r/min,离心5min,离心力可将较重的多核细胞置于周边,便于从剩余物中分离和收集。无核细胞由于质量较轻而位于中间,将其消除。获取的淡黄层除骨髓干细胞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单核细胞,其中一些细胞可能是对临床有用的血管生成素和成骨细胞活素的来源[5],每150mL骨髓血可收集浓缩干细胞30mL。手术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病人平卧在骨科牵引床上,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边牵引边复位,患肢内旋15°,一定要透视证实复位效果好;两骨折端移位不超过1/5,个别游离骨块不强求复位,颈干角要求达到正常角度。常规消毒、铺巾、取外侧切口,长5~7cm。切开皮肤,逐层分离达股骨,剥开骨膜。在大转子顶点下3cm左右,用配套的导针,按照颈干角130°~135°的角度向股骨头方向旋入,沿导针攻丝后,拧入长度合适的加压螺纹钉,钉尖部达头下0.5cm。另在第1颗螺纹钉下方1cm处并与之平行的方向再钻入第2根导针,同样方法拧入加压螺纹钉。C型臂X线机透视螺纹钉位置和复位情况,务必达到上述复位标准,螺纹钉要固定在位。如果是Ⅰ型骨折的病人,采集干细胞和内固定手术同时进行。在做内固定前先采集骨髓,送到另一间手术室进行分离收集,待手术做完马上将采集到的骨髓浓缩干细胞30mL注入到骨折处。如果是Ⅱ~Ⅳ型骨折,因出血较多,马上行干细胞移植会加重关节囊内压力。5~7d后出血停止、血肿开始吸收,再行干细胞移植为宜:即在5~7d后把病人送到手术室,按上述方法采集骨髓干细胞,将收集的骨髓干细胞30mL在透视下一次注入骨折处。髓象分析:数字数据通过均数和标准差的形式表达,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多变量分析手段对个体间的性别、年龄与干细胞间的相关性通过spearman相关检验来获得。每个病人抽取骨髓数量平均为150mL,不同个体间骨髓内的有核细胞数目在100~2400万/mL之间。结果是干细胞的数量与性别无关(P=0.26),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少(P=0.03),男性干细胞和年龄无相关性(P=0.28),而女性随年龄增长而出现显著的下降(P=0.04)。术后处理:术后所有病例不牵引。Ⅰ、Ⅱ型骨折病人术后可在床上活动,Ⅲ、Ⅳ型骨折病人不主张术后马上活动,可作被动的轻微活动,2周后在床上主动活动。Ⅰ型病人8周后撑拐下床活动,3个月弃拐下床活动;Ⅱ型病人3个月撑拐下床活动,6个月弃拐下床活动;Ⅲ、Ⅳ型病人4~5个月撑拐下床活动,8~9个月弃拐下床活动。前3个月每个月摄1次片,2~10个月每两月摄1次片,1年后每半年摄1次片。2结果有57例得到随防,随防时间1年至5年,平均3年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愈合16例,4~5个月愈合17例,6~7个月愈合15例,8~9个月愈合9例。有2例虽然骨折愈合但分别在1年6个月和2年后出现股骨头坏死,均为Ⅳ型骨折,有游离骨块,骨折端移位1/5。坏死的标准是股骨头密度增高不均匀、塌陷。按Harris标准进行评分,优36例(63.2%),良19例(33.3%),差2例(3.5%),优良率达到96.5%。3讨论骨髓干细胞的成骨作用国内外都作了不少的研究,结果是肯定的[1~3],如果抽吸的骨髓血直接注入到骨折部位,干细胞的浓度低,成骨作用受到一定影响。Connolly等[6]经过动物实验指出骨髓的成骨能力和骨髓细胞浓度存在正相关,临床研究也证实干细胞浓度控制在1000/cm3以上是很有必要的[7]。我院运用骨髓干细胞浓缩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经5年的随防,结果也证实这一点。57例随防病人中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潘显明等[8]报道82例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最早3个月,而本组最早只有2个月,提前1个月愈合。有1例右侧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病历较典型。患者男性31岁,在外院手术12d复查,螺纹钉脱落,骨折端移位,到我院就诊,考虑到股骨颈短缩,转我院治疗后即行切开复位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加螺纹钉内固定术,但术中不慎损伤旋髂深动脉,只好将髂骨块植入到骨折端之间,加长股骨颈。众所周知,股骨颈骨折本身就难以愈合,更何况此病例在骨折端加入无血运的骨块,更是难以愈合。术后我们通过3次注入浓缩的骨髓干细胞到骨折处,9个[1][2]月复查X线片见骨折已基本愈合,并取出内固定,遗憾的是此病例失去联系,没有得到继续随访,以后股骨头是否坏死就不得而知了。此例病例说明一点,在常规下不能愈合的骨折在用干细胞治疗后,竟然愈合了,说明骨髓干细胞有明显的成骨作用。本组随防57例病人中有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坏死率3.5%,比文献上报道的21%[9]和青壮年组86%、老年组10%~42%低得多。我们在没有进行浓缩干细胞治疗之前,只作单纯加压螺纹钉固定病例54例,股骨头坏死率达18%,比用干细胞治疗的股骨头3.5%的坏死率高得多,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股骨头的血运主要依靠骨内的血管网而无骨膜下血管供应。骨折愈合时间越早,为股骨头血运的重建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而骨髓内的干细胞和血管生成素也能促进骨折处的血管再生,这些因素都可能是本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的原因之一。本组病例在术后最早是在8周后才撑拐下床活动,而且X线片提示骨折线已模糊,负重活动要在骨折线基本消失后才能进行。胥少汀等[10]用X线图像分析方法发现股骨头在愈合过程中曾经处于坏死状态的发生率为87%。所以即使骨折开始愈合股骨头仍处于缺血状态,过早的活动对于尚无生机的股骨头是致命的损害。张永飞等[9]对非负重下活动的病例进行观察,股骨头仅发现有骨质疏松,无典型头下囊性变、塌陷等情况。股骨头坏死都发生在股骨颈骨折愈合后负重行走时才开始。但也有主张固定后即下床活动。有学者报道用三刃钉治疗112例,结果分成两组,一组术后2周负重57例,另一组术后12周负重55例,随防3年以上,股骨头坏死无差别。这可能是三刃钉固定股骨颈血管损伤大,2周与12周股骨头血运都难以建立的缘故。我们的经验还是要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下地活动的时间,不宜太早。2例股骨头坏死都属Ⅳ型,有骨碎片,复位难度大,移位达1/5。Ⅳ型骨折暴力大,骨折处呈粉碎性,血管损伤重,关节囊内出血多,1周内注射干细胞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再加上复位不良,角度也可能出现旋转,改变了骨小梁的应力方向,在负重后尚未重塑应力的骨小梁不能承受身体的压力而出现塌陷。陆维举等[11]分析的影响骨折愈合因素:骨折类型(P=0.0003),其后依次是复位质量(P=0.004),内固定质量(P=0.032),年龄(P=0.047),复位差对股骨头坏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组病例也证实了这一结果。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良好复位、有效可靠的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基本条件。骨折愈合与干细胞的数量有关,干细胞的数量与年龄、性别也有一定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干细胞会逐渐减少,在青春期骨生长旺盛,骨髓中的干细胞较多,青春期后随着生长停止而减少。但男性下降较慢,而女性比较明显,这可能与绝经前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而出现骨质疏松有关。但本组未发现男女各年龄组在骨折愈合上有明显的差异(P>0.05),这可能与老年组股骨头坏死率较低、弥补了老年组干细胞数量相对不足有关。骨髓干细胞浓缩技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技术要求不是很高,操作也较简单,取材容易,对身体也没有太大影响,有推广价值。但本组在干细胞移植的时间、剂量上没有对照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不同的骨折类型,对干细胞的保留情况不是很了解。如何更好地预防股骨头坏死,出现股骨头坏死应采取什么样的补救措施,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1]WerntzJR,LaneJM,BursteinAH,etal.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analysisoforthotopicboneregenerationbtmarrow[J].JOrthopRes,1996,14(1):8593.[2]BoehmCA,MuschlerGF.Rapidconcentrationofbonemarrowderivedosteoblasticpropenitorcell(CFUOs)inallograftbonepowder[J].JBoneMinerRes,1999,14(SupplD):474.[3]ConnollyJF,GuseR,TiedemanJ,etal.Autologousmarrowinjectionasasubstituteforoperativegraftingoftibialnonunions[J].ClinOrthop,1991(266):259270.[4]梁雨田,张伯勋,卢世璧,等.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折愈合[J].中华骨科杂志,1999,19(12):709711.[5]TateishYuyamaE,MatsubaraH,MuroharaT,etal.Therapeuticangiogenesisforpatientswithlimbischanmiabyautologoustransplantationofbonemarrowcells:apilotstudyand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J].Lancet,2002,360(9331):42735.[6]ConnollyJ,GuseR,LippielloL,etal.Developmentofanosteogenicbonemarrowpreparation[J].JBoneJointSurg(Am),1989,71(5):684691.[7]吴浩波,严世贵.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J].骨科动态,2006:4249.[8]潘显明,胡修德,谭映军,等.82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结束的评价[J].中华创伤杂志,2003,16(3):145147.[9]张永飞,张义修.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力学因素[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4):270272.[10]胥少汀,刘树清.股骨头坏死图像分析的类型和转归[J].中华骨科杂志,1995,15(3):165167.[11]陆维举,许斌,赵建宁,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后骨不连、头坏死的因素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1998,14(2):104105.
骨髓移植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护理论文
【关键词】骨髓移植颈内静脉置管护理
骨髓移植是根治恶性血液病、恶性实体瘤、遗传性疾病及其他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剂量的化疗,骨髓的回输,大量的液体输注及胃肠外营养均通过静脉供给,故中心静脉置管是保证骨髓移植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1]。本中心自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采用颈内静脉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完成106例骨髓移植,无一例计划外拔管,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106例患者中男60例,女46例;年龄11~56岁,平均28.6岁。其中自体干细胞移植10例、亲缘异基因干细胞移植31例、非亲缘异基因干细胞移植55例、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10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所使用的是美ARROW公司生产的三腔导管。
1.2方法患者仰卧位,常规取右侧颈内静脉置管,头偏向左侧,颈部按常规消毒铺孔巾。先探查颈动脉搏动,穿刺点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端处进针,先用细针试穿,抽得通畅回血后再用穿刺套管针穿刺,证实针尖在颈内静脉后从穿刺针中插入导丝,退出套管针,用皮肤扩张器适当扩张皮肤后顺导丝插入三腔导管,拔出导丝。三腔各试抽回血,确定导管在颈内静脉后予生理盐水冲洗导管,稀肝素液封管。穿刺处皮肤缝合2针并固定导管。
1.3结果106例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35~102d,平均43d。置管术后并发症:16例发生单腔导管阻塞,无导管感染及脱出发生,无气胸及栓塞发生。16例单腔导管阻塞均发生在移植后恢复期,另有两腔通畅足够维持静脉通路,因此无一例计划外拔管。
动脉缺血性疾病护理论文
【关键词】干细胞动脉缺血移植护理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大、中动脉的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是细胞、纤维基质、脂质和组织碎片的异常沉积,在动脉内膜或中层增生过程中复杂的病理变化。经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内膜剥脱术、旁路转流术和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等,但均有一定指征、创伤和局限性。肢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最有前景的方法〔1〕。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2004年9月~2005年10月我院严重下肢缺血的患者31例,男27例,女4例,年龄33~71(平均52)岁,分别诊断为动脉硬化闭塞症2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例,广泛动脉闭塞2例;所有患者体验均未触及明显的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皮温低于正常肢体;合并高血压17例,糖尿病19例,脑梗死史2例,冠心病史4例,长期吸烟史22例。
12移植方法①术前骨髓评估:移植前进行骨髓像评估,发现1例骨髓增殖减低,应用粒、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4d后复查明显好转。②单个核细胞的获得:局麻下抽取自体骨髓300~400ml,在体外经过淋巴细胞分离处理、离心后,提取单个核细胞层,稀释成单个核细胞悬液80~120ml。③干细胞移植:硬膜外麻醉下,根据缺血范围,选取缺血肢体大腿中下段及小腿部前、后、外肌群肌肉注射,每个穿刺点1ml/次,间隔1cm,多点穿刺注射。术后7~10d出院。
13判断标准痊愈:术后动脉搏动良好,疼痛缓解,皮温、肤色恢复正常、间歇性跛行消失;显效:动脉搏动恢复较健侧弱,疼痛明显减轻,皮温、肤色明显改变、间歇性跛行距离超过1000m;有效:动脉仍不能触及,但疼痛减轻、皮温较前升高,肤色由术前的苍白、青紫转为暗红色、间歇性跛行距离超过500m;无效:动脉无触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间歇性跛形距离无明显变化。